缪斯的功绩——文艺起源与审美的女性因素

缪斯的功绩——文艺起源与审美的女性因素

陈素萍[1]2004年在《缪斯的功绩——文艺起源与审美的女性因素》文中认为文艺起源论的派别繁多,但是却不能解释所有的文艺现象。艺术的生成源于各种因素与成分的多元共振。 本文主要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人类自身生产对艺术起源的巨大意义。艺术的创造是根据审美的要求进行的。而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始艺术必不可免地具有丰富的女性审美因素,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就是突出强调女性在文艺起源中的作用。 人类自产生以来,就开始着两种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人类两种生产都是原始艺术赖以产生的基础和源泉,人类劳动生产的过程为艺术的产生提供了表现的内容,人类自身的生产通过巫术等中介也激活了艺术的创造。人类的艺术创造是按照美的规律找到自身作为对象来进行的。 母系氏族社会是女性的王国。所以女性人体成为人类审美对象的首选。女性美对神话、彩陶、雕塑、绘画、服饰、纹身、剪纸、舞蹈、音乐、诗歌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这些艺术形式中无不体现着远古的女性思维、女性意识及男性对女性的审美标准,具有丰富的女性审美因素,这都得利于远古时对女性的崇拜。 在母系社会,女性不但是生殖生产、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也是精神生产的顶梁柱,女性是社会的中心。由于人们蒙昧无知,不了解生育的道理,于是女性生殖崇拜风行。女巫主持的原始巫术的神秘更让人们对女性顶礼膜拜。女性的重要性,常常被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各种各样的文艺中。女性对艺术的产生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甚至也影响了后来的艺术创造。女性对艺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陈鹏程[2]2006年在《先秦与古希腊神话价值观比较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类历史行程的推进,各民族文明的交流日趋加强,并呈现出一种汇融的态势。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各文明之间的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长期存在,如果各文明主体不能以一种“多元共荣”的文明观来看待和处理彼此的关系,那么相互之间就会形成对立甚至是冲突,这就会带来人类的悲剧。因此,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下,加强中西两大文明的比较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受中西民族历史实践活动的决定,中西文明各自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但同时也有着一致性,即如庞卓恒先生所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中西文明的特色在其形成初期——先秦和古希腊时期就已形成,并表现于他们的精神产品——神话传说中。先秦与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体现出这个两个民族在初期的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不同的价值观。本文就拟对先秦与古希腊民族神话中所体现的价值观进行比较研究,并以此为切入点来观照中西文明的异同。 全文共分“绪论”“上编”“中编”和“下编”四个部分。 由于笔者的着眼点是透过先秦与古希腊神话比较研究来考察中西文化的异同。这就决定了在“绪论”中作者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学科研究现状溯源工作:一是先秦与古希腊神话各自的研究及二者比较研究的状况;二是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进程及现状。在第一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中,作者得出这样的认识:先秦与古希腊神话的比较研究或者更宽泛地说中西神话的比较研究正在成为神话研究的主战区,并且研究者呈现出明确的、自觉的中西文化比较意向性;但由于缺乏一种科学的理论基础,这种比较研究带有强烈的主观印象式认识、琐碎性和穿凿附会等局限。在第二个方面笔者着重分析了近代中国以来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两次高潮的得失,并指出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一个根本弊端是二元对立的文化分析模式,而没有从中西民族的历史实践活动中去比较中西文化。 “上编”部分笔者集中探讨了古希腊神话传说所体现的价值观念。本编共分五章。第一章集中探讨了克里特文明残余的神话所体现的价值观。第二章详细分析了奥林匹斯诸神形象及其故事所体现的价值观。第叁章集中探讨了古希腊英雄传说所体现的价值观。第四章则对作为古希腊神话传说最高范本的荷马史诗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文本考察,来探讨它所体现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第五章则在前四章的基础上,对古希腊神话传说所体现的希腊先民价值观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我们认为,“尚争”与“神本”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价值观的本质内容。 “中编”部分笔者集中探讨了先秦神话传说所体现的价值观念。本编亦共分五章。第一章和第二章重点探讨作为先秦神话传说主体的古史圣王传说所体现的价值观。第一章集中分析了“叁皇五帝”神话传说所体现的价值观;第二章集中分析了夏商周部族祖先的神话传说。第叁章探讨了后羿神话、夸父逐日神话、精卫填海神话和共工神话等英雄神话所体现的价值观。第四章则在前叁章的基础上对先秦神话传说所体现的社会价值观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第五章探讨分析了先秦神话传说所体现的自然价值观。 “下编”部分是在上编和中编的基础上对先秦神话传说和古希腊神话传说所体现的价值观进行了集中的比较研究。第一章对先秦和古希腊神话传说的所体现的价值观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从中西民族的社会历史实践去分析其原因。第二章对先秦和古希腊神话传说的所体现的价值观的相同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从中西民族的社会历史实践去分析其原因。第叁章则是对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

魏久志[3]2016年在《象征的图像与殡葬观念的变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墓葬是雕刻艺术的摇篮。雕刻史家们研究的众多作品都是矗立在墓葬上的,通过他们对这些墓葬雕刻的描述,我们早就熟悉了这些雕刻作品的形式,甚至还能够根据其风格断定它们的年代。然而这些都是针对雕刻作品所做的风格学分析,忽略了它们的内容和意义。潘诺夫斯基的墓葬雕刻研究则力图将我们带回到雕刻和墓葬的整体历史情境中,从图像学的角度分析雕刻作品的主题和题材以及象征意义。图像学研究,也即对作品意义的研究,似乎成了潘诺夫斯基的标签,但是如果认为潘诺夫斯基仅是对墓葬雕刻作品的内容感兴趣而没有对其形式加以关注,那就距离误读他只有一步之遥了。潘诺夫斯基对墓葬雕刻的形式分析,尤其是对模拟像[effigy]的分析同样精彩。在《墓葬雕刻四讲》中,潘诺夫斯基囊括了从古埃及一直到16、17世纪有关墓葬雕刻的内容,从艺术风格和图像学两个方面展开了综合的讨论。也就是说,潘诺夫斯基除了调动他广博的学识深入地探讨墓葬雕刻与习俗、宗教、哲学、科学的关系,还系统的概括了墓葬形制的发展演变。对于潘诺夫斯基而言,图像与思想、风格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远超图像学的问题。他的艺术史研究的目标是要像历史学一样,研究和复原过去的传统,赋予古代纪录以鲜活的生命。这一目标在潘诺夫斯基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着作《墓葬雕刻四讲》[Tomb Sculpture]中有着完美的诠释。本文旨在以潘诺夫斯基的《墓葬雕刻四讲》为例,分析图像学的方法在古代艺术研究中的应用,也即在译介和概述西方墓葬雕刻史的同时,明确其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修正我们之前对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理论认识的一些不足。本文以图像的象征为出发,首先梳理了象征的理论和象征的图像体系的发展过程,之后介入到西方墓葬雕刻史的问题之中,以具体的研究实践来修正和强化我们对图像学研究方法的深入理解。因此,在以粗陋的笔触介绍潘诺夫斯基殡葬雕刻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时,我们以人类发展史上灵魂观念的变迁为统摄,着重突出墓葬雕刻与社会风俗、巫术迷信、宗教信仰、哲学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文章中分别以“灵魂的归宿”、“异教的世界”、“基督的护佑”和“世俗的转向”为标题来对应古埃及、希腊罗马、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诸个时代的墓葬发展特征,以突显殡葬雕刻观念的转变与社会文化倾向之间的契合。古埃及人的殡葬观念是“憧憬未来的”;希腊时期,殡葬观念则变成了“缅怀过往的”。古埃及人对未来的巫术式掌控的观念开始转向对往事的充满想象力的纪念性观念;在之后文明的多个阶段,我们都能看到殡葬观念从“憧憬未来的”观念向“缅怀过往的”观念的转变,而且在很多时候,这两种观念是并存的,有时候甚至会出现在同一座墓葬之中。中世纪初期,殡葬雕刻消失不见,这与基督教教义对偶像的厌恶密切相关,而到了中世纪盛期,墓葬雕刻再次繁荣,基督教改革促使人们对死亡、对死者产生了新的态度。文艺复兴时期的墓葬既有中世纪的延续,也有古典母题的复兴,但更突出的还是表现人文主义精神的墓葬雕刻,它们最为直接地呈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精神。

赵怀俊[4]2006年在《走向神坛之路》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斐洛与普罗提诺的神性与人性文论,以及西方文论从古希腊人性至中世纪神性的学理转向,以期对国内学界就此研究相对薄弱的环节作一补充。全文包括九个部分。导论界定了“人性”和“神性”,介绍了课题学术史、论文创新之处及撰写计划。第一章阐述了古希腊文论的人性与神性。第二章阐明了西方文论转向的独特背景和路径。第叁章探讨了斐洛和普罗提诺的神性思想及其对他们文论的影响和渗透。第四章阐述了斐洛和普罗提诺的神性和人性文艺本质论。斐洛的神性文艺本质论体现为:上帝是文艺的造就者,彼岸艺术是此岸艺术的来源,彼岸艺术优于此岸艺术,艺术宾服于哲学;普罗提诺的神性文艺本质论主要有:善(Good)的艺术性,理智的艺术性,灵魂的艺术性,此岸艺术源于彼岸艺术。第五章论述了斐洛和普罗提诺的神性和人性文艺创作论。斐洛的神性文艺创作论主要体现为:上帝作为艺术家创造了世界;普罗提诺的神性文艺创作论主要有:理智作为制造者和工匠,与灵魂一起造就艺术作品,艺术依据形式制造美的作品。第六章阐述了斐洛和普罗提诺的神性和人性文艺鉴赏与功用论。他们的神性文艺鉴赏论体现为,由眼前事物推知上帝,赞赏、神往其作者上帝的匠心独运。斐洛的神性文艺功用论是,文艺均应无条件地赞颂上帝的神圣、完美,谴责文艺的渎神倾向。第七章探讨了斐洛和普罗提诺的神性和人性美论。斐洛的神性美论主要有:美与上帝密切有关,美在神圣的数字,美在天堂;普罗提诺的神性美论包括:美在彼岸,彼岸美是美之源,观照彼岸美是审美至境。最后揭示了古希腊至中世纪文论由人性到神性的发展脉络,并得出结论,斐洛和普罗提诺的神性文论是对古希腊神性文论的继承和发展,在古希腊到中世纪文论由人性转向神性的历程中,是重要的步骤和关键的环节。

王晓茹[5]2013年在《舞蹈教育的“成人”价值》文中研究指明“舞蹈教育哲学”是一门研究舞蹈教育的本质和价值的学科,是舞蹈教育学科的“脑中之轮”,对舞蹈教育学科发展起着“总枢纽工程”的导向性作用,而舞蹈教育核心价值研究则是“舞蹈教育哲学”研究领域中的重中之重。因此,舞蹈教育的核心价值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一个国家或地区舞蹈教育发展的方向。方法论基于理念而诞生,理念是导向标。如果我们忽视舞蹈教育价值与理念的研究,将使得舞蹈教育的学科建设缺乏深邃的哲理性开拓和高屋建瓴的宏观把握,也将使得舞蹈教学改革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局限性。无疑,加强舞蹈教育核心价值的研究,对于推动舞蹈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舞蹈是肉体生命的最美表现,精神生命的极佳象征,是族群感情密码和民族精魂最生动的载体,是人类崇高、美与和谐的使者。舞蹈教育是雕塑人类灵魂的最佳手段,是体悟人生真谛、开启善美兼修智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然而时至今日,舞蹈自身的发展及其诸多功能的开发都远未体现出来,我们对舞蹈教育学科发展的“指南针”——舞蹈教育核心价值研究尚十分薄弱。有鉴于此,本文居于“求同存异”的研究理念,从哲学、教育学和发生学的视角出发,深入剖析西周雅乐舞教育和古希腊舞蹈教育两大舞蹈教育源头的内在精神实质、教育宗旨、教材内涵、理论原理、基本特征与价值追求,在历史与逻辑的双重建构中,以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论述舞蹈教育的核心价值,形成鲜明的舞蹈教育“成人观”,进而阐发其现实意义。第一章:西周雅乐舞教育的“成人”价值。运用演绎法论证西周雅乐舞教育之“德教”本质与“成人”宗旨,进而阐述其基本内容与根本内涵,并以先秦儒家身心关系论为理论依据,剖析其义理,提炼“舞学”之特征,最后系统地阐明西周雅乐舞教育的“成人”价值,揭示乐舞之道——“和”的深层内蕴。第二章:古希腊舞蹈教育的“完人”价值。阐述古希腊舞蹈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真善美的人性教育,旨在塑造完美人格,进而论述古希腊舞蹈教育的两大内容与叁大特征,并以古希腊“杰”的灵肉关系论为依据,探析其基本原理,最后阐明古希腊舞蹈教育的“完人”价值,揭示其总法则——“中道原则”,辨明中庸是人类最高的智慧,和谐是人类共同的追求。第叁章:舞蹈教育“成人观”及其现实意义。归纳与比较舞蹈教育两大源头的价值追求,阐释舞蹈教育的“成人观”,进而从舞蹈教育学科发展与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出发,针对舞蹈教育的对象、教师、教材、教学原则提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笔者期望能为舞蹈教育学科的丛础理论建构,提供一份具有开拓意义的研究成果,并恳切求教于前辈同仁

柳士军[6]2015年在《世界文学视域中的朗费罗诗歌研究》文中认为朗费罗,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最重要的集大成者之一,戏剧家、翻译家、旅行作家,新英格兰文学的翘楚,是“世界文学”与彼时新兴的美国本土文学联结的枢纽。朗费罗的诗尚道崇德,辞畅意达、韵律优美,乐湛民心,因缘际会成为中国现代“新文学”界所传习的首批西方资源之一。本文在世界文学的视域中审视探究朗费罗诗歌的踪迹及其(在美国)境内外的影响流布,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效用。论文由八部分组成。绪论回顾了本选题中西研究现状的同时,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意义等。第一章阐述了朗费罗诗歌理论与他的民族文学观、世界文学观。朗费罗“以诗论诗”,遍历诗歌创作论的各个侧面,为美国诗学建构贡献自己个性化的尝试。朗费罗的方法与目标形成了文体回环的意趣,既秉承了欧洲文化诗学的传统也具有中国诗论的言路。其次,笔者讨论朗费罗的诗歌艺术,它涵盖了朗费罗诗歌的文体、意象、风格、技巧等;再次,本章还讨论了朗费罗诗歌理论中的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观,他提出“文学民族化,但是世界化更好”的观点超越其时代与文化语境,具有前瞻性。第二章聚焦于朗费罗诗歌创作与欧洲文学的渊源。欧洲文学是朗费罗诗歌理论与创作成熟的宏阔背景。笔者主要讨论了古罗马的贺拉斯、意大利的但丁、德国的歌德以及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等对朗费罗诗歌创作的影响。第叁章阐释朗费罗诗歌经典化及其在美国的影响。美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美国文学史家对朗费罗的完美书写积极推动朗费罗的声誉在美国的流布。在世界文学视野下研究朗费罗,朗费罗是欧洲文学传统的集大成者,其后又成为美国后继文学发展的源泉之一:狄金森、惠特曼、弗罗斯特、海明威、福克纳、薇拉·凯瑟等人都或多或少受到了朗费罗诗歌传统的熏染。第四章研究朗费罗诗歌在中国的影响,主要研究郭沫若、赵萝蕤、胡适、穆旦等对朗费罗诗歌的译介。论文认为中国现代文学有很强大的外源性,世界文学共同体中不同的“他者”为中国文学提供了必要的镜像,中国文学也以自己的审美先行结构主动选择、撷取世界文学的因子,促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繁荣发展。第五章探讨朗费罗与中国文学的双向形塑。笔者讨论了朗费罗诗歌创作中的中国题材以及他对中国的乌托邦想象。朗费罗的形象建构是通过中国文学史家、作家、翻译家共同合作完成的,他的“君子”形象契合中国儒家思想的内涵。论文以吴宓对朗费罗《伊凡吉琳》作品中形象的改编为个案研究探讨中国文学如何完成对朗费罗诗歌的形象塑造。第六章研究朗费罗诗歌在新世纪世界文学接受史中的地位涨落与未来的展望。论文从世界文学的视野探析了“矮化朗费罗之战”去经典化因由,寻找不同时期朗费罗接受效果变迁的源流。当下的世界诗坛依然需要借鉴朗费罗诗歌传统,构建多元而可持续的文学图景,从而引导当代诗歌在创新的焦虑与守成的持重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论文结语指出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后续研究设想。本论文的主要结论有:1.朗费罗汲取欧洲文学、亚洲文学的精髓,体现一种新理性精神:尊重他者、兼容并包、开放实践、确立人与自我、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在世界文学背景下,探究朗费罗的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共生与互动关系,有助于为中国文学从边缘文学走进主流文学提供一个新的参照系。2.从世界文学新建构的学术史背景出发,论文发现正是朗费罗文学世界性因素使他走出美国,走向世界。他的双向建构既包含对世界性因素互文性吸收,也包含了朗费罗对外部现实世界的反馈。朗费罗是世界文学时间轴上的重要节点,既是先前世界的结果,又是随后世界的原因。3.从中国文化的视角审视朗费罗,这位美国作家的形象必然产生“同情”的效果:既是一位友好的美国绅士也兼具中国文化品质的君子。4.当下的世界诗坛需要朗费罗诗歌传统来校验诗歌的创新的方向。写作在根本上是为世界守成。世界文学敬奉普遍的人性,只有超越个体生命的意义的作品才能获得世界文学的声誉。朗费罗诗学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和形式在21世纪测绘与构建新的世界文学图景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特征点”之一。

袁梅[7]2010年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神话热”,女神研究逐渐兴盛。从原型的角度对古代神话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并不鲜见,但是整体性的研究和基于性别和文化分析的研究工作尚未真正深入,女性主义理论和原型批评的方法在神话学和民俗学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运用阿尼玛原型理论来研究女性形象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从阿尼玛原型理论出发,对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以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典型、特征、发展变化及其内在成因和人类文化学意义加以深入全面的分析。本文结合社会、历史、文化、民族、心理、性别等因素,在文学史的纵横交叉点上对女性形象的研究做出了新的探索和思考,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和突破性,也具有进一步研究的学术前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最终揭示了这样一些问题和关联:为什么中国的女神以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为主;这些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主要的特质和形成原因是什么;智慧导师阿尼玛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阴性特质的形成起着怎样的重要作用;智慧导师阿尼玛所体现的女神精神对当代社会和人类的未来又有怎样的重大意义。本文正文包括五章:第一章阿尼玛原型理论综述,在对阿尼玛原型的理论基础、经典论述进行简单爬梳的基础上,对阿尼玛原型的性质、内容、来源、功能、和基本特征进行了总结,进而提出了中国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的分类和研究思路。第二章中国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的典型原型形象,主要对中国古代女神中的四个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的代表性意象:女娲、西王母、巫山神女、玄女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她们分别代表的是大母神、永恒精神、性爱的升华和现实拯救等不同的功能。第叁章智慧导师阿尼玛的特质及其成因,对这一类形象的特征进行总结,分别从变形、生命化育、智慧启蒙、心理补偿等方面分析智慧导师阿尼玛的正面功能,并从历史、文化、和心理等维度深入分析其成因。第四章智慧阿尼玛原型在后世的的承传移位,对后世神话传说和文学中的同类代表性的形象及其流变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贤母和智妪、女救星和女英雄、性爱伴侣和精神导师、女妖和圣女等几类形象。第五章中国文化的阴性特质和女神的历史祛魅,对女性崇拜对中国文化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男权文化中女神的降格和历史的祛魅进行了历时性的考察,从而对中国古代社会的两性关系变化进行了总括和思考。本文尝试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具有跨学科跨文化研究的特色。最主要的方法有神话-原型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心理学批评。一是神话-原型批评方法。本文尝试对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进行初步探讨,并从发生学的角度研究其不同亚型及其共同特质和历史文化心理生成,以期透视中国神话中阿尼玛原型的象征意义和源流变迁。二是心理学批评方法。智慧导师阿尼玛是灵魂女神,产生和作用于男性的精神层面,这决定了心理学方法的必然。在对阿尼玛原型的功能分析、成因分析以及流变降格的原因分析中,都进行了心理学的考察。叁是女性主义批评方法。阿尼玛原型的形成和男性关于女性的经验、想象、观念和心理深切相关,是男性对女性的经验和阴性自我的反映和象征物。本文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对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中所体现的女神崇拜和后世变异降格所体现的“厌女症”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对其背后隐藏的两性关系的变化加以分析,并对女神精神复兴的当代价值进行了阐释。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是研究角度的新颖。目前国内外阿尼玛理论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并且大多都集中在心理学方面。从文学角度来研究阿尼玛的很少,而且就荣格学者和国外学者的研究来看也集中在邪恶阿尼玛类型。而中国神话中的女神更多的具有积极阿尼玛的功能,因此本文把智慧导师型阿尼玛作为中国古代女神研究的切入点,在跨文化和民族化的双重视域下,对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的代表、特质、成因、流变和当代价值进行了全方位的整体研究,从而揭示出中国文化女性崇拜的精神以及文化阴性特质,窥探人类两性关系的发展变化,并对这一原型的价值进行了阐发,选题角度还是比较新颖的。第二是运用了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方法和历史和逻辑内在统一的方法,注意把原型批评理论与文化人类学、传统考据学等融会贯通起来。本文把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原型批评的理论方法、心理学分析的思路和神话学的史料分析以及人类文化学的视野有机的结合起来,试图突破传统的文学研究的局限,把文学同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特征和性别理论的研究结合为一体,试图全方位的揭示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的秘密。第叁是开阔的学术视野。本文把横向的跨文化分析和纵向的历史变化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原型理论整体性、宏观性的特点。在东西互证和跨文化的横向比较上,对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中国文化的阴性特质和女性崇拜的历史遗存现象进行了研究,在阳性文化和阴性文化的比较基础上阐释复兴女神精神的当代价值。在对阿尼玛原型的流变的分析中,又采用了纵向的视野,对智慧导师阿尼玛在后代的传承和分化变异进行了梳理,并对女神的降格加以历史性的分析,总结了两性地位以及中国社会女性观的变化。通过对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后世传承和移位的研究,可以揭示出不同历史时期的两性关系和女性心理的变迁。从早期的女神崇拜到父权社会的女神降格,体现的是男权中心主义对女性的性别压抑导致的女性的全面失败。智慧导师阿尼玛是作为人类之师的功能而体现出其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不仅对于两性关系的真实还原具有价值,而且对于反思宗教史和思想史,乃至文化进化和文明起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女神复兴”这种全球化语境下,智慧导师阿尼玛作为灵魂女神和阴性文化的象征,对于人类心灵的自我完善具有积极意义,对解决当今社会问题各种冲突和危机具有现实价值。她所代表的女神精神和阴性文化的当代价值需要从历史的、文化的、性别的、心理的、生态的多重角度进行发掘。

叶舒宪[8]2003年在《文学与人类学——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跨学科研究是20世纪国际比较文学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发展迅猛而成就巨大的领域。本文从文学与人类学两大学科的相关与互动着眼,是国内国外第一部系统地专门研讨文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关系的理论专题着述。由于涉及面广,需要的资料范围大,本选题具有较高难度和开拓性意义。它的提出和完成对于文学研究如何解决“学科危机”,如何适应知识全球化的需求而展开自身的知识创新,具有及时的借鉴意义。对于方兴未艾的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潮流具有承前启后的理论指导意义。 本文把握住人类学与知识全球化、后现代认识论的关系,从人类学与文学的相互作用这个新角度着眼,透析出20世纪文学创作观念变革与文学研究的范式革新的一个重要学术思想动力。在文学创作方面,梳理了“文化他者”的发现如何激发出“人类学想象”,体现在从超现实主义到魔幻现实主义的整个20世纪文学发展之中;在文学理论批评方面,梳理出西方文学人类学的5大方法流派,逐一加以辨析;以及“文化”概念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再整合作用;并对其代表人物弗莱的理论遗产进行全面剖析;对人类学知识与文学研究的最佳结合点——神话学做了点面结合的示范性阐说;结合神话学传播中国的过程,论述和总结文学人类学研究的中国本土化实践经验,特别是“叁重证据法”的提出,为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建构和研究的拓展提供了前瞻性的见解。 本文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于以下叁个方面: 1.文学人类学研究在我国新时期以来已有近20年的发展,其对文学研究观念与范式革新的积极促进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有专家学者甚至认为它将代表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一个方向。但迄今还没有全面系统的理论总结性论述。本文填补这一空缺,从史论结合、中外结合的角度梳理文学与人类学的关系,为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提出具有知识创新意义的理论方案和操作策略(包括个案分析演示),对于这一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将发挥指导和借鉴作用。 2.从人类文学经验整合与世界公民培养方面,提出对文学的人类学价值的重估。对20世纪后期日益明显的重要学术趋势—从学科界限分明的文学研究发展为破学科的文化研究,做出学理性阐释,从知识全球化的大背景上说明:文化研究是适应知识重新整合的时代需求的必然现象。这对于解决长期困扰学界的争议,以及回应各种“文学危机论”和比较文学学科危论,有直接的理论贡献。 3.本文的资料准备历时十余年,为从整体上把握文学人类学的发展,作者先后到英、美、加、澳的各大图书馆收集到的大量英文新资料。书中引用和参考的近百种西文和日文文献中绝大部分没有中译本(文),其中不少都是由笔者首次引入汉语学术界的,对于沟通中外学术思想,让我国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同国际学术潮流对话与接轨,提升人文研究的视野和水准,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从宏观上,为引导文学人类学的教学与研究,提供迄今最翔实的理论参照;从微观上,对如何具体掌握和应用文学人类学研究范式与方法,具有示范作用。 本文第一章以单篇论文发表后,先后有《光明日报》《文汇报》《文艺报》《文学报》等多家学术媒体摘转或报道,收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一书,并获《文学评论》2002年度杰出论文提名。本文第二章,第六章2节,第八章3节以单篇发表后分别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2一期、4期、6期转载,表明其中的学术创新观点己经在学界引起重要关注和反响,这是本文现实意义和社会效益的直接体现。

王世成[9]2016年在《古希腊瓶画中神话故事母题的图像化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人类艺术史上,人们一直利用图与文彼此的优长使信息得到有效地传播。伴随着视觉文化转向的到来,以图像为载体的艺术和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学在接受视域中无遭遇了到不同的命运。不论是“图像霸权”对文学造成的危机观,还是视觉艺术“机械眼”的焦虑论,都致使文学和图像不再是以往简单、透明的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含混性和悖论性,也为文学艺术地发展提供了新生的机遇。不容忽视的是,人类对图文地论争并非始于今天,视觉文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旨归与表达,早在古希腊社会就兴起了以视觉中心的图像至高论,因其独特的始源性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视觉文化最初的线索。事实上,每当文艺思潮有重大的变革时,我们都可以听到一个口号:回到古希腊去。这是一个共同的旗帜,虽然旗下的阵营各不相同,然而恋母情结的本性凸显无疑。因此,针对当下人们对图像时代的焦虑,本文以希腊神话母题在瓶画中图像化地应用为切入点,进而对当下图文关系焦虑的现象展开学理渊源上地阐释,对古希腊图文关系历史性的梳理,有助于我们审视和理解今天的图文关系的处境及未来的发展对策。鉴于此,本文以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弥合的神话故事母题在瓶画中的图像化为研究起点,借鉴相关瓶画艺术和神话故事母题文本的研究的成果之上,在美学、图像学、艺术接受等视域,以及神话故事具体创作策略和二者转化后的图文关系等角度从理论层面予以深刻的剖析。首先,从神话故事母题的起源、分类、选定叁个层面充分探究古希腊神故事故事的独特性,继而为探究神话故事母题在瓶画中图像化地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从不同母题神话故事图像化以及神话故事母题在瓶画中的图像化构成两方面,探求神话故事母题图像化的创新。第叁章则将焦点聚焦于瓶画中神话故事图像化的原因,寻找母题图像与文本语言和宗教、政治、文艺等叙述话语相互碰撞的火花,其学理内涵是在社会学机制中寻找文本母题图像化的深层文化内涵。第四章则基于比较学视域,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本文的中心问题,即探讨神话故事母题与瓶画间的图文关系。结语部分则是对整篇文章理论意义地升华,对当下的图文关系以反思和启示,由此进一步明晰了本文作为个案研究的学理和现实意义。进而明确在神话故事母题的图像化中提出文与图的合理互动的关系,将有助于双方共同发展的历史现实,为缓解当下图文紧张的现状提供了一定学理意义上的考量。

李莹[10]2012年在《早期音乐教育的情感语境何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早期音乐教育的情感语境何在的疑问出发,以王东华母亲教育为研究对象,探讨母亲教育对早期音乐教育的启示。本文通过文献法,对王东华母亲教育理论进行了梳理;通过田野的方法,对王东华母亲教育的实践进行研究,发现:早期音乐教育应该是通过音乐展开的教育,良好的母子关系是早期音乐教育的情感语境。本文由五章组成:绪论包括问题缘起、研究对象、文献综述和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第一章主要就王东华母亲教育理论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概述;第二章是对王东华的访谈及对王东华母亲教育研究所实践的概述,其中包括两个个案的报告及个案分析;第叁章是对王东华母亲教育的背景、影响的分析,第四章是结论与讨论,对母亲教育对早期音乐教育的启示进行总结,讨论了早期音乐教育的情感语境问题,最后,简要介绍了母亲音乐教育研究所的活动及社区母亲音乐教育的情况,为早期母亲音乐教育提供了方法和途径。本文对王东华母亲教育的梳理为早期音乐教育提供了更宽阔的视野,从人的教育的角度使母子关系对早期音乐教育的意义受到关注;在实践上,启发音乐教育工作者们重视早期音乐教育的情感语境,重视母亲、孩子和母子关系。

参考文献:

[1]. 缪斯的功绩——文艺起源与审美的女性因素[D]. 陈素萍. 中南大学. 2004

[2]. 先秦与古希腊神话价值观比较研究[D]. 陈鹏程. 天津师范大学. 2006

[3]. 象征的图像与殡葬观念的变迁[D]. 魏久志. 上海大学. 2016

[4]. 走向神坛之路[D]. 赵怀俊. 上海师范大学. 2006

[5]. 舞蹈教育的“成人”价值[D]. 王晓茹.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

[6]. 世界文学视域中的朗费罗诗歌研究[D]. 柳士军. 苏州大学. 2015

[7]. 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 袁梅. 曲阜师范大学. 2010

[8]. 文学与人类学——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D]. 叶舒宪. 四川大学. 2003

[9]. 古希腊瓶画中神话故事母题的图像化现象研究[D]. 王世成. 湘潭大学. 2016

[10]. 早期音乐教育的情感语境何在[D]. 李莹. 中国音乐学院. 2012

标签:;  ;  ;  ;  ;  ;  ;  ;  ;  ;  ;  ;  ;  ;  

缪斯的功绩——文艺起源与审美的女性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