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诊断颈椎前纵韧带损伤价值评价

MRI诊断颈椎前纵韧带损伤价值评价

永州湘南医院湖南永州4256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MRI诊断颈椎前纵韧带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行回顾性调查法,以32例我院经手术证实前纵韧带损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MRI图像表现。结果32例患者经手术证实为颈椎前纵韧带损伤,术中可见手术受损部位共55处,MRI图像显示为39处,准确率为70.9%。其中,MRI图像中有33处显示为完全断裂,图像表现为矢状位粗线状信号改变连续2-3层面;6处显示为不完全断裂,图像表现为矢状位细线状或斑点信号,只出现在一个层面上,此信号在T1WI序列上显示为等信号,T2WI序列上显示为高信号,STIR序列上显示为高信号。结论对于急性颈椎受损的患者而言,MRI有利于前纵韧带的早期诊断,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颈椎;前纵韧带;损伤

近年来,急诊常出现颈椎过度伸展或屈曲型损伤患者,主要表现为软组织损伤。颈椎前纵韧带的损伤愈发常见,其X线平片与CT图像上诊断都较为局限[1]。在软组织的诊断上,MRI在分辨率上优势显著,但对于颈椎前纵韧带损伤的诊断尚存在异议。颈椎前纵韧带损伤会使颈椎功能退化、发生慢性疼痛,及时准确的诊断可改善后期治疗效果。本文围绕MRI诊断颈椎前纵韧带损伤的应用价值展开讨论,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行回顾性调查法,以32例我院自2013年1月份至2015年12月份收治的经手术证实前纵韧带损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26例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在34-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6±3.8)岁。损伤具体原因分类如下:15例为车祸损伤,9例为意外摔倒,4例为坠落受伤,4例为其它原因。患者均为过伸伤,经手术证实,受损部位为9处C3/4、12处C4/5、18处C5/6、15处C6/7、1处C7/T1。

1.2检查器械与参数

本研究采用贝斯达0.5T永磁磁共振扫描仪,应用STIR、SE、FSE序列,在SE序列采用T1加权,在FSE序列上采用T2加权成像,激励2-4次,层厚选择为3-4mm,层间距为1mm。

1.3图像分析方法

在手术证实为颈椎颈前韧带损伤后,由本院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诊断医生对MRI图像观察分析,分析内容主要为前纵韧带的信号变化、连续性,并观察与周围组织如椎间盘、椎体前筋膜、椎体前缘损伤情况等。评价指标与参考标准:①前纵韧带断裂:表现为不连续图像,根据手术结果在断裂位置T1SE显示为等信号,STIR与T2FSE均显示为斑点状或线状的高信号,排除椎间盘碎裂、骨折片撕脱成像或其他伪影的可能性后确诊为颈椎前纵韧带损伤;②椎体前筋膜水肿出血:相应部位显示为肿胀信号,或表现为结构模糊与筋膜增厚;③椎间盘损伤:排除椎间盘退化,影像出现形态改变,在STIR与T2WI序列上出现增强信号;④椎体前缘损伤:X线平片与CT均可观察到;⑤颈椎不稳:图像显示为椎节移位。本研究对椎体后纵韧带、椎体后缘、脊髓、颈后韧带符复合体不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将原始数据整理输入SPSS17.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χ2检验用(%)表示,以P<0.05为界限,作为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标准。

2结果

32例患者经手术证实为颈椎前纵韧带损伤,术中可见手术受损部位共55处,MRI图像显示为39处,准确率为70.9%。其中,MRI图像中有33处显示为完全断裂,图像表现为矢状位粗线状信号改变连续2-3层面;6处显示为不完全断裂,图像表现为矢状位细线状或斑点信号,只出现在一个层面上,此信号在T1WI序列上显示为等信号,T2WI序列上显示为高信号,STIR序列上显示为高信号。32例患者均可在前纵韧带周围见异常结构,包括29例(90.6%)患者椎体前筋膜出血水肿,32例(100%)患者椎间盘损伤(共计损伤92处,平均2.875处/例),27例(84.4%)患者椎体不稳,5例(15.6%)患者共计7处骨赘骨折或撕脱骨折。具体数值见表1所示。

*注:手术证实与MRI图像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人体颈椎前纵韧带起自枕骨处咽结节,至1、2骶椎终止,包裹椎体与椎间盘的前侧。前纵韧带分为三层:最内层连接上下椎体缘与椎间盘,中间层可跨越两个或三个椎体,最外层则可跨越三至五个椎体。其主要的生理作用是防止颈椎过度后伸造成损伤。因前纵韧带与椎体前缘联系较为紧密,而在椎间盘间的连接较为疏松,表现为宽而薄,易在外力作用下断裂。断裂多为过伸伤或过屈伤,损伤平面多为椎间盘处,同时椎间盘损伤属较为常见的情况[2]。颈椎前纵韧带损伤的患者同时也会伴发椎体前筋膜水肿出现,相关性较高。椎体骨折较少,因断裂机制多为严重屈曲或过伸,而非椎体骨折。同时,前纵韧带损伤易导致出现椎体不稳情况。本研究显示,32例(100%)患者椎间盘损伤(共计损伤92处,平均2.875处/例),29例(90.6%)患者椎体前筋膜出血水肿,27例(84.4%)患者椎体不稳,5例(15.6%)患者共计7处骨赘骨折或撕脱骨折。当前纵韧带损伤时,由于椎体承受张力能力较高,因此椎体大多情况不表现为骨折,患者疼痛感明显,而CT与X线平片结果通常呈阴性,而MRI图像则可显示。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多为C5/6平面损伤,与Stempera[3]等学者意见一致。

在MRI图像上,颈椎前纵韧带损伤具体表现为矢状位细线状或斑点信号,在T1WI序列上显示为等信号,T2WI序列上显示为高信号,STIR序列上显示为高信号。术中,若损伤表现为破裂孔或撕裂状,对应的MRI图像则表现为点状或线状的高信号。MRI图像为假阴性情况时,分析可能与以下两个因素相关:一是与检查条件与技术有关,例如患者的层厚较大,激励次数较少,对于呈孔状的不完全断裂处则不能完全显示;二是无液体渗入的完全断裂处,MRI图像也会表现为阴性[4]。由于液体渗入的概率在早期受损时较高,因此早期检查诊断意义重大。本研究结果显示,MRI图像阳性率为70.9%,应用价值较高。总之,对于急性颈椎受损的患者而言,MRI有利于前纵韧带的早期诊断,值得临床应用借鉴。

参考文献

[1]赵定麟.现代脊柱外科学.第1版.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36.

[2]程杰平,马洪顺,褚怀德.人颈椎前纵韧带生物力学特性实验研究.医用生物力学,2004,4:221-223.

[3]StemperaBD,YoganandanaN,PintaraFA,etal.Anteriorlon-gitudinalligamentinjuriesinwhiplashmayleadtocervicalin-stability.MedicalEngineering&Physics,2006,28:515-524.

[4]吴群峰,李方财,陈学强,等.下颈椎前纵韧带与后纵韧带损伤的MRI诊断[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22(7):588-593.

标签:;  ;  ;  

MRI诊断颈椎前纵韧带损伤价值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