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的回响——解读庄子的教育理想和智慧

天籁的回响——解读庄子的教育理想和智慧

吴清[1]2004年在《天籁的回响》文中研究说明把庄子作为教育史专业的论文选题,其缘起在于长久以来,在中国教育研究的范畴内,道家教育似乎一直是一种旁门左道。道家已经如此,更不用说庄子的“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了。虽然近几年来教育史领域也陆续出现了有关道家教育的书籍和文章,但内容宽泛,并主要以老子或黄老道家的资料为研究对象,真正涉及庄子的很少,更不用说系统论述了。和文史哲学科相比,教育界对庄子不但知之甚少,缺乏系统研究,而且误解很深。那么庄子之道是否在教育领域真的行不通呢?是否真的属于所谓“反教育”的典范?教育的一切努力就是提升人,服务于人。那么何谓人,教育究竟是什么,教育的方向和本质何在。在这些问题还没有标准答案的时候,庄子在教育史上应该有他的地位和意义。 在这样的思考下,笔者的方法是尽量让庄子自己表白自己,把庄子还于庄子。即以庄子的思维方式作为切入点,把庄子教育放在“道”、“自然”的框架下思考;破除因儒家思维而形成的成见,重视其相对性、层次性、包容性和超越性的特点,归纳出庄子教育的理想和智慧及其对教育本身的见地,进入庄子的教化思路和境界。另外,通过探索和讨论教育史原有研究中的误区、矛盾和疑惑,突破其旧有模式和瓶颈,再次重新界定教育本质的问题,反思教育的本真。 论文正文分四部分。 “第一章 问题的界定”主要解决的就是庄子是否有教育思想和是否属于“反教育”的问题。本章先破后立,从教育界对庄子教育问题的界定入手,分析其产生偏误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归纳出庄子教育反常规(非常规),反形式(重实质),轻外在(重内在)的特点。另外,本章又对“道”和“自然”两个关键词进行解读,进一步树立了其如天籁般的教育理念,并直指生命的主题。 第二,第叁,第四章分别从庄子教育的理想和智慧两方面作重点阐述。 “第二章 生命的学问”主要阐述庄子的教育理想。庄子的人性论:性超善恶论为其教育理想的实现——反汝性情,提供了可能。然后,本章展现了庄子教育理想的两个具体层面:道德观和理想人格。笔者从辨析“体道”、“逍遥”、“游”等概念入手,并对庄子的“德”和儒家的“德”作了比较和分析,突出了其最高的道德目标即实现心灵的自由境界。落实到具体的理想人格上,就是以“真人”、“至人”、“神人”、“圣人”为代表的精神形象,无我的品质,真我的风采和天地的境界。马斯洛所创造的“自我实现”的人几乎可以看作庄子理想人格的现代版,展示了其现代性的一面。“心斋”、“坐忘”、“朝彻”是庄子理想人格培养的基本途径,其中的精神实质是“忘”和“化”。第叁章和第四章重点论述庄子的教育智慧。前者从“学”的角度出发,后者从“教”的角度入手。 “第叁章知识和智慧”突出了以下几个重点(l)庄子知识观的层次性:小知不及大知,并说明了小知的成因和破小知的理由。最后引出庄子“反知”情结的实质。(2)明确了庄子教育追求的是智慧—“明”—而不仅仅是一般的知识。“莫若以明”是庄子处理知识的基本态度。(3)通过对“反知”、“不知”、“无知”概念的分析比较,建立了庄学动态知识观的体系,并强调庄子教育的智葱习得实质是一种直觉思维。(4)在庄子知识论的体系中,生命和智慧,知和德是紧密相连的。这样,把第二和第叁章的主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四章教育的化境”是本论文最直接阐述庄子教育的部分,分别从教法一召‘不言之教”、教师—“师者之道”和教育评估原则—“无用之用”进行阐述。“不言之教”通过分析语言的局限,阐述庄子的“无方之传”并以大自然为喻,突出庄子教化“无言”的特色。指出“不言之教”实践的最关键因素是教育者本身的基本修养。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内化”—受教育者内在的学习。这种方式体现了从教育本位向学习本位的转化。“师者之道”描述了庄子理想的教师形象和施教艺术:无为、虚静、睿智、真诚、平等、顺性达情、正己化人。“无用之用”作为教育评估原则,“以不用为用”展现了庄子教育的多元发展观和重视真才实学;“无用之大用”则强调了庄子教育崇尚的美育精神,生命智慧和创造性格。创造性思维正是“无用之用”的起点。 结语是全文的总结,缘起问题的解决,但同时更是新问题的开始。当我们己经了解庄子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内涵,也看到庄学特色—自然主义因素对中国教育传统的重要补充,并且我们又共同面对着这样一个充满焦虑,压力和精神迷茫的时代,那么庄子教育的存在就不言而喻了。庄子的教育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重视人的价值,成长和幸福。他把教育推向了一个更高层次的主题:作为生命意义的教育,作为培养人生智慧的教育,作为使你真正成为你自己的教育。庄子的沉思在于让我们再次反省什么是教育这个古老而又常新的命题。本论文的撰写旨在抛砖引玉,不仅仅是为了解答一个问题,更是为了提出一个问题。

龚平安[2]2010年在《庄子“无为”思想的教育意蕴》文中提出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挖掘、分析与传统的儒家教育截然不同的,以至于被忽视甚至误解的庄子“无为”思想,并试图建构一个相对系统的无为教育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审视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通过对庄子“无为”思想的借鉴与反思,以期为我们今天学校教育在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理论视野及启示。庄子是我国古代自然主义教育的先驱。庄子认为当时的教育过多的注重对受教育者的外在“作用”,而忽视了教育及受教育者自身的特点与需要。在教育内容方面所提倡的仁义、忠信等知识,既能使人乱性,也会使人引起争夺。在知识传授方面实行单纯的灌输,在教育中过分强调了教育者的地位。在教育目标上更是趋向于取得实际功用。针对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有为”思想,庄子提出了“无为”的教育主张。“道”是庄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本文试以庄子崇尚“自然”的知识观出发,从道与自然、道与“有”“无”、道与自由逐次递进的关系出发,建构了一个系统的“无为”的教育理论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庄子无为教育思想的内涵:自然知识观、无为教学观和自由人格论。“无为”是实现个体自由、通达于道之境界的手段。“无为”就是要让自然或事物按自己的规律去运动,而不要人为地去妄加干涉。反映在教育上,即不妄为,在教育实践中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和受教育者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因性任物使其自然化育,自然发展,自然完成。“无为”在教育学上的积极意义是明显的,不但给现代教育中出现的某种程度的“强迫症”开了一剂良方,而且使我们再次重新界定教育本质的问题,反思教育的本真。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简要介绍本文的选题原因,所针对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方法,并对已有的文献做研究综述,并对“无为”进行了概念上的界定。第二部分围绕道与自然、道与“有”“无”、道与“游”的关系,阐述了庄子“无为”思想的哲学基础。第叁部分通过对认识的局限性以及知与智关系,阐明了庄子的自然知识观。第四部分归纳了庄子在体道过程中对语言、技能及自身直觉体悟的独特理解。第五部分论述了庄子的自由理想人格及其对理想教育目标的追求。最后,通过对庄子所倡导的“无为”教育思想的评价,对当前教育存在的“妄为”进行理性反思。

孙雪霞[3]2004年在《文学庄子探微》文中研究表明庄学研究历经以下几个阶段:战国末、秦汉间——庄学研究的确立;魏晋南北朝——庄子显学的创辟;宋——庄子显学的再发展;明清——庄文研究向度的开拓;近现代——庄学研究突破瓶颈期;当代——庄子研究呈现新气象。纵观两千多年的庄学研究,文学研究一直比较薄弱。不过,蜻蜓点水般地评说固然束缚了庄子文学特性的开显,但如果完全以“文学”来笼罩涵盖庄子,也显然有失偏颇。“文学庄子”的提出正是为了扭转这种尴尬局面,力求从“以庄解庄”方面入手,使“文学”成为走近庄子的路标,进而揭示本真庄子。 文学庄子思想发轫于对前庄子时期一系列相关思想的继承、反思、反动。 前庄子时期人们从“凡事必占”的淫巫习俗向注重理性精神的转型,成全了庄子浸染于巫风之中又成功改造巫风,创辟“神人”(即仙人前身)的变革;前庄子时期天地人神共话的神话,造就了庄子神话天地神人四位一体格局的确定;前庄子时期星象学的成熟,涵融了庄子对天之价值的重新评估及超人文精神的形成。 庄子反思《诗经》,他从“旁观者效应”的巨大引力中抽身而出,力图使已经程式化的酬唱辞令返回先民活泼歌唱的本源;庄子反思孔子,他不从孔子所遗留的文字中寻找孔子远去的踪迹,而是萃取了蛰伏在文献中的孔子形象,让他们纷纷站立起来,从而在《庄子》文本中敞开其自身的完满性;庄子反思老子,让老子成为自己最大的疑问,他入于老子又出于老子,创辟了不同于老子的敞明之所。 庄子反动百家争鸣,使“逍遥游”的超越性与“齐物论”的终极性得以统一,构筑无待(道的境界)之等待(对“道”的期许)的完美状态;庄子反动“以有观有”,把“无”看成道的本源、道的秉性以及勃发的生机,“以无观有”,揭示了在空隙中生长的宇宙常态;庄子反动“审美”,这既是与华夏文化的感性学特点息息相关,也是庄子试图扭转被儒墨异化了的人性的努力,庄子丑学与美学是庄子研究中不可偏废的两大部分。 文学庄子蕴育着“自然之情”、“运思之言”、“化裁之体”等原创性理念。 庄子以自然之心写自然之境,自然界之“自然”,自然而然之“自然”,与自然不然之“自然”和谐地构筑起庄子自然叁境界,在机缘启蔽中集合出文学庄子的自然本色。 庄子“言—字之辨”开显了文字传导意象的神妙、和合性的神奇、心物互化的神秘及意蕴互渗的神韵;庄子“言—思之合”与荷尔德林的“歌唱与运思同源,皆系诗之近邻”冥会暗通;庄子“言—象之通”实践了言语心用象通的功能;庄子“言—说之花”以“叁言”之独特方式命名被召唤者,使言说与世界和谐,使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物我原应承受的被撕裂之痛在适当的言说中转渡为自然而然的天倪和合。 前庄子时期的文体样态:前文体样态,以甲骨卜辞为代表;准文体样态,以《易经》为代表;文体样态,以《诗经》、《尚书》、《左传》、《老子》、《论语》为代表。 庄子熔裁诗歌、论说文、记事文等文体。 庄子在着作中率先对“寓言”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并且在此基础上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与其界定相吻合的寓言,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庄子创制了“寓言”文体。 关键词:文学庄子继承反思反动自然之情运思之言化裁之体

苟文娟[4]2017年在《庄子审美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众多学者仅关注儒家审美教育思想,而忽视了道家的相关理论贡献,尤其是庄子审美教育思想也少有人予以应有的研究。作为“轴心时代”(雅斯贝斯)的思想家庄子,面对当时秩序全无,价值混乱的社会状况,他把目光投向人,企图解除个体生存的种种束缚,以期实现对人类生存困境的突围。与儒家“由外向内”的教育方式不同的是,庄子的教育思考是以“由内向外”的方式,立足于人,关注个体的生命价值为特点的。庄子通过对“道”、“天地之大美”的体认,着眼于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强调人之自然本性的恪守,从而实现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进而达致心灵自在自适的审美境界。庄子这一部分极具教育意义的相关思想,本文将其称之为“庄子审美教育思想”。在价值与工具理性分裂,物质与精神生活发展极不平衡的现代社会,审美教育发挥着人类精神美化,感情净化,人格塑造等不可取代的作用。不可否认的是,现代审美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在实践中依然是一种外铄的教育方式,对审美体验不够重视,对审美个性不够关注等。对当下教育改革来说,要使整个教育过程契合受教育者的审美个性,渗透自由创造之精神,改变教条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庄子审美教育思想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基于前人对庄子审美教育思想的研究,在总结庄子审美教育思想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试图挖掘其崇尚自然,关注生命的审美教育内涵,建构相对完整的庄子审美教育思想体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期对现代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些启示。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内容,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方面。第二章是庄子审美教育思想产生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其中“现实基础”主要分为叁个方面:第一、反对文明进程中人的异化;第二、对儒家“礼乐教化”的批判;第叁、先秦审美意识的萌芽。“理论基础”为:第一、道法自然;第二、天人合一;第叁、人性美论。第叁章是庄子审美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也是本文的主体部分。本章主要从四个方面来阐释,分别是庄子审美教育思想的美学内涵、目的、主要方法、特点。第四章主要讨论庄子审美教育思想的影响和内在矛盾。第五章是探寻庄子审美教育思想现代意义。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论述,第一是庄子审美教育思想的理论意义;第二是庄子审美教育思想的实践指导意义。

石了英[5]2010年在《台港及海外华人学者美学视野下的庄子阐释》文中指出台港地区近60年的庄子美学阐释取得了丰富的成就,不仅是20世纪庄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现代美学整体历史进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港及海外华人学者美学视野下的庄子阐释”属于学术史研究,以1949年来台港及海外华人学者的庄子美学阐释成果为研究对象,梳理其脉络、发掘其问题,考察庄子思想如何被现代阐释并有效植入台港地区美学建设的经验。本论文章节设计注重整体考察和个案分析的结合,在整体回顾近60年台港地区庄子美学阐释成果,勾勒其发展迹线及主要论题的同时,以方东美、唐君毅、徐复观、叶维廉等学者为个案进行深入论述。方东美、唐君毅从哲学美学的视野阐释庄子,尤其重视庄子美学之生命精神的阐扬,他们是庄子美学从大陆到台港的过渡性人物;徐复观从“人性”主体建构庄子“艺术精神”,并系统整理了庄子思想对“中国山水画论史”的影响,其阐释有着儒道汇通的倾向;叶维廉是道家美学的实践者,不仅把庄子阐释融入其现代诗论的思考中,还在比较诗学视域下揭示出道家美学对西方学界的影响,有力彰显了道家美学的现代价值与世界意义。台港及海外华人学者独特的阐释思路及所开拓的理论命题都为中国现代美学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重要资源。

虞则宴[6]2012年在《《庄子》语文教育观及其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历史贡献》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受儒道思想的浸淫,至今不绝。道家经典《庄子》站在与大道玄同的立场上“以道观之”,对儒家仁义礼乐之教提出了诸多责难,继承并发展了老子“圣人处无为之世,行不言之教”的语文教育思想。随着“庄学热”从文史哲领域向教育学领域扩散以及《庄子》文本本身的开放性,《庄子》语文教育思想存有诸多争鸣的空间。本文拟从叁个层面探索出《庄子》语文教育思想的有益启示和现代价值,形成儒道互补,以期对当前的语文教育有所借鉴。第一层面,从语文本体观、语文教学论和语文学习观叁个角度探究《庄子》文本本身蕴含的语文教育观。其中包括对《庄子》“言不尽意”的言意观,“不言之教”的施教观,“以道为师”的教师观,培养“至人”的学生观,以及“心斋”、“坐忘”、“游心”、“物化”的学习观等方面进行考察。第二层面,考察《庄子》“以寓言为广”、“以重言为真”、“以卮言为漫衍”的文章写作范式,从文章学角度探讨庄文所内蕴的文章本体观和文章写作观及其对后世文章写作理论和实践的影响。从语文课程资源角度审视,“叁言”的文章写作范式是庄文成为语文课程资源之应然。第叁层面,从历史的纵向考察《庄子》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之实然。首先,从《庄子》文本的解读史管窥《庄子》对中国思想史的影响。其次,考察《庄子》对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影响,其中以对魏晋时期的语文教育影响尤甚。最后,将《庄子》置于当代语文教育的历史语境中进行考察。庄子的语文教育思想历经了千年的传承与积淀,至今仍焕发出蓬勃生机。本文主要研究《庄子》的语文教育思想,并将其作为语文课程资源进行考察,古为今用。

张福海[7]2011年在《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文中指出“本源之思”说的是对本源的思考,由于本源在海德格尔那里是境域生成性的,所以人们思考本源的方式也必须是境域生成性的。“诗性突围”说的就是海德格尔用境域生成性的思维来思考本源。对于这一点,我们将在与传统形而上学的比较中来进行说明。传统形而上学是用理性逻辑的方法来通达“本源”(即本体)的。他们认为的本体是固定的,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一”,不具有境域生成性。而海德格尔则改变了表象思维的固化模式,而转变为一种非对象化的诗性思维,强调思维的境域生成性。思与境偕,思归属于境域。思要从境域之音中获得音信,思是对境域之音的回应。而最本源的境域是天地人神源初的相互归属性,是作为“之间”的命运。我们所说的境域不是一块由边界而来的区域,而是一种无边界的边界,它是我们所看到的边界的本源,是一种不可被表象的“广袤”,是一种生成,境域即生成之域,生成也即境域生成。“境域生成”命名的是一股聚集着的源初统一着的生成着的强力。而这种境域生成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作为“之间”的“命运”。境域生成就是命运的运作,就是亲密性,聚集性、归属性的运作,也是“一着一切”的运作。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的研究将最终通往对“命运之诗”的思考。“命运之诗”说的是命运本源的诗性生成,也就是说本源的发生是命运性的,而此一命运性的发生也就是诗性的生成。本论文主要是对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思与其存在之思的诗性方法以及由此而最终导向命运本源的诗性生成思想进行研究。其主要的研究路向就是以本源即诗性,以及命运即本源(也即本源的生成是命运性的、诗性的)为指针。将海德格尔的诗性突围界定为“境域生成”之指引,也即命运之指引。本文将海德格尔的研究分为上下两编,分别研究海德格尔的前后两个时期,在上编中主要研究其前期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其中主要以“境域指引”为路向进行研究。在后期主要以“境域间性生成”(即“中-道”)为研究路向,最终通向“命运之诗”的研究。其实这叁者都可以在“命运之诗”的层面上达成一致。具体说来,在引论中主要介绍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再就是研究所用的方法和本论文的创新特色。在上编中主要对海德格尔的前期的思想及思维方式进行研究。而要研究海德格尔就必须明确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发展史”。为此,在第一章中,首先介绍了海德格尔的本源与传统的本体的差异,以及海德格尔的最重要的发现“本体论差异”。同时对海德格尔的本源的道境性与本源的诗性进行大体阐释,具有引领作用。在前期的研究中主要以境域指引与意义生成为主题,集中于《存在与时间》及其弗赖堡、马堡时期的讲座中。海德格尔在前期主要是用的境域指引的方法。而境域指引是海德格尔从现象学中结合解释学而发展起来的方法。因此,我们首先对境域指引进行了大概的介绍。由此,导入对时间与存在的关系的研究。海德格尔对存在与时间的关系的研究主要是从此在开始的,此在在世界之中存在,而此在的基本的组建结构就是操心,而操心的本真存在是决心,海德格尔通过对决心的分析便触及到了将在的时间之维,从而进入了时间性的阐释。而这一切都首先是开端于境域指引的方法。境域指引在海德格尔的世界分析,以及工具的使用分析,以及标志等等的分析中有极为明显的体现。境域指引以指向为牵引,因此已经是一种在有无之间的方法,具有了诗性。但由于前期过于单线化,所以境域指引的实行反而被从时间来阐释此在的线路所消弭。所以海德格尔便转向了后期的“境域间性生成”即“中-道”。而在海德格尔的叁十年代有了转向,其实是对存在的进一步思考,有无之辩通向了对存在论差异的深化的道路。而海德格尔的思维是在与古希腊的对话之中进行的,因此,我们对海德格尔后期思维的关键词进行了指明。“自然”、“逻各斯”、“无蔽”、“命运”、“一”都是海德格尔后期思维中极为关键的用词,当然前期也有所涉及,但在后期的诗性思路中显得尤为明显。而要研究后期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我们自然离不开文学艺术。海德格尔结合文学艺术思考了存在之真理。海德格尔又结合存在之真理思考了文学艺术的本质,因此在文学艺术的本源的思考中,无疑可以说海德格尔是实现了原诗的转向。而要思考艺术就离不开真理,因此需要对真理的境域间性的发生方式进行介绍。在此思路上从境域间性的发生对海德格尔的艺术以及诗的本质进行研究。同时还涉及到其它一些与诗及艺术有关的问题,一并研究之。对于语言的研究除了本源的研究之外,特别对语言的方言的研究较为详细。海德格尔的思由追问存在变成了后期的倾听道说。由前期的紧迫,变为了后期的泰然任之与虚怀倾听,这都是诗性思维进一步诗性化的表现。海德格尔最终的思考是回到了存在的命运,这自然与荷尔德林的诗歌发生了共鸣。在对荷尔德林的诗歌的阐释中海德格尔在命运层面对存在进行了思考,同时把命运定位为存在的本源。因此,最后我们对海德格尔的命运之诗进行了研究。我们可以将海德格尔的后期有关从中-道的对诗学的研究更详细的介绍一下,因为这是海德格尔后期诗性思维的关键部分。关于海德格尔诗学方面的研究很多,各研究者从自己对海德格尔哲学的理解和阐释的不同角度对海德格尔哲学及其艺术、诗、语言等的本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存在者的存在间性凸显。存在者的存在间性我们也称之为境域间性。境域间性是境域一体性的呈现方式。正像“隔”是为了“不隔”。我们把这种境域间性称之为“中-道”,中-道是实现大道一体性的运作方式。存在就是显现,但存在者的存在,也即存在者的显现是以“遮蔽”为前提的。存在就是从“隐”中走出来,而进入“敞开”之境,因此,本质的存在也即存在的存在是隐而不显的,存在的本性是“遮蔽”,真理的本质是非真理。“隐”之处在本文中将其读解为“境域”,可以引申出“存在整体”的意思。但海德格尔后来进一步从大道思了存在,他认为,存在具有有限性,人的存在是有限的,有限的存在使原本处于世界无限因缘整体中的此在极易“沉沦”于眼前的有限的境域,而遗失了无限的超越的“境界”。因此,海德格尔认为存在之思或真理之思应该从大道获得规定。“大道”实际也就是存在的混沌一体的“源境”。为了实现言说存在之不可言说的性质,海德格尔提出了“道说”的理论。海德格尔的道说实即“中-道”。又因为道说也就是大道的运作方式,而与大道是一体而不可分的,因此,大道其实也可以读解为“中-道”。中-道也就是“之间”的运作,也即”境生‘之间’”。“在场”的存在实际上是与无限的“不在场”也即“隐”的相互牵引中生成的,也就是在“中-道”中形成的。本文的“艺术中-道论”是沿海德格尔的思路进行观点论述及阐明的。其中以海德格尔的“艺术是真理在作品中的自行置入”为核心命题。主要以对物、作品、艺术、真理、人(创作者与保藏者)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阐发其中的关于艺术、诗、语言在存在真理底部的一体关系。海德格尔的艺术之思主要围绕真理。在某种意义上,艺术之思也就是真理之思,它是以“在作品之中”为“缘在世界”的真理之思。与之相关的自然是“真理的中-道”(“真理的间性”)在作品中的“艺术中-道”(“艺术间性”)的发生。对存在之“非真理”,也即存在之“隐”的发现使海德格尔的艺术论中有了“大地”之维,从而使真理的发生有了“世界”与“大地”“之间”的“对生之维”。在“诗的本质论”部分,本文将结合其五个中心诗句以“中-道”思想对之进行论述阐明。点明诗是存在之真的词语性创建,是对真理中-道的创建。并对“人,诗意的栖居……”进行着重的论述,点明人类栖居“诗意”来自处于人神“之间”的诗人的对“神”之意的倾听,与对“民族之音”的解释的“词语性创建”。在其中也要涉及语言、诗、真理之间的关系而且还会突出其民族和历史色彩。并结合当代人的生存状况点明其“人,诗意的栖居……”对于现代人形成诗意生存方式及追求诗意生存状态的启发。语言的本质即本质的语言,即“道说”。道说也就是“之间”之运作,也就是“中-道”。诗思近邻,同为道说的方式;海德格尔对存在之“隐”的发现使其极为重视语言的“大地性”;存在离不开,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生成着的“关系域”,因此海德格尔极为重视“语言的关系性”。同时在其语言论中,我们将揭示其极富诗意色彩的结论“语言是存在之家”并对之从“中-道”存在论进行阐明。同时在其中又简略地总括了诗、语言、思叁者之间的关系:诗与思是近邻关系,它们是亲密一体的,都是“语言之家”的“看家人”。“语言是存在之家”,语言在敞开澄明的同时,又对存在进行了遮蔽,这就形成了“说不可说”的具有佛学意味的话语方式。“本真的语言即道说”,大道之音原本就是在不可说与可说“之间”;“诗思近邻同为道说的方式”,诗使存在之思澄明,思使存在之诗超越,思诗合一才能达到倾听大道,付诸诗言的“境界”。大道的神秘运作即“道说”,道说也就是“显隐两重性”也就是“中-道”。“道说”乃本质的语言,道说作为切近与显示,要发为人言,从“不可说”变为“可说”,这就需要诗人与思者。诗人与思者处于“可说”与“不可说”的生存界面上。道说以诗思方式发为人言。因此,诗、语言、思在大道显隐一体运作的意义上是一体的,这就是海德格尔诗性之思的秘密——“中-道”,它是形而上学的语言观及诗思二离的思维及言说方式所无法澄明的。诗与语言及思息息相关,故而,在文中一并论之。除此之外,本文还以“境域生成”为“路标”追思了物的本源与诗性突围,以及技术与艺术的本源一体关系,并且对神学之神圣的本源及其诗性的追思进行了研究,最终通向命运之诗的道路。而命运之诗实即言说的是作为境域生成的命运境域的创生性。总之,本文通过对海德格尔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的研究力求对海德格尔的思想进一步接近,并最终在命运本源的层面上对海德格尔的诗性思维进行研究。本源之思说的是要听从本源而思,以本源的创生性方式来思,也即要听从命运之音而思;而诗性突围说的是命运自身对一切固定化、形式性的外在和内在僵化形态的自身解构以及自性化解。也就是说,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实际上是对将自身化入了命运之境,其实也就是命运之境借助于海德格尔之思与其诗性的思路与言路来获得自身的显现与发生。当然,任何研究都是一种阐释,都是一种解蔽,本论文也不例外。

胡慧莲[8]2012年在《罗光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台湾新士林哲学”是20世纪“新士林哲学”在我国传播与发展的代表,它是台湾学术界一个重要而又特别的学术流派。它以天主教信仰为精神取向,以士林哲学为底蕴与构架,力图融合天主教信仰、士林哲学与中国文化于一体,以达到为信仰开新,为中国文化开出路的双重目的。罗光是台湾新士林哲学学派的真正创立者,其《士林哲学》出版标志着这一学派的成立。罗光是天主教的主教。作为主教,他一生的使命就是将福音传扬开(福音化)。时代也赋予了他特殊使命,就是将天主教本土化,他是通过士林哲学与中国哲学的融合完成这一使命的。当然要完成这一使命必须面对中国最现实的问题,即如何由传统向现代转化,也就是现代性问题。于是福音化、本土化、现代性便成了罗光一生的思考,正是这样的使命酝酿了他的“生命哲学”体系。本文追溯他“生命哲学”体系的建构过程,从其教会史研究中探究了他的问题域;从神学、士林哲学和中国哲学叁个角度阐释了其思想来源;然后剖析了其生命哲学体系的建构过程和内容;最后总结罗光的思想特色,并用他的使命来审视他的生命哲学体系,以此来揭示其思想的价值和意义。

宗菲[9]2013年在《魏晋玄学影响下传统园林美学范畴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古典园林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园林美学范畴是研究园林美学的必由之路,反映了主体对园林中一切与“美”有关内容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认知,它往往与审美实践相联系,通常也被称为“审美范畴”。中国园林美学范畴中表现出来的生存智慧直接反映了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自然”、“写意”、“含蓄”、“冲淡”、“调和”、“空静”、“悲悯”等意境的发生,归根结底都是中国古代自然观的综合体现,与将自然观理论化、抽象化的哲学显然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魏晋玄学作为中国哲学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魏晋南北朝人本主义的确立催生了魏晋时期感物美学的成熟以及绘画、造像、园林等艺术的蓬勃发展;其在方法论上的创新促进了儒、道、释文化思想的合流,为佛教在中国的流行奠定了基础;理性自然宇宙观的形成打破了谶纬迷信之学对中国文化思想的垄断;思辨式方法论的产生增加了理论的逻辑性,这些都与玄学的流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借助原始的文献资料以及前人的分析与总结,全面总结了魏晋玄学的基本理论思想及其形成的过程。从中提取出一切与美学相关联的理论内容,并将其与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相联系,从而确立了两者之间密切的内在联系。论文直击中国传统园林美学范畴形成的哲学根源,探求其体现出来的深厚的思想内涵,达到提升其理论高度的目的。并将“意境”范畴确立为园林美学范畴中的首要范畴,作为连接理论与审美实践的重要环节,促进了美学范畴在园林创作及审美中的应用。

胡媛[10]2013年在《老庄道家思想及其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文中提出道家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学派,它以老庄思想为基本内核。老庄思想博大精深,意在探究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人生的真谛。老庄思想的魅力不仅在于它为人类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有益的理念和借鉴,同时也有助于使人类的精神从社会的重压下得到解脱,归于恬静与充实。老庄思想独树一帜,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被诠释、被发展,很多思想对于今天的中国乃至世界而言仍然历久弥新,极具生命力。虽然道家思想曾被认为是消极避世的,缺乏儒家积极进取的精神,但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这种观点是对道家思想的一种偏见。与儒家思想相比,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中更内在更有生命力的精神支柱,而老庄则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派。本文试图阐释老庄思想的合理内核,揭示它符合人的生命发展的需求:不仅提供了生命存在的坚实的世界观基础,强调了世界运动的永恒性,它所包含的养生思想、生命观、和谐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它的审美观,对于当代大学生人格完善都有着重要意义。笔者试图总结老庄道家思想的积极意义,找出其中对于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的诸多启示并使它们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天籁的回响[D]. 吴清.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2]. 庄子“无为”思想的教育意蕴[D]. 龚平安. 湖南师范大学. 2010

[3]. 文学庄子探微[D]. 孙雪霞. 华南师范大学. 2004

[4]. 庄子审美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 苟文娟. 上海师范大学. 2017

[5]. 台港及海外华人学者美学视野下的庄子阐释[D]. 石了英. 暨南大学. 2010

[6]. 《庄子》语文教育观及其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历史贡献[D]. 虞则宴. 天津师范大学. 2012

[7]. 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 张福海. 山东师范大学. 2011

[8]. 罗光思想研究[D]. 胡慧莲. 黑龙江大学. 2012

[9]. 魏晋玄学影响下传统园林美学范畴的构建[D]. 宗菲. 天津大学. 2013

[10]. 老庄道家思想及其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D]. 胡媛. 浙江工业大学. 2013

标签:;  ;  ;  ;  ;  ;  

天籁的回响——解读庄子的教育理想和智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