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万哲, 何孔旺, 陆承平[1]2005年在《检测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粘附素抗体间接ELISA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评价仔猪大肠杆菌病K88-K99-987P-F41 四价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利用纯化粘附素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粘附素抗体的间接ELISA。初步确定了各种反应条件: K88、K99、987P、F41粘附素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依次为1∶400、1∶80、1∶40、1∶40,相应粘附素抗体最佳稀释度依次为1∶400、1∶200、1∶200、1∶200。经交叉试验、阻断试验和重复试验证实,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
戴卓捷, 杨光明[2]2001年在《细菌粘附素的分子结构和装配机制》文中指出细菌感染的第一步是必须粘附于易感细胞 ,以获得立足点 ,在局部繁殖 ,释放毒素和酶类损坏组织 ,导致感染 ,细菌的粘附作用主要靠粘附素特异的识别并结合到宿主细胞的受体 ,使细菌在局部定居。本文主要综述菌毛粘附素的分子结构及基因控制 ,菌毛粘附素如何通过四种典型途径装配 ,以及参与装配的蛋白质是如何协调功能的研究进展。
董雪[3]2013年在《迟缓爱德华氏菌侵袭与粘附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文中提出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具有广泛的宿主范围,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及哺乳类,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E. tarda是爱德华氏菌属中唯一可以感染人的种类。目前为止,已经报道粘附因子、对宿主免疫系统的抵抗力、铁载体、溶血素、Ⅲ和Ⅵ型分泌系统都属于E. tarda的致病因子,但是E. tarda的详细致病机制还不明确。为预防和治疗迟缓爱德华氏菌病,保障养殖业持续稳定的发展,迫切需要对E. tarda的致病机理深入研究。在许多病原菌的致病过程中,病原菌可通过侵入宿主上皮细胞而引发系统性感染。病原菌对宿主细胞的粘附和侵袭与多种毒力因子有关,包括侵袭素、粘附素、血凝素等。侵袭素主要由革兰氏阴性致病菌产生,包括N-端嵌在细菌外膜的β结构域和C-端位于胞外与宿主细胞结合的结构域,在细菌侵入宿主细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粘附素与致病菌对宿主细胞的附着相关,一般包括菌毛粘附素和非菌毛粘附素;温度敏感性血凝素发现于禽病原性大肠杆菌(Avian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也与细菌的致病性相关。为了探索侵袭素、粘附素和温度敏感性血凝素在E. tarda致病性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overlap PCR和由自杀质粒pRE112介导的二次同源重组成功构建了上述基因的缺失突变株Δinv、Δadh及Δtsh。首先,扩增inv、adh或tsh基因的上、下游片段,利用overlap PCR分别将其上下游片段连接起来,克隆测序后与自杀质粒pRE112连接,依次转入大肠杆菌SY327和S17-1,并与E. tarda野生株H1进行接合;接合子中的重组质粒与基因组发生二次同源重组后,利用含10%蔗糖的TSA平板进行筛选,得到不含自杀质粒pRE112的inv、adh或tsh框内缺失突变株。同时,将携带有inv基因全长片段及启动子区域的表达质粒pACYC184电转化进入缺失突变株Δinv,构建了inv过量表达菌株inv+。最后,分别对上述突变株和过量表达株相对于野生株E. tarda H1在生长、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溶血活性、对EPC细胞的侵染能力、致病性、LPS合成以及胞外蛋白分泌等方面的性状改变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与野生株H1相比,Δinv与inv+生长速度基本没有变化;Δinv对E. tarda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溶血活性以及对EPC细胞内化能力均明显降低,而inv+则明显增强;Δinv对斑马鱼的致病性降低,而inv+则回复到野生株的水平;Δinv与inv+对LPS的合成以及ECP的分泌没有影响。(2)粘附素缺失突变株Δadh生长速度没有变化,但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和强力霉素)的抗性相对于野生株H1明显增强,可能与外膜蛋白和脂多糖结构的改变有关;同时Δadh在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溶血活性、对EPC细胞的吸附能力以及对斑马鱼的致病性等方面均有明显降低。(3)相对于野生株H1,温度敏感性血凝素缺失突变株Δtsh对细菌的生长速度无明显影响,但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的抗性增强;同时,Δtsh的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溶血活性以及对斑马鱼致病能力均有降低。综上所述,inv、adh及tsh对E. tarda的致病性都发挥重要作用,它们通过影响细菌的生物被膜形成和溶血活性等方面,控制细菌对宿主细胞的粘附和内化过程,并最终影响细菌的致病性,因此均为E. tarda的重要致病因子。
李文林, 石小玉, 熊丽霞, 王志刚, 周莹[4]2008年在《人可溶性粘附素5截短体的克隆、表达及生物活性测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克隆和转染人可溶性粘附素5截短体(sCadherin5△),并检测其生物活性。方法:RT-PCR扩增Cadher-in5△cDNA,并克隆入pMSCV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pMSCV/sCadherin5△,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XL-blue菌株,提取、纯化和酶切质粒,测序分析sCadherin5△,转染NIH3T3细胞,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NIH3T3细胞表达和分泌sCadherin5△,MTT方法检测sCadherin5△生物活性。结果:PCR产物约为1128bp,构建了pMSCV/sCadherin5△质粒载体,序列测定的结果与GeneBank中Cadherin5胞膜外区121bp至1248bp之间的序列一致。pMSCV/sCadherin5△转染的NIH3T3细胞表达和分泌sCadherin5△,sCadherin5△抑制HUVEC细胞体外增殖。结论:克隆、表达和分泌了具有生物活性的人sCadherin5△。
高建新, 王焕妞[5]1987年在《细菌粘附机理》文中研究指明微生物和宿主间的相互作用在医学上是一个古老的课题。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微生物学工作者对这一课题在分子水平进行了研究,并把焦点放在“细菌粘附”这一细菌和宿主间作用的关键步骤。细菌粘附不仅在病原菌中表现出致病的重要性,而且对于宿主体内正常菌群的建立和调整也是十分重要的。 对细菌粘附的研究,首先是从菌毛开始的[1~3]。随着对细菌粘附机理的深入,提出了粘附素(Adhes-
黄啸, 周利群, 艾军魁, 吕英谦, 白银[6]2002年在《前列腺癌E和N型钙粘附素的表达及意义》文中指出背景与目的:E-钙粘附素表达缺失与许多种癌密切相关,而最近在乳腺癌的研究中发现N-钙粘附素的反常表达在引起癌细胞的浸润及转移方面有着比E-钙粘附素缺失更为明显而直接的作用。本研究拟探讨前列腺癌中E和N-钙粘附素的表达与癌分级、分期及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6例前列腺癌标本E和N-钙粘附素的表达。结果:E-钙粘附素阳性表达24例(43%),阴性表达32例(57%);N-钙粘附素表达阴性18例(32%),阳性38例(68%),E-钙粘附素表达缺失或N-钙粘附素阳性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及分期呈正相关(P均<0.01);与血清总PSA(T-PSA)和游离PSA(F-PSA)无明显相关性,而与F-PSA/T-PSA比值呈正相关(P<0.01)。结论:E-钙粘附素和N-钙粘附素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明显相关,可以作为判断前列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李丽, 刘代成, 杨宏军, 何洪彬, 王长法[7]2011年在《多重PCR检测奶牛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素基因clfa A、clfa B、fnbp A和fnbp B》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多重PCR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素基因clfa A、clfa B、fnbp A和fnbp B的方法,对奶牛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聚集因子主效基因的分析。通过设计合成的特异性引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模板进行PCR扩增,将目的基因回收并连接到T载体,鉴定后进行测序验证,然后对本实验室所分离鉴定的金葡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多重PCR检测。PCR产物经过电泳成像显示,clfa A和clfa B分别在292bp和205bp处出现特异性条带;fn-bp A和fnbp B分别在524bp和642bp处出现特异性条带。通过对29株金葡菌临床分离株多重PCR检测发现:能扩增出clfa A、clfa B、fnbp A和fnbp B的分别有26株、12株、28株和3株。建立的多重PCR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素基因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可靠性,并且发现clfa A和fnbp A基因存在于绝大部分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
孟祥晨, 霍贵成, 张建友, 石红[8]2002年在《双歧杆菌对肠上皮细胞粘附作用的研究状况》文中认为双歧杆菌是一种重要的生理性细菌,它对肠上皮细胞的粘附是其发挥生理作用的前提,也是评定益生菌制剂效果的主要指标之一。综述了目前双歧杆菌粘附作用的几个研究阶段,粘附作用的特点———种属特异性、宿主特异性和可逆性,粘附素—受体理论研究状况以及影响粘附作用的几个因素,并展望了未来双歧杆菌粘附作用的研究趋势。
钟世顺, 张振书, 王继德, 杨玉捷, 赖卓胜[9]2004年在《双歧杆菌纯化粘附素对艰难梭菌粘附肠上皮细胞的竞争抑制作用》文中指出艰难梭菌对肠上皮细胞的粘附是其定植和感染的前提。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肠道正常菌群如双歧杆菌拮抗肠道致病菌粘附肠上皮细胞的研究[1 ,2 ] ,但由于活菌的制造和保存难度较大而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本研究应用双歧杆菌纯化粘附素,采用粘附试验和流式细胞仪
高崧, 刘秀梵, 张如宽[10]1994年在《一株能表达987P和F_(41)两种粘附素的猪源性大肠杆菌的研究》文中认为通过直接凝集试验、免疫荧光试验、SDS-PAGE和Western印迹,对一株猪源性大肠杆菌的粘附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是一株同时表达987P和F_(41)两种粘附素抗原的猪源性大肠杆菌.
参考文献:
[1]. 检测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粘附素抗体间接ELISA的建立[J]. 袁万哲, 何孔旺, 陆承平.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 细菌粘附素的分子结构和装配机制[J]. 戴卓捷, 杨光明.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1
[3]. 迟缓爱德华氏菌侵袭与粘附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D]. 董雪. 中国海洋大学. 2013
[4]. 人可溶性粘附素5截短体的克隆、表达及生物活性测定[J]. 李文林, 石小玉, 熊丽霞, 王志刚, 周莹.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8
[5]. 细菌粘附机理[J]. 高建新, 王焕妞.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87
[6]. 前列腺癌E和N型钙粘附素的表达及意义[J]. 黄啸, 周利群, 艾军魁, 吕英谦, 白银. 癌症. 2002
[7]. 多重PCR检测奶牛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素基因clfa A、clfa B、fnbp A和fnbp B[J]. 李丽, 刘代成, 杨宏军, 何洪彬, 王长法. 生物学杂志. 2011
[8]. 双歧杆菌对肠上皮细胞粘附作用的研究状况[J]. 孟祥晨, 霍贵成, 张建友, 石红. 中国乳品工业. 2002
[9]. 双歧杆菌纯化粘附素对艰难梭菌粘附肠上皮细胞的竞争抑制作用[J]. 钟世顺, 张振书, 王继德, 杨玉捷, 赖卓胜. 中华消化杂志. 2004
[10]. 一株能表达987P和F_(41)两种粘附素的猪源性大肠杆菌的研究[J]. 高崧, 刘秀梵, 张如宽. 微生物学报. 1994
标签:肿瘤学论文; 细胞增殖论文; 基因合成论文; 细菌结构论文; 细胞转染论文; 大肠杆菌论文; 双歧杆菌论文; 细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