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区论文_张海林,杨秀锋,易军,刘晓利,刘秀芸

导读:本文包含了红壤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红壤,土壤,植被,德保,松林,马尾,肥力。

红壤区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林,杨秀锋,易军,刘晓利,刘秀芸[1](2019)在《亚热带红壤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剖面水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江西省鹰潭市的典型旱地、稻田和林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亮蓝染色示踪试验结合室内图像处理的方法,量化了各样地土壤剖面染色特征参数,明确了水流类型的剖面分布规律,并揭示了土壤理化性质对水流特征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染色面积比(SAR)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急剧降低,0—60 cm土层的平均SAR表现为稻田(28.16%)高于旱地(21.95%)和林地(18.64%),SAR差异主要体现在5—25 cm土层;染色路径数(SPN)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整个剖面的平均SPN为稻田最多(20条),旱地其次(12条),林地最少(9条)。各样地0—20 cm土层染色路径宽度(SPW)均以1—10 cm为主,水流类型从上至下依次为均质流、非均质指流和高相互作用大孔隙流;对于20 cm以下土层,旱地和稻田的SPW以<1 cm为主,水流类型分别以低相互作用大孔隙流和混合作用大孔隙流为主,林地以1—10 cm的SPW为主,主要水流类型为高相互作用大孔隙流。有机质含量、根系密度和土壤机械组成等性质影响了土壤的孔隙特征,进而影响了土壤的饱和导水率和水流特征。为提高红壤区的水分利用效率、减少水土流失,可以通过破除旱地犁底层、减少稻田干湿交替下的裂隙发育,以及增加林地植被多样性等多种方式实现。(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张军泽,陈锡云,岳辉,冯冲[2](2019)在《不同恢复模式下红壤区森林植被盖度变化的阈值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植被恢复过程中乔木层与灌草层变化的阈值效应往往决定着生态恢复工程的成败,若忽视这一效应可能会引发其他生态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建设,填补相关研究空白,研究了典型红壤区自然和人工恢复模式下乔木层和灌草层盖度的动态变化特征,基于前沿的生态阈值评估框架,利用线性模型和叁种阈值模型(包括分段回归模型、阶跃函数模型以及通用模型)评估了不同恢复模式下两种盖度指标之间的阈值效应。模型评估结果的后验分布形式表明:在人工恢复乔木层与灌草层盖度之间存在阈值效应,而在自然恢复模式下则不存在;通过比较各个模型评估结果的精度可知,分段回归模型结果更加准确;进一步利用分段回归模型得出,当前人工恢复样地中乔木层盖度的阈值为42.85%(95%的置信区间为41.57%~44.13%),此时灌草盖度为58.75%,若超过乔木层盖度阈值会使得灌草层盖度开始降低。研究结果对促进我国红壤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结构改善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郭群,穆松林,陆永权,黄晓慧,冼宇阳[3](2019)在《土地利用对中国南方红壤区小流域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以江西省灌溪镇雁门水流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评价土地利用格局对环境脆弱的中国南方红壤区流域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然而关于红壤区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方法、数据质量等方面有待改进。本研究以江西省灌溪镇雁门水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空间信息处理技术,以小流域为基本地理单元,分析了雁门水流域地表水环境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流域内52个样点19个指标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地表水水质指标浓度分布空间格局有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增大(Hg、Cd元素),中游高、上游和下游低(As、Cu元素),整个流域含量较低但部分地区出现高值中心(Mn、Ni、Pb、Co、Zn、Fe、Al、Cr元素)叁种空间格局。流经地区林地面积比例增大时,As、Mn、Cr元素和NO-3离子的浓度显着降低。As、Cu、Mn和Co元素浓度随建设用地面积比例增大呈线性或指数方式升高。Cr、Ni元素和NO_3~-和NH_4~+离子浓度随耕地面积比例增大而显着升高。本研究的开展将为中国南方红壤区水环境健康以及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环境保护》期刊2019年21期)

孙丽丽,査轩,黄少燕,陈世发,白永会[4](2019)在《花岗岩红壤区不同治理模式土壤抗冲性因素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花岗岩红壤区不同治理模式下的土壤抗冲性特性,得出适用于花岗岩红壤区水土保持效果最优的植被恢复模式,选取红壤丘陵区不同治理模式下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湿筛法、原状土冲刷法,在3种冲刷流量(1.5,2.5,3.5 L/min)下,对不同治理模式的土壤抗冲性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治理模式土壤抗冲系数由大到小分别为条沟草灌带>风水林>全坡面播草>芒萁地>封禁>裸露地>开垦地。治理措施封禁、风水林、全坡面播草、芒萁地、条沟草灌带的冲刷产沙量处于低水平平衡状态,3种冲刷流量(1.5,2.5,3.5 L/min)下,其变化范围分别为0.01~1.12,0.02~1.53,0.02~2.57 g;CK1和CK2冲刷产沙量最大,其冲刷产沙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08~65.20,0.07~60.56,0.24~80.60 g。(2)条沟草灌带和风水林的土壤总孔隙度、>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根系表面积、体积、根长和生物量分别占所有治理模式的37.08%,80.38%,44.15%,45.12%,52.11%,57.91%。(3)条沟草灌带和风水林的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根长密度和根重密度均较大,分别占所有治理模式的55.76%,44.06%,52.18%,54.91%。说明条沟草灌带和风水林水土保持效果较优,研究结果为控制红壤区水土流失和揭示相关侵蚀机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梁忠厚,李有清[5](2019)在《施用生物炭对亚热带红壤区土壤肥力及黑老虎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提高黑老虎产量及品质,提高红壤肥力,本研究探讨在土壤中添加生物炭对黑老虎人工栽培和土壤肥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林下小区栽培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生物炭添加量10 t/hm~2(T1)、20 t/hm~2(T2)、30 t/hm~2(T3)和不添加生物炭(CK);试验过程中测定土壤指标,黑老虎生长和生产指标。[结果]施用生物炭能够改良红壤肥力状况,与对照相比,最高分别提高土壤全氮达13.3%,速效氮4.2%,有机质为20.4%,阳离子交换量为14.9%,土壤含水率为19.5%,全磷为65.3%,pH为46.1%。施用生物炭可以显着提高黑老虎生长和根药用品质,与对照相比,最高分别提高黑老虎株高达15.6%,地径为13.8%,生物量为25.8%,根总木脂素含量为43.0%。[结论]施用生物炭能够改善土壤状况,保水保肥,提高黑老虎产量,促进黑老虎药用成分的累积,是黑老虎在我国南方亚热带红壤区林下推广的良好栽培措施。(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万卫,汪明启,高玉岩,秦欢欢,赖冬蓉[6](2019)在《南方红壤区隐伏矿床地气试验研究——以广西德保铜锡矿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了解地气测量方法在南方红壤区的应用效果和影响因素,对广西德保铜矿床进行了地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南方红壤区,潮湿季节,地气测量没有效果,干旱季节,虽然地气测量具有一定效果,但地气中金属元素绝对含量较低,可能受到了深部碳酸盐地层和土壤的黏土性质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改进地气测量方法,使其能有效应用于南方红壤区隐伏矿勘查工作中。(本文来源于《地质找矿论丛》期刊2019年03期)

文慧,冯舒悦,王军光,倪世民,蔡崇法[7](2019)在《南方红壤区不同崩岗侵蚀治理模式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崩岗侵蚀是我国南方一种危害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具有数量多、分布广、发展迅速、侵蚀模数大等特点,对当地生态环境和耕地资源危害严重。截至目前,在崩岗治理的效益评价研究方面,由于崩岗所处地域及采用的治理技术和治理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选取的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对不同治理模式的崩岗也缺乏针对性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生态防护型、产业经济型和修复完善型叁种不同治理模式的崩岗,根据其治理模式的特点和评价的目的,分别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叁个方面构建了叁种不同侵蚀治理模式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南方红壤区崩岗侵蚀治理和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及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期刊2019年09期)

胡丹阳[8](2019)在《南方红壤区不同管理模式下的马尾松林水沙特征与植被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标准坡面径流小区观测,比较不同雨量水平植被对地表径流量的贡献,同时利用水文功能连通性原理和灰色关联法对相关土壤和植被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小区减流减沙效果为"林下流"<封禁管理<马尾松纯林<人工乔灌草混交;②地上和地下的植被特征对坡面水文过程阻抗明显;③相关参数的影响程度为土壤含水量<植被盖度<植被高度<有机质含量。不同雨量下小区水沙过程不相一致,小区尺度上植被特征对坡面水土保持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四川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陈勇红[9](2019)在《特贝钙土壤调理剂在南方红壤区蔬菜上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用不同用量(750、1 500、2 250和3 000 kg·hm~(-2))的特贝钙土壤调理剂处理对连续种植2茬蔬菜的产量、菜体重金属Cd和Pb含量、蔬菜收获后土壤的酸度及有效态重金属Cd和Pb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特贝钙土壤调理剂处理相比,施用不同用量的特贝钙土壤调理剂(750~3 000 kg·hm~(-2))处理可增加蔬菜产量9.2%~43.8%;降低蔬菜重金属Cd含量13.3%~68.0%、Pb含量12.4%~71.1%,并提高蔬菜收获后土壤pH值2.7%~17.6%,降低土壤的交换性氢7.4%~42.2%、交换性铝20.5%~55.4%,同时减少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15.6%~66.1%、有效态Pb含量3.6%~34.7%。其中,特贝钙土壤调理剂施用量为2 250~3 000 kg·hm~(-2)处理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总体上表现更佳。因此,施用特贝钙土壤调理剂是实现南方红壤蔬菜增产、活化土壤养分和阻控土壤酸化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东南园艺》期刊2019年04期)

莫明浩,谢颂华,聂小飞,胡松[10](2019)在《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研究——以江西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分析几十年来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研究和实践,为水土保持实践中合理应用相适宜的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和已有试验成果总结,以江西省为例,根据区域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综合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治理工程实践和水土保持政策等叁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治理模式。[结果]对于南方红壤区难于治理和危害较大的侵蚀地类,系统总结了坡耕地"一控二保"治理模式、坡地果园"一高双低"治理模式、崩岗"叁型"治理模式、林下水土流失"两类"治理模式、强烈侵蚀"两荒"地治理模式等5套可行的技术模式,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等2类工程实践模式,以及农户帮扶模式、大户治理模式、以奖代补模式、精品园区模式等4项政策引导模式。[结论]结合江西省长期以来效果良好的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和做法,提出了新时代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与内涵。治理模式的提出可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9年04期)

红壤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植被恢复过程中乔木层与灌草层变化的阈值效应往往决定着生态恢复工程的成败,若忽视这一效应可能会引发其他生态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建设,填补相关研究空白,研究了典型红壤区自然和人工恢复模式下乔木层和灌草层盖度的动态变化特征,基于前沿的生态阈值评估框架,利用线性模型和叁种阈值模型(包括分段回归模型、阶跃函数模型以及通用模型)评估了不同恢复模式下两种盖度指标之间的阈值效应。模型评估结果的后验分布形式表明:在人工恢复乔木层与灌草层盖度之间存在阈值效应,而在自然恢复模式下则不存在;通过比较各个模型评估结果的精度可知,分段回归模型结果更加准确;进一步利用分段回归模型得出,当前人工恢复样地中乔木层盖度的阈值为42.85%(95%的置信区间为41.57%~44.13%),此时灌草盖度为58.75%,若超过乔木层盖度阈值会使得灌草层盖度开始降低。研究结果对促进我国红壤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结构改善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红壤区论文参考文献

[1].张海林,杨秀锋,易军,刘晓利,刘秀芸.亚热带红壤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剖面水流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9

[2].张军泽,陈锡云,岳辉,冯冲.不同恢复模式下红壤区森林植被盖度变化的阈值效应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9

[3].郭群,穆松林,陆永权,黄晓慧,冼宇阳.土地利用对中国南方红壤区小流域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以江西省灌溪镇雁门水流域为例[J].环境保护.2019

[4].孙丽丽,査轩,黄少燕,陈世发,白永会.花岗岩红壤区不同治理模式土壤抗冲性因素试验[J].水土保持学报.2019

[5].梁忠厚,李有清.施用生物炭对亚热带红壤区土壤肥力及黑老虎生长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9

[6].万卫,汪明启,高玉岩,秦欢欢,赖冬蓉.南方红壤区隐伏矿床地气试验研究——以广西德保铜锡矿区为例[J].地质找矿论丛.2019

[7].文慧,冯舒悦,王军光,倪世民,蔡崇法.南方红壤区不同崩岗侵蚀治理模式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9

[8].胡丹阳.南方红壤区不同管理模式下的马尾松林水沙特征与植被作用[J].四川林业科技.2019

[9].陈勇红.特贝钙土壤调理剂在南方红壤区蔬菜上的应用效果[J].东南园艺.2019

[10].莫明浩,谢颂华,聂小飞,胡松.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19

论文知识图

红壤区3种牧草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红壤区土壤典型分布样本点在红壤区分布年冬季亚热带红壤区不同土地...一8浙江省低丘红壤区土地利用现状...崩岗在南方红壤区各省分布情况

标签:;  ;  ;  ;  ;  ;  ;  

红壤区论文_张海林,杨秀锋,易军,刘晓利,刘秀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