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转股操作效果分析

债转股操作效果分析

一、债转股运作效应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曾雯君[1](2021)在《民营企业市场化债转股的应用研究 ——以新特能源为例》文中提出

王甜甜[2](2021)在《企业市场化债转股的运作模式及效果研究 ——以中国中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一轮市场化债转股于2016年推出,此次债转股的推行意在利用市场化的主体和市场化定价的原则,在相关政策鼓励下,帮助企业成功实施“债转股”项目,实现降低财务杠杆、获得市场竞争力以及长期盈利发展的目的,也是此次结构性去杠杆的重要手段。中国中铁作为建筑业龙头,基于本身高负债率的压力下,积极响应国家结构性去杠杆的号召,于2018年正式着手实施债转股,并于2020年相关参与方可实现股权退出,标志着债转股项目的顺利完成,为其他企业在该种模式的运用上提供参考价值。本文选择中国中铁作为本文的案例研究主体,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和总结,结合案例研究法对企业债转股的运作模式及效果进行着重分析。通过对中国中铁债转股项目的整个运作过程进行拆分研究,发现影响企业发展的驱动力,实施机构的增资给予中国中铁资金补充,实质性的降低企业负债规模,改变债务结构,并降低利息支出,转为股权后改变股权结构,实现股权多元化,同时相当于引入战略投资者促进产业升级,激发企业发展动力。以此为基础对中国中铁债转股的运作效果进行研究,首先从资本结构的股权结构和债权结构出发,研究资本结构的优化;再运用基本财务指标、综合财务指标和经济增加值EVA的变化分析债转股对财务绩效的利好;最后给出总体评价。最后,本文得出债转股的实施在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发挥财务杠杆正效应的同时,促进了中国中铁发展股权融资,利于调整公司融资结构合理化,同时股权多元化下给企业注入新动力,刺激企业改革,丰富管理思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并且提高了长期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增加了企业经济增加值。同样,本文建议在政策方面适当简化项目审核流程,转股企业做好风险防范,实施机构发挥专业优势更能关注企业长期发展。

郭东[3](2020)在《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案例分析》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过去依靠投资加杠杆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弊端逐渐显现,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过高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市场化债转股作为供给侧改革中“三去一降一补”的重要举措,在“降杠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市场化债转股自2016年推行以来,一直处于签约多落地少的尴尬境地,许多企业对其依然保持着观望的态度,对是否要进行市场化债转股、如何实施市场化债转股颇有困惑。本文以近期成功实施了市场化债转股项目的基建龙头企业——中国中铁为案例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的模式、影响以及风险,为化解当前我国市场化债转股落地难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也为其它企业决定是否实施和如何实施市场化债转股提供参考。文章以创新性的视角研究了中国中铁的市场化债转股模式,将以往模糊的“两步走”转股模式细化为“混合三步走”模式,系统地剖析了中国中铁债转股的实施过程,主要阐述了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如何实施”的问题。在阐明实施路径之后,文章接着从市场效应、财务影响、治理结构影响、企业价值影响四个维度分析了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对企业自身构成的影响。一是运用事件研究法对中国中铁债转股过程中两个重要时间节点的市场反应进行了分析,二是运用财务指标评价法和雷达图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分析了债转股对企业短期财务状况的改善程度,三从股权结构、管理层、公司章程等方面分析市场化债转股对公司治理结构产生的影响,四是运用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分析债转股对企业价值形成的影响。通过这四个维度的比较分析,旨在剖析市场化债转股“值不值得实施”的问题。最后,文章分阶段探讨了中国中铁在实施市场化债转股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包括转股阶段风险、股权管理阶段风险、股权退出阶段风险,通过对债转股中的八个具体风险点深入剖析,重点解读了市场化债转股“存在哪些实施风险”的问题。在对案例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后,文章得出了以下三点结论:一是中国中铁“混合三步走”的新债转股模式切实可行,可以有效解决债转股资金“落地难”的问题,值得其它转股企业借鉴。二是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效果明显但存在局限性,企业在决定是否实施债转股时需多方权衡。三是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风险较政策性债转股高,但总体风险可控。本文在对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条建议,为市场化债转股各方参与者提供借鉴。

谭天之[4](2020)在《市场化债转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 ——以华菱钢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伴随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钢铁行业呈现出严重的产能过剩、供求失衡的现象,由于部分企业前期加速扩张、举债经营导致债务负担过重,不利于企业长期经营与发展,也严重影响了我国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随着党中央多次强调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钢铁行业去杠杆再次被提上日程。201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提出将市场化债转股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去杠杆”的一个重要手段。本轮债转股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展的债转股最大区别在于强调市场化、法制化,要求企业运用市场化方式自主协商债转股相关内容,同时鼓励企业以提升长期绩效为目标,推进债转股相关工作,实现改善经营,提高公司治理,盘活存量资产,提升企业价值的作用。本文以华菱钢铁市场化债转股为案例,结合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回答了市场化债转股如何为企业带来增量价值的问题。通过梳理企业实施债转股的背景,介绍债转股方案,分析了项目运作模式以及顺利实施的关键机制,提出了债转股对企业价值增值的驱动因素,再结合案例具体情况分析了债转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理,并从市场反应和财务绩效两方面评价债转股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市场化债转股对企业价值的驱动因素,可以从短期和长期视角分别来看,短期内直接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为资本结构调整、股权注资、资产注入,长期持续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为公司治理、企业经营和资本运作。华菱钢铁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对其价值影响的机理,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资本结构优化提升企业绩效,二是关联方资产重组创造协同效应,三是内部治理结构调整发挥治理效应,四是钢铁资产整体上市促进可持续发展。最后结合事件研究法及财务绩效评价的结果,得出华菱钢铁完成市场化债转股之后,大部分时间获得的是正的超额收益率,短期内为企业创造了价值;同时企业各项财务指标都在稳步转好,未来的盈利与发展能力还将进一步提升,企业价值也随之提高,市场化债转股达到了预期效果。本文研究对于丰富市场化债转股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视角具有重要意义,并对下一步拓展债转股运行模式,推广债转股实践经验具有帮助,为更多地方国有企业顺利实施债转股提供借鉴。

郑亚楠[5](2020)在《中国船舶市场化债转股财务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不断攀升,部分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持续低下,债务规模不断扩大,这不仅会加剧企业的债务风险,甚至还可能引发区域性的金融风险。因此,积极稳妥地降低杠杆率是问题倒逼的必然选择,是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此,在2016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及其附件,从政策层面积极推动市场化债转股成为降低企业杠杆率,解决企业财务困境的关键手段。本文选取大型国有上市公司中国船舶市场化债转股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给企业带来的财务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首先,本文介绍了研究背景及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文献,归纳了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贡献与不足之处,同时阐述了市场化债转股的基本内涵以及相关理论;然后在上述基础上展开了对中国船舶市场化债转股案例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从企业财务状况亟待改善、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突出以及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三个角度详细介绍了中国船舶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动因,二是分析了中国船舶此次债转股的实施主体、应用的运作模式及相关实施流程;之后从正反两个角度出发,重点以财务指标和财务行为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中国船舶实施债转股后给企业带来的财务影响;最后经过上述研究发现,中国船舶在实施市场化债转股过程中操作原则运用得当,运作模式契合多方需求,项目在已实施期间对企业财务产生双重影响,实施方案中仍然存在些许不足之处,进而得出以下启示,后续企业在实施市场化债转股时应当制定完善的实施方案,并建立长效发展机制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对中国船舶市场化债转股案例的研究,有助于梳理中国船舶市场化债转股的全过程,展示本轮债转股的特点;有助于为此后我国想要通过市场化债转股来缓解财务重压的其他同类型企业提供有益借鉴与参考;有助于推动我国相关部门根据实践应用不断完善和优化市场化债转股,从而有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

朱予晴[6](2020)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煤炭企业市场化债转股应用研究 ——以PM公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市场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经济的结构性分化趋于明显,为适应这种变化,迫切需要改善供给侧环境、优化供给侧机制、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与质量,也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煤炭行业作为我国主要供给端之一,近几年受投资惯性、资产缩水、借贷经营等影响,产能严重过剩,杠杆率也逐年攀升,不仅自身经营变得举步维艰,也成为我国经济运行的严重负担,急需改善生产经营方式、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此情况下,曾在上世纪90年代有效化解银行不良贷款,解决国有企业资本金不足的债转股再次在煤炭行业大规模展开,此次债转股由于在运作模式上深入贯彻供给侧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理念,因而被冠以“市场化”称号,简称市场化债转股。一方面债权转股权短时期能够切实降低企业杠杆率,另一方面,“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也有助于企业引入多元产权结构,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因此市场化债转股成为当前有较好发展前景但遇到暂时困难的优质煤炭企业渡过难关、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部署的“一剂良药”。然而由于我国应用市场化债转股时间较短,相关理论研究有限,缺乏实践指导,所以在当前面临“落地难”和“明股实债”情况下,对典型案例企业应用市场化债转股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因此,本文立足于煤炭行业,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市场化债转股进行研究,以期拓宽我国债转股理论研究体系,助推煤炭企业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市场化债转股的背景、含义以及理论基础进行梳理,以区别于上一轮政策性债转股;其次,以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概况为背景,分析了煤炭行业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主要模式以及当前所面临的“落地难”和“明股实债”问题;最后,选取PM公司作为具体案例,结合公司自身情况与行业分析探讨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动因及条件,在对该公司市场化债转股具体方案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重点借助管理用财务报表、雷达图、EVA三项财务指标以及公司战略布局、投融资管理能力两项非财务指标全方位多层次的探讨了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效应。研究发现,煤炭企业实施市场化债转股既能够在短时期内切实降低杠杆率,优化债务结构,增强无息负债的应用能力,也能够使企业拥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现金流用于落后产能的淘汰、生产经营条件的改善以及研发投入的扩大,从而进一步实现“去产能”和“补短板”,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然而,由于“落地难”和“明股实债”问题存在,市场化债转股对煤炭企业治理结构效用有限,难以长期作用于“去杠杆”以及企业价值的提升。为此,本文拟通过在煤企选择、模式优化、政府引导等方面为煤炭企业实施市场化债转股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以期能够谨慎对待“明股实债”,提高市场化债转股落地效益,进一步深化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

穆欣舒[7](2020)在《市场化债转股在临港实业集团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顺应经济发展的背景要求下,2016年我国开启了债转股的新篇章,即决定推广市场化债转股。新一轮债转股不仅将可参与的企业范围大大拓宽,最重要的是让市场充分发挥它的决定性作用,以此来帮助企业降低负债,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改善企业治理结构,也使企业原有的经济风险大大降低。本文首先整合分析了国内外有关企业实施债转股和企业治理结构、资本结构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市场化债转股的概念进行剖析,借助实施条件的限制,用客观的视角将上一轮政策性债转股与本轮市场化债转股进行对比与总结。接着,本文引出临港实业集团作为案例,介绍集团的现状,暂时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为解决这一现象,本文从临港实业集团与政府的关系、所占据的资源、产业主导、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论述了其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必要性,又从政策、经济、市场、技术等方面分析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可行性。之后,从全方位多角度具体对临港实业集团进行分析,引入募集社会资本的基金模式债转股这一概念,具体分析了集团选择这一模式的依据、所具备的条件,及实施目的。通过详尽分析临港实业集团的市场化债转股计划,可以得出结论,企业想要彻底扫除发展路上存在的问题,债转股只能作为辅助工具短暂使用,切不可将它视为永久消除债务的唯一手段,也不能在债转股身上寄托来自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全部希望。企业应该积极与当地商业银行沟通对接,研究适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向,寻求适当的转股比例,轻装上阵。并鼓励商业银行与实施机构参与到债转股企业的监督与管理中来,将市场经济下的债转股作用发挥最大化,全面完成我国供给侧结构的改革。

闵婕钰[8](2020)在《国有企业债转股的运作与效果研究 ——以中国中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不断上升,而在非金融企业部门中,国有企业杠杆率较高,急需采取措施降杠杆。为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运行,降低企业杠杆率,国家大力推行“三去一降一补”,并将债转股作为降杠杆的重要举措推行。在此背景下,中国中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2018年6月开始策划实施债转股,中国长城牵头联合另外8家投资机构参与,通过对四家子公司债转股来降低债务压力,成为首家实施债转股的建筑央企。本文以中国中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债转股的动因、运作设计、效果和潜在问题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分析后发现:(1)在央企降杠杆和PPP清理的双重压力下,作为资产负债率偏高的中国中铁此次通过债转股在短期内能有效降低杠杆率;(2)中国中铁的债转股结合“收债转股”“入股还债”两种模式,并通过“先子公司债转股再发行股份换回子公司股权”的“两步走”方式有利于加快项目进度和增强机构的参与意愿;(3)此次债权及股权的定价公允且无“明股实债”条款,虽然存在一些瑕疵,但基本符合市场化的要求;(4)在实施效果上,明显减少企业负债和利息支出,但负债又在重新积累,同时企业的现金流压力仍不小,企业财务绩效的改善需要多措并举;(5)在双方协商下中国中铁做出让步,引入战略投资者参与公司管理、修改公司章程、完善风险防控体系为其治理结构的改善上迈出了一大步。最后,基于研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对今后实施债转股的企业提出一点建议。

王冕[9](2020)在《中国重工市场化债转股案例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来,中国的经济在产能过剩的情形下,承受着重大的挑战,严重阻碍了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经济的萎靡导致企业的杠杆率居高不下、银行的不良贷款不断上升。至此,“债转股”作为“供给侧改革”的辅助方案再次被提了出来。中国在1999年进行的“第一轮债转股”拓宽了解决中国债务危机的思路,却没有触动国企内部治理的本质问题。时隔17年,2016年一项有关市场化债转股的意见公告的公布标志着中国再度使用债转股的方法以降低企业的杠杆率。债转股作为一种去杠杆,降成本和处置不良资产的重要措施,降低了负债企业的利息压力,为自身潜力大且前景好的企业争取了时间和空间,对于帮助企业实现扭亏为盈产生了巨大作用。此次债转股强调采用市场化的模式进行,遵循市场主体的意愿与原则,依转股主体自主决定是否转股,并对价格制定实施市场化原则。此次债转股成功的缓解了企业过高的杠杆率及银行的风险、其他公司债权人的财务风险,对实施过程中参与债转股的各方达到互利共赢的效应。本文以中国重工为对象,对本次债转股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国内和国外关于债转股的文献观点进行梳理,总结出本轮市场化债转股的定义、理论基础以及特征。接着,选取本轮债转股中第一单军工企业市场化模式去杠杆的落地项目中国重工的市场化债转股作为对象,在介绍了中国重工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中国重工实施债转股的交易结构及流程。然后应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从市场反应、财务指标分析以及非财务指标分析三个角度验证了此次中国重工进行市场化债转股具有一定的正向效应,为中国重工市场化债转股的绩效分析提供了理论上的解释和实证上的支持并根据案例分析的结果得出本次市场化债转股模式的比较优势。最后,据中国重工本轮债转股实施的成功和困难之处,得出新一轮债转股虽然能够使得各方利益最大化但同时却有着权益保障和退出问题,因此要合理谨慎地实施债转股。并且从目标企业的选择、转股后实施机构的行权保障以及改善治理机制等方面提出有关建议。

张亚楠[10](2020)在《价值逻辑视角下“两步走”市场化债转股模式适用性研究 ——以中国中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6年10月10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及其附件《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使用市场化债转股的手段有效降低企业杠杆率,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目前来看,虽然市场上先后有中国重工、中国中铁等大型企业通过“投资者增资+发行股票购买资产”这一“两步走”模式成功实施债转股,但市场化债转股的整体签约落地率还比较低,可参考经验较少,交易双方对采用何种模式实施债转股还存在困惑,因此需要对已实施的典型案例所采用的模式进行研究,为更多有意愿实施债转股的企业提供参考路径。本文在债转股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债转股的定义、分类以及运作模式进行了理论层面的介绍。其次,运用案例研究法,选取中国中铁作为分析对象,选取该案例的主要原因是其采用的“两步走”模式具有清晰的价值逻辑,且整个实施过程完整,这一部分将简要介绍市场化债转股的参与主体,梳理转股的实操流程以及分析参与双方的实施动机。在对案例进行简析之后,论文对“两步走”模式进行具体分析,首先从价值逻辑和风险两个方面对模式进行重点研究,其中价值逻辑分析即从价值发现、价值创造以及价值增值三个环节对模式的实施流程进行划分并分析每个环节的运作规律;风险分析是在价值逻辑的基础上分析参与双方在不同逻辑环节中面临的潜在风险。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适用性分析,即归纳总结出“两步走”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企业。论文最后总结了“两步走”模式关于价值逻辑、实施效应、风险以及适用性的相关结论,同时考虑到自市场化债转股提出以来,整个开展仍然处于初期阶段,故本文在对模式研究的基础上,从坚持市场化原则、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积极进行风险管理以及创新模式设计五个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市场化债转股的顺利开展,为更多希望通过市场化债转股降低杠杆率、提升经营业绩的企业和获取价值增值的机构投资者提供操作路径的指引、实施步骤的参考。

二、债转股运作效应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债转股运作效应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2)企业市场化债转股的运作模式及效果研究 ——以中国中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债转股的动因研究
    第二节 债转股的运作模式研究
    第三节 债转股的运作效果研究
    第四节 文献述评
第三章 案例介绍
    第一节 案例选择
    第二节 市场化债转股的现状
    第三节 中国中铁债转股的背景
    第四节 参与机构的背景
第四章 中国中铁债转股的运作模式分析
    第一节 市场上主流的债转股运作模式分析
    第二节 中国中铁债转股运作模式分析
    第三节 债转股影响企业的路径分析
第五章 中国中铁债转股的运作效果分析
    第一节 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第二节 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第三节 效果评价与潜在风险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债转股实施动因的研究
        1.2.2 关于债转股实施效应的研究
        1.2.3 关于债转股实施风险的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框架
    1.5 创新点
第二章 债转股相关理论概述
    2.1 债转股的概念与市场化债转股的特征
        2.1.1 债转股的概念
        2.1.2 市场化债转股的特征
    2.2 债转股的理论基础
        2.2.1 权衡理论
        2.2.2 博弈理论
        2.2.3 预算软约束理论
    2.3 市场化债转股的模式分析
        2.3.1 收债转股模式
        2.3.2 入股还债模式
        2.3.3 债转优先股模式
        2.3.4 股债结合模式
第三章 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动因及过程分析
    3.1 公司概况
        3.1.1 公司简介
        3.1.2 转股前公司股权结构
        3.1.3 转股前公司经营状况
        3.1.4 转股前公司财务状况
    3.2 中国中铁债转股动因分析
        3.2.1 国家市场化债转股利好政策推动
        3.2.2 基建行业周期长、利润低等因素影响
        3.2.3 企业降杠杆、优化资本结构的需求带动
    3.3 中国中铁债转股运作模式及过程分析
        3.3.1 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运作模式
        3.3.2 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实施过程
第四章 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影响分析
    4.1 市场反应分析
        4.1.1 以董事会发布债转股公告日为事件日的市场反应
        4.1.2 以证监会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日为事件日的市场反应
        4.1.3 市场反应小结
    4.2 财务影响分析
        4.2.1 基于财务指标的纵向分析
        4.2.2 基于雷达图的横向分析
    4.3 治理结构影响分析
        4.3.1 对股权结构的影响
        4.3.2 对管理层、公司章程的影响
    4.4 企业价值影响分析
        4.4.1 不实施债转股情况下的模拟企业估值
        4.4.2 实施债转股情况下的企业估值
        4.4.3 估值对比分析
第五章 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风险分析
    5.1 股权转换阶段风险
        5.1.1 投资机构选择风险
        5.1.2 标的公司估值风险
        5.1.3 公司转股定价风险
        5.1.4 政府审批风险
    5.2 股权管理阶段风险
        5.2.1 经营风险
        5.2.2 即期回报被摊薄的风险
        5.2.3 明股实债风险
    5.3 股权退出阶段风险
    5.4 风险防范
        5.4.1 构建系统完整的定价机制
        5.4.2 改善投资者回报体制
        5.4.3 健全股权退出通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混合三步走的新债转股模式切实可行,值得借鉴
        6.1.2 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效果明显,但存在局限性
        6.1.3 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风险偏高,但总体风险可控
    6.2 建议
        6.2.1 坚持市场化操作助力项目运作
        6.2.2 推进企业治理结构改革,提升企业治理水平
        6.2.3 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快完善配套措施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市场化债转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 ——以华菱钢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4 论文写作框架
2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回顾
        2.1.1 债转股的运作模式
        2.1.2 债转股的绩效研究
        2.1.3 债转股与企业价值
        2.1.4 概括性评论
    2.2 理论基础
        2.2.1 权衡理论
        2.2.2 代理成本理论
3 华菱钢铁市场化债转股案例介绍
    3.1 公司概况
    3.2 华菱钢铁市场化债转股的背景
        3.2.1 钢铁行业发展形势
        3.2.2 公司财务与经营情况
    3.3 华菱钢铁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方案
        3.3.1 交易双方基本情况
        3.3.2 债转股的运作模式
        3.3.3 债转股的实施过程
        3.3.4 债转股定价与退出机制
        3.3.5 股东权益保护机制
4 华菱钢铁市场化债转股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分析
    4.1 企业价值的界定
    4.2 市场化债转股对价值增值的驱动因素
        4.2.1 短期驱动因素
        4.2.2 长期驱动因素
    4.3 华菱钢铁市场化债转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理
        4.3.1 资本结构优化提升企业绩效
        4.3.2 关联方资产重组创造协同效应
        4.3.3 内部治理结构调整发挥治理效益
        4.3.4 钢铁资产整体上市促进可持续发展
    4.4 华菱钢铁市场化债转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效果
        4.4.1 市场反应分析
        4.4.2 财务绩效评价
        4.4.3 小结
5 结论与启示
    5.1 本文的结论
    5.2 本文的启示
    5.3 本文的不足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中国船舶市场化债转股财务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债转股的含义
        1.2.2 债转股的实施动因
        1.2.3 债转股的运作模式
        1.2.4 债转股的实施效应
        1.2.5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贡献与不足之处
        1.4.1 论文贡献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市场化债转股的基本内涵与理论基础
    2.1 市场化债转股的基本内涵
        2.1.1 市场化债转股的概念
        2.1.2 市场化债转股的操作原则
        2.1.3 市场化债转股的运作模式
    2.2 市场化债转股的理论基础
        2.2.1 权衡理论
        2.2.2 产权理论
        2.2.3 博弈论
第3章 中国船舶市场化债转股案例介绍
    3.1 中国船舶基本情况概述
    3.2 中国船舶市场化债转股实施动因
        3.2.1 改善财务状况
        3.2.2 打通融资渠道
        3.2.3 响应国家号召
    3.3 中国船舶市场化债转股方案描述
        3.3.1 实施主体
        3.3.2 运作模式
        3.3.3 实施流程
第4章 中国船舶市场化债转股财务影响分析
    4.1 对财务指标的正面影响分析
        4.1.1 增强企业偿债能力,优化自身资本结构
        4.1.2 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显着改善经营业绩
        4.1.3 改善企业营运能力,提高资产运作效率
        4.1.4 提高企业发展能力,拓宽企业成长空间
    4.2 对财务行为的正面影响分析
        4.2.1 优化企业的融资行为
        4.2.2 减少不合理投资行为
    4.3 对企业财务的负面影响分析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5.1.1 市场化债转股三项操作原则运用得当
        5.1.2 市场化债转股运作模式契合多方需求
        5.1.3 市场化债转股对财务产生了双重影响
        5.1.4 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方案仍然存在不足
    5.2 启示
        5.2.1 应制定完善的实施方案
        5.2.2 建立企业长效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6)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煤炭企业市场化债转股应用研究 ——以PM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简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
        2.1.2 债转股概念
        2.1.3 债转股分类
    2.2 理论基础
        2.2.1 博弈理论
        2.2.2 MM理论
        2.2.3 代理理论
        2.2.4 优序融资理论
3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煤炭企业市场化债转股的行业分析
    3.1 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实施概况
        3.1.1 去产能效果逐渐显现
        3.1.2 去杠杆进程缓慢
        3.1.3 转型升级困难
    3.2 煤炭行业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概况
        3.2.1 签约情况
        3.2.2 主要模式
    3.3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煤炭行业市场化债转股存在问题分析
        3.3.1 落地难
        3.3.2 明股实债
4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PM公司市场化债转股案例概况
    4.1 PM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4.1.1 企业经营概况
        4.1.3 企业财务状况
    4.2 PM公司市场化债转股实施动因分析
        4.2.1 有效去杠杆
        4.2.2 有效去产能
        4.2.3 有效补短板
        4.2.4 特有的竞争优势
    4.3 PM公司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方案概述
        4.3.1 实施方案
        4.3.2 方案评价
5 PM公司市场化债转股的效应分析
    5.1 财务绩效指标分析
        5.1.1 基于管理用财务报表的纵向分析
        5.1.2 基于雷达图分析法的横向分析
        5.1.3 基于EVA的企业价值分析
    5.2 非财务绩效指标分析
        5.2.1 基于投融资管理能力角度
        5.2.2 基于战略发展布局角度
    5.3 案例小结
6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市场化债转股有助于煤企落实供给侧改革
        6.1.2 市场化债转股对煤企治理结构效果有限
        6.1.3 谨慎对待明股实债
    6.2 研究建议
        6.2.1 提高煤炭企业市场化债转股入围标准
        6.2.2 优化市场化债转股方案设计
        6.2.3 有效落实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2.4 积极发挥政府作用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市场化债转股在临港实业集团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小结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市场化债转股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市场化债转股概述
        2.1.1 市场化债转股的界定
        2.1.2 市场化债转股的条件
        2.1.3 新旧两轮债转股的差异
    2.2 理论基础
        2.2.1 代理成本理论
        2.2.2 信号传递理论
        2.2.3 激励理论
    2.3 市场化机制债转股的业务模式
        2.3.1 直接投资型模式
        2.3.2 金融负债转股模式
        2.3.3 经营性负债转股模式
        2.3.4 基金模式
        2.3.5 募集社会资本基金模式
3 临港实业集团市场化债转股案例概述
    3.1 集团概况
        3.1.1 临港实业工业园区存在问题分析
        3.1.2 优势条件
    3.2 债转股的必要性分析
        3.2.1 实施政企分离,公司自主经营
        3.2.2 产权清晰促进公司发展
        3.2.3 形成产业主导方向,扩大经营能力
        3.2.4 提高竞争能力,加强融资能力
    3.3 推进集团实施债转股的可行性分析
        3.3.1 政策可行
        3.3.2 经济可行
        3.3.3 市场可行
        3.3.4 组织可行
4 临港实业集团市场化债转股的运作过程及困境分析
    4.1 临港实业集团债转股的运作过程
        4.1.1 实施方法及模式
        4.1.2 运作内容
    4.2 临港实业集团债转股困境
        4.2.1 企业在管理体系上不够完整
        4.2.2 企业在退出机制上存在隐患
        4.2.3 企业在法律法规上缺少支撑
        4.2.4 企业在道德风险上缺乏保障
    4.3 临港实业集团实施债转股的预计数据分析
        4.3.1 临港实业转股情况设定
        4.3.2 临港实业债转股后的预计偿债能力分析
        4.3.3 临港实业债转股后预计盈利能力分析
5 临港实业集团市场化债转股模式的启示与建议
    5.1 临港实业集团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启示
        5.1.1 实施市场化债转股要以效益为中心
        5.1.2 实施市场化债转股要以诚实为原则
        5.1.3 实施市场化债转股要以科学退出为目标
    5.2 临港实业集团市场化债转股的建议
        5.2.1 加强企业自身约束
        5.2.2 提高股权退出机制管理
        5.2.3 建立完善的法律及相关制度保障债权人权益
        5.2.4 严格控制道德风险防范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国有企业债转股的运作与效果研究 ——以中国中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现实意义
    1.3 论文思路与研究内容
    1.4 创新与不足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市场化债转股的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MM理论
        2.2.2 权衡理论
        2.2.3 委托代理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国外文献综述
        2.3.2 国内文献综述
        2.3.3 文献评述
3 案例介绍
    3.1 行业介绍——基建行业
    3.2 公司介绍
        3.2.1 公司简介
        3.2.2 中国中铁公司概况
    3.3 债转股情况
        3.3.1 债转股第一步:子公司层面债转股
        3.3.2 债转股第二步:中国中铁发行股份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
4 案例分析
    4.1 动因分析
        4.1.1 国家层面的原因
        4.1.2 企业层面的原因
    4.2 运作设计分析
        4.2.1 入股方式的选择——结合实施机构情况选用债权和现金两种方式入股子公司
        4.2.2 “两步走”债转股路径分析
        4.2.3 非“明股实债”的真实债转股模式
        4.2.4 定价机制
        4.2.5 引入战略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
        4.2.6 运作设计的分析小结
    4.3 中国中铁实施债转股的影响分析
        4.3.1 资本结构的影响分析
        4.3.2 财务绩效的影响分析
        4.3.3 治理结构的影响分析
    4.4 潜在的问题
        4.4.1 债转股的运作设计上的问题
        4.4.2 债转股的效果上的问题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对参与债转股的企业的建议
        5.2.2 对投资机构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国重工市场化债转股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国外文献综述
        0.2.2 国内文献综述
    0.3 框架结构与研究方法
        0.3.1 框架结构
        0.3.2 研究方法
    0.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 案例介绍
    1.1 市场化债转股概述
        1.1.1 市场化债转股的含义
        1.1.2 市场化债转股特征
    1.2 中国重工企业概况
        1.2.1 中国重工简介
        1.2.2 中国重工生产经营状况介绍
        1.2.3 中国重工债转股核心竞争力分析
    1.3 中国重工市场化债转股过程
        1.3.1 交易主体的选择
        1.3.2 市场化定价
        1.3.3 中国重工市场化债转股方案
        1.3.4 市场化退出机制
2 案例分析
    2.1 中国重工市场化债转股理论分析
        2.1.1 市场化债转股理论基础
        2.1.2 中国重工市场化债转股的作用机制
    2.2 中国重工市场化债转股的市场反应分析
        2.2.1 确认事件窗口期与估计期
        2.2.2 计算正常收益率和累计超额收益率
        2.2.3 结果分析
        2.2.4 显着性检验
    2.3 中国重工市场化债转股财务效应分析
        2.3.1 主成分分析法指标选取
        2.3.2 数据标准化及检验
        2.3.3 中国重工绩效水平的衡量
    2.4 中国重工债转股模式优势与问题
        2.4.1 中国重工市场化债转股模式的优势
        2.4.2 中国重工债转股存在难点
3 结论及建议
    3.1 结论
    3.2 建议
        3.2.1 加强对债转股企业的尽职调查
        3.2.2 加强保障股东权益
        3.2.3 强化市场化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10)价值逻辑视角下“两步走”市场化债转股模式适用性研究 ——以中国中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简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第二章 债转股相关概念界定
    2.1 债转股的定义
    2.2 债转股的分类
        2.2.1 政策性债转股
        2.2.2 市场化债转股
    2.3 市场化债转股的运作模式
        2.3.1 收债转股模式
        2.3.2 入股还债模式
第三章 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案例介绍
    3.1 参与主体介绍
        3.1.1 中国中铁
        3.1.2 机构投资者
    3.2 实施过程
        3.2.1 引入机构投资者增资
        3.2.2 发行股票购买资产
    3.3 实施动机
        3.3.1 中国中铁的实施动机
        3.3.2 投资机构者的实施动机
第四章 “两步走”市场化债转股模式分析
    4.1 价值逻辑分析
        4.1.1 价值发现
        4.1.2 价值创造
        4.1.3 价值增值
    4.2 风险分析
        4.2.1 中国中铁面临的风险
        4.2.2 机构投资者面临的风险
    4.3 适用性分析
        4.3.1 模式优缺点
        4.3.2 适用企业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债转股运作效应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民营企业市场化债转股的应用研究 ——以新特能源为例[D]. 曾雯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1
  • [2]企业市场化债转股的运作模式及效果研究 ——以中国中铁为例[D]. 王甜甜. 浙江工商大学, 2021
  • [3]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案例分析[D]. 郭东.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4]市场化债转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 ——以华菱钢铁为例[D]. 谭天之.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5]中国船舶市场化债转股财务影响研究[D]. 郑亚楠. 吉林财经大学, 2020(06)
  • [6]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煤炭企业市场化债转股应用研究 ——以PM公司为例[D]. 朱予晴. 安徽财经大学, 2020(10)
  • [7]市场化债转股在临港实业集团中的应用研究[D]. 穆欣舒.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8]国有企业债转股的运作与效果研究 ——以中国中铁为例[D]. 闵婕钰. 暨南大学, 2020(04)
  • [9]中国重工市场化债转股案例研究[D]. 王冕. 辽宁大学, 2020(01)
  • [10]价值逻辑视角下“两步走”市场化债转股模式适用性研究 ——以中国中铁为例[D]. 张亚楠. 兰州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债转股操作效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