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台立体绿化的原则及植物布置(论文文献综述)
李智茂[1](2020)在《杭州市老城区道路立体绿化植物景观评价及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了杭州市老城区道路立体绿化建设现状。通过对杭州市老城区内主要道路进行实地调研,总结了老城区内道路立体绿化中应用的植物种类、绿化形式、种植频度及其观赏特性等。再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适合的道路立体绿化综合评价模型,并对选取的25个样点运用权重值结合样点打分加权计算的方法进行打分。根据打分结果分析道路立体绿化现存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提升策略。最后,选取不同立地条件的立体绿化样点进行优化设计。研究内容和成果总结如下:(1)通过对杭州市老城区进行实地调研,统计得出立体绿化应用植物种类共有69种植物,乔木6种、灌木34种、草本19种、藤本7种、竹类2种,隶属于44个科,其中以蔷薇科、百合科、杜鹃花科和木犀科的植物为主。(2)道路立体绿化的应用形式包括墙面绿化、护栏绿化、廊架绿化、立体花箱、桥体绿化、坡面绿化6种类型。植物的应用频度方面,以桂花、女贞、月季、杜鹃、常春藤和麦冬应用频度最高。观赏性方面,观花和观叶植物的占有量相接近,观果植物运用数量较少。(3)从功能价值、观赏价值、生态效益和生态适应性四个方面选取12个评价因子建立道路立体绿化植物景观综合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选取出的25个立体绿化样点景观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等级为I级优秀的样点有3处、II级良好的样点有11处、III级中等的样点有8处、IV级差等的样点有3处,立体绿化样点质量大多处于中间水平。(4)总结杭州市老城区道路立体绿化现存的主要问题,根据建设现状和立体绿化构建原则,提出以下优化策略:丰富植物种类、结合道路功能、引进新的绿化技术、加强养护管理、控制时令花卉应用、统筹协调,长远规划以及政府制度支持。最后选取5处不同的道路立地条件的样点进行优化设计。
安晓娇[2](2020)在《澳门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营造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城镇化依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外延扩张与提升存量开发强度的城市建设方式同时并存。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土地等各种资源的短缺问题将长期存在,紧凑发展、精明增长不失为一种城镇化可持续的良方。高密度城区由于人口密度大,建筑、市政设施等高度密集,可用于绿化建设的空间资源非常有限,绿色空间营造与改善城市整体环境品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污染严重,市民缺乏休闲场所等问题密切相关。如何在高密度城区用地稀缺条件下,满足居民对绿色空间的需求,已成为当前城市高质量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人口众多而土地稀缺,高密度城区是未来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国内外高密度城区和绿色空间营造的相关理论基础、实践案例,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绿色空间是解决高密度城区环境品质不佳等问题的重要载体;基于高密度城区的主要特征,从点、线、面等方面提炼绿色空间的构成要素,对绿色空间的功能、绿色空间与用地的关系及用地需求进行分析;梳理出高密度城区普遍采用的绿色空间营造策略。具体包括:1、区域连接策略,即通过绿道分级、分类和绿道游径,构建多级绿道体系;2、服务覆盖策略,即通过加密绿色空间用地,缩短市民与绿色空间的距离;3、功能复合策略,即在功能上兼具生态、景观、交往、科普、文教和应急避险等功能,又满足高密度城区居民心理和生理需求;4、微绿拓展策略,即利用边角空间,增加可利用绿色空间用地;5、立体生长策略,即充分利用建筑物或构筑物表面、公共空间设施、道路用地的附属空间等进行绿色空间营造。本文以典型高密度城区—澳门特区为实例,首先基于澳门的基本情况,对澳门高密度空间形成的原因和澳门绿色空间的演变进行阐述;其次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发现澳门特区绿色空间要素构成特点,并对其主要要素绿色廊道、绿地斑块、道路绿化、立体绿化等营造模式进行系统发掘;最后结合现状建设问题及发展愿景,明确澳门绿色空间营造原则,提出富有针对性的绿色空间营造策略,具体包括:构建多层次绿色空间体系、保护生态斑块、建立与保护生态廊道和注重人性化立体化设计等4大策略。通过澳门实证研究,尝试系统构建和验证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营造策略,以期为内地城市的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规划和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张泽豪[3](2020)在《共生关系下立体绿化在西安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基于多案例分析》文中指出伴随着西安市成为国家中心城市,西安的城市发展速度大幅提升,民众对于更高品质的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加强烈。在人们享受大城市智慧生活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愈加凸显。面对这些需求与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设计的途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与解决,高层住宅建筑与立体绿化的结合就是其中一种途径。本文通过对建筑立体绿化相关基础资料的收集查阅,对先验经典案例的分析解读,以及对西安市建筑立体绿化发展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并梳理了现状问题,主要体现在:(1)生态及社会效应不显着;(2)对人工养护依赖性大;(3)空间体验不佳;(4)植物状态不佳。继而从功能、空间、构件三个由大到小、逐一递进的层面分析了现状问题的成因。根据现状问题成因并结合西安市住宅建筑朝向、结构类型、屋顶类型几方面特点与要求的分析,对功能、空间、构件层面所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进行解决与回应。本研究在理论层面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理以及人类使用者对建筑空间的一般要求综合考量,遵从立体绿化与建筑互利共生的原则,并以需求为导向,以立体绿化生态系统功能需求及人类使用者需求为出发点,反推出适合建筑立体绿化发展的建筑体块、空间、构件的设计策略:(1)建筑体块设计时应预留能容纳多种类型立体绿化的空间;(2)应根据类型需求匹配围合方式与视线通廊;(3)与建筑构件结合的、逐级串联的雨水利用收集系统的介入;(4)屋顶、阳台、屋面电梯间、种植槽等构件的设计优化;(5)适合各类型的建筑立体绿化的植物配植建议等。共同组成了符合生态系统运行规律的、较完整且系统化的共生关系下立体绿化在西安市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希望本文所提出的理论研究策略能够在推进理想人居环境新模式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设方法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刘宇峰[4](2020)在《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代城市高密度发展条件下,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等语义背景下,建筑绿化提供了将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契机,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领域。而大学校园建筑作为耗能较大的一类建筑群体,也在运用越来越多的建筑绿化手法来改善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和提升绿色校园的学习生活品质。“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自2002年联合国在约翰内斯堡召开了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WSSD),会议在总结十年来可持续发展教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重申了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也带来了近十几年来大学绿色校园、绿色建筑、建筑绿化设计的蓬勃发展。随着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这一概念的提出和施行,如何建设国际一流的大学,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强大的科研创新平台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而在粤港澳大湾区高密度城市和校园的发展趋势之下,如何合理利用资源进行最大化的城市增绿、校园增绿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影响因素。目前现有的文献、书籍基本都将绿化与建筑设计相分离,更多的归为景观或者生态学的范畴去研究,而没有更深层地从绿色建筑、建筑设计的角度去思考立体绿化空间的设计是有欠缺的,立体绿化是专属于建筑自身而不同于水平向层面的建筑周围环境的绿化空间,因此更有必要结合建筑本身来研究其中的常见类型和特点,并通过实际案例来分析得出一般性设计策略。本文就是从建筑设计的角度结合绿色建筑、景观生态学、绿量理论、生境营造等理论来科学地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空间的设计模式和策略。本文主要的研究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本文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范围、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理论基础、研究目的与意义和研究的方法与框架。第二章梳理了国内外建筑立体绿化空间的发展历程,其中重点展开了对地理气候与粤港澳大湾区高度相似的新加坡立体绿化的研究,旨在为本文研究的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三章分析了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处大学校园共15个建筑立体绿化设计实际案例。第四、第五章为本文核心章节,其中第四章归纳了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的五种常见类型及其特点,并总结了建筑立体绿化的综合效益。第五章是设计策略部分,根据前面几章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建筑庭院绿化、屋顶绿化、平台绿化、墙面绿化、室内绿化五种类型的设计原则和策略。
甄竹[5](2020)在《住宅空中庭院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以第Ⅱ建筑气候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住房发展从建国以来,经历了温饱时期集合式住房、小康时期安居式住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们对居住需求趋向多样化、生态化和人性化。在此背景下,空中庭院住宅不仅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方案,同时又能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但是在北方寒冷地区直接采用空中庭院的住房模式,会出现超高封闭率和极低使用率的问题。影响建筑的气候因素主要包括气温、降水、风和阳光,本文详细分析第Ⅱ建筑气候区的气候因素特征,以空中庭院气候适应性为研究对象,分析相关国内外文献和空中庭院的使用现状;借助绿色建筑软件模拟气候因素对空中庭院的相关影响,在采光、日照、遮阳、防风、防寒等方面进行详细定量和定性研究,提出第Ⅱ建筑气候区住宅空中庭院的气候适应性措施;并将措施应用在实际案例中,对适合第Ⅱ建筑气候区的空中庭院户型设计形式和布置方式进行统计,进一步证实研究结果的可操作性。本次研究为房地产开发和设计提供参考,对城市生态环境和住宅宜居性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在第Ⅱ建筑气候区,实现空中庭院住宅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撑与判断依据。
鲁航[6](2020)在《深圳市既有建筑立体绿化改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深圳市作为我国的一线城市以及南部沿海城市,具有领先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自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市的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到今天已有大批量的建筑在深圳市建设并投入使用。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环保理念不断的深入人心,部分既有建筑具有改造更新的需求。自上个世纪以来,立体绿化在国内外都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通过立体绿化的方式对深圳市部分既有建筑进行更新改造,符合人们对绿色自然的需求,也符合当下深圳市的城市发展理念。在深圳市建设“森林城市”的背景下,对深圳地区既有建筑立体绿化改造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相应的改造策略。本文首先收集整理与分析研究国内外优秀的立体绿化改造案例,并将其与一体化设计的立体绿化建筑作对比分析。然后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相关立体绿化设计单位、调查相关立体绿化建筑的方式收集整理深圳地区的立体绿化改造建筑,并对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立体绿化改造策略。本文希望通过该研究得出既有建筑立体绿化改造的相关策略,为深圳市今后部分建筑的改造更新提供参考与借鉴,并且能够为全国其他地方的建筑进行立体绿化改造提供参考。
段启明[7](2019)在《立体绿化在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景观中的设计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密度与日俱增,而城市绿地面积日渐减少,城市生态环境亟待改观。为此,本文从传统的平面绿化模式向三维立体绿化模式发展转变切入,研究探讨关于当前中国城市绿化的解决思路。论文对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景观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梳理、案例分析、实地调研、案例设计的研究方法,以风景园林、建筑等多专业视角,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技术实践、政策实施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国内外先进的立体绿化设计手法和技术特点,归纳可借鉴点,为研究对象西安市曲江新区的立体绿化设计提供相应的设计策略。通过对西安曲江新区核心区域的商业酒店、遗址公园、文化广场、立交桥和交通节点、步行道立体绿化应用形式进行分级调研,发现所存在诸多不足。为此,文章运用整体性和创新性、地域性原则,在立体绿化优化设计中提出了总体绿化思路、植物肌理运用、色彩表现的三方面的建议。在此策略的指导下,进行西安市曲江新区立体绿化优化设计,通过设计验证其可行性。继而为今后城市街道立体绿化的研究,提供新的策略和思路。
谢凌峰[8](2019)在《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文中研究说明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重要支点,自古以来文化互动频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50-1970年代,虽然受到经济拮据、社会因素复杂多变和建筑技术还不发达等条件的限制,两地建筑师仍然创作了大量诚实朴素、感人至深的建筑作品,凸显了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的探索,对其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立足于大量的实地调研,从文化商贸交往、华侨族群关联、气候地理相近等多层面,论析了岭南建筑和马来半岛建筑在1950-1970年代推进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进程中的可比性,从而建立起共时性比较的研究框架,并在空间上分别以中国和东南亚作为宏观背景,同时聚焦在广州、新加坡与吉隆坡这三个现代建筑实践丰富的城市。本文研究目标在于通过比较研究,总结1950-1970年代两地现代建筑发展的历史经验,形成对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支持,归纳两地建筑创作真实朴素的价值观与设计策略,形成对当代岭南建筑发展的启示。研究的核心内容在于借鉴建筑适应性理论,将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1950-1970年代现代建筑创作的比较从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这三个维度展开。在自然适应性维度,运用比较和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两地在适应湿热气候、回应地理环境和运用本土资源这三方面的创作策略进行比较。总结了岭南建筑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环境理念,表现为重视平面布局的疏导通风、以借景使建筑内外环境紧密相联、自然元素与建筑环境融洽。马来半岛侧重于建筑空间主导自然环境,表现为塑造多层次空间,探索建筑外遮阳的艺术表现,利用阳光、植物等自然元素强化建筑的表现力。在社会适应性维度,比较研究从建筑类型发展、成本控制和创作机制三方面展开:在社会变革促进下,两地的文化建筑、集体住宅和宾馆建筑基于社会需求的满足体现各自的发展特色;在适应拮据经济方面,岭南建筑师从微观角度通过单体创作最大化控制造价,而马来半岛建筑师则从宏观层面采取模块化的类型设计来控制建设成本;在国家政策调控下,两地的国有设计机构都发挥了主导作用,岭南地区特色在于集体设计组长期持续的创作体制,而马来半岛的特色在于私人建筑师事务所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人文适应性维度,两地建筑创作基于文化多元的共性表现出各自特色:岭南地区强调生活尺度的人本主义理念,以岭南庭园空间表达民族文化意境,体现根植于世俗生活的文化和谐;马来半岛建筑则着重彰显新兴国家的独立自主精神,借助抽象提取符号形式来回应传统,并兼容表达多民族和多宗教的文化碰撞。综合前述,论文归纳了两地建筑创作的共同特征:以适应自然气候环境彰显建筑的地域特征,通过尊重现实需求的来表达社会的时代精神,并以多元文化价值的融合来体现对人文艺术的追求。同时,两地创作的共性和差异对当代岭南建筑发展在价值取向,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三方面都形成丰富的启示。
刘文娜[9](2019)在《深圳市福田区立体绿化评价与优化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城市立体绿化景观营建的相关研究为基础、深圳市福田区立体绿化现状的实地调研所获取的资料为依据,参照相关文献从福田区选取道路、立交桥、窗口单位、商业区、居住区五个不同调查区块,对各个区块按最能体现福田区立体绿化建设现状原则选取53个调查地点,并结合调查地点总结城市立体绿化主要形式。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根据所总结的城市立体绿化理论知识与深圳市福田区立体绿化建设现状从植物结构、景观结构、生态效应、社会价值四个方面选择14个评价因子创建评价指标体系,对福田区立体绿化现状进行综合评价。针对福田区立体绿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出促进深圳市福田区立体绿化建造的指导性策略;选择各区块具有代表性的实施案例进行分析,总结适合不同区块的实施性优化方案,并在调查范围内的选取一些代表性调查地点进行模拟优化改造,将论文研究的理论成果应用于实践当中,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印证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根据所总结的城市立体绿化主要形式与作用,确定评价层次、评价因子;(2)根据国家与地方立体绿化相关政策、技术导则文件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标准;(3)咨询专业人士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校核,并组织40人专业小组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其重要性是依次是植物结构、景观结构、社会价值、生态效应;(4)进行实地调研收集文字、图像数据,对53个调查地点根据评价模型得出评价结果,综合得分高低分别为商业区、窗口单位、道路、居住区与立交桥。(5)总结评价结果,针对福田区立体绿化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理论知识提出促进立体绿化发展的指导性理论。(6)每个调查区块选取代表性案例进行分析、借鉴,再通过模拟优化设计总结出各区块立体绿化优化方案。
徐阳丽[10](2019)在《森林小镇藤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广西七坡森林小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高速运转,城镇特色的湮没,绿地面积的减少,森林特色小镇和立体绿化形式应势而来;在建设过程中,如何保留地域文化,如何实现森林小镇的地方特色,如何运用有生命的地域藤蔓植物素材,并传承其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属性,都是值得思考的。本课题将以广西七坡森林小镇作为研究对象其一,将其藤蔓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其二,并从以下方面展开:(1)通过理论研究,明确了森林旅游、森林小镇和藤蔓景观的概念,明确研究对象其一森林小镇建设原则,研究对象其二藤蔓景观构景形式和规划设计原则;通过对环境心理学、景观美学、景观设计学、生态经济规划理论的研究,梳理理论体系脉络;通过对中国传统古典园林、上海辰山植物园藤蔓园、新加坡Garden by the bay、新加坡Oasia酒店、MFO公园的案例分析,与本课题藤蔓景观运用做出类比,得出可借鉴点;通过对湖南省常德太阳山国家森林小镇、浙江景宁东坑森林小镇的案例分析,为本课题的规划方法提供宝贵的参考。(2)通过文献研究,确定出森林小镇藤蔓景观期望度3个项目层、7个因素层、22个指标层及其重要性排序。对32位专家问卷调查,经过AHP法分析得出,项目层的重要性排序:对人的影响>社会效益>对森林小镇的影响;因素层的重要性排序:植物文化意蕴>植物景观构成>植物艺术构成、心理感受质量>心理基本需求、生态功能质量>服务功能质量;在指标层中,分别得出D5、D10、D13、D15、D20、D22在其层级中重要性排序最高,而D16、D17并列。(3)通过游客问卷调研,对藤蔓景观的认识度和期望度两个方面进行调查,对认识度进行百分数统计,对期望度进行五分值赋分制主观性打分,调查结果表明游客在城镇生活中对藤蔓景观的强烈诉求,进而各项指标的平均得分、综合评价指数与专家综合权重排序比较分析,总结出各项因子的提升策略。(4)确定本项目实践的定位和目标,在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及传承地域文化的理念前提下,将提升策略运用到规划设计当中,通过有目的的筛选,得出七个站点的藤蔓主题植物,并总结出另外63种乡土藤蔓植物作为辅助,以点线面构图——总体规划——详细节点的思路深化设计,将研究的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
二、阳台立体绿化的原则及植物布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阳台立体绿化的原则及植物布置(论文提纲范文)
(1)杭州市老城区道路立体绿化植物景观评价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杭州市老城区道路立体绿化应用现状和植物资源 |
1.3.2 杭州市道路立体绿化植物景观综合评价 |
1.3.3 杭州市老城区道路立体绿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提升建议 |
1.4 国内外立体绿化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立体绿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立体绿化研究进展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城市道路立体绿化相关概念及应用形式 |
2.1 城市立体绿化相关概念 |
2.1.1 立体绿化的概念 |
2.1.2 城市道路立体绿化 |
2.2 城市道路立体绿化策略及应用形式 |
2.2.1 道路两侧建筑 |
2.2.2 道路绿地 |
2.2.3 交通设施 |
2.2.4 桥体立体绿化 |
2.2.5 护坡绿化 |
2.3 道路立体绿化的功能 |
2.3.1 协助交通,提高效率 |
2.3.2 改善环境,平衡生态 |
2.3.2.1 净化空气 |
2.3.2.2 降低噪声 |
2.3.2.3 缓解热岛效应 |
2.3.3 弘扬文化,体现精神 |
2.3.4 美化环境,有益身心 |
3 杭州市老城区道路立体绿化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 研究区域地理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气候水文 |
3.1.3 杭州市老城区道路立体绿化现状 |
3.2 .调查地点选取 |
3.2.1 杭州市老城区道路立体绿化景观调查分类 |
3.2.2 道路立体绿化样点选择 |
3.3 调查方法 |
3.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4.1 道路立体绿化植物种类 |
3.4.2 道路立体绿化应用形式 |
3.4.2.1 墙面绿化 |
3.4.2.2 护栏绿化 |
3.4.2.3 廊架绿化 |
3.4.2.4 立体花箱 |
3.4.2.5 桥体绿化 |
3.4.2.6 护坡绿化 |
3.4.3 立体绿化样点调查结果 |
3.4.3.1 道路绿化 |
3.4.3.2 桥体绿化 |
3.4.3.3 广场绿地 |
3.4.4 立体绿化植物种类及应用频度 |
3.4.5 植物观赏特性分析 |
3.4.5.1 观花植物 |
3.4.5.2 观叶植物 |
3.4.5.3 观果植物 |
4 道路立体绿化植物景观综合评价及分析 |
4.1 评价对象、评价人员和评价方法 |
4.1.1 评价对象 |
4.1.2 评价方法 |
4.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4 评价人员 |
4.2 道路立体绿化植物景观评价模型 |
4.2.1 评价指标选取 |
4.2.2 评分标准等级划分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
4.2.3.1 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
4.2.3.2 权重值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
4.2.3.3 指标权重计算 |
4.2.3.4 综合权重值详细分析 |
4.3 杭州市老城区道路立体绿化景观综合调查结果分析 |
4.3.1 景观评价单元分值计算方式 |
4.3.2 景观评价单元等级划分 |
4.3.3 杭州市老城区道路立体绿化植物景观综合评价结果 |
5 杭州市老城区道路立体绿化植物景观优化设计 |
5.1 杭州市老城区道路立体绿化存在的问题 |
5.1.1 道路立体绿化体量较小 |
5.1.2 部分植物种类应用频繁 |
5.1.3 应用技术落后 |
5.1.4 后期植物养护管理较差 |
5.1.5 高架桥下植物配置未与道路走向相适配 |
5.1.6 道路立体绿化建设缺乏城市整体规划 |
5.2 道路立体绿化植物景观构建 |
5.2.1 景观构建原则 |
5.2.1.1 生态性原则 |
5.2.1.2 经济性原则 |
5.2.1.3 整体性原则 |
5.2.1.4 美学性原则 |
5.2.1.5 以人为本原则 |
5.2.2 立体绿化植物配置 |
5.2.2.1 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 |
5.2.2.2 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植物 |
5.2.2.3 根据不同立地条件搭配植物 |
5.3 杭州市老城区道路立体绿化植物景观提升策略 |
5.3.1 丰富植物种类,优化植物配置 |
5.3.2 充分与道路功能相结合 |
5.3.3 引进新的立体绿化技术 |
5.3.4 加强长期有效地养护管理 |
5.3.5 控制时令花卉的应用 |
5.3.6 统筹协调,长远规划 |
5.3.7 政府制度扶持 |
5.4 杭州市老城区道路立体绿化植物景观优化设计 |
5.4.1 高架桥 |
5.4.2 公交站台 |
5.4.3 人行天桥 |
5.4.4 分车绿带 |
5.4.5 路侧绿地 |
6 总结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个人简介 |
致谢 |
(2)澳门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营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资源紧缺带来城市高密度化发展 |
1.1.2 高密度化发展带来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3.1 澳门 |
1.3.2 高密度城区 |
1.3.3 绿色空间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实证分析法 |
1.4.3 数据分析法 |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数据来源 |
1.5.3 研究基础 |
1.5.4 研究框架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基础研究与案例分析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人居环境学 |
2.1.2 紧凑城市 |
2.1.3 景观生态学 |
2.1.4 城市生态学 |
2.2 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2.3 案例分析 |
2.3.1 香港 |
2.3.2 武汉江汉区 |
2.3.3 广州天河区 |
2.3.4 新加坡 |
2.4 评议 |
第3章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的构成要素及营造策略 |
3.1 高密度城区的特征 |
3.1.1 人口高密度 |
3.1.2 建筑高度高 |
3.1.3 土地高价格 |
3.2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的构成要素 |
3.2.1 绿色廊道(线状) |
3.2.2 绿地斑块(面状) |
3.2.3 小微绿地(点状) |
3.2.4 立体绿化 |
3.3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构成要素间的作用机制 |
3.3.1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的功能 |
3.3.2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要素间的作用机制 |
3.3.3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用地与其它用地间的关系 |
3.4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的营造策略 |
3.4.1 区域连接策略 |
3.4.2 服务覆盖策略 |
3.4.3 功能复合策略 |
3.4.4 微绿拓展策略 |
3.4.5 立体生长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澳门绿色空间的营造实践 |
4.1 澳门概况 |
4.1.1 澳门基本情况 |
4.1.2 澳门城市空间的演变及高密度空间的形成 |
4.1.3 澳门绿色空间的演变 |
4.2 澳门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的要素与突出问题 |
4.2.1 澳门绿色空间的要素 |
4.2.2 澳门绿色空间的突出问题 |
4.3 澳门绿色空间营造策略探索 |
4.3.1 营造原则 |
4.3.2 构建多层次绿色空间体系 |
4.3.3 保护生态斑块 |
4.3.4 建立与保护生态廊道 |
4.3.5 注重人性化立体化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1.1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的构成要素和营造策略 |
5.1.2 澳门绿色空间营造的实践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共生关系下立体绿化在西安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基于多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进程对环境问题提出的挑战 |
1.1.2 西安市经济、人口及城市定位 |
1.1.3 政策支持立体绿化但力度不足 |
1.1.4 疫情导致的居家隔离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相关概念的提出及阐释 |
2.1.1 共生关系 |
2.1.2 立体绿化 |
2.1.3 共生关系下的建筑立体绿化 |
2.2 共生关系下人类/建筑与立体绿化的相互作用 |
2.2.1 生态效应 |
2.2.2 社会效益 |
2.3 西安市发展建筑立体绿化的基础条件 |
2.3.1 西安市干湿状况 |
2.3.2 西安市风环境 |
2.3.3 西安市温度状况 |
2.3.4 西安市气候特征总结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1 国外研究现状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2.4.3 研究综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经典案例分析 |
3.1 共生关系下屋顶绿化经典案例分析 |
3.1.1 日本“ACROS”福冈 |
3.1.2 设计原则与方法梳理 |
3.2 共生关系下阳台绿化经典案例分析 |
3.2.1 米兰垂直森林 |
3.2.2 成都七一城市森林花园 |
3.3 共生关系下建筑整体立体绿化经典案例分析 |
3.3.1 常州树立方 |
3.3.2 设计原则与方法梳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安市建筑立体绿化现状调研 |
4.1 西安市建筑立体绿化背景概况 |
4.1.1 主管部门及政策概况 |
4.1.2 民众认知与态度 |
4.1.3 实施现状 |
4.2 西安市建筑绿化现状调研 |
4.2.1 屋顶绿化实例 |
4.2.2 阳台绿化实例—九座花园 |
4.2.3 垂直绿化实例 |
4.3 西安市建筑立体绿化实例小结 |
4.3.1 对人工养护依赖性大 |
4.3.2 生态及社会效应不明显 |
4.3.3 空间感受不佳 |
4.3.4 立体绿化植物状态不佳 |
第5章 西安市住宅建筑立体绿化现状问题分析 |
5.1 西安市现状问题分层次分析 |
5.1.1 养护问题分析 |
5.1.2 生态及社会效应分析 |
5.1.3 空间感受分析 |
5.1.4 植物状态影响因素分析 |
5.2 功能层面问题分析 |
5.2.1 景观功能未达标 |
5.2.2 生态及社会效应实现状况不理想 |
5.2.3 立体绿化生态系统功能受损 |
5.3 空间层面问题分析 |
5.3.1 建筑体块的影响 |
5.3.2 建筑空间限定的影响 |
5.3.3 空间异质性及其空间关联性分析 |
5.4 构件层面问题分析 |
5.4.1 屋面电梯间及机房的影响 |
5.4.2 阳台布局的影响 |
5.4.3 种植槽设计问题 |
5.4.4 植物选择问题 |
5.4.5 雨水收集系统的缺失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共生关系下西安住宅建筑与立体绿化结合设计策略 |
6.1 西安市高层住宅建筑特点 |
6.1.1 建筑朝向 |
6.1.2 建筑结构类型 |
6.1.3 屋顶类型 |
6.2 基于功能策划的立体绿化与住宅建筑的共生设计 |
6.2.1 满足景观功能 |
6.2.2 促进发挥共生关系下的生态及社会效应 |
6.2.3 保证立体绿化生态系统功能正常运转 |
6.3 基于空间需求的立体绿化与住宅建筑的共生设计 |
6.3.1 满足共生设计功能需求的体块生成策略 |
6.3.2 满足共生设计功能需求的空间限定策略 |
6.3.3 满足共生设计功能需求的空间异质性及关联性策略 |
6.4 基于构件特征的立体绿化与住宅建筑的共生设计 |
6.4.1 屋面电梯间与阶梯式屋顶的结合设计 |
6.4.2 错动式/错层式布局的阳台设计 |
6.4.3 可蓄水式种植槽设计 |
6.4.4 不同尺寸种植槽的设计及匹配 |
6.4.5 植物类型的选择及种植方式 |
6.4.6 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以及对各模块的串联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1 :西安市建筑立体绿化认知度调查问卷 |
附录2 :《西安市屋顶绿化技术规范》 |
附录3 :《屋顶绿化建议性指标》 |
附录4 :《植物材料平均荷载和种植荷载参考表》 |
附录5 :《基质理化性状要求》 |
附录6 :《植物基质厚度参考值》 |
附录7 :《植物材料平均荷载和种植荷载参考表》 |
附录8 :《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参考表》 |
附录9 :表目录 |
附录10 :图目录 |
(4)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范围 |
1.2.1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2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课题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课题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建筑立体绿化发展历程研究 |
2.1 国内外城市立体绿化发展研究 |
2.1.1 欧洲城市立体绿化发展研究 |
2.1.2 亚洲城市立体绿化发展研究 |
2.1.3 北美城市立体绿化发展研究 |
2.1.4 国内城市立体绿化发展研究 |
2.2 国内外绿色大学校园发展研究 |
2.2.1 国外绿色大学校园发展研究 |
2.2.2 国内绿色大学校园发展研究 |
2.3 新加坡的建筑立体绿化发展历程 |
2.3.1 新加坡的城市立体绿化发展历程 |
2.3.2 新加坡的自然地理气候 |
2.3.3 新加坡的相关政策指引 |
2.3.4 新加坡的城市绿化规划体系 |
2.4 新加坡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特点 |
2.4.1 绿化空间结合建筑的整体性,充分利用室内外 |
2.4.2 多种绿化空间设计方式的综合运用 |
2.4.3 与校园整体环境的融合 |
2.4.4 绿化空间的设计融入校园的文化精神中 |
2.5 新加坡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的四种模式及设计策略 |
2.5.1 建筑庭院绿化空间设计策略 |
2.5.2 建筑平台绿化空间设计策略 |
2.5.3 建筑屋顶绿化空间设计策略 |
2.5.4 建筑垂直绿化空间设计策略 |
2.6 粤港澳大湾区与新加坡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对比研究 |
2.6.1 两地气候适应性比较 |
2.6.2 两地基础数据对比分析 |
2.6.3 可借鉴之处 |
2.7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案例分析 |
3.1 广州的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代表性案例研究 |
3.1.1 华南理工大学清清文理楼 |
3.1.2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C2-C3建筑组团 |
3.1.3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 |
3.1.4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教学楼组团 |
3.2 深圳的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代表性案例研究 |
3.2.1 清华大学深圳校区海洋大楼 |
3.2.2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一期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组团 |
3.2.3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二期学生宿舍楼 |
3.2.4 南方科技大学行政楼 |
3.2.5 南方科技大学第一教学楼 |
3.3 香港的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代表性案例研究 |
3.3.1 香港大学百周年校园综合楼 |
3.3.2 香港理工大学西九龙校区专上学院 |
3.3.3 香港理工大学红磡湾校区专上学院 |
3.3.4 香港城市大学刘鸣炜学术楼 |
3.4 澳门的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代表性案例研究 |
3.4.1 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图书馆 |
3.4.2 澳门大学横琴岛校区学生活动中心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类型及综合效益 |
4.1 建筑庭院绿化类型及特点 |
4.1.1 中庭型庭院绿化 |
4.1.2 组团立体型庭院绿化 |
4.1.3 垂直型庭院绿化 |
4.2 建筑屋顶绿化类型及特点 |
4.2.1 种植型屋顶绿化 |
4.2.2 花园型屋顶绿化 |
4.3 建筑平台绿化类型及特点 |
4.3.1 窗台型平台绿化 |
4.3.2 阳台型平台绿化 |
4.3.3 露台型平台绿化 |
4.3.4 廊道型平台绿化 |
4.4 建筑墙体绿化类型及特点 |
4.4.1 植物型墙体绿化 |
4.4.2 容器型墙体绿化 |
4.4.3 生物墙型墙体绿化 |
4.5 建筑室内绿化类型及特点 |
4.5.1 盆栽型室内绿化 |
4.5.2 悬垂型室内绿化 |
4.5.3 种植池型室内绿化 |
4.6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的综合效益 |
4.6.1 生态效益 |
4.6.2 经济效益 |
4.6.3 社会效益 |
4.6.4 人文效益 |
4.7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原则及策略研究 |
5.1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原则 |
5.1.1 考虑与校园整体环境的融合 |
5.1.2 呼应建筑功能和形态 |
5.1.3 延续和传承校园文化 |
5.1.4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气候做出积极应对 |
5.1.5 考虑可持续性,提升建筑及绿化全生命周期 |
5.2 建筑庭院绿化设计策略 |
5.2.1 充分结合建筑形态 |
5.2.2 与交通空间的融合 |
5.2.3 结合校园内共享交往空间 |
5.2.4 立体化景观空间渗透 |
5.2.5 庭院绿化中植物的选择与搭配 |
5.3 建筑屋顶绿化设计策略 |
5.3.1 生态构造的综合考虑 |
5.3.2 最大化利用屋顶空间 |
5.3.3 活化校园内共享游憩空间 |
5.3.4 立体屋顶绿化的打造 |
5.3.5 屋顶绿化中植物的选择和搭配 |
5.4 建筑平台绿化设计策略 |
5.4.1 与建筑立面的协调与统一 |
5.4.2 融合室内外校园景观 |
5.4.3 多维度系统化设计 |
5.4.4 种植装置的合理选用 |
5.4.5 平台绿化中植物的选择和搭配 |
5.5 建筑墙体绿化设计策略 |
5.5.1 选择适宜的墙体绿化类型 |
5.5.2 前置性引导立面设计 |
5.5.3 合理设计支撑连接体系 |
5.5.4 墙体绿化中植物的选择与搭配 |
5.6 建筑室内绿化设计策略 |
5.6.1 自然性原则 |
5.6.2 适量性原则 |
5.6.3 整体性原则 |
5.6.4 点线面结合的综合布局 |
5.6.5 室内绿化中植物的选择和搭配 |
5.7 本章小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5)住宅空中庭院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以第Ⅱ建筑气候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居住需求提升 |
1.1.2 城市热岛效应增加 |
1.1.3 国家对立体绿化的政策支持 |
1.1.4 绿色建筑的发展 |
1.1.5 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案例借鉴 |
1.3.3 国外研究现状 |
1.3.4 国外案例借鉴 |
1.3.5 研究不足点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与章节安排 |
1.6.1 研究框架 |
1.6.2 章节安排 |
第2章 研究概念界定及理论 |
2.1 研究概念界定 |
2.1.1 第Ⅱ建筑气候区 |
2.1.2 住宅空中庭院 |
2.1.3 气候适应性 |
2.2 第Ⅱ建筑气候区气候特点及建筑基本要求 |
2.2.1 气候特点 |
2.2.2 建筑基本要求 |
2.3 空中庭院的气候适应性原则 |
2.3.1 合理利用 |
2.3.2 趋利避害 |
2.3.3 易维护管理 |
2.4 空中庭院的气候适应性目标 |
2.4.1 建筑节能 |
2.4.2 适应气候 |
2.4.3 适宜使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空中庭院现状调查研究 |
3.1 市场需求问卷调研 |
3.1.1 需求问卷设置 |
3.1.2 需求问卷结果分析 |
3.2 调研对象选择 |
3.2.1 调研城市选择 |
3.2.2 调研小区选择 |
3.3 空中庭院现状调查 |
3.3.1 北京香颂小区 |
3.3.2 石家庄天山熙湖小区 |
3.3.3 邯郸赵都华府小区 |
3.3.4 郑州森林半岛小区 |
3.3.5 太原市泛华盛世小区 |
3.3.6 枣庄市金水湾小区 |
3.3.7 成都天鹅湖花园小区 |
3.4 实地调查问题分析 |
3.5 共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第Ⅱ建筑气候区内气候对空中庭院的影响 |
4.1 阳光对空中庭院的影响 |
4.1.1 建筑各朝向的日照时间 |
4.1.2 植物生长影响 |
4.1.3 人的使用影响 |
4.1.4 日照影响 |
4.1.5 采光影响 |
4.2 风对空中庭院的影响 |
4.2.1 主要城市全年风力特点 |
4.2.2 植物生长影响 |
4.2.3 人的使用影响 |
4.2.4 安全影响 |
4.3 降水对空中庭院的影响 |
4.3.1 主要城市全年降水特点 |
4.3.2 植物和人的影响 |
4.4 气温对空中庭院的影响 |
4.4.1 主要城市全年气温特点 |
4.4.2 植物生长影响 |
4.4.3 人的使用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第Ⅱ建筑气候区空中庭院气候适应性措施 |
5.1 设计系统性措施 |
5.1.1 设计专业系统性 |
5.1.2 设计程序系统性 |
5.2 采光、日照措施 |
5.2.1 合理的布置形式 |
5.2.2 选择有利平面 |
5.2.3 各朝向的植物选择 |
5.3 遮阳措施 |
5.3.1 遮阳作用 |
5.3.2 遮阳形式 |
5.3.3 固定遮阳 |
5.3.4 活动遮阳 |
5.4 防风措施 |
5.4.1 合理的位置选择 |
5.4.2 建筑构件挡风措施 |
5.4.3 植物防风措施 |
5.4.4 室外家具防风措施 |
5.5 防寒、防雨措施 |
5.5.1 植物保温防寒措施 |
5.5.2 种植土壤保温防寒措施 |
5.5.3 折叠玻璃防寒、防雨、防风措施 |
5.5.4 高科技下翻式转换窗技术 |
5.6 气候适应性措施应用 |
5.6.1 户型布局应用 |
5.6.2 景观绿化应用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1 气象资料补充 |
附录2 调研小区空中庭院住宅户型平面图 |
(6)深圳市既有建筑立体绿化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深圳地区文化与环境研究 |
2.1.1 深圳文化 |
2.1.2 地理气候环境 |
2.1.3 深圳向“森林城市”迈进 |
2.2 既有建筑相关基础研究 |
2.2.1 既有建筑定义及特点 |
2.2.2 既有建筑改造价值 |
2.2.3 既有建筑改建方式 |
2.2.4 国内外既有建筑改造发展概况 |
2.2.5 深圳既有建筑概况 |
2.3 立体绿化相关理论研究 |
2.3.1 立体绿化概念 |
2.3.2 立体绿化的价值 |
2.3.2.1 立体绿化对城市的价值 |
2.3.2.2 立体绿化对建筑的价值 |
2.3.2.3 立体绿化对人的价值 |
2.3.3 立体绿化与建筑本体的矛盾 |
2.3.3.1 附加荷载 |
2.3.3.2 增加建设与后期维护成本 |
2.3.3.3 占用空间 |
2.3.4 立体绿化政策 |
2.3.5 立体绿化形式 |
2.3.4.1 屋顶立体绿化形式 |
2.3.4.2 墙面立体绿化形式 |
2.3.6 立体绿化应用现状 |
2.3.5.1 国外立体绿化应用现状 |
2.3.5.2 国内立体绿化应用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立体绿化设计分析 |
3.1 国内外建筑立体绿化改造设计实践分析 |
3.1.1 华南理工大学松花江路历史建筑更新改造——既有建筑屋面的绿化改造 |
3.1.2 维尔纽斯大学植物园实验室大楼——给立面挂上绿色植物 |
3.1.3 新加坡“悬挂花园”——充满生机的中庭 |
3.1.4 越南城市生态阳台改造——被唤醒的阳台 |
3.2 国内外建筑立体绿化改造设计手法归纳分析 |
3.2.1 建筑屋面立体绿化改造 |
3.2.2 建筑立面立体绿化改造 |
3.2.3 建筑室内立体绿化改造 |
3.2.4 建筑其他部位立体绿化改造 |
3.2.5 小结 |
3.3 国内外建筑立体绿化设计实践分析 |
3.3.1 广州太古汇——空中城市花园 |
3.3.2 新加坡绿洲酒店——拥有会生长的皮肤 |
3.3.3 新加坡星耀樟宜——室内的热带雨林 |
3.3.4 意大利米兰垂直森林——城市之“肺” |
3.4 国内外建筑立体绿化设计手法归纳分析 |
3.4.1 建筑屋面立体绿化设计 |
3.4.2 建筑立面立体绿化设计 |
3.4.3 建筑室内立体绿化设计 |
3.4.4 建筑其他部分立体绿化设计 |
3.4.5 小结 |
3.5 既有建筑立体绿化改造与一体化设计的立体绿化建筑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圳市既有建筑立体绿化改造及问题分析 |
4.1 深圳市既有建筑立体绿化调研实施 |
4.1.1 深圳市建筑立体绿化项目选取与调查 |
4.1.2 调研问卷数据分析 |
4.1.2.1 调研问卷设计 |
4.1.2.2 调研数据分析 |
4.1.3 建筑立体绿化改造调研小结 |
4.2 深圳市既有建筑立体绿化改造分析 |
4.2.1 绿化形态分析 |
4.2.2 绿化形式分析 |
4.2.3 绿化与建筑功能空间结合分析 |
4.2.4 立体绿化改造对既有建筑存在问题的改善 |
4.2.5 深圳市既有建筑立体绿化改造所存在的问题 |
4.3 深圳市一体化设计的立体绿化建筑分析 |
4.4 两类立体绿化建筑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深圳市既有建筑立体绿化改造设计策略 |
5.1 深圳市既有建筑立体绿化改造设计原则 |
5.1.1 立体绿化改造与城市适应性原则 |
5.1.2 立体绿化改造的针对性原则 |
5.1.3 立体绿化改造以人为本原则 |
5.2 与建筑周边协同策略 |
5.2.1 与周边公共空间协同 |
5.2.2 与周边建筑协同 |
5.2.3 与周边自然协同 |
5.3 建筑与绿化结合策略 |
5.3.1 建筑立面与绿化的结合 |
5.3.2 建筑屋面与绿化的结合 |
5.3.3 建筑室内空间与绿化的结合 |
5.3.4 建筑其他部位与绿化的结合 |
5.4 立体绿化形式策略 |
5.4.1 墙面垂直绿化 |
5.4.2 屋面绿化 |
5.4.3 室内绿化 |
5.4.4 架空层绿化 |
5.4.5 地下室绿化 |
5.4.6 阳台、外走廊、窗台等附属空间绿化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深圳市办公建筑立体绿化情况调研表 |
附录2 :问卷调查结果 |
附录3 :南海意库问卷调查结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立体绿化在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景观中的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城市街道立体绿化景观相关概述 |
2.1 城市街道景观相关概念 |
2.1.1 城市街道的概念及其分类 |
2.1.2 城市街道景观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
2.2 立体绿化相关概念 |
2.2.1 立体绿化的概念 |
2.2.2 立体绿化的优势 |
2.2.3 立体绿化的形式 |
2.3 城市街道立体绿化景观相关概念 |
2.3.1 城市街道立体绿化的内涵 |
2.3.2 城市街道立体绿化的分类 |
2.3.3 立体绿化在城市街道景观中的构建意义 |
2.3.4 城市街道中立体绿化景观的控制要素 |
2.4 本章小结 |
3 立体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
3.1 立体绿化的技术应用 |
3.1.1 模块化屋顶绿化技术 |
3.1.2 种植毯屋面技术 |
3.1.3 铺贴式墙面技术 |
3.1.4 模块式墙面技术 |
3.1.5 摆花式墙面技术 |
3.2 立体绿化中植物品种选择 |
3.2.1 植物选择强调适生性与主题性 |
3.2.2 植物选择强调地域性与创新性 |
3.3 本章小节 |
4 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立体绿化景观调研与分析 |
4.1 西安曲江新区概况 |
4.1.1 自然地理概况 |
4.1.2 地域历史文化 |
4.1.3 西安曲江新区立体绿化的植物造景的代表性植物种类 |
4.2 西安曲江新区调研范围、方法及内容 |
4.2.1 调查研究范围 |
4.2.2 调研的方法及内容 |
4.2.3 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分布 |
4.3 西安曲江新区商业、酒店立体绿化应用现状分析 |
4.3.1 调查列表 |
4.3.2 应用现状分析 |
4.3.3 调研问题总结 |
4.3.4 解决措施 |
4.4 西安曲江新区遗址公园立体绿化应用现状分析 |
4.4.1 调查列表 |
4.4.2 应用现状分析 |
4.4.3 调研问题总结 |
4.4.4 解决措施 |
4.5 西安曲江新区文化广场立体绿化应用现状分析 |
4.5.1 调查列表 |
4.5.2 应用现状分析 |
4.5.3 调研问题总结 |
4.5.4 解决措施 |
4.6 西安曲江新区立交桥、交通节点立体绿化应用现状分析 |
4.6.1 调查列表 |
4.6.2 应用现状分析 |
4.6.3 调研问题总结 |
4.6.4 解决措施 |
4.7 西安曲江新区步行道立体绿化应用现状分析 |
4.7.1 调查列表 |
4.7.2 应用现状分析 |
4.7.3 调研问题总结 |
4.7.4 解决措施 |
4.8 本章小结 |
5 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立体绿化景观优化设计研究 |
5.1 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立体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
5.1.1 整体性原则 |
5.1.2 创新性原则 |
5.1.3 地域性原则 |
5.2 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立体绿化景观设计方法 |
5.2.1 绿化构图设计 |
5.2.2 植物肌理运用 |
5.2.3 色彩表现设计 |
5.3 西安曲江新区商业、酒店立体绿化景观优化设计 |
5.3.1 改造前场地现状分析 |
5.3.2 改造设计方案 |
5.4 西安曲江新区遗址公园立体绿化景观优化设计 |
5.4.1 改造前场地现状分析 |
5.4.2 改造设计方案 |
5.5 西安曲江新区文化广场立体绿化景观优化设计 |
5.5.1 改造前场地现状分析 |
5.5.2 改造设计方案 |
5.6 西安曲江新区立交桥、交通节点立体绿化景观优化设计 |
5.6.1 改造前场地现状分析 |
5.6.2 改造设计方案 |
5.7 西安曲江新区步行道立体绿化景观优化设计 |
5.7.1 改造前场地现状分析 |
5.7.2 改造设计方案 |
5.8 西安曲江新区立体绿化发展措施 |
5.9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与表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评析 |
1.2.1 关于岭南地区现代建筑创作的研究 |
1.2.2 关于马来半岛现代建筑创作的研究 |
1.2.3 相关研究评析 |
1.3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维度 |
1.3.1 建筑的适应性理论 |
1.3.2 建筑的地域性理论 |
1.3.3 比较研究的维度 |
1.4 研究范畴与对象 |
1.4.1 地理范畴 |
1.4.2 时间范畴 |
1.4.3 研究对象 |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可比性分析 |
2.1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自然地理条件相似 |
2.1.1 气候环境炎热和潮湿 |
2.1.2 自然地貌以起伏丘陵为主 |
2.1.3 水系资源丰富且滨海岸线长 |
2.1.4 繁茂的生态植被四季常绿 |
2.2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社会发展动因比较 |
2.2.1 海上丝绸之路带动两地经贸互动 |
2.2.2 两次大战期间的两地现代建筑发展 |
2.2.3 自主独立后逐步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
2.3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文化背景要素分析 |
2.3.1 海洋文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交汇融合 |
2.3.2 华人华侨联系形成共同的文化基因 |
2.3.3 两地建筑文化互有深厚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自然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
3.1 适应湿热气候的两地设计策略比较 |
3.1.1 两地建筑气候适应性探索的理论渊源 |
3.1.2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适应气候的共同方法 |
3.1.3 岭南地区:重视空间布局的通透畅通 |
3.1.4 马来半岛:探索立体遮阳的多样变化 |
3.2 回应地理环境的两地创作策略比较 |
3.2.1 两地建筑创作对地形与地貌的尊重 |
3.2.2 岭南地区:以借景统筹室内外环境 |
3.2.3 马来半岛:塑造多层次的环境空间 |
3.2.4 两地建筑与场地环境的空间关系比较 |
3.3 本土自然资源在两地创作中的运用比较 |
3.3.1 组合地方材料:融入室外环境与室内点缀装饰 |
3.3.2 利用强烈阳光:活跃室内空间与塑造建筑形体 |
3.3.3 两地水景的运用:静水映衬建筑与动水活跃氛围 |
3.3.4 繁茂植物的运用:绿植衬托建筑与立体绿化融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社会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
4.1 社会变革促进下两地建筑重点类型发展比较 |
4.1.1 新兴国家的自强意识促成文化建筑的兴起 |
4.1.2 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推进集体住宅的发展 |
4.1.3 经济增长与对外交流使宾馆建筑初现繁荣 |
4.2 特定经济条件下两地建筑成本控制策略比较 |
4.2.1 两地建筑师共同的理性实用主义精神 |
4.2.2 岭南地区:最大化节省单体造价以适应短缺经济 |
4.2.3 马来半岛:采用标准化类型设计以降低建设成本 |
4.2.4 两地建筑成本控制策略的差异分析 |
4.3 国家政策调控下两地建筑创作机制比较 |
4.3.1 两地国有设计机构发挥主导作用 |
4.3.2 岭南地区:集体设计组为特定项目而持续创作 |
4.3.3 马来半岛:私人建筑师事务所逐步扩大影响力 |
4.3.4 两地创作机制比较的启发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人文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
5.1 建筑创作中对现代主义和城市精神的发扬 |
5.1.1 两地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共同表现 |
5.1.2 岭南地区:基于生活尺度的人本主义理念 |
5.1.3 马来半岛:追求纪念空间的英雄主义情怀 |
5.1.4 两地现代建筑新地域特色的差异分析 |
5.2 建筑创作中对民族风格与族群意识的表达 |
5.2.1 在建筑创作中表达民族性的共同趋势 |
5.2.2 岭南地区:以庭园空间表达民族文化意境 |
5.2.3 马来半岛:借助符号象征表达民族独立性 |
5.3 建筑创作中对特定价值与信仰文化的融合 |
5.3.1 两地创作对多元文化价值的融合 |
5.3.2 岭南地区:根植于世俗生活的文化和谐 |
5.3.3 马来半岛:多民族和多宗教的文化兼容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适应自然气候环境的地域特征彰显 |
6.1.2 尊重社会现实需求的时代精神表达 |
6.1.3 融合多元文化价值的人文艺术追求 |
6.2 启示 |
6.2.1 回归真实朴素的现代主义价值取向 |
6.2.2 构建根植于岭南本土的创作理论体系 |
6.2.3 理性回应环境的创作实践方法 |
6.3 创新点 |
6.4 研究展望 |
附录1 马来半岛1950-1970年代表建筑作品概录 |
附录2 岭南地区1950-1970年代表建筑作品概录 |
附录3 马来半岛1950-1970年代建筑典型遮阳做法 |
附录4 岭南地区1950-1970年代建筑典型遮阳做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深圳市福田区立体绿化评价与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立体绿化的概念 |
2.2 立体绿化在城市中的形式 |
2.3 立体绿化在城市中的作用 |
2.4 国内外立体绿化发展现状 |
2.4.1 国外发展现状 |
2.4.2 国内发展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立体绿化评价指标体系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3.2 评价指标的筛选原则 |
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
3.3.1 评价指标的确定 |
3.3.2 创建判断矩阵 |
3.3.3 计算举证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 |
3.3.4 权重值一次性检验 |
3.3.5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4 评价等级与标准的确定 |
3.4.1 评价等级划分 |
3.4.2 植物结构指标评价标准 |
3.4.3 景观结构指标评价标准 |
3.4.4 生态效应指标评价标准 |
3.4.5 社会价值指标评价标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圳市福田区立体绿化现状调查 |
4.1 调查区域及其自然地理概况 |
4.1.1 区域概况 |
4.1.2 气候特点 |
4.1.3 绿地规划特点 |
4.2 调查地点选取 |
4.2.1 选取方法 |
4.2.2 地点分布 |
4.3 调查方法 |
4.4 各区块调查结果总结 |
4.4.1 道路调查结果 |
4.4.2 立交桥调查结果 |
4.4.3 窗口单位调查结果 |
4.4.4 商业区调查结果 |
4.4.5 居住区调查结果 |
4.5 各区块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 |
4.5.1 道路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 |
4.5.2 立交桥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 |
4.5.3 窗口单位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 |
4.5.4 商业区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 |
4.5.5 居住区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 |
4.6 整体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 |
4.7 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深圳市福田区立体绿化优化建议 |
5.1 促进立体绿化发展的对策 |
5.1.1 立体绿化与其他平面绿化共建绿地生态网络 |
5.1.2 打造典型案例、体现地域特色 |
5.1.3 结合国家相关生态政策 |
5.1.4 建立实施保障措施与监管制度 |
5.1.5 合理选用植物与优化植物配置 |
5.1.6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
5.2 立体绿化优化方案 |
5.2.1 道路立体绿化优化方案 |
5.2.2 立交桥立体绿化优化方案 |
5.2.3 窗口单位立体绿化优化方案 |
5.2.4 商业区立体绿化优化方案 |
5.2.5 居住区立体绿化优化方案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10)森林小镇藤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广西七坡森林小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发展进程的规律与弊端 |
1.1.2 特色小镇的出现 |
1.1.3 森林小镇的出现 |
1.1.4 城镇发展的立体绿化现象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外藤蔓景观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特色及森林小镇研究现状 |
1.3 森林小镇藤蔓景观建设的重要意义 |
1.3.1 森林小镇藤蔓景观建设的理论意义 |
1.3.2 森林小镇藤蔓景观建设的实践意义 |
1.4 课题研究概况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5 课题研究思路 |
1.5.1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及案例分析研究 |
2.1 相关概念综述 |
2.1.1 森林旅游 |
2.1.2 森林小镇 |
2.1.3 森林小镇建设原则 |
2.1.4 藤蔓景观 |
2.1.5 藤蔓植物的构景形式 |
2.1.6 藤蔓景观的规划设计原则 |
2.2 基础理论分析研究 |
2.2.1 环境心理学 |
2.2.2 景观美学 |
2.2.3 景观设计学 |
2.2.4 生态经济规划理论 |
2.3 国内外藤蔓景观案例分析 |
2.4 国内森林小镇规划理论与方法借鉴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森林小镇藤蔓景观期望度评价体系构建 |
3.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
3.1.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3.1.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
3.2 森林小镇藤蔓景观期望度评价体系构建 |
3.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2.2 评价体系的指标选择 |
3.2.3 评价体系的指标确立 |
3.3 森林小镇藤蔓景观期望度评价体系权重确定 |
3.3.1 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计算 |
3.3.2 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森林小镇藤蔓景观综合评价 |
4.1 森林小镇藤蔓景观旅游意愿调查及期望度分析 |
4.1.1 调查目的与方法 |
4.1.2 受访者特征分析 |
4.1.3 藤蔓景观认识度调查分析 |
4.1.4 藤蔓景观期望度调查分析 |
4.2 森林小镇藤蔓景观的提升策略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森林小镇藤蔓景观实践案例——以广西七坡森林小镇为例 |
5.1 项目建设背景分析 |
5.1.1 项目概况 |
5.1.2 项目目标与定位 |
5.1.3 项目旅游发展需求 |
5.1.4 项目建设意义 |
5.2 项目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
5.3 项目调研内容分析 |
5.3.1 现状调研 |
5.3.2 现状问题分析 |
5.3.3 规划设计重点与难点 |
5.4 规划设计理念 |
5.5 藤蔓景观规划设计 |
5.5.1 点线面式构图设计 |
5.5.2 总体规划 |
5.5.3 详细节点设计 |
5.5.4 色彩和意境营造 |
5.5.5 旅游产业规划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阳台立体绿化的原则及植物布置(论文参考文献)
- [1]杭州市老城区道路立体绿化植物景观评价及优化[D]. 李智茂.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8)
- [2]澳门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营造策略研究[D]. 安晓娇.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3]共生关系下立体绿化在西安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基于多案例分析[D]. 张泽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研究[D]. 刘宇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住宅空中庭院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以第Ⅱ建筑气候区为例[D]. 甄竹.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6]深圳市既有建筑立体绿化改造设计研究[D]. 鲁航.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立体绿化在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景观中的设计应用研究[D]. 段启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D]. 谢凌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深圳市福田区立体绿化评价与优化设计[D]. 刘文娜.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10]森林小镇藤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广西七坡森林小镇为例[D]. 徐阳丽. 广西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