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水生植物装扮西湖(论文文献综述)
明圆圆[1](2020)在《基于历史文脉的城市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黑庄户御金鱼文化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文化建设也迎来高潮。历史文脉作为城市记忆的延续,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分之一,挖掘并保护历史文脉的对城市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然而,真实背景下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对历史文脉的保留与呈现却远远不够。空间被多维度压缩,文化缺失加剧,城市向着冷漠空虚、病态无序的方向倾倒。基于此,如何构建和谐健康的公共空间,并且深化其文化底蕴,引导城市良性发展,这一问题发人深省。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基于历史文脉合理建设城市文化公园是对上述问题的积极回应。针对历史文脉如何在城市公园中设计表达这一议题,该研究首先阐释文脉、历史文脉和文化公园等相关概念的定义,梳理概述了国内外各城市的研究进程,包括设计思想和设计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公园项目的实践成果。在此基础上,总结整理相关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理论,进一步探讨如何将其运用于城市文化公园的规划设计之中,并对文化公园的选址和规模提出要求和预估。此外,该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在各案例中,系统梳理了当地的历史文脉,归纳总结出公园设计中历史文脉的表达方法和策略,进而从总体设计到详细设计,由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构建起更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以此指导随后的方案设计。在设计阶段,该文以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御金鱼文化公园为例,展示了当地历史文脉设计表达的方法和成果。
赵雪莹[2](2020)在《风景园林绿地主题主景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合理的风景园林绿地规划建设能够能高人民生存环境的质量、增加园林绿地的生态效能,有利于解决城市生态环境的问题。而风景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灵魂和核心内容是主题主景,独特的主题主景设计能够有效地避免出现绿地景观雷同、风格不统一等问题,能够使风景园林绿地设计形成有效统一的整体。文章针对现在对风景园林绿地主题主景设计方面的理论较少、设计师缺乏对主题意境的把握、主题主景设计表现单一等问题和现象,对风景园林绿地主题设计手法和主景设计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日后风景园林绿地主题主景设计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文章通过对风景园林绿地主题主景相关信息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全面了解主题主景设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国内外相关成果的研究进展,根据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总结出风景园林绿地主题设计手法和主景设计方法,并实际应用到济南市文旅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研究结果表明:1.风景园林绿地主题主景设计的基础理论内容从主题主景设计的定位、作用、功能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分析,总结出生态、文化、纪念、教育、运动;等5个方面的功能,以及绿地类型、绿地功能、绿地主题、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社会环境、经济技术、科学因素、设计者等9个主题主景设计的影响因素,为日后总结风景园林绿地主题主景设计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2.风景园林绿地主题主景设计方法研究(1)根据主题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复合资源的三大类型,划分出了主题的分类,分析出影响主题选择的因素、设计要素,遵循主题设计的立意原则和方法,结合园林绿地景观设计的案例,总结出精巧因借、夸张烘托、抽象联想、对景呼应、写实再现、仿生模拟、利用重组、象征隐喻、传承创新、以景抒情等10个主题设计手法。(2)根据主景的独特性、焦点性、寓意性、美观性等4大特点,归纳出其设计原则,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总结出线型空间构图、半开敞型空间构图、开敞型空间供图等3种主景设计的空间构图形式,主体升高、面阳朝向、运用轴线和风景视线的焦点、动势向心、空间构图的重心、渐变法、对比衬托法、增大体量等8种突出主景的方法,以及分宾主、布虚实、做呼应、排层次、求曲折、步移景变等6种风景园林绿地主景设计方法,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风景园林绿地主景设计的理论体系。3.济南市文旅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济南市文旅公园景观规划设计项目为例,结合风景园林绿地主题主景设计理论的指导,以当地龙山黑陶文化的特色为依托,坚持“自然和生态持续发展,文化特色继承与创新”的设计理念,以“陶韵”为设计的主题,遵循设计原则围绕主题从总体布局、景观小品设计、植物种植设计、夜景景观设计等方面对文旅公园进行总体把握。根据规划需求,将济南市文旅公园划分了入口景观区、中心景观区、历史文化展览区、滨水游览区、文化体验区、生态休闲区、儿童娱乐区等8个功能分区,形成了“一环、两轴、八区、十景”的空间布局,整个公园从主题设计的确立,到设计细节上结合设计手法、现代技术、景观要素等方面展现了对主题主景内涵的表达,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同时又使游客在游玩的同时领悟感受到济南市龙山黑陶文化的魅力。
温静妮[3](2020)在《基于地域性特征的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综合公园作为近年来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还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的重要手段,也是树立城市形象重要标志之一。随着西北地区城市发展与居住环境的快速建设,近年来该区域也涌现出大量的城市综合公园,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如绿色资源过度开发、地域性特征丧失、批量化、雷同化的景观设计比比皆是。如今,在一带一路发展背景下,探讨在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如何更好地结合特殊生态环境与丰富地域文化,并提出适应新时代背景发展需求的地域性特征设计理念,是当下景观学者及设计者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规划为研究对象,以可持续发展、场所精神、景观生态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归纳分析法及实地调研法,以皋兰县御湖城市综合公园为例,探究了如何将西北地区所特有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特色融合于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首先,本文对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与现状进行了梳理,对相关概念及研究理论进行了解读,分析了地域性特征在城市综合公园中表达的影响因素,总结了设计过程中需遵循的设计原则。其次,对西北地区综合公园景观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基于地域性特征的规划设计方法。接着,重点以皋兰县御湖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对基于地域性特征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理念、设计要素及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了详实论述。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对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厘清了西北地区特殊自然环境与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总结出了基于地域性特征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规划的设计策略和设计手法,并在实践研究中提出延续城市肌理实现绿色渗透,明确整体结构强化分区特色,尊重场地特征传承历史文化,沿用乡土树种保留原始生态,选用地方材料保留历史风貌等具体的设计方法,该研究成果可为基于地域性特征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与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邱浩杰[4](2019)在《浙江省园林苗圃景观化模式探析》文中提出园林苗圃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园林事业的快速发展,苗圃行业也得到了空前的扩张。但苗圃业长期以来追求规模经济的发展方式导致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较多问题,表现在生产方式较为落后,苗木种植结构不合理,经营效益不佳等问题。在园林行业建设放缓、房地产低迷等背景下,苗圃行业的转型升级日趋紧迫。浙江作为全国苗圃行业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在苗圃的转型发展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笔者通过文献综述研究,并查阅我国及浙江省花卉苗木行业的统计资料,确定了从保证苗木生产,提升苗圃景观效果,提高苗圃综合效益为目的的角度寻找苗圃转型发展中的亮点,并加以推广的研究思路。通过实地调查法,选取浙江省内12家典型苗圃进行实地调研,归纳总结了苗圃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典型做法,提出了苗圃景观化的发展模式。该模式主要做法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发挥苗圃的观光功能,以公园化的模式规划全园;第二,突出苗圃的展示功能,搭建植物情景应用展示区,扩大圃内植物的传播。依托苗圃中植物景观效果好、科普价值高的特点,强化苗圃科普和景观展示功能;第三,拓展苗圃的经营方式,借鉴国外成熟的花园中心的做法,结合实际开展圃内园艺植物和植物衍生品销售。在实际规划部分,选取浦江森鼎园林苗圃基地为研究对象。针对原基地的不足和优势,基于苗圃景观化的模式和理念,以提高苗圃的经营收入为目标,通过提升生产功能、开展观光功能、增强展示功能和拓展零售功能等苗圃景观化的营造途径,将浦江县一处传统苗圃基地规划改造成集观赏休闲、展示科普、园艺零售为一体的可观、可赏、可学、可购的现代化苗圃。本次研究提出的以苗圃景观化发展模式理念指导苗圃基地建设,使苗圃形成“苗圃景观化、经营多元化”的可持续的现代化发展机制,对今后苗圃景观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王任翔[5](2019)在《苏州乡土植物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物是景观构成的重要要素之一,它能造就优美的环境,给景观带来生机。如果能够运用乡土植物,除了可以让人感受到赏心悦目之外,还能使当地游客产生一种亲切感,而外来的游客则会体验到某种不同的地域特色。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有机会更多地接触到了远方及外来的植物,并将其运用到景观设计之中,有些确实对丰富景观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由此也引起了乡土植物渐渐被忽略的问题。因为乡土植物是指原生于当地或在当地已有相当久远生长历史的花草树木,对于当地的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力,所以养护、管理成本相对较低;漫长的古代社会,人们在与这些植物的接触过程中,又将自己对自然、社会、人伦的理解以及人生追求投射到某些特定的植物之上,形成了所谓的“植物文化”;而在古人的造园实践中又运用特有的审美法则让植物的形、色、香、韵得到充分的展现,因此本文试以实地研究法对苏州各类园林中的植物运用进行调查,结合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法,研究苏州乡土植物的文化特色。以探讨苏州乡土植物在当今园林景观设中的运用以及如何创造既有地域风格又能体现时代特征的可能性。本研究从功能、环境、审美三个方面分析植物在景观中的意义,分析了造就苏州乡土植物的自然环境,从象征性、文学性、宗教性、普适性等方面分析其文化内涵,从空间序列、时间维度两个角度解读其景观特色并分析总结其运用现状。通过分析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空间特征、空间塑造功能,为研究苏州乡土植物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奠定理论基础。从城市综合公园、郊野公园、湿地公园、道路绿地等角度,分类讨论研究如何将苏州乡土植物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植物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相结合,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当代苏州乡土植物景观。以期塑造宜居的人文景观环境,使苏州百姓有熟悉亲切之感,帮助人们了解与之相关的城市文化底蕴和城市精神,唤醒人们的乡愁意识,激发对故土的热爱。
于蕙榕[6](2019)在《徽州水口园林的形式美研究》文中指出水口园林是徽州古村落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典园林形态在特定区域中文化思想和审美观念的集中反映。它的形成深受风水文化、文人思想、宗族观念、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和情感诉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它涉及到人类学、行为学、心理学、生态学、美学、设计学等学科的内容。作为村落活动和歇息的公共空间,水口园林在长期的建设中,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无论在形制、尺度、功能和形式上,都体现了人对宜居和审美的双重需要,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物质的驱动下,对历史文化和精神生活的追求显得尤为不足,水口园林这一古村落不可或缺的标志性场所逐渐被人们淡忘,甚至破坏。因而,对于徽州水口园林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古人对水口园林的营造智慧,对未来的城市规划、园林建设、村落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综合东西方美学的理论,着重从形式美的角度对徽州水口园林进行分析和研究:1、发掘徽州水口园林在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条件下的丰富内容,分析水口园林的成因及营造中的科学内涵;挖掘徽州水口园林的历史成因,从传统文化思想中的宗族观念、理学思想、风水意识,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多维度的进行分析研究,为徽州水口园林文化遗产的进一步挖掘、整理、研究和保护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同时,从生态、审美、宜居等角度,阐释了徽州水口园林营造中的科学内涵,为现代风景园林建设提供借鉴。2、东西方美学思想有很大的差异,这是在特定社会形态、生活方式下形成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认同。西方美学更为理性的由小及大的进行分析、梳理,从形式上进行把握,而中国美学思想则更重视人的生命状态和生活体验。两者虽有不同,但内在的审美规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通过比较研究,从更宽阔的视角来审视徽州古典水口园林的美学范式,并作为理论基础对文中涉及的重点内容进行论证。3、研究形式美要素和形式美法则,来阐释徽州水口园林的美学特征;从空间美学、如画美学、生态美学三个维度来分析徽州水口园林形式美。从空间美学视角分析当游人走在园林中感受到的多角度、立体化的空间动态美;从如画美学的角度分析园林中平面构图和立面构图的静态美;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分析园林植物的自然天时美。4、选择唐模和宏村两个保存较为完整的水口园林作为案例,加以分析研究,其目的一方面在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和整理,另一方面在于窥探古人水口园林营造的智慧,并较为系统的运用形式美的理论阐释徽州水口园林蕴藏着的美的规律,也为现代风景园林的建设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思路。
宫文华[7](2019)在《宴飨礼乐与古代戏剧》文中提出“宴飨礼乐”是对宴飨与礼乐结合所形成的宴飨礼仪、宴飨用乐和由“礼仪”、“用乐”所体现出来的宴飨文化的统称。宴飨文化构成其内容,而宴飨礼仪、宴飨用乐则是其形式。在中国古代社会,戏剧长期以来是作为宴飨用乐而存在的。因此,宴飨礼乐(主要是宴飨文化)对古代戏剧的发展往往具有决定和影响作用。鉴于中国古代戏剧的综合性特征和宴飨礼乐的复杂化表现,论文主要运用戏剧学、历史学、文献学、文物学、艺术学、民俗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宴飨礼乐影响下中国古代戏剧的形式特征和发展状态进行实证分析和系统梳理,以此揭示戏剧发展演变背后的内在理路和外部动因。论文分八个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部分,提出课题,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综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的研究进展情况及其存在的欠缺环节、空白之处,进而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宴飨礼乐制度述略”,系统梳理了宴飨礼乐制度的起源、发展、转型、变迁的全过程,这一过程与戏剧的演进脉络相一致;第二章“宴飨礼仪及其用乐考”,对宴飨礼仪、宴飨用乐详加考辩,以此探讨戏剧的生成路径;第三章“宴飨礼乐的类型、特征与功能”,详细分析了宴飨礼乐的类型,其中“国”之层面的宫廷宴飨与“家”之层面的私人宴飨最值得重视,由此形成了两种演剧形式和两种戏剧形态,而宴飨礼乐的特征、功能对形成中国古代戏剧“杂”之结构特点和娱乐性的审美追求亦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章“汉唐宴飨戏剧的形态和特征”,举例说明古代戏剧的三大来源及其特征;第五章“宋金宴飨戏剧的转型和发展”,试图梳理中国古代戏剧在宋金时期转型发展的内在理路,并揭示其动因,同时对戏剧从“宴飨演剧”向“祭祀演剧”的演进历程进行探微;第六章“元明清戏剧创作和演出的繁荣”,着意于探讨这种繁荣背后的动因,其中既有宫廷宴飨演剧的推动,亦有私人宴会演剧的助力;第七章“清代中后期戏剧的变迁”,从宫廷宴飨演剧制度演进的角度,探讨了发生在清代中后期剧坛的各种戏剧现象,比如“花雅之争”、“折子戏演出的繁荣”和“地方戏的勃兴”等。在此基础上,试图对所谓的“卢冀野之问”作出解答。中国古代戏剧的发展在整体上呈现出“三段式”的脉络,即汉唐时期的伎艺性表演、宋元明清所谓“曲的历程”和清代中后期伎艺性表演的回归。宴飨礼乐对古代戏剧的渗透无处不在,从戏剧创作、戏剧作品、戏剧演出、戏剧形态、戏剧观念到戏剧作家、戏剧演员、戏剧观众等可以说涉及戏剧的方方面面无不受到宴飨礼乐的影响。因此,一旦把宴飨礼乐影响下中国古代戏剧的发展演变历程勾勒清楚,无疑会为整个戏剧史研究注入新的血液,带来新的生机。种种事实表明:此种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戏剧本质、起源、存在方式及其美学特征的重新认知和把握,对戏剧的舞台表演实践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尤其是在“非遗”保护和表演类文化产业方兴未艾的当下,这种意义就更加凸显。
王琳[8](2017)在《清代及民国方志演剧史料研究 ——以晋、冀、豫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地方志中记载了数量丰富的演剧史料,往往作为参考、引用资料为学人研究戏曲领域的各项论题而服务,这是其资料性价值的体现,也是目前学界利用地方志史料的主要方法。也有将方志演剧史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辑录方志中的戏曲资料并加以分析来了解某地历史上的演剧情况。这种利用方式,对正视和挖掘方志演剧史料于戏曲研究的价值很有帮助。然而,目前做出的成绩不甚理想。大多是依靠二手资料进行辑录,再加以简略分析便谓概括一地之演剧史实,并不能令人信服。且目前关于方志中收录演剧史料的研究,有许多未竟之处,甚至连用一篇博士论文做专题研究的现象都没有。基于此,这许多留白便提供了极大的研究空间。本文有两个研究视角,首先是文献学角度。从地方志本身的修纂原则出发,探讨方志收录演剧史料的规律与成因。由此发现,演剧史料大致分布于风土志、祠祀志、艺文志、财政志、人物志、民政志及杂志七大方志门类中,数量上以风土志为首,祠祀、艺文次之,其余均为散见。且修志持续性一般与收录演剧史料数量成正比例关系,而地方志的行政等级一般与收录演剧史料数量成反比例关系,而撰修人对戏剧艺术的偏好也会影响到方志对其收录情况。同时,方志修纂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也呈现出河南、河北与山西不同的历史演剧风貌。除了地方志本身的撰修规律外,其收录大量演剧史料还受到“礼乐”文化的深刻影响。其收录规律不只体现出儒家“崇礼以作乐”的思想,一些被当作反面教材收录的戏曲资料还体现出“以礼节制乐”的原则。民国“礼崩乐坏”更促使戏曲改良运动的出现,改良事实便因此保存在民政志中,这样的收录情况反映出戏曲与礼制相伴相生的发展道路。其次,是演剧史料本身所反映出的戏曲学问题。地方志作为一地情况之总览,是最贴近民间演剧的资料记载。那么其中收录的信息,便是民间演剧活动的大致风貌。民间演剧活动首先是一个诸艺杂陈的大环境,以闹热性为本质属性。戏曲演出置身其中,作为主流表演形式,是支撑与繁荣民间演剧的中流砥柱。其与民间诸艺的关系十分密切。戏曲起兴于歌舞,专以演故事,汇聚种种伎艺而成。成熟之后,民间诸艺纷纷受其影响,却又各自独立演出。“歌舞”、“演故事”与戏曲之间由此而存在复杂的构筑和分解关系,而这个关系始终融合在诸艺杂陈的闹热环境中。大环境确立后,便要细究置身其中的戏曲演出情况,从演员、剧种与观众的角度全面解读。以河南、河北与山西三个地区为代表,可以从土戏与客音的角度去分析各个区域的特色,其在本土的接受语境又呈现出雅俗不同的趣味,以及功利性教化与无功利性的虚实审美,不论哪种皆是观众参与戏曲传播与艺术实现的重要过程。而土戏与客音的传播主体则是民间各式各样的艺人与班社组织,由此方可实现戏曲演员、作品与观众在民间闹热的大环境中完整的艺术传播过程。这也是戏曲演出在民间演剧中的立体活动状态,而这个立体状态便是戏曲呈现在民间演剧中的艺术三维空间。之所以谈到空间角度,是因为戏曲艺术的传播与接收还缺乏一个重要的演出场所。演出空间首先一定是物理性质的,如神庙中的高台或是临时搭建的空间,亦或是城市中的剧场。而据空间复杂元素构成分析,物理空间之上还附着着社会空间、精神文化空间等属性。这一点,明确地反映在神庙高台上,如其小小的舞台称谓便可以折射出背后深刻的社会文化因素。同时庙会会场以及各类民间集会,也将戏曲的社会属性表露无遗。由此可见,不论是戏曲的民间演剧环境还是演员、剧种、观众以及演出场所都是置身于社会中,与政治、经济、文化有着无比密切的关联。正因如此,这些演剧资料才会被“以览一地之总情”的地方志收录其中。
陈厚佳[9](2017)在《河流型湿地公园概念规划及重点地块详细设计 ——以大丰市斗龙港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地是由陆地与水体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是净化水体、降解污染、提供氧气的重要场所。河流型湿地作为一种特殊的湿地类型,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整体呈现线状形态,生境复杂多样,具有较高的物种密度和生产力,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最佳栖息地。建设湿地公园,是目前公认的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最佳处理方式,不仅能够调节湿地周围区域的小气候,优美的景观也能创造舒适的生态环境。基于相关文献,明确湿地、河流湿地、湿地公园的概念与类型,总结河流湿地受潮汐影响、与城市联系紧密、土壤条件肥沃、物种丰富、湿地空间顺延河流外形的特点。关于河流湿地的研究与发展,国外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70年代针对河流湿地进行研究,并定制法规,推进自然形态河流湿地的建设,注重生态环境的营造。而国内针对河流湿地的规划研究相对薄弱,林业局和住建部对湿地公园不同的评审标准导致现在建设湿地公园存在一些问题。选举优秀的河流型湿地公园案例从规划策略、植物景观营造及湿地公园效益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为研究案例提供有价值的经验。总结河流湿地公园规划需遵守保护优先、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全员参与的原则,根据湿地现状划分功能分区等规划要点。以江苏省大丰市斗龙港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为例,以恢复及保护湿地空间为宗旨,充分利用河流湿地的“边缘效应”营造优美景观,注重乡土物种,平衡湿地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将斗龙港国家湿地公园划分为管理服务区、合理利用区、科普宣教区、恢复重建区和湿地保育区共五个功能分区,将湿地修复、环境治理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力求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公园环境。将斗龙港国家湿地公园一期规划范围内的水生植物展示园的景观方案设计作为一个深入设计探究切入点,充分利用原有地块的景观优势,设计成科普水生植物、湿地功能的生态公园。
刘佩[10](2017)在《杭州西湖郭庄四季花展的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以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花卉应用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花卉面积及花卉应用形式种类大大增加,花展这一花卉综合应用形式在杭州地区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2011年西湖申遗成功以后,名胜区内大力举办各类花展花事活动,郭庄作为西湖主要景点之一,也是市园林文物局花展重点布置的对象。本文通过资料收集与实地调查,以西湖郭庄为研究对象,归纳分析郭庄四季花展的布置手法及其景观营造特点,并针对花展现状提出相应策略,为今后相关花展设计提供新的思路。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文献查阅归纳总结了花展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分析了花展景观设计的艺术手法,提出了花展的类型、展示方式及空间类型等。对杭州花展分布及杭州地区花展案例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杭州花展的发展现状。2、对西湖郭庄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记录郭庄主要建筑有“香雪分春堂”、“景苏阁”、“乘风邀月轩”、“赏心悦目亭”、“两宜轩”等,理水主要是“镜池”和“浣池”,通过桥、廊、铺地等把各个节点连接,形成具有杭州园林特点的空间布局,是郭庄四季花展布置的基础。3、对郭庄植物进行统计共23科38属50多种,春季开花植物较多,以红、黄为主;夏季开花植物种类较少,绿树成荫;秋季秋色叶植物、观果类植物较多,叶色以黄、红居多,而观果类以红色为主。冬季植物以观赏枝干为主,同时梅花点缀其中。郭庄植物景观根据季相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层次,是四季花展景观营造的基调。4、对郭庄花展进行实地考察,从花展历程、景观营造、活动策划等方面对郭庄四季花展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整理归纳出郭庄花展的布置特点,总结郭庄花展的特点,并从技术、互动、商业、传播等方面进一步提出优化策略,对花展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用水生植物装扮西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水生植物装扮西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历史文脉的城市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黑庄户御金鱼文化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文化建设中对建设城市文化公园的要求 |
1.1.2 城市化进程下公众对公园绿地的功能需求 |
1.1.3 现状城市公园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
2.1 相关概念 |
2.1.1 文脉与历史文脉 |
2.1.2 城市公园 |
2.1.3 文化公园 |
2.1.4 小结 |
2.2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 |
2.2.1 国外城市文化公园的理论研究与发展实践 |
2.2.2 中国城市文化公园的理论研究与发展实践 |
3 城市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3.1 城市文化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
3.1.1 整体性原则 |
3.1.2 地域性原则 |
3.1.3 原真性原则 |
3.1.4 传承性原则 |
3.1.5 创新性原则 |
3.1.6 参与性原则 |
3.2 城市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理论 |
3.2.1 文脉主义理论 |
3.2.2 场所精神理论 |
3.2.3 有机更新理论 |
3.2.4 城市意向理论 |
3.3 城市文化公园选址 |
3.3.1 文化区位 |
3.3.2 交通区位 |
3.3.3 环境区位 |
3.3.4 社会区位 |
3.4 规模及容量预估 |
4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 |
4.1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 |
4.1.1 项目概况 |
4.1.2 历史文脉梳理 |
4.1.3 历史文脉表达与展现手法 |
4.2 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 |
4.2.1 项目概况 |
4.2.2 历史遗址现状 |
4.2.3 历史遗址保护与烘托手法 |
4.3 绍兴东湖风景区 |
4.3.1 项目概况 |
4.3.2 历史文脉梳理 |
4.3.3 历史遗迹传承与再造手法 |
4.4 韩国首尔东大门历史文化公园 |
4.4.1 项目概况 |
4.4.2 历史文脉梳理 |
4.4.3 历史遗址保育与展陈手法 |
4.5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
4.5.1 项目概况 |
4.5.2 历史文脉梳理 |
4.5.3 历史遗址改造与更新手法 |
5 城市公园中历史文脉的表达方法及设计策略 |
5.1 城市公园历史文脉表达总体设计研究 |
5.1.1 文脉选择定位 |
5.1.2 空间总体布局 |
5.2 城市公园历史文脉表达详细设计研究 |
5.2.1 对有历史遗存的文脉保护利用 |
5.2.2 对无历史遗存的文脉传承表达 |
6 北京黑庄户御金鱼文化公园规划设计 |
6.1 场地认知 |
6.1.1 区位分析 |
6.1.2 上位规划 |
6.1.3 土地沿革 |
6.1.4 历史文脉 |
6.1.5 项目意义 |
6.2 场地现状 |
6.2.1 周边公园覆盖 |
6.2.2 周边土地利用 |
6.2.3 用地性质 |
6.2.4 交通条件 |
6.2.5 水文条件 |
6.2.6 地形条件 |
6.2.7 植被条件 |
6.2.8 建筑及土壤分析 |
6.2.9 现存问题总结 |
6.3 目标与定位 |
6.3.1 设计原则 |
6.3.2 设计目标 |
6.3.3 设计定位 |
6.4 历史文脉设计表达策略 |
6.4.1 以文化演绎重现本土历史 |
6.4.2 以文化展现引导自然更新 |
6.4.3 以文化互动激发城市活力 |
6.5 总体设计 |
6.5.1 文化特色 |
6.5.2 空间结构 |
6.5.3 景观风貌 |
6.5.4 功能分区 |
6.6 分区设计 |
6.6.1 廊道景观区 |
6.6.2 金鱼戏莲区 |
6.6.3 盛世牡丹园 |
6.6.4 文化科普区 |
6.6.5 文体运动区 |
6.6.6 丘林花海区 |
6.6.7 落英旱溪区 |
6.6.8 雨水花园 |
6.6.9 野趣密林区 |
6.7 专项设计 |
6.7.1 道路系统设计 |
6.7.2 竖向设计 |
6.7.3 水系设计 |
6.7.4 植物设计 |
6.7.5 公共设施及小品设计 |
6.7.6 照明设计 |
6.8 技术经济指标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纸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件 |
(2)风景园林绿地主题主景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选题依据与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风景园林绿地主题主景相关概述 |
1.3.1 风景园林绿地的概念 |
1.3.2 风景园林绿地的作用 |
1.3.3 主题的含义 |
1.3.4 主景的含义 |
1.3.5 主题设计的含义 |
1.3.6 主景设计的含义 |
1.4 国内外主题主景设计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5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风景园林绿地主题主景设计的基础理论 |
2.1 风景园林绿地主题主景设计的定位与作用 |
2.1.1 主题主景设计的定位 |
2.1.2 主题主景设计的作用 |
2.2 风景园林绿地主题主景设计的功能 |
2.2.1 生态功能 |
2.2.2 文化功能 |
2.2.3 纪念功能 |
2.2.4 教育功能 |
2.2.5 运动功能 |
2.3 风景园林绿地主题主景设计的影响因素 |
2.3.1 绿地类型 |
2.3.2 绿地功能 |
2.3.3 绿地主题 |
2.3.4 自然环境 |
2.3.5 人文景观 |
2.3.6 社会环境 |
2.3.7 经济技术 |
2.3.8 科学因素 |
2.3.9 设计者 |
2.4 小结 |
第3章 风景园林绿地主题主景设计研究 |
3.1 风景园林绿地主题设计手法研究 |
3.1.1 主题的类型 |
3.1.2 主题的分类 |
3.1.3 影响主题选择的因素及设计要素 |
3.1.4 主题设计的立意原则与方法 |
3.1.5 风景园林绿地主题设计手法 |
3.2 风景园林绿地主景设计方法研究 |
3.2.1 主景的特点 |
3.2.2 主景设计原则 |
3.2.3 主景设计的空间构图 |
3.2.4 突出主景的方法 |
3.2.5 风景园林绿地主景设计方法 |
3.3 风景园林绿地主题主景设计案例与分析 |
3.3.1 主题设计案例与分析 |
3.3.2 主景设计案例与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实例应用设计——以济南市文旅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
4.1 区位概况与分析 |
4.1.1 地理位置与现状分析 |
4.1.2 自然条件分析 |
4.1.3 人文条件分析 |
4.2 设计依据与原则 |
4.2.1 设计依据 |
4.2.2 设计原则 |
4.3 总体设计方案构思 |
4.3.1 设计理念与主题 |
4.3.2 总体规划布局 |
4.3.3 功能分区 |
4.3.4 主题特色设计 |
4.3.5 道路交通分析 |
4.3.6 植物配置设计 |
4.3.7 园林建筑设计 |
4.3.8 景观小品设计 |
4.3.9 公共服务设施设计 |
4.3.10 夜景景观设计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附件 |
(3)基于地域性特征的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全球化的影响 |
1.1.2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
1.1.3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
1.1.4 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设计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地域性特征城市综合公园研究进展 |
1.3.1 国外城市综合公园发展历程概述 |
1.3.2 国外地域性理论研究 |
1.3.3 国内城市综合公园发展历程概述 |
1.3.4 国内地域性理论研究 |
1.3.5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城市综合公园相关概念与界定 |
2.1.1 城市综合公园概念及分类 |
2.1.2 城市综合公园功能 |
2.1.3 城市综合公园特点 |
2.2 地域性相关概念及特征 |
2.2.1 地域 |
2.2.2 地域性特征 |
2.3 相关理论研究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场所精神理论 |
2.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3.4 符号学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景观现状分析 |
3.1 影响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地域性特征塑造要素分析 |
3.1.1 西北地区区位概况 |
3.1.2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 |
3.1.3 历史文化因素 |
3.1.4 社会环境因素 |
3.2 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发展概况 |
3.2.1 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发展历史 |
3.2.2 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发展现状 |
3.3 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案例分析 |
3.3.1 宁夏银川中山公园 |
3.3.2 青海西宁人民公园 |
3.3.3 甘肃兰州小西湖公园 |
3.3.4 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的特点 |
3.4 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地域性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 |
3.4.1 西北地区民族特色与地域文化逐渐消亡 |
3.4.2 西北地区生态薄弱自然环境恶化 |
3.4.3 城市综合公园面貌特色丧失 |
3.4.4 山水景观受损 |
3.4.5 商业性经营的大量侵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北地区地域性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
4.1 西北地区地域性特征城市综合公园设计原则 |
4.1.1 生态平衡原则 |
4.1.2 整体性原则 |
4.1.3 以人为本原则 |
4.1.4 传承地域历史文脉原则 |
4.2 西北地区地域性特征城市综合公园的设计策略 |
4.2.1 宏观层面 |
4.2.2 中观层面 |
4.2.3 微观层面 |
4.3 西北地区地域性特征城市综合公园设计手法 |
4.3.1 保留——保留历史痕迹 |
4.3.2 抽取——抽取西北地域元素 |
4.3.3 隐喻——隐喻西北地区场所精神表达 |
4.3.4 共融——地域特色与现代手法的共融 |
4.3.5 再现——历史文化的再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皋兰县御湖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皋兰县概况 |
5.1.2 自然环境 |
5.1.3 历史民俗文化 |
5.2 现状分析 |
5.2.1 研究区概况 |
5.2.2 区位分析 |
5.2.3 基地交通分析 |
5.2.4 基地内外环境现状分析 |
5.3 总体设计构思 |
5.3.1 设计理念 |
5.3.2 设计方法 |
5.4 融合域性特征的总体规划设计 |
5.4.1 总体布局规划设计 |
5.4.2 功能分区规划设计 |
5.4.3 景观结构规划设计 |
5.4.4 主要交通规划设计 |
5.5 体现地域性特征的景观节点设计 |
5.5.1 出入口景观 |
5.5.2 观赏性景观 |
5.5.3 中心湖景观 |
5.5.4 历史文化景观 |
5.6 体现地域性特征的景观要素设计 |
5.6.1 景观植物 |
5.6.2 铺装 |
5.6.3 景观设施 |
5.6.4 景观驳岸设计 |
5.6.5 照明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浙江省园林苗圃景观化模式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1.1 三农政策带来的机遇 |
1.1.1.2 休闲农业的蓬勃发展 |
1.1.1.3 问题较多,效益下降 |
1.1.1.4 苗圃对外展示和宣传水平较低 |
1.1.2 研究意义 |
1.2 苗圃景观化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1.2.1 相关概念 |
1.2.1.1 园林苗圃 |
1.2.1.2 观光苗圃 |
1.2.1.3 花园中心 |
1.2.2 相关理论基础 |
1.2.2.1 园林苗圃学 |
1.2.2.2 景观生态学 |
1.2.2.3 农业美学 |
1.2.2.4 多功能农业 |
1.2.2.5 园林规划设计理论 |
1.2.2.6 农业产业化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内外苗圃的发展研究 |
1.3.1.1 国外苗圃的研究概况 |
1.3.1.2 国内苗圃的发展和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2.1 文献研究法 |
1.4.2.2 实地调查法 |
1.4.2.3 实践验证法 |
1.5 技术路线 |
2 苗圃景观化在浙江省的发展基础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气候特点 |
2.1.2 地形特点 |
2.1.3 植被资源 |
2.1.4 土地资源 |
2.1.5 旅游业发展 |
2.2 浙江省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现状 |
2.2.1 浙江省花卉苗木产业发展优势 |
2.2.1.1 基础较好,规模较大 |
2.2.1.2 产区集聚效应显现,龙头企业引领增强 |
2.2.1.3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
2.2.2 浙江省花卉苗木产业存在的不足 |
2.2.2.1 生产环境和方式与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 |
2.2.2.2 苗木同质化较高 |
2.2.2.3 苗圃经营收入单一 |
2.2.2.4 苗圃对外展示能力较低 |
2.3 小结 |
3 苗圃景观化典型案例分析 |
3.1 浙江森禾种业余杭示范基地 |
3.1.1 基地介绍 |
3.1.1.1 交通区位分析 |
3.1.1.2 社会经济分析 |
3.1.1.3 周边绿地分析 |
3.1.2 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
3.1.3 借鉴特色 |
3.1.3.1 景观角度规划设计苗圃基地 |
3.1.3.2 植物景观营造水平较高 |
3.1.3.3 品牌特色活动的构建 |
3.1.3.4 经营方式的拓展 |
3.2 画境·青山湖花园中心 |
3.2.1 基地介绍 |
3.2.2 区位分析 |
3.2.2.1 交通区位分析 |
3.2.2.2 社会经济分析 |
3.2.2.3 周边园艺市场分布 |
3.2.3 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
3.2.4 借鉴特色 |
3.2.4.1 将花园中心融入苗圃,拓展苗圃的经营方式 |
3.2.4.2 情景式庭院的展示、设计和施工 |
3.2.4.3 室内卖场的布局和营造 |
3.2.4.4 依托科研力量积极研发新技术新产品 |
3.3 浙江人文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文浦花园 |
3.3.1 基地介绍 |
3.3.2 区位分析 |
3.3.3 借鉴特色 |
3.3.3.1 景观效果好、科普价值高的植物全园种植 |
3.3.3.2 强化植物的展示功能和科普功能 |
3.4 苗圃景观化发展主要内容 |
3.4.1 观光 |
3.4.2 展示 |
3.4.3 经营销售 |
3.4.4 其它做法 |
4 基于苗圃景观化模式的浦江县森鼎苗圃基地规划 |
4.1 项目概况 |
4.1.1 浦江县概况 |
4.1.1.1 气候特征 |
4.1.1.2 水文条件 |
4.1.1.3 植物资源 |
4.1.1.4 花木产业发展情况 |
4.1.2 场地概况 |
4.1.2.1 区位分析 |
4.1.2.2 场地现状分析 |
4.1.3 项目建设意义 |
4.1.3.1 丰富可供使用的园林植物品种 |
4.1.3.2 为市民提供多功能的城市绿地 |
4.1.3.3 为今后的苗圃景观化发展提供借鉴 |
4.2 总体规划 |
4.2.1 规划理念及目标 |
4.2.2 项目规划编制依据 |
4.2.3 规划原则 |
4.2.3.1 基地景观化 |
4.2.3.2 效益最大化 |
4.2.3.3 功能多元化 |
4.2.3.4 生产集约化 |
4.3 总体布局 |
4.4 功能分区 |
4.4.1 入口服务展示区 |
4.4.2 观光休闲区 |
4.4.3 苗木生产区 |
4.4.4 水生植物展示区 |
4.4.5 引种培育区 |
4.4.6 实际应用展示区 |
4.4.7 园艺中心售卖区和户外花卉绿植售卖区 |
4.4.8 研发展示区 |
4.5 分项规划 |
4.5.1 植物规划 |
4.5.1.1 植物空间分布和季相搭配 |
4.5.1.2 主要功能区的植物配置 |
4.5.2 道路规划 |
4.5.3 建筑规划 |
4.5.4 给排水规划 |
4.5.4.1 给水规划 |
4.5.4.2 排水规划 |
4.6 小结 |
4.6.1 原始基地内的不足 |
4.6.2 苗圃景观化模式的改造策略 |
4.6.2.1 保证生产功能 |
4.6.2.2 提升观光功能 |
4.6.2.3 强化展示功能 |
4.6.2.4 增强销售功能 |
5 讨论与结论 |
5.1 研究结论与成果 |
5.2 不足之处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苏州乡土植物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解析 |
1.2.1 乡土植物 |
1.2.2 植物景观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6 方法与创新点 |
1.6.1 文献资料法 |
1.6.2 实地调研法 |
1.6.3 系统分析法 |
1.6.4 创新点 |
第二章 植物景观设计 |
2.1 植物的作用 |
2.2 植物的景观意义 |
2.2.1 表达功能 |
2.2.2 恢复环境 |
2.2.3 审美情趣 |
第三章 苏州地区的乡土植物 |
3.1 苏州的自然环境 |
3.2 苏州的乡土植物文化 |
3.2.1 民间习俗 |
3.2.2 文人墨客 |
3.2.3 宗教 |
3.2.4 山野草趣 |
3.3 苏州乡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现状 |
3.3.1 雅俗共赏 |
3.3.2 一叶知秋 |
3.3.3 依畔清波 |
3.3.4 待开发植物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植物景观空间设计 |
4.1 景观空间 |
4.1.1 空间的体验 |
4.1.2 空间的使用 |
4.1.3 空间的组合 |
4.2 植物的空间特征 |
4.2.1 地被植物 |
4.2.2 低矮植物 |
4.2.3 中等高度植物 |
4.2.4 高的灌木或小乔木 |
4.2.5 乔木种植 |
4.3 植物的空间构成 |
4.3.1 围合 |
4.3.2 渗透 |
4.3.3 形状 |
4.3.4 竖向比例 |
4.3.5 焦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苏州乡土植物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
5.1 城市综合公园 |
5.1.1 植物与建筑 |
5.1.2 植物与山体 |
5.1.3 植物与水体 |
5.1.4 植物与园路 |
5.2 郊野公园 |
5.2.1 林地景观 |
5.2.2 地被景观 |
5.2.3 生物多样性景观 |
5.3 湿地公园 |
5.3.1 陆生植物景观 |
5.3.2 湿生植物景观 |
5.3.3 水生植物景观 |
5.3.4 湿地公园植物群落构建 |
5.4 道路绿地 |
5.4.1 行道树 |
5.4.2 分隔绿化带 |
5.4.3 滨河绿带 |
5.4.4 案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附录1 苏州地区主要乡土植物名录表 |
作者简历 |
(6)徽州水口园林的形式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国内研究现状 |
1.1.2 国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相关概念 |
1.4.1 形式概念的源起 |
1.4.2 形式美的概念 |
1.4.3 西方形式美学与中国的经验美学 |
第二章 徽州水口园林的产生及历史演变 |
2.1 中国传统文化和地理位置对水口园林的影响 |
2.1.1 传统文化思想对水口园林的影响 |
2.1.2 地理位置对水口园林的影响 |
2.2 经济发展为村落园林建设注入活力 |
2.3 传统思想指导下的园林选址规律 |
2.4 徽州水口园林注重功能性和审美性 |
2.4.1 风水学说在水口园林中的科学之处 |
2.4.2 风水影响下水口园林的生态功能 |
2.4.3 风水学说与徽州水口园林的审美性 |
2.4.4 水口园林在居民生活中的实用功能 |
第三章 园林形式美与如画美学 |
3.1 西方园林形式美学的演变与特征 |
3.2 中国古典园林的如画美学的源起 |
3.3 中国山水画与园林营造的影响 |
第四章 徽州水口园林形式美特征分析 |
4.1 空间美学视角下的园林动态美 |
4.2 如画美学视角下的园林静态美 |
4.2.1 徽州水口园林的文人画特征 |
4.2.2 徽州水口园林的平面构图特征 |
4.3 园林美学视角下的园林生态美 |
4.3.1 植物搭配所产生的色彩之美 |
4.3.2 植物的自然性天时之美 |
4.3.2.1 徽州水口园林植物的季相美 |
4.3.2.2 时分气象影响下的植物景观 |
4.4 徽州水口园林表现出的形式美法则 |
4.4.1 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多样统一 |
4.4.2 园林植物与建筑的调和与对比 |
4.4.3 整体构图中比例与尺度的和谐 |
4.4.4 园林布局中的非对称均衡 |
4.4.5 疏密关系中表现出的节奏与韵律 |
第五章 徽州水口园林形式美的案例分析 |
5.1 唐模水口园林形式美分析 |
5.1.1 檀干园移步异景的空间序列分析 |
5.1.2 檀干园的静态美学分析 |
5.1.3 檀干园中主从分明的园林建筑分析 |
5.1.4 檀干园的生态美学分析 |
5.2 宏村水口园林形式美分析 |
5.2.1 南湖水口园林虚实相生的空间序列分析 |
5.2.2 南湖水口园林的静态美学分析 |
5.2.3 南湖水口园林的生态美学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7)宴飨礼乐与古代戏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的提出与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要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宴飨礼乐制度述略 |
第一节 礼乐的起源 |
第二节 宴飨的发生与先秦宴飨礼乐制度的建立 |
第三节 两汉至隋唐宴飨礼乐制度的变迁 |
第四节 宋元明清宴飨礼乐制度的成熟和完善 |
第二章 宴飨礼仪及其用乐考 |
第一节 宴飨礼仪考释 |
第二节 宴飨用乐考释(一) |
第三节 宴飨用乐考释(二) |
第三章 宴飨礼乐的类型、特征与功能 |
第一节 宴飨礼乐的类型 |
第二节 宴飨礼乐的特征 |
第三节 宴飨礼乐的功能 |
第四章 汉唐宴飨戏剧的形态和特征 |
第一节 宴飨礼乐与戏剧的发生逻辑 |
第二节 汉唐戏剧之形态(一) |
第三节 汉唐戏剧之形态(二) |
第四节 汉唐戏剧的特征 |
第五章 宋金宴飨戏剧的转型和发展 |
第一节 宋金时期宴飨演剧的转型(一) |
第二节 宋金时期宴飨演剧的转型(二) |
第三节 宋金杂剧对后世戏剧的影响 |
第六章 元明清宴飨戏剧创作和演出的繁荣 |
第一节 宫廷宴飨演剧的发展(一) |
第二节 宫廷宴飨演剧的发展(二) |
第三节 私人宴会演剧的繁兴 |
第四节 宴飨礼乐与戏剧特征 |
第七章 清中后期宴飨戏剧的变迁 |
第一节 宫廷宴飨演剧制度的演进(一) |
第二节 宫廷宴飨演剧制度的演进(二) |
第三节 “花雅之争”及其影响再认识 |
第四节 清中后期戏剧的变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清代及民国方志演剧史料研究 ——以晋、冀、豫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对象的概念 |
三、研究现状及分析 |
(1) 发挥方志收录戏曲史料的资料性价值 |
(2) 正视方志演剧史料,将其作为专门研究对象 |
(3) 专题研究关注度小,提升研究难度大 |
四、创新点及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方志收录演剧史料的规律与成因 |
第一节 方志中的戏剧生存空间与收录规律 |
一、方志七大门类与记录形态分析 |
二、修志持续性与行政等级 |
三、修志人对戏剧艺术的偏好 |
第二节 晋冀豫三省方志收录演剧史料的地域分布 |
一、冀北山区演剧与冀中南演艺历史 |
二、晋东南及晋南乡村祭赛与演剧 |
三、豫北的地缘优势与中原城市演剧 |
第二章 “礼乐文化”对方志收录戏曲资料的影响※ |
第一节 崇礼以作乐 |
一、岁时节礼演乐 |
二、人生仪礼演乐 |
三、祭礼演乐 |
第二节 以礼节制乐 |
一、捣淫祠,正祀典 |
二、戒艳曲,规戏剧 |
三、禁丧戏,厚风俗 |
四、止夜唱,维治安 |
五、革乐籍,责从良 |
第三节 礼崩乐坏,改良戏曲 |
一、维系礼乐教化 |
二、“反礼教”以唤醒民众 |
第三章 诸艺杂陈的民间演剧活动 |
第一节 戏曲之历史建构 |
一、起兴于歌舞 |
二、专以演故事 |
三、种种伎艺之综合——宋金杂剧 |
四、“真戏曲”——元杂剧 |
第二节 民间演剧活动中的戏曲元素分解 |
一、秧歌与社火中的戏曲歌舞元素 |
二、装演戏剧故事 |
第三节 民间演剧的闹热属性 |
一、“闹热性”推动戏曲建构 |
二、戏曲分解中的“闹热”需求 |
第四章 戏曲在民间演剧中的活动状态 |
第一节 地方土戏与客音 |
一、客(客音)随主(土戏)便 |
二、反客(客音)为主 |
三、入乡随俗——客音本土化 |
第二节 班社组织与戏曲艺人 |
一、自娱组织与乡民自行扮演 |
二、雇用戏曲班社 |
三、戏曲艺人之生存状况 |
第三节 戏曲演出之接受语境 |
一、接受语境之功利性与无功利性 |
二、客音与土戏之雅俗审美 |
三、虚实相生的艺术造境 |
第五章 民间演剧活动之空间阐释 |
第一节 演出空间的固化与随性 |
一、空间形制由外而内的固化演变 |
二、乡村固定剧场与临时搭建交替发展 |
三、固定中的随性变化 |
第二节 神庙戏台称谓中的社会元素 |
一、“舞”、“歌”以祀神 |
二、“乐”、“赛”之设教 |
三、“戏”、“剧”还本真 |
第三节 “会场”中的演剧文化 |
一、无戏则“会”不立 |
二、“会”多则戏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晋、冀、豫地区方志记载演剧资料检索表 |
一、风土志(共799条演剧资料) |
二、祠祀志(共283条戏楼资料) |
三、艺文志(共410条演剧材料) |
四、财政志(共89条戏捐资料) |
五、人物志(共71条演剧资料) |
六、民政志(共21条演剧材料) |
七、杂志(共25条演剧资料)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河流型湿地公园概念规划及重点地块详细设计 ——以大丰市斗龙港国家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方案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方案 |
1.2.3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步骤 |
1.2.4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
1.3 研究意义 |
1.3.1 强调保护湿地环境的重要性 |
1.3.2 为城市建设河流湿地公园提供理论支持 |
1.3.3 为斗龙港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提供指导依据 |
2 湿地、湿地公园、河流型湿地公园的相关理论 |
2.1 湿地、河流湿地、湿地公园的定义及类型 |
2.1.1 湿地、河流湿地、湿地公园的定义 |
2.1.2 湿地、河流湿地、湿地公园的类型 |
2.2 湿地、河流湿地、湿地公园的价值 |
2.2.1 湿地及湿地公园的价值 |
2.2.2 河流型湿地的生态价值 |
2.3 河流型湿地的特点 |
2.4 国内外湿地公园研究进展及发展现状 |
2.4.1 国外湿地公园研究进展 |
2.4.2 国内湿地公园研究进展 |
3 河流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 |
3.1 河流型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策略案例 |
3.1.1 宁波生态走廊 |
3.1.2 上海后滩湿地公园 |
3.1.3 香港启德河流“焕活之河”总体规划 |
3.2 河流型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案例 |
3.2.1 太和县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 |
3.3 河流型湿地公园效益案例 |
3.3.1 重庆酉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
3.4 小结 |
4 河流型湿地公园规划内容 |
4.1 建设河流湿地公园的可行性分析 |
4.2 河流型湿地生态公园规划设计要点 |
4.3 河流湿地公园规划基本原则 |
4.4 河流湿地公园规划细则 |
4.4.1 功能分区 |
4.4.2 分项规划 |
5 江苏省大丰市斗龙港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及公园设计 |
5.1 斗龙港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
5.1.1 斗龙港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背景及基本情况 |
5.1.2 斗龙港国家湿地公园区域基本情况 |
5.1.3 大丰市斗龙港湿地资源 |
5.1.4 大丰市斗龙港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
5.1.5 大丰市斗龙港国家湿地公园分项规划 |
5.2 斗龙港国家湿地公园—水生植物展示园景观方案设计 |
5.2.1 水生植物展示园设计项目解读 |
5.2.2 斗龙港国家湿地公园—水生植物展示园总体设计策略 |
5.2.3 水生植物展示园景观方案设计与分析 |
5.2.4 水生植物展示园分区设计 |
5.2.5 斗龙港国家湿地公园—水生植物展示园专题设计 |
5.2.6 斗龙港国家湿地公园—水生植物展示园专项设计 |
5.2.7 斗龙港国家湿地公园—水生植物展示园经济技术指标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录1:江苏大丰斗龙港国家湿地公园用地平衡表 |
附录2:江苏大丰斗龙港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植物名录 |
1 斗龙港流域苔藓植物名录 |
3 斗龙港流域裸子植物名录 |
4 斗龙港流域木兰纲植物名录 |
5 斗龙港流域百合纲植物名录 |
设计图纸目录 |
(10)杭州西湖郭庄四季花展的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们对自然生态空间的需求 |
1.1.2 花卉产业的发展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查阅 |
1.4.2 实地调查 |
1.4.3 数据分析 |
1.4.4 总结归纳 |
2 文献综述 |
2.1 花展的相关概述 |
2.1.1 花展的概念 |
2.1.2 花展的起源与历史 |
2.1.3 花展的类型 |
2.2 国内外花展研究概况 |
2.2.1 国内花展研究 |
2.2.2 国外花展研究 |
2.3 花展景观的构成要素 |
2.3.1 显性要素 |
2.3.2 隐性要素 |
2.4 花展的景观设计原理 |
2.4.1 园林美学原理 |
2.4.2 生态学原理 |
2.4.3 色彩学原理 |
2.4.4 环境心理学原理 |
2.5 花卉的展示方式 |
2.5.1 花坛花境 |
2.5.2 盆花插花 |
2.6 花展的景观设计形式 |
2.6.1 点 |
2.6.2 线 |
2.6.3 面 |
3 杭州及周边地区花展案例分析 |
3.1 太子湾郁金香花展 |
3.1.1 太子湾郁金香花展概况 |
3.1.2 太子湾郁金香花展的景观特点 |
3.1.3 太子湾郁金香花展的运营与策划 |
3.2 杭州西湖菊花展 |
3.2.1 西湖菊花展历程 |
3.2.2 西湖菊花展的特点 |
3.2.3 西湖菊花展效益 |
3.3 海宁虹越春季花展 |
3.3.1 虹越花展地理位置 |
3.3.2 虹越花展的特点 |
3.3.3 虹越花展创意活动 |
4 郭庄的园林特点研究 |
4.1 郭庄的总体概况 |
4.1.1 郭庄的地理位置 |
4.1.2 郭庄的历史演变 |
4.1.3 郭庄与西湖的关系 |
4.2 郭庄的景观营造 |
4.2.1 郭庄的空间结构 |
4.2.2 郭庄的四季植物景观 |
4.3 郭庄的造园特点 |
4.3.1 以小见大,巧于因借 |
4.3.2 自然布局,疏密有致 |
4.3.3 亭廊相连,楼榭相通 |
4.3.4 楹联匾额,窗景意境 |
4.4 小结 |
5 郭庄四季花展的景观设计 |
5.1 春季月季展 |
5.1.1 月季简介 |
5.1.2 月季展概况 |
5.1.3 月季展的景观设计 |
5.1.4 活动策划宣传 |
5.2 夏季荷花展 |
5.2.1 荷花展历史 |
5.2.2 荷花展品种 |
5.2.3 荷花展的景观营造 |
5.2.4 创意活动 |
5.3 秋季盆景展 |
5.3.1 盆景展概况 |
5.3.2 盆景展的布展材料 |
5.3.3 盆景展的特点 |
5.4 冬季兰花展 |
5.4.1 兰花展由来 |
5.4.2 兰花展的景观营造 |
5.4.3 兰花文化 |
5.4.4 兰花展宣传活动 |
6 郭庄花展景观设计的启示与思考 |
6.1 郭庄四季花展的启示 |
6.1.1 独特的区位优势,花卉品种不断创新 |
6.1.2 鲜明的布展主题,花卉布置形式多样 |
6.1.3 不同区域的交流,推广平台内容丰富 |
6.2 郭庄花展后续发展的思考 |
6.2.1 强化布展科技手段 |
6.2.2 加强花展活动互动 |
6.2.3 丰富产品销售内容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四、用水生植物装扮西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历史文脉的城市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黑庄户御金鱼文化公园为例[D]. 明圆圆.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2]风景园林绿地主题主景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 赵雪莹.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
- [3]基于地域性特征的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温静妮.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浙江省园林苗圃景观化模式探析[D]. 邱浩杰.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2)
- [5]苏州乡土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 王任翔.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6]徽州水口园林的形式美研究[D]. 于蕙榕.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7]宴飨礼乐与古代戏剧[D]. 宫文华.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8]清代及民国方志演剧史料研究 ——以晋、冀、豫地区为例[D]. 王琳.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
- [9]河流型湿地公园概念规划及重点地块详细设计 ——以大丰市斗龙港国家湿地公园为例[D]. 陈厚佳.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10]杭州西湖郭庄四季花展的景观设计研究[D]. 刘佩. 浙江农林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