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铬细菌论文_邓红艳,陈刚才,叶姜瑜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铬细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细菌,沉积物,抗性,深海,浓度,科学技术,抑制。

抗铬细菌论文文献综述

邓红艳,陈刚才,叶姜瑜[1](2015)在《一株抗铬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还原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拟通过筛选出高效还原Cr(Ⅵ)的菌株来修复铬污染土壤,从重庆废弃化工厂铬污染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高效还原菌株,对该菌进行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研究,并结合分子生物学进行测序分析,同时对该菌在不同条件下还原Cr(Ⅵ)的能力进行检测,探讨了p H值、接种量、初始Cr(Ⅵ)质量浓度及温度对Cr(Ⅵ)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革兰氏阳性杆菌,命名为NO.1。经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 DNA序列比对分析,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相似度为99%)。该菌株具有较强的还原Cr(Ⅵ)的能力,在p H=8.0、接种量50%(体积分数)及30℃条件下,100 mg/L的Cr(Ⅵ)在处理3 d后可基本被还原。研究表明,该细菌有望用于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马沁沁,曹旭霞,罗雯,李佳,雍彬[2](2013)在《一株抗铬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长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六价铬C(rⅥ)具有较强溶解性、迁移能力、生物相容性和热稳定性,可被人体吸收,且毒性很大。铬在工业中的广泛使用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从土壤中分离的抗铬细菌可以用于去除受污染环境中的六价铬。自重庆市秀山县某矿厂铬渣堆放场周围的土样中分离筛选出15株抗铬菌株,其中菌株C-10对C(rⅥ)有较高抗性和去除率,C(rⅥ)对菌株C-10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2 800 mg/L;在C(rⅥ)浓度为200 mg/L时,C-10对六价铬的去除率达到70.4%。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分析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C-10被鉴定为一株纤维化纤维菌(Cellulosimicrobium cellulans)。研究pH和温度在铬环境下对抗铬菌株C-10生长的影响,发现在C(rⅥ)浓度为200mg/L时,C-10菌株在pH 8.0、温度30℃条件下生长状况最好。C-10菌株为微生物修复C(rⅥ)污染提供了可能的菌种资源。(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3年09期)

谭怀琴,高焕方,周航,刘益风,沈方洲[3](2011)在《抗铬细菌解毒铬渣(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铬渣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六价铬,是最危险的固体废物之一。从铬渣中分离得到能够有效去除六价铬的细菌菌株。本实验研究了铬渣加入量、初始pH值、温度和摇床转速等因素对铬渣解毒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铬渣加入量的增加,解毒效果呈下降的趋势,利用混合菌解毒铬渣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0℃,pH=7.0,摇床转速=150rpm。铬渣的解毒实验显示铬渣的解毒和微生物的生长密切相关,六价铬的去除主要发生在最初的24小时内,即混合菌的对数生长期。同时,混合菌能有效提高六价铬的浸出速度并去除已浸出的六价铬。(本文来源于《2011污染场地修复产业国际论坛暨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1-10-26)

程国军,胡光济,李友国[4](2008)在《抗铬(Ⅵ)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铬(Ⅵ)还原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湖北省某重金属矿区的土样中分离出一株能在15 mmol/L的Cr(Ⅵ)培养基上生长的菌株(MDS08).经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和16S rDNA同源性比较,该菌株被初步鉴定为Bacillus luciferensis.通过测定MDS08对7种重金属的最低抑制浓度,可知其对多种重金属都具有较高的抗性.将MDS08接种到含0.2 mmol/L的铬(Ⅵ)的LB液体培养基中,24 h对铬(Ⅵ)的还原率达到99%.研究表明:MDS08可以用于重金属污染区六价铬的微生物修复.(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3期)

裴耀文,骆祝华,黄翔玲,王琳,叶德赞[5](2004)在《深海抗铬(Ⅵ)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铬(Ⅵ)还原能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 引言随着采矿业的发展和重金属在工农业等诸多领域的应用,排放到环境中的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大大增加.重金属进入环境后不能被生物降解而只能发生各种形态间的相互转化和迁移,当被低等生物富集后,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破坏生物体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危害人体健康.业(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中文版)》期刊2004年02期)

抗铬细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六价铬C(rⅥ)具有较强溶解性、迁移能力、生物相容性和热稳定性,可被人体吸收,且毒性很大。铬在工业中的广泛使用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从土壤中分离的抗铬细菌可以用于去除受污染环境中的六价铬。自重庆市秀山县某矿厂铬渣堆放场周围的土样中分离筛选出15株抗铬菌株,其中菌株C-10对C(rⅥ)有较高抗性和去除率,C(rⅥ)对菌株C-10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2 800 mg/L;在C(rⅥ)浓度为200 mg/L时,C-10对六价铬的去除率达到70.4%。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分析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C-10被鉴定为一株纤维化纤维菌(Cellulosimicrobium cellulans)。研究pH和温度在铬环境下对抗铬菌株C-10生长的影响,发现在C(rⅥ)浓度为200mg/L时,C-10菌株在pH 8.0、温度30℃条件下生长状况最好。C-10菌株为微生物修复C(rⅥ)污染提供了可能的菌种资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铬细菌论文参考文献

[1].邓红艳,陈刚才,叶姜瑜.一株抗铬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还原特性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

[2].马沁沁,曹旭霞,罗雯,李佳,雍彬.一株抗铬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长条件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

[3].谭怀琴,高焕方,周航,刘益风,沈方洲.抗铬细菌解毒铬渣(英文)[C].2011污染场地修复产业国际论坛暨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4].程国军,胡光济,李友国.抗铬(Ⅵ)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铬(Ⅵ)还原能力[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5].裴耀文,骆祝华,黄翔玲,王琳,叶德赞.深海抗铬(Ⅵ)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铬(Ⅵ)还原能力的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4

论文知识图

$株菌在不同六价铬浓度下的生长情况株菌在200mg"L-铬浓度下对六价铬的去...菌株C-10在不同六价铬浓度下的生长情况亚胺与不同金属形成配位化合物的结构...

标签:;  ;  ;  ;  ;  ;  ;  

抗铬细菌论文_邓红艳,陈刚才,叶姜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