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1]2003年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的量子化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常见的是具有层状结构的LiCoO2、LiNiO2和尖晶石结构的LiMn2O4,从理论上研究它们的电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的报道不多。本论文运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和密度泛函方法对层状结构LiCoO2、LiNiO2和尖晶石结构LiMn2O4材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初步探讨这些材料在嵌锂前后电子结构的变化规律以及锰系掺杂材料掺杂离子对其电子结构的影响。本论文应用Gaussian98W软件,先对含有17、41、56、65个原子的模型进行试算,结果根据现有条件只有含17、41个原子的模型能得到结果。然后以含17个原子的Li5Mn4O83+模型为标准来选取计算方法和基组。按照“计算效率”原则和体系自身的特点,选择了RHF方法和STO-5G/6-31G*基组组合,计算结果能很好的解释一些实验现象。论文重点研究了正极材料电子结构,通过对尖晶石型锰系材料模型Li5Mn4O83+和Li5Mn12O24-和层状结构的Li7Co6O2015-、Li7Ni6O2015-模型以及掺杂模型Li5Mn2Co2O83+、Li5Mn2Ni2O8的计算,得到了各个原子簇体系的总能量、净电荷分布、原子重迭布居值。结果表明:(1) 从头计算方法在用于原子簇的计算中有其自身的优势,尤其是在精度和总能量计算方面。(2) 锂在嵌入锰系材料和层状结构材料后是部分失去电子,以离子状态存在以体系中。(3) 对于锰系材料嵌锂后,体系总能量降低;锂离子的静电作用和极化作用,使锰氧之间的离子键成分减小,共价键成分增加,整个尖晶石骨架结构更加稳定。(4) 在层状结构材料中嵌入锂离子,体系总能量降低。由于锂离子的静电作用和钴、镍自身能带结构的影响,过渡金属的净电荷减小。锂离子嵌入通过增强两个O-M-O夹层的相互作用,从而稳定了层状结构。(5) 掺杂后的正极材料LiMn2O4,体系能量降低,同时Co、Ni的掺入增加了锰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有效抑制了Jahn-Teller效应。尖晶石骨架中的Mn-O成键作用增强,提高整个骨架结构的稳定性,抑制了在充放电循环中结构的改变,使容量衰减大大减小。(6) 根据脱/嵌锂模型的能量能量变化,得到了正极材料LiMn2O4、LiCoO2、LiNiO2的平均嵌锂电压,其中Mn4O8Li2Mn4O8Li4Mn4O8嵌锂过程有两个电压平台3.2045V和4.002V;LiCoO2平均嵌锂电压为3.495V;LiNiO2平均嵌锂电压为3.046V。
田野[2]2017年在《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数值模拟》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对新型能源的开发和研究日益强烈。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理论容量偏低、循环稳定性差,在高倍率和过充情况下易造成电池短路而发生爆炸,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开发设计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石墨烯与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复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通过故障树分析法定性分析锂离子电池起火原因,提出控制此类事故的预防途径。运用MS软件构建出石墨烯与金红石型TiO_2(110)、(100)面的复合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两种复合体系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并画出TiO_2块体与两种复合体系的态密度图,分析可知,石墨烯与金红石型TiO_2复合后呈现出金属性,电子非局域化性和导电性能较TiO_2有所提高;石墨烯与TiO_2(100)表面的结合是相对稳定的。计算研究了单个锂原子在石墨烯与TiO_2复合模型中的吸附。具体模拟了单个锂原子在两种复合体系中的稳定嵌锂模型、平均嵌锂电压和态密度,计算得出锂原子在氧间隙位的吸附相对较稳定,与石墨相比平均嵌锂电压较高,嵌锂后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更加安全;相比TiO_2的平均嵌锂电压,石墨烯与TiO_2(110)面结合后有所增加,而与TiO_2(100)面复合后变化很小,说明石墨烯与前者复合后材料性能得到明显改善,而与后者复合的协同效应甚微。分析态密度图得出复合物嵌锂后较本体TiO_2导电性增强。对多个锂原子在石墨烯与TiO_2复合结构的嵌锂性能进行了模拟分析。计算比较了复合结构在不同锂浓度下的总能量和平均嵌锂电压。计算结果表明,锂原子的平均嵌入电压在单锂和多锂条件下比较稳定,而且呈阶梯状,有效的提升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和电化学性能。这些性质说明石墨烯/TiO_2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蔡娜丽[3]2006年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B_(2.5)BCuB_(0.5)BN的Li脱嵌性质的从头计算》文中指出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电压、高能量密度、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无污染和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小型摄像机等电器设备上,在电动汽车、航天航空、卫星、空间军事等领域也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关健在于寻找合适的电极材料,使得锂离子电池具有足够高的储锂量和很好的锂脱嵌可逆性,以保证电池的高电压、大容量和长循环寿命的要求。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主要是石墨和其它各种碳材料,但由于碳负极材料存在一些自身的缺点,因此寻找性能更高的负极材料成为锂离子电池研究的重要方面,许多新型的负极材料特别是过渡金属氮化物尤其受到关注。我们采用第一原理的从头计算方法,对氮化锂及其衍生物锂的过渡金属氮化物Li2.5Cu0.5N的电子结构和几何结构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分析,对Li2.5Cu0.5N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锂脱嵌性质进行了计算,对锂从此材料中脱出所导致的电子结构的变化和几何结构的变化提供了比较完整的基本理论数据,以期为此类负极材料的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本论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主要材料的性质和特点。第二章介绍了研究工作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思想、Hobenberg- Kohn定理、Kohn-Sham方程和交换关联近似(包括局域密度近似和广泛梯度近似)等。也介绍了本研究工作中所采用的具体的电子结构计算方法,即基于平面波展开的第一性原理赝势法。并对本研究工作所采用的计算工具VASP程序包进行简要的介绍。第二部分包括第叁章和第四章,分别对Li3N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Li3N的脱锂结构稳定性、Li2.5Cu0.5N的电子结构和几何结构、Li2.5Cu0.5N的脱锂性质进行理论计算和分析。第叁章计算了氮化锂在D61 h、DO3、A15、DO19、L12这五种可能结构下的能量-体积相图,对这几种结构下的氮化锂脱去一定量的锂后所得到的材料的能量-体积相图也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对于Li3N完整晶体, D61h
丁静[4]2016年在《锂离子电池Si-M(M=Ni,Cr)合金负极材料嵌锂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硅因其具有高理论容量(4200m Ah/g)、来源广泛、价格便宜等特点,被认为是极有潜力的一种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硅在嵌锂过程中体积会剧烈膨胀,易破坏电极结构,导致容量急剧衰减、电极失效。研究表明,通过添加惰性嵌锂金属与硅复合可有效地缓解硅在嵌锂过程中产生的体积膨胀,提高其循环性能。因此,研究硅/惰性金属复合负极材料的嵌锂性质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本文通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锂离子电池Si-M(M=Ni,Cr)合金负极材料嵌锂路径及相应的电子结构,进一步揭示其嵌锂性质,以期为设计新型的Si-M(M=Ni,Cr)合金负极材料提供理论指导。本文首先优化了Li-Si、Ni-Si和Cr-Si各二元化合物及Li Ni2Si叁元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计算了各化合物的总能和体积得到了每一步嵌锂反应的嵌锂形成能、体积膨胀率和理论质量比容量,然后从热力学角度,筛选出了Ni Si_2和Cr Si_2最有可能的嵌锂路径。(1)锂离子嵌入Ni Si_2最可能的3步反应路径为:(1)(12/7)Li~++(12/7)e~-+Ni Si_2→(1/7)Li_(12)Si_7+Ni Si;(2)(13/8)Li~++(13/8)e~-+Ni Si→(1/8)Li_(13)Si_4+(1/2)δ-Ni_2Si;(3) Li~++e~-+δ-Ni_2Si→Li Ni_2Si。(2)锂离子嵌入Cr Si_2最可能的反应路径为:(1)(49/15)Li~++(49/15)e~-+CrSi_2→(7/15)Li_7Si_3+(1/5)Cr_5Si_3;(2)(16/7)Li~++(16/7)e~-+Cr_5Si_3→(4/21)Li_(12)Si_7+(5/3)Cr_3Si;(3)(13/3)Li~++(13/3)e~-+Li_(12)Si_7→(7/3)Li_7Si_3;(4)(11/4)Li~++(11/4)e~-+Li_7Si_3→(3/4)Li_(13)Si_4;(5) 2Li~++2e~-+Li13Si4→Li_(15)Si_4;(6)(9/5)Li~++(9/5)e~-+Li_(15)Si_4→(4/5)Li_(21)Si_5。依据以上的反应路径,计算了Ni Si_2、Ni Si、δ-Ni_2Si和LixNi_8Si_4(x=0,1,4)电子结构,结果显示这些化合物都呈金属性质,这表明Ni Si_2在嵌锂前后没有发生导电性质的改变。此外,Ni-Si之间较强的共价键能稳定主体材料的框架,有利于提高材料循环性能。Cr Si_2、Cr_5Si_3和Cr_3Si的电子结构计算结果显示Cr Si_2是间接带隙的半导体,而Cr5Si3和Cr3Si为导体,说明Li嵌入Cr Si_2后,材料导电性增强。
杨绍斌, 李犇, 唐树伟[5]2012年在《第一性原理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综述了第一性原理在计算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的基本方法和应用,以及第一性原理在计算材料学方面的优势;重点介绍了应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所取得的成果和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负极材料的体系能量、质量比容量、平均嵌锂电位、嵌锂形成能、体积变化等物理性质以及由它们扩展出的各种电化学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从微观角度上阐述了电极材料的电子结构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指出了此研究领域的欠缺之处以及在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宋刘斌[6]2013年在《锂离子电池的热电化学研究及其电极材料的计算与模拟》文中研究指明锂离子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高电压、无记忆效应、低自放电率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小型便携式电器和航空航天领域,并逐步走向电动汽车领域。然而,锂离子电池特别是电动汽车用锂电池开发面临的安全性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为了解决电池安全问题,有必要对电池的热效应进行分析。本文采用电化学-量热联用技术系统地研究以LiFePO4和LiMn2O4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在不同温度和倍率下充放电过程中的热电化学行为,为电池热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全面评价电池材料的热、电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同时,建立了锂离子电池的电-热耦合模型,应用有限元法预测了电池内部的温度分布。构建了锂离子电池体系中电极材料的晶体结构模型,应用第一性原理预测了电池的平均电压及正、负极材料的热力学性质,对于电池结构设计的优化及安全性能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热电化学方法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锂离子电池及其电极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等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以下叁个方面的研究结果:1.采用八通道等温微量量热仪与蓝电电池测试系统联用技术,测量分别以LiFePO4和LiMn2O4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的电学特性、热学特性与温度的关系,进一步开展了正极材料的电、热性能评价。LiFePO4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充放电倍率是影响电池比容量和发热量的重要因素,随着充放电倍率和温度的增加,比容量减小而发热量增大。在低倍率(O.1C.0.2C)下,电池极化较小,可逆性较好,电池的循环产热来自于可逆热和不可逆热共同作用。而在高倍率(0.5C、1.0C)下,不可逆热远远大于可逆热而处于主导地位,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放热效应更显着。通过热电化学研究,获得了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一系列热力学参数(化学反应焓变△rHm、化学反应熵变△rSm、化学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rGm),该热力学参数在低倍率(O.1C和0.2C)下受温度影响较小;而在高倍率(0.5C和1.0C)下,随着温度的升高,△rHm显着增加。在低倍率(0.1C和0.2C)下,与正极材料LiFePO4相比,LiMn2O4的△rSm更小,其可逆性更好,循环性能更优。2.基于热传导理论建立了锂离子电池电-热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元ANSYS模拟了LiFePO4锂离子电池在不同环境温度和充放电倍率下的稳态温度场。同时采用热电偶监测电池内部温度变化,对电池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的最高温度均出现在负极层与隔膜层之间,即电池内部偏中心位置。在相同充放电倍率条件下,环境温度越高,电池内部最高温度和表面温度之间的温差越大,电池内部温度场分布均匀性越差。在相同环境温度下,充放电倍率越大,电池内部温度场分布的均匀性越差。采用热电偶测量到的电池内部温度值与模型计算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本电-热耦合模型的可靠性。3.采用第一性原理的超软赝势平面波法,结合广义梯度近似(GGA)的PW91算法,计算了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LiFePO4. Li)的电子结构、热力学性质及LiFePO4体系的平均电压。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LiFePO4/Li的平均电压为3.22V,和实验值(3.40V)基本一致。正极材料LiFePO4和负极材料Li的熵S和焓H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吉布斯自由能G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这与热力学规律相符合。本研究获得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和负极材料Li的微观结构及热力学性质,可为锂离子电池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李荣[7]2002年在《锂离子电池锰系正极材料电子结构的量子化学DV—X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锂离子电池以电压高、比容量大等优点倍受世人关注,对锂离子电池的碳负极材料的研究已取得较大的进展,但正极材料中因锂钴氧化物价高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开发新型的正极材料已是当务之急。锰系氧化物具有成本低、资源丰富以及无毒性等显着优点,已成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的热点,但其循环过程中的容量衰减是实现商品化中的一大障碍,为此前人对LixMn2O4的掺杂改性进行了研究。 为了从微观上认识锰系正极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本文提出了采用量子化学离散变分X(方法,对结合“种子原子法”选取的Li5Mn4O83+、Li5Mn12O24-、Li5Mn16O32+、Li17Mn16O329+等锰系正极材料的原子团簇进行了理论计算,从电子结构上初步探讨了锂离子嵌入正极材料后的存在形式以及锂离子的嵌入对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同时还从结构上对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容量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研究结果表明:锂离子嵌入锰系正极材料LixMn2O4之中,因发生Jahn-Teller效应而影响其电化学性能,过度放电(即x=2)时晶体中有低能量的物相生成。在(-MnO2、LiMn2O4和Li2Mn2O4叁种材料中,都是费米能级周围的态密度最大,表明叁种电极材料容易得到或失去电子。锂离子在正极材料LixMn2O4中的存在形式为:当x=1时,锂离子的净电荷为+0.7;当x=2时,锂离子的净电荷发生变化,最大值是+0.9,最小值时+0.5。Li2Mn2O4与LiMn2O4相比,锰离子的净电荷几乎不变,表明锰离子与氧离子的相互作用变化不大,大部分锂离子和氧离子的相互作用增强,锂离子脱出较为困难,可逆容量降低。在LiMn2O4中掺入钴和用锂离子代替16d位锰离子将使材料的费米能减小,放电电压降低;掺杂态中部分锂离子的净电荷增大,锂离子与氧离子的相互作用增强,可逆容量降低;掺杂态的价带宽度变窄,结构的稳定性增加,从而改善循环性能。
宋俊[8]2017年在《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新型制备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硅材料因其较高的理论比容量、低电压平台和丰富的储存量,成为一种颇具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锂化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体积效应,导致硅基材料碎裂粉化、活性材料之间以及活性材料与集流体之间失去电接触,使得电池循环性能变差甚至失效,硅基锂离子电池并未被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为克服体积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制备特殊结构硅基材料和发展一种低成本、简单高效的制备方法成为关键。论文提出采用高压冷气体动力喷涂技术制备硅基电极,并以实验为主、模拟计算相辅的方法研究了纯硅和硅铜复合涂层的形貌、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为新型硅基电极所面临的新的挑战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论文中,首先利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高压冷喷涂设备沉积了不同粒径和不同形状的硅粉,成功制备了纯硅涂层。通过分析天平对喷涂前后样品质量进行测量,发现硅粉沉积后样品质量的变化不同于常用金属粉末,并进一步探究了质量减小的规律和原因。借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元素分析和能谱分析对所制备涂层的表面形貌、断面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剖析,深入考察了喷涂气体参数、喷涂道次、送粉流率和粒径对纯硅涂层形貌和性能的影响并获得各因素的影响规律。通过层喷涂和单颗粒子沉积获得非球形硅粉独特的沉积特性和沉积行为。首次通过化学溶解从所制备的冷喷涂纯硅涂层中分离得到硅涂层薄膜,比较了硅涂层薄膜界面和表面的形貌以及结构,发现了硅薄膜涂层间硅粒子结合机理和硅粒沉积后的形态。将制备的纯硅涂层组装成锂电池并测试了其电化学循环和容量性能。冷喷涂中硅粒子和铜基板的结合及其结合界面性质对于硅涂层形貌、微观结构以及电极性质至关重要。为此,进一步采用以密度泛函理论为基础的第一性原理方法从微观尺度对硅铜结合机理进行了探索。计算时,首先构建了硅铜界面模型,计算了界面粘附功,得出破裂硅铜界面体系中发生的位置。通过局域和总态密度计算,分析了界面的成键特性,证明了硅铜界面中存在化学结合可能,同时具有共价键和离子键特性。硅粉的无规则形状和较高的硬度使其在冷喷涂喷管中呈现出与球形金属粉末不一样的流动规律。论文利用流体动力学方法从宏观尺度主要模拟研究了粒子形状因子对微米固体颗粒在超音速气流中的动力特性和沉积特性的影响,获得了形状因子对粒子撞击参数的影响规律,补充丰富了已有粒子沉积特性的结论。进一步分析和获得了不同送粉气流压力、主气流压力和主气流温度下粒子撞击参数随形状因子的变化规律。论文最后先基于一维等熵流动计算和Fluent模拟优化了已使用的冷喷涂喷管,再采用机械混合获得铜硅复合粉末,利用优化设计的喷管喷涂制备硅铜复合涂层。实验观察对比分析了不同过程参数和铜粉含量所制备的复合涂层形貌和微观结构,获得了适合硅铜复合涂层制备的优化参数。通过点喷涂、层喷涂和分层喷涂等不同方式制备了具有不同形貌和结构的复合涂层,分析了各复合粉末的沉积行为和特性。测试了不同参数的硅铜复合电极的循环和容量性能,并与纯硅电极性能进行了比较。论文首次利用高压冷喷涂技术成功制备了纯硅和硅铜复合涂层,并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所得结论为将冷喷涂方法发展成为一种简单、低成本、高效、大规模商业化制备硅基电极方法奠定了基础,具有极为重要的工程应用意义。
侯贤华, 唐小琴, 张苗, 胡社军, 岳敏[9]2013年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分子设计与新材料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对锂电池复杂材料体系进行量子力学的从头计算一直是材料和物理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总结了近年来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法对锂电负极材料进行分子设计方面的研究,同时也介绍了本课题组在金属合金类负极材料方面的理论计算研究。最后从应用的角度全面综述了常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包括碳类材料(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中间相炭微球)、金属基合金材料(硅基、锡基等)和钛酸锂负极材料等。
段欢[10]2015年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改性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密度泛函理论为基础,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探索了两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改性机理,并为实验结果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其主要的内容包括:Li_4Ti_5O_(12)负极材料中本征缺陷和锌杂质的稳定性研究以及这些点缺陷对锂离子扩散的影响;α-Mn O_2·x H2O正极材料中锂离子嵌入特性和扩散动力学性能研究。对于Li_4Ti_5O_(12)负极材料,本论文采用缺陷形成能的计算公式,系统地分析其所有本征缺陷的稳定性,并研究这些本征缺陷对Li_4Ti_5O_(12)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和锂离子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富氧的条件下,VTi和LiTi的缺陷形成能是最低的,这意味着它们能够在钛酸锂晶体中大量存在;在缺氧的条件下制备钛酸锂样品的时候,Tii和TiLi就成为钛酸锂晶体中的主要缺陷,并形成n-型掺杂。由于氧离子与钛离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本征缺陷会对钛酸锂晶体产生结构畸变,从而阻碍锂离子的扩散。对于锌掺杂钛酸锂,在富氧的条件下,晶体中会形成双电子受主缺陷ZnTi;但是在缺氧的条件下,ZnLi和Zni缺陷比ZnTi变得更稳定,而且锌离子更倾向于取代8a的锂离子位置,这从根本上证实了锌掺杂钛酸锂提高循环性能、降低容量的实验结果。另外,本论文利用第一性原理方法,深入地探索正极材料α-Mn O_2·x H2O中锂离子存储和扩散的特性。结果表明:当α-Mn O_2晶体结构中不含水分子的时候,即x=0,其为反铁磁构型且具有绝缘体的性质,不利于锂离子扩散和电子传输;当锂离子嵌入α-Mn O_2的浓度等于6.25 at%的时候,锂离子倾向于均匀分布且呈现出铁磁性;当浓度增大到12.5 at%的时候,相邻通道中的锂离子通过相互作用是整个体系呈现出反铁磁性;当水分子进入到α-Mn O_2的晶体结构中后,水分子通过范德华力聚集在同一通道中,既能够稳定α-Mn O_2的结构,也能够提高其电子电导率和促进锂离子的扩散,揭示了水分子对α-Mn O_2的改性机理。
参考文献:
[1].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的量子化学研究[D]. 陈佳. 重庆大学. 2003
[2]. 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数值模拟[D]. 田野. 中北大学. 2017
[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B_(2.5)BCuB_(0.5)BN的Li脱嵌性质的从头计算[D]. 蔡娜丽. 厦门大学. 2006
[4]. 锂离子电池Si-M(M=Ni,Cr)合金负极材料嵌锂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 丁静. 湘潭大学. 2016
[5]. 第一性原理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的应用研究[J]. 杨绍斌, 李犇, 唐树伟. 材料导报. 2012
[6]. 锂离子电池的热电化学研究及其电极材料的计算与模拟[D]. 宋刘斌. 中南大学. 2013
[7]. 锂离子电池锰系正极材料电子结构的量子化学DV—Xα研究[D]. 李荣. 重庆大学. 2002
[8].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新型制备方法研究[D]. 宋俊. 重庆大学. 2017
[9].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分子设计与新材料研究进展[J]. 侯贤华, 唐小琴, 张苗, 胡社军, 岳敏. 材料导报. 2013
[10].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改性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 段欢. 清华大学. 2015
标签:电力工业论文; 电池论文; 负极材料论文; 锂电池正极材料论文; 锂电池论文; ni论文; 第一性原理论文; 科技新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