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生物分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铬污染,耐受菌,筛选,鉴定
微生物分离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雅,左群,刘朝阳,皮海廷,李宁[1](2019)在《Cr(VI)还原微生物筛选、分离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标]本文以分离并获得具有Cr(VI)耐受、还原能力的微生物为目标,[方法]从受污染土壤提取液中富集Cr(Ⅵ)耐受菌株,并对其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实验共筛选出四株具有Cr(VI)耐受、还原菌株,其中2株菌株的Cr(VI)耐受能力较好,W1菌株和W3菌株。这两株菌株均能在铬浓度为100mg/L的培养液中生存,且具有一定的还原Cr的能力。[意义]这两株菌株的筛选、分离与鉴定丰富了处理铬污染微生物的生物资料,对微生物处理重金属污染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32期)
吴亚然,熊汝艳,陈霞霞,贾洪喆,陈锌铖[2](2019)在《食品腌制食盐微生物分离鉴定及风味贡献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盐腌制食品发酵过程中的活性微生物大部分来自食盐,不同种类的高盐微生物决定了我国传统高盐发酵食品的风味。利用微生物组16S sDNA测序及纯培养技术,本项目分析了浙江福建两省沿海叁处晒盐场高盐池卤水中的高盐微生物多样性,在20%盐浓度分离培养条件下,以分子生物学方法,共分离并鉴定了18株细菌,7株古菌,并对上述菌株进行了基于酪蛋白或明胶培养基的胞外蛋白酶活性检测,其中,古菌Halobacterium salinarum具有最好的酪蛋白降解能力,Halorubrum cibarium和Haloarcula argentinensis具有最好的明胶降解能力,在肉制品高盐模拟发酵过程中分别添加上述分离纯培养的微生物,发酵结束后,收集发酵液及气体,以电子鼻技术评价发酵后食品气味特征,并检测发酵液游离氨基酸浓度等重要指标,我们发现Halobacterium salinarum及Halomonas denitrificans在不显着改变发酵品风味的前提下能有更好的游离氨基酸生成,暗示了一种为传统工艺提速的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毛海萍,袁开,金仁耀,冯俊丽,戴志远[3](2019)在《基于传统分离培养和高通量测序分析市售咸鳓鱼中微生物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6种浙东地区市售咸鳓鱼为对象,采用分离培养的方法结合16S rDNA V4可变区高通量测序较为全面地探究其中微生物多样性,并且分析分离菌株氨基酸脱羧酶基因及常见抗生素耐药基因携带情况。试验共分离获得151株可培养细菌,16S rDNA测序将其鉴定至14个属和23个种,其中芽孢杆菌数量最多(98株,64.90%);葡萄球菌其次(20株,13.25%);嗜冷杆菌次之(13株,8.61%)。132株分离菌株携带组氨酸脱羧酶基因,占比高达87.42%;鸟氨酸脱羧酶基因和赖氨酸脱羧酶基因的携带比例分别为46.36%和45.03%。耐药基因携带率处于较低水平。高通量测序研究结果表明,门水平上,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市售咸鳓鱼中主要优势微生物。碱杆菌属(Alkalibacillus)、慢性芽孢杆菌属(Lentibacilus)、狭义梭菌属(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梭菌属(Clostridiaceae)等分别在不同样品中占据较高比例,不同来源样品中微生物多样性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21期)
王彦凤,王志钢,苑琳,郝慧芳,王潇[4](2019)在《微生物分离与鉴定实验模块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设计从富含乳酸菌的样品中分离目标菌,通过多次划线传代,结合形态观察与革兰氏染色,获得纯培养物,接下来通过16sRNA基因序列与使用API 50 CH试剂盒进一步将目标菌鉴定到种。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开展这一综合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良好专业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思能力。(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上旬刊)》期刊2019年11期)
崔月花,董召娣,孙勤富,王仕楷,黄金林[5](2019)在《“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分离和纯化”的实验教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发酵工业菌种分离和纯化"实验模式进行了改进,由过去的以教师为主的实验设计改为由学生主导的实验设计,让学生成为教学模式的主体。经过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和操作技能,又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和专业素养;同时也提升了教师各方面的能力。(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下旬刊)》期刊2019年10期)
李佛生,钟雁翎,吴顺康,冯岚清,胡舒昶[6](2019)在《微生物实验教学中蛭弧菌的分离与鉴定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富集培养后从鱼体表分离得到了有活性的蛭弧菌,双层平板培养后能出现明显的透明状噬菌斑;用银染法染色后观察到蛭弧菌呈逗点状,同时观察到蛭弧菌的连续运动状态;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的鱼体表蛭弧菌与大多数典型蛭弧菌的同源性均较高,最高达99%,可以分类到Bdellovibrio属。该实验内容与生活贴近且涉及实验技术广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为今后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开设综合创新实验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杨瑞娟,王桥美,彭文书,季爱兵,张文杰[7](2019)在《8种市售“金花”茶中微生物的分离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明确不同产地、不同类别的"金花"茶中微生物的区别与联系,为茶叶加工工艺的优化与创新提供理论基础。利用传统培养法结合DNA测序分析,对八种"金花"茶样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出的"金花"菌为冠突曲霉和冠突散囊菌;对"金花"菌以外的其他可培养微生物进行了分离鉴定,所有茶样中均分离出了阿姆斯特丹曲霉(Aspergillus amstelodami)和谢瓦氏曲霉(Aspergillus chevalieri)。8种"金花"茶中均分离得到了"金花"菌,但由于茶叶类别和产地的不同,8种茶样所含的微生物又各有不同,同一类别的茶样中含有的微生物种类更相似。(本文来源于《热带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吴海清,肖萍,何新益,王娜[8](2019)在《“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改革案例——传统发酵食品中乳酸菌的分离 纯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综合性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课的教学质量,课题组针对"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进行了改革,设计了"传统发酵食品中乳酸菌的分离、纯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综合性实验"的案例。该实验项目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好奇心和兴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加工》期刊2019年19期)
李明珠,李翠萍,冯金晓,徐小然[9](2019)在《青岛蓝丰蓝莓表皮微生物分离与初步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蓝莓采收后极易受到微生物的侵染而腐烂变质,为明确蓝莓表皮微生物菌相,确定合理的保鲜方式,以青岛地区蓝丰蓝莓为例,对其表皮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形态学及生理生化鉴定结果对分离得到的微生物进行初步鉴定。结果从蓝丰蓝莓表皮共分离出12株微生物,其中细菌4株,分别为志贺氏菌属、肠杆菌属、短芽孢杆菌属、普通变形菌属;霉菌8株,分别为黄曲霉、黑曲霉、杂色曲霉、圆弧青霉、交链孢霉、毛壳属、桔青霉、毛霉。(本文来源于《武汉轻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康[10](2019)在《自立袋番茄沙司涨袋的微生物分离鉴定和工艺流程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实际生产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自立袋番茄沙司涨袋的原因,验证了微生物的优势菌群和改进生产工艺流程,以达到稳定生产和保障产品质量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山西农经》期刊2019年19期)
微生物分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盐腌制食品发酵过程中的活性微生物大部分来自食盐,不同种类的高盐微生物决定了我国传统高盐发酵食品的风味。利用微生物组16S sDNA测序及纯培养技术,本项目分析了浙江福建两省沿海叁处晒盐场高盐池卤水中的高盐微生物多样性,在20%盐浓度分离培养条件下,以分子生物学方法,共分离并鉴定了18株细菌,7株古菌,并对上述菌株进行了基于酪蛋白或明胶培养基的胞外蛋白酶活性检测,其中,古菌Halobacterium salinarum具有最好的酪蛋白降解能力,Halorubrum cibarium和Haloarcula argentinensis具有最好的明胶降解能力,在肉制品高盐模拟发酵过程中分别添加上述分离纯培养的微生物,发酵结束后,收集发酵液及气体,以电子鼻技术评价发酵后食品气味特征,并检测发酵液游离氨基酸浓度等重要指标,我们发现Halobacterium salinarum及Halomonas denitrificans在不显着改变发酵品风味的前提下能有更好的游离氨基酸生成,暗示了一种为传统工艺提速的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生物分离论文参考文献
[1].王思雅,左群,刘朝阳,皮海廷,李宁.Cr(VI)还原微生物筛选、分离及鉴定[J].科技风.2019
[2].吴亚然,熊汝艳,陈霞霞,贾洪喆,陈锌铖.食品腌制食盐微生物分离鉴定及风味贡献评价[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3].毛海萍,袁开,金仁耀,冯俊丽,戴志远.基于传统分离培养和高通量测序分析市售咸鳓鱼中微生物多样性[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9
[4].王彦凤,王志钢,苑琳,郝慧芳,王潇.微生物分离与鉴定实验模块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
[5].崔月花,董召娣,孙勤富,王仕楷,黄金林.“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分离和纯化”的实验教学设计[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
[6].李佛生,钟雁翎,吴顺康,冯岚清,胡舒昶.微生物实验教学中蛭弧菌的分离与鉴定实验[J].实验室科学.2019
[7].杨瑞娟,王桥美,彭文书,季爱兵,张文杰.8种市售“金花”茶中微生物的分离鉴定[J].热带农业科学.2019
[8].吴海清,肖萍,何新益,王娜.“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改革案例——传统发酵食品中乳酸菌的分离纯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综合性实验[J].农产品加工.2019
[9].李明珠,李翠萍,冯金晓,徐小然.青岛蓝丰蓝莓表皮微生物分离与初步鉴定[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9
[10].李康.自立袋番茄沙司涨袋的微生物分离鉴定和工艺流程探讨[J].山西农经.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