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的电催化还原论文_荣鑫,王红娟,卢秀利,司锐,鲁统部

导读:本文包含了氧的电催化还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催化剂,法拉第,基材,二氧化,氧化碳,合成气,燃料电池。

氧的电催化还原论文文献综述

荣鑫,王红娟,卢秀利,司锐,鲁统部[1](2019)在《富含缺陷的单原子催化剂的控制合成及其电催化还原CO_2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设计单原子催化剂的配位环境和电子结构以提高其催化活性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种含缺陷的单原子Ni催化剂(Ni-N_3-V),实验结果和DFT的计算结果都表明,Ni-N_3-V中缺陷的存在可以显着提高活性位点电催化还原CO_2的性能,在-0.9 V vs RHE,CO_2还原电流密度达到65 mA/cm_2,产生CO的法拉第效率在90%以上,TOF高达1.35×10~5 h~(-1)。(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国际(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首届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1-23)

马航帆,李新勇[2](2019)在《富含碳空位多孔碳电催化还原脱氯邻二氯乙烷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寻求经济、高性能的碳基材料对于电催化还原脱氯很有吸引力,然而由于掺杂剂或边缘效应与固有拓扑缺陷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拓扑缺陷对催化活性的贡献目前研究较少.利用两步活化法成功构建了富含碳空位的疏水分级多孔碳材料(Vc-GC),考察了其对邻二氯乙烷(DCE)的电催化还原脱氯性能,同时结合原位漫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理论计算分析了碳空位对材料催化活性的增强机制.结果表明,碳空位能有效调节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电子云分布,增强材料对DCE的化学吸附作用,提高材料的吸附性能,且电子云重排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进而促进电催化活性.其中Vc-GC的乙烯产率是低缺陷石墨碳(GC)和氧化活性炭(oAC)的1.4倍和3.6倍.同时,碳空位的存在能显着提高产物中乙烯的选择性,引入碳空位后,乙烯产率为氯乙烯产率的325.1倍,相比于oAC和GC分别提高了14倍和1.7倍.碳空位修饰显着提升了碳材料电催化活性,拓扑缺陷工程拓宽了进一步提高碳材料环境净化和能源转化性能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刘冠良,刘鹏,余林,孙明,程高[3](2019)在《氮掺杂科琴黑碳材料的制备及电催化氧还原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氮掺杂碳材料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电催化氧还原催化剂。以尿素和叁聚氰胺作为氮源,在氮气气氛下高温焙烧,制得两种氮掺杂科琴黑碳材料并将其用于电催化氧还原反应。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比表面物理吸附分析仪等对氮掺杂前后的科琴黑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氮掺杂之后科琴黑仍保持石墨结构,其形貌和比表面积均无明显改变。在XPS谱图上,氮掺杂后科琴黑上存在氮元素,其中以叁聚氰胺为氮源比以尿素为氮源更容易得到吡啶氮。通过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3个样品的电催化氧还原性能。结果表明:氮掺杂能明显提高科琴黑的电催化氧还原性能,未掺杂的科琴黑(AC)的半波电位为0.746 V,而以尿素和叁聚氰胺为氮源掺杂后的科琴黑碳材料的半波电位分别提高到了0.756 V(尿素-N/AC)和0.786 V(叁聚氰胺-N/AC)。(本文来源于《无机盐工业》期刊2019年10期)

王会权,陈惠,王后,巫静,刘洪波[4](2019)在《还原温度对石墨烯负载Pd颗粒的结构与电催化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Pd催化剂对甲酸氧化反应具有出色的电催化性能,适宜的载体有助于改善Pd颗粒的稳定性和分散性,从而使其催化性能得以有效发挥。鉴于此,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采用化学还原法在不同还原温度(0℃、25℃和50℃)下制备了石墨烯负载Pd颗粒催化剂(Pd/RGO)。采用XRD、Raman、XPS、TGA、TEM和BET等测试方法对该催化剂材料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测试了催化剂对甲酸氧化反应的电催化性能,着重分析了制备过程中还原温度对催化剂材料结构与电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还原温度为0℃时,Pd/RGO的比表面积最大,达到261 m~2·g~(-1),Pd颗粒粒径最小,约为4. 16 nm;并且Pd/RGO具有最大的电化学活性面积(3. 02 cm~2),其氧化峰电流密度最高可达1 820 m A·mg~(-1)Pd。(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9年22期)

谭诗宇,谭习有,蔡冬琦,高晓虹,徐佩艳[5](2019)在《椰子壳衍生钕氮掺杂碳制备及其电催化氧还原反应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海南椰子壳、叁聚氰胺、氯化锌以及氯化钕为前驱体,通过热处理、掺杂等过程制备得到了一种氮掺杂碳基氧还原催化剂。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ORR有很好的催化性能,特别是在碱性介质中,可以接近商业Pt/C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甲醇耐受性,及非常高的四电子过程选择性。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的氮前驱体叁聚氰胺的用量对于催化剂的活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当催化剂中的叁聚氰胺用量为2 g时,得到的催化剂性能最优。(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郭成英,高令峰,赵明珠,马晓晶,阴世新[6](2019)在《海胆状钴掺杂磷化镍纳米球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氮气还原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简单安全的水热法以及磷化反应成功制备了海胆状钴掺杂磷化镍(Co-Ni_2P),钴原子的掺杂成功调控优化了材料的形貌特征、电子结构以及活性位点,从而大幅度提升了其电催化氮气还原(NRR)活性.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等技术对得到的材料进行了全面的表征,并将所得材料用作NRR催化剂研究了其全面的电化学性能.在室温、-0.2V电压下,Co-Ni_2P的产氨速率高达45.6μg·h~(-1)·mg_(cat)~(-1).,同时在该电位下法拉第效率高达7.1%.此外,与纯Ni_2P相比,钴原子掺杂后,表面电荷转移电阻由64Ω降为22Ω,从而有利于快速的动力学过程.这种通过钴原子掺杂来降低电荷转移电阻、增加活性位点并且调控形貌的策略为设计高效廉价的NRR催化剂提供了思路.(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熊坤,郭家宏,梁艳,林坤森,路星雯[7](2019)在《富氧条件下Cu-Co/Al_2O_3于CO-SCR反应中催化还原NO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湿式含浸法制备了一系列Cu-Co/Al_2O_3单/双金属催化剂,并将其运用于CO还原NO的反应。探究了不同操作条件下催化剂性能的差异,同时对比了不同酸溶液对载体进行预处理后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氧条件下催化剂的NO转化率随着空间速度增大呈下降趋势;此外,还原气氛煅烧更有利于催化转化NO。BET分析指出Cu、Co双金属可以互相促进分散程度,催化活性明显优于单金属催化剂,其中最佳的Cu/Co值为1/3,最佳的Cu-Co总量为9%。另外,结合TEM图可看到除盐酸以外,酸液预处理后载体可溶解Al_2O_3孔洞内的杂质,增加孔洞,使得活性组分高度分散。而盐酸预处理的催化剂会生成大量氯化物腐蚀载体,使孔洞消失导致催化剂性能下降。(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2019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8-30)

马晨,侯朋飞,康鹏[8](2019)在《氮化钴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为一氧化碳(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是一种潜在的解决全球变暖的途径,但是仍有许多挑战.本文报道了使用氮化钴在水溶液中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为一氧化碳.通过对比不同煅烧温度及气氛合成的催化剂表明氮掺杂对催化活性的提高至关重要.其中700-Co_(5.47)N/C展现了最高的催化活性,在较低的电势-0.7 V(vs. RHE)下,一氧化碳的电流密度达到9.78 mA·cm~(-2).另外,通过改变电解电压,CO/H_2的比例能在1:3到3:2之间调节. 91 mV·dec~(-1)的Tafel斜率表明形成表面吸附的CO_2~(·-)中间体是CO_2表面还原的决速步骤,而氮化策略可以增加表面碱性位点的数量,从而稳定还原的中间体,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选择性.(本文来源于《电化学》期刊2019年04期)

张宝花,张进涛[9](2019)在《氧化还原刻蚀铜表面对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规模化石燃料的使用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CO_2),导致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剧增加.为了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以电催化的方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化工原料和燃料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利用氧化还原刻蚀法,在铜表面形成复合纳米结构,用于二氧化碳的电催化还原反应研究.首先,作者通过一定浓度的叁氯化铁(FeCl_3)溶液与铜片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刻蚀铜表面时形成具有立方体结构的氯化亚铜纳米材料,用于二氧化碳的电催化还原反应.为了研究反应时间对催化性能的影响,作者通过改变反应时间(1、2、3和4 h)合成了不同结构的铜基催化剂.研究发现,在反应3 h后,Cu-3h催化剂对二氧化碳的电催化还原具有较小的起始电压(-0.3 V vs. RHE)和较大的电流密度值,表现出了较强的还原能力.经检测,所得到主要还原产物为一氧化碳(CO)和甲烷(CH_4).在-0.6 V时,二氧化碳催化还原的法拉第效率可达到60%,表明以氧化还原法刻蚀铜表面具有较好的改善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的能力.(本文来源于《电化学》期刊2019年04期)

周睿,韩娜,李彦光[10](2019)在《铋基二氧化碳还原电催化材料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氧化碳(CO_2)作为一种经济、安全、可再生的碳资源化合物,其高效回收利用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利用电化学方法,将CO_2还原转化生成一系列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或燃料,对于缓解能源与环境双重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介绍了电化学CO_2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与过程,综述了近年来铋基催化材料的发展现状,重点对这类催化材料的制备合成、结构调控、催化反应机理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最后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与展望.(本文来源于《电化学》期刊2019年04期)

氧的电催化还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寻求经济、高性能的碳基材料对于电催化还原脱氯很有吸引力,然而由于掺杂剂或边缘效应与固有拓扑缺陷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拓扑缺陷对催化活性的贡献目前研究较少.利用两步活化法成功构建了富含碳空位的疏水分级多孔碳材料(Vc-GC),考察了其对邻二氯乙烷(DCE)的电催化还原脱氯性能,同时结合原位漫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理论计算分析了碳空位对材料催化活性的增强机制.结果表明,碳空位能有效调节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电子云分布,增强材料对DCE的化学吸附作用,提高材料的吸附性能,且电子云重排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进而促进电催化活性.其中Vc-GC的乙烯产率是低缺陷石墨碳(GC)和氧化活性炭(oAC)的1.4倍和3.6倍.同时,碳空位的存在能显着提高产物中乙烯的选择性,引入碳空位后,乙烯产率为氯乙烯产率的325.1倍,相比于oAC和GC分别提高了14倍和1.7倍.碳空位修饰显着提升了碳材料电催化活性,拓扑缺陷工程拓宽了进一步提高碳材料环境净化和能源转化性能的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氧的电催化还原论文参考文献

[1].荣鑫,王红娟,卢秀利,司锐,鲁统部.富含缺陷的单原子催化剂的控制合成及其电催化还原CO_2性能的研究[C].第十届国际(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首届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摘要集.2019

[2].马航帆,李新勇.富含碳空位多孔碳电催化还原脱氯邻二氯乙烷性能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9

[3].刘冠良,刘鹏,余林,孙明,程高.氮掺杂科琴黑碳材料的制备及电催化氧还原性能研究[J].无机盐工业.2019

[4].王会权,陈惠,王后,巫静,刘洪波.还原温度对石墨烯负载Pd颗粒的结构与电催化性能的影响[J].材料导报.2019

[5].谭诗宇,谭习有,蔡冬琦,高晓虹,徐佩艳.椰子壳衍生钕氮掺杂碳制备及其电催化氧还原反应性能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郭成英,高令峰,赵明珠,马晓晶,阴世新.海胆状钴掺杂磷化镍纳米球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氮气还原性能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熊坤,郭家宏,梁艳,林坤森,路星雯.富氧条件下Cu-Co/Al_2O_3于CO-SCR反应中催化还原NO的研究[C].《环境工程》2019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8].马晨,侯朋飞,康鹏.氮化钴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为一氧化碳(英文)[J].电化学.2019

[9].张宝花,张进涛.氧化还原刻蚀铜表面对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性能的研究[J].电化学.2019

[10].周睿,韩娜,李彦光.铋基二氧化碳还原电催化材料研究进展[J].电化学.2019

论文知识图

电极在N2气和O2气饱和的10 mmol/LHCl...氧气在Co(Salen)/Y/Z(Z=Y,X,LSX)和裸...3种电极在空气条件下的氧还原极化曲线空气扩散电极的氧还原极化曲线(扫速...氧在Cu[L(ImH)]/PG和PG电极上催化还原...酸性和碱性溶液中HZO:形成的电化学反...

标签:;  ;  ;  ;  ;  ;  ;  

氧的电催化还原论文_荣鑫,王红娟,卢秀利,司锐,鲁统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