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增强论文_胡紫月,丁建民,周燕,郑茹瑜,经翔

导读:本文包含了造影增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造影,超声,磁共振,淋巴结,前哨,统计学,多普勒。

造影增强论文文献综述

胡紫月,丁建民,周燕,郑茹瑜,经翔[1](2019)在《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厚壁型胆囊癌诊断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厚壁型胆囊癌超声造影(CEUS)对比增强CT (CE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厚壁型胆囊病变患者图像资料,比较CEUS和CECT对厚壁型胆囊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CEUS与CECT对诊断厚壁型胆囊癌的准确率分别为87.1%、79.0%。ROC曲线联合分析五种影像特征,当满足3种及以上特征为诊断标准时,其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4.6%、93.1%、89.1%。结论 CEUS对厚壁型胆囊癌具有良好诊断效能,二者影像特征的联合对其诊断效能更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阚艳敏,何文,宁彬,于腾飞,魏世纪[2](2019)在《超声造影评价单纯吸烟对颈动脉斑块内增强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超声造影评价单纯吸烟对颈动脉斑块厚度、回声类型及斑块内增强特征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常规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有斑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单纯吸烟者为吸烟组,28例无吸烟史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所有患者的斑块厚度及回声类型、斑块内造影剂分布特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斑块厚度、回声类型及斑块内部增强特征的差异。结果吸烟组患者斑块厚度较对照组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斑块回声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内造影增强分布特征比较,吸烟组患者斑块内增强分布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内近内膜处有无增强与吸烟指数呈显着正相关(Kendall相关系数0.535,P<0.05)。结论单纯吸烟者颈动脉斑块较厚,斑块内造影剂增强较多;且随着吸烟指数增高,斑块内近内膜处增强越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谷颖,王钰,张华胜,杨春芳,何蕊[3](2019)在《超声造影增强技术在心脏占位性病变评估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是诊断心脏占位性病变的常用影像学手段,但其评估占位性质并不特异。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造影增强技术(CEUS)对心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TTE诊断的心脏占位患者45例,使用造影剂-六氟化硫(声诺维,SonoVue),行心腔显影(CVO)及实时灌注显影(RTPI),根据造影剂增强的程度不同,可将心脏占位分类如下:没有微泡充填,多考虑血栓;部分和/或不完全增强,且微泡强度低于周围心肌,考虑乏血供的良性肿瘤,多为粘液瘤;快速完全增强,且微泡强度高于周围心肌,考虑富血供肿瘤,一般为恶性肿瘤。同时,将CEUS结果与心脏MRI和/或PET/CT和/或术后病理诊断和/或随访期间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系统分析心腔内占位形态、性质和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 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TTE及CEUS,22例行外科手术,21例手术成功,1例术后因右心衰抢救无效死亡。右心房占位12例,左心房占位11例,左心室占位13例,右心室占位5例,房间隔占位1例,肺动脉瓣占位1例,二尖瓣占位,1例心包占位1例。23例CVO及RTPI均无造影剂充填,其中21例诊断血栓,余2例为囊肿;14例CVO示病变部分增强,RTPI呈速度中等、强度中等、以中心灌注为主,诊断良性肿瘤;4例呈快速高强边缘灌注,诊断恶性肿瘤;2例与心肌同步快速中等强度中心灌注,诊断右冠状动脉瘤;1例呈快速高强度中心灌注,诊断假瘤;1例RTPI速度中等、强度中等、以周边灌注为主,诊断赘生物。占位性质构成比分别为:血栓44%,肿瘤42%,其它13%。CEUS诊断心腔内占位的准确性显着高于TTE,CEUS诊断不同占位的灵敏度(Sn)、特异度(Sp)、准确度(Acc)、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1)血栓:95%,92%,93%,90%,96%;2)良性肿瘤:92%,94%,93%,85%,97%;3)恶性肿瘤:75%,98%,96%,75%,98%。结论 CEUS可快速、安全、准确地判断心脏占位性质,对鉴别血栓和肿瘤尤显价值,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届全国超声治疗及生物效应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12-06)

胥桐,方红,张春蕾,王富玲,郭丽苹[4](2019)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经皮超声造影的增强特点及定性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pmh node,SLN)的经皮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增强特点及其与淋巴结良恶性的相关性,探讨增强表现与转移淋巴结病灶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乳腺癌患者经皮CEUS识别出的170枚SLNs的增强表现,分为五类:Ⅰ—全均匀增强、Ⅱ—周边及髓质均匀增强、Ⅲ—弥漫性不均匀增强、Ⅳ—缺损性不均匀增强及Ⅴ—无增强。将各类增强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评估各增强表现与淋巴结性质的相关性,计算经皮CEUS增强模式诊断SLNs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病理获取转移淋巴结的病灶类型,分析各类增强表现与转移灶类型的关系。结果 119例乳腺癌患者中SLN无转移74例,SLN有转移45例;170枚SLNs中良性116枚,恶性54枚。Ⅰ类63枚,Ⅱ类28枚,Ⅲ类37枚,Ⅳ类20枚,V类22枚。各类增强表现的病理结果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Ⅰ类100%、Ⅱ类92.9%为良性淋巴结,两者间病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Ⅲ类62.2%为良性,37.8%为转移性,Ⅳ类80%为转移性,20%为良性,两者间病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Ⅱ类与Ⅲ类间病理结果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8)。Ⅴ类90.9%为转移性。将Ⅰ、Ⅱ类诊断为良性,Ⅲ、Ⅳ、Ⅴ类诊断为转移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92.5%、75%、63.3%、95.6%、80.5%。各类转移淋巴结的病灶类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弥漫性不均匀增强以微转移为主(71.4%),缺损性不均匀增强以宏转移为主(81.3%),无增强均为宏转移(100%)。结论乳腺癌SLNs各类增强表现与其良恶性相关,对SLNs的定性评估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全均匀和周边及髓质均匀增强对良性淋巴结预测性高,无增强及缺损性不均匀增强对转移淋巴结预测性高,弥漫性不均匀增强不能单独诊断淋巴结的良恶性。转移淋巴结的各类增强表现与病灶类型相关,无增强及缺损性不均匀增强以宏转移为主,弥漫性不均匀增强以微转移为主,为临床评估腋窝转移淋巴结情况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届全国超声治疗及生物效应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12-06)

胥桐,郭丽苹,方红,张春蕾,王富玲[5](2019)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经皮超声造影的增强特点及定性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pmh node,SLN)的经皮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增强特点及其与淋巴结良恶性的相关性,探讨增强表现与转移淋巴结病灶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乳腺癌患者经皮CEUS识别出的170枚SLNs的增强表现,分为五类:Ⅰ—全均匀增强、Ⅱ—周边及髓质均匀增强、Ⅲ—弥漫性不均匀增强、Ⅳ—缺损性不均匀增强及Ⅴ—无增强。将淋巴结各类增强模式与其病理结果对照,评估各增强模式与淋巴结良恶性的相关性;评估经皮CEUS增强模式诊断SLNs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病理下将转移淋巴结的病灶类型分为宏转移、微转移及单细胞转移,分析各类增强表现与病灶类型的关系。结果 119例乳腺癌患者中SLN无转移者74例,SLN有转移者45例;170枚SLNs中良性淋巴结116枚,恶性淋巴结54枚。Ⅰ类63枚,100%为良性;Ⅱ类28枚,92.9%为良性,7.1%为转移性;Ⅲ类37枚,62.2%为良性,37.8%为转移性;Ⅳ类20枚,80%为转移性,20%为良性;V类22枚,90.9%为转移性,9.1%为良性。Ⅰ-V类增强模式的病理结果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Ⅰ类与Ⅱ类、Ⅳ类与V类间病理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2、P=0.84,>0.05);Ⅱ类与Ⅲ类间、Ⅲ类与Ⅳ类病理结果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p=0.005,<0.05)。将Ⅰ、Ⅱ类诊断为良性淋巴结,Ⅲ、Ⅳ、Ⅴ类诊断为转移性淋巴结,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92.5%、75%、63.3%、95.6%、80.5%。54枚转移SLNs中弥漫性不均匀增强的淋巴结以微转移为主(71.4%),缺损性不均匀增强的淋巴结以宏转移为主(81.3%),无增强的淋巴结均为宏转移(100%)。结论乳腺癌SLNs经皮CEUS的各类增强模式与SLNs的良恶性相关,增强模式对SLNs的定性评估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全均匀增强、周边及髓质均匀增强对良性淋巴结的预测性高,无增强、缺损性不均匀增强对转移淋巴结的预测性高,弥漫性不均匀增强不能单独诊断淋巴结的良恶性。转移淋巴结的各类增强模式可预测淋巴结的病灶类型,无增强及缺损性不均匀增强以宏转移为主,弥漫性不均匀增强以微转移为主。(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届全国超声治疗及生物效应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12-06)

史艳平,张秀秀,樊文文,赵育芳,张扬[6](2019)在《超声造影与增强CT诊断胆囊占位性病变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胆囊占位性病变的超声造影与增强CT图像特征,探讨二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8例胆囊占位性病变患者的超声造影与增强CT图像特征,比较两种方法诊断胆囊占位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结果超声造影图像特征比较:增强早期增强水平、病灶基底情况、胆囊壁的完整性在胆囊良恶性病变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增强CT图像特征比较:静脉期增强水平、增强形态、病灶基底情况、胆囊壁的完整性在胆囊良恶性病变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声造影与增强CT诊断胆囊占位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74%、90.48%、92.50%、90.00%、95.00%和89.47%、95.24%、92.50%、94.44%、90.91%。结论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胆囊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均有较高价值。(本文来源于《临床超声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周晓东,惠品晶,凌翔,张灵艳,陈娟[7](2019)在《颈动脉增强超声造影与颈部CTA对斑块性质及病理判断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颈动脉增强超声造影(CEUS)与颈部CTA对斑块性质及颈动脉血栓和溃疡斑块病理判断中是否存在效率差异。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因颈动脉狭窄收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的114例患者,分别行CEUS与颈部CTA检查,每例患者选择颈动脉狭窄最严重处的斑块作为研究对象。颈动脉斑块破裂伴血栓形成及溃疡斑块以手术病理为标准。比较分析CEUS和CTA在斑块的类型、斑块破裂伴血栓形成及颈动脉溃疡斑块方面的诊断一致性。结果:CEUS与CTA在同时诊断不同类型斑块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702,CEUS与CTA在分别诊断软斑和混合斑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分别为0.621和0.608。CEUS与CTA对血栓形成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5、77.8、98.9、71.5、22.5与87.2、27.8、98.9、25.6、73.0。CEUS与CTA对溃疡斑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5、79.2、98.8、68.1、21.1与81.8、20.8、98.8、17.9、80.0。CEUS在颈动脉血栓(χ2=9.02,p=0.002)及溃疡斑块(χ2=16.33,p<0.001)中的诊断准确率均显着高于CTA。结论:CEUS在分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尤其是溃疡斑块及斑块破裂伴血栓形成方面具有相对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第叁期荆楚学术研讨班座谈会论文集》期刊2019-11-18)

刘莉[8](2019)在《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用动态增强在十二指肠乳头肿大评价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用动态增强在十二指肠乳头肿大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经肠镜证实十二指肠乳头肿大的患者,对比分析不同病因所致十二指肠乳头肿大的影像学表现,并评价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用动态增强在诊断十二指肠乳头肿大中的价值。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MRI及肠镜检查。80例十二指肠乳头肿大中,肠镜证实十二指肠乳头癌21例,胆总管下段癌2例,十二指肠管状腺瘤6例,十二指肠乳头慢性炎症28例,胰腺癌11例,胆总管囊肿6例,神经内分泌瘤4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异位胰腺1例;引起十二指肠乳头肿大的良性病变共40例,其MRI表现为:直径多小于15mm(38/40,95.0%),类圆形(34/40,85.0%),强化均匀(37/40,82.5%),多伴有胆管结石(29/40,72.5%),胆总管下段最大径多小于13.0mm(37/40,82.5%);恶性病变十二指肠乳头多发大于15mm(33/40,82.5%),形态不规则(37/40,82.5%),强化不均匀(37/40,82.5%),不伴有胆管结石(39/40,97.5%),胆总管下段最大径大于13.0mm(40/40,100.0%)。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用动态增强能清晰的显示十二指肠乳头,对十二指肠乳头肿大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95.0%。结论: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用动态增强能为临床提供十二指肠乳头及其周围临近结构病变非常重要的影像学信息。(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2期)

谢林,胡浩清,费维,赵强[9](2019)在《过氧化氢增强造影超声与MRI在诊断复杂性肛瘘的临床应用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过氧化氢增强造影超声(hydrogen peroxide endoanal ultrasonography,HPUS)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复杂性肛瘘术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临床诊断为复杂性肛瘘的住院患者术前分别进行经瘘管过氧化氢增强造影超声和磁共振成像检查,分别观察瘘管的内口、主支、分支瘘管的数量与位置,以手术结果为标准,分析两种检查的准确性,比较它们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过氧化氢增强造影超声与磁共振成像对复杂性肛瘘内口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6%和78.1%(P<0.05);两者对主支瘘管诊断准确率均为100%;对分支瘘管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6.9%和89.8%(P>0.05)。结论:过氧化氢增强造影超声和磁共振成像诊断复杂性肛瘘,对主支瘘管两者均能准确判断,对分支瘘管的显示两者不分伯仲,对内口的显示HPUS优于MRI,两者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相比较,过氧化氢增强造影超声更便捷、更经济,可作为复杂性肛瘘术前检查的优选方法。(本文来源于《现代医用影像学》期刊2019年11期)

吴梦洁,李奥[10](2019)在《超声造影增强模式诊断软组织肿块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在鉴别诊断软组织肿块良恶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软组织肿块患者40例,其中良性27例,恶性13例;根据超声造影检测到的肿块内血管的形态和分布情况,确定6种增强模式(P1、P2、P3a、P3b、P3c及P4),分析超声造影增强模式鉴别软组织肿块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增强模式P1和P2分别为2例和4例,均为良性病变;P3a、P3b、P3c及P4增强模式分别为8例、5例、17例、4例,恶性率分别为12.5%、20.0%、52.9%、50.0%。P3c增强模式判断软组织肿块良恶性的敏感性70.4%,特异性69.2%,阳性预测值82.6%,阴性预测值52.9%。P3c/P4组合增强模式诊断的特异性上升至84.6%,阳性预测值上升至89.5%。主要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软组织肿块良恶性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肿块最大径、部位、与深筋膜层的相对位置均无关(P=0.061、0.175、0.384、0.453、0.999);与P3/P4组合增强模式有关(P=0.008)。结论: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可辅助鉴别诊断软组织肿块的良恶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9-11-15)

造影增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评价单纯吸烟对颈动脉斑块厚度、回声类型及斑块内增强特征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常规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有斑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单纯吸烟者为吸烟组,28例无吸烟史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所有患者的斑块厚度及回声类型、斑块内造影剂分布特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斑块厚度、回声类型及斑块内部增强特征的差异。结果吸烟组患者斑块厚度较对照组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斑块回声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内造影增强分布特征比较,吸烟组患者斑块内增强分布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内近内膜处有无增强与吸烟指数呈显着正相关(Kendall相关系数0.535,P<0.05)。结论单纯吸烟者颈动脉斑块较厚,斑块内造影剂增强较多;且随着吸烟指数增高,斑块内近内膜处增强越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造影增强论文参考文献

[1].胡紫月,丁建民,周燕,郑茹瑜,经翔.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厚壁型胆囊癌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9

[2].阚艳敏,何文,宁彬,于腾飞,魏世纪.超声造影评价单纯吸烟对颈动脉斑块内增强特征的影响[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

[3].谷颖,王钰,张华胜,杨春芳,何蕊.超声造影增强技术在心脏占位性病变评估中的价值[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届全国超声治疗及生物效应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9

[4].胥桐,方红,张春蕾,王富玲,郭丽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经皮超声造影的增强特点及定性评估[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届全国超声治疗及生物效应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9

[5].胥桐,郭丽苹,方红,张春蕾,王富玲.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经皮超声造影的增强特点及定性评估[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届全国超声治疗及生物效应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9

[6].史艳平,张秀秀,樊文文,赵育芳,张扬.超声造影与增强CT诊断胆囊占位性病变的对比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9

[7].周晓东,惠品晶,凌翔,张灵艳,陈娟.颈动脉增强超声造影与颈部CTA对斑块性质及病理判断的对比研究[C].第叁期荆楚学术研讨班座谈会论文集.2019

[8].刘莉.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用动态增强在十二指肠乳头肿大评价的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9].谢林,胡浩清,费维,赵强.过氧化氢增强造影超声与MRI在诊断复杂性肛瘘的临床应用对比[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

[10].吴梦洁,李奥.超声造影增强模式诊断软组织肿块的应用价值[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9

论文知识图

良性FLLs的WITR参数图和相应的增强最...颈动脉管腔可见造影剂增强,斑块内没...颈动脉狭窄MRI阳性患者的CEUS图像,可...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连续图像,颈动脉管...病灶周边超声造影增强区及临...肝细胞癌超声造影增强表现

标签:;  ;  ;  ;  ;  ;  ;  

造影增强论文_胡紫月,丁建民,周燕,郑茹瑜,经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