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孢粉组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组合,花粉,白垩,柴达木盆地,植被,盆地,侏罗系。
孢粉组合论文文献综述
马荣,邓克勇,吴波,黄隆辉,黄勇灵[1](2019)在《贵州福泉-凯里地区含铝岩系孢粉组合特征及形成时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州福泉-凯里地区含铝岩系分布广泛,但其产出时代一直存在争议。本文运用孢粉年代学的方法,对凯里-福泉地区铝土矿4条典型剖面采集6件孢粉样品,讨论铝土矿的形成时代。研究表明:本次发现的孢粉样品中"四方十字粉Crucisaccites quadratoides、布氏厚角孢Triquitrites bransonii和固定叁肩孢Tantillus perstantus等是贵州早二迭世时期最常见的特征属种,因此将本区铝土矿成矿时代限定为早二迭世。与黔北务正道地区铝土矿对比,含铝岩系孢粉组合特征与黔北务正道地区含铝岩系中孢粉组合特征相似度高,含铝岩系应形成于早二迭世紫松期-隆林阶,与黔北务正道地区大竹园组铝土矿形成时代相当。(本文来源于《贵州地质》期刊2019年04期)
郑月娟,陈树旺,张德军,黄欣[2](2019)在《松科二井早白垩世沙河子组上部孢粉组合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1研究目的(Objective)松科二井,获取了从基底—火石岭组—沙河子组—营城组—登娄库组下部连续完整的原位岩心。本文对松科二井沙河子组上部的孢粉化石进行研究,为研究白垩纪地球温室气候和环境变化,建立服务"百年大庆"目标和基础地质研究的"金柱子"提供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期刊2019年05期)
江小青,周莉,乔富海,张小波,杨平[3](2019)在《柴达木盆地牛东地区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时代》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明确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东段的牛东鼻隆钻遇地层的地质时代,对牛东地区约20口井做孢粉分析、鉴定研究,梳理了该区的孢粉组合序列。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牛1、牛2、牛3、牛102四口井,通过其孢粉化石组合特征,建立了2个孢粉化石组合,确定了牛东地区的地质时代。(本文来源于《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黄嫔[4](2019)在《新疆准噶尔盆地石场剖面小泉沟群和八道湾组孢粉组合》一文中研究指出采自准噶尔盆地石场剖面小泉沟群和八道湾组的孢粉样品共9件,自上而下编号为:XMS-001,XMS-002,XMS-003,XMS-004,XMS-005,XMS-006,XMS-007,XMS-008和XMS-009。共获孢子花粉75属206种,其中蕨类植物孢子32属91种,裸子植物花粉43属115种,根据孢粉类型及其含量的变化,自下而上分为2套组合:组合1.Calamospora nathorstii-Aratrisporites-Vitreisporites-Disacciatrileti组合(产自编号为:XMS-005,XMS-006,XMS-007,XMS-008和XMS-009的5件样品中);组合2.Densoisporites-Kraeuselisporites-Callialasporites-Disa-cciatrileti组合(产自编号为:XMS-001,XMS-002,XMS-003和XMS-004的4件样品中)。依据组合中一些重要分子的地质时限讨论及其与相关孢粉组合的对比,将组合1的时代归为晚叁迭世,组合2的时代归为早侏罗世。(本文来源于《微体古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耕武,李建国[5](2019)在《川西高原松潘红土坡中新统马拉墩组孢粉组合及其古环境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研究报道产自川西松潘县红土坡的中新统马拉墩组孢子花粉植物群。迄今为止,人们关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新近纪古植被的所知甚少。红土坡马拉墩组孢粉组合的总体特征是榆科(Ulmaceae)、桦木科(Betulaceae)以及松科(Pinaceae)花粉比较丰富,蕨类孢子稀少。被子植物花粉在整个组合中含量最高,占孢粉总数的52.4%—84.4%;其次是裸子植物花粉,占13.8%—44.1%;蕨类孢子仅占1.2%—5.1%。被子植物中以榆科和桦木科花粉最多。榆科花粉可达孢粉总数的14.7%—28.8%,其中绝大多数是榆属(Ulmus),其他可能包括少许榉属(Zelkova)。桦木科花粉含量也很高,达12.6%—25.7%,主要为桦木属(Betula)和桤木属(Alnus)。此外,杨柳科(Salixaceae)、山毛榉科(Fagaceae)以及胡桃科(Juglandaceae)也有一定含量。这样的孢粉组合代表了以落叶阔叶树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与此组成相同或相近的森林在我国现代落叶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植被中很难见到。根据和同期与红土坡纬度相当地区的孢粉组合的对比,推测在早中新世当地的海拔高度已经超过1 000 m,甚至达到2 000 m左右,也即已经接近或仅略低于当地现今的高度。(本文来源于《古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永飞,宋前林,沈华东,许斌,贺杰[6](2019)在《内江城区现代孢粉组合及其与植被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内江城区5个样点表土花粉组合特征及其与植物群落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1)花粉组合中木本植物花粉占59. 6%,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花粉比值(AP/NAP)约为1. 5;以松属、桤木属和蒿属为主。(2)城郊荒地花粉组合与母体植被能较好地对应,老城公园花粉组合基本能反映母体植被中优势种,城中小丘花粉组合难以反映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随着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增强,花粉组合与母体植被的对应关系减弱。(3)主要花粉类型中松属、桤木属和蒿属花粉具超代表性;棕榈科、栾树属、禾本科和榕属花粉具低代表性。可为四川盆地及相似地区环境考古和花粉过敏症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资料。(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1期)
刘淼,张渝金,孙守亮,陈井胜,李斌[7](2019)在《辽西金羊盆地北票组孢粉组合及其时代和古气候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金羊盆地内的北票组是辽西地区重要的含煤及生烃潜力层,确定其时代和古气候环境对进一步研究北票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坤头营子地区北票组剖面中采集到20件孢粉样品进行孢粉学研究,并对侵入北票组的花岗斑岩及该组地层下部的兴隆沟组安山岩进行了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系统的分析、鉴定和研究表明:北票组自下而上可划分为3个孢粉组合,下部以Monosulcites-Chasmatosporites-Polycingulatisporites为代表,中部以Protopinus-Paleoconiferus-Alisporites为代表,上部以Monosulcites-Protopinus-Paleoconiferus为代表.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分别为172.6 Ma和189 Ma.最终确定北票组的形成时代为早侏罗世中、晚期,自下而上反映了从半湿润的北亚热带气候向湿润的温带气候转变的特征.(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韩刚,曹阳,张文婧,王敬岩,薛云飞[8](2019)在《内蒙古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贝32井南屯组地层及孢粉组合》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内蒙古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贝32井南屯地层中的孢粉化石进行了系统研究,自下而上建立了2个孢粉化石组合。Piceaepollenites云杉粉-Pinuspollenites双束松粉-Abietineaepollenites单束松粉组合,分布于南屯组一段;Concentrisporites同心粉-Piceaepollenites云杉粉-Pinuspollenites双束松粉组合,分布于南屯组二段。根据孢粉化石组合中Cicatricosisporites,Densoisporites,Triporoletes,Pilosisporites等重要分子的地质时限特征,认为南屯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Aptian—Albian。这些孢粉化石资料对建立海拉尔盆地地层层序,而指导盆地油气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19年06期)
白培荣,熊兴国,蒋开源,马德胜,吴滔[9](2019)在《北羌塘盆地中部笙根地区索瓦组上段的孢粉型化石组合及时代》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北羌塘盆地笙根地区前人划分的上侏罗统索瓦组的上部发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早白垩世的Dicheiropollis花粉。表明在该地区索瓦组上部是以前未能识别的下白垩统。根据该套地层中Dicheiropollis花粉的出现及孢粉组合中大量出现的Cyathidites和Classopollis,以及较为丰富的Gonyaulacysta jurassica与多类型沟鞭藻化石组合特征,确定索瓦组上部时代归属为早白垩世早期。这不仅为北羌塘盆地笙根地区早白垩世海相地层的存在提供了依据,而且为进一步分析和完善北羌塘中生代盆地演化史提供了有意义的线索。(本文来源于《微体古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吴同,杨振京[10](2019)在《温州沿海QTZ3孔孢粉组合特征及古气候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温州QTZ3孔的73个孢粉样品进行分析,共发现197个属种,划分为6个孢粉组合带。结果表明,温州沿海平原植被演替经历了以针叶树为主的针叶阔叶混交林-沼泽草甸(Q_p~2)→以栎属为主的针阔混交林-草原(Q_p~2)→落叶阔叶林-湖沼湿地或草原(Q_p~3)→以栎属为主、落叶树种种类丰富的针阔混交林-典型草原(Q_p~3)→草原-湿地-局部以栎属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林(Q_p~3)→常绿落叶阔叶林-沼泽草甸(Q_h)→以常绿树种为主的混合型阔叶林-典型草原(Q_h)。同时,当地古气候变化过程如下:温暖湿润Q_p~2)→温和偏干(Q_p~3)→温凉略湿(Q_p~3)→温和偏湿(Q_p~3)→温暖湿润(Q_h)。总体反映了温州湾中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迁情况。(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9年18期)
孢粉组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研究目的(Objective)松科二井,获取了从基底—火石岭组—沙河子组—营城组—登娄库组下部连续完整的原位岩心。本文对松科二井沙河子组上部的孢粉化石进行研究,为研究白垩纪地球温室气候和环境变化,建立服务"百年大庆"目标和基础地质研究的"金柱子"提供基础资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孢粉组合论文参考文献
[1].马荣,邓克勇,吴波,黄隆辉,黄勇灵.贵州福泉-凯里地区含铝岩系孢粉组合特征及形成时代研究[J].贵州地质.2019
[2].郑月娟,陈树旺,张德军,黄欣.松科二井早白垩世沙河子组上部孢粉组合特征[J].中国地质.2019
[3].江小青,周莉,乔富海,张小波,杨平.柴达木盆地牛东地区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时代[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
[4].黄嫔.新疆准噶尔盆地石场剖面小泉沟群和八道湾组孢粉组合[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9
[5].刘耕武,李建国.川西高原松潘红土坡中新统马拉墩组孢粉组合及其古环境意义[J].古生物学报.2019
[6].李永飞,宋前林,沈华东,许斌,贺杰.内江城区现代孢粉组合及其与植被关系[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7].刘淼,张渝金,孙守亮,陈井胜,李斌.辽西金羊盆地北票组孢粉组合及其时代和古气候意义[J].地球科学.2019
[8].韩刚,曹阳,张文婧,王敬岩,薛云飞.内蒙古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贝32井南屯组地层及孢粉组合[J].地质通报.2019
[9].白培荣,熊兴国,蒋开源,马德胜,吴滔.北羌塘盆地中部笙根地区索瓦组上段的孢粉型化石组合及时代[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9
[10].吴同,杨振京.温州沿海QTZ3孔孢粉组合特征及古气候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