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流栽培技术论文-张树宾,李文进,乔德福

径流栽培技术论文-张树宾,李文进,乔德福

导读:本文包含了径流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抚仙湖径流区,香椿,栽培育苗,矮化整形

径流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树宾,李文进,乔德福[1](2016)在《抚仙湖径流区香椿矮化密植高产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水质好水量大的抚仙湖,其径流区人口较多,既要促其跨越发展又要控制湖水污染是个大难题。从选择优良品种和优质种子、矮化整形、增施有机肥、生物防治等方面阐述香椿矮化密植栽培技术措施,旨在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防治湖水面源污染,同时带动乡村生态观光旅游发展。(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期刊2016年05期)

刘红江,郭智,郑建初,陈留根,周炜[2](2015)在《不同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及径流NPK流失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水稻品种苏101为供试材料,设置超高产生产技术、常规生产技术和减肥生产技术3个处理,研究不同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及农田径流NPK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产生产技术水稻产量比常规生产技术增加了11.1%,减肥生产技术与常规生产技术产量差异不大;试验年度稻季农田总径流深为3.9×102mm;稻田地表径流水体总N、总P和K流失量从高到低均依次为超高产生产技术、常规生产技术和减肥生产技术,处理间的差异多达到显着水平;减肥生产技术与常规生产技术稻田地表径流NPK流失率差异不大,但均显着大于超高产生产技术;不同栽培技术条件下水稻N肥的偏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减肥生产技术>常规生产技术>超高产生产技术;超高产生产技术在显着提高水稻产量的同时,也增加了稻田地表径流NPK流失量,虽然采取秸秆还田和耕翻措施可使其NPK流失率显着降低,但其N肥偏生产力显着降低,而采取秸秆还田的减肥生产技术,水稻产量与常规生产技术大致相当,且稻田地表径流NPK流失量显着降低,N肥的偏生产力显着增加,因而是一种更为环保型的栽培技术措施。(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5年09期)

杜世平[3](2004)在《半干旱偏旱区糜子径流栽培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糜子以其耐旱、耐瘠薄、营养丰富、抗病虫害、适应性广等优点成为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已成为宁南山区小杂粮及区域特色农产品开发规划重点发展的大产业。因此,探讨糜子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52.5%,成为农业、林业、畜牧业的重要基地。该区光热资源丰富,生产潜力很大,但自然条件严酷,降水稀少且降水变率大、季节分配不均,干旱尤其是春旱频繁,成为该区农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受季风气候控制,黄土高原的高强度阵性降水往往引起大面积的农田径流。另一方面,小于5mm的无效降水多,导致径流损失与蒸发损失等水分非目标性输出增多。因此,利用各种非耕地径流发展径流农业的各项技术也就应运而生。 传统径流农业技术多应用于沟坡地区,由产流区和聚流区两个部分组成。而在旱作条件严酷的平整农田,如何应用这一水分空间聚集技术原理,以改善半干旱偏旱区农田水分状况,国内外少见报道。 本试验以宁南半干旱偏旱区主栽抗旱作物糜子为对象,田块采取农田微工程覆膜集雨高效用水模式设计,即采用土垄窄带、土垄宽带、膜垄窄带和膜垄宽带4种不同沟垄处理形式以及叁垄沟覆膜种植、双垄沟覆膜种植、平膜穴播、膜侧沟播和露地条播等5种不同覆膜方式对糜子水分生产效率及增产作用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1.沟垄径流栽培可使水分相对集中,改善作物水分状况,促进作物生长发育;促使降水向土壤深层入渗,有利于水分保蓄。不同处理间效应大小依次为:膜垄窄带>膜垄宽带>土垄窄带>土垄宽带。沟垄处理对土壤水分在表层影响大而早,在较深层影响小而晚。 2.沟垄径流栽培聚水效果越好的处理,其沟内种植区作物生长越好。要达到整块土地的增产,应处理好聚水和土地利用率的关系。本研究对半干旱偏旱区糜子实施径流栽培,沟垄比2:1的宽带较沟垄比1:1的窄带增产,膜垄比土垄增产,土垄窄带比平作不增产。 3.糜子沟垄径流栽培的耗水量随带宽变化较大,与垄面状况关系较小,宽带>(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4-11-01)

径流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水稻品种苏101为供试材料,设置超高产生产技术、常规生产技术和减肥生产技术3个处理,研究不同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及农田径流NPK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产生产技术水稻产量比常规生产技术增加了11.1%,减肥生产技术与常规生产技术产量差异不大;试验年度稻季农田总径流深为3.9×102mm;稻田地表径流水体总N、总P和K流失量从高到低均依次为超高产生产技术、常规生产技术和减肥生产技术,处理间的差异多达到显着水平;减肥生产技术与常规生产技术稻田地表径流NPK流失率差异不大,但均显着大于超高产生产技术;不同栽培技术条件下水稻N肥的偏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减肥生产技术>常规生产技术>超高产生产技术;超高产生产技术在显着提高水稻产量的同时,也增加了稻田地表径流NPK流失量,虽然采取秸秆还田和耕翻措施可使其NPK流失率显着降低,但其N肥偏生产力显着降低,而采取秸秆还田的减肥生产技术,水稻产量与常规生产技术大致相当,且稻田地表径流NPK流失量显着降低,N肥的偏生产力显着增加,因而是一种更为环保型的栽培技术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径流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张树宾,李文进,乔德福.抚仙湖径流区香椿矮化密植高产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2016

[2].刘红江,郭智,郑建初,陈留根,周炜.不同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及径流NPK流失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5

[3].杜世平.半干旱偏旱区糜子径流栽培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标签:;  ;  ;  ;  

径流栽培技术论文-张树宾,李文进,乔德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