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冠状血管造影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冠状动脉,冠状,造影,血管,造影术,剂量,多层。
冠状血管造影术论文文献综述
龚雪,许金凤,章宇,黄宇,徐锡金[1](2018)在《碘帕醇造影剂对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碘帕醇造影剂对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本院行碘帕醇造影剂注射的冠状动脉造影术住院患者468名,年龄25~87岁,平均(61.73±10.42)岁,其中男性360例,女性108例;采集注射造影剂前、后肘静脉血2 mL/次,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分析外周血红细胞参数。结果:术后各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术前组(P≤0.001),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碘帕醇造影剂能诱导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各参数的改变,为进一步探讨碘帕醇造影剂对机体血氧改变的机制提供研究基础。(本文来源于《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王彬,高林峰,钱爱君,姚杰,肖虹[2](2018)在《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受检者皮肤剂量峰值监测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患者所受皮肤剂量峰值(PSD)进行测量。方法选取上海市一家叁级医院进行病例监测,采用热释光剂量元件和Gaf Chromic XR-RV3胶片两种方法进行患者术中皮肤剂量峰值监测。术中将热释光剂量元件或胶片固定布放在患者身下的诊视床上。记录手术过程k V、m A、曝光时间、介入参考点累积剂量(CD)、剂量面积乘积(DAP)等信息。术后收集样本分别使用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和胶片分析软件进行结果测量和分析。对相关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监测51例CA手术患者剂量,曝光时间最长23.5 min,介入参考点累积剂量1059 m Gy,剂量面积乘积22.9 Gy·cm2,胶片法监测PSD 1.23 Gy,TLD法监测PSD 0.51 Gy。两种方法PSD均与DAP相关(R2分别为0.861,0.777,P均<0.01),胶片法和热释光测量法剂量有显着差异(P<0.01)。结论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存在一定程度的皮肤损伤,热释光剂量测量会低估实际受照剂量,应结合其他辅助方法监测术中患者皮肤剂量,促进临床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恰当的治疗方式。(本文来源于《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王勇,张俊,王秀平[3](2017)在《正弦图确定迭代重建技术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术钙化积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正弦图确定的迭代重建(Sinogram-affirme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SAFIRE)技术与传统滤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解析重建进行相互比较,探讨SAFIRE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术(CTA)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CAC)中的应用。方法冠状动脉CTA检查发现钙化斑的60例患者,分别采用FBP重建和SAFIRE(1-5)重建,比较6组图像的CAC容积、当量块、Agatston积分。结果随着SAFIRE重建迭代次数的增加,CAC容积、CAC当量块及AC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SAFIRE重建技术可明显影响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评估,并可能改变心血管危险分级。(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影像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朱小珍[4](2015)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的观察与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总结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采取64层螺旋CT针对64例患者实施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检查,然后用工作站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并显示冠状动脉的影像。在检查的过程中总结护理方法与体会。结果在所选64例患者中,61例患者通过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检查并经过图像重建确诊,其余3例患者因为屏气的时间过短而影响了检查结果重建出的图像无法作为临床诊断依据。结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有其独特的优势,获得满意检查效果的重要保证为细心的护理操作配合。(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5年36期)
周薇[5](2015)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检查的护理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和评价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检查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CT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20例采用GE Healthcure 64层螺旋CT进行扫描,在患者的右肘静脉置入18~20 G的留置针,CT扫描中使用高压注射器以5 ml/s的速度注射高浓度造影剂75~80 m L,并对患者进行护理配合,观察患者的心率及效果。结果通过对行CT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20例的护理,其中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患者10例扫描过程中心率有波动,1例患者因延迟时间掌握的图像不匹配,2例患者因肥胖X线穿透不理想,1例患者因高龄不能良好配合屏气效果不理想,重建后血管有伪影,其余患者均获得理想图像。结论通过对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和检查中的心理护理,控制好心率,以提高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5年11期)
李明珠,张金盈,沈德良[6](2014)在《冠状血管造影术前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造影剂肾病发生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冠状血管造影术(CAG)前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术后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的相关性及其对CIN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8月—2013年1月心血管内科就诊并行CAG的患者250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于造影前12 h内检测NT-proBNP、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水平,造影后第1、2、3、4、5天分别检测Scr、BUN、UA水平,根据简化的肾脏病饮食调整研究公式(MDRD公式)推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根据患者造影后48 h内是否发生CIN,分为CIN组(36例)和非CIN组(214例)。结果 CIN组与非CIN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高脂血症发生率、平均动脉压(MAP)、心脏射血分数(EF)、术前12 h输液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糖尿病发生率、术后48 h输液量、造影剂用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狭窄>50%较非CIN组升高(P<0.05)。CIN组造影前NT-proBNP水平与造影后Scr升高幅度(造影后Scr值-造影前Scr值)呈正相关(r=0.786,P<0.05),与造影后eGFR呈负相关(r=-0.368,P=0.027);非CIN组造影前NT-proBNP水平与造影后Scr水平呈正相关(r=0.307,P<0.05),与造影前、后eGFR呈负相关(r=-0.138,P=0.044;r=-0.203,P=0.003),而与Scr升高幅度则无相关性。以造影前NT-proBNP>150 ng/L预测CIN发生率其敏感度为86.1%,特异度为59.3%,阳性预测值为26.3%,阴性预测值为96.2%;以造影前NT-proBNP>400 ng/L预测CIN发生率其敏感度为47.2%,特异度为68.7%,阳性预测值为20.2%,阴性预测值为88.6%。结论 CAG前检测NT-proBNP对术后CIN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NT-proBNP水平与CAG后CIN患者Scr升高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全科医学》期刊2014年03期)
郁仁强,曾勇明,黄扬,彭刚,彭盛坤[7](2013)在《冠状血管造影术患者辐射剂量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冠状血管造影术(CAG)患者的辐射剂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90例接受CAG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剂量转换因数计算患者的有效剂量(ED),并分析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穿刺入路、透视时间、采集帧数及血管病变与患者ED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的平均累计剂量(DOSE)为400.54mGy,平均总剂量面积乘积(DAP)为28.26Gy.cm2,平均ED为5.23mSv。透视时间、BMI及采集帧数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757、0.442、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透视时间长和高采集帧数为CAG检查中的辐射剂量增加重要因素,熟练的术者及采用降低采集帧数的新技术,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3年13期)
汪奇,盖鲁粤,董蔚,孙志军,陈韵岱[8](2010)在《CT冠状动脉造影与单纯冠状血管造影术的回顾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CT冠状动脉造影替代单纯常规冠状血管造影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7年6月16日-2008年6月17日在我院心内科行单纯CCA并最大狭窄处≤50%的患者共568例,其中1个月内曾在我院行CTCA检查的患者102人,对比CTCA与CCA的结果。结果80例为单纯CCA检查,19例为支架植入术后复查,3例为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复查;CTCA诊断8例偏差,诊断符合率为92.2%;其中19例支架植入术后复查患者,CTCA诊断3例偏差,诊断符合率为84.2%。结论CTCA可较准确的鉴别无需再血管化治疗的患者,包括支架植入术后复查的患者。(本文来源于《军医进修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高杰[9](2009)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的观察与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应用美国GE公司八层螺旋CT对52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并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显示冠状动脉图像。总结检查过程中的护理操作和体会。结果除2例患者因屏气时间短影响效果外,其余均获得满意的检查效果。结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具有独特的优越性,精心的护理操作配合是取得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1]。(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09年03期)
陈穗惠,安宁豫,江波,李雪,薛桥[10](2008)在《节段性或弥漫性狭窄的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与血管造影术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回顾性研究节段性或弥漫性狭窄的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CMRA)表现并与血管造影术进行对比。方法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24例,采用CMRA导航波门控叁维序列定向扫描冠状动脉,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CMRA显示<50%的狭窄13个节段,其中8个节段表现为信号下降,伴或不伴管腔边缘粗糙、轻度狭窄,5个节段分别表现为管腔轻度狭窄(2个)及轮廓粗糙(3个)。CMRA显示≥50%的节段性或弥漫性狭窄24个节段,18个节段表现为条状或间断性信号下降,伴轮廓粗糙及管腔狭窄≥50%,2个节段信号轻度下降,但管腔无明显狭窄,3个节段未显示,1个节段仅表现为≥50%的管腔狭窄。结论<50%和≥50%的冠状动脉狭窄的CMRA均可以表现为信号下降、轮廓粗糙、管腔狭窄。CMRA反映管腔狭窄程度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比较有高估或低估的可能。(本文来源于《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08年09期)
冠状血管造影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患者所受皮肤剂量峰值(PSD)进行测量。方法选取上海市一家叁级医院进行病例监测,采用热释光剂量元件和Gaf Chromic XR-RV3胶片两种方法进行患者术中皮肤剂量峰值监测。术中将热释光剂量元件或胶片固定布放在患者身下的诊视床上。记录手术过程k V、m A、曝光时间、介入参考点累积剂量(CD)、剂量面积乘积(DAP)等信息。术后收集样本分别使用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和胶片分析软件进行结果测量和分析。对相关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监测51例CA手术患者剂量,曝光时间最长23.5 min,介入参考点累积剂量1059 m Gy,剂量面积乘积22.9 Gy·cm2,胶片法监测PSD 1.23 Gy,TLD法监测PSD 0.51 Gy。两种方法PSD均与DAP相关(R2分别为0.861,0.777,P均<0.01),胶片法和热释光测量法剂量有显着差异(P<0.01)。结论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存在一定程度的皮肤损伤,热释光剂量测量会低估实际受照剂量,应结合其他辅助方法监测术中患者皮肤剂量,促进临床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恰当的治疗方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冠状血管造影术论文参考文献
[1].龚雪,许金凤,章宇,黄宇,徐锡金.碘帕醇造影剂对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功能的影响[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18
[2].王彬,高林峰,钱爱君,姚杰,肖虹.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受检者皮肤剂量峰值监测与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8
[3].王勇,张俊,王秀平.正弦图确定迭代重建技术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术钙化积分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7
[4].朱小珍.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的观察与护理[J].当代医学.2015
[5].周薇.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检查的护理配合[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
[6].李明珠,张金盈,沈德良.冠状血管造影术前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造影剂肾病发生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
[7].郁仁强,曾勇明,黄扬,彭刚,彭盛坤.冠状血管造影术患者辐射剂量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J].重庆医学.2013
[8].汪奇,盖鲁粤,董蔚,孙志军,陈韵岱.CT冠状动脉造影与单纯冠状血管造影术的回顾性研究[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0
[9].高杰.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9
[10].陈穗惠,安宁豫,江波,李雪,薛桥.节段性或弥漫性狭窄的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与血管造影术对比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