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素生物降解论文_钟贝芬,杜磊,李众,张伟,张兴旺

导读:本文包含了木素生物降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物降解,乙醇胺,北爱尔兰,生物,塑料,大不列颠,花生。

木素生物降解论文文献综述

钟贝芬,杜磊,李众,张伟,张兴旺[1](2018)在《基于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介导的4-甲酚氧化降解途径的天麻素生物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天麻素的微生物异源生产,将谷氨酸棒状杆菌中4-甲酚降解相关基因cre HIJEFD和药用植物红景天来源的尿苷二磷酸糖基转移酶基因ugt分别克隆至载体pRSFDuet-1和p ACYCDuet-1,转化大肠杆菌后获得重组菌株S1.在S1中诱导关键酶表达后,外源添加4-甲酚,生物转化后对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最终以5mmol/L 4-甲酚为底物,重组菌株S1在30℃诱导培养48 h后转化产物中有天麻素生成,产量达到1.5 mmol/L,摩尔转化率为30.3%.本研究实现了从4-甲酚到天麻素的生物转化,可为芳烃化合物降解与天然药物分子生物合成相偶联提供新的思路,并且具有一定的产业化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Blanco-García,E,王盈[2](2017)在《载姜黄素生物可降解微球的制备和体外抗炎活性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具有抗炎活性的天然多酚,姜黄素(CRM),制成具有肠靶向性的微粒给药系统,并评价其体外性能。采用喷雾干燥后用p H敏感聚合物材料(Eudragit FS30D)包衣的方法制备了基于玉米蛋白(ZN)和Gantrez AN119(PVMMA)的微球,用试验设计优化微球处方。考察了所得制品的粒径、ζ电位和体外释(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期刊2017年03期)

王芳芳[3](2016)在《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杨木纤维素酶解木素相关机制的研究及白腐菌木素生物降解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复杂异质的木素是自然界中最抗降解的生物聚合物,它保护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免受微生物降解,因此木素的生物降解是陆生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限速步骤。另外,木素生物降解的研究有助于木质纤维素原料生物转化技术的发展和生物修复的应用。担子菌纲的白腐真菌是木素最有效的降解者。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是木素白腐降解研究的主要白腐菌之一。已知参与其木素降解的组分包括多种木素降解酶,低分子量的糖肽,还原因子以及一些小分子物质。但其降解木素的机制尚不明确。本论文采用两条路线来研究P. chrysosporium降解杨木纤维素酶解木素(CEL)的机制,一条是利用纯化的过氧化物酶构建杨木CEL的体外降解系统,另一条是利用已经申请专利的膜连装置研究P. chrysosporium的菌丝体直接降解杨木CEL的胞外活性组分。首先,从杨木中制备了CEL,在P. chrysosporium产过氧化物酶优化的条件下纯化了木素过氧化物酶(LiP)和锰过氧化物酶(MnP)并探讨了其木素降解酶共高产的碳源。接着利用纯化的LiP、MnP和吡喃糖2-氧化酶(P20)进行了杨木CEL体外降解系统构建的实验;在P. chrysosporium产过氧化物酶的优化条件下,采用其木素降解酶共高产的最优碳源,利用膜连装置研究了P.chrysosporium降解杨木CEL的胞外活性组分。另外,针对实验中的意外发现,进行了考马斯亮蓝G-250测定碱溶木素浓度的研究。最后利用筛选到的选择性降解的白腐菌-Trametes hirsuta lg-9对玉米秸秆的全利用进行了尝试。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杨木CEL的制备及考马斯亮蓝G-250测定碱溶木素的浓度通过木片粉碎、脱脂、球磨磨解、纤维素酶酶解、1,4-二氧六环抽提、抽提液减压浓缩、双蒸水沉淀和冻干,得到粗CEL;进一步通过90%醋酸溶解、双蒸水对溶解液的沉淀、沉淀经真空干燥、再溶解于1,2-二氯乙烷:乙醇(2:1)的混合溶剂、乙醚沉淀、石油醚清洗和真空干燥,得到精制的杨木CEL。对其进行表征的结果为4.77%残糖量、3.25%残留蛋白质、85.1%总木素含量、Mw= 15075 g/mol、 Mn=8595 g/mol。初步研究发现考马斯亮蓝G-250(CBBG)试剂与碱溶杨木CEL和碱溶碱木素混合引起了最大吸收波长630 nnm处吸光度值的增加,与碱溶木素磺酸钠混合引起了最大吸收波长640 nmn处吸光度值的增加。进一步发现混合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值与碱溶木素浓度呈线性正相关。等温滴定量热实验结果以及水、4%乙醇和95%乙醇分别清洗的沉淀的红外谱图(FT-IR)对比分析显示CBBG非共价结合碱溶木素。杨木硫酸盐制浆黑液中木素浓度的测定显示,与紫外光谱法相比,CBBG法的测定结果和Klason木素更接近定量制备法。这种潜在的测定碱溶木素浓度的方法BBG法-可重复且快速简单,此外它还不受碳水化合物降解产物的干扰。2. 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产过氧化物酶的优化及其过氧化物酶的纯化接种量、培养温度和藜芦醇浓度对P. chrysosporium产过氧化物酶影响的研究表明:低藜芦醇浓度时,低接种量有利于LiP和MnP的产生,高藜芦醇浓度时则高接种量有利于LiP和MnP的产生;30℃时,P. chrysosporium在第六天达到LiP的产酶峰值,39℃时,P. chrysosporium在第四天达到LiP的产酶峰值,且30℃较39℃更利于MnP的高产;藜芦醇浓度对产LiP影响存在LiP产量最高的临界浓度-3 mM,对产MnP的影响则表现为30℃培养时,低的藜芦醇浓度有利于MnP的产生,39℃培养时,较高的藜芦醇浓度则更有利于MnP的产生,但太高浓度的藜芦醇不利于MnP的高产。为了分离纯化LiP和MnP,选择了短发酵周期的39℃作为发酵温度,3 mM的藜芦醇添加入培养基,A650nm=0.65/cm的孢子悬浮液作为接种物进行静置发酵。收获4天的胞外发酵液,经超滤、Sephdex G-75的分子筛层析、超滤透析、Mono Q阴离子交换柱,纯化得到H1、B2、H3、H4、H6、H7、H8、H9和H109个组分。其中H1、H2、H6、H7、H8、H9和H10组分都具有LiP活性,同时H2还具有少量的MnP活性,H3和H4组分具有MnP活性,但还有微量的LiP活性。3.过氧化物酶和吡喃糖2-氧化酶体外协同降解杨木CELH6-H9混合酶夜组成的LiP、H3和H4混合酶液组成的MnP和来自Irpex lacteusdft-1的P20协同降解杨木CEL的研究,设计了叁组系统。分别是P系统、C系统和V系统。P系统为10 mL pH4.5 20 mM琥珀酸钠缓冲溶液反应体系,其中包含10 mg杨木CEL、3IU LiP、4IU MnP、0.3IU P2O、0.15 IU灭活的过氧化氢酶、4μmol藜芦醇、5 μmol Mn2+、500μmol乳酸和500 μmol葡萄糖;C系统除了灭活的过氧化氢酶由活性过氧化氢酶取代外,其它成分与P系统相同;V系统除了加入2 μmol的维生素C外,其它成分与C系统相同。叁个系统分别处理3h、6h、12h和24h。上清液的酶活测定和紫外光谱分析以及残余固体杨木CEL的GPC结果显示:叁个系统上清液中溶解木素含量的增加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基本呈增加的趋势;P系统中P2O产生的过量H2O2引起了LiP的失活,C系统中过氧化氢酶的加入微弱地恢复了LiP的活性,V系统中维生素C的加入进一步恢复了其活性;过氧化物酶和P2O能够有效地降解杨木CEL,过氧化氢酶微弱的增加了杨木CEL的降解,维生素C进一步增强了杨木CEL的降解。4.碳源对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产胞外木素降解酶的影响调查了改变生长环境中的碳源对P. chrysosporium生产胞外木素降解酶的影响。葡萄糖、纤维二糖、纤维素以及其中两两的混合物分别作为碳源。监测培养过程中木素降解酶的活性发现:葡萄糖氧化酶和乙二醛氧化酶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在所有碳源的培养基中均产生;高峰值的MnP活力(0.17-0.24 IU/mL)仅在包含寡糖的培养介质中出现;LiP的活性在葡萄糖的介质中具有高的水平(峰值活性为0.21 IU/mL),但在纤维素介质中仅产生了微量的LiP(峰值活性为0.01 IU/mL).;当P. chrysosporium生长在包含纤维素的介质上时,检测到高的纤维二糖:醌氧化还原酶(峰值活性为3.33-3.99 IU/mL)和纤维二糖脱氢酶(峰值活性为0.04-00.2IU/mL)活性。这项调查表明在所调查的碳源中, P. chrysosporium利用葡萄糖和纤维素的混合物作为碳源更有利于木素降解酶的共同高产。5. 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降解杨木CEL胞外活性组分的研究将膜连装置用于研究P. chrysosporium降解杨木CEL, P. chrysosporium被接种在Vessel A中,杨木CEL被放置在Vessel B中,即将P. chrysosporium的菌丝体与被降解的木素大分子在空间上隔开,排除了菌丝体吸附木素的干扰,同时安装的膜并不完全阻隔P. chrysosporium及其所分泌的胞外活性组分与木素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使用了安装1 kDa、 5 kDa和10kDa膜的膜连装置,通过VesselA和Vessel B上清液中酶活和低分子量物质活性的测定发现:P. chrysosporium在Vessel A中所分泌的胞外酶中,除了LiP和MnP的活性可以透过1K、5k和l0k的膜进入Vessel B外,其它所检测到的木素降解酶和纤维素酶的活力都不能透过1k、5k和10k的膜进入Vessel B;还原Fe3+和产OH·活性源于P. chrysosporium培养过程中分泌的活性物质,且小于1k的部分已经具有还原Fe3+和产OH·的活性。VesselB中剩余的固体杨木CEL的GPC结果显示:杨木CEL的降解程度随着膜连装置中膜孔径的增加而增加。实验组、对照A和对照B的Vessel A和Vessel B的上清液LC-MS/MS的对比分析发现:在实验组的Vessel A中P. chrysosporium产生了一些化合物,它们在质谱中具有最大分子量700-1000左右的片段;这些化合物在对照A的Vessel A和实验组的Vessel B上清液中均未出现,可能是P. chrysosporium降解杨木CEL的关键组分。6.白腐菌木素降解用于玉米秸秆全利用的一种方式T. hirsuta lg-9是从9种菌株中筛选出的选择性降解玉米秸皮能力最强的菌株。该菌株被用于处理玉米秸皮(CSR),接着被精磨成纸浆。菌株的生物处理引起了纸浆所抄造的纸张强度和白度的下降,但精磨中的能耗(ECR)降低。ECR与菌株处理过程的酶活、菌株处理后玉米秸皮的得率(Y)和菌株处理后玉米秸皮红外光谱上的相对吸收强度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当显着性水平α=0.1,Y生物处理后玉米秸皮红外谱图上3414 cm-1处的相对吸光度值(A3414)和1653 cm-1处的相对吸光度值(A1653)与ECR有高的线性相关,且ECR与Y和A3414呈正相关,与A1653呈负相关。进一步,ECR作为因变量,Y,A3414和A1653作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的结果表明通过测定菌株处理的CSR的参数能够预测ECR。剩下的玉米髓(CSP)被脱除木素为脱除木素的玉米髓(DCSP)。DCSP添加到杨木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APMP)中,提高了杨木APMP的强度同时抑制了返黄。CSR的生物机械制浆具有生产低成本、绿色纸浆的潜力,同时DCSP可以作为纸浆添加剂,实现了玉米秸秆的全利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6-09-16)

陈景添[4](2016)在《臭氧氧化—生物降解水溶性木素衍生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造纸产业是关乎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废水污染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造纸废水经二级生化处理可去除90%以上的BOD和COD,但废水中仍然含有难以生物降解的的水溶性木素及其衍生物,导致出水难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本文以四种具代表性的木素衍生物模型物和实际的制浆废水二级生物处理出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臭氧氧化过程对目标污染物的降解去除效果及生物降解效果影响的规律,并对目标污染物在臭氧氧化过程中的降解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首先,考察初始pH值、温度、臭氧浓度和目标物初始浓度对木素衍生物模型物及CODCr降解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四种模型物水溶液CODCr去除效果随着初始pH值、温度和臭氧浓度的提高而增强;且丁香酚、愈创木酚、藜芦醇、DOP水溶液初始浓度分别在1.0 mmol/L、0.5 mmol/L、1.5 mmol/L和0.2 mmol/L时降解效果最优。经过60 min的臭氧氧化过程,丁香酚、愈创木酚、藜芦醇、DOP水溶液和制浆废水去除率分别为67.77%、69.58%、55.25%、57.01%和58%。在此基础上,对木素衍生物CODCr降解动力学进行探讨,研究发现丁香酚和愈创木酚水溶液CODCr降解符合两段拟一级动力学特征(0~10 min和10~60 min),藜芦醇水溶液CODCr降解在不同初始目标物浓度范围下符合两段拟一级动力学特征(84~252 mg/L和252~420mg/L),DOP水溶液CODCr降解符合一段拟一级动力学特征,并分别建立了四种木素衍生物模型物CODCr降解的动力学模型。而制浆废水在初始pH值=11,反应温度25℃,臭氧浓度为24.83 mg/L,废水初始浓度为386.61mg/L臭氧化条件下,氧化降解60 min后CODCr去除率可达55%。接着,研究了臭氧氧化前后四种木素衍生物模型物和制浆废水的生物降解性的变化规律以及臭氧-生物联合工艺处理效果的变化。研究发现相比未经臭氧氧化预处理的模型物废水,臭氧氧化过程对废水生化效果改善明显,生物降解性大大提高,经臭氧-生物联合工艺处理后丁香酚、愈创木酚、藜芦醇和DOP的CODCr去除率分别达65%、75.4%、51.22%和47%,分别比未经臭氧预处理的木素模型物废水生物处理效果提高。而制浆废水在臭氧氧化30 min和60 min后再联合摇床法生物处理过程CODCr总去除率达54.6%和63.7%,表明延长对废水臭氧化过程,再经生化处理能进一步提高对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臭氧氧化反应前后木素衍生物模拟废水有机污染物组分的变化。结果发现,经臭氧氧化过程后,几种木素衍生物可降解成酯类、醛类、醇类和小分子脂肪酸(甲酸、乙酸)等物质,这些物质比较容易被微生物降解,从而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这就是臭氧氧化过程能够提高木素衍生物废水生物降解性的内在原因。(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6-04-22)

[5](2016)在《海南开展酵素生物降解地膜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南省塑料行业协会相关人士日前表示,酵素生物降解塑料母粒可能会为塑料行业带来技术革命。2013年以来,英国IQON公司携带其专利产品酵素生物降解塑料母粒与海南省塑料行业协会接触,做了3次吹膜试验。其酵素生物降解塑料母粒可直接与传统的化学塑料PE等共混使用,在自然环境中酵素首先发挥作用切(本文来源于《塑料科技》期刊2016年02期)

[6](2015)在《海南开展酵素生物降解地膜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南省塑料行业协会相关人士日前表示,酵素生物降解塑料母粒可能会为塑料行业带来技术革命。2013年以来,英国IQON公司携带其专利产品酵素生物降解塑料母粒与海南省塑料行业协会接触,做了3次吹膜试验。其酵素生物降解塑料母粒可直接与传统的化学塑料PE等共混使用,在自然环境中酵素首先发挥作用切断分子链,这些酵素的繁殖群微生物将化学塑料分解为水和CO_2,使化学(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师》期刊2015年12期)

唐双奇,陆阳[7](2013)在《内源性大麻素—生物合成、信号转导及生物降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麻素系统由内源性大麻素、大麻素受体和内源性大麻素失活系统叁部分组成,该系统失衡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疾病有关。内源性大麻素水平是衡量大麻素系统活性的主要指标。内源性大麻素代谢途径的深入研究对揭示大麻素系统生理、病理作用以及设计基于该系统的新型治疗药物至关重要。该文综述内源性大麻素的生物合成、信号转导及其降解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通报》期刊2013年08期)

王璐[8](2008)在《木腐真菌分泌的低分子量物质在木素生物降解中的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木素是自然界中含量最为丰富的可再生性芳香化合物,真菌中的白腐菌能够通过非特异性的氧化作用将木素彻底矿化成为CO_2和H_2O。杂色云芝是一类能够高效降解木材的白腐真菌,可以引起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同时降解。该菌能够产生大量的胞外漆酶(Laccase)和锰过氧化物酶(manganese peroxidase,MnP),然而无论是漆酶还是锰过氧化物酶都无法直接降解木素中含量最多(80-90%)的非酚型结构。木素过氧化物酶(lignin peroxidase,LiP)能够降解木素中的非酚型结构,但是许多木素的有效降解菌株并不分泌LiP。漆酶在合适的介体存在的条件下也能够降解非酚型木素,但是迄今为止漆酶的天然介体只有一种被发现,因此在白腐真菌中可能还存在其它的木素氧化降解机制。尽管木腐真菌能够通过产生大量的氧化还原酶和水解酶来降解木质纤维素,但是实验表明,这些酶类无法进入完整无损的木材结构内部。电镜观察的结果则更加证实了在木材降解的起始阶段,大分子的酶蛋白无法穿过完整木材的微孔结构进入细胞壁内,因此木腐真菌在木材降解的初期可能通过一些更小的物质对木素进行破坏。本实验室发现纤维素降解真菌能够产生一种低分子量肽类物质(命名为短纤维形成因子,SFGF)。SFGF能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纤维素降解成为短纤维,使其更容易被纤维素酶水解。从密粘褶菌(Gloeophyllum trabeum)中纯化到的短肽能够络合Fe~(3+),将Fe~(3+)还原成为Fe~(2+),并通过Fenton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可以对纤维素和木素进行非特异性氧化。从黄胞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发酵液中也纯化到了一类新的具有酚氧化活力的低分子组分(PC因子),推测PC因子在氧化还原体系中可能执行电子传递体的功能。尽管木素生物降解的研究已开展40多年,但是木素生物降解的机制仍未获得清楚的揭示,需要更多的工作去证实这些推测。本研究工作与上述工作同属我们实验室这一研究方向的工作内容。本论文通过对25株典型木腐真菌进行研究,证明木腐真菌产生分子量低于5000 Da并具有某些特殊性质的低分子量物质为一普适特性。我们从杂色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培养基中分离到了一类具有络合Fe~(3+)性质的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对这一物质在Fe~(3+)存在的条件下对酶分离木素(CEL)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做了组建胞外可连续降解木素的氧化还原体系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结果。本研究丰富了人们对白腐菌胞外低分子系统在组成、功能等方面的认识,并在检测方法和木素降解研究思路上做了积极的探索,以期能够对木素生物降解中非酶组分的作用机制进行更为深入的认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木腐真菌产生低分子量物质为—普适特性对25株木腐真菌产生的低分子量物质进行CAS反应、Ferrozine反应、TBA反应和氧化酚类物质活性测定的结果发现,具有络合铁、还原铁、产生羟基自由基和氧化酚类物质活性的低分子量物质是普遍存在的。研究表明,白腐菌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低分子量物质。这些低分子量物质有的能产生羟自由基,有的能络合铁,有的能还原叁价铁为二价铁,有的还具有类似于酚氧化酶的活性。结果显示:菌种不同,所产此类物质的种类不一样,有的菌产两种,而有的菌则产叁种或更多;菌种不同,所产此类物质的活性也不一样。本实验室前期工作有多篇文章报道了真菌产生的低分子多肽对纤维素和木素具有氧化作用,由此作为出发点,证明具有活性的低分子量物质在木腐真菌中广泛存在,对证实其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Fenton反应需要Fe~(2+)的参与,而低分子量物质具有络合Fe~(3+)并将Fe~(3+)还原为Fe~(2+)的能力,这为依赖于Fe~(2+)的OH·氧化机制提供了证据。采用TBA(Thiobarburic acid,硫代巴比妥酸)法对25株典型木腐真菌产生的低分子量物质形成OH·的相对活力进行测定发现,这些真菌在木素降解体系生长得到的培养滤液中,分子量低于5000 Da的组分均具有TBA反应的活性,这表明木腐真菌产生的分子量低于5000 Da并具有Fenton活性的低分子量非酶化合物为一普遍性现象。2.杂色云芝分泌的具有螯合铁离子活性的低分子量物质在木素生物降解中作用机制的研究从杂色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培养基中分离到一类低分子量物质,该物质具有螯合Fe~(3+)的能力,并能够将Fe~(3+)还原为Fe~(2+),推测该组分可能是Fenton反应中的一类电子传递体。将此组分与酶分离木素(cellulolytic enzyme lignin,CEL)作用,并用~1H-NMR、~(13)C-NMR、离子差光谱及碱性硝基苯氧化等方法对作用后CEL的结构变化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证实了此类能够鳌合Fe~(3+)的低分子量物质对木素的作用主要是破坏非酚型木素结构单元中的β-O-4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这类能够鳌合Fe~(3+)的低分子量物质能够在没有酶分子催化的条件下破坏木素结构单元中的β-O-4结构,并能够在木素大分子上添加酚羟基,从而使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能够直接进行降解,这一反应可能是缺少木素过氧化物酶的真菌降解木素的作用机制之一。木素的生物降解涉及一系列长程氧化还原反应,许多组分在反应中执行电子传递体的功能,本实验中分离到的活性成分的性质表明它也具有传递电子的能力,因此该物质可能是木素氧化降解体系中的一类电子传递体。对这类低分子量物质作用机制的研究能够加深我们对白腐真菌木素降解中非酶组分作用机制的认识。本部分研究结果已刊出(Science in China,2008,51(3):214-221;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8,38(2):173-179)。3.杂色云芝分泌的低分子量物质在天然木质纤维素材料的生物降解中作用机制的研究采用叁倍体毛白杨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对照,用SEM、AFM、GC-MS等手段检测了低分子量物质与酶协同对木材的作用。低分子量物质与木素降解酶共同作用于木材后,其SEM和AFM图像都显示,木材受到腐蚀的程度明显高于单纯用酶处理后木材腐蚀的程度。实验结果表明,低分子量物质和木素降解酶能够破坏致密的木质纤维结构,形成较小的木纤片段,这些小分子的片段更利于酶进行进一步的降解,这同实验室的前期工作证明SFGF可以促进纤维素的降解结论一致。天然木质纤维材料上形成较大的孔洞后,木素降解酶便可以进入到植物细胞壁的内部,因此可以推测这类低分子量物质在木材降解的初期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将体系处理后木材的降解产物进行抽提并经GC-MS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反应体系中有不同的化合物被检测出来。经低分子量物质处理后杨木粉降解产物中酸性组分的检出量低于未经低分子量物质处理后杨木粉降解产物中酸性组分的检出量,而经低分子量物质处理后杨木粉降解产物中中性组分和酚类组分的检出量高于未经低分子量物质处理后杨木粉降解产物中中性组分和酚类组分的检出量。4.洁丽香菇产生的具有酚氧化活性的低分子量物质的研究由于褐腐菌的木素分解系统不完善,因此它们可能通过特有的途径对木素进行降解,本实验室的工作已经证实了密黏褶菌产生的低分子肽对纤维素具有氧化修饰作用。本实验选择了一株具有木素降解能力的褐腐菌洁丽香菇,对其产生的分子量低于5000 Da的低分子量化合物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洁丽香菇所产的低分子量物质在254 nm处有吸收峰;通过CAS试验,发现此物质具有络合铁的能力;此物质氧化2,6-DMP的最适pH值为4.0~4.8,最适温度为70℃。以洁丽香菇所产的低分子量物质的粗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对愈创木酚、3,5-DMP、2,6-DMP、1,2,4-叁甲基苯、1,2,3-叁甲基苯、香草醛、紫丁香醛联氮及VA(藜芦醇)等物质的氧化情况。发现低分子量物质对愈创木酚、2,6-DMP、紫丁香醛联氮有氧化作用,对香草醛、1,2,3-叁甲基苯及VA无明显作用,而对1,2,4-叁甲基苯是否有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8-06-02)

王璐,闫文超,陈嘉川,黄峰,高培基[9](2008)在《杂色云芝分泌的具有螯合铁离子活性的低分子量成分在木素生物降解中作用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杂色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培养基中分离到一类低分子量组分,该组分具有螯合Fe3+的能力,并能够将Fe3+还原为Fe2+,推测该组分可能是Fenton反应中的一类电子传递体.将此组分与酶分离木素(cellulolytic enzyme lignin,CEL)作用,并用1H-NMR,13C-NMR,离子差光谱及碱性硝基苯氧化方法对作用后CEL的结构变化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组分能够破坏非酚型木素中的β-O-4结构,并且能够在非酚型木素结构中添加酚羟基,从而导致木素中形成新的酚型亚结构,使木素更易于被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降解.因此,该组分可以加速木素降解酶对木素的降解.(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期刊2008年02期)

王文锦[10](2006)在《木素生物降解型聚氨酯建材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含有多羟基的天然高分子代替部分或全部的聚醚或聚酯多元醇用于制备聚氨酯,并对国内外生物降解型木素聚氨酯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本文来源于《广东科技》期刊2006年08期)

木素生物降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将具有抗炎活性的天然多酚,姜黄素(CRM),制成具有肠靶向性的微粒给药系统,并评价其体外性能。采用喷雾干燥后用p H敏感聚合物材料(Eudragit FS30D)包衣的方法制备了基于玉米蛋白(ZN)和Gantrez AN119(PVMMA)的微球,用试验设计优化微球处方。考察了所得制品的粒径、ζ电位和体外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木素生物降解论文参考文献

[1].钟贝芬,杜磊,李众,张伟,张兴旺.基于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介导的4-甲酚氧化降解途径的天麻素生物合成[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8

[2].Blanco-García,E,王盈.载姜黄素生物可降解微球的制备和体外抗炎活性考察[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7

[3].王芳芳.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杨木纤维素酶解木素相关机制的研究及白腐菌木素生物降解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6

[4].陈景添.臭氧氧化—生物降解水溶性木素衍生物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5]..海南开展酵素生物降解地膜实验[J].塑料科技.2016

[6]..海南开展酵素生物降解地膜实验[J].化学工程师.2015

[7].唐双奇,陆阳.内源性大麻素—生物合成、信号转导及生物降解[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3

[8].王璐.木腐真菌分泌的低分子量物质在木素生物降解中的作用机制[D].山东大学.2008

[9].王璐,闫文超,陈嘉川,黄峰,高培基.杂色云芝分泌的具有螯合铁离子活性的低分子量成分在木素生物降解中作用机制的研究[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8

[10].王文锦.木素生物降解型聚氨酯建材初探[J].广东科技.2006

论文知识图

石木素降解过氧化物酶的一般分子结构比...ME446酶处理样GC-MS总离子流图LIP14酶处理样GC-MS总离子流图乙酰化苇浆残余木素定量1HNMR谱苇浆残余木素的红外光谱一6不同的通氧方式下对比菌种对纤维素降...

标签:;  ;  ;  ;  ;  ;  ;  

木素生物降解论文_钟贝芬,杜磊,李众,张伟,张兴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