锶掺杂论文_林雪,王晴,李云飞,周国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锶掺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磷灰石,羟基,凝胶,磁学,性能,结构,热稳定性。

锶掺杂论文文献综述

林雪,王晴,李云飞,周国强[1](2019)在《锶掺杂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骨缺损的治疗是临床研究中的一项重大挑战,在天然骨骼中发现的各种人体必需元素中,锶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元素。在人体中,锶具有很强的亲骨性。锶掺杂后的纳米羟基磷灰石,与未掺杂的羟基磷灰石相比表现出增强的促成骨细胞分化活性。(本文来源于《云南化工》期刊2019年03期)

孙雪峰,吴玉胜,李来时,王昱征,李明春[2](2018)在《锶掺杂对氧化铝气凝胶高温热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AlCl_3·6H_2O为原料,Sr(NO_3)_2为添加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并结合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了氧化铝气凝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氮气吸附-脱附比表面积测定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SrO含量对氧化铝气凝胶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SrO的氧化铝气凝胶是由片状和针状颗粒经过相互搭接构成的叁维多孔网络结构。高温条件下,SrO的掺杂能明显抑制氧化铝气凝胶的相变,随着SrO含量的增加,氧化铝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变大。经1 200℃焙烧后,SrO掺杂量为5%(质量分数)的气凝胶焙烧产物中有SrO·6Al_2O_3相生成,形成的SrO·6Al_2O_3可显着抑制氧化铝气凝胶的物相转变,获得的氧化铝气凝胶产物的比表面积高达122m~2/g,比相同条件下焙烧纯氧化铝气凝胶获得的产物的比表面积增加113m~2/g。(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8年09期)

陈英,刘中宁,姜婷,李波[3](2018)在《锶掺杂羟基磷灰石微球促骨再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锶作为人体内的微量元素,近年来已被证实具有抑制骨吸收以及促进骨再生作用。微球因为其特殊的表面,良好的操作性能,以及对机体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目前评价锶掺杂的羟基磷灰石微球促成骨效果的研究缺乏。因此本研究拟构建微球负载体系,实现锶的长期缓慢释放,(本文来源于《第十二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07-22)

张自强[4](2018)在《锶掺杂羟基磷灰石复合物(壳聚糖与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羟基磷灰石(简称HA,分子式Ca_(10)(PO_4)_6(OH)_2)因具有与人骨相似的组分和结构,广泛应用于骨修复与再生。作为优良的硬组织替代材料,HA的各种优良性能也异常突出,包括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骨传导性以及不可多得的无毒性和无免疫原性。然而因其较差的力学性能和结合能力,在作为骨修复支架材料的应用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必须在HA中加入第二相或多相以增强其力学性能。本论文分别利用壳聚糖(CS)和氧化石墨烯(GO)与HA复合,锶(Sr)因具备促进成骨细胞生长的特性可用其对HA进行掺杂改性,最终制备出粘结性和延展性较好的复合材料,并通过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量色散仪(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X)、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拉曼光谱(Raman)等测试手段,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分析和研究。第一章,简述了HA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并详细介绍了HA和HA涂层的制备方法,此外,还介绍了本实验的研究背景以及科研创新点。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实验所用原料和实验方案,以及要用到的实验器材和设备等。第叁章,我们以Na_2HPO_4和Ca(NO_3)_2·4H_2O为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合成羟基磷灰石粉体,将粉体超声分散在壳聚糖的醋酸溶液中,通过溶液共混和磁力搅拌的方法制备羟基磷灰石/壳聚糖(hydroxyapatite/chitosan,HA/CS)悬浮液。采用旋涂法在不锈钢304基材表面涂覆HA/CS悬浮液,分别在25℃和37℃条件下干燥12h成膜。分析结果表明,HA/C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69.02MPa,粘结强度达到12.61MPa,复合涂层结晶度好、黏结致密、无分解、无杂质,旋涂法能更好的使HA均匀地分散在CS中,减少HA微粒的团聚和游离,相比25℃,在37℃条件下干燥HA膜有助于HA与CS之间更多更好地结合,使所制备的HA/CS复合涂层具有更优良的性能。第四章,首先,采用化学沉淀法合成不同摩尔分数Sr掺杂的SrHA粉体(0(pure HA),0.5%,1%,2%,4%),首次通过旋涂技术在不锈钢基底上制备SrHA/CS复合涂层,研究在37℃干燥条件下复合涂层形貌及结构上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Sr~(2+)取代了部分Ca~(2+)成功掺杂进入HA晶格中,合成的HA纳米粒子具有球形形貌,而Sr~(2+)的加入促进了HA晶体的生长,增加其颗粒尺寸。此外,Sr弥补了HA合成中的缺钙现象。当Sr掺杂量达到4%时,[(Sr+Ca)/P]摩尔比达到了1.68,这接近Ca/P的理论比值1.67;复合涂层的粘接强度则达到13.33MPa。通过旋涂技术,HA可以均匀分散到CS中,合成的复合镀层结合致密且均匀,涂层表面无破坏或裂纹。此外,体外细胞培养试验显示所有复合涂层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4SrHA/CS涂层更利于细胞的增殖、黏附及向成骨分化。第五章,通过水热法成功合成不同GO浓度的SrHA/GO复合材料,分析结果表明SrHA呈棒状有序地排列在一起,无明显团聚现象,晶粒长度约80nm,直径约为30nm左右。SrHA在GO片层表面沉积并包裹GO,形成具有生物特性的微空隙。GO浓度增加使其与HA之间的作用更加剧烈,复合材料结合效果更好。由于GO的加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得到提升,且所有样品均无细胞毒性。第六章,对本研究课题进行总结及展望。(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期刊2018-06-30)

王丽萍[5](2018)在《微量氟、锌、锶掺杂羟基磷灰石晶体结构及生物学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简称HA)与天然硬组织的无机成分相似,有生物相容性好、骨传导能力强等特点,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硬组织损伤修复材料。但是HA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HA在体液中有一定的溶解度,因此HA涂层种植体在植入体内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涂层部分溶解,导致骨结合失败;同时HA抑菌性差,易发生细菌感染、种植体松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从生物仿生角度出发,研究天然硬组织中存在的微量元素对HA晶体结构、生物学活性及抗菌性的影响,以更好地理解微量元素在硬组织的多级有序结构的形成及优异的生物学性能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进而制备兼具生物活性及抗菌性的硬组织植入材料。本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微量氟元素对于合成过程中前驱相向氟掺杂羟基磷灰石(FHA)相转变过程的影响。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具有多级结构的FHA纯相纳米晶聚集体。通过FHA形成过程中的结构和形貌变化分析F在FHA相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发现了F存在时引起前驱相DCPA向FHA拓扑转变的晶体取向不同于其与HA间的取向关系,根据HRTEM结果及DCPA与FHA的晶体结构模型分析,FHA合成过程中存在以下晶体学取向关系:FHA[010]∥DCPA[001]和FHA(001)∥DCPA(010),造成了DCPA和FHA两者c轴间的关系由HA的平行关系变为FHA的垂直关系,从而形成c轴取向有序排列的纳米晶。该研究有助于从晶体生长机理方面了解氟元素对于羟基磷灰石晶体结构的重要影响,同时对于探讨牙釉质中微量氟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2.微量氟元素引起FHA晶体中出现Ca缺陷等活性反应中心,同时改变FHA的形貌及表面性质,使其具有较好的成骨细胞活性和抗菌性。发现微量F掺杂HA(F0.02)为缺钙型HA,其晶体结构中存在的缺陷数量明显高于HA及大量F掺杂HA样品。Ca缺陷的存在使F0.02晶体结构中形成净偶极矩,势能水平发生变化以及产生强酸位点等活性中心。F0.02还具有与天然磷灰石类似的长径比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微量F掺杂HA样品F0.02具有比HA及含氟量高的样品(F1和F2)更好的蛋白质吸附能力,能够显着促进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增殖以及提高其分化活性和成骨基因的表达。此外,微量F掺杂引起HA的晶格能增加,溶解度降低,材料表面亲水性降低,与Ca缺陷形成的活性中心共同起作用,使得微量F掺杂HA表现出显着的大肠杆菌抗菌性。由于微量氟掺杂羟基磷灰石兼具优异的成骨活性和抗菌性且无细胞毒性,使其在硬组织替代材料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3.微量F-Sr和微量F-Zn共掺杂HA的生物学效应研究。水热法制备了Sr掺杂、Zn掺杂、F-Sr共掺杂及F-Zn共掺杂HA。发现Sr掺杂HA不仅显着促进成骨细胞黏附、增殖,还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对研究骨肿瘤部位骨缺损修复具有重要意义。F-Zn共掺杂可以提高Zn的稳定掺杂量,显着提高Zn在HA晶格内的稳定性。微量F-Sr及微量F-Zn共掺杂HA样品均具有比大量元素共掺杂HA更好的蛋白质吸附性能及成骨细胞活性,掺杂量的增加明显降低材料的生物活性。微量F-Sr及微量F-Zn共掺杂HA比单一元素掺杂更好地促进成骨细胞的粘附、增殖以及分化。同时微量元素共掺杂HA具有较好的抗菌性,特别是F-Zn共掺杂HA,对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显着。因此,微量元素共掺杂对于提高HA的晶体结构稳定性、生物活性及抗菌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微量元素共掺杂将有助于提高HA植入体的长效稳定性。4.微量F掺杂HA及微量F-Zn共掺杂HA真空等离子喷涂涂层体外、体内成骨性及抗菌性研究。微量F掺杂、F-Zn共掺杂HA涂层经历等离子喷涂高温过程,均能够保持晶体结构,比HA涂层具有更为稳定的结构及更高的涂层结合强度。微量元素掺杂HA涂层体外成骨细胞活性较好,没有溶血性,适宜进一步开展动物体内实验。动物体内实验表明,微量元素掺杂HA涂层浸提液均对小鼠无组织器官毒性,不影响小鼠的正常生命活动。同时,微量元素掺杂HA涂层植入体在新西兰兔体内具有较好的成骨性,并且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实验发现,两种涂层种植体在沾染菌液情况下均与骨组织融合良好,种植体表面形成的新生骨组织明显多于HA,具有较好的抗菌性及成骨性。因此,微量F掺杂HA涂层及微量F-Zn共掺杂HA涂层作为骨替代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期刊2018-05-01)

刘佩佩[6](2018)在《锶掺杂钴酸镧基底担载金属或过渡金属氧化物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级电容器,又称为电化学电容器,是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能量储存器件之一,具有可快速充放电、寿命长以及功率密度高等优点,广泛的应用在电子设备、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等。超级电容器四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别为电极材料、导电基底(也就是集流体)、隔膜和电解质。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电极材料的制备和结构设计上,已取得了较高的比电容,如NiO(2013.7 F g~(-1))、Co_3O_4(2194 F g~(-1))、MnO_2(657 F g~(-1))等。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电极材料在传统基底(如泡沫镍、碳材料)上的担载量通常小于2 mg cm~(-2),无法满足商业化应用的需求(商业化电极材料的担载量大于等于10 mg cm~(-2))。因此,寻找新型并且能够高担载电极材料的导电基底变得尤为重要。钙钛矿氧化物La_(1-x)Sr_xCoO_(3-δ)(0≤x≤0.8),即锶掺杂钴酸镧,具有导电率高和稳定性强的特点,具备用作导电基底的潜力。以固相法制备的La_(1-x)Sr_xCoO_(3-δ)为多孔导电基底,与高担载量的金属单质和过渡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组成超级电容器的电极,并进一步对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机理探讨和分析。另外还设计组装了液态和全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测试了电容性能并检验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钙钛矿氧化物La_(1-x)Sr_xCoO_(3-δ)(x=0,0.2,0.3,0.4,0.5,0.6和0.8)多孔圆片,采用四探针法和交流阻抗法分别对其导电率和电阻进行了测试和分析,选出最佳基底。研究表明,当x=0.3时,即La_(0.7)Sr_(0.3)CoO_(3-δ),具有较好的导电性(79S cm~(-1))、较低的内阻(1.25Ωcm~2)和电荷传质电阻(0.80Ωcm~2)。La_(0.7)Sr_(0.3)CoO_(3-δ)多孔基底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分别采用SEM和TEM表征手段以及叁电极体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钙钛矿氧化物La_(0.7)Sr_(0.3)CoO_(3-δ)基底具有丰富的孔结构(孔径大小为200 nm-1μm,孔隙率高达38.9%)和较好的稳定性(在20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循环5000圈,比电容保持率高达97.5%)。另外,La_(0.7)Sr_(0.3)CoO_(3-δ)基底的导电率和传统基底泡沫镍(91 S cm~(-1))相差无几甚至高于碳布基底(39 S cm~(-1))。(2)以制备的钙钛矿氧化物La_(0.7)Sr_(0.3)CoO_(3-δ)为多孔导电基底,采用浸渍和高温煅烧两步法将NiO电极材料担载在La_(0.7)Sr_(0.3)CoO_(3-δ)多孔基底上,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电极。研究结果表明,NiO电极材料以纳米颗粒(颗粒大小为10 nm)的形式均匀的担载在La_(0.7)Sr_(0.3)CoO_(3-δ)多孔基底上,其担载量高达10 mg cm~(-2),并且电极材料和多孔导电基底结合紧密。这种独特的结构,既有利于NiO发生有效的氧化还原反应(Ni~(2+)/Ni~(3+))进而储存较多的能量,又能确保了电极在电化学测试过程中的稳定性。电化学结果表明,NiO/La_(0.7)Sr_(0.3)CoO_(3-δ)电极具有比电容高(电流密度为1 mA cm~(-2),面积比电容和质量比电容分别为10.6 F cm~(-2)和1064.1 F g~(-1))和稳定性良好(在20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循环充放电3000圈后,比电容保持率仍高达81%)的优点。进一步地,将该电极(阳极)和碳布(阴极)组装成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也表现出良好的电容特性,如电压高(1.65 V)、比电容高(1.77 F cm~(-2))、能量密度大(9.27 mWh cm~(-3))以及循环稳定性好(在20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循环充放电5000圈后,比电容保持率仍高达77%)。另外,将两个非对称电容器串联并充电1 min后,可点亮电压为2.5 V的LED灯,并且可持续点亮约12 min。(3)以(1)中制备的钙钛矿氧化物La_(0.7)Sr_(0.3)CoO_(3-δ)为导电基底,采用浸渍和高温煅烧两步法将单质Ag纳米颗粒(担载量高达28.6 mg cm~(-2))担载在La_(0.7)Sr_(0.3)CoO_(3-δ)多孔基底上,用作超级电容器的新型电极。电化学结果表明,电流密度为1 mA cm~(-2),面积比电容和质量比电容分别高达14.8 F cm~(-2)和517.5 F g~(-1),将电流密度增大80倍后(即电流密度为80 mA cm~(-2)),面积比电容仍保持在3.8 F cm~(-2)。另外,该电极在较大的电流密度50 mA cm~(-2)循环充放电3000圈后,比电容仍保持了最初比电容的85.6%。为了证明该新型电极在实际应用的可行性,与碳布组装成了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研究表明,该装置的电压可高达至1.8 V;电流密度为5 mA cm~(-2)时,能量密度高达21.9 mWh cm~(-3)(功率密度为90.1 mW cm~(-3)),在较大的电流密度下80 mA cm~(-2),功率密度高达1434.6 mW cm~(-3)(能量密度仍然保持在10.6 mWh cm~(-3));在50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循环充放电3000圈后,比电容保持率仍高达81.2%。(4)以CuO为电极材料,通过浸渍和煅烧两个简单的步骤将其担载在钙钛矿氧化物La_(0.7)Sr_(0.3)CoO_(3-δ)多孔基底上,组成CuO/La_(0.7)Sr_(0.3)CoO_(3-δ)电极。SEM和TEM的结果表明,La_(0.7)Sr_(0.3)CoO_(3-δ)担载了CuO(担载量为10 mg cm~(-2))后,不仅基底的多孔结构没有被破坏,而且CuO以纳米颗粒(大小约为7 nm)的形式均匀的分布在多孔La_(0.7)Sr_(0.3)CoO_(3-δ)基底的表面和孔道内,并与基底紧密结合。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CuO/La_(0.7)Sr_(0.3)CoO_(3-δ)电极电流密度为1 mA cm~(-2),面积比电容和质量比电容分别高达6.7 F cm~(-2)和670 F g~(-1),而电流密度为20 mA cm~(-2),该电极的面积比电容和质量比电容仍较高,分别为4.3 F cm~(-2)和430 F g~(-1),说明CuO/La_(0.7)Sr_(0.3)CoO_(3-δ)电极具备较好的倍率性能(比电容保持率高达64%)。另外,该电极在20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恒流循环充放电3000圈后,比电容仍保持了最初比电容的74%。与碳布(作阴极)组装成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同样表现出了较好的电容特性,如电压高(1.4 V)、比电容和能量密度高(当电流密度为1 mA cm~(-2)时,分别为1.13 F cm~(-2)和4.4 mWh cm~(-3))和稳定性好(在20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恒流循环充放电3500圈后,比电容仍然保持了初始比电容的79%)。(5)采用CuO/La_(0.7)Sr_(0.3)CoO_(3-δ)(阳极)和碳布(阴极)为电极,PVA/KOH凝胶为电解质,组装成新型的全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并与以3M KOH溶液为电解质的液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作比较。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该全固态装置的电压高至1.4 V。在电流密度为10 mA cm~(-2)时,面积比电容、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分别高达1.28 F cm~(-2)、4.98 mWh cm~(-3)和201.4 mW cm~(-3),当将电流密度增大至80 mA cm~(-2)时,功率密度达到了792.3 mW cm~(-3),此时面积比电容和能量密度仍分别保持在0.89 F cm~(-2)和3.30 mW cm~(-3)。此外,该全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还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即在50 mA cm~(-2)电流密度下,循环充放电3500圈后,比电容仍保持了最初比电容的98%,并且将两个非对称电容器装置串联并充电1 min后,点亮的LED灯在20 min后灯才熄灭。通过比较全固态装置和液态装置的交流阻抗谱图发现,前者的内阻(1.49Ωcm~2)和电荷传质电阻(1.42Ωcm~2)均稍高于后者内阻(0.58Ωcm~2)和电荷传质电阻(0.79Ωcm~2)。原因是PVA/KOH凝胶电解质的离子导电率小于3M KOH液态电解质,并且PVA/KOH凝胶对电极的浸润性不及KOH溶液。但综合来讲,全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CuO/La_(0.7)Sr_(0.3)CoO_(3-δ)//碳布不仅具有较好的电容性能,并且与相对应的液态装置相比,还具有环保、易包装等优点,因此更适合商业化应用。(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4-10)

韦路希[7](2018)在《硒锶掺杂羟基磷灰石粉体与陶瓷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元素掺杂改性的羟基磷灰石(HA)是骨修复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人体微量元素硒(Se)具有抗癌作用,人体微量元素锶(Sr)具有促成骨作用,但关于Se掺杂羟基磷灰石(Se-HA)的研究并不完善,且尚未有研究关注Se/Sr共掺杂羟基磷灰石(Se-Sr-HA)。因此,本文将围绕Se-HA及Se-Sr-HA,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Rietveld精修、差热分析等测试分析方法,重点研究了功能元素的掺入机制及其对HA结构、热稳定性的影响,并进行细胞生物学评价。同时,在元素掺杂基础上细化HA粉体粒径,期望构建安全无毒,且具有抗肿瘤、促成骨能力的HA功能材料,这对促进HA生物材料的发展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不同掺硒量的Se-HA粉体。研究结果显示,Se以SeO_3~(2-)取代PO_4~(3-)的形式掺入HA晶格,但其掺入量存在上限,当硒磷摩尔比(Se/P)大于等于0.08时,SeO_3~(2-)难以完全进入HA结构。SeO_3~(2-)进入HA结构后,使晶格参数a增大、c减小,并造成晶胞体积、微观应力的增大,晶胞密度、晶粒平均尺寸的减小。SeO_3~(2-)在高温下易分解,从而影响了HA的热稳定性,Se/P≤0.05时,掺Se提高HA的热稳定性,使其热分解温度升高;Se/P≥0.08时,Se-HA易分解产生氧化钙杂相。细胞实验结果表明,SeO_3~(2-)的浓度影响细胞行为,Se/P≤0.05,浓度≤0.2 mg/m L,是较理想的Se掺杂量,此时样品析出的SeO_3~(2-)对正常细胞无显着影响,对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本文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了Se-Sr-HA粉体。SeO_3~(2-)及Sr~(2+)可成功掺入HA晶格,使晶格参数a、c增大,晶胞体积膨胀,密度降低。Sr~(2+)占据Ca~(2+)的位置,精修结果表明,当掺Sr~(2+)量较少时,Sr~(2+)倾向于优先占据CaⅡ位点,随着Sr~(2+)掺入量的增多,CaⅠ位点的占有率增大,占位变化会影响其结构稳定性。掺Se量不变,当Sr含量≤5 mol%时,HA热稳定性降低,易生成β-TCP相;掺Sr量>5 mol%时,HA的热分解温度升高,无杂相产生。Se-Sr-HA样品均对骨肉瘤细胞有抑制作用,Sr~(2+)的释放对癌细胞无影响,抑制癌细胞的主要因素为SeO_3~(2-)的作用,而Sr~(2+)的掺入促进了SeO_3~(2-)的溶出。本文通过化学沉淀法及水热模板法制备了元素掺杂HA纳米粉体。通过调节反应参数可控制粉体粒径,得到了适宜的实验条件。细胞实验表明,不同合成方法得到的HA纳米粒子不影响正常细胞的增殖生长,但对骨肉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与合成方法及粒子粒径有关。沉淀法得到的HA纳米粒子对骨肉瘤细胞抑制作用强于水热模板法,且粒径细化后的Se-HA纳米粒子进一步增强了对骨肉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后,经单轴加压、冷等静压二次成型及高温烧结,可得到硒锶掺杂HA陶瓷。Se的掺入促进HA陶瓷的致密化过程;Sr的掺入不利于陶瓷的烧结;Sr/Se的共掺使HA烧结温度降低,易获得致密的HA陶瓷。不同元素掺杂的HA陶瓷均具有矿化能力。(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1-10)

张欣然,林开利[8](2017)在《锶掺杂协同HA生物陶瓷表面有序微米结构调控BMSCs成骨分化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具有表面微米花纹及掺锶(Sr)的羟基磷灰石(HA)生物陶瓷(Sr-m HA),探讨Sr-m HA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作用及内在机理。方法:1.制备不同Sr含量(0、5、10、20wt.%)HA,X射线衍射(XRD)进行分析检测;2.CCK-8及碱性磷酸酶(ALP)半定量检测不同HA对BMSCs增殖及分化的影响,筛选(本文来源于《2017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7-10-13)

刘宾[9](2017)在《锶掺杂钴酸镧薄膜的微观结构及其物理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钴酸镧具有稳定的晶体结构、独特的电磁特性以及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在信息存储、环境保护和工业催化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钴酸镧薄膜中掺杂锶或引入氧空位,能显着改变其物理性能。本论文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学系统地研究了锶掺杂和氧空位对La_(1-x)Sr_xCoO_3(LSCO)薄膜微观结构的影响,并关联了其电、磁性能。本硕士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对钙钛矿氧化物的晶体结构、前期理论模型以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介绍了钙钛矿氧化物的微观结构及其物理特性,分析了近期LSCO体系的研究现状,指明了未来的研究方向,阐明了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二章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系统地研究了退火及未退火La_(0.33)Sr_(0.67)CoO_3薄膜的微观结构,并关联了其电磁性能。研究发现,未退火薄膜中只有A位存在由阳离子有序导致的调制结构;真空退火薄膜的A位和B位分别存在由阳离子有序和氧空位有序导致的调制结构。氧空位有序导致薄膜由退火前的铁磁性金属导体转变为退火后的无磁性半导体。第叁章通过调控薄膜沉积过程中的氧压制备了不同氧含量的La_(0.67)Sr_(0.33)CoO_(3-δ)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系统研究了薄膜的结构及微观结构,并关联了其磁学性能。研究发现,氧空位的引入导致薄膜面外晶格拉长。结合磁性能测试和第一性原理计算,证实氧空位是通过改变薄膜中钴离子的价态而影响钴离子间的交换耦合进而抑制薄膜的铁磁性,其工作机制与锶掺杂类似。第四章研究了锶掺杂和氧空位对LSCO薄膜电输运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锶掺杂量从0增加到0.3时,薄膜的电输运机制从变程跃迁变为双交换作用,同时薄膜由半导体变为金属性导体。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学观察研究发现,只有当锶掺杂量为0.3时,LSCO薄膜中双交换作用最强,导电性最佳。(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7-05-20)

李云飞[10](2017)在《银锶掺杂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合成及骨修复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骨由于损伤或疾病而发生骨缺损后,引入骨修复材料以用于恢复骨骼完整性、填充空隙和增强骨修复能力就成为了迫切的需求。纳米羟基磷灰石(HA)的组成和结构与骨的矿物质成分相似,具有生物相容性高、骨诱导性强、比表面积大、成骨性好、生物降解性强、骨整合性好等优点,应用在骨缺损修复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骨修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感染和炎症,在HA中掺入银和锶可以防止感染以及促进HA的矿化能力。本文采用水热法以EDTA二钠为模板合成了系列纳米HA、银掺杂纳米HA、锶掺杂纳米HA和银锶共掺杂HA。使用TEM、SEM、XRD、FT-IR和EDS表征不同HA的形貌、结构和组成。以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作为模型,评价了不同HA的抗菌性;以巨噬细胞(RAW264.7)和成骨细胞(MC3T3-E1)作为模型,评价了不同HA对细胞活力、成骨细胞ALP的表达及矿化结节能力和巨噬细胞的炎症因子(TNF-α与IL-6)的表达的影响。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及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叁个方面:(1)合成了纳米HA和银掺杂纳米HA,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材料为纳米级实心棒状,平均直径为60.1±4.8 nm,平均长度为173.7±8.5 nm。不同质量分数的银掺杂纳米HA都对E.Coli和S.aureus具有抗菌作用,且银掺杂质量分数越高,抗菌效果越好。银掺杂纳米HA对巨噬细胞和成骨细胞毒性较小,纳米HA和Ag_(5.0)HA相对于对照组都促进了ALP的表达,表现出促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HA相对于OS对照组的ALP表达量提高了449.8%,Ag_(5.0)HA相对于OS对照组的ALP表达量提高了432.1%,Ag_(5.0)HA的促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稍弱于HA。HA和Ag_(5.0)HA都促进了矿化结节的生成,HA相对于OS对照组的矿化量提高了63.3%,Ag_(5.0)HA相对于OS对照组的矿化量提高了58.8%。HA和Ag_(5.0)HA都对RAW264.7细胞的细胞因子TNF-α的分泌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18.7%和29.1%,Ag_(5.0)HA的抑制程度更显着。HA对RAW264.7细胞的细胞因子IL-6的分泌没有影响,而Ag_(5.0)HA明显抑制了IL-6的表达,抑制率为13.1%。(2)合成了纳米HA和锶掺杂纳米HA,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材料为纳米级实心棒状,锶掺杂纳米HA的平均直径为38.6±2.2 nm,平均长度为135.3±27.4 nm,均低于纳米HA。锶掺杂纳米HA生物相容性好,纳米HA和Sr_(5.0)HA相对于对照组都促进了ALP的表达,表现出促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HA相对于OS对照组的ALP表达量提高了449.8%,Sr_(5.0)HA相对于OS对照组的ALP表达量提高了630.8%。Sr_(5.0)HA的促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强于HA,ALP表达量提高了181.0%,说明锶掺杂能显着提高成骨细胞成骨分化的能力。HA和Sr_(5.0)HA具有明显的促矿化能力,HA相对于OS对照组的矿化量提高了63.3%,Sr_(5.0)HA相对于OS对照组的矿化量提高了136.2%。而Sr_(5.0)HA又比HA的矿化能力提高了72.9%,因此锶掺杂能提高HA的矿化能力。HA和Sr_(5.0)HA都对RAW264.7细胞的细胞因子TNF-α的分泌产生了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18.7%和19.3%。HA对IL-6的分泌没有影响,没有显着性差异,而Sr_(5.0)HA对IL-6的分泌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1.3%。(3)合成了纳米HA和银锶共掺杂纳米HA,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材料都是纳米级实心棒状,银锶共掺杂纳米HA的平均直径和平均长度均低于纳米HA,银锶共掺杂纳米HA的平均直径为37.0±4.8 nm,平均长度为109.1±20.0 nm。不同锶掺杂比的银锶共掺杂纳米HA都对E.Coli和S.aureus有抗菌作用,对E.Coli的抑菌圈半径在约6.6 mm到约6.9 mm之间,大于Ag_(5.0)HA对E.Coli的抑菌圈半径;对S.aureus的抑菌圈半径在约6.2 mm到约6.5 mm之间,大于Ag_(5.0)HA对S.aureus的抑菌圈半径。银锶共掺杂HA毒性小,纳米HA和Ag_(5.0)Sr_(5.0)HA相对于对照组都促进了ALP的表达,表现出促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HA相对于OS对照组的ALP表达量提高了297.1%,Ag_(5.0)Sr_(5.0)HA相对于OS对照组的ALP表达量提高了451.1%。Ag_(5.0)Sr_(5.0)HA的促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强于HA,ALP表达量提高了154.0%,说明银锶掺共掺杂能显着提高成骨细胞成骨分化的能力。HA和Ag_(5.0)Sr_(5.0)HA具有明显的促矿化能力,HA相对于OS对照组的矿化量提高了63.3%,Ag_(5.0)Sr_(5.0)HA相对于OS对照组的矿化量提高了89.9%。而Ag_(5.0)Sr_(5.0)HA又比HA的矿化能力提高了26.6%,因此银锶共掺杂能提高HA的矿化能力。HA和Ag_(5.0)Sr_(5.0)HA都对RAW264.7细胞的细胞因子TNF-α的分泌产生了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18.7%和36.0%。HA对IL-6的分泌没有影响,没有显着性差异,而Ag_(5.0)Sr_(5.0)HA对IL-6的分泌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0.2%。银锶共掺杂赋予了纳米HA抗菌、抗炎和促成骨分化矿化的能力。(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7-05-01)

锶掺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AlCl_3·6H_2O为原料,Sr(NO_3)_2为添加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并结合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了氧化铝气凝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氮气吸附-脱附比表面积测定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SrO含量对氧化铝气凝胶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SrO的氧化铝气凝胶是由片状和针状颗粒经过相互搭接构成的叁维多孔网络结构。高温条件下,SrO的掺杂能明显抑制氧化铝气凝胶的相变,随着SrO含量的增加,氧化铝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变大。经1 200℃焙烧后,SrO掺杂量为5%(质量分数)的气凝胶焙烧产物中有SrO·6Al_2O_3相生成,形成的SrO·6Al_2O_3可显着抑制氧化铝气凝胶的物相转变,获得的氧化铝气凝胶产物的比表面积高达122m~2/g,比相同条件下焙烧纯氧化铝气凝胶获得的产物的比表面积增加113m~2/g。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锶掺杂论文参考文献

[1].林雪,王晴,李云飞,周国强.锶掺杂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J].云南化工.2019

[2].孙雪峰,吴玉胜,李来时,王昱征,李明春.锶掺杂对氧化铝气凝胶高温热稳定性的影响[J].功能材料.2018

[3].陈英,刘中宁,姜婷,李波.锶掺杂羟基磷灰石微球促骨再生研究[C].第十二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8

[4].张自强.锶掺杂羟基磷灰石复合物(壳聚糖与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深圳大学.2018

[5].王丽萍.微量氟、锌、锶掺杂羟基磷灰石晶体结构及生物学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8

[6].刘佩佩.锶掺杂钴酸镧基底担载金属或过渡金属氧化物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7].韦路希.硒锶掺杂羟基磷灰石粉体与陶瓷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8].张欣然,林开利.锶掺杂协同HA生物陶瓷表面有序微米结构调控BMSCs成骨分化作用研究[C].2017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7

[9].刘宾.锶掺杂钴酸镧薄膜的微观结构及其物理性能研究[D].青岛大学.2017

[10].李云飞.银锶掺杂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合成及骨修复基础研究[D].河北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a)基于不同量锶掺杂NiOx空穴...锶掺杂羟基磷灰石纳米晶XRD图锶掺杂量为4mol%的PbTe粉体样...银和锶掺杂在不同位点的离子掺...和不同锶掺杂...锶掺杂对BaTiO_3薄膜粒径与结晶...

标签:;  ;  ;  ;  ;  ;  ;  

锶掺杂论文_林雪,王晴,李云飞,周国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