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耦合论文_赵心颖,杨中平,林飞,李翔飞,张志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机电耦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机电,谐振,动力学,力学,惯量,频率,构型。

机电耦合论文文献综述

赵心颖,杨中平,林飞,李翔飞,张志强[1](2019)在《高速列车牵引传动系统机电耦合振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列车牵引传动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机电耦合系统,由于驱动装置存在弹性,各部件间会因系统不稳定因素产生沿旋转方向的振动。主要针对高速列车牵引传动系统机电耦合振动现象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用双惯量模型表示传动装置,分析了机械结构的谐振频率,建立了高速列车传动系统模型,对系统稳定性以及参数影响度进行了分析,着重分析了速度控制器和电流环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然后在双惯量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齿轮箱弹性悬挂的扭转-弯曲耦合振动模型,将系统的电气振荡转化为机械振动,分析了系统电气参数对振动的影响;在小功率实验平台上,模拟再现了机电耦合振动现象,验证了本文的结论。(本文来源于《铁道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王帅[2](2019)在《六履带机械机电耦合动力学及导航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六履带行走装置担负着斗轮挖掘机、排土机和移动式破碎站等大型机械的承重、移动与转向行走,其行驶特性直接影响斗轮挖掘机的工作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对多履带机械行驶理论、机电耦合动力学及卫星导航技术进行研究,以完善多履带机械设计方法,提高其轨迹可控性并实现其自适应行驶是采矿装备大型化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课题。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履带车辆机电耦合动力学及自适应控制”(No.51775225)和校企合作项目对六履带机械机电耦合动力学及卫星导航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六履带机械行驶力学分析,建立了六履带行走装置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六履带机械行驶性能仿真,并通过试验对机电耦合模型及数值求解方法进行了验证;介绍了基于RTK的卫星导航原理,搭建了六履带机械路径跟踪控制系统试验平台,通过多种行驶工况以及不同初始偏差的实际追踪数据,验证了基于RTK卫星导航路径跟踪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首先介绍了多履带行走装置的结构特点和驱动方式,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多履带机械行驶动力学分析、机电耦合动力学、卫星导航控制以及履带车辆模糊PID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结合六履带机械行走装置的结构特点和运动特性,建立了其直线行驶、稳态转向和非稳态转向的力学方程,并给出了数值求解方法。建立了叁相异步电机的动态方程,分别建立了六履带机械直行工况与转向工况下的机电耦合动态方程,并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履带机电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履带结构参数、驱动参数对行驶性能的影响。对六履带斗轮挖掘机的电机参数进行试验测试,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为实现对六履带机械典型行驶工况机电性能参数的计算和评价,开发了六履带机械行驶性能分析平台,该平台可分析不同履带布置方式、履带驱动形式对六履带机械稳态、非稳态转向特性的影响,计算相应的机电参数,并根据设计要求提供合理的六履带行走装置合理的结构参数。介绍了基于RTK的卫星定位导航原理,设计了六履带机械卫星导航径控制系统,以六履带机械实际行路径与预设路径之间的距离偏差和航向角偏差作为模糊PID控制器的输入,并根据机械的控制需要制定模糊规则,控制六履带机械转向履带组偏转角度和各条履带行驶速度,实现路径跟踪控制。建立了六履带机械虚拟样机模型,通过联合仿真分析了六履带机械直线行驶和曲线行驶工况下控制器对六履带机械的路径跟踪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器对六履带机械的路径跟踪控制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六履带机械的实际行驶路径能够快速的收敛至预设路径,且进入稳定行驶时距离偏差和航向角偏差均保持在较小的范围内,满足自主导航的行驶的要求。为了进一步验证六履带机械卫星导航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基于RTK导航技术,设计了六履带车辆卫星导航控制试验系统,主要由六履带试验样机、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基于RTK导航的路径跟踪系统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利用卫星定位信息获得预设路径导航线的轨迹。基于模糊PID控制方法,分别分析了试验样机实际行驶路径与预设路径之间的距离偏差和航向角偏差,试验结果验证了卫星导航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综上所述,本文建立了六履带机械行驶力学模型及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开发了六履带机械行驶性能分析平台及基于卫星导航的六履带机械路径跟踪控制系统。论文的研究工作为完善六履带行走装置设计理论及提高六履带机械行驶的智能化水平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杨柳[3](2019)在《PZT基压电陶瓷组元调控及改性掺杂对机电耦合系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压电陶瓷材料发展至今,已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多个领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虽然压电陶瓷材料的应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人们对于高性能的压电陶瓷材料的渴求却越来越强烈。而开发高压电常数和高机电耦合系数的高性能压电陶瓷材料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将采用工业上广泛应用的传统固相烧结法,以PSN-PMS-PNN-PZT多组元PZT基压电陶瓷为基体材料,系统研究了新组元的引入、相比例调整和微量元素掺杂等方法对陶瓷样品相结构、微观形貌、压电性能、介电性能和电滞回线的影响。并制备出了兼具高压电常数、高机电耦合系数、低介电损耗和低机械品质因数等特点的高性能PZT基压电陶瓷材料。为该种压电陶瓷配方在蜂鸣器、报警器、扬声器、贾卡梳等电声和执行元件中的应用推广提供了可能。具体内容如下:(1)首先,在PMS-PNN-PZT的低损耗PZT基压电陶瓷的基础上引入新组元PSN,形成新的PSN-PMS-PNN-PZT压电陶瓷固溶体。通过改变PSN组元的引入量,找到其最佳性能点。结果表明PSN组元在陶瓷体系内的固溶度低于3mol%,当PSN的引入量达到3 mol%及其以上时,陶瓷体系内生成明显的焦绿石相。但适当的引入PSN组元可以显着提升陶瓷样品的机电耦合系数和压电常数,同时介电损耗并没有大幅增加。当PSN含量为1 mol%时,陶瓷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d_(33)=875 pC/N,k_p=0.66,ε_r=6653,tanδ=1.1%,Q_m=75,T_c=114.6℃,γ=1.9559,P_r=26.66μC/cm~2,E_c=3.42 kV/cm。(2)其次,研究在固定PSN组元和PMS组元含量的前提下,改变PNN/PZT比例对PSN-PMS-PNN-PZT压电陶瓷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PNN/PZT比例不会产生其它相。当PNN/PZT=0.49/0.49时,陶瓷样品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d_(33)=881pC/N,k_p=0.66,ε_r=6764,tanδ=1.1%,Q_m=74,T_c=118.9℃,γ=1.9450,P_r=26.46μC/cm~2,E_c=3.40 kV/cm。(3)研究不同PNN/PZT和Zr/Ti比例对陶瓷样品的准同型相界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Zr/Ti比例的增加会使得各个组分的陶瓷样品的特征衍射峰不同程度的向低角度偏移。所有样品的压电常数和机电耦合系数都随着Zr/Ti比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并且当体系内的PNN组元所占比例逐渐增加时,可以通过改变体系内的Zr/Ti比例来降低陶瓷样品偏离准同型相界的程度。当PNN/PZT=0.45/0.53,Zr/Ti=0.33/0.67,陶瓷具有最高的机电耦合系数,此时陶瓷处于准同型相界附近。具体电学性能参数为:d_(33)=866pC/N,k_p=0.68,ε_r=5777,tanδ=1.07%,Q_m=91,T_c=133.6℃,γ=1.9578,P_r=25.44μC/cm~2,E_c=4.17 kV/cm。(4)最后,研究微量元素改性掺杂对PSN-PMS-PNN-PZT多组元压电陶瓷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Ce~(4+)的掺杂陶瓷样品发生明显相变,并随着掺杂量的增加促进了陶瓷内部由叁方相向四方相的转变,同时可以使晶粒发育的更好。通过Ce~(4+)的掺杂,在掺杂量为0.2 wt.%时陶瓷样品具有最佳的MPB结构,同时使陶瓷样品的机电耦合系数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具体参数如下:d_(33)=879pC/N,k_p=0.70,ε_r=6303,tanδ=0.92%,Q_m=70,T_c=123.9℃,γ=1.9726,P_r=23.64μC/cm~2,E_c=3.85kV/cm。(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洪明哲[4](2019)在《机电耦合式风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能源安全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加快发展新能源业已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和客观需求。然而,新能源的随机性与波动性一直是限制其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主要难题。储能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电网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同时在提升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等方面显示出了强大的功效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其他储能方式相比,压缩空气储能具有大容量、长时间、长寿命等优势,同时摆脱了地理条件的限制,具有更灵活的结构、更丰富的应用方式,现已成为新的研发热点。本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以机电耦合式风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系统结构与效率的分析,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并通过LabVIEW平台实现了控制策略的实际应用。相比于传统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机电耦合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采用双电机控制结构,可在电耦合、机械耦合两种模式下实现压缩储能,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提高了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同时也对系统的控制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根据系统结构特点和能量转换特性制定合理的控制策略,成为该系统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本文主要解决的科学问题。为明确系统能量转换规律并定位用能薄弱环节,本文首先对涡旋机压缩和膨胀的工作效率进行了分析和测试;随后利用基于畑效率的热力学分析方法,分析系统压缩膨胀全周期下的全效率,得出了系统理想情况下的冷热电效率,同时分析了系统在不同模式下机械部分、气动部分的能量损失,获得最优工作区间,为系统控制提供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逻辑门限法的模式选择策略,使系统可以在不同工况下选择效率最优的工作模式,增强了系统对多变环境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考虑系统在模式切换过程中平滑过渡并尽量减少启停时间,本文通过转速预同步及差压补偿等方式设计了机电耦合式风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在独立风电、压缩储能及膨胀助力叁种运行模式下的启停控制策略,设计实验并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最后设计了基于Lab VIEW的上位机监控程序,完成了控制策略到实际应用的对接,实现了系统各模式下独立稳定运行,并通过实验设计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各模式工作效率均有较大提高,验证了理论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9)

韩雪,韩建超,蔡毅,李君,张加波[5](2019)在《旋转型行波超声电机定转子机电耦合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旋转型行波超声电机定转子为研究对象,运用动态子结构法和有限元法对定转子进行了机电耦合分析,构建了机电耦合模型,并通过建立定转子机电耦合有限元模型,对压电陶瓷逆压电效应进行研究,得到电信号激励下各阶响应振型和幅频特性;探讨了定子弹性体厚度、齿深,压电陶瓷片厚度、分区方式以及定子弹性体与压电陶瓷片粘接位置对超声电机谐振频率和振幅的影响,为该类型电机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李罡[6](2019)在《机电耦合变速器产品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PHEV)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品种之一。作为PHEV/HEV整车的核心部件,专用机电耦合变速器(Mechatronic Coupling Transmission,MCT)的产品开发关键技术也是我国汽车工业的重点科技攻关领域之一。立足于我国某车企中长期的战略规划,面向量产产品开发需求,本文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通过对国内外主流机电耦合变速器的架构/构型演变进行综合归纳,得出了它们赖以衍生的基础构型方案,可分为单电机并联构型(P2)、双电机串并联构型(Combined Hybrid,CH)和电动无级变速构型(Electrical Continuous Variable Transmission,ECVT)叁大类。通过实施多方案分析工程,即结合企业知识(能力)积累情况及市场调研信息,对叁种基础构型深入进行性能、工艺、成本、知识产权壁垒突破(规避)的可能性等多维度综合评价研究,就机电耦合变速器的构型建立起了一套主客观分析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或方法学。基于此明确了机电耦合变速器总体设计的构型技术方向,其后将在坚持选定构型方向的前提下,由简单至复杂,滚动地发展出系列新产品。为适于开展PHEV机电耦合变速器大规模客观评价,本文设计了机电耦合变速器构型变化分析的PVS(Powertrain Variation Study)客观评价方法,提出以基于瞬时等效油耗最小目标的多阶段模型构建技术,将Radau伪谱拼接法应用于能量管理策略的全局优化中,来实现PHEV机电耦合变速器大规模客观评价过程。通过实例验证了Radau伪谱拼接法具有与动态规划算法相当的全局优化能力,且求解速度显着提升。基于对叁种基本构型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成本性能等进行的PVS分析,在给定边界条件下对叁种构型进行了客观量化对比。然后结合企业、市场及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情况,得到叁种基础构型的主客观综合评价分,从而确定以双电机串并联构型(CH)为企业的构型发展主方向。基于此不仅形成了具有综合优势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构型方案,也为后续具体研发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确保了量产的可行性。针对搭载机电耦合变速器的具体PHEV整车,进行了动力系统部件初步选型和参数设计。提出了一种面向车载应用基于规则的PHEV能量管理策略,基于AMESim和Simulink联合的PHEV前向仿真模型,开展了PHEV整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优化,确定了系统的最佳匹配方案。通过建立完整的多物理场耦合模型进行分析,对离合器、电机和齿轮等部件的冷却、润滑功能进行了优化。为验证该机电耦合变速器控制策略、结构可靠性、系统冷却润滑等方面的性能,开展了整机与整车的台架及道路试验研究。通过NEDC和WLTC工况下整车经济性测试,验证了系统设计与能量管理策略的先进性;而整车驱动耐久和热平衡等试验,则验证了结构可靠性和系统冷却润滑性能满足要求。综上,本文基于PHEV/HEV机电耦合变速器的正向产品开发工作,系统化地开展了其关键技术研究,探索构建了一套具有原创性、完整性、可复用的这类高技术产品的开发方法及相关知识框架,并有力支撑了某机电耦合变速器发展成为颇具市场竞争力的量产系列产品(2019年被中国汽车评价研究院等评为“世界十佳变速器”之一)。(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3-15)

牟维兵[7](2019)在《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机电耦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在受加速度外力作用过程中其端口电流的变化情况,建立了一个电容式传感器模型。在对电容模型进行有限元固体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将有限元模型代入电路中,通过机械、电路耦合仿真的方法模拟电容传感器端口的电流变化。模拟结果清楚显示了加速度作用对电容端口电流的影响,传感器所受加速度作用大小与其电流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还与加速度方向紧密相关。只有机电耦合的分析方法才能揭示传感器电流在加速度加载时电流的变化过程。(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于佳文[8](2019)在《机电耦合下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动力学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电力行业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目前仍以火力发电为主,一方面随着机组容量变大导致轴系变长,刚度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用电负荷多样性、输电网络长距离化、大容量化、新型输电技术应用等对机组动力学特性产生影响,以上两方面原因容易引起电气系统与机械系统的耦合作用,引发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振动问题和次同步谐振现象等,严重危害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本文以某600MW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轴系建立其连续质量模型,叶片通过附加转动惯量方式施加到模型上,基于有限元方法在ANSYS软件下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得出轴系的横向振动和扭转振动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等,总结单转子与轴系固有特性的关系;其次,对轴系进行不平衡响应分析,得出其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分析了不平衡质量矩大小对振动特性的影响,绘出轴承处的幅频特性曲线,可用于实际机组振动监测,探讨了轴承阻尼大小对轴系不平衡响应的影响;最后,以汽轮发电机组与电网的机电耦合系统为对象,基于时域仿真法,建立含有串联电容补偿器的电力系统模型,得到不同轴段之间的扭矩分布大小,分析了不同短路故障下机组的扭矩响应特性,总结了串补度对次同步谐振问题的影响,对危险轴段进行理论应力集中系数计算。(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9-03-01)

向科,张家治[9](2019)在《水电站水体机电耦合振荡研究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电站发电过程就是将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而水头决定了水的势能大小。一旦水电站水体发生振荡,必将引起功率的变化,而此时机电调节必然介入以维持功率恒定,最终形成水体机电耦合振荡。这会给水电站机电设备、大坝等带来严重危害。本文着力研究水电站水体机电耦合振荡的原因,并给出对策。(本文来源于《水电与抽水蓄能》期刊2019年01期)

张强,王禹,王海舰,刘志恒[10](2019)在《双端驱动刮板输送机机电耦合模型及动力学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和推导出刮板输送机机电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及数学模型,根据双端驱动刮板输送机机电系统的复杂特性,通过MATLAB/Simulink模块建立双端驱动刮板输送机的机电耦合仿真模型,针对不同工况下双端驱动刮板输送机机电系统的动力学问题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刮板输送机在空载启动、平稳运行、载荷突增以及卡链工况下的刮板链速度、电磁转矩的特性曲线。结果表明,不同载荷工况下的刮板链速度和电磁转矩差异显着,试验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为研究双端驱动刮板输送机不同工况及载荷下的电磁转矩、速度变化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数值依据。(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机电耦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六履带行走装置担负着斗轮挖掘机、排土机和移动式破碎站等大型机械的承重、移动与转向行走,其行驶特性直接影响斗轮挖掘机的工作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对多履带机械行驶理论、机电耦合动力学及卫星导航技术进行研究,以完善多履带机械设计方法,提高其轨迹可控性并实现其自适应行驶是采矿装备大型化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课题。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履带车辆机电耦合动力学及自适应控制”(No.51775225)和校企合作项目对六履带机械机电耦合动力学及卫星导航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六履带机械行驶力学分析,建立了六履带行走装置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六履带机械行驶性能仿真,并通过试验对机电耦合模型及数值求解方法进行了验证;介绍了基于RTK的卫星导航原理,搭建了六履带机械路径跟踪控制系统试验平台,通过多种行驶工况以及不同初始偏差的实际追踪数据,验证了基于RTK卫星导航路径跟踪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首先介绍了多履带行走装置的结构特点和驱动方式,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多履带机械行驶动力学分析、机电耦合动力学、卫星导航控制以及履带车辆模糊PID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结合六履带机械行走装置的结构特点和运动特性,建立了其直线行驶、稳态转向和非稳态转向的力学方程,并给出了数值求解方法。建立了叁相异步电机的动态方程,分别建立了六履带机械直行工况与转向工况下的机电耦合动态方程,并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履带机电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履带结构参数、驱动参数对行驶性能的影响。对六履带斗轮挖掘机的电机参数进行试验测试,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为实现对六履带机械典型行驶工况机电性能参数的计算和评价,开发了六履带机械行驶性能分析平台,该平台可分析不同履带布置方式、履带驱动形式对六履带机械稳态、非稳态转向特性的影响,计算相应的机电参数,并根据设计要求提供合理的六履带行走装置合理的结构参数。介绍了基于RTK的卫星定位导航原理,设计了六履带机械卫星导航径控制系统,以六履带机械实际行路径与预设路径之间的距离偏差和航向角偏差作为模糊PID控制器的输入,并根据机械的控制需要制定模糊规则,控制六履带机械转向履带组偏转角度和各条履带行驶速度,实现路径跟踪控制。建立了六履带机械虚拟样机模型,通过联合仿真分析了六履带机械直线行驶和曲线行驶工况下控制器对六履带机械的路径跟踪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器对六履带机械的路径跟踪控制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六履带机械的实际行驶路径能够快速的收敛至预设路径,且进入稳定行驶时距离偏差和航向角偏差均保持在较小的范围内,满足自主导航的行驶的要求。为了进一步验证六履带机械卫星导航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基于RTK导航技术,设计了六履带车辆卫星导航控制试验系统,主要由六履带试验样机、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基于RTK导航的路径跟踪系统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利用卫星定位信息获得预设路径导航线的轨迹。基于模糊PID控制方法,分别分析了试验样机实际行驶路径与预设路径之间的距离偏差和航向角偏差,试验结果验证了卫星导航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综上所述,本文建立了六履带机械行驶力学模型及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开发了六履带机械行驶性能分析平台及基于卫星导航的六履带机械路径跟踪控制系统。论文的研究工作为完善六履带行走装置设计理论及提高六履带机械行驶的智能化水平提供了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机电耦合论文参考文献

[1].赵心颖,杨中平,林飞,李翔飞,张志强.高速列车牵引传动系统机电耦合振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铁道学报.2019

[2].王帅.六履带机械机电耦合动力学及导航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9

[3].杨柳.PZT基压电陶瓷组元调控及改性掺杂对机电耦合系数的影响[D].贵州大学.2019

[4].洪明哲.机电耦合式风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9

[5].韩雪,韩建超,蔡毅,李君,张加波.旋转型行波超声电机定转子机电耦合有限元分析[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9

[6].李罡.机电耦合变速器产品开发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7].牟维兵.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机电耦合分析[J].电子设计工程.2019

[8].于佳文.机电耦合下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动力学特性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

[9].向科,张家治.水电站水体机电耦合振荡研究及对策[J].水电与抽水蓄能.2019

[10].张强,王禹,王海舰,刘志恒.双端驱动刮板输送机机电耦合模型及动力学仿真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19

论文知识图

退火LTS-KNN陶瓷的不同频率下的介温...压电材料机电耦合关系振子的流固耦合模型瑞利波和Sezawa波在不同薄膜厚度下的...压电能量采集器机电耦合模型(a)二维分形函数粗糙度模型;(b)...

标签:;  ;  ;  ;  ;  ;  ;  

机电耦合论文_赵心颖,杨中平,林飞,李翔飞,张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