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蓄热调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蓄热,纤维,绢丝,甲基丙烯酸,织物,材料,黏胶。
蓄热调温论文文献综述
陈旭,吴炳洋,范滢,杨木生[1](2019)在《蓄热调温织物低温防护过程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升普通织物的低温抵抗性能,将具有蓄热调温功能的相变微胶囊涂覆至织物表面制得蓄热调温织物,通过Fluent软件对复合织物的低温防护过程进行模拟,在此基础上设置了蓄热调温织物的低温防护试验对模型的模拟精度进行检验,并模拟探究了微胶囊的相变潜热以及其在织物中所占的体积分数对蓄热调温织物低温防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可显示不同时间节点蓄热调温织物的温度场分布情况以及各区域的温度变化趋势,且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的误差小于8. 64%,该模拟结果可较为准确地再现蓄热调温织物的低温防护过程;当微胶囊的相变潜热由50 J/g增加至200 J/g时,织物的低温防护时间延长了70. 1%;当微胶囊的质量分数由1%增加至5%时,织物的低温防护时间由214 s延长至388 s,同比提升了81. 3%。(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李羽佳,胡艳丽,朱双双[2](2018)在《兔绒与蓄热调温黏胶纤维混纺保暖织物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3种不同混纺比的15 tex×2兔绒与蓄热调温黏胶纤维混纺纱,免绒与蓄热调温黏胶纤维的混纺比分别为60∶40、65∶35、70∶30。介绍原料参数和纺纱工艺,包括工艺流程以及开松、和毛、梳毛、并条、粗纱、细纱、并捻工序的具体工艺参数设计。进一步制备不同混纺比的梭织物和针织物,并测试织物的保暖性能,对比分析兔绒与蓄热调温黏胶纤维混纺比与织物保暖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可纺范围内,兔绒含量越高,织物保暖性能越好,而且兔绒与蓄热调温黏胶纤维混纺针织物比梭织物更加保暖。(本文来源于《天津纺织科技》期刊2018年05期)
范新宇,王建坤,郭晶[3](2018)在《蓄热调温/绢丝混纺纱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蓄热调温纤维与绢丝混纺设计开发了两组混纺纱并对混纺纱的强伸性能、毛羽指数、条干均匀度以及热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组纱线随着蓄热调温纤维含量的增大,纱线的强伸性能变差,毛羽和条干变好;第二组纱线强伸性能随着蓄热调温纤维含量的增大,纱线的强伸性能变化范围不大,毛羽和条干逐渐变好。调温性能随着蓄热调温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当蓄热调温纤维含量小于或等于30%时,调温效果不明显,因此混纺纱中蓄热调温纤维含量应大于30%。(本文来源于《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郭晶,王建坤,郑帼[4](2018)在《蓄热调温纤维/绢丝混纺针织产品开发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研究了不同蓄热调温纤维含量混纺纱对织物的透气性、透湿性和断裂强力以及织物的保暖性和导热性的影响,并且比较了相同蓄热调温纤维含量的纬平和罗纹织物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蓄热调温纤维含量的增加,织物的透气性和透湿性提高,保暖效果也增强,但是织物的断裂强度下降;相同相同蓄热调温纤维含量的罗纹织物的强伸性和保暖性优于纬平织物,但透气、透湿性较差。(本文来源于《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黄明,罗艳,钟毅,肖敏,胡剑灿[5](2017)在《蓄热调温纤维用DA@PMMA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正十二醇(DA)相变温度(约22℃)处于人体最佳舒适温度18~28℃范围内,采用DA为相变芯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包封壁材,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蓄热调温纺织品纤维用DA@PMMA相变微胶囊,并对相变微胶囊的形貌、粒径分布、热性能及抗压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DA@PMMA相变微胶囊粒径分布集中于1.232μm附近;壁材表面光滑致密;相变温度为18.7~25℃,热焓值为92.3 J/g,芯材包封率为84.7%,且具有较好的抗压性;可用于制备蓄热调温纺织品纤维。(本文来源于《印染助剂》期刊2017年10期)
陈绍芳,刘晓东,张玉红[6](2017)在《蓄热调温袜设计与生产》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夏季运动和冬季运动对袜子的性能要求,以蓄热调温混纺纱为原料,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设计出适合于夏季运动穿着的网眼船袜和冬季运动穿着的毛圈中统袜,并在全电脑织袜机上编织生产,测试了蓄热调温袜的保温性能和调温性能,结果表明调温袜具有优良的保暖性能和调温性能。(本文来源于《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夏维,陈文萍,相恒学,陈立军,赵杰[7](2017)在《聚酰胺6蓄热调温纤维的制备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聚乙二醇为储能调温介质,通过多孔纳米材料吸附制备了形态稳定的相变材料(PCMS),然后以聚酰胺6(PA6)为基体,采用熔融共混纺丝制备了蓄热调温PA6纤维。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粉末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研究表明:熔纺PA6/PCMs纤维储能调温焓值达到19.01 J/g,预期可在航空服、军用作战服和民用服装等领域获得很好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合成纤维》期刊2017年08期)
陈得勇[8](2017)在《太阳能采暖建筑围护结构蓄热调温机理及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能源的消耗日益增加,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采暖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太阳能资源解决居住建筑的冬季采暖问题,是促进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由于太阳辐射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这严重的限制了太阳能在建筑采暖中的使用。因此,合理优化建筑围护结构的蓄热性能,提高室内热环境稳定性,对太阳能采暖建筑的推广普及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建筑室内热环境特点,结合典型建筑物理模型和双波热扰耦合数学模型,通过实地测试、理论分析、实验验证与数值模拟,对影响太阳能采暖建筑室内热环境稳定性的围护结构蓄热热工参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实地测试,发现宁夏中卫地区和拉萨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资源优势。但现有乡村建筑冬季室内温度偏低且波动偏大,因此需要加强建筑的集热与蓄热设计。同时,根据对测试结果的分析,提出以操作温度作为太阳能采暖建筑室内热环境的评价指标。(2)提出采用双波热扰耦合数学模型计算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并对其内外边界条件、传热特征、传热过程以及双波热扰在内壁面的迭加等进行系统理论分析和具体计算。同时,通过实验测试结果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可靠性与准确性。通过上述分析明确太阳能采暖建筑外围护结构蓄热调温机理,为其蓄热性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3)通过对室内外双侧热扰耦合作用下外围护结构构造方式和材料热物性参数对太阳能采暖建筑室内热环境动态影响的分析,提出依据空气温度与壁面温度的“温度波峰值时差”最大、“峰谷时差”最小以及两者之差值最大作为太阳能采暖建筑外围护结构蓄热性能优化的原则,得到外围护结构最优化热工参数。(4)系统分析了内围护结构蓄热调温机理,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内围护结构蓄热性能进行优化,得到内围护结构最优化热工参数。(5)建立“划分南北房间”的多区域建筑物理模型,对内外围护结构蓄热性能参数进行整体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的围护结构热工参数的科学性。本文期望通过对太阳能采暖建筑围护结构蓄热性能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探寻围护结构蓄热调温的机理,为提高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建筑室内热环境稳定性提供参考,促进太阳能丰富地区的人居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7-06-30)
胡剑灿,张宇群,姚盼盼,罗峻[9](2017)在《浅谈相变材料在蓄热调温纺织品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蓄热调温纺织品是相变材料与纺织品相结合的、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新型纺织品。本文简单地介绍了调温纺织品的原理、相变材料的主要类型、调温纺织品制备应用的主要方法。调温纺织品目前尚无统一的测试方法,本文对几种调温纺织品的测试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本文来源于《中国纤检》期刊2017年05期)
张超,宋恒欢,魏强,魏棣[10](2017)在《以高校视角浅谈国内蓄热调温纺织品专利技术的演进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国内两所大学的专利申请角度对于蓄热调温纺织品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对国内两家高校申请人进行了数据统计与分析,探讨了发展的重点与趋势建议。(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7年09期)
蓄热调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制备3种不同混纺比的15 tex×2兔绒与蓄热调温黏胶纤维混纺纱,免绒与蓄热调温黏胶纤维的混纺比分别为60∶40、65∶35、70∶30。介绍原料参数和纺纱工艺,包括工艺流程以及开松、和毛、梳毛、并条、粗纱、细纱、并捻工序的具体工艺参数设计。进一步制备不同混纺比的梭织物和针织物,并测试织物的保暖性能,对比分析兔绒与蓄热调温黏胶纤维混纺比与织物保暖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可纺范围内,兔绒含量越高,织物保暖性能越好,而且兔绒与蓄热调温黏胶纤维混纺针织物比梭织物更加保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蓄热调温论文参考文献
[1].陈旭,吴炳洋,范滢,杨木生.蓄热调温织物低温防护过程的数值模拟[J].纺织学报.2019
[2].李羽佳,胡艳丽,朱双双.兔绒与蓄热调温黏胶纤维混纺保暖织物设计[J].天津纺织科技.2018
[3].范新宇,王建坤,郭晶.蓄热调温/绢丝混纺纱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2018
[4].郭晶,王建坤,郑帼.蓄热调温纤维/绢丝混纺针织产品开发及性能研究[J].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2018
[5].黄明,罗艳,钟毅,肖敏,胡剑灿.蓄热调温纤维用DA@PMMA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J].印染助剂.2017
[6].陈绍芳,刘晓东,张玉红.蓄热调温袜设计与生产[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
[7].夏维,陈文萍,相恒学,陈立军,赵杰.聚酰胺6蓄热调温纤维的制备与表征[J].合成纤维.2017
[8].陈得勇.太阳能采暖建筑围护结构蓄热调温机理及优化设计[D].西安理工大学.2017
[9].胡剑灿,张宇群,姚盼盼,罗峻.浅谈相变材料在蓄热调温纺织品中的应用[J].中国纤检.2017
[10].张超,宋恒欢,魏强,魏棣.以高校视角浅谈国内蓄热调温纺织品专利技术的演进与发展[J].广东化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