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性命之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性命,周敦颐,之学,之道,理学,苏轼,儒家。
性命之学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1](2015)在《邵雍思想中的性命之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性命之学在邵雍学说中占有比较独特的地位,其学贯儒道二教,并在人性学说上将两家的思想加以融合,建构了一套独特的思想学说。在人性论方面秉承着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并使之与道家的自然学说相融合,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融合在一起,其从人的自然属性方面入手,指出人灵于万物,同时又以儒家的道德属性为终点,以仁义礼智等来论述性命之学,为后世人性学的发展提供一种发展之路。(本文来源于《衡水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李丕洋[2](2012)在《略论儒家天人性命之学与释、道思想的历史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自先秦开始,就有一套自己的生命智慧与心性哲学,是"天人性命之学"的滥觞。两汉之后,儒学发生了异化,这套"天人性命之学"渐渐被世人所淡忘,而佛、道二教却广为传播,长足发展,它们所发现的生命智慧与心性哲学的思想成果,既刺激了儒家学者,又为儒学提供了可资利用的思想材料。宋明理学兴起之后,儒家学者借"他山之石",重新发掘儒家固有的生命智慧与心性哲学,使之发展成熟,蔚为大观。由此可见,文化思想的多元交融对于社会文明的前进和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夏世华[3](2012)在《德、位张力与先秦儒家的性命之学——对楚简《唐虞之道》第14至29号简的思想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系统解读了楚简《唐虞之道》第14至29号简的思想内涵及脉络,认为这部分简文首先通过尧成为天子之原因的追问,突出了德与位的张力问题,即在应然之理上,有位必当有德,但就实然之事看,有德未必有位。简文对这一德位张力有两个层面的解决方案:一方面,要求有德无位者全力修德,谨守性命,安于时命,养成恒常如一的圆满德行,从而能在得位而治时能"利天下而弗利";另一方面,要求有位者透悟性命之正,从而能主动尚德授贤、退而养生,这既能使贤者居位而利天下,又能退而养生以自利。简文将"七十致政"之礼普遍化,试图断绝天子终身制的构想,也具有深刻的政治哲学意义。(本文来源于《求是学刊》期刊2012年02期)
金生杨[4](2011)在《北宋非性命学的兴起与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学原典的基础上,在融会叁教、复兴儒学的时代呼唤下,北宋儒家学者吸收佛、道之说,深述性命义理,逐渐建构起形而上的新儒学。与此同时,以欧阳修、司马光、苏轼、苏辙为代表,对性命学展开了激烈的批判。他们的非性命学基于排斥佛老、重振纲常,崇实黜虚、提倡实学,批判王安石变法而立论,先见性地揭示了性命学空谈不实之弊。随着性命学成为时代风尚,他们又向性命学方向转变,以自己独特的性命之学来批判现有性命学的不足,显示出学术发展的多元化,更折射出学术发展的曲折与必然。(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5期)
叶平[5](2010)在《苏轼、苏辙的“性命之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秦至汉唐的儒学以论证和实现社会政治制度为主,对于道德性命讲得不多。北宋初期的儒学复兴,主要集中于政治理想层面,也并没有将道德性命之学当做最重要的问题加以研讨。这个问题最初由王安石开启,后来由二程等理学家进行开拓与发挥,使之成为理论焦点。古文运动中的欧阳修一派对于性命之学采取了回避或反对的态度,苏轼、苏辙的观点在这一派中比较有代表性。他们认为,孔子罕言性命,性命之学皆后起,不是圣人的遗旨。性命不可见、不易讲,也无益于人事,因此主张不谈性命。但为了反对世人谈性命的风气,他们对这个问题还是多有论述,这就是二苏所谓的"性命之学",其实质是一种反对侈言性命的思想。(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汪学群[6](2010)在《张尔岐的天人性命之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清初着名学者张尔岐作为朴学家为人所知,但他除了从事考据之外,也关注思想,学术界对这方面的研究阙如。本文围绕着辨志、天人之际、性命之辨等问题对张尔岐的思想进行梳理,试图揭示其思想特色及贡献,或许对全面把握张尔岐的学术思想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期刊2010年00期)
赵载光[7](2009)在《周敦颐的易学性命之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宋明道学的核心是天道性命之学。周敦颐以《周易》的太极阴阳理论构建了一个有机论的宇宙模式,本太极以立人极。他将《易传》的"继善成性"论与《中庸》的"诚者天之道"相结合,以"诚"作为性命之本,奠定了宋明易学性理之学的新方向。(本文来源于《周易研究》期刊2009年04期)
郄普[8](2009)在《略论孔子的性命之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孔子言性与天道之不可闻,自子贡即始叹之。然孔子寡言性而屡言命也,不论其屡言命还是寡言性,都是其"道一以贯之"的表现。本文即通过粗略地分析,以探求出孔子透露了天道之精义的端倪,探寻出孔子寡言性的旨要所归。(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09年07期)
祝尚书[9](2008)在《王安石“道德性命”之学及其对科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述并揭示王安石"道德性命论"及其实质,以及它对北宋中后期科举考试的介入和影响,并论旧党与科场道德性命之学的斗争。当日根据"道德性命论"写作的时文,尚有极少篇章流传至今,亦略为举论,以窥当时学风、文风之一斑。由此说明,让尚在探讨中的不成熟的哲学理论指导包括科举改制在内的社会变革,风险很大,影响也相当消极。(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1期)
霍克功[10](2006)在《道教性命之学 内丹》一文中研究指出道教内丹学也称性命之学,它是以道教宇宙观、神仙信仰、人体生成观、天人合一、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传统医学的气血、经络、穴位和脏腑学说为生理基础,以心性论为心理基础,以性命为修炼对象,以人体先天精、气、神为药物(原料),以人体为丹房,丹田为炉(本文来源于《中国宗教》期刊2006年12期)
性命之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儒家自先秦开始,就有一套自己的生命智慧与心性哲学,是"天人性命之学"的滥觞。两汉之后,儒学发生了异化,这套"天人性命之学"渐渐被世人所淡忘,而佛、道二教却广为传播,长足发展,它们所发现的生命智慧与心性哲学的思想成果,既刺激了儒家学者,又为儒学提供了可资利用的思想材料。宋明理学兴起之后,儒家学者借"他山之石",重新发掘儒家固有的生命智慧与心性哲学,使之发展成熟,蔚为大观。由此可见,文化思想的多元交融对于社会文明的前进和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性命之学论文参考文献
[1].刘洋.邵雍思想中的性命之学[J].衡水学院学报.2015
[2].李丕洋.略论儒家天人性命之学与释、道思想的历史关联[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3].夏世华.德、位张力与先秦儒家的性命之学——对楚简《唐虞之道》第14至29号简的思想解读[J].求是学刊.2012
[4].金生杨.北宋非性命学的兴起与转变[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5].叶平.苏轼、苏辙的“性命之学”[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
[6].汪学群.张尔岐的天人性命之学[J].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2010
[7].赵载光.周敦颐的易学性命之学[J].周易研究.2009
[8].郄普.略论孔子的性命之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
[9].祝尚书.王安石“道德性命”之学及其对科举的影响[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10].霍克功.道教性命之学内丹[J].中国宗教.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