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含有咪唑基团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硫代杯[4]芳烃,咪唑,多金属氧酸盐,晶体结构
含有咪唑基团的论文文献综述
史小川[1](2019)在《含有咪唑基团的硫代杯[4]芳烃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催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制备了一种新型含有咪唑基团的硫代杯[4]芳烃配体L。使用该配体,通过溶剂热合成法得到了叁种配合物:[Cu_4(SiW_(12)O_(40))L_2(DMF)_2]·2EtOH·DMF(1)、[Ag_4(PMo_(12)O_(40))L_2]·OH(2)和[Co_2LCl_4]·8H_2O(3)。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了1-3的晶体结构,并且用IR、PXRD、TGA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在1和2中,两个配体L通过金属离子连接一个[SiW_(12)O_(40)]~(4-)或[PMo_(12)O_(40)]~(3-)形成二聚体分子。1中的二聚体分子又通过氢键连接成二维超分子结构,2中的二聚体分子通过Ag···O弱相互作用和氢键连接成二维超分子结构,3是叁维金属-有机聚合框架结构。1-3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此外,还研究了1-2的化学稳定性和催化性质,1和2在不同pH值的水溶液以及有机溶剂中都具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1中的Cu(I)位点具有催化活性,我们探究了其对于迭氮-炔环加成反应的催化性质。实验结果表明1对该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2中含有磷钼酸,磷钼酸能极好地催化脱硫反应,实验结果表明2对氧化脱硫反应具有优异的催化效果,并且在四次循环后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孙博[2](2018)在《基于含有苯并咪唑基团的硫代杯[4]芳烃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和发光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本论文中,我们设计合成出一种新的硫代杯[4]芳烃配体(L),利用该新型配体,通过溶剂热方法合成了4种配位聚合物:[Ag(L)0.5](NO3)(1)、[Cu(L)0.5(NO3)](2)、[Co(L)0.5(L1)]·2DMA(3)和[Ni(L)(L2)(H2O)]·3H2O(4)(H2L1=4,4′-联苯二甲酸,H2L2=对苯二甲酸)。在1和2的结构中,中性配体L桥连4个Ag(I)或Cu(I)阳离子各自形成了独特的链状结构。在3中,Co(II)离子被L12-阴离子和L配体连接形成复杂的叁维结构。在4中,L22-阴离子和L配体将Ni(II)离子连接形成二维层状结构。测试了化合物1和2的发光光谱。2在低温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发光性质。(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6-30)
付骋宇,张波[3](2018)在《碳酰肼基和含有咪唑啉基团的1,3,4-恶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埃及伊蚊的构-效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蚊媒病是持续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问题。疟疾仍是按蚊传播的危害性最大的寄生虫病,寨卡病毒是伊蚊传播的黄病毒,已经传播到南美、中美和加勒比地区。因为没有疫苗和其他特定处理措施用于防治寨卡病毒的传染,化学杀虫剂仍是控制蚊子减少病毒传播的主要方法。然而,目前大部分农药抗性的出现导致对新杀虫剂的持续需求。目前大多数杀成虫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或阻断电压敏感的钠通道的失活。咪唑啉环类杂环化合物具有广谱生物活性。吡(本文来源于《世界农药》期刊2018年02期)
黄政,刘艳红,张骥,余孝其[4](2014)在《含有咪唑基团的大环多胺(cyclen)阳离子脂质基因载体》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以大环多胺cyclen作为亲水头部,不同长度和饱和度的单脂肪链为疏水尾部,以组氨酸为连接骨架的阳离子脂质体。酸碱滴定实验表明咪唑基的引入能够提高其缓冲能力,凝胶电泳实验、溴乙锭荧光淬灭实验以及动态光散射实验表明所得脂质可有效包裹DNA,并最终形成粒径为100-250 nm,ζ电位为+10-25 mV的纳米颗粒。细胞毒性实验表明该系列脂质体相较于商品化的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 2000有更低的细胞毒性。体外绿色荧光蛋白和荧光素酶表达转染实验表明连接基团和疏水尾部二者对转染效率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中以亚油胺为疏水尾部的脂质体具有最好的转染效率,接近于Lipofectamine 2000。另外,还发现钙离子的加入可以极大地提高转染效率,最优效率可达Lipofectamine 2000的5倍。结果表明这类脂质体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潜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5分会:纳米生物医学中的化学问题》期刊2014-08-04)
孙醒吾[5](2012)在《含有苯并咪唑基团的热固性聚酰亚胺的增韧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寄希望于更具优异性能的材料会给飞行器带来革命性的进步。从金属材料到无机非金属材料再到高性能树脂材料,材料领域的每一次进步都带给制造业翻天覆地的变革。对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高性能复合材料,虽然发展时间很短,但其应用领域也初具规模,从航空航天、电子电气、机车汽车、精密机械到自动办公机械等众多工业领域。聚酰亚胺因其耐热性、耐腐蚀热氧化性、优异的力学性能成为高性能树脂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一般可分为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力学性能优异、但加工性较差;热固性树脂耐热性好、易加工,但其固化后韧性较差。所以在高温环境下,用热固性树脂作为承力材料时,要对其进行增韧改性。聚苯并咪唑是主链重复单元含有苯并咪唑结构的一类高性能聚合物,通常是指聚(2,2’‐间苯基‐5,5’‐二苯并咪唑)(PBI),由于其体系内刚性结构含量很高,所以在其实际应用过程中加工是其难以逾越的屏障。为了将苯并咪唑基团引入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之中,并且解决加工性问题,本论文采用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DAPBI)作为二胺单体,用4‐苯乙炔基苯酐(PEPA)作为封端剂,按摩尔比1:2反应生成预聚体。之后对其进行热学、力学性能评价,虽然其耐热性较高(Tg530℃)但韧性不足。在改性热固性树脂这个研究领域中,通用的方法都是共混一种热塑性树脂,这种方法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在温度提高,同时加载应力时的分相(即两相相互不融合)导致共混物性能大幅下降。本论文选择同样为热固性聚酰亚胺作为改性树脂,其中二元酸酐和二元胺分别为:均苯四酸二酐(PMDA)和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甲酮(APBP),仍用PEPA作为封端剂。希望其能通过相同的端基在交联反应过程中参与形成互传网络结构,而改性组分本身的空间位阻不大,对于反应效率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在增韧改性的研究中,有两个影响因素:一是改性树脂的聚合度;二是共混物中改性组分的含量。所以,本论文合成了叁种不同聚合度的改性树脂,聚合度分别为五、十、十五。之后确定改性树脂组分后,在按质量比从5%到50%,以五为梯度添加到热固性树脂之中。对共混物进行DSC、TGA、DMA、拉伸、流变等测试,综合评价其性能的优劣,选择其中综合性能最为优异的。用原子显微镜对共混物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合DMA测试中各曲线的变化趋势,探究共混物在分相时其微观形貌的变化,架起宏观性质和微观形貌之间的桥梁。(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2-06-01)
含有咪唑基团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本论文中,我们设计合成出一种新的硫代杯[4]芳烃配体(L),利用该新型配体,通过溶剂热方法合成了4种配位聚合物:[Ag(L)0.5](NO3)(1)、[Cu(L)0.5(NO3)](2)、[Co(L)0.5(L1)]·2DMA(3)和[Ni(L)(L2)(H2O)]·3H2O(4)(H2L1=4,4′-联苯二甲酸,H2L2=对苯二甲酸)。在1和2的结构中,中性配体L桥连4个Ag(I)或Cu(I)阳离子各自形成了独特的链状结构。在3中,Co(II)离子被L12-阴离子和L配体连接形成复杂的叁维结构。在4中,L22-阴离子和L配体将Ni(II)离子连接形成二维层状结构。测试了化合物1和2的发光光谱。2在低温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发光性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含有咪唑基团的论文参考文献
[1].史小川.含有咪唑基团的硫代杯[4]芳烃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催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2].孙博.基于含有苯并咪唑基团的硫代杯[4]芳烃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和发光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3].付骋宇,张波.碳酰肼基和含有咪唑啉基团的1,3,4-恶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埃及伊蚊的构-效关系[J].世界农药.2018
[4].黄政,刘艳红,张骥,余孝其.含有咪唑基团的大环多胺(cyclen)阳离子脂质基因载体[C].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5分会:纳米生物医学中的化学问题.2014
[5].孙醒吾.含有苯并咪唑基团的热固性聚酰亚胺的增韧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