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资本及其存在形式的研究

道德资本及其存在形式的研究

史慧明[1]2004年在《道德资本及其存在形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了深层发展的阶段,这种后发外生型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中国社会跟着进入了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们已深切地认识到市场经济不是纯粹的经济活动,应该说它更是一种借着经济的形式而存在的社会伦理文化现象。市场经济之所以能有高效的运作,除了要求高度发展的社会分工和明晰的产权这一社会基础之外,还要求有一套与市场体制下适应的伦理价值体系为其范导和支撑,道德资本的概念应运而生。本文立足于道德资本概念,为道德资本进行了分层,探讨了道德资本的叁种存在形式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道德资本是历史的范畴,更是中国目前建设、发展市场经济必需的一种资本形态。

唐斌[2]2013年在《资本理论的脉络及延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本是当今社会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资本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资本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正是基于资本的双面性质,资本研究才成为一个备受重视的领域。说到对资本的研究,马克思就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高峰,即使是在马克思已经逝世100多年的今天,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对于资本主义发展、金融危机等众多话题还有着很强的解释力。对于资本的研究首先就必须从马克思开始,本文就沿着马克思研究的历程梳理出马克思的资本理论,那就是从商品货币开始,逐步研究资本的价值增殖、资本与生产关系、资本与生产力、资本的历史命运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对于资本本质的把握,资本是一种对劳动价值进行遮蔽的生产关系。对马克思的资本理论进行梳理并概括其本质还是不够的,本文接着从方法论上研究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唯物主义、辩证法、宏大历史视野是马克思资本研究的叁大特点,也就是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的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以后资本理论的发展更是异彩纷呈,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西方经济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等不同的学术流派中分析资本理论的新发展,这其中又继续遵循马克思资本理论的,有颠覆马克思资本理论的,也有重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的,还有将资本与资本主义制度结合起来进行批判性研究的。到20世纪,资本的概念超出原先的定义域,逐步延展成很多跨学科、跨领域的新概念,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自然资本、人力资本、道德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等,他们从生态环境、人的价值的开发和利用、道德水平与社会进步、文化实力的积极作用、社会关系对于社会进步的影响等不同角度对资本概念进行了拓展,并将相关理论应用到现实社会中。本文对这样的演变线索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各种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也对这些资本理论也进行了一定的审视。资本理论的脉络及延展是一条线索,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总体分析的视角,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对资本理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用马克思资本本质理论对各种资本理论进行了比较。理论总是要与实践相结合的,资本具有典型的二重性,如何在利用资本的过程中抑制其“异化”作用,本文试图确立一些基本原则和措施使得资本利用趋利避害。

虞瑛[3]2016年在《论企业道德资本及其培育》文中认为道德资本概念自提出以来,经过学者们的不断研究和争论,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道德资本是社会资本中的一种无形资本,它是在理性精神指导下建构的有助于经济与道德契合的具有极强实践性的人文理念。企业道德资本是对道德资本学说的深入研究。企业在社会团体中肩负着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的责任,因此,丰富和完善企业道德资本的研究有着独特的意义。同时,它也是研究企业伦理的重要视角,透过这个视角能不断挖掘出企业的道德资源,让人们更直接地认识到道德作为资本给企业带来的好处,重视加强企业的道德伦理建设。本文通过阐释企业道德资本的内涵,进而解释企业道德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是如何统一的。再从当前我国企业道德资本缺失的现象入手,剖析其制度、历史和现实原因,进而探究培育企业道德资本的具体路径。随着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视和强调,我们同样也要加强企业软实力的打造。这是对企业发展制定的长期战略,企业只有通过制度创新、员工培养、领导者学习、优秀企业文化的塑造等不断积累雄厚的道德资本,才能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价值。

王明杰[4]2017年在《企业家道德资本对绩效管理作用机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道德自古至今为人们所重视,成为人类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和准则。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道德的经济、社会价值日益凸显,道德资本的概念被提出并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文章从企业的绩效管理这一微观角度,探究企业家道德资本的表现形式,具体分析企业家道德资本对绩效管理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企业道德资本对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至关重要,其对于企业绩效管理具有深刻影响,并对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完善乃至企业绩效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王小锡[5]2006年在《六论道德资本——兼评西松着《领导者的道德资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道德资本是特殊的资本形式,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培育、应用和管理好道德资本将是企业获取更好效益和更多利润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西班牙的阿莱霍·何塞·G.西松围绕领导者的道德资本而展开的论述,提出了一些有创见的和有借鉴意义的理论。

张宇[6]2015年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教育补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启了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新篇章,是影响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战略举措,意在重新调整和配置资源与利益格局,强调“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理念,注重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利益受损群体,失地农民深陷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物质困境和精神囹圄,是社会转型的“深层次被动型边际人”,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巨大阻碍。本研究旨在弘扬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丰富失地农民的补偿方式,树立教育补偿的现代化功能,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系统,破解失地农民的“边际性困境”,使失地农民获得现代城市生存、发展和共同生活所需的资本和能力,具备现代性的人格特质,由社会发展阻力转化为社会进步的人口红利。循以上研究目的,本研究坚持描述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范式,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辅以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借鉴了教育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及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深入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独特性及其过程中人的现代性的地位与表征,从历史和现实国情全面考察了失地农民的“边际性”困境,提出将职业教育补偿作为失地农民补偿的创新性和补充式方案,论证职业教育补偿之于失地农民生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合理性和适切性,阐明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价值体现和表征,明确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责任主体、实施方式,及其教育内容,并尝试构建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思路。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第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性,主要表现为人的主体性、包容性、理性化和专业化等人格特质。第二,与传统农民和农民工群体不同,失地农民群体具有深层次被动型的边际性,表现出行为失范、角色认知混沌冲突、心理冲突及价值困境等“边际性”危机。第叁,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具有损害矫正和资源分配正义两个维度,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适切性,主要通过资本构建和资本转换两个方式实现其价值,是破解失地农民边际性困境的重要途径和方式。第四,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责任主体由政府、学校和企业、及非政府组织叁大体系组成,为失地农民群体提供专业知识及技术、职业伦理与道德及市民行为规范等内容。第五,提升职业教育公信力,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补偿框架,提升职业教育现代性是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得以实施的思路。

由元元[7]2009年在《道德资本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价值思考》文中提出改革开放30年来,区域经济发展一直是我国历届政府的工作重点。尤其是,党的十六届叁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重要战略思想,其中“统筹区域经济”更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开阔了思路。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逐渐拉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事实上,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差距性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区域差距的存在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保持区域间的适度差距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区域间的差距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相反,由于人们相对注重效率而忽视了社会公平,由此造成了我国区域经济不公正。本文试图通过对人力资本外延形式的探讨延伸出人力资本的内核——道德资本,阐释了道德资本的概念和特性,并从市场失灵、政府宏观调控和区域自身存在的缺陷叁个角度切入,挖掘道德资本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从而探索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伦理之路,为实现区域经济公正奠定理论基础。接着,从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区域竞争与合作、区域投资与消费以及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四个方面审视区域经济实践中的伦理关系,试图从伦理学视角建构协调的区域伦理关系。最后,从区域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领域深入分析造成区域经济不公正原因的基础上,探讨实现区域经济公正的实践路径。

杨艳玲[8]2011年在《企业道德资本培育研究》文中提出“企业道德资本”概念是一个近年来才被理论界提出和反复探讨的概念,目前学术界还没就企业道德资本本身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只是在相关的外围理论研究方面(如企业伦理研究以及道德资本研究等)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初步涉及到了企业道德资本思想,企业道德资本研究还处于初创阶段,其研究思路主要来自企业内部和伦理学界。企业道德资本概念的实质,是通过外部制裁力,将成本收益机制引入到企业道德中来,最终实现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一致,达到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双赢结局。本文选择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企业道德资本的培育:从道德资本思想的角度来分析企业道德资本缺失的表现和原因,从而探讨出培育企业道德资本的具体路径;从道德资本的一般性论述,逐步深入到企业道德资本的建设之中,为企业道德资本培育提供一些更具可行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的路径和机制。最终目标是使道德资本成为企业的最大资本,企业的别样财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其价值。

钱广荣[9]2008年在《“道德资本”研究的意义及其学科定位——王小锡教授“道德资本”研究述评》文中指出"道德资本"概念的提出及研究是我国伦理学理论发展中的一个创新,它顺应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对道德进步提出的客观要求,对帮助人们破解道德与经济"二元对立"的时代难题、丰富和发展伦理学的道德价值学说,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这一问题的研究,需要在科学界说"道德资本"的内涵,对其进行学科定位的基础上予以拓展。

游冬娥[10]2006年在《道德资本与我国家族企业伦理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企业伦理建设是企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企业伦理建设效果直接影响企业发展和企业目标的实现。在社会转型期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的今天,探讨企业伦理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家族企业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伦理道德建设更是不容小觑。本文以企业伦理为理论根基,从道德资本的特殊视角和家族企业的特殊性质出发,主要阐述了家族企业的伦理建设问题,并把道德资本思想糅合于家族企业伦理研究中。从新的视角研究企业伦理建设,旨在提高企业伦理建设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文章在对道德资本、企业伦理、家族企业的分析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家族企业的伦理特质的时代转变,并从内与外、静与动的辩证角度,剖析家族企业伦理建设的系统工程,最后还构建了家族企业伦理建设的保障机制、传承机制和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 道德资本及其存在形式的研究[D]. 史慧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2]. 资本理论的脉络及延展[D]. 唐斌. 复旦大学. 2013

[3]. 论企业道德资本及其培育[D]. 虞瑛. 南京师范大学. 2016

[4]. 企业家道德资本对绩效管理作用机制分析[J]. 王明杰.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7

[5]. 六论道德资本——兼评西松着《领导者的道德资本》[J]. 王小锡. 道德与文明. 2006

[6].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教育补偿研究[D]. 张宇. 天津大学. 2015

[7]. 道德资本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价值思考[D]. 由元元. 江西师范大学. 2009

[8]. 企业道德资本培育研究[D]. 杨艳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11

[9]. “道德资本”研究的意义及其学科定位——王小锡教授“道德资本”研究述评[J]. 钱广荣. 道德与文明. 2008

[10]. 道德资本与我国家族企业伦理建设研究[D]. 游冬娥. 合肥工业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道德资本及其存在形式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