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松油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互叶白千层,种植栽培,种植密度,施肥
松油醇论文文献综述
何介南,刘昊,李建安,黎显军,杨董琳[1](2019)在《松油醇-4型互叶白千层种植栽培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互叶白千层Melaleuca alternifolia是着名的药用和芳香植物(Medicinal and aromatic plants, MAPs),其松油醇-4型可以生产茶树油(Tea Tree Oil,TTO),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综述了松油醇-4型互叶白千层种苗栽培和离体快繁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其生长的立地环境、种植密度、育苗扦插、组织培养、遗传改良等栽培手段,揭示了当前国内互叶白千层引种与研究中存在缺乏专用肥研制、规模化栽培较少、同属植物类型分辨不清和区域立地条件标准不够规范等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热点和方向做出展望,如配肥、扦插、引种后性状差异性和遗传控制等方面需加强研究,因互叶白千层的两栖属性及其速生林种属性,应开展南方湿地水土保持林建设和荒山造林的种植栽培实验研究,以期为我国规模化引种栽培互叶白千层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丰波[2](2019)在《木质素碳基固体酸的制备及其催化α-蒎烯合成α-松油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木质素为主要原料,通过凝胶法制备木质素水凝胶,经干燥、碳化和磺化制备了木质素固体酸。以木质素固体酸为催化剂催化蒎烯水合反应合成了α-松油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环氧氯丙烷交联木质素制备了木质素水凝胶,采用真空干燥、碳化以及磺化制备了木质素碳基固体酸,并以其为催化剂催化α-蒎烯水合合成了α-松油醇。研究了木质素水凝胶合成、木质素碳基固体酸制备和催化反应的条件,得到木质素水凝胶适宜合成条件为:木质素5.00 g,NaOH 1.20 g,水4.00g,交联剂2.50 g,凝胶化温度为60℃,凝胶化时间为6 h;木质素干凝胶制备木质素碳基固体酸的适宜条件为:碳化温度400℃,碳化时间3 h,磺化温度180℃,磺化时间3h;木质素碳基固体酸催化α-蒎烯合成α-松油醇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0℃,α-蒎烯4.00 g,水的用量4.00 g,催化剂用量0.40 g,异丙醇20.00 mL。在此条件下α-蒎烯转化率为93.07%,α-松油醇产率为40.36%,选择性为43.37%。木质素碳基固体酸具有好的重复使用性,该碳基固体酸经5次重复使用后,蒎烯的转化率由93.07%下降至86.67%,α-松油醇产率由40.36%下降至32.56%,选择性由43.37%下降至37.57%。2.木质素水凝胶经超临界CO_2干燥制备木质素气凝胶。研究了干燥温度、干燥压力和老化时间对木质素气凝胶微观形貌以及对后续制备的碳基固体酸催化性能的影响,获得适宜干燥条件:老化温度30℃,老化时间为3天,干燥温度为40℃,干燥压力为10 MPa。以在此条件下合成的气凝胶经碳化、磺化后制备的碳基固体酸作为催化剂,催化α-蒎烯水合合成α-松油醇,在上述优化条件下α-蒎烯转化率为98.27%,α-松油醇产率为48.71%,选择性为49.57%。该碳基固体酸经过5次循环使用后,α-蒎烯的转化率由98.27%下降至89.91%,α-松油醇产率由48.71%下降至39.67%,选择性由49.57%下降至44.12%。3.采用FTIR、XRD、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蒎烯吸附量以及亚甲基蓝吸附值、接触角测试、酸值测定等方法对木质素碳基固体酸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木质素碳基固体酸中成功引入磺酸基,并伴有羧基及羟基等含氧基团,该碳基固体酸主要是由不定型碳组成。采用真空干燥制备的木质素碳基固体酸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281.3 m~2/g,平均孔径为4.87 nm。采用超临界干燥制备的木质素碳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对α-蒎烯最大吸附量为425.16mg/g,对亚甲基蓝的最大吸附量为97.97 mg/g,与水的接触角为38.36°,为典型亲水性材料。4.通过对不同温度下的碳基固体酸催化蒎烯水合反应的动力学实验,采用一级动力学模型,测定反应的速率常数为0.2020 h~(-1),并计算出活化能为67.501 KJ/mol。(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大学》期刊2019-04-01)
陈海燕,李桂珍,梁校彰,梁忠云,杨漓[3](2019)在《4-松油醇型白千层枝叶连续提取茶树油及黄酮的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白千层(Melaleuca)枝叶中提取茶树油,直接从生产的废水废渣中用水连续提取水溶性黄酮,浓缩干燥制备白千层黄酮。结果表明,提取的茶树油质量达到ISO 4730:2017标准,产品黄酮含量为18.1%。(本文来源于《广西林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詹圣庆[4](2019)在《以香草素为内标之气相层析光谱法定量牛樟木精油指标成分松油醇的快速分析方法(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牛樟精油具有独特浓郁的香气,其中以α-松油醇(α-terpineol)为牛樟精油主要成分。由于樟树精油制品可依种类、变种、亚种等不同而有不同成分,以松油醇最具独特性,可作为牛樟木精油品质重要指标成分,应用以区别牛樟树与冇樟以及香樟等木材精油的方法,因此建立市售牛樟木精油指标成分α-松油醇含量的简便快速又准确的检验方法便有其必要性。该研究拟以市售精油液体样品,不经任何前处理,加入适当之内标准溶液溶解后,直接注入气相层析光谱仪中,配合适当的分离管柱及气相层析条件,以期建立简便快速又准确的牛樟木精油指标成分α-松油醇之定量方法。毛细管柱气相层析具有高解析度及高灵敏度等优点,仍为现代最重要分析技术之一,因此研究建立了以香草素为内标准定量牛樟木精油指标成分α-松油醇(α-terpineol)之气相色谱层析法的快速分析方法。牛樟木精油液体样品,加入适当量之香草素内标准溶液混合溶解后,即可直接注入配有广口径之毛细管柱(megabore column)气相色谱仪中分析,相当简便,每分析一个样品仅需约30min。结果显示松油醇之最低定量浓度(limit of quantitation,LOQ)为1μg·mL-1左右。在添加回收试验中添加松油醇1.0及10.0mg于市售冇樟精油及牛樟精油中,其回收率在98%~103%,变异系数均在10.8%以下,显示该方法的精密度相当高。以该研究建立的方法分析15件市售牛樟精油中松油醇含量,结果显示,市售牛樟木精油的松油醇含量最高约51.6%及最低为21.3%左右,此结果显示以定量松油醇作为市售牛樟精油品质指标是一快速、准确且可行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9年02期)
王笛,王宏涛,李军[5](2018)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α-松油醇催化异构制备1,8-桉叶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8-桉叶素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香精香料等领域。针对目前天然提取法存在杂质组分多,得率低,难以获得高纯度产品的问题,以及本课题组前期在化学合成1,8-桉叶素中存在的问题,本工作提出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反应介质,对固体酸催化α-松油醇异构生成1,8-桉叶素的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α-松油醇转化率和1,8-桉叶素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45℃、反应压力为19 MPa、反应时间为8 h、溶剂用量为α-松油醇质量的10倍时,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在该条件下α-松油醇的转化率可达到98.68%,1,8-桉叶素的选择性可达到59.62%。(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超临界流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5)
韦茂春,任云峰,陈红松[6](2018)在《50%吡唑醚菌酯·左旋松油醇水乳剂对龙滩珍珠李炭疽病的田间防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50%吡唑醚菌酯·左旋松油醇EW对龙滩珍珠李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最佳田间使用剂量及对珍珠李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叶面喷雾、定期调查的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50%吡唑醚菌酯·左旋松油醇EW225、337.5ga.i./hm2处理在第3次施药后7d的防治效果达到79.28%~89.1%,显着优于25%吡唑醚菌酯EC和50%多菌灵SC的防效。[结论]50%吡唑醚菌酯·左旋松油醇EW能够有效防治珍珠李炭疽病,并对珍珠李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农药》期刊2018年05期)
白懋嘉,刘布鸣,柴玲,马冠华,窦彦霞[7](2017)在《桉叶素-松油醇型复合精油对6种霉菌的抑制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平板试验并以丙酸为对照研究桉叶素-松油醇型重整复合精油对轮枝镰刀菌、黄曲霉、桔青霉、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和副干酪乳杆菌6种菌的抑菌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精油在一定浓度范围对6种菌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对黄曲霉、桔青霉、酵母菌和副干酪乳杆菌的抑制效果优于丙酸,对轮枝镰刀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稍差于丙酸,对这6种菌有明显抑制效果的应用体积比范围为0.075~0.240μL/m L,丙酸的有效抑菌体积比范围为0.045~0.263μL/m L,复合精油的有效浓度范围处于丙酸有效浓度范围之内,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本文来源于《香料香精化妆品》期刊2017年05期)
邱安彬[8](2017)在《松油醇生产水合反应体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松油醇生产过程水合反应体系进行分析,探求体系中随着反应进程的进行,硫酸浓度的变化情况与反应产物之间的关系,确定松油醇水合反应体系的最佳硫酸浓度。结果表明,随着水合反应的进行,水合萜二醇数量增加,硫酸浓度也逐步提高。在硫酸质量浓度为30.6%~34.7%左右时,反应速度最快。可以通过控制反应体系的硫酸浓度提高反应效率,增加水合萜二醇产量。(本文来源于《福建林业科技》期刊2017年03期)
陈博雯,袁剑英,覃子海,肖玉菲,张烨[9](2017)在《4-松油醇型澳洲茶树组培生根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澳洲茶树(Melaleuca alternifolia)是一种新兴的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树种,根据枝叶成分定向选育出的4-松油醇型澳洲茶树更是具有极佳的生产应用前景。本研究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NAA和IBA 2种生长调节剂对4-松油醇型澳洲茶树单芽生根具有促进作用;随后选择WPM、B5、MS作为基本培养进行培养基和生长调节剂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1/2B5+NAA0.2mg·L~(-1)+IBA0.5mg·L~(-1)中生根率为91.67%±2.72%,根系发育状况较好,整体生根效果最好。对正交试验结果直观分析发现,培养基因素是影响生根率的主要因素。按照极差推测的影响因素排序为培养基>NAA浓度>IBA浓度,其中最优方案为1/2 B5+NAA0.2 mg·L~(-1)+IBA0.2mg·L~(-1),推测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根效果。(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吴榕君[10](2017)在《咪唑类聚离子液体固载磷钨酸及其催化α-松油醇异构合成1,8-桉叶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8-桉叶素作为一种重要的精油化工产品,在香精香料、医药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实际生产主要是采用传统的水蒸汽蒸馏法从桉树枝叶中提取1,8-桉叶素的粗制产品。但该方法存在诸多不足,如:出油率低、杂质组分多、1,8-桉叶素得率低等问题;另外,随着各地引种桉树造成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我国多数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各种禁种令,这使得该方法的原料来源成为难题。因此,化学合成法制备1,8-桉叶素将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了磷钨酸(PW)/Si02催化a-松油醇异构合成1,8-桉叶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催化剂的稳定性有待提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尝试用聚离子液体作为载体制备高效而稳定的磷钨酸型固体催化剂催化a-松油醇异构合成1,8-桉叶素,并从催化剂角度解释a-松油醇催化反应的机理。磷钨酸通过离子交换方式固载于咪唑类聚离子液体(聚1-丁基-3-乙烯基咪唑溴盐)上制备得到PW/PIL催化剂,探讨该催化剂催化a-松油醇异构合成1,8-桉叶素的可行性,进一步考察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各因素对a-松油醇转化率和1,8-桉叶素选择性的影响。首先,利用TG、FTIR、XRD等分析手段对PW/PIL催化剂进行物性结构表征,探索PW/PIL催化剂的各种性能;然后,考察活性组分磷钨酸与离子液体单体摩尔比、离子交换过程中的搅拌速度、催化剂干燥方式等因素对a-松油醇异构合成1,8-桉叶素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主产物1,8-桉叶素以外,副产物组分较少(主要为1,4-桉叶素、2-蒈烯、柠檬烯、γ-萜品烯、异松油烯及一些低聚物)。PW/PIL催化剂适宜的制备条件为:磷钨酸与离子液体单体摩尔比为1:3,离子交换过程中的搅拌速度为750r/min,并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技术干燥催化剂。按适宜条件制备的PW/PIL(聚1-丁基-3-乙烯基咪唑溴盐)用于催化a-松油醇异构合成1,8-桉叶素,探索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溶剂用量、搅拌速度对a-松油醇转化率和1,8-桉叶素选择性的影响,并对PW/PIL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较优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50,C、反应时间8h、催化剂用量为反应溶液质量的1.12%、溶剂用量约为43 mL/g a-松油醇、反应搅拌速度应280 r/min。在该条件下可得到a-松油醇转化率为100%,1,8-桉叶素选择性达51.7%的好结果,并且该PW/PIL催化剂重复使用7次后,催化活性基本保持稳定,a-松油醇转化率维持在98.4%以上,1,8-桉叶素选择性维持在50.8%以上。利用TG、XRD、FTIR手段分析对比新制的PW/PIL催化剂和重复使用七次后的催化剂,探索PW/PIL催化剂重复使用后的稳定性能;利用NH3-TPD分析不同摩尔比例的PW/PIL催化剂,研究催化剂酸性对a-松油醇异构合成1,8-桉叶素反应的影响;考察具有不同烷基链长的咪唑类聚离子液体作为载体固载磷钨酸时,PW/PIL催化剂对a-松油醇异构合成1,8-桉叶素反应的影响,探索聚离子液体作为载体在该反应中的优势。结合文献及本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磷钨酸催化a-松油醇反应可能的机理。(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7-06-30)
松油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木质素为主要原料,通过凝胶法制备木质素水凝胶,经干燥、碳化和磺化制备了木质素固体酸。以木质素固体酸为催化剂催化蒎烯水合反应合成了α-松油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环氧氯丙烷交联木质素制备了木质素水凝胶,采用真空干燥、碳化以及磺化制备了木质素碳基固体酸,并以其为催化剂催化α-蒎烯水合合成了α-松油醇。研究了木质素水凝胶合成、木质素碳基固体酸制备和催化反应的条件,得到木质素水凝胶适宜合成条件为:木质素5.00 g,NaOH 1.20 g,水4.00g,交联剂2.50 g,凝胶化温度为60℃,凝胶化时间为6 h;木质素干凝胶制备木质素碳基固体酸的适宜条件为:碳化温度400℃,碳化时间3 h,磺化温度180℃,磺化时间3h;木质素碳基固体酸催化α-蒎烯合成α-松油醇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0℃,α-蒎烯4.00 g,水的用量4.00 g,催化剂用量0.40 g,异丙醇20.00 mL。在此条件下α-蒎烯转化率为93.07%,α-松油醇产率为40.36%,选择性为43.37%。木质素碳基固体酸具有好的重复使用性,该碳基固体酸经5次重复使用后,蒎烯的转化率由93.07%下降至86.67%,α-松油醇产率由40.36%下降至32.56%,选择性由43.37%下降至37.57%。2.木质素水凝胶经超临界CO_2干燥制备木质素气凝胶。研究了干燥温度、干燥压力和老化时间对木质素气凝胶微观形貌以及对后续制备的碳基固体酸催化性能的影响,获得适宜干燥条件:老化温度30℃,老化时间为3天,干燥温度为40℃,干燥压力为10 MPa。以在此条件下合成的气凝胶经碳化、磺化后制备的碳基固体酸作为催化剂,催化α-蒎烯水合合成α-松油醇,在上述优化条件下α-蒎烯转化率为98.27%,α-松油醇产率为48.71%,选择性为49.57%。该碳基固体酸经过5次循环使用后,α-蒎烯的转化率由98.27%下降至89.91%,α-松油醇产率由48.71%下降至39.67%,选择性由49.57%下降至44.12%。3.采用FTIR、XRD、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蒎烯吸附量以及亚甲基蓝吸附值、接触角测试、酸值测定等方法对木质素碳基固体酸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木质素碳基固体酸中成功引入磺酸基,并伴有羧基及羟基等含氧基团,该碳基固体酸主要是由不定型碳组成。采用真空干燥制备的木质素碳基固体酸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281.3 m~2/g,平均孔径为4.87 nm。采用超临界干燥制备的木质素碳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对α-蒎烯最大吸附量为425.16mg/g,对亚甲基蓝的最大吸附量为97.97 mg/g,与水的接触角为38.36°,为典型亲水性材料。4.通过对不同温度下的碳基固体酸催化蒎烯水合反应的动力学实验,采用一级动力学模型,测定反应的速率常数为0.2020 h~(-1),并计算出活化能为67.501 KJ/mol。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松油醇论文参考文献
[1].何介南,刘昊,李建安,黎显军,杨董琳.松油醇-4型互叶白千层种植栽培研究进展[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
[2].丰波.木质素碳基固体酸的制备及其催化α-蒎烯合成α-松油醇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9
[3].陈海燕,李桂珍,梁校彰,梁忠云,杨漓.4-松油醇型白千层枝叶连续提取茶树油及黄酮的技术[J].广西林业科学.2019
[4].詹圣庆.以香草素为内标之气相层析光谱法定量牛樟木精油指标成分松油醇的快速分析方法(英文)[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
[5].王笛,王宏涛,李军.超临界二氧化碳中α-松油醇催化异构制备1,8-桉叶素的研究[C].第十二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超临界流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8
[6].韦茂春,任云峰,陈红松.50%吡唑醚菌酯·左旋松油醇水乳剂对龙滩珍珠李炭疽病的田间防效[J].农药.2018
[7].白懋嘉,刘布鸣,柴玲,马冠华,窦彦霞.桉叶素-松油醇型复合精油对6种霉菌的抑制作用研究[J].香料香精化妆品.2017
[8].邱安彬.松油醇生产水合反应体系分析[J].福建林业科技.2017
[9].陈博雯,袁剑英,覃子海,肖玉菲,张烨.4-松油醇型澳洲茶树组培生根技术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7
[10].吴榕君.咪唑类聚离子液体固载磷钨酸及其催化α-松油醇异构合成1,8-桉叶素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