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子系统分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呆蓟马属群,分类,地理分布,分子系统发育
分子系统分类论文文献综述
崔彦泽[1](2019)在《中国呆蓟马属群(缨翅目:蓟马科)形态分类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呆蓟马属群(Anaphothrips genus-group)隶属于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蓟马亚科(Thripinae),通常前胸背板无长鬃或仅有1对发达的后角鬃。该类群主要以禾本科植物为食,其中玉米呆蓟马Anaphothrips obscurus和苏丹呆蓟马Anaphothrips sudanensis是谷类作物的重要害虫。本研究对中国呆蓟马属群种类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测定了6属16种110头标本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基因的部分序列和6属16种的18S核糖体DNA、28S核糖体DNA和组蛋白3基因的部分序列,并根据最大似然法、贝叶斯法和邻接法构建中国呆蓟马属群的系统发育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系统地记述了中国呆蓟马属群9属30种,提供了7属19种共计180张显微特征图,编制了中国呆蓟马属群属级和种级的分类检索表,同时讨论了中国呆蓟马属群的地理分布格局。发现7个新种,分别为:齿状呆蓟马Anaphothrips dentatus Cui,Xi&Wang,2017、进喜呆蓟马Anaphothrips jinxii sp.n.、无孔呆蓟马Anaphothrips nonporous sp.n.、鄂伦春呆蓟马Anaphothrips oroqeni sp.n.、青海呆蓟马Anaphothrips qinghaiensis sp.n.、腾六呆蓟马Anaphothrips tengliuae sp.n.和中华茜草蓟马Rubiothrips chinensis sp.n.;中国新纪录属1个,茜草蓟马属Rubiothrips Schliephake,1975;中国新纪录种2个,卡氏缺翅蓟马Aptinothrips karnyi John,1927和美拉盾蓟马Caprithrips melanophthalmus(Bagnall,1927);首次发现雄虫3种,分别为:北京呆蓟马Anaphothrips beijingensis Mirab-balou,Chen&Tong,2012,美拉盾蓟马C.melanophthalmus(Bagnall,1927)和松塔尖蓟马Oxythrips strobilus(Tong&Zhang,1994)。所有研究标本保存在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昆虫标本室。呆蓟马属群的地理分布分析表明,温带地区的种类数明显高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的种类有50%为古北区特有种。2.基于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基因、18S核糖体DNA、28S核糖体DNA和组蛋白3基因的联合基因以不同方法构建了4棵中国呆蓟马属群6属16种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呆蓟马属群中,呆蓟马属Anaphothrips和缺翅蓟马属Aptinothrips均为单系群体;盾蓟马属Caprithrips最先分化出来,其在蓟马亚科中的分类地位需要进一步研究;尖蓟马属Oxythrips和茜草蓟马属Rubiothrips互为姐妹群;从遗传距离和系统发育树上分析,中国呆蓟马属Anaphothrips主要分成3支,进喜呆蓟马A.jinxii sp.n.自成一支;缺翅蓟马属Aptinothrips种间平均遗传距离17.74%,淡红缺翅蓟马A.rufus种内遗传距离为6.61%,可能存在隐种,且淡红缺翅蓟马A.rufus和卡氏缺翅蓟马A.karnyi成姐妹群,但基部支持值低。(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江珊[2](2019)在《白钩蛾属分类修订及钩蛾科分子系统发育初探(鳞翅目:钩蛾总科:钩蛾科)》一文中研究指出钩蛾科属于鳞翅目、异脉亚目、钩蛾总科。后翅Sc+R_1在中室外和Rs接近一部分或合并。白钩蛾属Ditrigona,隶属于钩蛾科钩蛾亚科,主要分布在中国,该属全世界共记载46种,中国分布39种(10亚种)。体色白色,翅面底色为白色或乳黄色,多数有光泽。与大多数钩蛾不同,前翅不为钩形。本论文对中国白钩蛾属Ditrigona进行了系统分类学修订,共修订42种(11亚种)。在研究过程中,发现1新种:纤白钩蛾Ditrigona tenuiata Jiang&Han,2019;发现净白钩蛾D.diana、闪白钩蛾D.candida共2个中国新纪录;对单叉白钩蛾D.uniuncusa、线角白钩蛾D.lineata等15种进行了分类讨论;增加了单爪白钩蛾D.derocina、异色白钩蛾D.sericea、尾白钩蛾D.regularis、雪白钩蛾D.chionea等17种的分布地。对白钩蛾属Ditrigona共计106头标本,通过DNA barcoding分类、构建NJ树,有效鉴定出16种及9个未知种。对钩蛾科进行了分子系统发育初步研究。证实了圆钩蛾亚科及波纹蛾亚科的单系性,但并未证实山钩蛾亚科的单系性,简单讨论了波纹蛾亚科和钩蛾亚科的内部关系,证实了多数属的单系性。(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9-05-01)
罗俊杰,王莹,商辉,周喜乐,韦宏金[3](2018)在《基于孢子形态和分子证据探讨鳞盖蕨属(碗蕨科)系统分类》一文中研究指出孢粉学是解决植物分类中疑难类群物种微形态分化的重要方法,随着分子系统学的发展,结合这两门学科的优势可以更加有效地解决疑难类群的分类学问题。鳞盖蕨属(Microlepia)是一个分类困难的疑难类群,采用孢粉学与分子系统学一一对应的方法,以及居群取样方式,选取280份样本,联合4个叶绿体片段(rbcL、trnL-F、psbA-trnH和rps4),采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该属的系统发生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凭证标本中100份材料的孢子进行观察和分析。综合分子系统学和孢粉学的研究结果,得出结论:(1)在形态学研究中广泛被接受的15个物种得到了单系支持,并厘清了分类困难的复合群;(2)发现边缘鳞盖蕨(M. marginata)可能存在隐性种;(3)建议恢复过去归并处理为异名的瑶山鳞盖蕨(M. yaoshanica)、罗浮鳞盖蕨(M. lofoushanensis)、四川鳞盖蕨(M. szechuanica)以及滇西鳞盖蕨(M. subspeluncae);(4)提出鳞盖蕨属可能存在杂交现象;(5)提出鳞盖蕨属完整的属下分类建议。(本文来源于《植物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陈志腾[4](2018)在《中国襀翅目分子系统学及真颚组系统分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第一部分为中国襀翅目真颚组的系统分类及生物地理学研究。真颚组Euholognatha隶属北(?)亚目Arctoperlaria,有6科、90属、1600余种。本研究对采自全国范围内的襀翅目真颚类标本进行了分类鉴定和系统整理,共记述中国襀翅目真颚组4科、18属、267种,其中包括2新记录属、11新种和3新记录种;同时,编制了相应的科、属分类检索表,绘制和拍摄了全部新种的分类特征图。此外,本文研究了我国真颚组4个科的地理分布特征,并结合化石记录,推测了这些类群的起源和演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新记录属:(1)同黑(?)属 Isocapnia Banks,1938(2)中黑(?)属 Mesocapnia Rauser,19682.新种:(1)扁突黑(?)Capnia oblata Chen&Du,2017(已发表)(2)叁刺黑(?)Capnia trispinosa Chen&Du,2017(已发表)(3)谢氏黑(?)Capnia xiei Chen&Du,2017(已发表)(4)紫金黑(?)Capnia zijinshana&Chen,2016(已发表)(5)蛇突同黑(?)Isocapnia anguis Chen&Du,2017(已发表)(6)端刺同黑(?)Isocapnia apicispina Chen&Du,2017(已发表)(7)大兴安中黑(?)Mesocapnia diaxingana Chen&Du,2016(已发表)(8)蝠板诺(?)Rhopalopsole vespertilio Chen&Du,2017(已发表)(9)梭形叉(?)Nemoura fusiformis Chen&Du,2017(已发表)(10)锥驼翅带(?)Kyphopteryx coniformis Chen&Du.sp.nov.(11)杨氏驼翅带(?)Kyphopteryx yangi&Chen,sp.nov.3.新记录种:(1)黑色黑(?)Capnia nigra(Pictet,1833)(2)多变中黑(?)Mesocapnia variabilis(Klapalek,1920)(3)戈氏中黑(?)Mesocapnia gorodkovi Zhiltzova&Baumann,19864.生物地理学:(1)研究发现,真颚组的襀翅虫种类主要分布于全北区(古北区+新北区)。卷(?)科和叉(?)科在我国分布广泛,但不同的属,其中种类分布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黑(?)科和带(?)科是典型的古北区和新北区分布类群,目前在我国记录较少,主要分布于西部和北部地区,但个别种类分布南移至江苏南京。(2)根据化石记录和现生种的地理分布特征推测,真颚组的4个科均起源于联合古陆时期的欧亚大陆,其起源时间最晚为侏罗纪至白垩纪;随后,绝大部分类群在北半球的劳亚古陆上随其分裂而进行扩散和演化。本文第二部分为中国襀翅目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襀翅目隶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六足总纲Hexapoda、昆虫纲Insecta,其系统地位和系统发育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对襀翅目8科10个代表种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和比较分析,结合所有已经测序公开的襀翅目昆虫的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应用不同的数据集和分析方法对襀翅目的高级阶元系统发育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同方法和数据集对系统发育树拓扑结构产生的影响,这些研究为整个襀翅目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研究思路。本部分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0种测序的襀翅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组成和碱基成分都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其线粒体基因组的总长度都约为1.6kb,A+T含量约为70%;基因组均编码37个基因,包括13个PCG、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一个非编码的控制区;基因的相对位置及转录方向均与模式昆虫果蝇Drosophilayakuba相同,而且每个基因的长度和碱基成分在不同种的线粒体基因组中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这10种襀翅虫线粒体基因组的PCG大多具有标准的起始密码子ATN和完整的终止密码子TAN,而某些PCG则具有特殊的起始密码子GTG和TTG以及不完整的终止密码子T。此外,这10个线粒体基因组的绝大多数tRNA基因都具有典型的叁叶草形二级结构,但所有trnSer1(AGN)都具有缩短或缺失的DHU臂。所有同类型tRNA的反密码子完全一致,并且tRNA中常常存在一些以G-U配对为主的碱基错配;两个rRNA基因的位置、长度和碱基成分都十分保守。(2)研究表明,本研究所测序的襀翅虫及已测序公开的其它襀翅虫的线粒体基因组控制区在位置上十分保守,但是在长度、碱基成分和结构上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控制区内常常具有一些特殊的结构元素,如茎环结构、串联重复序列等和一些相对保守的序列区域。(3)基于襀翅目11科、22个代表种的线粒体基因组数据,本研究采用5个数据集和两种分析方法(BI和ML法),对襀翅目高级阶元的系统发育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线粒体基因组数据能够有效区分南(?)亚目和北(?)亚目,以及北(?)亚目内的真颚类和原颚类。在科级水平,真颚类中的卷(?)科可能是较早分化出来的一个类群;而黑(?)科可能是带(?)科或叉(?)科的姐妹群。但在原颚类中,(?)总科和大(?)总科的单系性未能得到支持,即大(?)科、网(?)科和绿(?)科常常聚为一支。此外,对基因提前分区选择最佳模型,将PCG与rRNA相结合,以及应用BI法建树,能显着提高襀翅目系统发育树的支持率。由于目前襀翅目16科代表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尚未完全测序,襀翅目分子系统发育树的完整结构暂时无法获得。(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8-12-01)
王捷,石瑛,刘琪,李砧,张猛[5](2018)在《汾河太原河段水华藻类分类及分子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2016年,每年的春、夏、秋季对汾河太原河段进行浮游植物样品采集.通过对样品的形态观察和描述,共鉴定出5种水华优势种,5月发生的裸藻水华优势种为裸藻属的膝曲裸藻(Euglena geniculata)和血红裸藻(E.sanguinea).而7-9月发生的微囊藻水华优势种为微囊藻属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挪氏微囊藻(M.novacekii)和惠氏微囊藻(M.wesenbergii).分离纯化共得到11株单克隆水华藻,其中铜绿微囊藻8株,挪氏微囊藻2株,血红裸藻1株.运用cpcBA-IGS、gyrB和cpSSU基因序列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进一步确定水华藻的系统分类地位,结果表明cpcBA-IGS是研究汾河太原河段铜绿微囊藻分类很好的分子标记,而cpSSU基因可很好地区分血红裸藻和其他裸藻种.(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李伟明,陈晶晶,段雅婕,庞振才,孙德权[6](2018)在《香蕉野生种质资源的分类、分布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野生芭蕉物种是栽培香蕉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探究其分类、分布及物种间系统发育关系,特别是揭示栽培香蕉亲本小果野蕉(Musa acuminata)和长梗蕉(M.balbisiana)与其他野生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对香蕉育种及品种改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综述了香蕉野生种质资源的形态学分类、不同分类方法的应用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等方面的进展,并对世界香蕉野生种质资源收集、分类鉴定和系统发育研究提出建议,旨在为香蕉种质资源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园艺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杜卓,田呈明,姚一建[7](2018)在《中国广义黑盘孢属的分类和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黑盘孢属(Melanconium)作为重要的林木病原真菌,主要引起桦木科、胡桃科等寄主植物的枝枯病,导致寄主树势衰弱甚至整株死亡,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广义黑盘孢属隶属于间座壳目(Diaporthales),其无性型与有性型对应关系不明确。本研究收集了我国9个省(市、自治区)的254份广义黑盘孢属标本,分离获得菌株290余株。通过对子实体、孢子等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以及培养物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用2个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TS)、核糖体大亚基片段(LSU)和3个编码蛋白质基因钙调蛋白基因(cal)、RNA合成酶II第2亚基基因(rpb2)和转录延长因子基因(tef1-α)进行系统发育学分析,利用最大简约法(MP)、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分析(BI)分别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广义黑盘孢属不同"形态学种"与"系统发育学种"之间的进化关系。确定了广义黑盘孢属在属、种水平上的形态学分类依据;分析了广义黑盘孢属多基因片段系统发育关系;探索了我国广义黑盘孢属无性型和有性型的对应关系;确认了广义黑盘孢属8个种在我国的分布,包括4个新种和1个新记录种,分别隶属于间座壳目黑盘孢科(Melanconidaceae)、小黑盘孢科(Melanocniellaceae)和核桃黑盘孢科(Juglanconidaceae)。重新校正我国广义黑盘孢属分类学研究,构建其分类体系。(本文来源于《中国菌物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8-08-11)
梁飞扬[8](2018)在《中国狭(虫齿)科和双(虫齿)科系统分类及分子系统学研究(昆虫纲:(虫齿)目)》一文中研究指出狭(虫齿)科 Stenopsocidae 和双(虫齿)科Amphipsocidae 均为(虫齿)目(Psocodea)(虫齿)亚目(Psocomorpha)单(虫齿)次目(Caecilisetae)的类群,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动物地理区。本研究之前,我国已知狭(虫齿)科昆虫3属160种,双(虫齿)科昆虫7属137种。这两个科均属于(虫齿)亚目中种类比较丰富的类群,我国狭(虫齿)科占世界狭(虫齿)科物种数的80%以上,双(虫齿)科占世界50%以上。狭(虫齿)科和双(虫齿)科为菌食性,主要取食叶片表面的微生物。文中回顾了狭(虫齿)科和双(虫齿)科的分类研究概况,介绍了基本形态特征,简述了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同时对狭(虫齿)属Stenopsocus等六个属在世界各大区域的分布做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东洋区种类最为丰富,其次为古北区,其他各大区分布较少,但是双(虫齿)属Amphipsocus主要分布在东洋区和旧热带区,呈间断分布格局。本论文基于多基因片段的分子数据(COI,12SrRNA,16SrRNA和Histone3)对狭(虫齿)科属间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支持了雕(虫齿)属Graphopsocus的单系性,但是狭(虫齿)属不是单系群,一部分与毛狭(虫齿)Malostenopsocus聚成一支,另一部分单独为一支,结合形态特征比较之后,将单独的这一支建立新属新狭(虫齿)属Neostenopsocus,而狭(虫齿)属Stenopsocus与毛狭(虫齿)属Malostenopsocus的系统发育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基于DNA条形码数据,利用ABGD和PTP两种分析方法对新狭(虫齿)属、双(虫齿)属和带(虫齿)属的分子物种鉴定进行了研究。在新狭(虫齿)属的分析中,这两种分析的叁种分组结果基本一致,仅在N.variabilis—N.longitudinalis一支的划分略有差别,分子分组结果与形态分种结果有40%的相似。在双(虫齿)属的分析中,这两种分析的分组结果只有6组完全相同,与形态分种的相似度不超过50%。在带(虫齿)属的分析中,ABGD与PTP分组结果基本相同,但是PTP_sh将T.immaculata这一支分类四组,ABGD和PTP_ML将这一支划为一组,其他分组相同:这两种方法分组结果与形态分种结果比较发现,ABGD和PTP将T.nigristigma—Thamata这一包含四个形态种的分支划分为一组。其他分组结果基本一致。在系统分类部分,本文对我国狭(虫齿)科四属及双(虫齿)科两属昆虫的分类进行了修订。记录中国狭(虫齿)科昆虫4属135种,其中包括1新属,18新种,2中国新记录种,78新组合和50新异名,新属是新狭(虫齿)属Neostenopsocus,新种是端褐新狭(虫齿)N.apibrunneus sp.nov.,褐带新狭(虫齿)N.baltebrunneussp.nov.,黄带新狭(虫齿)N.balteflavus sp.nov.,基黄新狭(虫齿)N.basilate s sp.nov.,褐斑新狭(虫齿)N.brunneus sp.nov.,褐板新狭(虫齿)N.clunibrunneus sp.nov.,黄足新狭(虫齿)N.femoroaureus sp.nov.,黄色新狭(虫齿)N.flavus sp.nov.,黑颚新狭(虫齿)N.melandiblus sp.nov.,黑胸新狭(虫齿)N.nigrissp.nov.,黄梗新狭(虫齿)N.pedicelflavus sp.nov.,深色新狭(虫齿)Neostenopsocus phaeus sp.nov.,褐胫新狭(虫齿)N.tibiobrunneus sp.nov.,多变新狭(虫齿)N.variabils sp.nov.,黄腹新狭(虫齿)N.ventriflavus sp.nov.,无量山新狭(虫齿)N.wuliangshanensis sp.nov.和昭通新狭(虫齿)N.zhaotongensis sp.nov.,中国新记录种是尼泊尔新狭(虫齿)N.nepalensis(New,1971)和单球新狭(虫齿)N.signatipennis(New,1971),详细描述了 52种的形态特征,绘制了特征图,并且提供了狭(虫齿)科分属检索表,雕(虫齿)属、毛狭(虫齿)属和新狭(虫齿)属的分种检索表,整理完成了中国狭(虫齿)科昆虫属种名录。记录双(虫齿)科双(虫齿)属 Amphipsocus昆虫47种,其中包括5新种,6新异名,新种是版纳双(虫齿)A.bannaensis sp.nov.,红色双(虫齿)A.rebrum sp.nov.,王氏双A.wangi sp.nov.,二毛双(虫齿)A.bisetus sp.nov.和寡斑双(虫齿)A.parcus sp.nov.,详细描述了16种的形态特征,绘制了特征图,并且提供了双(虫齿)属分种检索表,整理完成了中国双(虫齿)属物种名录。记录双(虫齿)科带(虫齿)属Taeniostigma昆虫28种,其中6新种,1新异名,新种是无斑带(虫齿)T.immuculata sp.nov.,黑脉带(虫齿)T.nigericubita sp.nov.,基黄带(虫齿)T.basiflava sp.nov.,淡色带(虫齿)T.lactea sp.nov.,深色带(虫齿)T.phaea sp.nov.,黑痣带(虫齿)T.nigristigma sp.nov.,详细描述了 11 种的形态特征,绘制了特征图,并提供了带(虫齿)属分种检索表,整理完成了中国带(虫齿)属物种名录。(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1)
潘霞[9](2018)在《系统水平整合分子数据及表型数据重构罕见疾病分类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生物医学数据采集技术的进步,组学科学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生物医学数据,可获得的生物实体(如基因、表型、疾病等)关系数据不断积累。Orphanet是目前相对完善的基于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观察而建立的。然而,它没有考虑基因组学等组学数据对疾病关系的影响。以前的研究表明,疾病的遗传学知识可以决定疾病分类,并且是预测疾病之间关系的最重要的因素,同时,研究疾病关系正从基于共享基因等单个实体向系统的整合多个分子水平的数据转变。在此,本文针对罕见疾病异构信息网络数据,利用图正则化的非负矩阵叁分解(GNMTF)模型,它将所有网络数据以矩阵形式表示,同时对罕见疾病,表型,基因进行共聚类,从而推断新的罕见疾病关系,从结果来看,通过整合基因相互作用组,罕见疾病-表型关系,罕见疾病-基因关系,我们的方法得到的罕见疾病关系对与Orphanet中直接相连疾病关系对重合率达到91%。然后我们运用边聚类算法探究新得到的罕见疾病拓扑网络中的疾病模块,并生成罕见疾病分类树状图。相比较于Orphanet,新得到的疾病模块中,疾病间分子层面相似度更高。此外,我们评估本文所包含的11种关系类型对预测模型性能影响,结果进一步强调了系统整合疾病分子学数据的重要性。最后,运用矩阵填充来预测基因-疾病关系,并发现本文采用的方法在致病基因排序上的准确率明显优于之前的两种方法。(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4-03)
范宇光,图力古尔[10](2018)在《中国丝盖伞属凹孢亚属的分类与分子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资料,对我国丝盖伞属凹孢亚属Inocybe subgen.Inosperma进行了分类学研究。确认该亚属8个分类群在中国的分布,并编制了分种检索表,包括3个中国新记录种:新褐丝盖伞Inocybe neobrunnescens、淀粉味丝盖伞I.quietiodor、蜡盖丝盖伞I.lanatodisca。根据采集的材料对此3种进行了形态学描述和绘图,并基于ITS序列,采用贝叶斯法分析了与之相近物种之间的系统学关系。基于n LSU序列重建了我国丝盖伞属凹孢亚属系统发育树,进一步分析和讨论了我国该亚属物种与欧洲和北美的近缘种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初步认为裂盖组为非单系群。(本文来源于《菌物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分子系统分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钩蛾科属于鳞翅目、异脉亚目、钩蛾总科。后翅Sc+R_1在中室外和Rs接近一部分或合并。白钩蛾属Ditrigona,隶属于钩蛾科钩蛾亚科,主要分布在中国,该属全世界共记载46种,中国分布39种(10亚种)。体色白色,翅面底色为白色或乳黄色,多数有光泽。与大多数钩蛾不同,前翅不为钩形。本论文对中国白钩蛾属Ditrigona进行了系统分类学修订,共修订42种(11亚种)。在研究过程中,发现1新种:纤白钩蛾Ditrigona tenuiata Jiang&Han,2019;发现净白钩蛾D.diana、闪白钩蛾D.candida共2个中国新纪录;对单叉白钩蛾D.uniuncusa、线角白钩蛾D.lineata等15种进行了分类讨论;增加了单爪白钩蛾D.derocina、异色白钩蛾D.sericea、尾白钩蛾D.regularis、雪白钩蛾D.chionea等17种的分布地。对白钩蛾属Ditrigona共计106头标本,通过DNA barcoding分类、构建NJ树,有效鉴定出16种及9个未知种。对钩蛾科进行了分子系统发育初步研究。证实了圆钩蛾亚科及波纹蛾亚科的单系性,但并未证实山钩蛾亚科的单系性,简单讨论了波纹蛾亚科和钩蛾亚科的内部关系,证实了多数属的单系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子系统分类论文参考文献
[1].崔彦泽.中国呆蓟马属群(缨翅目:蓟马科)形态分类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9
[2].江珊.白钩蛾属分类修订及钩蛾科分子系统发育初探(鳞翅目:钩蛾总科:钩蛾科)[D].河北大学.2019
[3].罗俊杰,王莹,商辉,周喜乐,韦宏金.基于孢子形态和分子证据探讨鳞盖蕨属(碗蕨科)系统分类[J].植物学报.2018
[4].陈志腾.中国襀翅目分子系统学及真颚组系统分类研究[D].扬州大学.2018
[5].王捷,石瑛,刘琪,李砧,张猛.汾河太原河段水华藻类分类及分子系统研究[J].湖泊科学.2018
[6].李伟明,陈晶晶,段雅婕,庞振才,孙德权.香蕉野生种质资源的分类、分布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进展[J].园艺学报.2018
[7].杜卓,田呈明,姚一建.中国广义黑盘孢属的分类和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C].中国菌物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8
[8].梁飞扬.中国狭(虫齿)科和双(虫齿)科系统分类及分子系统学研究(昆虫纲:(虫齿)目)[D].中国农业大学.2018
[9].潘霞.系统水平整合分子数据及表型数据重构罕见疾病分类体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8
[10].范宇光,图力古尔.中国丝盖伞属凹孢亚属的分类与分子系统[J].菌物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