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密炼机变速混炼工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唐帆,聂卫云,路丽珠[1](2021)在《橡胶混炼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方法》文中提出从混炼工艺和混炼设备两个方面分析橡胶混炼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方法。改善混炼工艺如采用高速或变速混炼工艺、低温一次法混炼工艺等可以提高混炼胶性能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调整湿法混炼喷射压力,在白炭黑胶料混炼过程中加入干冰,外加适当功率及时间的超声波作用辅助混炼可以提高配合剂的分散性和混炼胶的综合性能;对混炼设备内表面进行良好的涂层点焊,可以延长混炼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这些方法对于提高混炼胶性能及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污染等具有突出的作用。
李群[2](2019)在《串联密炼机工艺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伴随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同时人民对于环境保护、安全意识也越来越强,也对轮胎性能提出更高的需求,这也加快了中国轮胎公司对高性能轮胎的研究和开发。高性能轮胎主要表现在低滚阻、高湿抓及低噪音,这三项性能组成轮胎的标签等级。目前欧盟率先正式实施了轮胎标签法,美国、日本及我国也相继发布了相关方案。从目前轮胎开发技术来看,白炭黑的应用是高性能轮胎的开发关键技术之一,而传统密炼机用于高填充白炭黑胶料的混炼是非常困难,不仅段数多,能耗大,而且易焦烧,白炭黑分散也不好。为了解决白炭黑胶料混炼工艺难题,公司引进串联低温一次法设备,通过对该设备的工艺研究,开发出了一套串联低温一次法混炼工艺设计方案,实现高填充白炭黑胶料的混炼,为公司开发高性能轮胎打下坚实基础。为合理的对串联低温一次法设备进行工艺设计,本论文进行相关文献的查阅和了解同行对串联密炼机的应用情况,形成了工艺设计的理论知识,并通过大量的基础实验,验证的理论的正确性,形成了完整的串联低温一次法混炼工艺设计方案。以据工艺设计方案,通过实际配方的试验,得出以下结论:串联低温一次法相比传统密炼工艺,其炭黑分散明显提升约1-2个等级,硫黄分散度提升20%-30%,其物理机械性能一致,但滚阻明显降低,轮胎标签等级提升约1个级别,同时串联低温一次法可以大大降低能耗及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计算得出能耗可以降低25%-35%,生产效率提升25%-45%。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串联低温一次法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经验,为民族品牌轮胎提高在国际的地位,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持。
孙茂忠[3](2019)在《BB430密炼机混炼工艺的研究》文中提出BB430密炼机是近年来从日本引进的大型橡胶工业用密炼机,其具有的恒温混炼功能、可变间隙密炼技术(VCMT)的六棱高效剪切型WI转子和稳定的高转速输出等优点使该设备具有优异的混炼加工性能。但在BB430密炼机的应用过程中,尚缺乏对其密炼工艺的系统研究。本文主要基于BB430密炼机的特点从恒温混炼时间对白炭黑的分散影响、加料顺序对混炼质量和物理性能的影响以及高速混炼工艺对加工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为优化加工性能、提高物理性能、提升工业生产效率提供了依据。1.BB430恒温混炼功能对白炭黑分散的影响。在硅烷化反应过程中,白炭黑表面的亲水性变成了疏水性,从而提高了填料与聚合物的相容性。试验设计了相同恒温反应温度、不同恒温反应时间制备混炼胶,并对混炼胶的加工性能、硫化胶的动态机械性能进行测试,评估硅烷化反应时间对加工性能以及动态机械性能的影响。动态热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反应时间150s时制得的混炼胶在0℃的tanδ数值最佳,具有最好的加工性能和抗湿滑性能。随着硅烷化反应时间的增加,混炼胶在60℃时的tanδ值逐渐降低,其中,反应时间200s时制备的混炼胶具有最佳的滚动阻力性能。2.加料顺序对混炼胶性能的影响。基于BB430密炼机独有的6WI转子,在相同的转速、转矩和填充系数工艺条件下,生胶、化学药品、环保油和炭黑在不同的工艺时间节点投料,造成物理混合和化学反应的差异,从而影响混炼胶的加工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多种混炼工艺制备的混炼胶的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生胶、小药、炭黑同时加入混合,然后在110℃加油的混炼工艺,可制得具有最优综合性能的混炼胶。3.高速混炼工艺对加工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影响。基于BB430稳定的高转速输出,采用生胶、小药、炭黑同时投料混合一段时间后再加入环保油的工艺,或采用生胶、小药、炭黑、环保油同时投料工艺,并选配5560rpm的高转速混炼工艺所制得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可相当于或优于生胶小药、炭黑、环保油依次投料且使用中等转速的传统混炼工艺制得的胶料,而胶料的分散性和加工性能优于传统混炼工艺胶料,同时可提高生产效率20-27%。
徐唯易[4](2018)在《炼胶工艺参数与门尼粘度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橡胶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在各行各业中应用广泛。密炼机作为橡胶加工中非常重要的设备,其混炼工艺方法对混炼胶的加工性能及制品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了密炼机的混炼温度、混炼时间、混炼能量和瞬时功率等工艺参数的变化对胶料的门尼粘度的影响规律,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在查阅一系列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密炼机混炼机理,尤其针对混炼时间、混炼温度、混炼能量、瞬时功率、上顶栓压力等几个混炼工艺参数对混炼胶门尼粘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其次,针对性的选择了胎面配方、帘布配方一段母胶、帘布配方终炼胶等典型天然橡胶与各类配合剂加工后的混炼胶材料,分别设计了炼胶时间与功率并用、炼胶时间与能量并用、炼胶时间与温度并用、炼胶温度与功率并用来控制门尼粘度的试验,表征评价了二类混炼工艺设计方式,一类是温度允许波动范围较宽的混炼胶加工,如胎面配方及帘布胶一段母胶配方。另一类是对温度敏感的混炼胶加工,如硫磺份数较高的帘布终炼胶配方。最后,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运用Minitab统计分析软件建立了炼胶时间及功率与门尼粘度、炼胶时间及能量与门尼粘度、炼胶时间及温度与门尼粘度、炼胶温度及功率与门尼粘度的四类工程数学模型,通过数据统计与理论分析,揭示了混炼时间、混炼温度、混炼能量、瞬时功率等工艺参数对门尼粘度的影响规律,并将其投入实际工业生产中进行了工程验证。
王瑾[5](2018)在《白炭黑—炭黑并用补强溶聚丁苯橡胶在绿色轮胎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和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枯竭,市场上迫切需求绿色环保型轮胎。绿色轮胎的胎面胶的性能不仅与生胶种类有关,还与补强填料有关。溶聚丁苯橡胶(SSBR)在绿色轮胎胎面胶中使用较多,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湿滑性。另外,白炭黑填充胶料具有较低的滚动阻力和较高的抗湿滑性,但耐磨性较差,而炭黑填充胶料的耐磨性好,但滚动阻力较高,通过白炭黑/炭黑并用填充橡胶就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协同效应,以期获得绿色轮胎最佳的配方和工艺参数。本论文主要研究白炭黑/炭黑补强溶聚丁苯橡胶体系。对白炭黑/炭黑并用比对溶聚丁苯橡胶综合性能影响的进行了总结分析和实验论证。大多数物理机械性能随着白炭黑含量增加均呈上升趋势,硫化胶的抗湿滑性能变好,结合胶含量增加,滚动阻力降低,但硫化胶的耐磨性降低;同时由SEM分析表明随着白炭黑添加比例的升高,双相填料在SSBR2564S胶料中分散能力变好。当白炭黑和炭黑并用比在60/20时,混炼胶的综合性能最佳。当白炭黑1165MP与炭黑以60/20并用时,通过改变炭黑粒径的大小,发现对SSBR2564S综合性能产生影响。炭黑粒径越小,越容易吸附硫化促进体系,对SSBR2564S胶料的补强作用越明显,但在体系中的分散性越差;随着炭黑粒径的增大,加工性能变好,但大多数物理机械性能降低,其中炭黑N330与白炭黑并用时,有较好的协同效应。考察了不同Si69偶联剂用量对于胎面胶性能影响。研究表明:Si69的添加能够提升填料与聚合物的相容性,减少白炭黑自聚现象,提升补强效果,但是白炭黑的量是固定的,由于多余的Si69会起增塑剂作用,故混炼胶的大多数物理性能基本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Si69用量在6phr时,混炼胶的综合性能最佳。详细分析了混炼工艺(密炼机转子转速和促进剂DPG加入顺序)对白炭黑1165MP/炭黑N330补强SSBR2564S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炼机转子转速的提高,可以防止过早硫化的发生,提高操作安全性。转速的提升,白炭黑分散的速度大于团聚的速度,填料分散性改善,动态力学性能也对应提升。SSBR2564S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在转速在80r/min时最佳;促进剂DPG在一段混炼阶段加入时,橡胶-填料-促进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硅烷化反应效率提高,填料分散性改善,加工安全提高,共混体系的Payne效应变弱,有利于改善滚动阻力,但抗湿滑性变差。
边慧光,胡纪全,汪传生,吕炜帅[6](2017)在《同步转子密炼机变速混炼工艺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文中研究同步转子密炼机混炼过程中几种不同变速混炼工艺对混炼胶的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良好的变速混炼工艺不仅能满足工艺性能和物理性能的要求,而且与匀速混炼相比,采用变速混炼工艺可以减少能耗、提高混炼胶质量。
杨洪于[7](2017)在《同速同向转子密炼机的混炼机理及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密炼机的发展见证了混炼技术由发明试用到不断创新改进的历程。无论是作为独立混炼设备,还是作为组合式混炼生产线(低温一次法、串联式密炼、连续式混炼)的重要部件,密炼机在混炼过程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对于同向转子密炼机,美国的DouglasW.macLeod在经过长期的研发设计后,申请了同向啮合型转子密炼机专利。1999年,青岛科技大学首次提出了剪切型同速同向转子密炼机的设计方案,再次肯定了剪切型同速同向转子密炼机混炼的优势,但因剪切型同速同向密炼机的吃料效果欠佳而未取得突破性的应用进展。课题主要对同速同向转子的混炼机理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在此过程中,研制了试验用密炼机平台,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本文所完成的具体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论文在查阅和分析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实验和力学分析,提出了“剪切—挤压—拉伸三力学综合作用”的混炼机理。分析了胶料处于弹性、粘弹性的“类固态”时,剪切、挤压紧致化作用对胶料混炼的作用,以及随着剪切升温,胶料处于粘流态的“类液态”时,拉伸折叠、拉伸流动、剪切流动以及挤压紧致化作用对橡胶基体与补强剂粒子间形成高度“结构化”的三维粘弹性结构的影响。2.依据“剪切—挤压—拉伸三力学综合作用”混炼机理,分析了同速同向转子在密炼室各部位的混炼作用及效果,进而优化、改进了同速同向密炼机转子的构型,并通过对上顶栓结构的优化设计,提高了同速同向转子密炼机的吃料能力。3.创新性地将3D打印技术与可视化混炼检测技术相结合。研制出了可验证密炼机转子混炼性能的微型可视化密炼机测试平台,提出了一套从“转子多级参数化软件设计、转子混炼性能软件模拟、转子优化设计、3D高效高精度打印转子、可视化转子实验平台实验,再到密炼机小试、中试以及产业化的转子研发方案,设计了相关软件并试制出了微型可视化密炼机试验平台。4.研制出了既可测试吃料能力和又能反映胶料混合性能的剪切型和啮合型两种类型转子密炼机测试平台,一种测试平台可以进行同向同速剪切型、异向同速剪切型、同向异步剪切型、异向异步剪切型四种类型转子的试验测试;另一种测试平台可以进行同向啮合与异向啮合型两种类型转子的试验测试。5.研发了一种新型正弦式变速混炼工艺技术。通过改进测试机台的控制软件,对正弦式混沌混炼与传统恒速混炼工艺进行了实验对比研究,分析了波峰速度、波谷速度对混炼的影响以及速度变化对胶料轴向、周向、径向方向的混炼影响,进而研发出了正弦式变速混炼工艺技术。同时用EDEM模拟了传统同向转子密炼机与异向转子密炼机的流动特性和分布混炼能力,从而优化了新型转子结构的设计。6.基于所研发的试验平台,制定试验方案,在相同工艺参数条件下,对同速同向转子、同速异向转子、异速同向转子、异速异向转子进行了实验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同向转子密炼机混炼胶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4.6%、炭黑分散度提升6%,其撕裂强度等机械性能也明显提升,胶料的升温速率慢,适宜于热敏性材料的混炼。
王占光[8](2016)在《密炼机混炼工艺参数的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密炼机的生产过程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由于诸多因素的干扰,混炼工艺完成后胶料的物理性能不稳定。由于混炼过程胶料的受热过程是影响胶料性能的关键,本文提出了混炼过程中根据混炼温度曲线对转子转速和冷却水温度进行调整,使得胶料受热过程尽可能相似,然后通过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对排胶指标进行预测和修正,从而保证密炼机生产的混炼胶物理性能稳定。本文以某公司橡胶自动生产线为基础,介绍了密炼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阐述了密炼机的混炼工艺,分析了密炼机的控制系统。密炼机的控制系统主要控制上顶栓压力、冷却水温度和转子转速三个工艺参数,结合参数的工艺需求,给出了调整工艺参数的实现方法。改变混炼工艺参数会影响排胶的控制指标,为了便于过程控制中修正控制指标,建立了工艺参数与控制指标之间的数学预测模型,对比了多元线性回归、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算法的预测结果,结果证明支持向量机算法在混炼指标预测上具有优越性。本文针对转子转速和冷却水温度两个工艺参数进行了深入地研究。转子转速是唯一能够立即改变混炼状态的控制参数。根据转子转速与混炼温度之间的关系,本文建立了计算模型和类比模型,针对类比模型设计了参数白整定模糊PID控制器,对比了模糊PID与传统PID仿真结果,发现模糊PID具有更好的动态特性。冷却水温度是混炼过程的重要参数。根据密炼机温度控制系统,本文设计了基于永宏PLC的温度控制实验,实验发现在PLC中进行PID参数的在线修正是必要和可行的,然后提出了PLC中进行PID参数在线修正的实现方法,并且进行了仿真分析。
安帅[9](2013)在《橡胶全自动开炼机的研制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开炼机是最早出现的炼胶设备,由于自动化程度低,工作环境差,工人劳动强度大等原因,导致了开炼机在橡胶工厂中的应用越来越边缘化,有逐步被自动化程度高、环保性好的密炼机所取代的趋势。但开炼机具有炼胶温度低的优点,对橡胶分子链氧化破坏作用少,炼胶质量比密炼机等高温炼胶的方式更好,因此如何使开炼机扬长避短,提高其自动化程度,发挥其低温炼胶的特点,是目前很多橡胶工厂的共识,也是炼胶技术及装备发展的趋势。尤其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低温一次法炼胶工艺,充分利用了开炼机的优点,将开炼机的应用提高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从而也对开炼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正是针对上述现状,对开炼机自动炼胶的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设计并研制出了全自动开炼机实验平台,并在该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实验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炼胶设备和工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开炼机炼胶过程机理的分析,研究了开炼机工艺参数与炼胶过程的关系,建立了数学及物理模型。2、并在此基础上,对全自动开炼机进行了系统设计,研制出了全自动开炼机实验机台,具有辊距自动调整、辊温自动控制、辊速和速比自动调整、自动翻胶及捣胶、自动测量辊筒温度、辊距和横压力等功能。同时具有参数设定、显示、记录、存储、输出、打印等功能。3、针对本实验平台及全钢子午胎胎面胶配方,进行了最佳工艺参数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到了全自动开炼机实验平台的最佳工艺参数:辊距为0.7mm,辊速为32r/min,速比为1:1.2,混炼温度为50℃,混炼时间为14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开炼机炼胶可以得到较好的炼胶质量。4、在上述最佳工艺参数的条件下,对本实验平台和传统开炼机实验平台的炼胶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能耗方面,全自动开炼机相比传统开炼机能够节能11%;在胶料性能方面,全自动开炼机硫化胶性能相比传统开炼机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炭黑分散度和撕裂强度有了10%以上的提高。5、对全自动开炼机和传统开炼机的炼胶过程和混炼胶质量稳定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比结果显示,全自动开炼机炼胶过程的能耗曲线和混炼胶的物理机械性能曲线相比传统开炼机比较平稳、数值波动较小,说明其炼胶过程和混炼胶质量在稳定性和均一性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
张晨光,张峻,孙玉俊,于泽,阎美艳[10](2012)在《F440型密炼机的结构特点和工艺特性》文中指出介绍F440型密炼机结构特点和混炼工艺特性。F440型密炼机特点是转子端板加装了冷却水道、采用了NST转子、完善了轴承设计、配置了液压系统以及配有3区段加热冷却温控系统,采用F440型密炼机变速混炼工艺,可以省却天然橡胶塑炼,改善炭黑分散度,提高胶料的均匀性和混炼质量,同时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二、密炼机变速混炼工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密炼机变速混炼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橡胶混炼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混炼工艺 |
1.1 高速混炼工艺 |
1.2 变速混炼工艺 |
1.3 低温一次法混炼工艺 |
1.4 湿法混炼工艺 |
1.5 干冰辅助白炭黑胶料混炼 |
2 混炼设备 |
2.1 混炼室涂层 |
2.2 外加超声波辅助混炼 |
3 结语 |
(2)串联密炼机工艺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密炼设备发展史概述 |
1.2 密炼生产线组成 |
1.2.1 上辅机系统 |
1.2.2 密炼机主机 |
1.2.3 下辅机系统 |
1.3 密炼工艺发展 |
1.3.1 传统多段混炼 |
1.3.2 低温一次法混炼 |
1.3.3 串联密炼混炼工艺 |
1.3.4 串联低温一次法混炼工艺 |
1.4 密炼机控制系统 |
1.5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
1.6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串联密炼低温一次法混炼设备配置 |
2.1 设备主体配置概述 |
2.2 密炼机上辅机系统 |
2.2.1 胶料称量输送装置 |
2.2.2 炭黑上辅机系统 |
2.2.3 油料称量输送装置 |
2.3 串联式密炼机主机 |
2.3.1 上密炼机 |
2.3.2 下密炼机 |
2.4 下辅机系统 |
2.4.1 双螺杆挤出压片机 |
2.4.2 低温一次法混炼开炼机组 |
2.4.3 出片机 |
2.4.4 胶片冷却线装置 |
2.4.5 收片装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串联密炼机低温一次法混炼工艺设计 |
3.1 串联密炼机与低温一次法混炼工艺时间匹配性研究 |
3.2 串联密炼机低温一次法混炼工艺参数设定 |
3.2.1 串联密炼机恒温时间对胶料物性的影响 |
3.2.2 开炼机积胶量计算 |
3.2.3 开炼机加入硫化体系的时间研究 |
3.2.4 开炼机混炼时间长短对门尼的影响 |
3.2.5 开炼机大小辊矩对物性的影响 |
3.2.6 开炼机辊温的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串联密炼低温一次法混炼工艺研究 |
4.1 炭黑胶料工艺研究 |
4.1.1 胶料配方 |
4.1.2 胎面胶B串联低温一次法混炼工艺 |
4.1.3 胎面胶B性能分析 |
4.1.4 生产效率及能耗对比 |
4.1.5 小结 |
4.2 白炭黑胶料工艺研究 |
4.2.1 白炭黑用量在60份及以下胶料混炼工艺研究 |
4.2.2 白炭黑用量在60份以上胶料混炼工艺研究 |
4.3 硅烷化反应最佳时间的确定 |
4.3.1 硅烷化反应机理的理论阐述 |
4.3.2 硅烷化反应表征的思路 |
4.3.3 试验方案 |
4.3.4 试验结果 |
4.4 串联低温一次法混炼工艺优化 |
4.4.1 串联低温一次法胶料粘辊筒现象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
4.4.2 串联低温一次法混炼工艺改进思路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BB430密炼机混炼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混炼概述 |
1.2 混炼设备的发展和分类 |
1.2.1 开炼机 |
1.2.2 密炼机 |
1.2.3 连续混炼设备 |
1.3 密炼机及其工艺 |
1.3.1 密炼机的混炼机理及其主要参数定义 |
1.3.2 密炼机的分类 |
1.3.3 密炼机塑炼、混炼工艺 |
1.4 密炼工艺研究 |
1.4.1 常用胶料的混炼工艺特征 |
1.4.2 配合剂的混炼工艺特征 |
1.4.3 密炼机的混炼工艺发展 |
1.4.4 常见混炼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 |
1.4.5 最新的混炼工艺研究进展 |
1.5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5.1 白炭黑混炼的研究 |
1.5.2 混炼加料顺序的研究 |
1.5.3 高速混炼的研究 |
1.6 研究目的和方法 |
1.6.1 恒温混炼工艺对白炭黑分散性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
1.6.2 投料顺序对混炼效果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
1.6.3 高速混炼工艺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
1.7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恒温混炼对白炭黑分散性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样品制备 |
2.2.4 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物理机械性能对比 |
2.3.2 结合胶含量测试 |
2.3.3 RPA测试结果 |
2.3.4 动态性能测试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投料顺序对混炼效果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试验设备 |
3.2.3 试验配方 |
3.2.4 制备工艺 |
3.2.5 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快检均匀性结果 |
3.3.2 基本物性结果 |
3.3.3 RPA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混炼工艺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试验设备 |
4.2.3 试样制备 |
4.2.4 混炼工艺 |
4.2.5 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硫化特性 |
4.3.2 基本物性结果 |
4.3.3 RPA研究 |
4.3.4 生产效率研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炼胶工艺参数与门尼粘度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 |
1.3 橡胶材料与密炼机的发展进程 |
1.3.1 橡胶材料的使用与开发 |
1.3.2 密炼机的发展进程 |
1.4 国内外对混炼胶质量控制的研究现状 |
1.5 Minitab软件介绍 |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密炼机混炼方法与混炼胶门尼粘度影响因素 |
2.1 密炼机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2.1.1 密炼机系统的结构组成 |
2.1.2 密炼机混炼橡胶的过程 |
2.1.3 密炼机混炼的工艺方法 |
2.2 混炼胶的门尼粘度影响因素与质量控制 |
2.2.1 影响混炼胶门尼粘度的因素 |
2.2.2 混炼胶性能的对立统一关系 |
2.2.3 混炼胶质量控制方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炼胶时间与功率对于混炼胶门尼粘度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混炼工艺的设计 |
3.2.1 原材料与样品制备 |
3.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3.2.3 混炼工艺描述 |
3.2.4 混炼工艺设计的特点与目标 |
3.3 影响因素分析 |
3.3.1 门尼测试异常值的判断 |
3.3.2 混炼工艺参数异常值的判断 |
3.3.3 胶料停放时间与温度 |
3.3.4 环境温度变化 |
3.3.5 原材料切换 |
3.4 炼胶时间与功率对门尼粘度的影响规律研究 |
3.4.1 实验数据汇总 |
3.4.2 散点图分析 |
3.4.3 相关性分析计算 |
3.4.4 数学模型的建立 |
3.4.5 回归方程的显着性检验 |
3.4.6 回归系数的显着性检验 |
3.4.7 数学模型的适宜性检验 |
3.5 工程数学模型的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炼胶时间与能量对于混炼胶门尼粘度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混炼工艺的设计 |
4.2.1 原材料与样品制备 |
4.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4.2.3 混炼工艺描述 |
4.2.4 混炼工艺设计的特点与目标 |
4.3 炼胶时间与能量对门尼粘度的影响规律研究 |
4.3.1 实验数据汇总 |
4.3.2 散点图分析 |
4.3.3 相关性分析计算 |
4.3.4 数学模型的建立 |
4.3.5 回归方程的显着性检验 |
4.3.6 回归系数的显着性检验 |
4.3.7 数学模型的适宜性检验 |
4.4 工程数学模型的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炼胶时间与温度对于混炼胶门尼粘度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混炼工艺的设计 |
5.2.1 原材料与样品制备 |
5.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5.2.3 混炼工艺描述 |
5.2.4 混炼工艺设计的特点与目标 |
5.3 炼胶时间与温度对门尼粘度的影响规律研究 |
5.3.1 实验数据汇总 |
5.3.2 散点图分析 |
5.3.3 相关性分析计算 |
5.3.4 数学模型的建立 |
5.3.5 回归方程的显着性检验 |
5.3.6 回归系数的显着性检验 |
5.3.7 数学模型的适宜性检验 |
5.4 工程数学模型的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炼胶温度与功率对于混炼胶门尼粘度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混炼工艺的设计 |
6.2.1 原材料与样品制备 |
6.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6.2.3 混炼工艺描述 |
6.2.4 混炼工艺设计的特点与目标 |
6.3 炼胶温度与功率对门尼粘度的影响规律研究 |
6.3.1 实验数据汇总 |
6.3.2 散点图分析 |
6.3.3 相关性分析计算 |
6.3.4 数学模型的建立 |
6.3.5 回归方程的显着性检验 |
6.3.6 回归系数的显着性检验 |
6.3.7 数学模型的适宜性检验 |
6.4 工程数学模型的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白炭黑—炭黑并用补强溶聚丁苯橡胶在绿色轮胎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绿色轮胎胎面胶中溶聚丁苯橡胶的研究现状 |
1.2.1 溶聚丁苯橡胶的结构与性能 |
1.2.2 溶聚丁苯橡胶的改性 |
1.3 绿色轮胎胎面胶的补强体系概述 |
1.3.1 炭黑的概述 |
1.3.2 白炭黑的补强机理及改性研究简介 |
1.3.3 白炭黑-炭黑双相填料的研究现状 |
1.4 橡胶用硅烷偶联剂的研究现状 |
1.4.1 硅烷偶联剂基本性质 |
1.4.2 硅烷偶联剂的作用机理 |
1.4.3 硅烷偶联剂在绿色轮胎中的应用研究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材料制备及研究方法 |
2.1 材料体系 |
2.2 实验工艺过程 |
2.2.1 橡胶混炼工艺 |
2.2.2 橡胶硫化特性实验 |
2.2.3 胶料的硫化 |
2.3 实验表征方法 |
2.3.1 加工性能测试 |
2.3.2 力学性能测试 |
2.3.3 耐磨性能测试 |
2.3.4 交联密度测试 |
2.3.5 结合胶测试 |
2.3.6 微观形貌观察 |
第3章 白炭黑/炭黑并用对SSBR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白炭黑/炭黑并用比对SSBR性能的影响 |
3.2.1 白炭黑/炭黑并用比对SSBR加工性能的影响 |
3.2.2 白炭黑/炭黑并用比对SSBR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3.2.3 白炭黑/炭黑并用比对SSBR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4 白炭黑/炭黑并用比对SSBR多重相互作用分析 |
3.3 白炭黑与不同粒径炭黑复合对SSBR性能的影响 |
3.3.1 白炭黑与不同粒径炭黑复合对SSBR加工性能的影响 |
3.3.2 白炭黑与不同粒径炭黑复合对SSBR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3.3.3 白炭黑与不同粒径炭黑复合对SSBR填料分散性分析 |
3.4 不同偶联剂Si69用量对白炭黑增强胶料性能的影响 |
3.4.1 不同Si69用量对白炭黑增强胶料加工性能的影响 |
3.4.2 不同Si69用量对白炭黑增强胶料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3.4.3 不同Si69用量对白炭黑增强胶料多重相互作用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炼工艺对白炭黑/炭黑补强SSBR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密炼机转子转速对白炭黑/炭黑补强SSBR性能的影响 |
4.2.1 密炼机转子转速对白炭黑/炭黑补强SSBR排胶温度的影响 |
4.2.2 密炼机转子转速对白炭黑/炭黑补强SSBR加工性能的影响 |
4.2.3 密炼机转子转速对白炭黑/炭黑补强SSBR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4.2.4 密炼机转子转速对白炭黑/炭黑补强SSBR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 促进剂DPG加入顺序对白炭黑/炭黑补强SSBR性能的影响 |
4.3.1 DPG加入顺序对白炭黑/炭黑补强SSBR加工性能的影响 |
4.3.2 DPG加入顺序对白炭黑/炭黑补强SSBR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4.3.3 DPG加入顺序对白炭黑/炭黑补强SSBR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同步转子密炼机变速混炼工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试验 |
1.1 原材料及试验配方[4] |
1.2 试验设备及仪器 |
1.3 试验方案 |
1.3.1 生胶塑炼条件及工艺方法 |
1.3.2 混炼过程加料顺序 |
1.3.3 各试验方案速度变化情况 |
1.3.4 加硫磺压片 |
1.3.5 硫化条件 |
2 试验工艺结果及分析 |
2.1 试验工艺结果 |
2.2 试验工艺结果分析 |
3 结语 |
(7)同速同向转子密炼机的混炼机理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橡胶机械国内外发展现状况 |
1.2 混炼技术及装备发展概述 |
1.2.1 间歇式混炼设备 |
1.2.2 组合式混炼设备 |
1.2.3 连续式混炼技术设备 |
1.3 可视化研究的发展概述 |
1.3.1 可视化密炼机研究的意义及现状 |
1.3.2 可视化密炼机的转子测试方法 |
1.4 现有密炼机转子混炼性能对比分析 |
1.4.1 剪切型密炼机与啮合型密炼机混炼性能的对比 |
1.4.2 同速转子密炼机与异步转子密炼机混炼性能的对比 |
1.4.3 同向转子密炼机混炼进展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的内容 |
2 同速同向转子密炼机混炼理论的分析 |
2.1 密炼机中橡胶混炼过程的分析 |
2.2 剪切流动与拉伸流动对混炼过程的影响 |
2.2.1 拉伸折叠对分散分布混合的影响 |
2.2.2 挤压紧致化作用对混炼的影响 |
2.2.3 拉伸流动与剪切流动对胶料混炼过程的影响 |
2.3 同速同向转子混炼机理的分析 |
2.3.1 同向密炼机中转子对胶料的力学作用分析 |
2.3.2 剪切型同速同向转子的物料流动及混炼机理 |
2.3.3 啮合型转子密炼机的混炼机理 |
2.3.4 密炼机混炼过程的物理模型与受力数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同速同向密炼机实验平台的结构设计 |
3.1 可视化微型转子测试平台的设计概述 |
3.1.1 微型转子测试平台的技术方案 |
3.1.2 微型转子测试平台的结构设计 |
3.1.2.1 四种转子测试平台密练室的设计 |
3.1.2.2 上顶栓的设计 |
3.1.2.3 转子三维造型设计 |
3.1.2.4 传动系统及底座的设计 |
3.1.3 等体积颗粒计数板的设计 |
3.2 同速同向转子密炼机的实验机台设计概述 |
3.2.1 同速同向转子密炼机实验机台的设计方案 |
3.2.2 同速同向转子密炼机实验机台的结构设计 |
3.2.2.1 同速同向转子密炼机的加料压料结构设计 |
3.2.2.2 密炼室的设计 |
3.2.2.3 传动系统的设计 |
3.2.2.4 电机的选择 |
3.2.2.5 同速同向转子的设计 |
3.2.2.6 密炼机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同速同向密炼机转子混炼过程的模拟分析 |
4.1 EDEM软件的简介 |
4.2 同向密炼机转子混炼过程的模拟分析 |
4.2.1 EDEM分析橡胶与炭黑混炼的理论基础 |
4.2.2 模型的建立 |
4.2.2.1 物理模型的建立和导入 |
4.2.2.2 仿真条件和约束条件的设定 |
4.2.2.3 模拟结果及讨论 |
4.3 同速同向四棱与同速异向四棱转子混炼的EDEM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同速同向转子密炼机混炼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设备及仪器 |
5.1.1 可视化密炼机的微型测试平台 |
5.1.2 同速同向密炼机实验平台 |
5.1.3 开炼机实验设备 |
5.1.4 其他主要设备 |
5.2 实验目的及方案 |
5.2.1 实验目的 |
5.2.2 实验方案 |
5.3 实验原材料及配方 |
5.4 实验测试 |
5.4.1 混炼过程 |
5.4.2 硫化 |
5.4.3 硬度测试 |
5.4.4 门尼粘度测试 |
5.4.5 橡胶加工性能测试 |
5.4.6 硫化特性测试 |
5.4.7 力学性能测试 |
5.4.8 VMA橡胶流动性分析测试过程 |
5.5 本章小结 |
6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6.1 可视化微型密炼机测试平台的实验数据及分析 |
6.2 实验型密炼机平台的实验结果 |
6.3 实验型密炼机平台的数据分析 |
6.3.1 填充系数对混炼过程的影响 |
6.3.2 正弦式变速混炼对胶料性能的影响 |
6.3.3 转子构型及转向对门尼粘度的影响 |
6.3.4 转子构型及转向对胶料流动性的影响 |
6.3.5 转子构型及转向对分散度的影响 |
6.3.6 转子构型及转向对均一性的影响 |
6.3.7 转子构型及转向对胶料升温速率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1.本文所做工作 |
2.本文的创新点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专利 |
(8)密炼机混炼工艺参数的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发展概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密炼机组成与原理 |
2.1 密炼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
2.1.1 基本结构 |
2.1.2 工作原理 |
2.2 密炼机混炼工艺 |
2.2.1 配合剂分散过程 |
2.2.2 自动控制工艺流程 |
2.2.3 混炼工艺参数 |
2.3 密炼机控制系统 |
2.3.1 气动控制系统 |
2.3.2 温度控制系统 |
2.3.3 传动控制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3 混炼过程排胶指标的预测 |
3.1 混炼过程排胶的控制方法 |
3.1.1 单一的控制方法 |
3.1.2 组合的控制方法 |
3.2 混炼过程排胶指标的预测方法 |
3.2.1 多元线性回归法 |
3.2.2 BP神经网络法 |
3.2.3 支持向量机算法 |
3.3 预测精度与分析 |
3.3.1 预测精度计算方法 |
3.3.2 预测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转子转速的控制研究 |
4.1 电机变频调速技术 |
4.1.1 三相异步电机调速原理 |
4.1.2 变频调速技术 |
4.2 建立控制系统模型 |
4.2.1 转速与温度关系的计算模型 |
4.2.2 转速与温度关系的类比模型 |
4.3 自整定模糊PID控制系统设计 |
4.3.1 模糊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
4.3.2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4.4 模糊PID控制系统仿真与分析 |
4.4.1 建立模糊PID仿真模型 |
4.4.2 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冷却水温度的控制研究 |
5.1 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 |
5.1.1 系统结构 |
5.1.2 控制系统的特点 |
5.2 建立温度控制实验 |
5.2.1 实验准备工作 |
5.2.2 温度测量与控制原理 |
5.2.3 常规开关控制 |
5.3 温度控制实验内容 |
5.3.1 静态参数整定 |
5.3.2 动态控制试验 |
5.4 温度控制仿真研究 |
5.4.1 建立仿真模型 |
5.4.2 仿真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橡胶全自动开炼机的研制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传统混炼设备及工艺现状 |
1.2.1 开炼机 |
1.2.2 密炼机 |
1.2.3 密炼机与开炼机的对比 |
1.2.4 传统炼胶工艺 |
1.3 连续混炼新技术 |
1.3.1 螺杆或转子式橡胶连续混炼技术 |
1.3.2 串联密炼机炼胶技术 |
1.3.3 低温连续混炼技术 |
1.4 全自动开炼机是低温炼胶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
1.4.1 传动系统 |
1.4.2 调距装置及安全装置 |
1.4.3 开炼机辊筒 |
1.4.4 开炼机附属装置 |
1.5 本文的研究必要性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7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 开炼机炼胶机理 |
2.1 开炼机炼胶过程 |
2.1.1 开炼机炼胶原理 |
2.1.2 开炼机炼胶数理模型 |
2.2 开炼机塑炼机理 |
2.2.1 开炼机增塑数理模型 |
2.2.2 机械力在开炼机塑炼中的作用 |
2.2.3 温度在开炼机塑炼中的作用 |
2.3 开炼机混炼机理 |
2.3.1 开炼机混炼原理 |
2.3.2 开炼机混炼过程分析 |
2.4 全自动开炼机炼胶机理 |
2.4.1 辊距对开炼机炼胶过程的影响 |
2.4.2 辊速和速比对开炼机炼胶过程的影响 |
2.4.3 辊温对开炼机炼胶过程的影响 |
2.4.4 炼胶时间对开炼机炼胶过程的影响 |
2.4.5 翻胶捣胶对开炼机炼胶过程的影响 |
2.4.6 一次加胶量对开炼机炼胶过程的影响 |
2.4.7 开炼机自动炼胶过程功率的影响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3 全自动开炼机的研制 |
3.1 设计要求 |
3.2 辊距自动测量及调整装置 |
3.2.1 设计方案 |
3.2.2 液压缸设计 |
3.2.3 液压系统设计 |
3.3 辊筒横压力在线检测装置 |
3.3.1 设计方案 |
3.3.2 压力传感器设计 |
3.3.3 传感器安装 |
3.4 辊筒表面温度控制装置 |
3.4.1 开炼机温控方案 |
3.4.2 温控装置设计 |
3.5 自动翻胶捣胶装置 |
3.5.1 自动翻胶装置设计 |
3.5.2 自动捣胶装置设计 |
3.6 独立双驱动系统 |
3.7 控制系统 |
3.8 本章小结 |
4 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研究 |
4.1 实验方案 |
4.1.1 主要实验设备及仪器 |
4.1.2 实验配方 |
4.1.3 主要原材料及常态物理性能 |
4.2 工艺条件 |
4.2.1 密炼机工艺条件 |
4.2.2 全自动开炼机工艺条件 |
4.2.3 硫化工艺条件 |
4.3 正交实验 |
4.3.1 因素水平 |
4.3.2 正交实验安排 |
4.4 实验结果测试 |
4.4.1 实验样品制备 |
4.4.2 实验样品性能测试 |
4.4.3 实验结果 |
4.5 实验结果分析 |
4.5.1 工艺参数对能耗的影响 |
4.5.2 工艺参数对门尼粘度的影响 |
4.5.3 工艺参数对横压力的影响 |
4.5.4 工艺参数对分散度机械性能的影响 |
4.5.5 工艺参数对300%定伸应力的影响 |
4.5.6 工艺参数对拉伸强度的影响 |
4.5.7 工艺参数对撕裂强度的影响 |
4.6 最佳工艺参数 |
4.7 本章小结 |
5 对比实验研究 |
5.1 实验方案 |
5.1.1 全自动开炼机实验平台工艺条件 |
5.1.2 传统开炼胶实验平台工艺条件 |
5.2 实验数据测量 |
5.2.1 单位能耗测量 |
5.2.2 炼胶温度测量 |
5.2.3 胶料门尼粘度测量 |
5.2.4 硫化胶物理性能测量 |
5.3 实验结果 |
5.3.1 全自动开炼机实验结果 |
5.3.2 传统开炼机实验结果 |
5.4 实验结果比较 |
5.4.1 平均能耗比较 |
5.4.2 温度比较 |
5.4.3 塑炼胶性能比较 |
5.4.4 硫化胶性能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 |
本文所做工作和成果 |
本文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密炼机变速混炼工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橡胶混炼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方法[J]. 唐帆,聂卫云,路丽珠. 橡胶科技, 2021(02)
- [2]串联密炼机工艺研究及应用[D]. 李群. 青岛科技大学, 2019(01)
- [3]BB430密炼机混炼工艺的研究[D]. 孙茂忠. 青岛科技大学, 2019(11)
- [4]炼胶工艺参数与门尼粘度关系的研究[D]. 徐唯易.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5]白炭黑—炭黑并用补强溶聚丁苯橡胶在绿色轮胎中的应用研究[D]. 王瑾.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6]同步转子密炼机变速混炼工艺试验研究[J]. 边慧光,胡纪全,汪传生,吕炜帅. 世界橡胶工业, 2017(10)
- [7]同速同向转子密炼机的混炼机理及实验研究[D]. 杨洪于. 青岛科技大学, 2017(01)
- [8]密炼机混炼工艺参数的控制研究[D]. 王占光. 南京理工大学, 2016(02)
- [9]橡胶全自动开炼机的研制及实验研究[D]. 安帅. 青岛科技大学, 2013(07)
- [10]F440型密炼机的结构特点和工艺特性[J]. 张晨光,张峻,孙玉俊,于泽,阎美艳. 轮胎工业,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