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危险区域判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采空区,危险,区域,煤层,瓦斯,数值,工作面。
危险区域判定论文文献综述
丁仰卫[1](2019)在《下分层采空区瓦斯与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效预防分层开采时回采期间采空区及上覆岩层瓦斯与煤自燃灾害问题,以数值模拟为主要手段,建立以鹿洼煤矿4301 (2)工作面参数为基础的氧气消耗和瓦斯扩散数学模型,以上下隅角埋管检测数据为辅,建立4301 (2)采空区瓦斯与煤自燃指标气体检测体系,对采空区瓦斯与氧气浓度实施可视化监控,研究鹿洼煤矿4301煤层上覆采空区瓦斯赋存情况。确定了分层开采时下分层采空区危险区域,为工作面灾害防治提供了支持,同时也为下一步有效采取煤自燃与瓦斯防治技术措施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煤炭》期刊2019年09期)
文虎,胡伟,刘文永,回硕,程小蛟[2](2018)在《抽放条件下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瓦斯抽放不仅会增大采空区漏风,引起"叁带"迁移,加大采空区煤自燃危险性;而且会造成采空区的紊乱及瓦斯积聚,致使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区域更加复杂。针对建北矿4204工作面高瓦斯赋存实际情况,通过现场观测,得出采空区浮煤厚度、氧浓度和漏风强度的分布规律,并结合煤自然发火特性参数对采空区进行危险性分析,划分了抽采条件下采空区"叁带"范围,确定了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及预防采空区遗煤自燃的工作面安全推进速度。(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8年11期)
艾绍武[3](2016)在《杨村矿综放面间歇式开采自燃危险区域判定及注氮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空区遗煤自燃严重影响着矿井安全作业,可能引发煤尘、瓦斯爆炸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事故。杨村矿316综放工作面位于泗河东堤下方,为防止对含水层的破坏,在每年汛期需要停采,属于间歇式开采。日平均推进速度相对较慢,同时316综放工作面属于间歇式开采,停采时间较长,遗煤暴露在氧化升温时间过长,增加了采空区遗煤自燃的危险性,需要在开采期间、停采期间加强对采空区的监测及预防。本文从杨村矿316综放工作面间歇式开采特点出发,采用自然发火实验研究、现场观测、数值模拟相结合对“叁带”划分,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注氮对氧浓度场分布影响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首先,通过自然发火实验测定煤样的耗氧速率、放热强度、CO产生率以及自燃极限参数。其次,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工作面推进速率、进回风两侧氧浓度等参数,对杨村矿316综放工作面间进行“叁带”划分及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最后,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建立几何模型;依据多孔性介质理论建立能量守恒方程、组分传输控制方程、湍流模型等数学模型。应用Fluent流体力学计算软件模拟采空区氧浓度场,与实测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在正产生产期间,在不同位置注氮及注氮量对氧浓度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合理注氮位置在进风侧40m处,即散热带与氧化升温带的交界处;合理注氮量为400m3/h。在停采期间,要求尽量缩短氧化升温带宽度,在30m处连续注入400m3/h氮气较为合理。研究结果能够为间歇式开采的杨村矿316工作面的防灭火提供一定理论依据,进行有效的预防采空区遗煤自燃。(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6-06-01)
王雨,王德田,赵雷,李珍宝[4](2016)在《大倾角负煤柱综放面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华丰煤矿1411工作面开采条件和工作面布置方式,分析了大倾角厚煤层负煤柱综放工作面的开采特点和煤自燃危险性。结合现场生产情况,制定了采空区"叁带"的观测方案,测算出后部采空区氧浓度、遗煤厚度及漏风强度分布规律,判定了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的范围,为该类煤层自燃防控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煤矿现代化》期刊2016年01期)
金亭,李博,严俭祝[5](2015)在《1503综采工作面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有效预防、控制百贯沟煤矿1503综放面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隐患,通过在采空区内埋设温度传感探头测温和铺设束管取样分析,掌握了采空区内遗煤的自燃氧化过程;利用氧气、一氧化碳等气体和温度相结合的方法合理划分了"叁带"范围,圈定了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及其形态等,为深入分析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危险程度、有效采取防灭火措施等提供了科学依据。这种现场观测方法简单、易采用,可以准确划分采空区的自燃危险区域,为工作面的防灭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能源技术与管理》期刊2015年05期)
余明高,李龙飞,褚廷湘,梁栋林[6](2015)在《瓦斯抽采下沿空留巷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判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沿空留巷工作面采空区漏风严重且对具有自然发火的煤层影响较大,所以研究沿空留巷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沿空留巷侧采空区瓦斯抽采及充填墙裂隙演化诱导漏风及自燃问题,以沙曲矿沿空留巷综放面为研究对象,通过SF6漏风实测及束管观测研究,研究了工作面及沿空留巷侧采空区漏风规律及氧气体积分数分布特征,并对采空区不同倾向范围内自燃氧化"叁带"的分布区间进行了识别及划分,进而在理论及实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工作面推进速度及煤层自然发火期发现在沿空留巷侧采空区倾向方向5~30 m存在自燃危险区,若改变工作面开采条件,其他非自燃区域可能转变为自燃危险区。(本文来源于《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王栋[7](2015)在《崔木矿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判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矿井五大灾害之一,火灾给我国的煤炭开采带来了严重安全隐患,采空区浮煤自燃尤为严重,而且大多数的矿井采空区都存在着浮煤自燃的危险。为了实现高产高效,大多矿井在开采较厚煤层时都选择综采放顶煤的开采技术。由于开采煤层厚度较大,加之其特殊放顶煤工艺,使得两道附近数米范围内的顶煤回采率较低,遗煤量较大,是煤自燃的多发地。因此,判定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浮煤自燃危险区域的位置在防灭工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以崔木煤矿2130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从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浮煤自燃的特点出发,采用实验研究、现场观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采空区进行危险区域判定研究。首先,通过大型煤自然发火实验台对煤样进行实验测试,测定出自燃的极限参数与最短发火期;其次,通过现场观测并结合实际的生产状况,确定采空区浮煤厚度、氧浓度和漏风强度的分布;结合实验得到的自燃极限参数,得出在注氮条件下崔木煤矿21305综放工作面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的判定以及工作面最小安全推进速度;最后,根据现场实测数据,运用ANSYS FLUENT 14.5建立采空区的叁维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注氮与不注氮两种条件下的解算,得出氧浓度与漏风强度的分布图,结合煤自燃极限参数分别划分“叁带”范围,并作对比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崔木煤矿21305工作面及相似工作面采空区的危险区域划分,以及煤自燃防治工作具有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5-06-01)
刘雷政[8](2015)在《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开采上覆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神东矿区为代表的我国西部矿区煤层具有埋藏浅、间距小、易自燃等特点,受下煤层二次采动影响,上覆采空区原本已经压实闭合的裂隙活化并二次发育,使采空区内漏风通道更加复杂;同时,下煤层开采时上、下采空区采动裂隙贯通,甚至与地表裂隙沟通,加剧了上覆采空区的漏风,使得煤自然发火十分频繁。为有效防治上覆采空区的煤自燃,需对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二次开采条件下的覆岩裂隙发育特征及漏风规律进行研究,并对上覆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进行判定。本文以神东矿区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为模型,利用相似模拟实验,研究了下煤层开采时上覆岩层裂隙发育规律,提出了二次扰动开采对上覆岩层裂隙发育的作用机制,掌握了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开采时下煤层通向上覆采空区裂隙漏风通道的分布特征;并通过现场测定将地表贯通上覆采空区的裂隙进行分类,揭示了地表裂隙在一定范围内服从正态分布。本文分析了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开采上覆采空区煤自燃的原因、特点和规律。以神东补连塔矿22305工作面及上覆12306采空区为原型,利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模拟分析了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开采上覆采空区的应力分布特征,计算出了浅埋藏近距离煤层开采时上覆岩层冒落带与裂隙带的高度,得到了上覆采空区的孔隙率与渗透率分布规律,建立了上覆采空区煤自燃的数学模型。结合神东补连塔矿2012年6月在22305工作面上覆采空区发生的煤自燃案例,利用上述建立的煤自燃数学模型,数值模拟了该矿22305工作面开采后其上覆采空区风流场、氧浓度场及温度场分布特征,初步圈定了上覆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并通过现场打钻实测的方法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与正确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5-06-01)
郑忠亚,赵祉友,张群,徐长富[9](2015)在《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浅埋煤层大采高综采面漏风严重,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范围难以判定的问题。以柠条塔煤矿N1201综采面为例,采用采动裂隙相似模拟实验、SF6气体漏风通道检测技术、采空区两道预埋束管监测技术以及Fluent数值模拟等多种监测和应用手段,综合分析浅埋煤层大采高综采面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研究结果认为综采面因漏风严重,采空区距离工作面5~500m以深的采空区均属于自燃危险区域范围,尤其是2个顺槽的自燃危险性更大;同时也证明了采用多种监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判定浅埋煤层综采面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范围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5年01期)
汪月伟,朱红青,尹彬,韩光[10](2014)在《基于现场测试及模拟的采空区危险区域判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安家岭叁号井39107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问题,采用了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区域危险性判定。依据氧浓度法划分自燃"叁带"标准,束管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总体保持一致。综合判断39107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范围为:进风侧52~143 m,回风侧25~128 m。(本文来源于《能源技术与管理》期刊2014年05期)
危险区域判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瓦斯抽放不仅会增大采空区漏风,引起"叁带"迁移,加大采空区煤自燃危险性;而且会造成采空区的紊乱及瓦斯积聚,致使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区域更加复杂。针对建北矿4204工作面高瓦斯赋存实际情况,通过现场观测,得出采空区浮煤厚度、氧浓度和漏风强度的分布规律,并结合煤自然发火特性参数对采空区进行危险性分析,划分了抽采条件下采空区"叁带"范围,确定了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及预防采空区遗煤自燃的工作面安全推进速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危险区域判定论文参考文献
[1].丁仰卫.下分层采空区瓦斯与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J].中国煤炭.2019
[2].文虎,胡伟,刘文永,回硕,程小蛟.抽放条件下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J].煤矿安全.2018
[3].艾绍武.杨村矿综放面间歇式开采自燃危险区域判定及注氮模拟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6
[4].王雨,王德田,赵雷,李珍宝.大倾角负煤柱综放面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技术[J].煤矿现代化.2016
[5].金亭,李博,严俭祝.1503综采工作面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技术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5
[6].余明高,李龙飞,褚廷湘,梁栋林.瓦斯抽采下沿空留巷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判定[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7].王栋.崔木矿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判定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
[8].刘雷政.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开采上覆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D].中国矿业大学.2015
[9].郑忠亚,赵祉友,张群,徐长富.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技术[J].煤矿安全.2015
[10].汪月伟,朱红青,尹彬,韩光.基于现场测试及模拟的采空区危险区域判定[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