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条件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条件,亚当斯,主句,英语语法,反馈,策略,连词。
条件句论文文献综述
谷峰,李璠希[1](2019)在《汉译佛经让步条件句中“假使”类连词功能再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假使、正使、假令、设复"等连词在汉译佛经中既引导条件句,也引导让步条件句。过去认为这组连词兼有假设、让步两种功能,但同经异译和梵汉对勘资料不支持这种观点,"假使"类连词虽然可出现于让步句,但它们和让步语义没有固定关联,异译经比勘显示这组连词的语义跟假设连词"若"更接近,虽然它们有时也对应异译本中的"虽、纵",但数量极少,而且相关经本的时代普遍偏晚。汉译佛经中"假使"类连词只有表示虚拟假设一种基本功能。(本文来源于《语言研究集刊》期刊2019年02期)
罗焕,莫树华[2](2019)在《英语A级考试中的条件句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条件句是英语A级考试语法结构题常见的考点。条件句(即条件状语从句)是用来表示假设的主从复合句,可以分为真实条件句和非真实条件句。考生要通过辨别条件句的引导词,找出复合句的主句和从句来学会分析条件句。要更好地备考条件句,考生还应该在A级考试之前认真复习,打好基础,并分析真题,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9年15期)
孙甜甜,李光赫[3](2019)在《日本文学作品中テハ条件句翻译策略定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52部日本文学作品和其汉译本中共选取661个テハ句式例句和与之相对应的661个汉译句,并对该两组之间的关联度(即テハ句式和汉译句之间的关联度)进行函数检验。其结果显示,在单句与复句中的翻译策略不尽相同。而通过本次分析得知:テハ句式中,单句的表示说话时动作的重复与"时而……时而……""常常"及"又"之间双向关联度很高,而表示连续性动作的重复的テハ句式只与"时而……时而……"之间的双向关联度高。在复句中,表示假设条件的テハ句式与"如果……的话"之间双向关联度很高。(本文来源于《日语教育与日本学》期刊2019年01期)
马赫,李光赫[4](2019)在《从函数检验看トスレバ条件句的翻译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トスレバ被翻译为"如果"的情况很多,很容易给人留下トスレバ="如果"的印象。然而,トスレバ的语义有多种,并不是每个例句都可以译作"如果"。本文基于中日文学作品语料库,从中抽取出472个含有トスレバ的例句,将其按照语义进行分类,并整理其汉译形式,然后利用函数检验进行关联度分析,探究其翻译策略。通过本次分析得知:虽然トスレバ的大部分情况均可翻译为"如果",但"确定条件"的トスレバ并没有体现出与"如果"的相关性,且其翻译方法多种多样,十分灵活。(本文来源于《日语教育与日本学》期刊2019年01期)
王春艳,周继宇[5](2019)在《显性与隐性教学结合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研究——以If条件句中虚拟语气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语法在高中生的英语学习中被忽视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枯燥、学习难度大,这是我们中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停滞不前的原因所在。显性语法教学和隐性语法教学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种实践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本文在此背景下,通过一次实验研究,拟对显隐性结合的教学法与单纯的显性教学法进行学习和分析,发掘两种方法在教学实际中的不同特点和作用。(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24期)
田甜[6](2019)在《If条件句中的虚拟语气教学实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拟语气向来是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一个难点。一难在学生的母语中并没有和英语中类似的、通过改变动词的形式来体现虚拟语气的表达方式,故而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二难在传统的语法课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气氛沉闷,课堂效率低。1.教学目标根据本教学内容的的难度和大纲要求,结合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学习特征,笔者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本文来源于《中学生英语》期刊2019年18期)
王林艳[7](2019)在《直接/间接性纠正反馈对英语条件句准确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书面纠正性反馈一直是国外二语写作领域的研究焦点。旨在探索直接和间接的纠正反馈对条件句准确性的影响和对英语学习者的记忆保留程度的影响。为此,选择了80名年龄在17~19岁之间的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前测、干预、后测和延迟后测实验结果显示,直接反馈的即时效果优于间接反馈,间接反馈(间接编码和间接非编码)更有可能积极影响学习者的语法准确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期刊2019年05期)
刘惟,张庆文[8](2019)在《分裂CP假说与英、汉条件句的主句现象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英、汉条件句在主句现象方面表现出的差异,尝试通过分裂CP的测试对英汉条件句在话题化方面表现出的差异进行解释。观察发现,英、汉条件句均不允许出现高位情态词,但英语条件句不允许话题出现,汉语条件句则没有该限制。Haegeman(2010a)提出的世界算子移位的分析方法,虽然可以解释英语条件句的主句现象,但却无法解释汉语条件句可以出现话题的现象。本文认为英汉语条件句在能否出现话题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是由于英汉语在CP分裂方面的参数差异造成的。英语的话题处于分裂CP短语的最左边界位置,会与语力短语和世界算子争夺同一个句法位置,而汉语的话题由于不在边界位置,不会与世界算子产生位置冲突。(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与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孙志林[9](2019)在《立法文本中条件句翻译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律规则是立法文本中最主要的内容。而法律规则往往通过条件句来表达。条件句也是本次翻译任务的难点。研究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和条件句的构成规律是成功翻译条件句的基础。一方面,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有规律。根据最新研究成果,一个法律规则,一般分为两个部分:条件部分(conditions)和法律后果部分(legal results)。条件,是指形成一定法律后果的事实或者条件;法律后果,是在一定的法律事实或者条件下所发生的结果。另一方面,法律规则英文句式有一定规律。在英语立法文本中,法律后果,通常被认为是法律规则的核心,一般用主句表达;条件部分,一般用从句或者类似成分表达。本文在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的逆转换翻译理论(back-transformation translation theory)、卡特福德(J.C.Catford)的翻译转换理论(translation shift theory)和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的翻译叁原则(thre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的基础上,结合立法文本中条件句特点,建立了四步翻译法。该方法的新颖性在于:本方法将传统翻译理论与立法文本特点相结合,制定了立法文本中条件句翻译的具体解决方案,具有独特性和实用性。译者利用本方法可以快速而准确地辨识原文的句子结构和意义单元,并可以翻译成逻辑清晰、专业性强的目标文本。本报告的翻译实践显示这一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立法文本中条件句的翻译问题。四步翻译法的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断句。首先对全句进行分析,找出法律规则中的条件部分(conditions)和法律后果部分(legal results),然后将句子内容分成两部分,即条件部分和法律后果部分。条件部分和法律后果部分的内容一般区别明显,但在英语行文中,有时两者会交叉在一起,需要进行辨别。第一步的断句处理,为进一步分析和转换打下基础。第二步:逆转换。第二步是打破源语的表层语言结构,分解出源语的核心句,从而进入语言的深层结构,为下一步的语义转换做好准备。不同语言之间的表层结构可能存在巨大差异,但是在深层结构相同点更多。语义转换在两种语言的深层结构上转换更为容易。逆转换的操作顺序为:先写法律后果部分的核心句,后写条件部分的核心句。第叁步:正转换。第叁步的目的是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为目标语的表层结构。具体来说,就是把源语的核心句直接转换为目标语的表层结构。这一转换实现了源语到目标语之间的语义传递。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层结构存在巨大差异,在正转换过程中,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不可避免。通过正转换,完成译文的初稿。第四步:重构。第四步的目的是对译文初稿进行全方位完善。法律翻译应以传递源语意义为第一要务,因此,首先,检查译文意义是否完整,译文中的法律规则是否清晰明了。第二,检查译文的用词、句式结构和语体是否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第叁,检查译文语言是否通顺。经过第四步的重构完善,产生最终译文。本文由五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为翻译任务描述,包括翻译材料的选择原因、文本句式特点和翻译难点。第二部分为翻译过程描述,包括翻译计划、译前准备、翻译执行、译后管理。第叁部分为四步翻译法的构建,包括四步翻译法的构建背景、四步翻译法的定义、四步翻译法的描述、四步翻译法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为翻译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和翻译3个典型条件句,即“where条件句”、“if条件句”和“unless条件句”,作者论述了四步翻译法在立法文本翻译中的具体运用过程。第五部分为结论,总结了本报告的主要发现,并说明了不足之处。通过本项目,一方面,作者希望提高立法文本的翻译技能,另一方面也希望可以为其他从事立法文本翻译的译者提供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0)
史红继[10](2019)在《非真值进路下的直陈条件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条件句是逻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在学界也有诸多学术争论。本文关注非嵌套式直陈条件句,在分析和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主观贝叶斯理论对非真值条件进路尝试作创新性的解读和探索。本文第一章主要对条件句分类,确定了直陈条件句的特征;并对直陈条件句的真值条件进路现有研究状况简要分析。第二章阐述了非真值条件进路的起源;并通过区分斯塔尔纳克预设和亚当斯论题的不同来澄清平凡性论证的所驳斥的对象;随后分析了非真值条件进路的理论内核——“条件句概率=条件概率”成立所要面临的问题。第叁章探讨了非真值条件进路结合贝叶斯理论研究的可能性;并通过主观贝叶斯的具体案例阐述了“条件句概率=条件概率”成立的实际意义。第四章,回到非真值条件进路成立的立足点,即直陈条件句是能否看作非命题语句。通过考察现有研究路径的“真值”或“无真值”争论,结合实际情况,笔者认为非真值条件进路有可取之处,并可尝试作为智能技术的理论机制,应用于医疗和教育等诸多领域。非真值条件进路主张以信念度替代真值判断,起源于拉姆齐测验,并在亚当斯论题得以全面发展。亚当斯论题提出条件句的概率由相应条件概率给出,主要关注条件句的可接受程度而不是真值情况。该进路以概率论与条件句逻辑为基础,可以拟合现实世界的知识运用方式,具有潜在的实践价值。非真值进路把条件句蕴涵作概率解释,为以大数据时代下的智能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0)
条件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条件句是英语A级考试语法结构题常见的考点。条件句(即条件状语从句)是用来表示假设的主从复合句,可以分为真实条件句和非真实条件句。考生要通过辨别条件句的引导词,找出复合句的主句和从句来学会分析条件句。要更好地备考条件句,考生还应该在A级考试之前认真复习,打好基础,并分析真题,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条件句论文参考文献
[1].谷峰,李璠希.汉译佛经让步条件句中“假使”类连词功能再析[J].语言研究集刊.2019
[2].罗焕,莫树华.英语A级考试中的条件句探析[J].海外英语.2019
[3].孙甜甜,李光赫.日本文学作品中テハ条件句翻译策略定量分析[J].日语教育与日本学.2019
[4].马赫,李光赫.从函数检验看トスレバ条件句的翻译策略研究[J].日语教育与日本学.2019
[5].王春艳,周继宇.显性与隐性教学结合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研究——以If条件句中虚拟语气教学为例[J].校园英语.2019
[6].田甜.If条件句中的虚拟语气教学实例研究[J].中学生英语.2019
[7].王林艳.直接/间接性纠正反馈对英语条件句准确性的影响[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9
[8].刘惟,张庆文.分裂CP假说与英、汉条件句的主句现象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9
[9].孙志林.立法文本中条件句翻译报告[D].河北师范大学.2019
[10].史红继.非真值进路下的直陈条件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