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表面活性剂,界面,聚合物,粘弹性,辛基,烷基苯,收率。
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论文文献综述
吕良岩[1](2019)在《二元复合驱中表面活性剂的优选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表面活性剂的优选与评价是二元复合驱研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使用美国Texas-500型界面张力仪测试油水界面张力,优选出符合标准的s5表面活性剂。同时,测试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发现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聚合物溶液的粘度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研究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浓度条件下,优选出的s5表面活性剂不仅能将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超低界面张力水平,又可以使聚合物溶液的粘度保持较高水平,可以应用于二元复合驱。(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19年10期)
孔德照[2](2018)在《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特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化学驱油的过程中,往往将表面活性剂加入到聚合物中进行混合再注入到地层中,将两者的优势综合取得更大的驱油效果。通过对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进行物理模拟实验,对比不同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效果,对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二元复合体系的特性进行评价。(本文来源于《化工设计通讯》期刊2018年12期)
孙硕,胡绍全,闫华[3](2018)在《无碱二元复合驱中表面活性剂对驱油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表面活性剂在无碱二元驱油体系中可以促使残余油启动,扩大波及体积,提高微观驱油效率。本文研究了无碱二元驱油体系中表面活性剂通过改变界面张力、毛管力和吸附浓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结合前期室内实验和大庆油田萨中西区一类油层试验区矿场试验数据,配合使用化学驱模拟软件ChemEOR,建立9注16采理想模型进行无碱二元复合驱数值模拟。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浓度改变界面张力、毛管力和表面活性剂吸附浓度,分析含水率、累产油和采出程度,从而得到无碱二元驱油体系中界面张力、毛管力和表面活性剂吸附浓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碱二元复合体系中适宜的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为10-3数量级,表面活性剂作用下改变毛管力对驱油效果影响不明显,表面活性剂吸附浓度为0.25wt%时驱油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师》期刊2018年11期)
李挺,余维初,何恕[4](2018)在《国外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叁元复合驱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2000-2018年委内瑞拉、加拿大等有大中型油藏国家针对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驱作为油田提高采收率储备技术的实际情况;在介绍ASP驱配方案例的基础上总结了实验结论,特别深入介绍了液氨、有机碱、阿拉伯胶等在ASP驱中的应用研究情况;在ASP驱面临的困境方面介绍了液氨和有机碱减小储层伤害的优势以及ASP体系粉末化和研发ASP驱用新型化学品的策略;提出了在超低界面张力成像设备研究上加快应用"3D+新公式"技术精准测试等具体建议。(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8年20期)
任强,王振宇,孙玉海[5](2018)在《二元复合驱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的作用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介观模拟方法对二元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油水界面的分布形态进行了研究,发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均分布在油水的界面,单独使用时对界面张力的降低均有一个极值,但两者协同作用时呈互补的状态,使油水界面处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分布密度增大,更多地占据油水界面层,从而能够更多地降低界面张力;聚丙烯酰胺不能降低界面张力,但自身能够通过分子链的缠结向四周延伸,形成一个空间网状结构,将周围的油滴连结起来,使油分子更容易聚集。(本文来源于《石油炼制与化工》期刊2018年09期)
唐佳斌,杨双春,张亮[6](2018)在《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特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物理模拟实验,针对多种表面活性剂进行界面特性筛选,以找出适合大庆油田的二元体系用表面活性剂。实验表明,SHSA-HN2表面活性剂能够有效降低界面张力,比石油磺酸盐SS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要强。并且SHSA-HN2二元体系的粘度和弹性均高于石油磺酸盐ss二元体系。从驱油效果实验可以看出,SHSA-HN2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的驱油效果比单独聚合物驱提高3.8个百分点,SHSA-HN2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的驱油效果与石油磺酸盐ss二元体系相比,石油采收率提高2.3%。SHSA-HN2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在大庆油田上具有较好的驱油效率,该实验结果对于大庆油田二元驱具有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8年08期)
刘翎[7](2018)在《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驱油体系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表面活性剂DWS与大庆原油形成超低油水界面张力,矿化度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不明显;表面活性剂不影响聚丙烯酰胺的增黏性能,与聚合物配伍性好,但在油砂上的吸附量相对较大。在低渗透天然岩心上,水驱后二元复合驱平均提高采收率12.0%。在近似黏度和界面张力条件下,叁元复合体系比二元复合体系多提高采收率3~5个百分点,但叁元复合体系比二元体系的化学剂成本高。亲水亲油平衡是无碱表面活性剂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机理,疏水碳链长,相对分子质量大是无碱表面活性剂的一个特征。合成无碱表面活性剂的方向包括选用更长的单一疏水碳链,或合成含两个疏水碳链的双子表面活性剂。(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应用》期刊2018年06期)
杨明庆[8](2018)在《弱碱叁元复合驱表面活性剂的研制及碱的动态作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降低石油资源损耗,提升石油能源开采效率,叁次采油化学驱油技术是当前石油能源开采研究的重点内容。大庆油田采用了以重烷基苯为原料适合强碱的烷基苯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并应用于叁次采油生产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但强碱的使用也带来了采油井井筒结垢严重、采出液处理困难等诸多问题,因此开发弱碱叁元复合驱油体系成为未来叁次采油的发展方向。本论文开发出了用于弱碱驱油体系的系列表面活性剂,并进行了模拟驱替实验,结果表明其性能优于现在油田使用的强碱驱油体系。首先以4-壬基酚和溴代烷为原料合成烷氧基碳链数为6,8,10和12的2-烷氧基-5-壬基磺酸钠,界面张力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碳链数的增加,其界面张力只能达到10-2 m N/m,混合后也未能达到超低界面张力10-3 m N/m,因此不具有弱碱驱油性能。其中间体2-烷氧基-5-壬基磺酸是一种布朗斯特酸,可以地加速酯化反应,其烷基碳链的长度对催化效率影响很大,这是由于烷基碳链的增加增强了疏水性,更容易形成微乳液,并导致其极性端有一定的酸度聚集,获得相对较高的酸度。以1-十二烯、1-十四烯、1-十六烯和1-十八烯为烷基化试剂合成单链、双链和四链的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产品C12-MADS、C14-MADS、C16-MADS、C18-MADS、C12-DADS、C14-DADS、C16-DADS、C18-DADS、C12-TADS、C14-TADS、C16-TADS和C18-TADS。在合成反应过程中通过正交实验对反应参数进行优化,最后确定最优反应条件为烷基化反应时间8 h,反应温度80℃,磺化反应温度为30℃,磺化反应时间为0.5 h,磺化物老化时间为1 h。采用电导率法得到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子结构相同的磺酸钠随着烷基碳链长度增加CMC逐渐降低。对于分子结构不同的磺酸钠,双烷基碳链CMC最低。通过在水中的溶解状态确定用基团数法计算单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和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的HLB值,四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的HLB值可使用通式计算。使用旋滴法测量系列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组成的叁元复合体系(弱碱)对大庆原油的界面张力,结果表明,对于MADS来说,随着分子中烷基碳链长度的增加,界面张力降低。而对于DADS来说,随着分子中烷基碳链长度的增加,界面活性没有提高。对于TADS分子,随着烷基碳链长度的增加,界面张力值越来越低,说明TADS分子中的烷基碳链的长度对界面张力有较大的影响。为获得性能更优的表面活性剂,按分子结构相同而碳链长度不同,碳链长度相同而分子结构不同的方式进行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碳链长度为十八碳的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和四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的复配对原油显示出良好的界面性能,通过考察混合比例,最终确定摩尔比为1∶1的混合表面活性剂(DT Blend)性能最优,其对原油的界面张力可降至10-3 m N/m,甚至可降至10-4 m N/m,且二者的配比范围较宽。通过研究DT Blend的界面性能发现,在低浓度下大分子量聚合物能够提高叁元复合体系(ASP)的界面性能,碱的存在对聚合物粘度影响显着,考虑到碱的使用量和实际应用中ASP体系的粘度,确定聚合物浓度为0.125%。新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DT Blend用于大庆油田四个主力采油厂的原油,在弱碱条件下界面张力都能降至超低,并且所需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和碱的浓度范围也都比较宽泛。表面活性剂DT Blend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将配制的弱碱ASP体系放置在45℃恒温箱中,经过30天、60天、110天、150天后使用采油二厂原油所测量的界面张力依然能够达到超低。通过与大庆油田现在所使用的重烷基苯磺酸钠(HABS)进行驱替性能对比,表面活性剂DT Blend显示出更加优异的驱替性能,驱油效率更高。当表面活性剂DT Blend的浓度为0.12%和碱的浓度为1.0%时,采收率在水驱的基础上能够提高22.7%。虽然0.12%DT Blend+1.0%Na2CO3的驱替方案中表面活性剂和碱的量明显比0.3%DT Blend+1.2%Na2CO3要低,但采收率只降低了7.35%,依然能够达到22.7%,仍高于重烷基苯磺酸盐的强碱体系0.4个百分点。通过油滴在经过不同体系时的形态变化以及界面张力的测量,研究了碱在叁元复合体系中的作用。非石油类磺酸盐的平衡界面张力要高于动态时的最低界面张力,最低界面张力是由于碱的加入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升高和碱与石油反应生成的天然皂与添加的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乳状液的稳定性分析,确定碱的存在可以降低乳状液分散相中油滴的聚并速度,使得乳状液分散相更加的稳定。(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6-01)
张鹏龙,孙秀芬,宫希杰,高英,李春香[9](2017)在《叁元复合驱配制水水质对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的影响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界面张力是表面活性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直接关系到提高采收率的程度。通过叁元复合驱配制水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变化,研究水质变化对界面张力的影响的规律,这对提高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性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精细与专用化学品》期刊2017年12期)
侯健[10](2016)在《叁元复合驱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油田开采中,叁元复合驱是一种先进的驱油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不过需要结合不同的油藏环境,对表面活性剂的类型进行合理选择,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油田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近年来油田叁元复合驱技术的应用情况,对几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6年08期)
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化学驱油的过程中,往往将表面活性剂加入到聚合物中进行混合再注入到地层中,将两者的优势综合取得更大的驱油效果。通过对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进行物理模拟实验,对比不同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效果,对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二元复合体系的特性进行评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论文参考文献
[1].吕良岩.二元复合驱中表面活性剂的优选与评价[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9
[2].孔德照.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特性评价[J].化工设计通讯.2018
[3].孙硕,胡绍全,闫华.无碱二元复合驱中表面活性剂对驱油效果的影响[J].化学工程师.2018
[4].李挺,余维初,何恕.国外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叁元复合驱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8
[5].任强,王振宇,孙玉海.二元复合驱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的作用机理[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8
[6].唐佳斌,杨双春,张亮.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特性评价[J].当代化工.2018
[7].刘翎.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驱油体系性能研究[J].石油化工应用.2018
[8].杨明庆.弱碱叁元复合驱表面活性剂的研制及碱的动态作用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8
[9].张鹏龙,孙秀芬,宫希杰,高英,李春香.叁元复合驱配制水水质对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的影响初探[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7
[10].侯健.叁元复合驱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与发展[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