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植物学论文_张宜,梁飞,杨涛,孙革

导读:本文包含了古植物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植物学,中国古,植物,生物,年会,学术,化石。

古植物学论文文献综述

[1](2018)在《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8年学术年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古植物学事业的发展,增进学科间交叉和同行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于2018年11月16日-21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产学研基地(宜昌市秭归县)召开了"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8年学术年会",来自全国37单位的150代表参加了本次年会。本次会议学术报告包括66个口头报告和7个展版报告,并印制了会议摘要集(包含80个会议论文摘要)、编制了第51期古植物学简讯。在进行学术交流的同(本文来源于《生物进化》期刊2018年04期)

张宜,梁飞,杨涛,孙革[2](2018)在《“教学-科研-创新”模式下的古植物学课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要求,以此为依据,2016年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制定了相应的全新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科研-创新"一体化建设办学模式,以推动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深度融合,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古植物学课程是这一模式下重点实践课。为了使学生将所学英文知识转化为专业上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古植物学课程选择双语教学手段。具体措施包括:1)使用英文原版教课书,即Taylor等2009年编写的Paleobotany-The Biology and Evolution of Fossil Plants;2)课程教学中逐步使用专业英语讲解专业知识;3)布置中译英和英译中古植物学作业;4)提供学生课堂英文讲演古植物学知识机会。通过这四项举措,全面培养学生将英文知识转化英语表达的能力。为了使学生将所学专业鉴定知识转化为专业鉴定能力,古植物学课程又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具体措施包括:1)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能区分各门类化石的基本特征,而且要让学生观察相关的清绘图、彩图和标本;2)实验课上学生要系统观察和识别主要门类化石;3)实践课要学生要学会使用APP观察和识别现代植物,并以APGIII为体系进行分类;4)考试中引入标本识别题,强化学生对门类植物化石的考核。为了使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上创新创造能力,古植物学课程又采用了组合教学法。具体措施包括:1)课堂教学讲授法与启发式教学法相结合;2)实验教学探索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相结合。探索学习法以个人独立思考为主,而合作学习法以小组智慧为主;3)考试采用固定答案题型与自由答案题型相结合的方法。固定答案题型基于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自由答案题型基于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分析和概括,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说,而后给出验证的实验方案,推测预期的实验结果;4)课程教学活动与创新创业项目及毕业论文相结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科研和创新创业能力。上述叁大措施不仅有力推动了古植物教学,而且使学生研究热情和能力均得到提升。本院学生2016年(2013级)和2017年(2014级)考研率分别达到68%和70%。王蕾同学和韩明慧同学分别在《世界地质》(2015年)和《地质与资源》(2018年)全文发表有关古植物表皮构造精彩的本科毕业论文,还有多位同学与导师合作发表了多篇木化石方面的SCI论文。2015级胡凯等同学在木化石横切面和弦切面揭片技术发展中获得进展。2016级徐亦知、刘炳才、岳宁和刘石团队,在超景深分析表皮构造技术发展中也获得进展,完成了拟投SCI论文手稿,摘要和展板入选第5届国际古生物大会。刘炳才同学代表该团队获得中国古生物学会资助,参加了第5届国际古生物大会。此外,2012级王艺杰等同学获得辽宁省本科生标本竞赛一等奖,2014级徐琦涵同学代表我校首次获得辽宁省本科生工业设计竞赛叁等奖。(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7)

无方[3](2016)在《休赫齐与古植物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古植物学的萌芽以植物化石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古植物学是古生物学叁大支柱之一,而古生物学又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因而叁者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由于植物化石的本身属性、形态、特征,以及研究时依据的原则和使用的术语都和现代植物学基本一致,古植物学也可看作是现代植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人类认识植物化石并据之而逐渐形成一门(本文来源于《生物进化》期刊2016年02期)

王永栋,田宁,董重,谢小平,蒋子堃[4](2015)在《四川盆地早中生代古植物学及其环境背景研究:进展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川盆地是华南十分重要和具有代表性的中生代陆相沉积盆地,其中叁迭系至侏罗系地层发育连续,分布广泛,富含油气和煤炭资源以及多门类动、植物化石,在我国中生代地质学、地层古生物学和能源地质学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尤其重要的是,四川盆地所富含的晚叁迭世和早中侏罗世植物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8-10)

李海锋,李群[5](2014)在《科研科普“双翼”展翅齐飞——记国际着名地质古植物学家李星学院士》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着名的地质古植物学家李星学院士,不仅在地质勘查和古植物研究领域,展现出勤奋专注、刻苦钻研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还在科普教育事业上无私奉献、为国利民,具有强大的责任心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李星学院士"学贵有恒,业精于勤"的一生,使得科研科普双丰收,犹如雄鹰展翅,翱翔在广阔的科学天空。其科研精神渲染了新一代科学工作者和年青学者,引领更多的后继者为国家科学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文来源于《市场周刊(理论研究)》期刊2014年04期)

王秋军,马福军,董俊玲[6](2013)在《甘南野外考察之旅——记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2013年学术年会野外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有人说,和政古生物化石是世界地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也有人说,甘南草原是黄河源头的一颗璀璨的宝石。作为研究地质学及古生物学的我们,早就对号称"黄河古文明窗口"的和政古生物化石和有"世外桃源"之称的甘南草原倾慕不已,仿佛不亲自去走一趟、看一遍,人生便有遗憾似的。在春意盎然的5月,2013年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分会在享有"金城"美誉的兰州胜利召开,在兰州大学古生物研究小组的努力以及各位同行的支持下,会议取得了完满的成功并于19日(本文来源于《生物进化》期刊2013年04期)

李承森[7](2012)在《古植物学名词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联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古植物学研究生活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植物,这些植物以化石标本或者植物遗存的形式保存在沉积地层中。古植物学属于连接地质学和植物学的交叉学科,其名词既具有地学色彩,又具有生物学内涵。本文分析了古植物学名词的构成、来源,以及与相关学科名词的内在关联。(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术语》期刊2012年06期)

舒军武[8](2012)在《第13届国际孢粉学暨第9届国际古植物学联合大会在日本东京顺利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年一次的国际孢粉学和古植物学联合大会(IPCXIII/IOPCIX2012)于今年8月23日到30日在日本东京中央大学顺利召开。本次大会主题是"环境世纪中的孢粉学和古植物学(Palyonlogy and Palaeobotany in the Century of the Environment)"。会议报告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大会主题报告、专题分会报告以及一般会场、公众会场、午餐研讨会和专题研讨会。来自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共514位会议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中国大陆参会代表有69人,主要来自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参与人数名列第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本文来源于《古生物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本刊编辑部[9](2011)在《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学术年会在西双版纳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年11月14~16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顺利召开。来自全国30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共收到64篇论文摘要,交流了45(本文来源于《大自然》期刊2011年01期)

直卉[10](2010)在《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将在云南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定于2010年11月14日—16日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仑镇)举行。这次学术年会将包括学术交流、理事会换届选举和野外考察。会议的主要议题是21世纪的古植(本文来源于《地层学杂志》期刊2010年04期)

古植物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要求,以此为依据,2016年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制定了相应的全新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科研-创新"一体化建设办学模式,以推动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深度融合,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古植物学课程是这一模式下重点实践课。为了使学生将所学英文知识转化为专业上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古植物学课程选择双语教学手段。具体措施包括:1)使用英文原版教课书,即Taylor等2009年编写的Paleobotany-The Biology and Evolution of Fossil Plants;2)课程教学中逐步使用专业英语讲解专业知识;3)布置中译英和英译中古植物学作业;4)提供学生课堂英文讲演古植物学知识机会。通过这四项举措,全面培养学生将英文知识转化英语表达的能力。为了使学生将所学专业鉴定知识转化为专业鉴定能力,古植物学课程又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具体措施包括:1)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能区分各门类化石的基本特征,而且要让学生观察相关的清绘图、彩图和标本;2)实验课上学生要系统观察和识别主要门类化石;3)实践课要学生要学会使用APP观察和识别现代植物,并以APGIII为体系进行分类;4)考试中引入标本识别题,强化学生对门类植物化石的考核。为了使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上创新创造能力,古植物学课程又采用了组合教学法。具体措施包括:1)课堂教学讲授法与启发式教学法相结合;2)实验教学探索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相结合。探索学习法以个人独立思考为主,而合作学习法以小组智慧为主;3)考试采用固定答案题型与自由答案题型相结合的方法。固定答案题型基于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自由答案题型基于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分析和概括,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说,而后给出验证的实验方案,推测预期的实验结果;4)课程教学活动与创新创业项目及毕业论文相结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科研和创新创业能力。上述叁大措施不仅有力推动了古植物教学,而且使学生研究热情和能力均得到提升。本院学生2016年(2013级)和2017年(2014级)考研率分别达到68%和70%。王蕾同学和韩明慧同学分别在《世界地质》(2015年)和《地质与资源》(2018年)全文发表有关古植物表皮构造精彩的本科毕业论文,还有多位同学与导师合作发表了多篇木化石方面的SCI论文。2015级胡凯等同学在木化石横切面和弦切面揭片技术发展中获得进展。2016级徐亦知、刘炳才、岳宁和刘石团队,在超景深分析表皮构造技术发展中也获得进展,完成了拟投SCI论文手稿,摘要和展板入选第5届国际古生物大会。刘炳才同学代表该团队获得中国古生物学会资助,参加了第5届国际古生物大会。此外,2012级王艺杰等同学获得辽宁省本科生标本竞赛一等奖,2014级徐琦涵同学代表我校首次获得辽宁省本科生工业设计竞赛叁等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植物学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8年学术年会[J].生物进化.2018

[2].张宜,梁飞,杨涛,孙革.“教学-科研-创新”模式下的古植物学课程[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3].无方.休赫齐与古植物学[J].生物进化.2016

[4].王永栋,田宁,董重,谢小平,蒋子堃.四川盆地早中生代古植物学及其环境背景研究:进展与展望[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5

[5].李海锋,李群.科研科普“双翼”展翅齐飞——记国际着名地质古植物学家李星学院士[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4

[6].王秋军,马福军,董俊玲.甘南野外考察之旅——记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2013年学术年会野外考察[J].生物进化.2013

[7].李承森.古植物学名词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联性[J].中国科技术语.2012

[8].舒军武.第13届国际孢粉学暨第9届国际古植物学联合大会在日本东京顺利召开[J].古生物学报.2012

[9].本刊编辑部.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学术年会在西双版纳举行[J].大自然.2011

[10].直卉.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将在云南召开[J].地层学杂志.2010

论文知识图

李佩娟

标签:;  ;  ;  ;  ;  ;  ;  

古植物学论文_张宜,梁飞,杨涛,孙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