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茶组论文_孙颖,周文才,左继林,龚春,王玉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红山茶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山茶,花粉,物种,花色素,形态,物候,分类学。

红山茶组论文文献综述

孙颖,周文才,左继林,龚春,王玉娟[1](2016)在《江西红山茶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是植物遗传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植物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对于开展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红山茶组12个物种的6个质量性状、5个数量性状以及茶果3个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质量性状重要程度是果实质量性状>叶片质量性状;各数量性状变异程度较大,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多样性指数1.43~1.91,其中3个果实经济性状(仁含油率、油酸含量、亚油酸含量)的多样性值占数量性状多样性总值的37.1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物种聚类与原种地理分布存在关联。(本文来源于《南方林业科学》期刊2016年05期)

莫迟[2](2010)在《山茶属红山茶组主要物种开花物候及抗寒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山茶属红山茶组(Sect. Camellia)植物因其经济价值和潜在的能源价值受到了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关乎其引种选育和资源利用开发的抗寒性研究也同样引起了关注。目前山茶属(Camellia)植物的经济作物茶树是耐寒性研究较多较为全面的,但关于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耐寒性的研究并不多见,且有限的研究大多集中有经济效益、观赏价值的物种,忽略了稀有物种。本文对参试的56种山茶物种耐寒性进行了系统评估,同时与2005年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纵向比较,得出物种间的差异和气候变化对不同物种耐寒能力的影响。通过观测记录红山茶组物种的开花物候特征,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得出开花期早晚与耐寒强弱能力二者间的关联,筛选出耐寒能力强、花期持久、花繁似锦的物种,对今后耐寒的红山茶组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耐寒物种培育中的亲本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植物随时间变化其树龄、个体生长大多更为健壮,耐寒能力也有所提高,受全球气候变暖因素的影响较小。通过测定不同低温胁迫下(4℃,-5℃,-10℃,-15℃)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MDA、SOD、POD、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得出其生理抗性的内在规律:物种耐寒性强弱与相对电导率、MDA、叶绿素比值成反比,与SOD、POD成正比。将所得数据通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出耐寒能力强弱排序,并进行聚类分析分类,结果可将参试山茶划分为4个类群,即耐寒、中等耐寒、低温敏感、低温极敏感型。本次实验结果与5年前存在着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对于耐寒和中等耐寒以及低温敏感和低温极敏感之间的物种变动。这其中低温敏感型和低温极敏感型两类山茶物种的分布区本身存在着相互重迭的现象。通过对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的开花物候观测发现,虽然不同物种间开花时间、持续时间等各有差异,但基本花期在1月到3月的时间段。花色基本为红色、粉色,个别为白色。花的大小从3cm到11cm不等。开花时间等与气候密切相关,与耐寒性强弱关系不显着,但存在一定的关联。一般长势茁壮的物种开花时间可以维持30天左右,个别可达2个月。(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期刊2010-06-01)

冉华,王东,何静茹,李小平[3](2010)在《西南红山茶组培快繁过程中初代培养基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茶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园林应用前景。本试验以西南红山茶带芽茎段为材料,在MS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研究不同培养基配方对外植体启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代MS培养基中,当NAA为0.2mg/L,6-BA为2.0mg/L时,启动率最高,为71.1%;且侧芽高度最高,平均高度为1.73cm,启动效果最好。单独分析了6-BA与NAA不同浓度分别对外植体启动率和侧芽高度的影响,得出6-BA对外植体侧芽高度具有显着的影响,而NAA对外植体的启动率具有显着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0年05期)

田敏,李纪元,倪穗,范正琪,李辛雷[4](2008)在《基于ITS序列的红山茶组植物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测定了红山茶组30个物种的ITS序列,利用茶作为外类群,应用PAUP4.0程序中的最大简约法构建了该组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大部分红山茶组植物构成一个单系群,这一单系群又分为两个分支。其中一个分支包括了分布在我国中南地区的大花红山茶、多齿红山茶以及分布在华东南地区的浙江红山茶、山茶等,其自展支持率为79%(CladeⅠ);另一个分支主要包括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西南红山茶、金沙江红山茶、滇山茶等,自展支持率为92%(CladeⅡ)。根据ITS系统树并结合物种的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探讨了红山茶组植物的种间关系及其系统进化。(本文来源于《园艺学报》期刊2008年11期)

倪穗,李纪元[5](2008)在《基于花瓣色素特征的山茶属红山茶组部分物种的分类及其地理演化趋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上现有的山茶属植物分类系统之间存在很大分歧,其中红山茶组植物的分类问题是其争论的焦点之一,单纯地依靠表型性状分类是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以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花瓣红色素(花色素及其苷)为标记的化学分类方法为红山茶组植物的分类提供了新的证(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期刊2008-07-01)

沈锦波,吕洪飞,彭秋发,郑菊芳,田玉梅[6](2008)在《山茶属油茶组、短柱茶组和红山茶组植物叶的 红外光谱分析及其分类学意义(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和OMNI采样器直接、迅速、准确地测定山茶属Camellia4组63种2变种植物叶片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各分类群(种)的红外光谱具有高度特异性,其红外光谱图的变化可以作为山茶属植物属下的分类依据之一。这也暗示了利用标准红外光谱图库,可以区分和鉴定出山茶属植物的种类。经主成分分析后的红外光谱数据构建的树型聚类图与先前的形态分类结果大体一致,能将油茶组sect.Oleifera和短柱茶组sect.Paracamellia植物明显区分,并且各组中亲缘关系较近的种聚在一起。因此支持它们作为两个独立的组处理。但是,红山茶组sect.Camellia内的滇山茶亚组subsect.Lucidissima和光果红山茶亚组subsect.Reticulata植物在聚类图上很难区分,建议将这两个亚组植物进行归并。最后讨论了张宏达和闵天禄系统中存在分歧的油茶组、短柱茶组和红山茶组内的种间分类关系。(本文来源于《植物分类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倪穗,李纪元,田敏,高捍东[7](2007)在《红山茶组植物花粉外壁纹饰特征及其演化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花粉外壁纹饰不易受环境因子的影响,为植物基因型的外部表现,是研究植物分类演化的有效手段之一。用扫描电镜对山茶属红山茶组27种1变种植物花粉外壁纹饰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红山茶组植物花粉粒的体积较大,规则花粉形状主要为长球形,某些种中存在不规则花粉。萌发孔均为叁孔沟。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花粉外壁纹饰主要有皱沟状、皱波状、皱波状-颗粒状和颗粒状4种类型。不同种的花粉外壁纹饰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可为红山茶组种间分类及演化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某些种分类地位的确定和种系处理提供证据。(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4期)

倪穗[8](2007)在《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系统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山茶组(Sect. Camellia)是山茶属中种类最多的类群,植物志记载有57种(张宏达,1998),我国有55种,其余2种产日本。我国是红山茶组植物的分布中心,具有丰富的种质资源。但该组植物由于所处多种地理环境,形态上也呈现出多样的变化,在自然环境下种类分布重迭交错及广泛的自然杂交,特别是该组植物作为着名观赏花卉和油料植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人工影响下的变异(包括杂交和多倍化)、扩大分布和逸为野生等,使得种间表现出形态变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而导致了人们对该组植物的种类划分、扩散路线、分化和进化趋势的认识存在很大分歧。许多专家学者在分类学领域对该组植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国内主要有张宏达(1998)和闵天禄(1999)的分类系统,但两种分类系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本研究对红山茶组植物大部分种采取了ITS基因测序手段,结合传统的孢粉学以及叶表皮等形态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通过综合分析,对该组的系统划分、某些种的分类地位和归并、组内种物种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结果:1.红山茶组是一个亲缘关系极为接近的、自然的组从叁方面的结果可以看出,红山茶组植物的共同特征是主要的,这是一个亲缘关系极为接近的、自然的组。2.红山茶组植物的系统可以划分为2亚组4系通过ITS基因序列分析,结合孢粉学以及叶表皮形态学方面的数据,经过综合分析,我们提出红山茶组植物可以划分为2亚组4系。2亚组是滇山茶亚组和光果红山茶亚组,4系分别为滇山茶亚组的毛蕊系、滇山茶系、南山茶系和西南山茶系。本研究的分析结果基本上支持张宏达的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分类,但也提出红山茶组新的系统划分结果。这个结果说明了红山茶组植物的形态上的相似性与nrDNA-ITS、花粉、叶表皮微形态的相似性都有很强的相关性。同时也表明红山茶组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同其地理分布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同一地理区域内的物种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3.红山茶组植物可能的起源地及演化方向有两个对于红山茶组植物可能的起源地、分化和分布,我们推测向两个方向演化:一个方向可能是起源、分布于广西、广东的红山茶的一些种向西南、中南方向分布,演化,形成目前以贵州为分布中心跨越周边省区,分布广,变异大,在其分布区内,特别是在其边界呈现出变异的多样性和连续性的种。另一个起源地可能是在云南和四川周边,向东北分布和分化,形成以江西、浙江、山东的分布区。此结论与张宏达(1981)认为红山茶组具有从起源中心(云南和两广)向东扩散的趋向的观点基本一致。4.支持将C. chekiangoleosa等物种的归并,不支持对C. semiserrata、C. pitardii等物种的归并;从叁方面证据结合其形态特征,充分支持将C. liberistamina、C. crassissima、C. lucidissima和C. chekiangoleosa4个种归并为C. chekiangoleosa1个种的处理,这也客观地揭示了C. chekiangoleosa这个种的自然变异幅度和范围。但不支持对C. semiserrata、C. pitardii等种的归并处理。5.短管红山茶的归属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ITS聚类中短管红山茶与光果红山茶亚组其他种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亲缘关系最远,而和滇山茶亚组滇山茶系类群亲缘关系较近而聚为一类,似可将其归入滇山茶系。从叶表皮微形态来看,其形态特征与光果红山茶亚组的种类相比更接近滇山茶亚组的种类。从花粉形态特征来看,其形态特征又和光果红山茶亚组的种类近似。短管红山茶的归属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7-06-01)

鲁仪增,廖校丽,李纪元,李辛雷[9](2007)在《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花瓣色素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的花瓣色素研究历史、分析与鉴定方法、色素种类及其在存疑物种鉴定、系统分类、地理演化和花色育种中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上海农业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鲁仪增[10](2006)在《红山茶组若干物种及品种花色苷组分变异及其在分类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上现有的山茶属植物分类系统之间存在着很多分歧,其中红山茶组植物的分类问题是其争论的焦点之一,单纯地依靠表型性状分类是其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以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花瓣红色素(花色素及其苷)为标记的化学分类方法为红山茶组植物的分类及其系统发育提供了新的证据,其在茶花品种群的划分及花色辅助育种上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进行色素分析时,研究确定山茶具有代表性的采样期为花朵的半开期至盛开期。采样方位及位置为朝阳方向、树体中部以上的外围花朵。近距离条件下的鲜花瓣可直接用于浸提色素。远距离条件下,花瓣可用沸水处理后进行硅胶干燥保存或者用硅胶直接保存,均可适用于色素研究。 本文完善了山茶薄层层析(硅胶G板,新华3号层析滤纸)作为山茶花瓣色素组分定性分析的辅助实验方法,以及系统建立了红山茶物种与栽培品种的红色素、非金花茶起源的茶花栽培品种黄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红山茶属植物13种重要色素的HPLC出峰顺序为(Cy3G5G<Pg3G5G)<(Cy3Ga<Cy3GG<Cy3G<Pn3G)<(Dp<C7<Pn<Mv)<(Cy3G5GpC<Cy3GCwC<Cy3pCG)。从美国牡丹花瓣色素粗提物中,采用MCI及sephedex柱两次分离纯化,成功分离获得了一种纯度达92%的花瓣色素,基本达到了目前商品标准样品的纯度。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非金花茶起源的栽培品种‘黄海南宝珠’花瓣中的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黄海南宝珠’花瓣中的主要呈色色素可能是一种不同于金花茶花瓣黄色呈色色素的物质,这为今后开展非金花茶起源的黄色花瓣栽培新品种培育提供了新的启示。 在对15个山茶物种和100个栽培品种的200多份样品进行HPLC分析后,共检测到花瓣色素100多种。其中,色素成分相对含量高于1%的色素有31种,占30%左右,其余70%的色素成分均为相对含量低于1%的微量成分。 对浙江红山茶16株实生起源成龄树和张氏红山茶2盆嫁接苗进行了色素株间差异研究。结果发现浙江红山茶重要色素的相对含量在株间存在一定差异,但其未达到统计学显着水平。其中Cy3Ga相对含量平均值为36.77%(变异幅度为20.3%-62.24%),Cy3G相对含量平均值48.72%(变异幅度为23.07%-66.3%),Cy3Ga和Cy3G两色素之和的平均值为85.49%(变异幅度为76.24%-91.75%));而张氏红山茶色素含量在盆间的差异极大。在盛花期,张氏红山茶2主要色素Cy3Ga和Cy3G在盆间分别相差72%和31%;3种次主要色素的相对含量分别相差100%、200%和60%。 通过对13个物种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可将这些物种划分为两大类叁个类(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期刊2006-06-21)

红山茶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几年山茶属红山茶组(Sect. Camellia)植物因其经济价值和潜在的能源价值受到了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关乎其引种选育和资源利用开发的抗寒性研究也同样引起了关注。目前山茶属(Camellia)植物的经济作物茶树是耐寒性研究较多较为全面的,但关于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耐寒性的研究并不多见,且有限的研究大多集中有经济效益、观赏价值的物种,忽略了稀有物种。本文对参试的56种山茶物种耐寒性进行了系统评估,同时与2005年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纵向比较,得出物种间的差异和气候变化对不同物种耐寒能力的影响。通过观测记录红山茶组物种的开花物候特征,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得出开花期早晚与耐寒强弱能力二者间的关联,筛选出耐寒能力强、花期持久、花繁似锦的物种,对今后耐寒的红山茶组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耐寒物种培育中的亲本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植物随时间变化其树龄、个体生长大多更为健壮,耐寒能力也有所提高,受全球气候变暖因素的影响较小。通过测定不同低温胁迫下(4℃,-5℃,-10℃,-15℃)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MDA、SOD、POD、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得出其生理抗性的内在规律:物种耐寒性强弱与相对电导率、MDA、叶绿素比值成反比,与SOD、POD成正比。将所得数据通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出耐寒能力强弱排序,并进行聚类分析分类,结果可将参试山茶划分为4个类群,即耐寒、中等耐寒、低温敏感、低温极敏感型。本次实验结果与5年前存在着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对于耐寒和中等耐寒以及低温敏感和低温极敏感之间的物种变动。这其中低温敏感型和低温极敏感型两类山茶物种的分布区本身存在着相互重迭的现象。通过对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的开花物候观测发现,虽然不同物种间开花时间、持续时间等各有差异,但基本花期在1月到3月的时间段。花色基本为红色、粉色,个别为白色。花的大小从3cm到11cm不等。开花时间等与气候密切相关,与耐寒性强弱关系不显着,但存在一定的关联。一般长势茁壮的物种开花时间可以维持30天左右,个别可达2个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红山茶组论文参考文献

[1].孙颖,周文才,左继林,龚春,王玉娟.江西红山茶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J].南方林业科学.2016

[2].莫迟.山茶属红山茶组主要物种开花物候及抗寒性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

[3].冉华,王东,何静茹,李小平.西南红山茶组培快繁过程中初代培养基的筛选[J].现代园艺.2010

[4].田敏,李纪元,倪穗,范正琪,李辛雷.基于ITS序列的红山茶组植物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J].园艺学报.2008

[5].倪穗,李纪元.基于花瓣色素特征的山茶属红山茶组部分物种的分类及其地理演化趋势研究[C].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2008

[6].沈锦波,吕洪飞,彭秋发,郑菊芳,田玉梅.山茶属油茶组、短柱茶组和红山茶组植物叶的红外光谱分析及其分类学意义(英文)[J].植物分类学报.2008

[7].倪穗,李纪元,田敏,高捍东.红山茶组植物花粉外壁纹饰特征及其演化关系[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8].倪穗.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系统学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

[9].鲁仪增,廖校丽,李纪元,李辛雷.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花瓣色素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上海农业学报.2007

[10].鲁仪增.红山茶组若干物种及品种花色苷组分变异及其在分类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

论文知识图

红山茶组植物叶表皮细胞形状及...红山茶组部分植物DNA的PCR扩增...部分红山茶组植物在扫描电镜下...29种红山茶组植物的聚类图种红山茶组植物聚类图红山茶组植物基于ITS序列的最大...

标签:;  ;  ;  ;  ;  ;  ;  

红山茶组论文_孙颖,周文才,左继林,龚春,王玉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