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胃癌组织中PTEN和VEGF PCNA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谢波[1](2020)在《HGF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食管鳞癌发生和发展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背景食管癌是全球第八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在所有类型的肿瘤中排在第六位,且发生率因地域而异。食管癌主要分为鳞状细胞癌(Esophag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和腺癌。中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90%以上的食管癌是ESCC。由于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都已经是中晚期,已经发生淋巴转移和组织浸润,这也是食管癌患者预后不佳的主要原因。尽管在食管癌综合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存活率仍然很低,五年存活率仅为15-34%。到目前为止,影响食管癌的发展及预后的因素仍然不清楚。因此,寻找食管癌发病和进展的关键分子,完善食管癌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理,为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方向,寻找出食管癌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的的生物标志物仍然是迫切需要的,对于临床诊断、提供治疗策略具有重大意义。肝细胞生长因子/c-间叶-上皮转化受体酪氨酸激酶(Hepatocyte Growth Factor/c-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HGF/c-MET RTK)信号通路在正常组织中处于失活状态,而在多种类型的恶性肿瘤中则异常激活。相关研究证实抑制HGF/c-MET信号通路可以作为治疗多种癌症类型的有效策略,如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膀胱癌、头颈癌、子宫内膜癌等。但是HGF在食管鳞癌中的作用少见报道,我们在前期的工作中发现HGF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在ESCC中与cyclin E协同高表达,且与ESCC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密切有关,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因此为了研究HGF对ESCC发生和发展的影响及其参与的具体分子机理,从而为临床诊断、治疗ESCC提供新的靶点。本研究主要通过分子信息学研究和体内外实验来探讨HGF对ESCC的影响及其分子机理。第一部分HGF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目的:本部分研究主要分析ESCC中的基因表达图谱以及影响其发生和发展的信号通路方法:首先利用RNA-seq方法分析ESCC患者食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差异,筛选与ESCC相关基因并分析HGF在食管癌中表达情况,KEGG信号通路分析预测了所筛选基因在与癌症相关信号通路中的富集情况,并利用Real-Time PCR对测序结果进行进一步的验证。进一步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食管癌中HGF与cyclin E的表达是否存在协同性以及HGF表达高低与患者肿瘤分期和预后的关系。最后利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分析HGF在ESCC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我们发现29个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呈高表达,4个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其中HGF和cyclin E在食管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通过KEGG信号通路分析发现PI3K/AKT信号通路在食管癌组织中是激活最明显的信号通路。Real-Time PCR进一步验证了通过RNA-seq分析出的差异表达基因,HGF、cyclin E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均表达上调(p<0.05)。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发现与对应的癌旁组织相比,食管癌组织中HGF和cyclin E呈高表达并且存在协同性(p<0.01)。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发现:HGF低表达的食管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时间显着优于对照组,食管癌组织中的HGF表达水平越高,肿瘤的病理分期越晚(p<0.05)。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等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发现,与对应的癌旁组织相比,ESCC组织中的HGF无论是mRNA水平还是蛋白水平呈高表达(p<0.05)。结论:HGF广泛存在食管癌肿瘤细胞中,并且可能通过参与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并随着肿瘤的进展HGF的表达也逐渐增加,与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时间呈负相关。第二部分 HGF对食管鳞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目的:本部分研究主要探究HGF对ESCC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从而为临床将HGF作为ESCC治疗靶点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方法:本部分从ESCC细胞水平探究HGF对细胞存活、增殖、侵袭、凋亡以及肿瘤形成的影响。首先,选取2个ESCC细胞系,Real-Time PCR分析HGF基因表达情况,将细胞系分为HGF低表达和高表达,并利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分别从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分析了两个细胞系中HGF的表达和定位。Western blotting 方法检测了 EC9706 和 KYSE-2 中 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情况。然后在HGF高表达的细胞系中利用shRNA敲低HGF的表达,在HGF低表达的细胞系中利用cDNA过表达HGF。利用CCK-8试验检测HGF表达变化对ESCC细胞活性的影响;利用克隆形成试验检测HGF表达变化对ESCC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细胞系细胞周期;Western blotting检测了 HGF表达变化对ESCC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Annexin V试验检测两组细胞系细胞凋亡;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了 HGF表达变化对ESCC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了过表达和敲低HGF后细胞系中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情况;Transwell试验检测过表达和敲低HGF后细胞系中ESCC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探究过表达和敲低HGF后细胞系ESCC细胞肿瘤形成的情况;HE染色和Tunel试验观察小鼠肿瘤组织细胞的凋亡情况。分析HGF表达的改变对细胞存活、增殖、侵袭、凋亡以及肿瘤形成的影响。结果:Real-Time PCR和实验结果发现,HGF在KYSE-2细胞系中呈低表达,在EC9706细胞系中呈高表达(p<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EC9706中HGF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高于KYSE-2(p<0.05)。鉴定HGF高表达与低表达细胞系后,我们利用免疫荧光对两个细胞系中HGF的表达定位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HGF高表达的EC9706中,HGF主要定位在核里;在HGF低表达的KYSE-2中,HGF主要定位在胞质中。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HGF低表达的KYSE-2相比,HGF高表达的EC9706中E-cadherin表达较低,而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较高(p<0.05),提示HGF高表达的ESCC细胞系更容易发生EMT。利用CCK-8试验检测HGF表达变化对ESCC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HGF的过表达能够显着提高细胞的活性(p<0.05);与之相反,HGF的敲低能够显着抑制细胞的活性(p<0.05)。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结果发现,HGF的过表达能够显着促进细胞的增殖(p<0.01);HGF的敲低能够显着抑制细胞的增殖(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发现,HGF过表达后细胞处在S期的比例显着增多,G1期比例显着减少(p<0.01);在EC9706中敲低HGF的表达,结果发现HGF的敲低细胞处在S期的比例显着减少,G1期比例显着增多(p<0.05)。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HGF表达变化对ESCC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HGF过表达能够显着促进KYSE-2中PCNA和Cyclin D1的表达(p<0.05);HGF的敲低能够显着抑制EC9706中PCNA和Cyclin D1的表达(p<0.05)。利用Annexin V试验检测HGF表达变化对ESCC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发现HGF过表达后细胞凋亡的比例显着减少(p<0.05);HGF的敲低细胞凋亡比例显着增多(p<0.05)。随后,我们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了 HGF表达变化对ESCC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HGF过表达能够显着抑制KYSE-2中Caspase-7和Caspase-9的表达(p<0.05);HGF的敲低能够显着促进 EC9706 中 Caspase-7和Caspase-9 的表达(p<0.05)。利用 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等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测HGF表达变化对ESCC细胞EMT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与HGF的过表达后HGF主要聚集在KYSE-2细胞核内,并且能够抑制E-cadherin的表达,促进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p<0.05);HGF的敲低后HGF主要分布在EC9706细胞胞质中,并且能够促进 E-cadherin 的表达,抑制 N-cadherin和vimentin 的表达(p<0.05)。Transwell试验检测两组细胞系中ESCC细胞侵袭情况结果发现,HGF的过表达能够显着促进细胞的侵袭(p<0.05);HGF的敲低能够显着抑制细胞的侵袭(p<0.05)。我们通过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探究HGF表达变化对ESCC细胞肿瘤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HGF的过表达能够显着促进肿瘤的形成和生长(p<0.01);HE染色和Tunel试验显示HGF的过表达能够显着促进肿瘤组织内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的凋亡(p<0.01)。HGF的敲低能够显着抑制肿瘤的形成和生长(p<0.01);HE染色和Tunel试验显示HGF的敲低能够显着抑制肿瘤组织内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的凋亡(p<0.01)。结论:本部分研究我们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和体内移植瘤模型证明HGF能够促进ESCC细胞的增殖、存活、侵袭,抑制细胞的凋亡,促进ESCC肿瘤的形成。第三部分HGF影响食管鳞癌细胞生物学性的分子机制目的:本部分研究主要探究HGF影响ESCC细胞生物学性的分子机制。方法:我们首先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 ESCC组织、癌旁组织中HGF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再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了 ESCC细胞系中HGF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随后,我们在两个细胞系中改变HGF的表达,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了过表达或者敲低HGF的ESCC细胞系中HGF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鼠皮下移植瘤中HGF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我们在HGF低表达的细胞系中过表达HGF,再利用PI3K抑制剂处理细胞,在HGF高表达的细胞系中敲低HGF的表达,再利用PI3K激动剂处理细胞。利用克隆形成试验检测HGF表达变化对ESCC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试验检测两组细胞系中ESCC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探究上述细胞系ESCC细胞肿瘤形成的情况。以此观察细胞增殖、侵袭以及肿瘤形成的能力。结果: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与对应的癌旁组织相比,ESCC组织中HGF呈高表达,PI3K/AKT信号通路中的AKT、mTOR的磷酸化水平显着增高(p<0.05),且PI3K/AKT信号通路中上游负调控蛋白PTEN的表达显着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显示与KYSE-2细胞系相比,EC9706细胞系中AKT、mTOR的磷酸化水平显着增高,PTEN的表达显着降低(p<0.05);此外,我们还发现HGF高表达的EC9706细胞系中cycin E的表达也会异常增高(p<0.05)。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显示HGF的过表达会显着促进AKT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显着抑制PTEN的表达,同时会促进cyclin E的表达(p<0.05);敲低HGF的表达,我们发现AKT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显着降低,PTEN的表达水平显着增高,同时会抑制cyclin E的表达(p<0.05)。小鼠皮下移植瘤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HGF过表达能够促进肿瘤中AKT的磷酸化,抑制PTEN的表达(p<0.05);HGF的敲低能够抑制肿瘤中AKT的磷酸化水平,促进PTEN的表达(p<0.05)。克隆形成实验结果发现PI3K抑制剂则会显着抑制细胞克隆的形成(p<0.01);而PI3K激动剂剂则会显着促进细胞克隆的形成(p<0.01)。Transwell试验结果发现,HGF过表达能够显着促进细胞的侵袭,而HGF过表达+PI3K抑制剂则会显着抑制细胞的侵袭(p<0.05);HGF敲低能够显着抑制细胞的侵袭,而HGF敲低+PI3K激动剂剂则会显着促进细胞的侵袭(p<0.05)。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实验结果显示HGF过表达能够显着促进细胞肿瘤的形成,而HGF过表达+PI3K抑制剂则会显着抑制细胞肿瘤的形成(p<0.01)。HGF敲低能够显着抑制细胞肿瘤的形成,而HGF敲低+PI3K激动剂剂则会显着促进细胞肿瘤的形成(p<0.01)。结论:通过本部分研究,我们证明了 HGF主要作用于PI3K/AKT信号通路的上游,抑制PTEN的表达、促进AKT和mTOR的磷酸化,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促进ESC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肿瘤的形成。因此,HGF及其调控的PI3K/AKT信号通路可以作为临床ESCC治疗的潜在靶点。
芮小慧[2](2019)在《长链非编码RNA C5orf66-AS1在宫颈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宫颈癌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其死亡率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首位。目前,手术、化疗和放疗是宫颈癌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但由于多数宫颈癌细胞对化疗药物具有耐药性,导致化疗药物对宫颈癌的治疗效果较差。而对于预后较差的晚期及复发性宫颈癌,目前也同样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探索创新型治疗方法可能是宫颈癌治疗突破的关键。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是一类超过200个核苷酸,并具有与m RNA结构特征相似的非编码RNA,大多数是由RNA聚合酶II转录产生的。Lnc RNA可形成复杂的二级结构,可提供与多个核酸或蛋白质结合的空间。Lnc RNA虽然不编码蛋白质,但其可通过转录和转录后水平调控影响多种基因的表达水平。有研究发现,Lnc RNA的表达与多种肿瘤密切相关,如结肠癌、乳腺癌、肝癌等,但在宫颈癌中的机制仍尚未明确。方法:本研究采用TCGA数据库对3对宫颈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进行差异Lnc RNA的筛选,对筛选出的5个上调和5个下调最明显的lnc RNA进行quantitative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q RT-PCR)验证,最终选取lnc RNA C5orf66-AS1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通过在体内体外改变lnc RNA C5orf66-AS1的表达,观察其对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lnc RNA C5orf66-AS1在宫颈癌增殖中的关键基因,为有效防治宫颈癌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结果:1.Lnc RNA C5orf66-AS1在宫颈癌组织和细胞中显着高表达。2.在Si Ha和C-4 I中下调C5orf66-AS1表达后,细胞增殖能力显着下降,而当Si Ha和C-4 I中上调C5orf66-AS1表达后,增殖能力显着上升。此外,在细胞周期实验发现下调C5orf66-AS1的细胞中G1/G0期细胞明显增加,而G2/S期细胞减少;而上调C5orf66-AS1的细胞中G1/G0期细胞明显减少,而G2/S期细胞明显增多。在宫颈癌细胞株Si Ha和C-4 I中下调C5orf66-AS1的表达,可显着促进宫颈癌细胞的凋亡。3.下调C5orf66-AS1的表达水平可显着促进mi R-637的表达;反之,上调C5orf66-AS1的表达水平可显着下调宫颈癌mi R-637的表达。随后我们构建了C5orf66-AS1-WT和与mi R-637结合位点突变掉的C5orf66-AS1-MUT的荧光报告素酶质粒。与对照组相比,上调mi R-637的表达水平可显着降低Si Ha细胞中共转染C5orf66-AS1-WT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而上调mi R-637的表达水平对共转染C5orf66-AS1-MUT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无影响,说明C5orf66-AS1可与mi R-637直接结合。我们通过RIP实验检测C5orf66-AS1和mi R-637是否可以在细胞中结合。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Ig G组,C5orf66-AS1和mi R-637优先富集在抗Ago2组中。随后我们通过q RT-PCR检测了20例宫颈癌和癌旁组织中mi R-637的表达,发现mi R-637在宫颈癌中低表达。mi R-637在宫颈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比正常宫颈上皮细胞株表达低。4.在Si Ha和C-4 I中上调或下调mi R-637的表达,发现RING1的m RNA和蛋白表达发生改变。随后我们构建了RING1 3’UTR-WT和与mi R-637结合位点突变掉的RING1 3’UTR-MUT的荧光报告素酶质粒。随后免疫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的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上调mi R-637的表达水平可显着降低Si Ha细胞中共转染RING1 3’UTR-WT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而上调mi R-637的表达水平对共转染RING1 3’UTR-MUT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无影响,说明RING1可与mi R-637直接结合。5.在Si Ha和C-4 I细胞系中上调或下调C5orf66-AS 1的表达,RING1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显着增加或降。6.单独过表达mi R-637可明显抑制Si Ha或C-4 I细胞的增殖能力,且在过表达C5orf66-AS1的细胞中同时上调mi R-637时,mi R-637能部分逆转C5orf66-AS1引起的细胞增殖功能改变。7.单独过表达RING1可明显增强Si Ha或C-4 I细胞的增殖能力,且在过表达RING1的细胞中同时上调mi R-637时,RING1能完全逆转mi R-637引起的细胞增殖功能改变。8.在实验动物中下调lnc RNA C5orf66-AS1可抑制肿瘤的生长。结论:Lnc RNA C5orf66-AS1作为ce RNA通过吸附mi R-637调控RING1对宫颈癌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作用的影响,为探索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有效的治疗靶点提供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陈红梅[3](2018)在《ESCO2基因在胃癌细胞增殖和周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ESCO2基因表达产物是建立和维持染色体内聚的重要调节蛋白,而染色体内聚直接决定了染色体分离的精准性和染色体稳定性。已知染色体不稳定是胃癌发生的重要机制,但是ESCO2基因与胃癌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对ESCO2基因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和机制展开研究,为胃癌的诊疗提供新的潜在分子靶点。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TCGA数据库中胃腺癌样本数据;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腺癌组织芯片的蛋白表达;选用shRNA、sgRNA慢病毒及过表达腺病毒分别感染胃癌AGS、BGC-823、SGC-7901、MKN-74细胞系;CCK-8实验检测胃癌细胞活性,EdU细胞增殖实验检测DNA复制活性,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Annexin V-APC单染-FACS检测细胞凋亡,PI-FACS检测细胞周期;裸鼠成瘤实验检测在体肿瘤生长情况;蛋白表达芯片、相对定量蛋白质组学、定量PCR和蛋白印迹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周期相关信号分子的表达;Co-IP实验分析蛋白相互作用。结果:1、TCGA数据库的胃腺癌组织中ESCO2 mRNA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正常胃黏膜,且该基因表达水平与亚洲黄种人胃癌肿瘤分期呈负相关、与预后呈正相关;胃腺癌组织芯片中癌组织的ESCO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ESCO2基因敲减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活性,过表达结果与之相反;ESCO2基因敲减可抑制胃癌细胞DNA复制活性和细胞克隆形成,并促进胃癌细胞早期凋亡;ESCO2基因敲减可使胃癌细胞被阻滞于G2/M期,反之G2/M期细胞减少。敲除ESCO2基因可显着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活性并促进细胞凋亡。3、ESCO2基因敲减后能显着下调mTOR及其下游S6K1和RPS6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并明显上调mTOR上游的AMPKα蛋白磷酸化水平。而且,ESCO2基因敲减后有14个差异表达蛋白与细胞周期调控直接相关,这些差异蛋白在p53信号通路、泛素化蛋白水解和细胞周期通路的“crosstalk”处明显富集;并且,ESCO2基因敲减可促进p53和p21表达,并抑制Skp2和CyclinB1表达。胃癌细胞中存在ESCO2蛋白和p53蛋白的相互作用。ESCO2基因敲减可抑制裸鼠皮下瘤体大小和瘤重。结论:ESCO2基因在胃腺癌组织高表达;该基因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并调控细胞周期,这些调控作用可能与mTOR信号分子和p53/p21/CyclinB1信号通路有关;ESCO2基因敲减可抑制裸鼠成瘤。该基因是胃癌个体化治疗的潜在分子靶点。
曲义坤[4](2017)在《整合素连接激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于女性所有肿瘤中的第一位。尽管乳腺癌主要的治疗策略是外科手术结合放疗和化疗,但近年来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即分子靶向治疗逐步被人们认识并接受,特别是广泛应用于对上述疗法无效的广大患者。然而,由于调控乳腺癌进程的分子机制仍然没有完全阐明,故导致分子靶向治疗缺乏有效的治疗靶点。因此,探索乳腺癌细胞生长的调控机制,将有利于提高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效率和为其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肿瘤细胞在侵袭和扩散的过程中,依赖于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粘附的缺失,而该过程可由整合素所介导。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是一种重要的整合素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其广泛表达于人体各个组织中。先前的研究已经表明,在多种肿瘤中均观察到整合素连接激酶的表达上调,并且整合素连接激酶还参与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进程、侵袭和迁移、细胞活性及肿瘤血管的发生等多种生理功能。在乳腺癌中,活化的整合素连接激酶可通过结合LIMD 2而促进乳腺癌细胞的运动和转移能力。然而,目前还未见关于整合素连接激酶参与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的报道。本研究利用基因转染和RNAi来研究过表达及沉默整合素连接激酶基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该研究将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乳腺癌的发生机制,并为乳腺癌标志物和靶点的确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1、利用基因转染的方法建立稳定转染ILK的MCF-7乳腺癌细胞株;WST-1、BrdU掺入和LDH释放实验研究过表达ILK对MCF-7细胞增殖、活力及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CF-7细胞过表达ILK对Akt、p-Akt1(Thr308)和PCNA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2、利用RNAi方法建立低表达ILK的MDA-MB-231乳腺癌细胞株;WST-1、BrdU掺入和LDH释放实验研究低表达ILK对MDA-MB-231细胞增殖、活力及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DA-MB-231细胞低表达ILK对Akt、p-Akt1(Thr308)和PCNA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3、采用Akt抑制剂LY294002来抑制过表达ILK的MCF-7细胞中p-Akt1(Thr308)的表达;WST-1、BrdU掺入和LDH释放实验研究在过表达ILK的MCF-7细胞中抑制PI3K/Akt通路对细胞增殖、活力及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封闭PI3K/Akt通路对过表达ILK的MCF-7细胞PCNA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4、通过瞬时转染HA-AKT使低表达ILK的MDA-MB-231细胞中PI3K/Akt通路被活化;WST-1、BrdU掺入和LDH释放实验研究活化PI3K/Akt通路对低表达ILK的MDA-MB-231细胞增殖、活力及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活化PI3K/Akt通路对低表达ILK的MDA-MB-231细胞PCNA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WST-1、BrdU掺入和LDH释放实验表明过表达ILK可以促进MCF-7细胞的增殖和活力、抑制其凋亡;Western blot实验表明过表达ILK可上调MCF-7细胞中p-Akt1(Thr308)和PCNA基因的蛋白表达,但Akt蛋白的表达量没有受到ILK基因转染的影响。2、WST-1、BrdU掺入和LDH释放实验表明低表达ILK可以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活力、促进其凋亡;Western blot实验表明MDA-MB-231细胞低表达ILK可下调p-Akt1(Thr308)和PCNA基因的蛋白表达,但Akt蛋白的表达量没有受到ILK基因沉默的影响。3、10μM的LY294002可显着抑制过表达ILK的MCF-7细胞中p-Akt1(Thr308)的表达,但Akt的表达不受影响,表明LY294002可有效地阻断MCF-7细胞中PI3K/Akt通路;WST-1、BrdU掺入和LDH释放实验表明封闭PI3K/Akt通路可抑制过表达ILK的MCF-7细胞的增殖和活力,促进其凋亡。另外,Western blot实验表明封闭PI3K/Akt通路可下调过表达ILK的MCF-7细胞PCNA蛋白的表达。4、瞬时转染HA-AKT可显着上调低表达ILK的MDA-MB-231细胞中p-Akt1(Thr308)的表达,但Akt的表达不受影响,表明瞬时转染HA-AKT可有效活化MDA-MB-231细胞中PI3K/Akt通路;WST-1、BrdU掺入和LDH释放实验表明活化PI3K/Akt通路可促进低表达ILK的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活力,抑制其凋亡。另外,Western blot实验表明活化PI3K/Akt通路可上调低表达ILK的MDA-MB-231细胞PCNA蛋白的表达。结论:本研究论证了ILK可通过活化PI3K/Akt通路而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活力,并抑制其凋亡,这表明ILK作为致癌基因在乳腺癌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该研究成果将有助于人们对乳腺癌发生机制的进一步认识,并可为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有效的潜在靶点。
陈艳[5](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的筛查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尽管新疆哈萨克族居住环境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变迁,但是哈萨克族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这是由于食管癌难以早期发现且预后较差,其5年生存率低于10%。目前,内镜下活检是食管癌早期发现及确诊的主要手段。活检组织主要是依靠病理作为定性诊断,但由于病理学诊断方法本身的局限性,对于一些癌前病变缺乏准确诊断。因此,识别各种病变的转化规律是关键。现有研究表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异常,可能是导致细胞异常增生并进一步发生癌变的关键因素。所以,通过分析食管癌前病变基因的变化,筛选出特异的早期高相关基因,用于进行早期基因诊断,才是提高内镜诊断特异性和弥补病理形态学诊断不足的有效方法。而众多研究表明,食管癌癌旁组织的改变代表了早期食管癌的变化。因此,本研究以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作为对象,采用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和相互作用的拓扑学方法,通过分析癌旁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中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改变,试图发现并确立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早期高相关基因,并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与国际上其他民族、地区食管癌早期相关基因进行拓扑学分析,比较二者的差异。这将为实施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基因诊断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建立的早期高相关基因将极大的提高内镜下活检诊断的特异度。同时也为食管鳞癌多基因发病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应用半定量RT-PCR,分别在48例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对42个候选基因进行mRNA水平的检测,依据mRNA表达比率的变化,筛选出高相关基因。高相关基因进一步在10例食管鳞癌癌旁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中运用半定量RT-PCR进行mRNA检测,依据结果,初步筛选出早期高相关基因,并应用Western blot检测部分早期高相关基因在10例鳞癌癌旁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的蛋白表达。(2)扩大样本,在新的一组16例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癌旁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中运用半定量RT-PCR对筛选出的早期高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同时,以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作为对照,将40例食管鳞癌癌旁组织样本,600张切片分成26组,每组18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早期高相关基因蛋白进行检测。(3)对鉴定出的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利用STRING9.0在线数据库和Pajek软件进行拓扑学分析,并与目前报道的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早期食管鳞癌异常表达的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通过比对42个候选基因在48例食管鳞癌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中mRNA表达比率的差异,筛选出36个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高相关基因。(2)应用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对36个高相关基因在10例食管鳞癌癌旁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中进行了分析,初步筛选了 26个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3)16例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癌旁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中半定量RT-PCR,以及18例食管鳞癌癌旁组织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 26个早期高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4)对26个基因在早期个体标本中的表达分布进行分析,大约40%的个体都呈现的有 survivin、ETV5、MMP-7、TIMP-1、MMP-2、c-myc、c-fos、MTA1、CDK4、cyclinD1、MCM4、SKP2的基因表达组合。(5)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26个蛋白和目前报道的在食管鳞癌早期异常表达20个蛋白质,两组数据构建的拓扑图截然不同,各组骨架结点图也不同。结论:(1)c-fos、Ki67、MCM4、ETV5、SKP2、TIMP-1、MMP-2、CDK4、MEMD、MTA1、MMP-7、c-myc、c-jun、Survivin、CyclinD1、BAG1、SP-17、c-erbB2、EphB4、CK-1、MGMT、periplakin、Snail、p33、Bax、E-cadherin 共 26 个基因为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早期高相关基因。(2)联合的多基因检测,可以有效提高特异性,不同基因的26种表达组合可作为早期诊断的实验依据。(3)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相互作用拓扑图具有民族特异性,其网络中心结点蛋白,对于食管鳞癌分子机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王贵强[6](2009)在《胃癌PTEN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胃癌多药耐药性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和目的: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胃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多步骤发生的长期动态演变过程,幽门螺杆菌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可能涉及多种基因的改变。PTEN基因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具有蛋白质磷酸酶和脂质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PTEN在多数肿瘤中表达下降,其失活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肿瘤生物学治疗的新靶点。MDR-1基因及其表达产物P-gp介导的多药耐药是肿瘤细胞产生多药耐药的经典途径,近年的研究显示PTEN失活表达可能参与了肿瘤多药耐药性的形成,但其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众多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的研究证实H.pylori感染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其可能通过影响肿瘤相关基因的微卫星不稳定性或基因突变而诱发胃癌,目前的研究中尚无H.pylori感染对胃上皮细胞PTEN和MDR-1表达影响的研究。通过研究胃正常-癌旁-癌组织中PTEN基因和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变化及其表达的相互关系,探讨PTEN的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探讨PTEN参与胃癌多药耐药的可能机制;通过探讨H.pylori感染与PTEN、MDR-1表达的相关性,揭示H.pylori感染参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和途径。方法:随机选取术前未进行放疗、化疗、术前四周内未使用抗H.pylori感染的药物、经外科行胃癌根治术后的胃癌标本50例,收集其完整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胃癌标本中正常、癌旁、癌组织中PTEN及MDR-1的表达;分析正常、癌旁、癌组织中PTEN、MDR-1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采用快速尿素酶诊断法、改良Giemsa染色法两种方法检测H.pylori感染状态,分析H.pylori感染状态与PTEN、MDR-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第一部分:胃癌组织PTEN的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P<0.001;癌旁与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无显着差异,P>0.05;胃癌中PTEN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局部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P均小于0.05。胃癌及癌旁组织中MDR-1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DR-1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胃癌中MDR-1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病理生物学特征无显着相关,P均大于0.05。胃癌中PTEN的表达与MDR-1的表达呈显着负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46,P<0.005;癌旁及正常组织中PTEN的表达与MDR-1的表达无显着相关,P>0.05。第二部分:H.pylori感染阳性组胃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阳性率显着低于H.pyori感染阴性胃癌组, P<0.01 ,PTEN的表达与H.pylori的感染状态呈显着负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411,P<0.01;有H.pylori感染的胃癌组织中MDR-1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H.pylori感染的胃癌组,P<0.01,MDR-1的表达与H.pylori感染状态呈显着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413,P<0.01;癌旁、正常组织中PTEN、MDR-1的表达与H.pylori感染状态均无显着相关性,P>0.05。结论:PTEN在胃癌中表达下降,PTEN的失活性表达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并可能通过PI3K/AKT途径调节MDR-1的表达参与胃癌多药耐药性的形成,PTEN可作为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判断的指标;MDR-1在胃癌中的表达上调,MDR-1的表达不宜作为胃癌恶性程度判断的指标,可作为判断化疗反应的独立预后因素。胃癌中PTEN、MDR-1的表达与H.pylori感染状态具有相关性,H.pylori感染可能下调PTEN的表达,上调MDR-1的表达,从而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对化疗的耐药性。
周素英,骆利康,申华峰,徐文兴,邵海燕[7](2008)在《PTEN、VEGF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TEN和VEGF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65例胃癌组织中PTEN和VEGF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PTEN高表达率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1%(28/65)和60.0%(39/65),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显着相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PTEN与VEGF表达显着负相关(r=-0.368,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PTEN表达减少,VEGF表达增高,PTEN可能通过调控胃癌组织中的VEGF来抑制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影响病人的预后。
韩晓红,薛延军,邵世和,陈淼[8](2006)在《抑癌基因PTEN与胃癌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PTEN基因是迄今发现的第一个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该基因的突变失活与人类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PTEN在胃癌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郭建红,解军,李士瑛[9](2004)在《PTEN和VEGFPCNAbcl-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PTE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增生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bcl-2在胃癌中表达的研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探讨PTEN和VEGF、PCNA、bcl-2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8例胃癌组织及20名正常胃黏膜中PTEN、VEGF、PCNA和bcl-2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率为47%(33/68),显着低于正常胃黏膜的表达100%(20/20)(P<0.01),与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1),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75%(51/68),显着高于正常胃黏膜的表达10%(2/20)(P<0.01),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呈正相关(P<0.01),与淋巴结转移也呈正相关(P<0.05),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CNA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74%(50/68),显着高于正常胃黏膜的表达20%(4/20),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呈正相关(P<0.01),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bcl-2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54%(37/68),显着高于正常胃黏膜的表达5%(1/20)(P<0.01),与癌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TEN在胃癌中的表达与VEGF、PCNA呈负相关(P<0.01)。结论PTEN失活或蛋白表达降低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且与VEGF、PCNA呈显着负相?
郭建红,史天良,郭素堂[10](2003)在《胃癌组织中PTEN和VEGF PCNA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通过对 PTE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增生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胃癌中表达的研究 ,结合临床病理特征 ,探讨 PTEN和 VEGF、 PCNA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检测 6 8例胃癌组织及 2 0例正常胃黏膜中 PTEN和 VEGF、 PCNA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 PTEN蛋白表达率为4 7.1% (33/ 6 8) ,显着低于正常胃黏膜的表达 10 0 % (2 0 / 2 0 ) (P<0 .0 1) ,与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 .0 1) ,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 (P<0 .0 5 )。 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 75 .0 % (5 1/ 6 8) ,显着高于正常胃黏膜的表达 10 .0 % (2 / 2 0 ) (P<0 .0 1) ,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呈正相关 (P<0 .0 1) ,与淋巴结转移也呈正相关 (P<0 .0 5 ) ,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 PCNA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 73.5 % (5 0 / 6 8) ,显着高于正常胃黏膜的表达 2 0 .0 % (4/ 2 0 ) ,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呈正相关 (P<0 .0 1) ,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0 .0 5 ) ,与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P<0 .0 5 )。 PTEN在胃癌中的表达与 VEGF、PCNA呈负相关 (P<0 .0 1)。结论 :PTEN失活或蛋白表达降低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且与 VEGF、PCNA呈显着负相关。联合检
二、胃癌组织中PTEN和VEGF PCNA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癌组织中PTEN和VEGF PCNA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HGF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食管鳞癌发生和发展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HGF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HGF对食管鳞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HGF影响食管鳞癌细胞生物学性的分子机制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消化道恶性肿瘤治疗新靶点HGF/c-MET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写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长链非编码RNA C5orf66-AS1在宫颈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长链非编码RNA C5orf66-AS1 在宫颈癌中的异常表达的筛选和验证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组织标本 |
2.2 细胞复苏、传代和培养 |
2.3 主要试剂 |
2.4 主要仪器 |
2.5 qRT-PCR |
2.6 In situ hybridization(ISH) |
2.7 统计分析 |
3.结果 |
3.1 C5orf66-AS1 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 |
3.2 C5orf66-AS1 在宫颈癌细胞中高表达 |
3.3 C5orf66-AS1 与宫颈癌患者的预后相关性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长链非编码RNA C5orf66-AS1 在宫颈癌中的生物学功能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 |
2.4 qRT-PCR |
2.5 质粒的构建和提取 |
2.6 Cell counting kit-8(CCK-8) |
2.7 克隆形成实验 |
2.8 细胞周期 |
2.9 细胞凋亡 |
2.10 划痕实验 |
2.11 Transwell实验 |
2.12 统计分析 |
3.结果 |
3.1 构建上调或下调C5orf66-AS1 表达的宫颈癌细胞株 |
3.2 C5orf66-AS1 能促进宫颈癌细胞株的增殖能力 |
3.3 C5orf66-AS1 能调控宫颈癌的细胞周期 |
3.4 下调C5orf66-AS1 能促进宫颈癌细胞的凋亡 |
3.5 C5orf66-AS1 对宫颈癌细胞的侵袭转移无影响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长链非编码RNA C5orf66-AS1 调控宫颈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分子机制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 |
2.4 试剂的配置 |
2.5 qRT-PCR |
2.6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2.7 RNA免疫共沉淀(RIP) |
2.8 荧光素酶报告实验 |
2.9 免疫组化(IHC) |
2.10 核质分离 |
2.11 CCK-8 |
2.12 动物实验 |
2.13 统计分析 |
3.结果 |
3.1 LncRNA C5orf66-AS1在宫颈癌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分布 |
3.2 C5orf66-AS1 调控miRNA的筛选 |
3.3 C5orf66-AS1 调控miR-637的验证 |
3.4 MiR-637在宫颈癌中的表达 |
3.5 MiR-637的靶基因筛选 |
3.6 MiR-637的靶基因验证 |
3.7 C5orf66-AS1 可调控RING1 的表达 |
3.8 C5orf66-AS1 通过竞争性结合miR-637调控RING1的表达,最终影响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
3.9 在实验动物中下调lncRNA C5orf66-AS1可抑制肿瘤的生长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全文总结 |
4.1 主要创新点 |
4.2 主要结论 |
4.3 研究展望 |
第五部分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宫颈癌中的研究现状 |
非编码RNA的生物发生和功能 |
宫颈癌中循环lncRNAs下调 |
LncRNA-HOTAIR |
LncRNA-H19 |
LncRNA-XIST |
LncRNA-CCHE1 |
LncRNA-EBIC |
LncRNA-MALAT1 |
LncRNA-ANRIL |
LncRNA-LET |
LncRNA-NEAT1 |
LncRNA-BLACAT1 |
LncRNA-UFC1 |
LncRNA-SNHG16 |
LncRNA-SNHG20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长链非编码RNA在妇科肿瘤中的调控表达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妇科肿瘤中的 miRNA:具有重大影响的小分子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趋化因子受体对卵巢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3)ESCO2基因在胃癌细胞增殖和周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ESCO2基因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
1 胃癌分型 |
1.1 胃癌组织分型 |
1.2 胃癌分子分型 |
2 调控胃癌的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 |
2.1 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 |
2.2 mTOR信号通路 |
2.3 p53信号通路 |
3 ESCO2基因 |
3.1 ESCO2的特征和作用 |
3.2 ESCO2的主要功能 |
4 Cohesin与胃癌 |
4.1 Cohesin组分的基因过表达与胃癌 |
4.2 Cohesin组分的基因突变与胃癌 |
4.3 癌症中cohesin突变的潜在影响 |
5 科学问题 |
第二章 胃癌组织ESCO2表达及其与胃癌的相关性 |
材料与方法 |
1 主要材料 |
1.1 TCGA数据库 |
1.2 Oncomine数据库 |
1.3 胃腺癌组织芯片 |
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 主要试剂 |
2.2 主要仪器 |
3 主要方法 |
3.1 TCGA数据库下载与数据分析 |
3.2 Oncomine数据库数据分析 |
3.3 胃腺癌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分析 |
结果 |
1 ESCO2基因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的差异表达 |
1.1 ESCO2基因在TCGA数据库中胃癌组织与正常胃黏膜的差异表达 |
1.2 ESCO2基因在Oncomine数据库中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的差异表达 |
1.3 ESCO2基因在胃腺癌组织芯片中的差异表达 |
2 ESCO2基因表达与胃癌的相关性 |
2.1 TCGA数据库中ESCO2mRNA表达与胃癌的相关性 |
2.2 胃癌组织芯片中ESCO2蛋白表达与胃癌的相关性 |
3 ESCO2基因表达与胃癌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 |
3.1 选取样本 |
3.2 单因素生存期分析 |
讨论 |
1 ESCO2基因在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正常胃黏膜差异表达的结果分析 |
2 ESCO2表达与组织分型、肿瘤分期和生存期的相关性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ESCO2在胃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1 主要材料 |
1.1 细胞株 |
1.2 慢病毒与腺病毒 |
1.3 动物 |
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 主要试剂 |
2.2 主要器材 |
3 主要方法 |
3.1 细胞培养 |
3.2 慢/腺病毒感染目的细胞 |
3.3 CCK-8细胞活力检测 |
3.4 EdU细胞增殖检测 |
3.5 细胞克隆形成检测 |
3.6 细胞划痕实验 |
3.7 细胞Transwell迁移实验 |
3.8 蛋白抗体芯片检测增殖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 |
3.9 qRT-PCR检测增殖相关基因mRNA表达 |
3.10 WesternBlotting检测增殖相关蛋白表达 |
3.11 裸鼠成瘤实验 |
3.12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ESCO2基因在不同胃癌细胞株的表达 |
2 目的细胞感染 |
2.1 shRNA慢病毒感染细胞 |
2.2 sgRNA慢病毒感染细胞 |
2.3 过表达腺病毒感染细胞 |
3 ESCO2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 |
3.1 干扰/敲除ESCO2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 |
3.2 过表达ESCO2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 |
4 干扰ESCO2基因对胃癌细胞S期细活胞数量的影响 |
5 干扰ESCO2基因对胃癌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 |
6 干扰ESCO2基因对胃癌细胞划痕愈合能力的影响 |
7 干扰ESCO2基因对胃癌细胞迁移的影响 |
8 干扰ESCO2基因对裸鼠成瘤的影响 |
9 干扰ESCO2基因对AGS细胞增殖相关蛋白PCNA的影响 |
10 干扰ESCO2基因对AGS细胞mTOR通路的影响 |
10.1 干扰ESCO2基因对AGS细胞mTOR通路分子转录水平的影响. |
10.2 干扰ESCO2基因对AGS细胞mTOR通路分子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
讨论 |
小结 |
第四章 ESCO2对胃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1 主要材料 |
1.1 细胞株 |
1.2 慢病毒与腺病毒 |
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 主要试剂 |
2.2 主要器材 |
3 主要方法 |
3.1 细胞培养 |
3.2 慢/腺病毒感染目的细胞 |
3.3 细胞凋亡检测(AnnexinV-APC单染法-FACS) |
3.4 细胞周期检测(PI-FACS) |
3.5 等重同位素多标签相对定量蛋白质组学检测与分析 |
3.6 qRT-PCR检测周期相关基因mRNA表达 |
3.7 蛋白抗体芯片检测p53蛋白表达 |
3.8 Western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 |
3.9 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 |
3.10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干扰/敲除ESCO2基因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
2 ESCO2基因对胃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
2.1 干扰ESCO2基因对胃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
2.2 过表达ESCO2基因对胃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
3 干扰ESCO2基因对胃癌细胞周期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 |
3.1 ESCO2基因干扰的BGC-823细胞蛋白组差异表达分析 |
3.2 干扰ESCO2基因对胃癌细胞p53表达的影响 |
3.3 干扰ESCO2基因对胃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胃癌细胞中ESCO2蛋白与p53蛋白的相互作用 |
4.1 ESCO2蛋白和p53蛋白在AGS和BGC-823细胞中的相互作用 |
4.2 ESCO2蛋白和p53蛋白在AGS和BGC-823细胞中互作的定位 |
讨论 |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4)整合素连接激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过表达和沉默ILK基因的乳腺癌细胞系的建立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实验所用细胞系 |
1.1.2 实验主要试剂和材料 |
1.1.3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和设备 |
1.1.4 实验准备及试剂的配置 |
1.1.5 ILK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的构建 |
1.1.6 ILK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的鉴定及扩增 |
1.1.7 ILK基因shRNA慢病毒载体的构建、鉴定及扩增 |
1.1.8 病毒的包装 |
1.1.9 过表达实验 |
1.1.10 RNA干扰实验 |
1.1.11 Real-time PCR鉴定稳定转染细胞株 |
1.1.12 Western blot鉴定稳定转染细胞株 |
1.1.13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ILK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的鉴定 |
1.2.2 ILK过表达细胞株的鉴定 |
1.2.3 沉默ILK基因细胞株的鉴定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ILK基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 |
2.1 对象与方法 |
2.1.1 实验主要试剂和材料 |
2.1.2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和设备 |
2.1.3 细胞复苏、培养及传代 |
2.1.4 过表达ILK对MCF-7 细胞致癌潜能的影响 |
2.1.5 低表达ILK对MDA-MB-231 细胞致癌潜能的影响 |
2.1.6 抑制PI3K/Akt通路对过表达ILK的MCF-7 细胞致癌潜能的影响 |
2.1.7 活化PI3K/Akt通路对低表达ILK的MDA-MB-231 细胞致癌潜能的影响 |
2.1.8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2.1 过表达实验结果 |
2.2.2 低表达实验结果 |
2.2.3 抑制PI3K/Akt通路抑制过表达ILK的MCF-7 细胞致癌潜能 |
2.2.4 活化PI3K/Akt通路促进低表达ILK的MDA-MB-231 细胞致癌潜能 |
2.3 讨论 |
2.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乳腺癌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的筛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候选基因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初步筛查的研究 |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确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的研究 |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的相互作用 |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6)胃癌PTEN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胃癌多药耐药性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PTEN 在胃癌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胃癌多药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胃癌中PTEN、MDR-1 表达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文献综述 PTEN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
(7)PTEN、VEGF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剂和方法 |
1.3 阳性判断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PTEN和VEGF在胃癌组织与胃炎黏膜中的表达 |
2.2 PTEN、VEGF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关系 |
2.3 胃癌组织中PTEN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 |
3 讨论 |
(8)抑癌基因PTEN与胃癌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与抑癌功能相关的PTEN主要结构特点 |
二、胃癌中PTEN的基因突变 |
三、胃癌中PTEN的蛋白表达 |
四、胃癌中PTEN基因甲基化 |
五、胃癌中PTEN与VEGF、PCNA、bcl-2、MMPs、p73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六、小结 |
(9)PTEN和VEGFPCNAbcl-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来源: |
1.2 方法: |
1.3结果判断: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PTEN、VEGF、PCNA和bcl-2在胃癌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 |
2.2 PTEN、VEGF、PCNA和bcl-2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2.3 PTEN与VEGF、PCNA和bcl-2在胃癌中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各指标的临床病理联系 |
3.2 PTEN与VEGF、PCNA及bcl-2的相关性分析 |
3.2.1 PTEN与VEGF: |
3.2.2 PTEN与PCNA: |
3.2.3 PTEN与bcl-2: |
(10)胃癌组织中PTEN和VEGF PCNA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判断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PTEN和VEGF、PCNA在胃癌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 |
2.2 PTEN和VEGF、PCNA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2.3 PTEN与VEGF、PCNA在胃癌中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各指标的临床病理联系 |
3.2 PTEN与VEGF、PCNA的相关性分析 |
四、胃癌组织中PTEN和VEGF PCNA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HGF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食管鳞癌发生和发展机制的研究[D]. 谢波. 苏州大学, 2020(06)
- [2]长链非编码RNA C5orf66-AS1在宫颈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芮小慧. 苏州大学, 2019(06)
- [3]ESCO2基因在胃癌细胞增殖和周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陈红梅. 兰州大学, 2018(06)
- [4]整合素连接激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曲义坤. 天津医科大学, 2017(12)
- [5]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的筛查分析[D]. 陈艳. 新疆医科大学, 2012(05)
- [6]胃癌PTEN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胃癌多药耐药性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的初步研究[D]. 王贵强. 泸州医学院, 2009(06)
- [7]PTEN、VEGF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J]. 周素英,骆利康,申华峰,徐文兴,邵海燕. 肿瘤学杂志, 2008(04)
- [8]抑癌基因PTEN与胃癌的研究进展[J]. 韩晓红,薛延军,邵世和,陈淼. 江苏医药, 2006(05)
- [9]PTEN和VEGFPCNAbcl-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J]. 郭建红,解军,李士瑛.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4(06)
- [10]胃癌组织中PTEN和VEGF PCNA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J]. 郭建红,史天良,郭素堂.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