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庆龙南医院循环内科163453
【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30例老年人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后,好转25例,死亡5例。死于心力衰竭2例,心源性休克1例,心脏骤停1例,心室颤动1例。结论:临床医师应全面检查,对突发不明原因的上腹痛、颈肩背痛、心衰、休克、脑循环障碍等表现而来诊的患者,尤其是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老年患者,须及时动态观察其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变化,应警惕存在不典型AMI的可能,避免误诊。
【关键词】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治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临床常见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急性闭塞导致向前血流中断,心肌严重持久缺血、缺氧而致坏死。典型的心肌梗死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不典型心肌梗死由于隐匿性强,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贻误疾病的治疗。及时、正确的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对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就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例不典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50~86岁,其中60岁以上25例。
1.2临床表现:无胸痛及其他部位疼痛12例,以突发性左心衰竭为主7例,突发胸闷气促、呼吸困难、慢性左心衰竭突然加重3例,心悸或心律失常1例,以消化系统症状上腹部饱胀、疼痛、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者1例,以头晕、晕厥为首发症状者1例,异位痛(牙痛1例、咽痛1例、左上臂肌肉痛1例)3例,出冷汗、休克为主1例,烦躁不安为主1例。
1.3心电图:本组30例患者入院后经常规心电图检查,其中6例患者心电图出现ST段抬高,余患者心电图表现为ST段下移,T波倒置,行心肌酶学检查后确诊为心肌梗死,在无禁忌证情况下,均给予AMI常规处理,病情好转后出院。
1.4诱因:无诱因者16例;有诱因者14例,其中情绪波动10例,疲劳3例,饱餐、饮酒3例和用力排便各1例。合并糖尿病例,高血压9例,脑梗死5例,老年痴呆1例,肺心病1例。
1.5心肌酶谱:本组患者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除2例升高不明显外,其余均符合心肌梗死的心肌酶谱衍变过程及规律。
1.6误诊情况:误诊为消化疾病2例,其中为急性胃炎1例,急性胆囊炎1例,急性胰腺炎1例;误诊为呼吸疾病2例,其中为急性支气管炎1例,支气管哮喘2例,喘息性支气管炎1例,慢支肺气肿急性发作1例;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1例,其中为高血压脑病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梗死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误诊为循环系统疾病3例,其中感染性休克1例,急性左心衰竭2例;异位痛表现为主3例,以牙痛、咽痛、左上臂肌肉痛为主要症状,误诊为牙龈炎1例,扁桃体1炎例,上肢肌肉损伤1例。
2结果
30例患者经治疗后,好转25例,死亡5例。死于心力衰竭2例,心源性休克1例,心脏骤停1例,心室颤动1例。经随访10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例出现再梗死。
3讨论
3.1发病机制心肌缺血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并发炎症、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血管收缩、微血管栓塞导致急性或亚急性心肌供氧的减少,是心肌血流灌注与心肌对血流需要之间失衡所致,心肌缺血性损伤导致了心肌细胞坏死,即心肌梗死。心肌缺血与坏死的症状包括胸痛、上腹痛、上臂痛、下颌与颈部等疼痛以及休息时的不适,心肌坏死合并的不适常持续20min以上,合并的症状有恶心、呕吐、乏力等。心肌坏死也可以没有任何的症状,可以通过仔细的病史询问发现心肌梗死。
3.2不典型的原因老年人多有内科病症,其疼痛被并发症的严重症状所掩盖;老年人心脏植物神经有不同程度的变性,痛阈升高,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多伴有脑供血不足,脑缺血缺氧,以致意识障碍、感觉迟钝而对疼痛反应性低;老年人有脑动脉硬化和脑组织供血不足,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更导致缺血加重,出现意识模糊、烦躁不安、眩晕、晕厥;冠状动脉闭塞是逐渐发生的,而侧支循环较好;合并糖尿病,心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形态学异常,神经纤维减少及破裂,使痛觉冲动传入受阻;心电图不典型,一部分是由于梗死范围小或梗死比较弥散,所产生的异常向量相互抵消,不产生坏死型Q波;一部分是由于梗死未影响到心肌内膜下1/2以上区域,不会影响R波形成;少数是由于多发性梗死,如下壁同时并前壁,使其梗死向量相互抵消,也不产生Q波。
3.3误诊预防对于以下情况即使无胸痛也应想到AMI的可能:以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为主症,特别是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老人;以脑血管病变为首发症状,特别是高龄患者。对于以消化道系统症状、颈肩背疼痛、上肢不适、下颌疼痛、牙痛或咽喉痛为主症的,特别是中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应警惕不典型AMI的存在。上述情况下均须常规行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查,必要时查肌钙蛋白,以免误诊或漏诊。
总之,临床医师应全面检查,对突发不明原因的上腹痛、颈肩背痛、心衰、休克、脑循环障碍等表现而来诊的患者,尤其是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老年患者,须及时动态观察其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变化,应警惕存在不典型AMI的可能,避免误诊。
参考文献:
[2]杨新春,李延辉,王乐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2,340.
[2]曾群.不典型心肌梗死14例临床分析[J].新医学学刊,2008,7(5):1108.
[3]袁红.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4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志,2008,10(8):6908-6909.
[4]宋玉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30例临床分析.中国社区医师,2008,26(1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