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疏勒河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论文文献综述)
赵子贤[1](2021)在《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文中提出祁连山东北缘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界,北邻阿拉善地块。新生代以来,受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影响,北祁连造山带逐渐隆起成山,并在其北侧形成一系列新生代盆地,构成了典型的盆-岭地貌格局。查明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构造隆升历史,对于解析这一独特地貌的形成过程以及青藏高原构造生长过程和动力学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祁连山东北缘发育有武威盆地,盆地内沉积了厚层的晚新生代地层,是研究区域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的关键区域。本文建立在武威盆地晚新生代高精度磁性地层年代学的基础上,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沉积特征分析、碎屑锆石物源分析、区域构造解析等方法,恢复了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的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并探讨了其动力学机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根据武威盆地WW-01钻孔和丰乐盆地沉积特征,将祁连山东北缘新近纪甘肃群划分为丰乐组和果园组。丰乐组为一套扇三角洲-滨浅湖相沉积,由底到顶粒度逐渐变细,颜色整体为桔红色-砖红色。果园组为一套棕红色-土黄色河湖相沉积,底部发育一套浅砖红色砾岩,粒度向上逐渐变细。第四纪以来,祁连山东北缘存在4期沉积特征明显不同的冲积扇,在武威盆地内部则充填了稳定的砾卵石层。2.基于武威盆地WW-01钻孔高精度磁性地层学和宇宙成因核素测年结果,结合区域地层对比,将祁连山东北缘新近纪甘肃群丰乐组沉积时代限定在早中新世-晚中新世(~21–8.25 Ma),区域上相当于兰州-临夏盆地的咸水河组、河西走廊西部疏勒河组的中下段和宁夏地区的彰恩堡组;果园组的沉积时代为晚中新世-上新世末(~8.25–2.58 Ma),区域上相当于河西走廊西侧疏勒河组上段、兰州-临夏盆地的临夏组和宁夏地区的干河沟组。3.通过武威盆地WW-01钻孔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了晚新生代以来盆地物源的波动信息:~11.15 Ma以来,北祁连造山带和阿拉善地块竞相为武威盆地提供物源。其中,10.34–9.51 Ma,8.18 Ma,3.51–0 Ma武威盆地物源以北祁连造山带为主;8.69 Ma,8.14–4.05 Ma武威盆地物源以阿拉善地块为主。4.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主要经历4期构造变形:(1)早中新世-晚中新世(~21–8.25Ma)NW-SE向伸展变形,控制了丰乐组的沉积;(2)晚中新世(~8.25 Ma)NW-SE向缩短变形,这期变形造成了丰乐组和果园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界面;(3)晚中新世-上新世末(~8.25–2.58 Ma)NE-SW向强烈缩短变形,这期强烈变形控制了果园组的沉积,其变形初始时间(~8.25 Ma)可能代表了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到达祁连山东北缘的启动时间;(4)晚第四纪NE-SW向伸展变形。5.综合沉积学、磁性地层学、物源波动信息、构造变形特征等,将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1)早中新世-晚中新世NW-SE向伸展与断陷盆地发育,晚中新世NW-SE向弱挤压与沉积盆地反转;(2)晚中新世-上新世NESW向挤压与压陷盆地发育,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到达祁连山东北缘一带;(3)上新世晚期以来,~3.6 Ma龙首山隆起,区域盆-岭地貌格局初具规模,~2.58 Ma北祁连造山带强烈隆升,武威盆地湖盆消亡,区域现今盆-岭地貌格局定型。
王巨[2](2020)在《基于时序NDVI植被变化检测与驱动因素量化方法研究 ——以河西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被是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示器,其生长状况直接决定着生态系统能够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和服务的能力。植被的变化不仅影响着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也深刻影响着地球表面属性、全球或区域气候过程以及物质(水、碳、氮)和能量的循环。因此,系统地监测植被长期变化,全面地分析植被长期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有助于全面了解区域生态环境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帮助政府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规划,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朝着良性的方向可持续地发展。对任何变化的深入理解都需要建立在十几年乃至几十年连续观测的基础上。遥感技术的出现突破了人类认识地球表面状况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为深入理解全球及大范围地区植被变化过程及其机理机制提供了可能。遥感对地观测数据及站点观测资料的不断累积,时间序列的不断延长以及近期一些宽视场传感器分辨率和性能的不断提高,为植被长期变化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保障,同时也为这一传统的研究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从海量的时间序列记录中自动化地提取有关植被变化的详细信息,包括在哪里发生了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过程(模式)、何时发生的变化、变化持续了多久、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以及预测未来一段时期内植被变化情况,成为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的科学问题。鉴于此,本研究首先利用整合到年际时间尺度上的MODIS NDVI数据集,采用两种最常用的植被变化检测方法分析了2001–2017年间河西地区植被的总体变化情况,比较这两种方法在区域尺度上检测结果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够全面检测植被变化过程的方法,深入分析17年间河西地区植被变化的详细过程。最后,结合气象站点气温和降水站点观测资料,本研究构建一个植被变化驱动因素区分框架,定量化地分析植被变化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响应关系,深入理解人类活动对区域植被变化的干预程度。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主要结论如下所述:(1)本研究首先采用两种最广泛使用的植被长期变化检测方法: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Theil-Sen斜率估算和Mann-Kendall显着性检验相结合的方法检测了2001–2017年间河西地区植被的总体变化情况,并对比分析了这两种方法在区域尺度上的检测结果的异同及其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植被变化的空间分布模式方面,还是在植被的变化量(斜率值)方面,这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都高度一致,二者基本可以通用;采用这两种方法检测出的植被变化量差异较大的区域,多为新开垦的绿洲区,在这些地方研究时期内植被呈现非线性变化过程,检测结果差异较大;同时这些地区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残差序列存在自相关的区域一致,说明这种差异是一元线性模型不能够准确地表达植被的非线性变化过程造成的,从而进一步证实了Theil-Sen斜率估算和Mann-Kendall显着性检验相结合方法的可靠性。检测结果表明:河西地区大部分(60%左右)植被覆盖区域(NDVImax≧0.2)的植被状况发生了显着变化,总体上以植被改善为主;植被显着改善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区、绿洲和荒漠过渡地区以及三条内流河的下游地区,而且祁连山区植被状况以轻微改善为主,绿洲边缘地区植被状况的改善幅度较大;植被NDVI时间序列呈现下降趋势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绿洲内部,以凉州、民勤、甘州、高台和瓜州等绿洲内部最为集中。(2)本研究基于时间序列轨迹拟合算法构建了一个能够全面检测植被变化过程的新框架。该框架将植被在一段时期内的单调性变化过程概括为五种不同的模式,分别为线性模式、指数模式、对数模式、逻辑模式和无变化模式,前四种中的每种又可以根据植被的总体变化趋势(正的或负的)分为增加和减少两种不同类型;该框架采用一个逻辑模型自动地模拟和区分所有的非线性变化模式,并且根据逻辑模型中的参数确定在哪里发生了变化、变化趋势如何、何时发生的变化、变化持续了多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过程、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植被的变化状况等。在石羊河流域内,点和区域两个层次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框架能够准确有效地刻画植被的变化过程。与其他植被变化检测方法相比,新框架具有许多明显的优点。(3)与两种最常用的植被长期变化检测方法相比,新框架检测到的河西地区植被变化的空间分布模式与这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基本上一致,而且检测到的植被显着变化的区域更广些,这是因为新框架对NDVI时间序列做了简单的平滑处理,使得新框架中的模拟模型更容易通过显着性检验。另外,新框架检测结果显示,河西地区约60%的植被覆盖区域的植被呈现出非线性或阶段性变化过程,其中逻辑模式占植被覆盖区域的比例最大(30.28%)。线型模式,指数模式和对数模式所占比例相当;在各种模式中,增加模式均占主导地位;在植被NDVI减少的各种模式中,逻辑减少模式占绝对优势,其所占比例大于其他三种减少模式的总和。(4)根据新检测框架中数学模型的参数,本研究进一步确定了河西地区植被变化发生的时刻。从流域上看,黑河流域植被开始变化的时间要早些,一般发生在研究期前期阶段;石羊河流域次之,疏勒河流域植被变化最晚。具体来说,黑河流域上游祁连山区和下游绿洲地区植被状况改善开始的时间要早些(2005年以前),而祁连山东西两端植被改善开始的时刻较晚(约在2010年左右),在石羊河和黑河分水岭地区植被状况开始改善的时间最晚(约在2013年左右)。在河西走廊绿洲区,原始绿洲内部植被状况开始改善的时刻要早些(2005年以前),而绿洲边缘地区较晚(2007年以后)。在不同的行政单位内,植被NDVI开始下降的时刻显着不同:在武威地区,绿洲内部植被NDVI下降开始的时间段是2005年到2009年;在张掖地区,NDVI开始下降的时刻主要集中在3个时段:2003–2005,2008–2010和2013年以后;酒泉地区NDVI的下降主要开始于2010年以后。根据新框架检测到的植被变化模式和变化出现时刻,本研究利用谷歌高清影像、野外调查、相关报道以及已经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等多种途径调查了河西地区植被发生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城镇化、农业绿洲生态退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包括塑料大棚建设)、采矿等是导致植被NDVI下降的主要原因;农业绿洲扩张、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和众多的生态治理工程是河西地区植被状况得以改善的原因。(5)为了进一步明确各种因素(气候和人类活动)对河西地区植被动态变化的贡献量,本研究综合利用趋势分析(Theil-Sen斜率估算和Mann-Kendall显着性检验相结合方法)结果、植被变化与气候因子(气温和降水)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残差趋势分析结果,采用决策树算法构建一个能够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包括政策)因素完全区分开来的框架。针对引起植被状况改善或退化的所有人类活动因素,本研究进一步采用地理空间数据掩膜处理技术进行区分,从而将影响河西地区植被变化的各种因素完全地区分开来、并进行量化和制图工作。结果表明:由人类活动、降水、降水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气温、气温和人类的共同作用、气温与降水共同作用以及这气温降水和人类活动三者的共同作用造成的植被显着变化区域分别占总植被变化区域的48.07%、11%、25.11%、3.59%、2.43%、3.07%和6.73%;相对于气温来说,河西地区植被生长变化对降水因子的变化更加敏感。人类活动进一步掩膜处理的结果表明,生态修复工程对河西地区植被状况改善的贡献较大。另外,植被NDVI时间序列中的负趋势,除小部分是由气候因素或者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造成的以外,它们中的绝大多数(72.05%)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包括城市化及各项建设事业(16.94%)、农业绿洲萎缩(5.43%)、农业种植结构调整(49.68%)。因此,本研究人类活动是影响河西地区植被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且在河西地区植被变化中,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干预由过去的消极作用已经转化为积极作用;另外,NDVI时间序列中的下降趋势并不完全意味着土地退化,城镇化、以生态为目的的农田退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包括塑料大棚的建设,退耕还林)等人类活动,虽然能够了的植被NDVI的下降趋势,但它们应当看作是区域生态环境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
柏杰[3](2020)在《人地协调视角下流域生态安全评价及格局优化 ——以疏勒河流域中下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生态安全是维护一个地区或国家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不受威胁的状态,能为整个生态经济系统的安全和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生态安全研究不仅要考虑其格局和过程,还要考虑反映景观结构和功能特征的景观因子对生态安全的影响。本研究评价了1987-2015年疏勒河流域中下游生态安全及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过程,并通过关联分析测度方法确定两者的相关系数,探讨影响生态安全的关键景观格局因子,并基于土地利用类型与景观格局因子,建立包含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生态节点及生态阻力面的生态廊道网络,探究形成生态安全格局的内在生态过程,通过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来实现区域人地协调发展,在研究过程中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疏勒河流域中下游生态安全的时空差异显着:在时间上,1987-2015年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整体得分值均小于0.5,等级介于较不安全和一般安全之间,呈周期性“U”型波动变化,且变化周期逐渐缩短;在空间上,由1987年“中西高、东南低”过渡到1996年生“两头高、中间低”的格局,2015年又回归至“中西南部高、东部低”的格局,疏勒河流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在波动中趋向稳定,风险有所控制,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地协调发展的矛盾得到改善;(2)景观格局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和空间特征:在时间上,1987-1996年间景观破碎化程度较低,景观形状更趋复杂、更不规则,景观相互的干扰性增强,且空间格局复杂性提高;1996-2008年间同类型斑块间离散度变大,景观连接性变差,均衡性逐年增加。2008年-2015年,同类型斑块相隔距离变小,团聚分布趋势增强,均衡性依旧逐年增加;在空间上,东部地区和西南部地区景观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景观复杂性低,景观类型较为单一,而中部地区和西北部地区的人类活动更加强烈,致使景观斑块的形状更趋复杂与不规则,景观类型之间的相互干扰性增强,同时景观的均衡性增加;(3)景观的大小、形状、数量、类型和空间配置对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在人类活动影响微弱的时期,生态安全主要与景观指数有关,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景观斑块的形状,破碎度和连通性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组成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生态安全。在2015年14个景观指数中的8个与生态安全指数密切相关,表明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景观形状、破碎度、连接性等均发生显着变化,景观的破碎化程度提高、景观类型丰富度增加、景观形状越趋于复杂,景观相互干扰性增强,越有利于景观均衡性增加,才有助于生态安全水平的提高;(4)本研究在人地协调视角下进行了生态安全评价,评价出疏勒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均较低,通过自然高生态服务价值评价来进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优化后的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安全指数提升较为明显,且呈现出小区域和谐统一的空间格局,其中47.83%的乡镇达到了最安全等级,39.13%的乡镇达到了较安全等级;优化后的生态安全总体呈现出“东部低,中西部高”的格局,且各个等级的乡镇较为连续,有小区域化分割的趋势;生态安全格局优化使得人地矛盾得到改善,加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进程,为区域人地协调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陈敏[4](2020)在《西北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生态修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全球气温变化,导致降水时空分布更为不均;伴随人口迅速增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一系列自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剧。尤其在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蒸发强,水资源极其短缺,加上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导致土壤生产能力下降,水土流失,荒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敏感。因此,要解决好西北脆弱生态区的环境和经济发展,关键要解决好水的问题,协调好西北地区的水土资源配置问题。本文从“水-土地-粮食”耦联视角出发,通过对西北地区有限的水资源进行科学高效、合理配置,提升水、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开展西北地区水-土地-粮食的协同优化,以水定发展,从而促进对西北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全球变暖带来可利用的水资源量预测难度加大,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粮食、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不确定性随之增加,加上生态系统自身复杂性、人类活动的主观性、盲目性等,这些都导致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难度加大。本文在充分辨识系统不确定性、复杂性的基础上,通过数学模型以及参数设置对这些不确定信息加以表征和处理,并选择三江源区、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建立该地区草地生态系统修复、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的模型,在考虑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前提下,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效率,对水土资源进行合理高效配置。具体包括:(1)开发耦合条件价值风险的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方法,用于三江源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与管理,在区域可用水量和产草量未知条件下,对不同区域超载畜牧面积和草地治理面积进行优化。考虑决策者对风险所持有不同的态度将对草地生态恢复方案的制定有很大影响,引入条件风险因子,以表征决策者做决策时考虑风险概率的大小,计算结果供决策者在经济收益与系统风险之间进行权衡,以便更好协调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的修复关系。(2)开发区间相对遗憾分析方法,构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解决地区不同用水部门之间竞争、协调问题;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用水占比较高,挤占生态用水。模型设置在预留生态保护区生态用水后,再对剩余水量进行分配,并且对生活、工业、生态用水的优先顺序做出安排,设定地下、地表水联合调度的不同情景方案,设定最大最小可开采地下水量,引入最小最大遗憾分析方法,计算不同来水情景下,最大遗憾值最小农业灌溉用水量,也是最有利于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且能带来最大的经济收益的灌溉方案。(3)开发了机会约束分式规划方法用于玉门市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建立机会约束条件下的种植结构分式规划模型,解决多目标模型中权重设定过于主观的缺陷,计算得到最小用水量前提下最大种植收益的方案,并得出不同作物的种植面积、配水量、产量和收益。结果表明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在满足本区域基本粮食需求条件下,尽可能大力发展低耗水高收益的经济作物(如枸杞)值得提倡,高耗水的作物(如蔬菜)建议外调来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如此可以保障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产积极性的提高,进而促进地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4)将作物水足迹理论引入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模型中,在农业、粮食、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约束条件下,提出基于水足迹的分式规划模型来协调管理水-土地-粮食三者的关系,通过计算不同作物的蓝绿水足迹,将最佳粮食需求转化为最佳种植方案。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西北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修复问题,需要从水-土地-粮食耦联关系入手,重视三者之间的互馈关联作用,开展地区的水-土地-粮食的协同优化,提供优化方案,供科学决策参考。本文开发的系列优化模型可有效地应用于西北生态脆弱区的水资源管理与生态修复实践中,也可供其他干旱半干旱地区借鉴参考,研究结果可为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的水资源、土地管理部门政策制定、管理提供依据,通过水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提升水、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地区粮食安全。
王合创[5](2020)在《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流产权确权试点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水流产权确权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围绕水利部、国土资源部确定的全国6个试点之一的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流产权确权试点改革实践,探索流域水流产权确权的路径和方法,界定权利人的责权范围和内容,解决所有权边界模糊、使用权归属不清、水资源和水生态空间保护难监管难等问题,为开展水流产权确权改革和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提供经验与借鉴。
苗俊霞[6](2020)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水足迹评价与优化模拟研究 ——以疏勒河流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业作为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产业之一,在未来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农业耗水比例过高严重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降低农业水足迹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国内外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水足迹研究的不足,本文在水足迹理论的指导下,以中国西北干旱区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气象站点数据、CMIP5全球气候模式模拟数据和流域农作物产量数据等,利用CROPWAT8.0模型,计算分析了疏勒河流域及各县(市)1999-2014年及2020-2050年的各类农作物单位面积需水量和单位质量虚拟水的变化特征。基于此,参照《水足迹评价手册》,核算1999-2014年疏勒河流域及各县(市)农业生产水足迹、农业消费水足迹和人均农业消费水足迹,分析其变化特征,明确了疏勒河流域的农业虚拟水净输出量。进一步,一方面从农业生产水足迹角度,采用多目标优化模型,开展了2020-2050年RCP2.6、RCP4.5、RCP8.5气候变化情景下疏勒河流域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后的农业生产水足迹的优化模拟研究;另一方面从农业消费水足迹角度,参照《中国居民健康膳食指南(2018)》,以保障人体营养均衡和健康为前提,开展了2020-2050年RCP三种气候变化情景下膳食结构调整后的疏勒河流域农业消费水足迹与人均农业消费水足迹的模拟;最后,核算了2020-2050年RCP三种气候变化情景下疏勒河流域的农业虚拟水净输出量,分析了疏勒河流域农业水足迹减小的潜力。主要结论如下:(1)疏勒河流域及各县(市)1999-2014年期间的各类农作物单位面积需水量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波动特征,各类农作物单位质量虚拟水量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差异。2020-2050年在RCP三种气候变化情景下各类农作物单位面积需水量整体呈增加趋势,各类农作物单位质量虚拟水量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2020-2050年的各类农作物单位面积需水量和单位质量虚拟水的多年平均值普遍高于1999-2014年的多年平均值。(2)在1999-2014年期间,敦煌市、瓜州县、玉门市的农业生产水足迹远大于肃北县和阿克塞县的农业生产水足迹,这与各区域农作物种植类型和种植面积有关。疏勒河流域各县(市)的人均农业消费水足迹的多年平均值整体呈现瓜州县>玉门市>阿克塞县>肃北县>敦煌市的情形,其中瓜州县、玉门市和阿克塞县的人均农业消费水足迹均超过流域平均水平。疏勒河流域各县(市)的农业消费水足迹多年平均值整体呈现玉门市>瓜州县>敦煌市>肃北县>阿克塞县的情形。从整个疏勒河流域来看,农业生产水足迹远大于农业消费水足迹;从流域各县(市)来看,敦煌市、瓜州县、玉门市的农业生产水足迹远大于农业消费水足迹,肃北县的农业生产水足迹略大于农业消费水足迹,阿克塞县的多年平均农业消费水足迹比农业生产水足迹高153.32万m3,以上显示疏勒河流域属于农业虚拟水净输出地,且农业虚拟水主要输出地为敦煌市、瓜州县、玉门市。(3)以农业经济收益最大、农业生产水足迹最小为目标,开展2020-2050年RCP2.6、RCP4.5、RCP8.5气候变化情景下疏勒河流域种植结构的优化模拟。以2014年疏勒河流域的农业经济收益和农业生产水足迹为基准值,种植结构优化后的农业经济收益均明显提升(2020-2050年在RCP2.6、RCP4.5、RCP8.5三种气候变化情景下农业经济收益的多年平均增幅分别为59.71%、61.20%、61.29%),种植结构优化后的农业生产水足迹明显减小(2020-2050年在RCP2.6、RCP4.5、RCP8.5三种气候变化情景下农业生产水足迹的多年平均降幅分别为14.72%、13.36%、13.52%)。优化后的农业种植结构中经济作物以蔬菜、药材类、香料类等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4)参照《中国居民健康膳食指南(2018)》,以保障人体营养均衡和健康为前提,调整得到疏勒河流域的合理膳食结构。2020-2050年RCP2.6、RCP4.5、RCP8.5三种气候变化情景下膳食结构调整后的农业消费水足迹结果如下:以2014年疏勒河流域及各县(市)的农业消费水足迹为基准值,2020-2050年RCP三种气候情景下全流域的农业消费水足迹从大于基准值逐渐转变为小于基准值,瓜州县的农业消费水足迹均小于基准值,阿克塞县、肃北县和玉门市的农业消费水足迹均大于基准值,敦煌市的农业消费水足迹从大于基准值逐渐转变为小于基准值。(5)疏勒河流域的农业虚拟水净输出量在2020-2026年呈明显下降趋势,在2026年之后变化幅度较小。以2014年疏勒河流域的农业虚拟水净输出量为基准值,2020-2050年在RCP2.6、RCP4.5、RCP8.5三种气候变化情景下疏勒河流域的农业虚拟水净输出量的多年平均降幅分别为31.21%、29.86%、30.40%。说明在2020-2050年RCP三种气候变化情景下,以满足人体营养均衡和健康为前提,种植结构优化可以明显降低区域农业虚拟水净输出量。以上研究结论表明,2020-2050年RCP三种气候变化情景下疏勒河流域种植结构优化后的农业经济收益明显大于基准值(2014年),农业生产水足迹明显小于基准值(2014年)。以满足人体营养均衡和健康为前提,种植结构和膳食结构优化后的农业虚拟水净输出量明显小于基准值(2014年)。种植结构优化是疏勒河流域降低农业水足迹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为流域应对未来气候变化下的农业水资源合理利用和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张开[7](2019)在《西北地区唐代农牧业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西北地区唐代的农牧业为研究对象,在学界前辈的研究基础之上,综合相关研究成果、广泛搜集资料,运用历史农业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对西北地区唐代的人口、土地垦殖、农作物结构、畜牧业、农牧关系、社会因素等方面内容进行探讨。由于农牧业生产在古代农业社会具有传承性,本文首先探讨了唐代以前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农业基础。在地理环境方面,对西北地区唐代的气候冷暖、干湿状况进行了复原,在时间分辨率上得出更为详细的结论。结果表明,唐代的西北地区存在一个“干旱—湿润—干湿交替-湿润—干旱”的分布特征,干旱时段总体长于湿润时段,并且在区域内部存在差异。在农业基础方面,重点对西北地区唐代之前的农牧业进程进行梳理。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唐代之前的农牧业发展除了受气候因素影响之外,政权边界和军事因素也是这一时期农牧业变动的重要因素。人口问题是历史农业地理研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该部分研究中,首先对正史记载的版籍人口进行分时段汇总考辨,接着在土地承载力的视角之下,对活动在西北地区版籍以外的人口数量进行复原。涉及长期驻军数量、隐匿人口和游牧民族人口等方面,整体来看,开元、天宝之际籍外人口几乎达到同时期本区域内编户人口规模的一半。这些结论给后文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思考依据。在土地垦殖层面,本文将西北地区唐代的土地垦殖分为军事屯垦和民间垦殖两部分进行论述。在论证屯垦规模的过程中建立了两套复原模型,军事屯垦的成效用长时期驻军的数量和单位士兵的粮食消耗量来与军屯数量相互验证;民间垦殖的规模则用基于户口数据的应授田数值和基于人均粮食的消耗量、粮食作物的单产求出的生存所需耕地量进行校正。二者均选取开元天宝之际作为时间剖面。结果显示,军事屯垦的规模及其成效在西北地区内部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在局部地区民间垦殖和军事屯垦的规模相差无几;在军事屯垦成效明显不足的地区,民间垦殖显然承担了弥补粮食缺口的职能。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土地垦殖的区域差异和时空特征进行了讨论。将西北地区划分为渭水流域屯垦区、关内道黄河沿线屯垦区、河湟屯垦区、河西走廊屯垦区和西域屯垦区五个区域进行论述。理清各个屯垦区内屯垦的阶段性过程,总结出空间特征。最后以关内道地区为中心,对区域内部民间垦殖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在分析农作物结构和畜牧业之后,可以发现粟类作物在此时的西北地区仍然居于主要粮食的地位。从赋税到官员的俸禄、从军粮到仓储系统,粮食作物都是以粟为主。畜牧业中的放养畜牧业在本研究区域内地位十分重要,关系到唐廷在西北地区的国防安全和衣食住行,在局部地区羊、马的重要性可以与耕牛相比甚至有所超越。从农牧业结构的特点可以看出西北地区的农牧业之间是一个互相依存的关系。放养畜牧业对粟类、豆类作物有所依赖,这些特定的农作物以草料的形式支撑着西北地区的放养畜牧业。而因放养畜牧业而起的军事行动、税草制度又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农作物结构进行调整并与之适应。这是地理环境和社会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农业选择过程。本文还探讨了农牧业发展过程中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综合作用问题。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的沙漠和山地是农牧业存在和发展的天然限制。在适宜农牧业生产的区域内,水资源和地形地貌则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二者所起的作用往往是综合性的。在不同区域,水资源和地形地貌的影响程度又是不同的。长时间尺度下的温湿组合波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的农作物组合,给地区农业生产带来深远影响。在西北地区农牧业发展过程中,劳动者主体和国家政策是最为关键的人文因素。在劳动者主体层面,本文以“缓冲族群”来概括活跃在西北地区的农牧兼营者,他们的存在使该区域内的农牧业进程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在国家政策方面,人口政策及对内附游牧族群的安置对本区域内的农牧业影响巨大,晚唐时期唐廷对河西陇右地区的经营政策与唐代前中期截然相反,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家层面农牧业生产的衰退。但因为有“缓冲族群”的存在,西北地区农牧兼营格局依然存在并缓慢发展。
祝晓坤[8](2019)在《星载SAR两关大遗址考古与边塞防御重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可见光/红外(VIR),机载激光探距与测量(Li DAR)和合成孔径雷达(SAR)等遥感对地观测技术手段推动了考古技术的发展。其中,星载SAR与其他技术手段相比,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穿透性、极化和干涉特性,不但具有强度信息,还具有相位信息,对地表考古目标可形成独特的考古标志。随着第二代星载SAR系统的涌现,多源、多时相、多模式星载SAR,逐渐成为遥感考古重要数据源之一。玉门关、阳关作为丝绸之路河西走廊通往西域北道和南道的起点,是丝路沿线两个最为重要的交通和战略枢纽。但两关大遗址研究区地处沙漠边缘,受到研究区范围广、考古环境恶劣、成像光谱解析度差等条件的制约,在古绿洲耕植规模、南塞塞障位置、及阳关定位等方面存在众多未解之谜。考虑到星载SAR在遗址探测发现以及场景重建的独特性,本文结合丝路玉门关-阳关大遗址研究区特点,从古水系和古屯田信息提取与考古发现、点-线遗址本体信息提取与预测、防御体系重建等方面,开展星载SAR两关大遗址考古与边塞防御重建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第一、研究星载SAR雷达考古机理与方法。基于雷达构像几何、主要参数、后向散射特性、两代星载SAR卫星系统特点,分析星载SAR应用于地表微地形、植被和土壤考古标志识别的机理;结合两关案例,分析点-线-面考古目标SAR图像散射特征,以及散射特征与表面形态和介电特性关联;计算、模拟砂质地表不同波段、不同入射角的星载SAR理想穿透深度。并从相位和强度两方面,引入雷达干涉测量与地貌重建、SAR图像增强和考古弱信息提取等星载SAR雷达考古方法。第二、从场景尺度,基于星载SAR的地貌重建、植被考古标志识别能力,开展星载SAR两关场景古水系-屯田信息提取方法研究和考古发现。提出、研究并验证古水系-屯田信息提取方法与数据处理流程:即提出基于地貌重建、数字地形分析、水文分析和分类阈值等集成技术的古水系提取方法;针对古屯田,基于星载SAR植被考古标志,提出基于时序PALSAR-1强度特征和相干系数约束的古耕植地靶区定位方法;利用NLIn SAR无偏相干系数估计技术,开展TSX/TDX DEM水文分析和地形因子提取研究,还原了阳关遗产地唐无卤涧西行河道、上坝脑泉上游等古河道,重建汉渥洼池等古湖泊、唐大泽等古泽区范围,并首次发现西土沟下游古耕植地及周边废弃沟渠。第三、从遗址尺度,基于二代星载SAR的微地形考古标志识别能力,开展星载SAR两关大遗址考古目标提取方法研究和遗址预测。提出了遗址建模、SAR成像模拟、考古目标提取方法与数据处理流程:即针对烽燧点目标,提出基于时序Sentinel-1图像的强散射、高相干(SHS)烽燧候选点提取方法;针对塞垣和堑壕线目标,提出基于先验知识的多模板匹配(PMTM)方法;并结合SAR特征因子,提出缓冲区约束的烽燧候选点空间多尺度优化BLR遗址预测模型。应用上述方法,开展两关大遗址考古点、线隐弱信息提取研究,统计分析烽燧、长城(堑壕)等遗址规模、材质、保存状况、周围地貌等信息,模拟分析多源、多模式SAR数据在两关考古目标的特征识别能力,提取烽燧候选点并实现南北向堑壕的精确定位。将提取得到的烽燧候选点和堑壕信息、地形因子、几何拓扑特征等作为特征变量,开展烽燧遗址预测,辅助外业发现南湖烽火台(暂名)、南湖三墩(暂名)、南湖四墩(暂名)3个汉代烽燧。第四、基于遗址和场景尺度星载SAR雷达考古成果,结合考古文献和其他专题资料,开展两关大遗址研究区边塞防御体系重建。一方面,从候望烽燧子系统、塞垣防御子系统、堑壕防御子系统开展塞障防御系统重建,并基于重建结果,利用多重缓冲区推测阳关及其都尉府位置;一方面,开展军屯防御系统重建,对两关水环境和屯耕时空演变进行还原,基于重建结果,得出历史上阳关遗产地最大耕植面积是当前耕植面积近一倍的结论。研究主要贡献及创新点体现在:首次针对两关大遗址地区,提出了SAR遗址至场景尺度的遥感考古隐弱信息提取方法与数据处理流程,将两者成果集成,并实现两关防御体系的重建;通过实例验证了多源星载SAR数据,包括时序C波段Sentinel-1和L波段PALSAR-1,高精度、不同模式的TSX/TDX,在两关考古目标识别、应用环境重建和遗址探测方面的实用性;基于对丝路两关考古目标提取和防御体系重建研究,揭示了研究区塞-田-燧防御体系的原貌,为考古遗址的主动发现、自动识别与提取、数字化重建、人地关系认知提供了方法借鉴。研究结果对于揭示河西走廊关隘变迁、古绿洲兴废、环境演变、古代边防建设有重要科学价值,并可为丝路遗产地保护提供研究基础与科学支持。
宋志杰[9](2019)在《中祁连地块北缘托来河一带构造演化研究》文中指出中祁连地块北缘托来河一带邻近玉石沟蛇绿岩,发生过多期次、多特征的构造-岩浆事件,蕴含着大陆动力学的重大问题。本文依托青海省1:5万上日木策尔等5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利用丰富的野外观测,结合室内岩石学和矿物学分析、显微构造分析、岩石地球化学测试、锆石U-Pb测年、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重点针对托来河一带的地质问题,系统开展了构造演化研究,得到了一些新发现和新认识。(1)厘定了中祁连地块基底的托赖岩群,将原托赖岩群解体。根据锆石U-Pb结果,将其成岩年龄首次限定为1178897Ma,并结合周围陆块的岩浆活动时间特征,认为中祁连地块与华北板块更具有亲缘性。(2)首次在中祁连地块北缘发现退变榴辉岩,通过矿物学、矿物化学分析,结合柯石英假象推测峰期变质达到榴辉岩相,估算峰期温压条件为690±7℃和30±3 Kbar,同时得到了一个顺时针演化的p-T轨迹,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峰期上限年龄为485±22Ma。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环境判别,大羊陇榴辉岩的原岩为MORB,推测属于北祁连洋壳的组成部分。结合中祁连地块北缘广泛发育弧岩浆岩,以及前人关于北祁连造山带的研究成果,确定了晚寒武世—中奥陶世北祁连洋壳的俯冲极性为南北双向俯冲。(3)发现钾玄岩系列高Sr正长花岗岩,获得440.3±2.1Ma的锆石U-Pb年龄,构造环境判别为碰撞型花岗岩,可能因板片断离而形成。推测它与托来山北坡逆冲型韧性剪切带一样,为大约440410Ma弧陆正向碰撞的产物。410380Ma则为弧陆斜向碰撞时期,在中祁连地块北缘形成巨型右行走滑韧性剪切带以及区域性后碰撞花岗岩。(4)结合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反演了石炭纪—三叠纪拗陷盆地的物源区、充填序列及其整体升降的演化过程。至侏罗纪—白垩纪,平移断层控制了断陷盆地的发育以及沉积物的快速堆积,也造成托来南山和托来山进一步隆升剥露。(5)厘定出托来南山断裂带、托来河断裂带、托来山断裂带3个新生代断层构造系统。前者呈叠瓦式组合,后两者继承了先存的构造行迹,均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在青藏高原北缘的响应。结合前人构造年代学研究,确定了新生代构造活动的三个阶段,即以托来南山、托来河和托来山三个断层系统分别依次活动,呈后展式扩展。
安凯旋[10](2019)在《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剥露过程及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生长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新生代期间形成的青藏高原,是研究大陆碰撞造山及构造变形过程的理想场所。在碰撞及持续汇聚过程中,青藏高原外缘的新生代沉积盆地记录了高原的构造变形和隆升历史。因此,对这些新生代沉积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过程的分析,对于探讨青藏高原新生代变形过程和高原生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酒西盆地,通过野外沉积观察与测量、碎屑锆石U-Pb物源分析及低温热年代学研究,结合前人在盆地内的磁性地层学以及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变形时间的研究,精确建立了盆地的新生代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并对高原新生代变形过程和生长机制进行了有效的限定,得到以下认识和研究成果:(1)基于酒西盆地北部多条新生代沉积剖面的野外观察,发现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包括如下阶段:火烧沟组沉积时(~40-33 Ma)的冲积扇相-河流和冲积平原相,白杨河组沉积时(~24-17 Ma)的河流和冲积平原-三角洲前缘-浅湖相,及疏勒河组沉积时(~17-5Ma)的浅湖-河流和冲积平原过渡到冲积扇远端。盆地新生代沉积环境转变指示盆地经历了向上沉积粒度先变细、再变粗的两个沉积充填过程,且该沉积转变发生在白杨河组和疏勒河组的界线,时间约17Ma。(2)酒西盆地北部新生代沉积地层的碎屑锆石U-Pb物源分析结果显示盆地沉积物源从火烧沟组和白杨河组源于盆地北缘的宽滩山-黑山-北山转变为疏勒河组源于盆地南缘的北祁连山,时间约为17Ma,该物源转变对应着古流向的变化。盆地新生代沉积充填和沉积地层物源分析,共同揭示了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主要分为两阶段:①中始新世-中中新世(~40-17Ma)期间,盆地北缘的宽滩山-黑山-北山为盆地提供沉积物质,且其剥蚀强度逐渐减弱,源区距盆地距离逐渐增大,形成了向上粒度逐渐变细的火烧沟组和白杨河组沉积层序;②中中新世-至今(~17-0Ma)期间,盆地南缘的北祁连山开始为盆地提供沉积物质,且剥蚀强度逐渐增强,源区距盆地距离逐渐缩短,形成了向上粒度逐渐变粗的疏勒河组和玉门砾岩等层序。(3)通过对酒西盆地北缘的宽滩山-黑山地区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和热史模拟,结果显示盆地北缘地区在新生代经历了两期快速隆升剥露过程:第一期发生在新生代早期(~49-32Ma),第二期发生在中、晚中新世(~14-10Ma)。结合前人关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早期构造变形事件的研究,本文提出宽滩山-黑山-合黎山-龙首山等位于河西走廊北缘的断裂体系,是印欧板块碰撞前就存在、后期再活化的构造薄弱带,构成了青藏高原东北缘边界的一部分。(4)综合前人在高原东北缘进行的新生代构造变形时间的热年代学、沉积学及其它研究的结果,结合本文对酒西盆地的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历史研究,本文提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变形和高原生长过程的两阶段模型:①古新世-始新世时期(65-35 Ma)。在这一时期,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了初始碰撞,且碰撞造成的变形迅速传递到高原东北缘的先存构造薄弱带,导致其产生了瞬时的远程构造-沉积响应;②晚始新世-现今(35-0Ma)时期,碰撞产生的显着地表隆升由南向北逐渐传递,造成了高原东北缘的构造带由南往北依次发生显着的地表隆升,显着的地表隆升在约17 Ma达到北祁连山地区,开始主导酒西盆地沉积。
二、疏勒河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疏勒河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论文提纲范文)
(1)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选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格架 |
第三章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特征 |
3.1 祁连山东北缘新近纪沉积特征 |
3.2 祁连山东北缘第四纪沉积特征 |
小结 |
第四章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地层年代格架 |
4.1 武威盆地WW-01 钻孔磁性地层学研究 |
4.2 宇宙成因核素定年 |
4.3 钻孔沉积速率及其揭示的构造事件 |
4.4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地层年代格架 |
小结 |
第五章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物源分析 |
5.1 样品采集及测试 |
5.2 锆石特征与测试结果 |
5.3 碎屑锆石物源分析 |
小结 |
第六章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构造变形 |
6.1 构造变形特征 |
6.2 构造变形时序 |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 |
7.1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 |
7.2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演化的动力学机制 |
结论 |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基于时序NDVI植被变化检测与驱动因素量化方法研究 ——以河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被变化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2 遥感时间序列选择及其信息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3 植被变化影响因素区分量化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及论文组织 |
1.4.1 技术路线 |
1.4.2 论文组织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与生态状况 |
2.2 数据源 |
2.2.1 MODIS NDVI时间序列数据集 |
2.2.2 气候要素时间序列数据集 |
2.2.3 其他辅助资料 |
2.2.4 人类活动地理空间数据集 |
第三章 两种最常用的植被长期变化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 |
3.1.2 Theil-Sen斜率估算和Mann-Kendall相结合的方法 |
3.2 两种变化检测方法的结果分析 |
3.2.1 基于一元线性回归方法的植被变化检测结果 |
3.2.2 基于Theil-Sen和 Mann-Kendall方法的植被变化检测结果 |
3.3 两种最常用方法的比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植被长期变化新检测框架的构建及应用 |
4.1 新检测框架的构建 |
4.1.1 新检测框架概述 |
4.1.2 NDVI时间序列的平滑处理 |
4.1.3 逻辑函数模拟所有非线性模式 |
4.1.4 植被线性变化模式的检测方法 |
4.1.5 方法验证 |
4.2 基于新框架的河西地区植被长期变化过程分析 |
4.2.1 结果验证 |
4.2.2 河西地区植被长期变化模式分析 |
4.2.3 植被变化模式的空间分布及变化时刻分析 |
4.2.4 植被变化持续时间分析 |
4.2.5 植被显着变化的原因分析 |
4.2.6 植被变化预测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驱动因素区分量化方法的构建及应用 |
5.1 植被变化驱动因素量化分析方法 |
5.1.1 方法概述 |
5.1.2 相关性分析方法 |
5.1.3 残差趋势分析方法 |
5.1.4 植被变化驱动因素的分类制图框架 |
5.1.5 人类活动的进一步区分方法 |
5.2 河西地区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5.2.1 植被变化与降水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和残差趋势分析结果 |
5.2.2 植被变化与气温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和残差趋势分析结果 |
5.3 植被长期变化驱动因素区分量化制图 |
5.3.1 驱动因素区分量化结果 |
5.3.2 人类活动的进一步区分量化结果 |
5.4 讨论 |
5.4.1 气候因素对河西地区植被变化的影响 |
5.4.2 植被变化影响因素分类新框架的适用性 |
5.4.3 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对河西地区植被变化的影响 |
5.4.4 农业绿洲动态变化对河西地区植被变化的影响 |
5.4.5 生态修复工程对河西地区植被变化的影响 |
5.4.6 农业生产措施改变对河西地区植被变化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人地协调视角下流域生态安全评价及格局优化 ——以疏勒河流域中下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生态安全格局评价研究进展 |
1.3.2 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研究进展 |
1.3.3 疏勒河流域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5.1 生态安全格局评价模型 |
1.5.2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及相关性测度 |
1.5.3 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方法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处理 |
3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格局时空差异分析 |
3.1 1987-2015年流域生态安全时间变化 |
3.1.1 流域整体生态安全时间变化 |
3.1.2 流域分灌区生态安全时间变化 |
3.2 1987-2015年流域生态安全空间差异分析 |
4 影响生态安全格局的关键景观格局指数因子分析 |
4.1 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4.1.1 流域景观格局时间变化 |
4.1.2 流域景观格局空间变化 |
4.2 1987-2015年影响生态安全的关键景观因子识别 |
4.2.1 影响生态安全的关键景观因子识别 |
4.2.2 影响生态压力、状态、响应的关键景观因子识别 |
5 基于“格局—过程”的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
5.1 1987-2015年流域生态廊道构建要素时空变化 |
5.1.1 流域生态源地中心性时空变化及分级 |
5.1.2 流域生态阻力面时空分析 |
5.1.3 流域生态节点时空分析 |
5.2 1987-2015年流域生态廊道格局分析 |
5.2.1 生态廊道TOP网络时空变化 |
5.2.2 生态廊道时空格局分析 |
5.3 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
5.3.1 生态网络最优结果 |
5.3.2 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
5.4 保障生态安全的对策建议 |
5.4.1 积极开展流域生态安全建设 |
5.4.2 推行生态恢复,建立区域生态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 |
5.4.3 强化生态安全意识 |
5.4.4 流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西北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生态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草地生态系统修复 |
2.1.1 草地生态系统修复介绍 |
2.1.2 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 |
2.2 水资源优化配置 |
2.2.1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 |
2.2.2 西北生态脆弱区水资源配置研究 |
2.3 水足迹理论 |
2.3.1 水足迹研究进展 |
2.3.2 水足迹理论在农业种植结构优化中的应用 |
2.4 不确定性优化方法 |
2.4.1 区间数学规划方法 |
2.4.2 模糊数学规划方法 |
2.4.3 随机数学规划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条件风险价值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的草地生态系统修复 |
3.1 研究方法 |
3.1.1 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 |
3.1.2 条件风险价值理论 |
3.1.3 基于条件风险价值的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方法 |
3.2 案例研究 |
3.2.1 地理位置 |
3.2.2 气候特征 |
3.2.3 降水特征 |
3.2.4 土壤植被 |
3.3 模型构建 |
3.3.1 草地生态系统修复模型构建 |
3.3.2 数据收集与整理 |
3.3.3 三江源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计算 |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1 畜牧超载面积及生态经济损失 |
3.4.2 草地治理面积及增加效益 |
3.4.3 不同情境下生态服务价值变化 |
3.4.4 系统收益及风险损失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区间相对遗憾分析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
4.1 研究方法 |
4.1.1 最小最大相对遗憾分析方法 |
4.1.2 区间相对遗憾分析方法 |
4.2 案例研究 |
4.2.1 地理位置 |
4.2.2 气候条件 |
4.2.3 土壤植被 |
4.2.4 水资源状况 |
4.3 模型构建 |
4.3.1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构建 |
4.3.2 数据收集和整理 |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1 情景设置 |
4.4.2 不同情境下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 |
4.4.3 基于区间相对遗憾分析的水资源配置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耦合区间机会约束分式规划方法的种植结构调整 |
5.1 研究方法 |
5.1.1 分式规划 |
5.1.2 机会约束规划 |
5.1.3 基于区间机会约束的分式规划模型 |
5.2 案例研究 |
5.3 模型构建 |
5.3.1 机会约束分式规划模型构建 |
5.3.2 模型求解 |
5.3.3 数据收集与整理 |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水足迹理论分式规划的种植结构调整 |
6.1 作物水足迹理论 |
6.2 案例研究 |
6.3 模型构建 |
6.3.1 基于水足迹计算的分式规划模型 |
6.3.2 “土地-水-粮食”关联关系 |
6.3.3 模型求解 |
6.3.4 数据收集与整理 |
6.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4.1 作物水足迹计算结果 |
6.4.2 区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结果 |
6.4.3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贡献与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其他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流产权确权试点改革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试点改革取得的成效 |
1. 全面完成了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确权 |
2. 完成了疏勒河干流灌区水资源确权 |
二、试点改革的主要做法 |
1. 开展河道勘测定界,划定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范围 |
2. 严格区分不同情况,实施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确权登记 |
3. 划定岸线功能区划,落实水生态空间保护监督管理措施 |
4. 开展监控体系建设,强化水资源和水生态空间用途管制 |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1. 水生态空间确权登记的权属问题尚不明确 |
2. 水资源使用权物权登记的途径和方式尚有争议 |
3. 自然资源“一地多证”历史遗留问题尚未解决 |
四、进一步深化和全面推广改革的措施建议 |
1. 正视历史原因,妥善解决无相关手续涉水工程确权颁证的问题 |
2. 加强顶层设计,为深化水生态空间确权提供政策支撑 |
3. 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全面加强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监管 |
(6)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水足迹评价与优化模拟研究 ——以疏勒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业水足迹研究综述 |
1.2.2 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3 农业水足迹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技术路线 |
1.3.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5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水文条件 |
2.1.5 土壤及植被条件 |
2.1.6 社会经济条件 |
2.2 农业概况 |
2.2.1 农业生产变化 |
2.2.2 农产品消费量变化 |
2.3 数据来源与核算方法 |
2.3.1 数据来源 |
2.3.2 数据处理 |
2.3.3 农业水足迹的核算方法 |
第三章 农作物需水量与虚拟水评估与预测 |
3.1 疏勒河流域及各县(市)作物单位面积需水量分析 |
3.1.1 1999-2014年农作物单位面积需水量变化 |
3.1.2 2020-2050年农作物单位面积需水量变化 |
3.2 疏勒河流域及各县(市)农作物虚拟水分析 |
3.2.1 1999-2014年农作物单位质量虚拟水变化 |
3.2.2 2020-2050年农作物单位质量虚拟水变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999-2014年疏勒河流域农业水足迹研究 |
4.1 1999-2014年疏勒河流域及各县(市)农业生产水足迹变化特征 |
4.2 1999-2014年疏勒河流域及各县(市)农业消费水足迹变化特征 |
4.3 1999-2014年疏勒河流域及各县(市)农业虚拟水净输出量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气候变化下2020-2050年疏勒河流域农业水足迹优化模拟研究 |
5.1 基于种植结构优化的农业生产水足迹模拟 |
5.1.1 多目标优化函数 |
5.1.2 多目标模型参数 |
5.1.3 2020-2050年农作物种植结构优化结果 |
5.2 基于膳食结构调整的农业消费水足迹模拟 |
5.2.1 模型参数取值 |
5.2.2 2020-2050年疏勒河流域农业消费水足迹模拟 |
5.3 2020-2050年疏勒河流域农业虚拟水净输出量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西北地区唐代农牧业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说明 |
(一) 时间范围 |
(二) 关于唐代分期的划定 |
(三) 研究地域的划定 |
(四) 本文所用文献史料说明 |
三、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一) 人口研究 |
(二) 屯垦及农业开发研究 |
(三) 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研究 |
(四) 畜牧业研究 |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气候背景与农业基础 |
第一节 气候冷暖干湿状况复原 |
一、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结果及其参考意义 |
二、文献记录中的冷暖干湿状况 |
(一) 强对流天气所见冷暖气团的分布时段 |
(二) 干湿状况与冷暖气团互动 |
第二节 前代农业基础的传承 |
一、秦汉时期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进程 |
(一) 陇右及其以西地区的农业 |
(二) 关内道北部地区的农业 |
二、魏晋至隋代农牧形势变化及其特点 |
三、秦汉魏晋时期西北地区农牧交错带摆动的几点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区域人口规模及其特点 |
第一节 版籍所载的户口考订 |
一、贞观年间户口数据 |
二、唐代中后期户口数据 |
第二节 土地承载力视角下的常驻人口推测 |
一、长期驻军数量 |
(一) 唐代西北地区军事形势变化概述 |
(二) 史籍所载节度、军镇及其兵马数量 |
(三) 驻军兵马数差异的军事形势解读 |
二、其他人口数量 |
(一) 隐匿户、客户、僧尼的数量 |
(二) 游牧族群的人口数量估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地垦殖的规模 |
第一节 农耕业的制度保障及屯垦必要性的阶段变化 |
一、制度保障——均田制是否施行的争议、军事屯垦制度的奉行 |
二、屯垦必要性的转变——以军屯为例 |
(一) 武德至贞观初屯垦的必要性 |
(二) 贞观至天宝年间屯垦必要性的变化 |
(三) 安史之乱后西北屯垦必要性的转变 |
第二节 军事屯垦的规模及成效 |
一、屯田数量的直接换算 |
二、基于军队数量的屯田成效的间接验证 |
第三节 民间垦殖规模估算 |
一、垦殖面积的重建模式及方法流程 |
二、垦殖面积重建的指标选择 |
三、西北地区天宝年间民间垦殖面积的估算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地垦殖的区域差异及时空特征 |
第一节 渭水流域垦殖区 |
一、地形地貌与水资源 |
二、屯垦的阶段特征 |
第二节 关内道黄河沿线垦殖区 |
一、地形地貌与水资源 |
二、屯垦的阶段性特征 |
第三节 河湟垦殖区 |
一、地形地貌与水资源 |
二、屯垦的阶段特征 |
第四节 河西走廊垦殖区 |
一、地形地貌与水资源 |
二、屯垦的阶段特征 |
第五节 西域垦殖区 |
一、地形地貌与水资源 |
二、屯垦的阶段特征 |
第六节 土地垦殖的时空特征 |
一、军事屯垦的整体特征 |
(一) 关中——陇右地区是“发源地”和“战略保障地” |
(二) 凉州、灵州——三受降城是军事屯垦的重心所在 |
(三) 中唐以前鄯州、龟兹是屯垦的前锋地带 |
(四) 两次军事屯垦高峰期及其分布区域 |
二、民间垦殖的时空特征——以关内道地区为中心 |
(一) 贞观年间的民间垦殖及其分布 |
(二) 开元年间的民间垦殖及其分布 |
(三) 天宝年间的民间垦殖及其分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牧生产结构与农牧关系发展过程 |
第一节 主要粮食作物及其分布 |
一、粟类作物及其分布 |
(一) 粟类作物的地位 |
(二) 粟类作物的生长时限及其生产条件需求 |
(三) 粟类作物的分布 |
二、麦类作物及其分布 |
(一) 麦类作物的种类及其生长习性 |
(二) 麦类作物的地位变化及其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
三、“杂种”类作物及其分布 |
(一) 稻类作物的时空分布 |
(二) 豆类作物在本区域内的农业地位 |
第二节 畜牧业的分类与规模 |
一、畜牧业在唐代西北地区的地位 |
二、唐代西北地区畜牧业的分类 |
(一) 传统游牧地区的游牧型畜牧业和放养型畜牧业 |
(二) 官营畜牧业和民间私牧 |
三、主要牲畜品种及其生产规模 |
(一) 主要的牲畜品种 |
(二) 主要牲畜之间的比例及其规模 |
第三节 农牧关系及其发展演变 |
一、放养畜牧业与特定粮食作物 |
二、“刍藁”所见的税草问题 |
三、税草、作物结构与放养畜牧业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牧发展过程中自然与人文的交汇 |
第一节 农牧发展过程中的自然因素及其可能性影响 |
一、自然环境对农牧格局的限制 |
(一) 沙漠山地是农牧存在与发展的天然限制因素 |
(二) 水资源与地形地貌综合作用下的农牧格局 |
二、温湿组合与作物组合的可能性关联 |
第二节 农牧过渡地带上的“缓冲族群”及其农业角色 |
一、“缓冲族群”的界定 |
二、唐代以前西北地区“缓冲族群”的存在及其变化 |
三、唐代西北地区的“缓冲族群”与区域农牧业发展 |
(一) 唐代前期的“缓冲族群”及其农牧转化过程 |
(二) 唐代中后期的“缓冲族群”与区域农牧业 |
第三节 政策与地区农牧发展 |
一、人口政策及内附游牧族群的安置 |
(一) 中唐以前的“招徕人口”与括户政策 |
(二) 内附游牧族群的安置及其争议 |
二、唐廷对河西陇右“失陷之地”的态度及后续经略 |
(一) 失陷之际唐廷的态度 |
(二) 晚唐社会对已经“失陷之地”的态度 |
(三) 河西陇右的收复及唐廷的处置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星载SAR两关大遗址考古与边塞防御重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汇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雷达考古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章节安排 |
第2章 星载SAR雷达考古的基本原理 |
2.1 星载SAR的基本原理 |
2.1.1 雷达构像几何和主要参数 |
2.1.2 雷达方程和SAR后向散射特性 |
2.1.3 星载SAR波段及主要系统 |
2.1.4 多源星载SAR考古技术特点与优势 |
2.2 星载SAR考古目标识别机理 |
2.2.1 SAR地表考古标志识别 |
2.2.2 考古目标和SAR散射特征 |
2.2.3 SAR的穿透深度和次地表考古 |
2.3 星载SAR雷达考古常用方法 |
2.3.1 雷达干涉测量与地形重建 |
2.3.2 SAR图像增强和考古隐弱信息提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丝路两关大遗址研究区与实验数据 |
3.1 丝路两关大遗址研究区 |
3.1.1 研究区概况 |
3.1.2 研究区气候和地质条件 |
3.1.3 研究区水资源和绿洲分布 |
3.2 两关大遗址边塞防御和重要遗址 |
3.2.1 两关边塞防御兴筑背景 |
3.2.2 边塞层级官职机构 |
3.2.3 两关边塞防御体系与重要遗址 |
3.3 本文使用数据 |
3.3.1 SAR数据 |
3.3.2 VIR数据 |
3.3.3 其他参考数据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星载SAR两关大遗址双尺度考古方法 |
4.1 场景尺度-多源星载SAR两关古水系-屯田信息提取方法 |
4.1.1 基于TSX/TDX的地貌重建与地形因子提取 |
4.1.2 基于水文分析和分类阈值分析的古水系提取 |
4.1.3 基于时序强度特征和相干系数约束的古耕植地靶区定位方法 |
4.2 遗址尺度-基于SAR成像模拟的考古目标提取方法 |
4.2.1 微地形考古标志识别与遗址建模 |
4.2.2 Ray Tracing考古目标SAR成像模拟 |
4.2.3 点目标提取-时序强散射、高相干遗址候选点提取 |
4.2.4 线目标提取-基于先验知识的SAR强度影像多模板匹配 |
4.3 基于星载SAR特征因子的遗址预测和重建方法 |
4.3.1 考古预测模型和空间多尺度优化 |
4.3.2 基于SAR特征因子的遗址预测模型 |
4.3.3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遗址重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星载SAR两关场景古水系-屯田信息提取与考古发现 |
5.1 研究背景和研究框架 |
5.1.1 研究背景 |
5.1.2 方法应用框架 |
5.2 古水系提取与考古发现 |
5.2.1 流域分析和河网提取 |
5.2.2 干涸古河道识别和信息提取 |
5.2.3 古湖泊和泽区范围提取与外业考古调查 |
5.3 古耕植地提取与考古发现 |
5.3.1 古耕植靶区定位和新泽区提取 |
5.3.2 靶区干涸沟渠提取 |
5.3.3 古代耕植靶区的野外考古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星载SAR两关大遗址考古目标提取与遗址预测 |
6.1 两关大遗址考古目标SAR成像模拟 |
6.1.1 烽燧特点和模拟特性分析 |
6.1.2 长城特点和模拟特性分析 |
6.1.3 城障仓特点和模拟特性分析 |
6.1.4 不同成像模式SAR目标识别定性比较 |
6.2 两关大遗址考古目标提取 |
6.2.1 烽燧点目标提取 |
6.2.2 塞墙线目标提取 |
6.2.3 堑壕线目标提取 |
6.3 烽燧考古遗址预测与验证 |
6.3.1 优化BLR考古预测模型构建 |
6.3.2 烽燧遗址概率分布结果 |
6.3.3 优化BLR考古预测模型评价 |
6.3.4 预测新烽燧外业验证和分布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丝路两关大遗址边塞防御重建 |
7.1 两关大遗址边塞防御重建 |
7.2 塞障防御系统场景重建 |
7.2.1 候望烽燧子系统重建与场景还原 |
7.2.2 塞垣防御子系统重建与场景还原 |
7.2.3 堑壕防御子系统重建及场景还原 |
7.2.4 阳关及其都尉府位置分析 |
7.3 军屯防御系统重建 |
7.3.1 绿洲水环境重建 |
7.3.2 绿洲军屯环境重建 |
7.3.3 古耕植地最大范围推测 |
7.3.4 绿洲水(水系)-耕(耕植地)平衡发展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下一步工作与展望 |
8.3.1 下一步工作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表A.两关长城信息统计表(单位:米) |
表B.两关烽燧信息统计表(单位:米) |
表C.论文河流、山脉、地名名称对照表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祁连地块北缘托来河一带构造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
1.1.2 项目依托及简介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论文中采用的测试方法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
2.2 大地构造位置 |
2.3 地层 |
2.4 岩浆岩 |
2.5 区域变质岩 |
第3章 中祁连地块基底及其归属 |
3.1 原“托赖岩群”的解体 |
3.2 岩石学与矿物学特征 |
3.3 锆石U-Pb定年 |
3.4 分析与讨论 |
3.4.1 中祁连地块基底托赖岩群形成时代的最新限定 |
3.4.2 中祁连地块与其他邻近地块的关系 |
3.4.3 新元古代陆内碰撞 |
第4章 早古生代造山作用 |
4.1 北祁连洋盆扩张与玉石沟蛇绿岩的形成 |
4.2 中祁连地块北缘退变榴辉岩的首次发现 |
4.2.1 退变榴辉岩产状及岩相学特征 |
4.2.2 退变榴辉岩矿物学及矿物化学特征 |
4.2.3 退变榴辉岩变质阶段划分及温压计算 |
4.2.4 退变榴辉岩年代学特征 |
4.2.5 退变榴辉岩地球化学特征、原岩恢复及构造环境判别 |
4.3 北祁连洋壳的俯冲极性及过程 |
4.4 中祁连地块北缘的弧陆碰撞作用 |
4.4.1 弧陆碰撞的岩浆响应 |
4.4.2 弧陆碰撞的构造响应 |
4.4.3 弧陆碰撞过程 |
第5章 造山后盆地演化及盆山耦合 |
5.1 石炭纪—三叠纪拗陷盆地 |
5.1.1 盆地沉积地层及沉积环境概述 |
5.1.2 沉积盆地物源分析 |
5.1.3 拗陷盆地充填序列及演化过程 |
5.2 侏罗纪-白垩纪断陷盆地 |
第6章 新生代断层活动及其区域意义 |
6.1 新生代断层几何学和运动学 |
6.1.1 托来南山断裂带 |
6.1.2 托来河断裂带 |
6.1.3 托来山断裂带 |
6.2 新构造运动 |
6.2.1 阶梯状地貌 |
6.2.2 洪积扇的偏转 |
6.2.3 活动断裂 |
6.3 新生代断层组合特征 |
6.4 新生代断层活动过程 |
6.5 新生代断层的大地构造意义 |
第7章 构造演化简史 |
7.1 结晶基底形成阶段 |
7.2 中元古代陆缘裂解及克拉通盆地演化阶段 |
7.3 新元古代早期陆内碰撞阶段 |
7.4 震旦纪—早奥陶世大陆裂解—洋盆扩张阶段 |
7.5 中—晚奥陶世洋盆消减及增生型造山带形成阶段 |
7.6 早—中志留世弧陆正向碰撞造山阶段 |
7.7 晚志留世—泥盆纪弧陆斜向碰撞造山阶段 |
7.8 石炭纪—三叠纪拗陷盆地演化阶段 |
7.9 侏罗纪—白垩纪断陷盆地阶段 |
7.10 新生代缩短变形及快速隆升演化阶段 |
第8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剥露过程及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生长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酒西盆地 |
1.2.2 北祁连山构造带 |
1.2.3 阿尔金断裂带 |
1.2.4 宽滩山-黑山-北山构造带 |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 论文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酒西盆地 |
2.1.2 酒西盆地周缘构造带 |
2.2 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特征 |
2.2.1 盆地新生代地层层序 |
2.2.2 盆地新生代地层沉积年龄 |
3 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充填过程 |
3.1 红柳峡沉积剖面 |
3.1.1 火烧沟组 |
3.1.2 白杨河组 |
3.1.3 疏勒河组 |
3.1.4 沉积充填过程 |
3.2 羊肠沟沉积剖面 |
3.2.1 白杨河组 |
3.2.2 疏勒河组 |
3.2.3 玉门砾岩 |
3.2.4 沉积充填过程 |
3.3 骟马城沉积剖面 |
3.3.1 火烧沟组 |
3.3.2 白杨河组 |
3.3.3 沉积充填过程 |
3.4 小结 |
4 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地层物源分析 |
4.1 采样及测试 |
4.2 测试结果及分析方法 |
4.3 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分析 |
4.3.1 CL图像及年龄数据投图 |
4.3.2 碎屑锆石年龄数据分布特征 |
4.4 沉积物源对比分析 |
4.4.1 潜在源区的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 |
4.4.2 新生代地层样品间的K-S检验结果 |
4.4.3 新生代地层样品与潜在源区的K-S检验结果 |
4.5 小结 |
5 酒西盆地低温热年代学研究 |
5.1 低温热年代学方法简介 |
5.1.1 裂变径迹测年原理 |
5.1.2 基于LA-ICP-MS的裂变径迹分析方法 |
5.1.3 裂变径迹退火行为及应用 |
5.1.4 基于LA-ICP-MS的裂变径迹实验流程 |
5.2 磷灰石裂变径迹采样及测试 |
5.3 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结果 |
5.3.1 黑山样品 |
5.3.2 宽滩山样品 |
5.4 热史模拟过程及结果 |
5.4.1 黑山样品 |
5.4.2 宽滩山样品 |
5.4.3 热史模拟结果总结 |
5.5 小结 |
6 区域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总结与对比 |
6.1 酒西盆地新生代剖面南北对比 |
6.1.1 酒西盆地南缘剖面 |
6.1.2 酒西盆地北缘剖面 |
6.1.3 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过程 |
6.2 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地层物源对比 |
6.2.1 新生代地层碎屑锆石年龄数据总结 |
6.2.2 潜在源区的年龄数据总结 |
6.2.3 综合物源分析 |
6.3 酒西盆地新生代剥露事件 |
6.3.1 新生代早期剥露事件 |
6.3.2 中新世以来的剥露事件 |
6.4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变形与高原生长过程分析 |
6.4.1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变形时间总结 |
6.4.2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隆升生长机制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疏勒河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论文参考文献)
- [1]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D]. 赵子贤.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2]基于时序NDVI植被变化检测与驱动因素量化方法研究 ——以河西地区为例[D]. 王巨. 兰州大学, 2020(01)
- [3]人地协调视角下流域生态安全评价及格局优化 ——以疏勒河流域中下游为例[D]. 柏杰.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西北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生态修复研究[D]. 陈敏.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1)
- [5]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流产权确权试点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王合创. 中国水利, 2020(09)
- [6]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水足迹评价与优化模拟研究 ——以疏勒河流域为例[D]. 苗俊霞. 兰州大学, 2020(01)
- [7]西北地区唐代农牧业地理研究[D]. 张开.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8]星载SAR两关大遗址考古与边塞防御重建研究[D]. 祝晓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2019
- [9]中祁连地块北缘托来河一带构造演化研究[D]. 宋志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10]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剥露过程及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生长的启示[D]. 安凯旋. 浙江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