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藏传佛教各教派称谓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慧君[1](2021)在《明清以来梅山文化圈民间信仰研究 ——基于湘中木雕神像与发愿文的考察》文中提出
刀进草[2](2020)在《论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阁历史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坐落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噶丹曲林寺的米拉日巴九层佛阁。该佛阁由奉安有夏嘎登嘉措修持所依的一尊开口显圣的米拉日巴佛像的佛塔,继而修复和重建成藏式碉房九层佛阁的形式。它拥有藏传佛教百科全书及第二佛阁之美誉外,目前被列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由此可见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阁不管是其外部建筑还是内部奉安形式都具有唯一的特性。尽管该佛阁在整个藏区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影响力毋庸置疑,但是目前对此研究的文章是空缺的。因此本人以该佛阁的兴衰史为主要的研究框架将论文划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以隆务活佛智巴坚赞在合作噶丹曲林寺新建“萨嘎日绰”为切入点,来探讨新建该日绰的社会历史背景;其次搜集了贝·喜饶却旦为此佛阁的奠基在文献中记载的史料,提出初建此佛阁的缘由是夏嘎登嘉措活佛将其修持的一尊米拉日巴佛像赐予其弟子贝·喜饶却旦,之后于公元1678年由其弟子为奉安此佛像载体物而修建佛塔的历史,并以此为主要依据分析其弟子初建此佛塔的内外诸因素;最后指出该佛阁所处的地理位置并对合作米拉日巴佛阁这一名称的由来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以该佛阁以九层楼的形式兴建者至尊洛桑达吉的生卒在文献中没有确切的记载为问题导向,结合相关人物传记对此生平和功绩进行考述;其次笔者对兴建此佛阁的时间目前在史料中的各种记载进行了整理,借此提炼出公元1777年所建的说法尚待考证,而以公元1873年所建的这个说法相对有理论依据这一结论;最后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此佛阁的内部供奉的主要佛像及外部建筑等进行了简要描述。第三章针对文革时期此佛阁走向衰落的历史原因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搜集相关口述史料对其作了补充说明;其次论述了佛教复兴时期重建该佛阁的历史背景及人物等;最后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佛阁内部所供奉的藏传佛教诸派佛像进行概括外,通过访谈法节选外部建筑的部分进行了描写,也借此激发人们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与传承意识。第四章把该佛阁多宗派的佛像共存的思想特征单独列为一章,首先对重建前后的内部佛像所存在的主要区别列表进行对比分析,其次对九层佛阁内部佛像多教派和谐共存现象所蕴含的思想喻示进行阐释。第五章以问卷调查方式对其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评估的基础上,依据问卷统计的数据结果论述其对旅游发展的影响;最后针对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促使传统文化更好地继承与传播并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徐法言[3](2019)在《清代文献中的“红教”释义——以乾隆朝汉文文献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红教"一般被用来指称藏传佛教中的宁玛派。或是受此影响,学界也普遍将清人言说中的"红教"等同于宁玛派。但在清代文献中,"红教"一词并非专指藏传佛教的某一教派,而是一个与"黄教"(格鲁派)相对,涵义更为宽泛、模糊的称谓。在不同的语境下,其内涵常常随着时空、言说者以及所指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这种变化又与清前中期对喇嘛教的态度以及对藏政策有着直接关联,因而红教之称实际还带有浓厚的政治意味。故对"红教"含义的考察,将有助于加深学界对于清人观念中的喇嘛教以及清代喇嘛教政策的理解。
葛梦嘉[4](2018)在《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编织技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编织技艺为主要研究对象,内容涉及综版织造、综杆织造、手指斜编这三种编织技艺。通过对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这两个地区的相关乡镇的实地考察,获得关于蒙古族传统编织技艺的第一手文图资料,并通过与当地蒙古族编织技艺传承人的交流学习,从编织技艺的角度来分析新疆蒙古族编织技艺在中国古代编织技术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与价值,将编织技艺由口传心授的方式转化为文字形式的记录。本文内容分为三大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为综版织造技艺研究,第二部分为综杆织造技艺研究,第三部分为手指斜编技艺研究。综版织机是利用综版的前后旋转来控制经线的沉浮,从而进行织造的一种方法。在织造的过程中,综版相当于织机中的综片,起到牵引经线的作用,通过增加综版的数量即可增加织带的宽度。新疆蒙古族所使用的综杆织机,是我国最原始的织机类型之一,通过分经棍所产生的自然梭口与手提线综所产生的线综梭口的沉浮,即可织出平纹与平纹地提花织物。新疆蒙古族所使用的手指编织技艺主要分为斜编斜纹组织与斜编双层组织,斜编斜纹组织即通过左右经组经线位置的互换来进行编织;斜编双层组织是通过两组经线的相互交叉以及表经与里经的上下层互换来形成纹样。新疆土尔扈特与和硕特蒙古族人民至今仍使用这种三种编织技艺来织造生活中所需的纺织品。最后得出结论:新疆卫拉特蒙古族目前仍在使用的综版织造、综杆织造、手指斜编技艺应是产生于中国商周时期的古代编织技艺。就新疆蒙古族传统织带而言,织带的图案、规格与其使用方式有着密切的关联,装饰的需求性从而又决定了织机的规格与织造的方式。新疆土尔扈特与和硕特蒙古族至今仍使用这三种编织技艺来制作生活中所需的纺织品,并且织带主要装饰于蒙古族女性传统袍服及其他日用品上。
鞠彩萍,周建兵[5](2018)在《30年来汉语称谓语研究回顾与展望》文中提出20世纪后期,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外语言学理论的广泛传播,汉语称谓语研究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研究内容涉及汉语称谓语的各个层面,研究方法由于吸收了国外语言学理论更具多元性。文章总结了30年来汉语称谓语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以利于今后研究进一步向纵深处拓展。
葛梦嘉,蒋玉秋[6](2017)在《“一带一路”历史背景下新疆蒙古族女性袍服的演变》文中研究说明新疆卫拉特蒙古族服饰具有显着的民族与地域特点,同时新疆位居古丝绸之路的东西方交通要塞,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借鉴从未中断。通过对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3个地区的卫拉特蒙古族女性袍服的分析,得出新疆不同地区蒙古族袍服的装饰手法、纹样以及色彩迥异,并从蒙古袍服色彩及装饰纹样两个方面,探究了"比西米特"袍服突破传统袍服形成的原因。
陈果,刘瑞璞[7](2016)在《康巴藏袍“五色”和“五福”缘饰纹章考论》文中研究表明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现藏三件经典康巴兽皮饰边藏袍"五色"和"五福捧寿"缘饰纹章形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标本的信息采集、测绘、复原实验与文献结合的考据方法得出,"五色"既是藏传佛教的体现又是汉道"五行"的产物,"五福捧寿"和长寿纹源于汉儒文化,兽皮则承载了原始氏族社会的古老信息,三者在藏袍中的集中运用既是藏汉文化交流的生态又是归属,为中华民族服饰"一统多元"的文化特征提供了生动的实证。
拉先加[8](2015)在《论藏传佛教主属寺系统及其形成原因——以青海格鲁派寺院为例》文中认为文章以青海省境内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为例,对藏传佛教主寺和属寺的传统称谓、主属寺关系中的几组模式、主属寺系统形成的内在原因等,进行了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认为"教"和"人"的因素是其内在的原因或动力,这种内在因素与包括政治、经济等外在因素结合在一起,成为格鲁派主属寺关系在青海境内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祁美琴,强光美[9](2015)在《2014年清史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清史百年研究历程的标志性时代的到来和新修《清史》工程的渐进尾声,清史研究领域开始呈现出两个面向,一是回顾与总结,即从主要研究方向上推出宏观、整体、多维、厚重的总结性成果,已经成为学界期待和努力的目标;一是开拓与创新,受惠于清史工程以及相关机构在史料发掘上所做的努力,近十年来大量的稀见文献和原始档案得到整理和出版,新史料的喷涌而出,不仅为日益热火的清史领域各类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史料基础,更为新的研究领域
次仁卓玛[10](2015)在《波密“波卓”森林人歌舞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丰富多彩的西藏传统民间歌舞是我国歌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由于西藏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地理自然、风俗习惯、生产方式、劳动形式等不同,特别是地域的差异和宗教文化的影响,产生了城市、农村、牧区和森林等各地带有不同的舞蹈形态和动作。西藏歌舞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分布广泛、农区、牧区、林区,不同的劳动生产活动,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舞蹈内容、动作韵侓、风格及形式。工布歌舞文化就是有在森林地带的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的,工布地区的歌舞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美感,他们所处的地理条件、民俗文化等都属于森林文化。工布歌舞最大的特点是较为完整和全面的展现了藏区森林人的文化特征,展现出森林人具体的艺术。在他们的每一种舞蹈都渗透着工布文化独有的味道即风格特征,牢牢打下了森林地带文化烙印,在西藏乃至国内外都属于独一无二的。工布是西藏的江南,是原始森林区域,那里的人是森林之子。他们与森林关系紧密如同鱼与水,因此在他们歌舞文化中更离不开森林,深深打下了森林的烙印。“森林之子”,他们性格豪放、勇敢、勤劳,世代与原始森林为伴,传承着先人创造的优秀文化并把它发扬光大。森林地带的人们生产劳动、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形成了他们自己的舞蹈韵侓和审美特征。特别是波密地区有独特的森林生态与康巴、工布人员杂居及文化溶合而形成的歌舞风格及形态具有独具特色的舞韵和审美特征。波密县的波卓和热巴舞蹈等就是当地人民用自己人体塑造的最为精彩的工艺之一,这一舞蹈根源于情感的需要审美的需求以及宗教信仰的需求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本文依据党和国家的文艺方针,用当代舞蹈家的情怀和思维,通过史学、舞蹈人类学、舞蹈生态学、美学、藏文古籍等诸多学科的综合视野全面的、系统的揭示波密县“波卓”、“热巴”舞蹈的起源与发展,揭示波卓等歌舞与政治经济、民众生活、生态等方面的关系,进一步展示民族美学思想对工布歌舞的促进作用,把工布歌舞这优秀独特的民族文化遗产永远传承下去。通过对工布波密“波卓、热巴”舞蹈的形态、形式、动作等特点的研究,特别通过居住在森林地区的人们舞蹈中为什么反复出现“左右手在胸前绕双手后,侧左身跺脚”而形成基本动作与生态、生产劳动对舞蹈的影响,探讨波密独特的森林生态与康巴、工布人员杂居及文化混合而形成的歌舞,进一步探析森林歌舞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审美特征。使我们更好地继承、发展、创新独具特色的“波卓、热巴”歌舞。在传承中进一步突出该舞蹈所展现出来的民族情感、民族精神和审美特征。本文依据党和国家的文艺方针,用当代舞蹈家的情怀和思维,通过史学、舞蹈人类学、舞蹈生态学、美学、藏文古籍等诸多学科的综合视野全面的、系统的揭示波密县“波卓”、“热巴”舞蹈的起源与发展,揭示波卓等歌舞与政治经济、民众生活、生态等方面的关系,进一步展示民族美学思想对工布歌舞的促进作用,把工布歌舞这优秀独特的民族文化遗产永远传承下去。通过对工布波密“波卓、热巴”舞蹈的形态、形式、动作等特点的研究,特别通过居住在森林地区的人们舞蹈中为什么反复出现“左右手在胸前绕双手后,侧左身跺脚”而形成基本动作与生态、生产劳动对舞蹈的影响,探讨波密独特的森林生态与康巴、工布人员杂居及文化混合而形成的歌舞,进一步探析森林歌舞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审美特征。使我们更好地继承、发展、创新独具特色的“波卓、热巴”歌舞。在传承中进一步突出该舞蹈所展现出来的民族情感、民族精神和审美特征。
二、藏传佛教各教派称谓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藏传佛教各教派称谓考(论文提纲范文)
(2)论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阁历史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正文 |
参考文献 |
附件 |
(3)清代文献中的“红教”释义——以乾隆朝汉文文献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黄、红二分的喇嘛教 |
二、清人眼中的“黄红正邪”之辩 |
三、“红教”称谓的政治涵义 |
四、余 论 |
(4)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编织技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现状 |
1.6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编织技艺概述 |
2.1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编织带的应用 |
2.2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编织带风格特征 |
2.2.1 织带的材质 |
2.2.2 织带的色彩 |
2.3 新疆蒙古族的“东归”与“西迁” |
2.3.1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东归”迁徙情况 |
2.3.2 新疆察哈尔蒙古族“西迁”迁徙情况 |
2.4 传统编织技艺现存地区及传承人情况 |
2.4.1 传统编织技艺现存地区 |
2.4.2 传统编织技艺传承人情况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综版织造技艺研究 |
3.1 综版织机的历史溯源 |
3.2 综版织带的特征及规格 |
3.2.1 织带特征 |
3.2.2 织带规格 |
3.3 综版织造原理 |
3.3.1 四孔综版的意匠图及穿综图 |
3.3.2 经线穿线的方向 |
3.3.3 综版旋转的方向与角度 |
3.4 技艺传承人的织造流程 |
3.4.1 博湖县朗斯曼织造流程——以两孔综版为例 |
3.4.2 和静县赛乃儿织造流程——以四孔综版为例 |
3.5 两孔综版与四孔综版的织带差异 |
3.5.1 二孔综版织带 |
3.5.2 四孔综版织带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综杆织造技艺研究 |
4.1 综杆织机的历史溯源 |
4.2 综杆织机的结构及规格 |
4.3 综杆织机的织造流程 |
4.3.1 牵引经线 |
4.3.2 织物上机 |
4.3.3 整理经线 |
4.3.4 制作线综 |
4.3.5 织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手指斜编技艺研究 |
5.1 手指斜编的历史溯源 |
5.2 手指斜编的组织分类 |
5.3 手指斜编原理 |
5.3.1 多组经线斜编斜纹编织带 |
5.3.2 七组经线斜编斜纹编织带 |
5.3.3 斜编双层编织带 |
5.3.4 双层斜编织带边穗收尾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30年来汉语称谓语研究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研究回顾 |
(一) 称谓语研究内容 |
1.“称谓”和“称呼”概念的分歧 |
2. 称谓语分类研究 |
3. 称谓语的语义类型、历时变迁及源流研究 |
4. 方言称谓语研究 |
5. 少数民族称谓语研究 |
6. 专书称谓语研究 |
7. 断代称谓语研究 |
8. 佛经称谓语研究 |
9. 称谓语修辞研究 |
1 0. 称谓缺环问题研究 |
1 1. 称谓语感情色彩研究 |
1 2. 称谓语比较研究 |
(二) 称谓语研究方法 |
1. 从文化学角度研究称谓语 |
2.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研究称谓语 |
3. 从语用学角度研究称谓语 |
4.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称谓语 |
二、总结与展望 |
(一) 对过去称谓语研究的总结 |
1. 研究内容广泛 |
2. 征引语料丰富 |
3. 重视点面结合 |
4. 重视专书研究 |
5. 研究方法多样 |
(二) 对未来称谓语研究的展望 |
1. 重视汉语史称谓语系统性研究, 加强理论建树 |
2. 重视佛经及禅籍称谓语的研究 |
3. 重视新生称谓语的研究 |
(6)“一带一路”历史背景下新疆蒙古族女性袍服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沿古丝绸之路迁徙情况 |
2 从“五色”到“尚黑”的审美转变 |
3 从伊斯兰教艺术到蒙古族袍服纹饰的归属 |
4 结语 |
(7)康巴藏袍“五色”和“五福”缘饰纹章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1 从“五色”到“五行” |
2 兽皮五色饰边从氏族社会的“活化石”到藏汉文化的归属 |
3 外“五色”内“五福”的藏汉密符 |
4 结论 |
(8)论藏传佛教主属寺系统及其形成原因——以青海格鲁派寺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藏传佛教传统主属寺称谓考析 |
二、传统主属寺关系中的两种结构模式 |
1. 二级结构模式。 |
2、二级以上层级结构模式。 |
三、传统主属寺系统形成的内在原因 |
1. 主属寺关系形成中“教”的因素 |
2. 主属寺关系形成中“人”的因素 |
四、小结 |
(10)波密“波卓”森林人歌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工布地区历史文化现象 |
1.1 工布地区地理自然环境 |
1.2 工布地区社会、宗教及歌舞文化 |
第二章 波密“波卓”森林人的歌舞 |
2.1 波密县概述 |
2.1.1 波密县自然及文化概述 |
2.1.2 称谓考 |
2.1.3 波密县的歌舞 |
2.2 波密“波卓”舞蹈 |
2.2.1 “波卓” |
2.2.2 “波卓”舞蹈形成的社会组成及艺术特色 |
2.2.3 “波卓舞蹈”表演时间地点和表演的形式、程序 |
2.2.4 “波卓舞蹈”的舞蹈动作分析 |
2.2.5 “波卓”的音乐及歌词 |
2.2.6 “波卓”的服装 |
2.2.7 “波卓”与“恰巴波”之比较 |
2.3 波密“热巴”舞蹈 |
2.3.1 波密“热巴”的形成说 |
2.3.2 波密热巴的时间地点、表演程序、内容及鼓点 |
2.3.3 波密热巴舞蹈动作分析 |
2.3.4 波密热巴的服装及道具 |
2.3.5 波密“热巴”舞蹈与工布江达县“梗羌姆”之比较 |
第三章 波卓、热巴歌舞的审美特征及价值 |
3.1 森林人歌舞的基本舞蹈风格 |
3.2 波卓、热巴是原始森林地带形成的歌舞美学特征 |
3.3 波卓、热巴歌舞的审美价值 |
3.4 与其它藏区不同的舞蹈审美特征 |
第四章 波卓、热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藏传佛教各教派称谓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以来梅山文化圈民间信仰研究 ——基于湘中木雕神像与发愿文的考察[D]. 李慧君.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论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阁历史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D]. 刀进草. 青海民族大学, 2020(06)
- [3]清代文献中的“红教”释义——以乾隆朝汉文文献为中心[J]. 徐法言. 宗教学研究, 2019(02)
- [4]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编织技艺研究[D]. 葛梦嘉. 北京服装学院, 2018(01)
- [5]30年来汉语称谓语研究回顾与展望[J]. 鞠彩萍,周建兵.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8(03)
- [6]“一带一路”历史背景下新疆蒙古族女性袍服的演变[J]. 葛梦嘉,蒋玉秋. 服装学报, 2017(05)
- [7]康巴藏袍“五色”和“五福”缘饰纹章考论[J]. 陈果,刘瑞璞. 丝绸, 2016(07)
- [8]论藏传佛教主属寺系统及其形成原因——以青海格鲁派寺院为例[J]. 拉先加. 中国藏学, 2015(04)
- [9]2014年清史研究综述[J]. 祁美琴,强光美. 清史研究, 2015(04)
- [10]波密“波卓”森林人歌舞研究[D]. 次仁卓玛. 西藏大学,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