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TNF与肝病类型、病程和肝损伤相关性的研究

血清TNF与肝病类型、病程和肝损伤相关性的研究

陈文美[1]2003年在《血清TNF与肝病类型、病程和肝损伤相关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目前细胞因子在病毒性肝炎的免疫病理损伤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为慢性肝病肝组织调亡蛋白之一大量释出,通过传导死亡信号,诱使细胞调亡,造成肝细胞损伤,可导致肝脏急性出血性坏死及大块坏死,是肝组织炎症反应与肝炎尤其是重症肝炎的重要炎性介质,本文旨在探讨血清TNF-α与肝病类型和肝损伤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法),对30例正常人和86例各型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及重型肝炎病人血清TNF-α进行了检测。 结果 ①各型肝炎病人血清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TNF-α水平高低与肝炎病人的病情呈正相关,临床类型越重,血清水平越高(P<0.01)。③重型肝炎病人血清TNF-α水平在疾病的发病期和死亡前的终末期有显著性差异,即随着病情的恶化,病人血清TNF-α的水平随之升高;而病人血清TNF-α水平在疾病的发病期和恢复期亦有显著性差异,随着病情的好转,血清TNF-α水平亦随之降低。 结论 TNF-α可能参与了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以及重型肝炎病人肝脏炎症性的损伤过程,重型肝炎病人血清TNF-α水平的动态检测有助于判断病人的预后。

王国力[2]2016年在《慢性应激诱发抑郁大鼠肝实质损伤机制及疏肝中药的保护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探讨慢性应激对肝脏实质及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观察中药复方四逆散对应激性肝损伤的干预效果。研究方法分别用慢性轻度不可预知刺激(chronic mild unpredictable stress,CUMS)和慢性束缚应激结合孤养的方式复制大鼠慢性应激模型,通过测试大鼠旷场得分和糖水偏好度来评估大鼠是否出现抑郁;模型复制成功后,检测大鼠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观察大鼠是否出现肝功能损伤,同时对肝组织切片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观察大鼠肝细胞是否出现损伤,从而判断大鼠肝损伤的程度。检测大鼠肝脏的游离脂肪酸(FFA)、甘油叁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进行油红O染色,观察大鼠脂质代谢的情况。检测大鼠肝脏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从肝损伤发生的两大通路(脂质代谢和氧化应激)来研究慢性应激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1.CUMS应激和慢性束缚应激可导致大鼠机体的整体状况下降,旷场得分及糖水偏好度明显降低,呈现出“抑郁”状态,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两种慢性应激方式都可成功复制出大鼠应激抑郁模型。2.两种应激抑郁模型的大鼠ALT、AST含量显着升高,提示应激性抑郁导致了肝功能的损伤;肝脏HE染色显示肝细胞发生水肿、体积增大、肝索紊乱、炎细胞浸润等,与空白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因此,CUMS和慢性束缚诱导的应激抑郁能损害大鼠肝功能,并造成大鼠肝实质损伤。3.慢性束缚应激模型大鼠血清的FFA含量显着上升,血清及肝脏中的TG、 TC含量显着升高,炎性因子TNF-α及IL-6含量升高,各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油红染色证实了,HE染色观察到的肝细胞空泡是脂滴。表明慢性束缚诱导的应激性抑郁能够引起大鼠肝脏的脂质代谢异常,脂质代谢紊乱,导致肝细胞内脂肪蓄积。4.慢性束缚应激模型大鼠肝脏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上升,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慢性束缚诱导的应激性抑郁能够导致肝组织的脂质过氧化损伤。5.中药复方四逆散能显着改善两种应激抑郁模型中大鼠的抑郁症状,与模型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且抗抑郁的效果与百优解相近。四逆散能显着降低ALT、 AST的含量,逐渐修复肝功能的损伤;在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中,四逆散能显着降低血清TNF-α及肝内FFA、 TG、 TC、 IL-6的含量,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中TG、 TC、 MDA的含量有下降趋势,但没有统计学差异;SOD的活性有升高趋势,但与模型组对比,也无统计学差异。因此,四逆散能逐渐纠正大鼠紊乱的脂质代谢情况,减轻大鼠的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损伤,但是不能完全恢复到大鼠正常的脂质代谢及氧化应激过程。由此推测,在应激持续发生的环境中,机体很难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而四逆散的用药剂量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研究结论1.CUMS应激和慢性束缚应激都能诱发SD大鼠的抑郁状态,进而造成肝功能及肝细胞实质损伤。2.CUMS应激和慢性束缚应激可能是通过引发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及氧化应激损伤,造成肝损伤。3.四逆散能显着改善大鼠的抑郁症状,具有抗抑郁的作用,并且对于肝功能损伤、脂肪性病变、慢性炎症具有显着的治疗效果,对脂质代谢、氧化应激异常具有治疗趋势,具有抗肝损伤的作用。

刘莹[3]2013年在《茵陈蒿汤及其拆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动物实验研究两方面阐述了现代医学和中医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认识、治疗及实验研究现状,探讨茵陈蒿汤治疗NASH的疗效和作用机制,以探索古方新用,提升经方在该领域的研究价值和临床治疗水平。1文献综述通过近10年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探讨归纳了NASH现代医学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研究近况及中医学的NASH病因病机、体质学、证候学、治疗研究的进展情况。2茵陈蒿汤对MCD小鼠模型NASH的研究目的探讨茵陈蒿汤治疗MCD小鼠模型NASH的疗效。方法MCD饲料喂养雄性C56BL/6小鼠2周建立NASH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治疗组分别给予茵陈蒿汤高、中(临床常规剂量)、低剂量灌胃干预2周,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干预,治疗结束后处死各组小鼠,观察各组小鼠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肝功能、血脂、肝组织SOD、GSH-PX活性、MDA及肝脂含量。结果(1)一般情况及病理形态学:模型组小鼠较空白组NAS病理评分显着升高,体重降低、肝指数升高;茵陈蒿汤高、中剂量组能显着降低模型的肝指数,各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模型组脂肪变性、小叶内炎症、气球样变评分。(2)肝脏酶学:模型组小鼠肝酶学水平较空白组显着升高,茵陈蒿汤中剂量组能显着降低小鼠ALT水平,茵陈蒿汤高、低剂量组对肝酶学水平无显着影响。(3)血脂及肝脂:模型组血清TC、TG、HDL-C含量较窄白组降低,LDL-C、肝TG含量显着升高,茵陈蒿汤高、中剂量组能显着降低血清TC,TG, LDL-C、及肝TG含量;低剂量组能显着降低TC、LDL-C及肝TG含量,各剂量组对HDL-C水平无显着影响。(4)抗氧化及改善脂质过氧化:模型组肝组织GSH-PX、SOD含量较空白组显着降低,MDA升高;各剂量组均能降低模型肝内MDA含量,对肝内SOD、GSH-PX水平无显着影响。结论茵陈蒿汤配方颗粒剂型临床常规剂量能显着改善MCD小鼠NASH模型的肝组织病理、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通过促进小鼠模型的肝脂血脂代谢、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肝细胞损伤而降低ALT,对增强抗氧化能力作用不显着。茵陈蒿汤的临床常规剂量疗效优于高剂量,高剂量又优于低剂量。3茵陈蒿汤对HFD大鼠模型NASH的研究目的探讨茵陈蒿汤治疗HFD大鼠模型NASH的疗效及对胰岛素抵抗的调控作用。方法高脂饲料喂养SD雄性大鼠8周建立NASH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治疗组分别给予茵陈蒿汤高、低剂量(临床常规剂量)及复方益肝灵灌胃治疗4周,自然恢复组予基础饲料。治疗结束后所有大鼠取材,观察各组大鼠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肝功能、血脂、肝脂、血糖、血清胰岛素含量及抗氧化指标,计算HOMA-IR,RT-PCR法检测肝组织DGAT-2、PKC-ε、IRS-1、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病理:茵陈蒿汤低剂量组和自然恢复组能显着、全面改善模型肝组织脂肪变性、气球样变及炎症的病理表现,茵陈蒿汤高剂量组、复方益肝灵组能显着改善炎症及气球样变,降低NAS评分,而对脂肪变性的评分降低不显着。(2)肝脏酶学:茵陈蒿汤高剂量组显着升高模型ALT、AST水平,复方益肝灵组显着升高AST水平,而茵陈蒿汤低剂量组能一定程度降低ALT、AST水平,自然恢复组对ALT、AST无显着调节作用。(3)血脂及肝脂:复方益肝灵组、茵陈蒿汤低剂量组均能显着降低血清TC、TG. LDL-C水平,高剂量组能降低血清TG含量,自然恢复组能降低血清TG,LDL-C含量,但叁个药物治疗组对HDL-C的水平均无显着影响,自然恢复组对升高HDL-C水平具有显着调节。茵陈蒿汤低剂量组及自然恢复组能显着降低模型肝组织FFA、DAG、TG含量,茵陈蒿汤高剂量组、复方益肝灵组能显着减少肝组织FFA、DAG含量,对降低TG作用不显着。茵陈蒿汤低剂量在调节脂质代谢方面的疗效优于高剂量与复方益肝灵片,在调节血脂方面,复方益肝灵片优于高剂量,而在调节肝脂方面,两者作用相当。(4)血糖、胰岛素及外周胰岛素抵抗:茵陈蒿汤高、低剂量组及复方益肝灵组能显着降低FBG、FINS含量及HOMA-IR,各组间无显着差异。自然恢复组FINS水平及HOMA-IR有下调趋势,FBG水平升高有升高趋势,但无显着意义。(5)抗氧化及改善脂质过氧化:茵陈蒿汤低剂量组能显着降低血清、肝脏MDA含量,升高血清GSH-PX水平,高剂量组能显着降低血清MDA含量,升高血清GSH-PX水平,茵陈蒿汤两个剂量组对肝内GSH-PX含量无显着影响。复方益肝灵组能显着降低血清及肝内MDA含量,对血清及肝脏GSH-PX有升高趋势,但无显着差异。自然恢复组既能显着降低血清、肝内MDA含量,也能升高血清、肝内GSH-PX水平,各组对血清及肝内SOD水平均无显着影响。茵陈蒿汤低剂量对脂质过氧化的整体作用优于高剂量。在增强外周抗氧化能力方面,茵陈蒿汤优于复方益肝灵片,在增强肝脏抗氧化能力方面,复方益肝灵片对模型虽无显着改善,但其作用优于茵陈蒿汤。(6)肝脏胰岛素抵抗及炎症:茵陈蒿汤低剂量组能显着降低)GAT-2、PKC-ε、TNF-a mRNA表达水平,升高IRS-1mRNA表达水平,高剂量组及复方益肝灵组能显着降低PKC-ε、TNF-α mRNA表达水平,升高IRS-1mRNA表达水平,对DGAT-2表达有抑制作用,但无显着意义。结论(1)茵陈蒿汤能够针对NASH发病的“二次打击”机制起效。针对第一次打击的IR和脂质代谢紊乱环节,减少肝内积聚的过量脂质,促进血脂代谢,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状态,并调节血糖、胰岛素的分泌利用,改善外周IR。针对第二次打击氧应激和脂质过氧化的环节,增强外周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代谢产物,抑制脂质过氧化和炎症反应,恢复氧化系统的失衡状态。茵陈蒿汤常规剂量的作用优于高剂量。在减轻肝脂积聚、增强外周抗氧化能力方面,常规剂量优于复方益肝灵片,复方益肝灵片在增强肝脏抗氧化能力方面优于茵陈蒿汤常规剂量。(2)茵陈蒿汤高剂量可能由于过量使用对模型肝脏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复方益肝灵片也对模型肝脏产生了一定的毒副作用,但其具体原因尚不能定论。高剂量与复方益肝灵片作用相当,复方益肝灵片在增强肝脏抗氧化能力方面优于茵陈蒿汤高剂量。(3)茵陈蒿汤调控NASH大鼠模型肝脏IR的作用机制,部分可能为通过作用于DAG-PKCε信号通路异常的相关因子和炎症因子起效。(4)模型大鼠在无药物干预的情况下,在血脂、肝脂代谢、脂质过氧化程度的改善和外周抗氧化能力增强方面恢复较好,而在肝细胞的修复、葡萄糖的摄取利用、胰岛素的分泌调节方面短期不能自行恢复而需药物干预。4茵陈蒿汤拆方对HFD大鼠模型的正交研究目的从拆方的角度出发研究茵陈蒿汤对NASH的作用机制,探讨方中各药物及组合对NASH的作用疗效差异,以认识各药物与NASH的相关性,明确药物间的组合是否具有交互作用。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对茵陈蒿汤的组成药物进行3因素、2水平的交互研究,运用正交表L8(2’)将大鼠分为8组,高脂饲料喂养SD雄性大鼠8周建立NASH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治疗组分别给予茵陈、栀子、大黄、茵陈栀子、茵陈大黄、栀子大黄、茵陈蒿汤灌胃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所有大鼠取材,观察各组大鼠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肝功能、血脂、肝脂、血糖、血清胰岛素含量及抗氧化指标,RT-PCR法检测肝组织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一般情况及病理形态学:模型组NAS病理评分、体重、肝指数较空白组明显升高;栀黄组体重、茵陈蒿汤组肝指数有降低趋势,但无显着差异,其余各治疗组体重及肝指数均有显着降低;各治疗组脂肪变性、小叶内炎症、气球样变评分均显着下降,各治疗组之间无显着差异。(2)肝脏酶学:大黄组、茵陈组、栀子组能显着降低ALT水平(P=0.043,0.047,0.042);大黄组能显着降低AST水平(P=0.039),茵陈组、栀子组作用不显着(P=0.054,0.088)。对叁种药物各自用药与不用药时的疗效差异进行比较,各因素对ALT的效应程度为栀子>大黄>茵陈,对AST为茵陈>大黄>栀子,且均以用药水平为优;茵黄组对ALT、AST存在交互作用(P=0.039,0.024),栀黄组、茵栀组对AST存在交互作用(P=0.021,0.046),对ALT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7,0.055)。(3)血糖、胰岛素:大黄组、茵陈组能显着降低FINS水平(P=0.032,0.049),栀子组作用不显着(P=0.213);大黄组、茵陈组能显着降低FBG水平(P=0.049,0.040),栀子组作用不显着(P=0.075)。各因素对FINS的效应程度为茵陈>栀子>大黄,对FBG为大黄>茵陈>栀子,均以用药水平为优;茵黄组、栀黄组对FINS(P=0.011,0.023)、FBG存在交互作用(P=0.018,0.046),茵栀组对FBG存在交互作用(P=0.031),对FINS不存在交互作用(P=0.134)。(4)血脂及肝脂:大黄组、茵陈组、栀子组能显着降低TC水平(P=0.020,0.022,0.020);大黄组、栀子组能显着降低血清TG(P=0.044,0.039)、LDL-C(P=0.042,0.013)、肝组织TG(P=0.012,0.035)含量,茵陈组作用不显着(P=0.288,0.156,0.110);大黄组能显着升高HDL-C水平(P=0.045),茵陈组、栀子组作用不显着(P=0.056,0.081);各因素对血清TG、TC、肝脏TG的效应程度均为大黄>栀子>茵陈,均以用药水平为优;对LDL-C为栀子>大黄=茵陈,栀子、大黄以用药水平为优,茵陈以不用药水平为优;对HDL-C为大黄=茵陈>栀子,大黄、茵陈以用药水平为优,栀子以不用药水平为优;茵黄组、栀黄组、茵栀组对血清TC(P=0.021,0.045,0.021)、TG(P=0.045,0.025,0.026)、LDL-C(P=0.002,0.003,0.002)、肝组织TG(P=0.016,0.027,0.037)存在交互作用,对HDL-C不存在交互作用(P=0.063,0.058,0.157)。(5)抗氧化及改善脂质过氧化:大黄组、茵陈组、栀子组能显着降低血清MDA(P=0.009,0.01,0.006)及肝组织MDA含量(P=0.008,0.009,0.013),各因素对血清MDA的效应程度为大黄>茵陈>栀子,对肝组织MDA为茵陈>大黄>栀子,均以用药水平为优,叁者以栀子对MDA含量影响效应程度最小;茵黄组、栀黄组、茵栀组对血清MDA(P=0.047,0.008,0.005)及肝组织MDA(P=0.016,0.006,0.047)存在交互作用;大黄组、茵陈组、栀子组能显着升高血清GSH-PX水平(P=0.017,0.014,0.009),茵陈组、栀子组能显着升高肝组织GSH-PX含量(P=0.034,0.014),大黄组作用不显着(P=0.052),各因素对血清GSH-PX的效应程度为栀子>大黄>茵陈,均以用药水平为优;对肝组织GSH-PX为栀子>茵陈>大黄,栀子、茵陈以用药水平为优,大黄以不用药水平为优,叁者中以栀子对GSH-PX含量的影响程度最大;茵黄组、茵栀组对血清GSH-PX存在交互作用(P=0.045,0.008),栀黄组不存在交互作用(P=0.101);茵黄组对肝组织GSH-PX存在交互作用(P=0.029),茵栀组、栀黄组不存在交互作用(P=0.063,0.072)。(6)炎症:大黄组、茵陈组、栀子组能显着降低血清TNF-α水平(P=0.021,0.048,0.014),大黄组、栀子组能显着降低肝组织TNF-α mRNA表达水平(P=0.049,0.036),茵陈组作用不显着(P=0.100),各因素对血清TNF-α的效应程度为栀子=大黄>茵陈,对TNF-α mRNA为栀子>大黄>茵陈,均以用药水平为优,叁者以栀子对TNF-α影响程度最大,茵陈最小;茵黄组、栀黄组、茵栀组对血清TNF-α存在交互作用(P=0.048,0.022,0.011),茵栀组对肝组织TNF-a mRNA表达具交互作用(P=0.040),茵黄组、栀黄组未见交互(P=0.066,0.322)。结论(1)大黄、茵陈、栀子单独使用时对大鼠NASH模型的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效应降低、脂质过氧化、炎症等方面即存在显着疗效,其作用多有相似又各有侧重,药物间的作用对治疗NASH具有互补性,大黄保肝降酶及调节血脂的作用最佳,茵陈与栀子对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作用优于大黄,大黄、茵陈与栀子在调节模型血糖、胰岛素水平方面的作用具有互补性。大黄较茵陈、栀子对该模型可能具有更全面的治疗作用。(2)叁种药物的组合对NASH的多个方面具有协同交互作用,各组合间的作用对治疗NASH具有互补性,茵陈与大黄能协同增强模型的肝脏抗氧化能力,优于其他组合;茵陈与栀子能协同抑制模型肝脏炎症,优于其他组合;栀子与大黄在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方面无显着交互作用。(3)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综合分析,推测茵陈蒿汤全方对HFD大鼠NASH模型在降脂方面作用可能不及大黄,在保肝、抑炎、抑制脂质过氧化调节血糖与胰岛素的水平方面,可能较其他单药或组合更佳,对肝脏抗氧化能力的调节作用是否优于各组合尚需研究证实。(4)茵陈蒿汤在临床中使用的常规剂量可能较高、低剂量更为安全有效,本研究中,传统水煎剂较配方颗粒剂型表现出更佳的疗效趋势。

李丰衣[4]2006年在《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证候学和调肝理脾方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酒精性肝纤维化(ALF)是以肝星状细胞(HSC)为主的细胞激活增殖,肝脏的几种效应细胞通过自/旁分泌致病/抗病因子和炎性介质相互作用,使细胞外基质(ECM)各成分合成明显增多,降解相对减少的动态可逆病理过程。酒精性肝纤维化是轻症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向酒精性肝硬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具有可逆性,研究肝纤维化的形成机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中医药在防治酒精性肝病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和鲜明的特点。本课题由理论研究、临床及实验研究叁部分组成:理论研究部分,一部分对中医药防治酒精性肝病/肝纤维化进展进行了综述,对导师田德禄教授防治酒精性肝病/肝纤维化的学术思想进行了继承和阐述;另一部分系统论述了现代医学对酒精性肝纤维化防治的研究成果。临床部分,为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以符合临床流行病学要求的全国五家医院病例资料为基础,对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探讨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的特点;应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研究了199例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的分布,以及国内酒精性肝纤维化发病的特点。实验部分以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为实验对象,对模型大鼠一般生理指标和病理指标进行了动态观察,探讨了酒精性肝纤维化启动期和发展期的病理机制;应用中药复方调肝理脾方对模型大鼠进行干预治疗,并对其抗纤维化的药效学机制进行研究,为临床应用防治酒精性肝纤维化提供理论基础和动物实验的数据资料。实验研究,主要进行了整体实验。方法:1清洁剂Wistar雄性大鼠共120只,采用“白酒4.8g/(kg·d)、吡唑24mg/(kg·d)、玉米油2ml/(kg·d)”混合物,灌胃配合饲喂高脂饲料(基础饲料:胆固醇:猪大油=79%:1%:20%)的方法制备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分别于造模4w、8w、12w、16w随机采血,分别检测血清ALB、GGTP、AST、ALT、HA、PⅢP、CⅣ、LN含量;取大鼠肝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行HE染色、Mallory染色;2以正常大鼠做阴性对照,采用生化分析方法检测酒精性肝纤维化早期(造模16w);采用超薄切片、光镜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特点;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TGF-β1蛋白的表达;3造模结束(16w)后,大鼠随机分成7组:A.正常对照组(正常大鼠生理

李钟燮[5]2010年在《延边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型糖尿病并发率及其基因型特征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延边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型糖尿病(DM2)并发率和基因型分析,探讨朝鲜族、汉族慢性丙型肝炎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朝鲜族与汉族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特征。方法1.选择367例慢性丙型肝炎(其中朝鲜族218例,汉族149例)、35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681例除外病毒性肝炎体检者进行对照研究,明确其是否合并糖尿病,并分析合并糖尿病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临床特征。2.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851例糖尿病患者及782例非糖尿病人群进行抗-HCV、HBsAg检测。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RT-PCR)和PCR-反向点杂交法(PCR-RDB)对62例朝鲜族和57例汉族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HCV-RNA病毒载量检测和HCV基因型分析,比较HCV基因型在朝鲜族与汉族之间的分布差异,并分析HCV基因型与病毒载量、糖尿病和肝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1.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糖尿病并发率及其与慢性乙型肝炎、除外病毒性肝炎对照组的比较:朝鲜族与汉族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糖尿病并发率分别是24.31%,26.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8,P>0.05);朝鲜族、汉族合计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糖尿病并发率为25.34%,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糖尿病并发率为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36,P<0.01),与除外病毒性肝炎对照组糖尿病并发率9.84%进行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x2=36.60,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除外病毒性肝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并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9,P>0.05)。2.糖尿病患者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分析:851例糖尿病患者中抗-HCV阳性72例(8.46%),HBsAg阳性33例(3.88%);782例非糖尿病人群中抗-HCV阳性23例(2.94%),HBsAg阳性78例(9.97%)。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比较平均ALT水平、抗-HCV和HBsAg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ALT=2.91,x2HCV=22.66,x2HBsAg=22.96,P<0.01),糖尿病组平均ALT、抗-HCV阳性率均高于非糖尿病组,而HBsAg阳性率低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患者抗-HCV阳性率(8.46%)明显高于HBsAg阳性率(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66,P<0.01),而非糖尿病组抗-HCV阳性率(2.94%)明显低于HBsAg阳性率(9.97%),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30.86,P<0.01)。3.合并糖尿病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合并糖尿病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与未合并糖尿病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年龄=0.89,x2性别=2.33,t病程=1.79,tBMI=1.36,P>0.05),但合并糖尿病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ALT水平及总胆红素水平高于未合并糖尿病者(tALT=3.71,tTBIL=15.57,P<0.01),且此组患者中54.84%的人群有糖尿病家族史,与未合并糖尿病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02,P<0.001),r-谷氨酰转肽酶与白蛋白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GGT=0.69,tALB=1.50,P>0.05)。4.朝鲜族与汉族HCV基因型分布特征:在119例HCV-RNA阳性标本中,分别检测出1b型占45.38%(54/119)、2a型占39.49%(47/119)、未分型占15.13%(18/119)。朝鲜族HCV基因型显示,1b型占45.16%(28/62)、2a型占38.71%(24/62)、未分型占16.13%(10/62);汉族HCV基因型显示,1b型占45.61%(26/57)、2a型占40.35%(23/57)、未分型占14.14%(8/57),朝鲜族、汉族之间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V各基因型之间HCV-RNA病毒载量差异和合并糖尿病分布差异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CV 1b型在中、重度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与轻度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所占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易合并2型糖尿病,朝鲜族、汉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糖尿病患者中HCV感染率高于非糖尿病人群,提示HCV感染与糖尿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3.合并糖尿病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情相对较重,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易并发糖尿病。4.延边地区HCV基因型中以1b型最多,2a型次之,还有少数其它基因型;HCV基因型在朝鲜族与汉族之间分布无差异;HCV基因型与HCV-RNA载量无关;HCV基因型在合并糖尿病者与未合并糖尿病者之间分布无差异;1b型HCV感染者病情相对较重。

萧自智[6]2017年在《石斛合剂序贯法对糖尿病合并肝损伤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采取高脂高糖饮食+STZ诱导法构建糖尿病合并肝损伤(NAFLD、NASH、肝纤维化)的大鼠模型,探讨石斛合剂序贯法(dendrobium mixture in order cycle method,DMOC)干预糖尿病合并肝损伤及肝纤维化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清洁级SD雄性大鼠五周龄(体重180±10g左右)40只,由台湾乐斯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购买。适应性喂养1周后实验大鼠随机分成4组:①Con组(基本饲料,n=10)、②DMOC组(基本饲料+DMOC配方,n=10)、③DMF组(高脂高糖+STZ,n=10)、④DMF+DMOC组(高脂高糖+STZ+DMOC配方,n=10),①②为控制组;③④为诱导组。各组实验大鼠分别喂食相对应饲料并提供逆渗透水饮用,喂养4周后③④诱导组以腹腔注射2次STZ(25mg/kg+m2,间隔72h),注射后第4天,用血糖测定仪测量血糖,筛选空腹血糖>11.1mmol/L、糖化红蛋白>17%为糖尿病造模成功大鼠。③④诱导组造模显示该饮食处理后大鼠出现高血糖、高血脂、肝功能异常现象,喂养至36周后③④诱导组活检显示有显着肝纤维化倾向,第36-44周②④组进行DMOC中药干预。每周称重1次,根据体重调整灌胃药量,分别喂养长达44周末进行取材。观察每组动物的健康状况、体重、脏器重量、血清学检测FBG、TC、TG、AST、ALT、ROS、TNF-α、IL-6、TGF-β1等指标。HE和Masson叁色染色法观察肝损伤及肝纤维化变化情况。IHC法检测肝组织α-SMA、Fibrinogen、Ⅳ-Collagen 变化情况。WB 法检测 Smad2、Smad3、pSmad2、pSmad3、α-SMA、MMP1、MMP2、MMP9 的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1 DMOC干预糖尿病合并肝损伤的动物模式1.1大鼠一般情况观察:控制组大鼠一般情况良好,进食正常,毛色有光泽,体重稳步增加,大便呈颗粒状。诱导组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进食减少,精神萎靡、嗜睡,皮毛晦暗,体重增加,便溏。1.2大鼠体重变化情况:DMOC干预前,与Con组比DMF组的体重显着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OC干预后,DMOC+DMF组与DMF组比,体重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糖尿病会使体重增加,而DMOC有改善体重变化情况。1.3大鼠肝组织重量变化情况:DMOC干预前,与Con组比DMF组的肝组织重量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OC干预后,DMOC+DMF组与DMF组比,肝组织重量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显示糖尿病会使肝组织肿大,而DMOC有改善肝组织重量的作用。1.4大鼠腹腔脂肪重量变化情况:DMOC干预前,与Con组比DMF组的腹腔脂肪重量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OC干预后,DMOC+DMF组与DMF组比,腹腔脂肪重量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糖尿病会使腹腔脂肪堆积,而DMOC有减少腹腔脂肪堆积的作用。1.5大鼠空腹血糖变化情况:DMOC干预前,与Con组比DMF组的空腹血糖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OC干预后,DMOC+DMF组与DMF组比,空腹血糖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显示DMOC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功能。1.6大鼠血脂变化情况:DMOC干预前,与Con组比DMF组的总胆固醇、叁酰甘油酯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DMOC干预后,DMOC+DMF组与DMF组比,总胆固醇、叁酰甘油酯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果显示糖尿病罹病时间增长,血脂有上升的趋势,而DMOC具有推迟糖尿病大鼠血中总胆固醇上升及降低叁酰甘油酯的功效。1.7大鼠肝功能变化情况:DMOC干预前,与Con组比DMF组的AST与ALT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DMOC干预后,与DMF组比,DMF+DMOC组的AST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LT降低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糖尿病会引起肝损伤,而DMOC能减缓糖尿病对肝脏的伤害。1.8大鼠肝组织HE染色观察肝损伤情况:DMOC可明显改善肝细胞泡沫样变、细胞肿胀、界线不清、肝窦狭窄、中央静脉周围伴汇管区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程度。2 DMOC干预糖尿病合并肝损伤尤其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2.1大鼠血清自由基ROS变化情况:DMOC干预前,与Con组比DMF组的自由基ROS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OC干预后,DMOC+DMF组与DMF组比的自由基ROS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显示糖尿病会使肝组织自由基ROS增加,而DMOC干预后可明显减少。2.2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变化情况:DMOC干预前,与Con组比DMF组的TNF-α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OC干预后,DMOC+DMF组与DMF组比的炎性细胞因子TNF-α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显示糖尿病会使肝组织炎性细胞因子TNF-α表达增加,而DMOC干预后可明显减少炎性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2.3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6变化情况:DMOC干预前,与Con组比DMF组的IL-6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OC干预后,DMOC+DMF组与DMF组比的炎性细胞因子IL-6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显示糖尿病会使炎性细胞因子IL-6增加,而DMOC干预后可明显改善炎性细胞因子IL-6的表达。2.4大鼠血清纤维化因子TGF-β1变化情况:DMOC干预前,与Con组比DMF组的TGF-β1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OC干预后,DMOC+DMF组与DMF组比的TGF-β1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显示糖尿病会使促纤维化因子TGF-β1增加,而DMOC干预后可明显减少促纤维化因子TGF-β1的表达。2.5大鼠肝组织Masson叁色染色法观察胶原纤维变化情况:糖尿病会引起肝纤维化,而DMOC可抑制大鼠肝组织细胞坏死、炎性细胞浸润与胶原纤维增生。2.6大鼠肝组织IHC法观察α-SMA、Fibrinogen、Ⅳ-Collagen变化情况:糖尿病会引起肝纤维化,而DMOC对于肝细胞受损诱导α-SMA、Fibrinogen、Ⅳ-Collagen的活化有明显的抑制效果。2.7大鼠肝组织WB法观察pSmad2/Smad2、pSmad3/Smad3、α-SMA的蛋白表达情况:DMOC 干预前,与 Con 组比,DMF 组的 pSmad2/Smad2、pSmad3/Smad3、α-SMA/β-actin相对密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DMOC干预后,DMOC+DMF 组与 DMF 组比 pSmad2/Smad2、pSmad3/Smad3、α-SMA/β-actin 相对密度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果显示糖尿病会引起肝纤维化,虽然Smad2、Smad3表达各组均无明显差异,而DMOC对pSmad2、pSmad3、α-SMA的蛋白表达有明显的抑制效果。2.8大鼠肝组织WB法观察MMP 1、MMP 2、MMP 9蛋白表达变化情况:DMOC干预前,与 Con 组比 DMF 组的 MMP1/β-actin、MMP2/β-actin、MMP9/β-actin 相对密度表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DMOC干预后,DMOC+DMF组与DMF组比的MMP1/β-actin、MMP2/β-actin、MMP9/β-actin相对密度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果显示糖尿病会引起肝纤维化,而DMOC可增加MMP1、MMP2、MMP9蛋白表达,促进胶原蛋白分解。结论1高脂高糖饮食+STZ造模的糖尿病合并肝损伤大鼠,可损伤胰腺组织导致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受损,最后诱发出高血糖症,继续观察有显着肝损伤及肝纤维化。此模式与“西方饮食”习惯所造成的T2DM合并肝损伤及肝纤维化相接近。2 DMOC可改善糖尿病合并肝损伤模型伴有肝纤维化大鼠的体重、肝组织重量、腹腔脂肪重量、FBG、TC、TG、AST、ALT、ROS、TNF-α IL-6、TGFβ1 异常的情况。3 DMOC可改善糖尿病合并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的泡沫样变、细胞肿胀、界线不清、肝窦狭窄、中央静脉周围伴汇管区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减少α-SMA、Fibrinogen、Ⅳ-Collagen等胶原纤维的沉积。其机制可能与DMOC抑制糖尿病合并肝纤维化模型大鼠ROS→TNF-α、IL-6的炎性、TGFβ1→Smads→α-SMA肝纤维化信号通路;促进MMP1、MMP2、MMP9蛋白表达,增加Fibrinogen、Ⅳ-Collagen胶原蛋白的降解有关。

王伟芹[7]2007年在《清肝调脂饮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清肝调脂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优势,并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临床观察:以7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清肝调脂饮治疗组和西利宾胺对照组,每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8周为一总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证候、血生化指标(ALT、AST、γ-GT、TC、TG)和肝脏B超的改善情况。实验研究:Wistar大鼠70只,除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外,余60只建立以高脂饮食(基础饲料88%,猪油10%,胆固醇1.5%,胆盐0.5%)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模型并随机分组,除模型组外,清肝调脂饮低、中、高剂量组和西利宾胺组分别灌胃相应剂量药物治疗。实验12周后,各组大鼠全部处死,测量大鼠体重及身长,计算Lee’s指数;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ALP)、血脂指标(TC、TG、FFA)以及血清瘦素(Leptin),测定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MDA含量以及SOD活性;各组大鼠肝组织行HE染色,Bcl-2、CD14、CYP2E1免疫组化染色以及特殊染色(糖原,脂肪及含铁血黄素染色),阳性结果作定量分析。结果:临床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发现,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P<0.01),其中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各指标改善情况比较发现,两组除肝功能指标改善无差异外(P>0.05),治疗组临床证候、血脂以及肝脏B超的改善情况均不同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P<0.01)。实验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后发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以上各指标均显示异常(P<0.05,P<0.01);而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均能不同程度的改善以上各指标(P<0.05,P<0.01),其中,在改善TG、FFA、FBG、INS、IRI、ISI、TNFα方面,中药高剂量组均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P<0.01);而对其他各指标的改善,中药各剂量组与西药对照组疗效相似,但前者有优于后者的趋势。结论:清肝调脂饮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机制包括:1.清肝调脂饮主要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抵抗等,促进游离脂肪酸代谢和肝内TG分解,增加肝糖原合成,从而纠正血脂紊乱,减少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2.清肝调脂饮通过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抗氧化能力,减少细胞色素P450ⅡE1的活性表达,减轻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抑制肝脏库普否细胞的活化,减少细胞因子尤其是TNFα的释放,抑制肝细胞凋亡等,从而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程度,促进肝细胞修复。因此,清肝调脂饮主要通过以上作用途径,使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证候、血生化指标以及肝脏的脂肪肝程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与西利宾胺比较,清肝调脂饮在抑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始动因素方面具有明显的疗效优势。

隋晶[8]2013年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中医证侯特点研究》文中指出1.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在中医方面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包括中医病名、证候分型还未统一,治疗也有待于规范化。本病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NASH相关性肝硬化。本课题旨在通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依据中医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相结合的理论,并运用现代统计学因子分析的方法,初步探讨该病的证候特点,从而为进一步的临床诊断、辨证、治疗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2.内容和方法本论文包括叁篇综述和临床研究。综述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现代研究进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证候研究进展,通过对以往研究的了解可以增加对本病的进一步认识,从而为临床研究提供较好的指导作用。临床研究中收集了267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一般情况、四诊调查资料和部分理化检测结果等,主要包括体重指数、饮食嗜好、主要合并病,及相关的症状和舌脉。统计学运用因子分析,频数分析等统计方法得出研究结果。3.结果3.1年龄及性别分布:男性30-79岁的年龄段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所占的比例较大,在30-49岁之间的最多。而女性在50-69岁的年龄段所占的比例较大,在50-59岁间占的比例最大。3.2267例被调查对象中NASH伴有肥胖、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发生率分别为67.0%、63.8%、18.5%、36.7%。其中肥胖为179人,女性33.5%,男性66.5%。高血压者共170人,男性占47.1%,女性占52.9%。糖尿病共50人,男性占48%,女性占52%。高血脂者98例,男性占60.20%,女性占39.8%。从病例数分布来看,男性肥胖明显多于女性,经X2检验P<0.05。高脂血症男性多于女性(P<0.05)。高血压病者男性略少于女性(P<0.05)。糖尿病者,男性少于女性(P<0.05)。3.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饮食嗜好依次是嗜油荤(48.31%)、嗜油炸(38.58%)、嗜高盐(32.58%)、嗜辛辣(28.84%)、嗜烧烤(23.22%)、嗜烟(22.10%)。3.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症状例数排在前15位的分别为:肥胖175例(65.54%)、腰膝酸软98例(36.70%)、倦怠乏力97例(36.33%)、耳鸣87例(32.58%)、气短82例(30.71%)、神疲77例(28.84%)、口苦69例(25.84%)、抑郁烦躁66例(24.72%)、失眠73例(27.34%)、眩晕69例(25.84%)、脱发57例(21.35%)、头重如裹52例(19.48%)、溲赤53例(19.85%)、面色萎黄52例(19.48%)、嗳气49例(18.35%)。积分排在前15位的分别为:肥胖(212)倦怠乏力(103)、腰膝酸软(103)、气短(92)、神疲(92)、胸闷(86)、肢沉麻木(86)、失眠(85)、抑郁烦躁(80)、心悸(78)、口苦(77)眩晕(74)、耳鸣(74)、嗳气(62)、脱发(59)、食后腹胀(57)。3.5舌脉排在前10位的是:舌苔白(71.16%)、脉弦(63.4%)、脉沉(49.06%)、舌质淡红(45.31%)、舌体淡胖或齿痕(35.96%)、舌质红或暗红(29.21%)、脉滑(25.47%)、脉细(30.9%)、舌苔腻(23.22%)、舌苔黄(19.10%)、舌质紫暗或瘀斑(8.61%)、脉数(4.87%)、脉虚(4.49%)、少苔、无苔(3.0%)、脉涩(3.0%)、苔润(1.5%)。3.6通过因子分析,得出以下六个证候:1.肝郁气滞证;2.痰湿蕴结证;3.肝肾阴虚证;4.气滞血瘀证;5.肝郁脾虚证;6.脾虚证;4.结论4.1男性发病年龄较小,考虑与饮食不节,嗜食肉类、辛辣、饮酒、工作压力大等,而且不注意保持体重有关。女性年龄在50岁以后发病较高,考虑与绝经期后的激素水平变化、脂代谢紊乱有关。4.2合并病以肥胖者最多、高血压次之。所以,肥胖与本病的发生密切相关。4.3饮食因素最为相关的是嗜食油荤类食物,与当今生活水平提高,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饮食以及饮食过量有关。4.4通过因子分析,得出以下几个证候:1.肝郁气滞证;2.痰湿蕴结证;3.肝肾阴虚证;4.气滞血瘀证;5.肝郁脾虚证;6.脾虚证;。主要相关脏腑是肝脾,与肾相关。包含病理因素有痰、湿、气滞、血瘀、热,虚证包括脾虚和肝肾阴虚。

张向磊[9]2017年在《护肠清毒微丸结肠靶向给药阻断慢加急性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探讨护肠清毒微丸阻断慢加急性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护肠清毒微丸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方法:1.临床研究: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符合纳入标准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患者60例,按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原则分为口服乳果糖组及口服护肠清毒微丸组,每组各30例,观察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血浆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血D-乳酸(D-LAC)、血二胺氧化酶(DAO)、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尿乳果糖/甘露醇(L/M)等的变化,并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差别。2.实验研究: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护肠清毒微丸低、中、高剂量组,乳果糖组,给予药物干预后,观察大鼠一般状况、肝功能指标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1、IL-2、IL-6、IL-8、IL-10,采用凝固法测定PTA,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CD14、CD163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oll样受体4(T LR4)、核因子-KB(NF-κB)表达,RT-PCR 检测 CD14、CD163、TLR4、NF-κB mRNA表达。结果:1.临床研究:护肠清毒微丸组在治疗后,症状指标改善情况及综合疗效等方面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其在中医症状积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前白蛋白(PA)、PTA、炎性细胞因子、D-LAC、DAO等方面改善最为明显,优于乳果糖组(P<0.05)。2.实验研究:护肠清毒微丸中剂量及高剂量组能够改善大鼠一般状况和肝功能指标,提高PTA,降低血清TNF-α、IL-1、IL-2、IL-6、IL-8水平,在蛋白和基因水平上均上调CD163表达,下调LPS-TLR4通路CD14、TLR4、NF-κ BmRNA的表达,低剂量组则对模型大鼠的干预疗效不明显。中剂量组在改善大鼠体重,生化指标,降低炎症因子,上调CD163,下调CD14、TLR4、NF-κ B表达方面疗效优于乳果糖(P<0.05)。结论:1.护肠清毒微丸结肠靶向释放给药可降低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死亡率,改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提高PTA,改善中医证候疗效及综合疗效,并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纠正肠粘膜通透性、稳定内环境、从而有效阻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 ETM)的发生,达到修复肝组织损伤的目的,整体疗效优于乳果糖。2.护肠清毒微丸可通过调节LPS-TLR4通路,下调CD14、TLR4、NF-κ BmRNA,上调清道夫受体CD163,并消除炎性因子浸润,减少肝细胞坏死、凋亡,同时具有保护肠黏膜微绒毛及上皮细胞基膜,促进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进而有效修复肠粘膜损伤,纠正肠粘膜通透性,阻断IETM的进展并促进肝脏结构和功能恢复,这也是其清除慢加急性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可能机制。

黄力毅[10]2006年在《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变异的致病和致癌作用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中核心基因启动子(BCP)变异的致病和致癌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研究对象:176例HBV慢性感染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中、重度,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和原发性肝癌)。(2)研究方法:①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检测显示技术,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HBV BCP区核苷酸(nt)1762碱基A→T和1764G→A联合突变。②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10、IL-12、TNF-α和IFN-γ)水平。③采用PCR结合荧光探针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④采用ELISA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血清HBV标志物(HBsAg、HBeAg、抗-HBs、抗-HBe及抗-HBc)。⑤采用Beckman-Coulter CX9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提供的全套检测试剂,对患者血清进行肝功能(TBiL、ALT、AST、ALB)检测。结果:(1)在176例HBV慢性感染者中检出HBV BCP区T1762A1764变异者73例,HBV BCP变异的阳性率为41.5%,HBV BCP变异在HBeAg阴性病例的阳性率为49.4%

参考文献:

[1]. 血清TNF与肝病类型、病程和肝损伤相关性的研究[D]. 陈文美. 青岛大学. 2003

[2]. 慢性应激诱发抑郁大鼠肝实质损伤机制及疏肝中药的保护作用[D]. 王国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3]. 茵陈蒿汤及其拆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实验研究[D]. 刘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4]. 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证候学和调肝理脾方作用机理研究[D]. 李丰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

[5]. 延边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型糖尿病并发率及其基因型特征分析[D]. 李钟燮. 延边大学. 2010

[6]. 石斛合剂序贯法对糖尿病合并肝损伤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D]. 萧自智.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7

[7]. 清肝调脂饮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机制探讨[D]. 王伟芹.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

[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中医证侯特点研究[D]. 隋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9]. 护肠清毒微丸结肠靶向给药阻断慢加急性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作用机制的研究[D]. 张向磊.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7

[10].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变异的致病和致癌作用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D]. 黄力毅. 广西医科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  

血清TNF与肝病类型、病程和肝损伤相关性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