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阴离子染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染料,阴离子,阳离子,刚果,花生壳,生物,滑石。
阴离子染料论文文献综述
方芳,黄言秋,张静,张璐璐,操家顺[1](2019)在《双组分阴离子染料在改性花生壳上的竞争吸附》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接枝法制备得到改性花生壳为吸附剂,研究在酸性橙(AO)和活性艳蓝(KN-R)双组分阴离子染料体系中,改性花生壳对两种染料的吸附去除情况,并通过吸附等温线模型和动力学模型,解析在双组分染料共存条件下,改性花生壳对两种染料的竞争吸附机制。结果表明,在双组分体系中,改性花生壳对AO和KN-R的吸附和单组分体系相似,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在反应120 min后,改性花生壳对AO和KN-R的吸附量均小于单组分体系下的吸附量,在溶液pH值为2、初始染料浓度为200 mg/L和温度为298 K的条件下,吸附量分别从243.4、360.9 mg/g降低到140.4、231.3 mg/g,改性花生壳对AO的吸附量下降极为显着,说明两种染料存在竞争吸附,染料分子大且磺胺基含量多的KN-R阻碍改性花生壳对AO的吸附。(本文来源于《净水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董伟强,李若林,倪雅萍,张必宪,徐轶群[2](2019)在《β-FeOOH的合成及其对阴离子染料酸性橙Ⅱ的吸附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合成棒状β-FeOOH,用于去除水中阴离子染料酸性橙Ⅱ(AOⅡ)。利用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仪(XRD)、粒径和比表面积(BET)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了吸附动力学和等温线模型,考察了pH值、初始浓度和吸附剂载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剂对AOⅡ在15,35,55℃条件下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84. 90,283. 29,277. 78 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吸附过程主要是单分子层吸附;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有利于吸附;当AOⅡ初始浓度在200~500 mg/L时,吸附量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当β-FeOOH载量为0. 015 g时,吸附效率最高。(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许倩倩,孙德帅,亓雁飞,段良燕,李润浩[3](2019)在《铁有机骨架材料对偶氮型阴离子染料的吸附》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由于结构可调、可选择性吸附和可再生性等优点成为处理染料废水的新型材料。以常温下合成的铁有机骨架材料作为吸附剂,探索铁有机骨架材料对具有相似结构的阴离子染料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铁有机骨架材料对染料的脱色率更高;并且材料对阴离子染料的吸附量随着染料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大。Langmuir恒温吸附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吸附过程,计算得到的饱和吸附量随着染料分子截面积的增加而减小。对吸附机理进行探讨发现:Fe-BDC的电荷中心与阴离子染料之间的静电引力是吸附的主要作用力,染料分子中羟基、氨基等含有孤对电子的官能团与Fe-BDC中铁原子的相互作用也是吸附的重要作用力。(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黄言秋,方芳,张静,张璐璐,操家顺[4](2019)在《改性花生壳吸附剂对阴离子染料的吸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天然花生壳为原料,选用环氧氯丙烷作为醚化剂,再接枝二乙烯叁胺得到改性花生壳。用扫描电镜等手段进行改性花生壳的表征,同时研究其对两种阴离子染料酸性橙(AO)和活性艳蓝(KN-R)的吸附去除情况。在系统研究初始pH、吸附剂投加量、初始染料浓度和吸附时间对吸附效率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模型解析改性花生壳对阴离子染料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花生壳孔道增多,且胺基成功地接枝到改性花生壳上。当AO和KN-R初始浓度为200 mg/L,改性花生壳投加量为0.5 g/L,溶液pH值为2时,吸附120 min后,改性花生壳对AO和KN-R的吸附容量分别为273.3 mg/g和313.6 mg/g。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确定改性花生壳对AO和KN-R的理论吸附容量与试验结果一致。该吸附剂原料广泛、制备方法简单,在染料废水去除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净水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刘蕊,张辉,罗璇,杨鸿雁[5](2018)在《HNO_3氧化改性生物炭吸附水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染料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玉米秸秆和甘蔗屑为原料,分别在400℃和800℃制备生物炭并利用HNO_3进行氧化改性。通过分析废水实际处理过程中不同吸附条件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了HNO_3氧化改性生物炭对阳离子和阴离子染料的吸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振荡强度、温度、pH、离子强度、共存离子是影响HNO_3氧化改性生物炭吸附阳离子和阴离子染料的主要因素,且对不同性质染料影响趋势和程度不同。温度高有利于提高HNO_3氧化改性生物炭的吸附作用;未达到吸附饱和前,提高振荡强度促进吸附作用,但达到吸附饱和后高振荡强度不利于吸附作用;高离子强度对HN4GZ吸附阳离子染料有促进作用,中、低离子强度更适合HN4YM和HN8YM对阳离子和阴离子染料的吸附处理;弱酸性条件不利于HN4YM和HN4GZ对阳离子染料的吸附,中性条件不利于HN8YM对阴离子染料的吸附;废水中常见的阳离子/阴离子的存在对两种染料的吸附均有一定负作用,但HNO_3氧化改性生物炭仍表现出令人满意的吸附效果。(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21期)
刘蕊,罗璇,张辉[6](2018)在《氧化改性生物炭对水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染料的吸附》一文中研究指出以HNO3和H2O2为改性剂,对玉米秸秆和甘蔗屑在不同温度下制备的生物炭进行改性。研究了氧化改性生物炭对水体中阳离子染料(MB)和阴离子染料(KN-R)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氧化改性生物炭对染料的吸附效果与氧化剂的强度、染料性质和浓度、生物炭制备条件关系密切。HNO3氧化改性生物炭对阳离子染料和阴离子染料的吸附效果明显优于H2O2氧化改性生物炭;其中HN4YM和HN4GZ对阳离子染料各浓度均表现出极高的吸附效果;而HN8YM更适合处理中、低浓度的阴离子染料。再生实验结果一方面表明,KCl再生后的HN4YM和HN4GZ对阳离子染料仍保持极高的吸附效果;其去除效率占再生前90%,有很好的利用潜力,阳离子交换作用可能在吸附中发挥重要作用。HN8YM再生后对阴离子的吸附效果虽然只约占再生前的50%,但考虑到其制备简单且成本低廉,也可用于处理较低浓度阴离子染料,其吸附机制除与阴离子交换有关外,其他吸附机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13期)
张毅琳[7](2018)在《水滑石增敏化学发光行为及其在阴离子染料废水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和工业生产近几年来迅猛地发展,水体环境污染问题与人们日渐提高的生活水平和各行业之间矛盾也日渐突出。水体污染主要来源于城市的生活污水的排放和工业废水。染料废水量大并且处理工艺复杂,成为水体环境主要污染源之一。染料废水大多数体现出抗氧化性、抗光解性的特性,使得染料脱色加大,不易降解。各行业的迅速发展造成的过量染料废水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危害,因而研究一种高效和高选择性的染料检测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选用无机层状纳米材料水滑石有选择性吸附阴离子型染料茜素红S(ARS)整体猝灭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现象,建立了一种速度快、具有较高工作效率的检测染料的分析方法。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简述如下:(1)选用恒pH值法合成镁铝比为3:1的镁铝碳酸根水滑石,发现制得的水滑石可以很有效地催化luminol-H_2O_2化学发光体系,吸附ARS后的水滑石增敏效果降低,并对luminol-H_2O_2发光体系起到了猝灭的作用。依据此现象构建了ARS化学发光分析方法,ARS浓度在0.5μM-30μM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将上述建立的分析方法,运用在实际样品中,成功地检测了实际样品染料废水中ARS的含量。(2)在进一步研究ARS影响化学发光的机理过程中,发现蒽醌结构中酚羟基的位置对化学发光信号强度影响较大,因此成功地运用了化学发光有效地鉴别了不同取代基位置的羟基蒽醌,通过荧光发射光谱,紫外吸收光谱,以及不同取代基位置的羟基蒽醌的量子产率,解释了反应机理。(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张必宪[8](2018)在《β-FeOOH及其复合材料对阴离子染料废水的催化降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染料废水由于具有有机物浓度高、色度深、可生化性差、生物毒性大、水质水量变化大、成分复杂、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导致传统污水处理方法处理效果不好而成为污水处理的一大难题。目前吸附法和化学氧化法是处理印染废水的有效方式,吸附法可以对染料进行回收,在水体净化的同时节约了染料成本,化学法能将难降解的染料分子断链成为小分子最终甚至矿化为CO2和H2O,降低对环境的危害。β-FeOOH作为一种天然矿物,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和沉积物中,具有特殊的隧道结构、较稳定的理化性质、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超细的粒状结构等特点,在环境功能材料在吸附和催化材料的开发中具有广阔前景。目前,基于β-FeOOH对有机印染废水的Fenton降解反应和光催化降解反应鲜有报道,β-FeOOH作为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功能材料在染料有机废水的处理中有待进一步开发。为此,本文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 β-FeOOH,并进行了形貌结构表征,系统的研究了 β-FeOOH在阴离子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包括以下叁个方面:1)β-FeOOH对酸性橙Ⅱ(AOⅡ)、甲基橙(MO)、活性艳蓝(KN-R)叁种阴离子和一种阳离子染料(MB)的吸附去除研究;2)β-FeOOH/H202/盐酸羟胺组成的非均相Fenton体系对AOⅡ的降解研究;3)可见光光催化剂β-FeOOH/Ti0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AOⅡ的降解研究。研究成果可为环境功能材料的研究及拓展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工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XRD结果证实了水热法合成样品为β-FeOOH,结晶度较好,SEM结果显示β-FeOOH粒度均匀,分散度较好,平均长度约为250 nm、平均宽度约为60 nm的棒状结构。β-FeOOH对阴离子染料AOⅡ、MO、KN-R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吸附平衡,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83.67、174.38和256.33 mg·g-1;β-FeOOH对阳离子染料MB的吸附效果较差,吸附量仅20.66 mg·g-1。β-FeOOH对AOⅡ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作用主要有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15、35和55℃条件下的等温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模型,为单分子层吸附过程;β-FeOOH在酸性、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对AOⅡ的吸附效果均较好。(2)当β-FeOOH/H202组成的非均相Fenton体系中H2O2浓度为2.5mmol·L-1、盐酸羟胺0.5 mmol·L-1时,AOⅡ在40 min内降解率达到90%以上;初始pH值为3.0~6.0之间AOⅡ都能被快速降解;Cl-、NO3-对预吸附基本无影响,对催化降解反应有促进作用,SO42-随浓度的增加对预吸附逐渐增强,但对催化降解无显着影响;而H2PO4-几乎完全抑制了β-FeOOH对AOⅡ的吸附和催化降解。该体系的活性物种为来源于均相Fenton反应和非均相Fenton反应产生的·OH。β-FeOOH催化剂经四次循环之后对AOⅡ的降解率仍高达87.56%。(3)当反应液初始βH值为3.05、H2O2投加浓度为10 mmol-1时、β-FeOOH复合比例为75%的β-FeOOH/Ti02对AOⅡ的降解率为99.61%,降解效果优于比复合比例为5%、10%、25%、50%、100%的复合材料。机理分析表明该系统的活性物种可能有四个来源:1)H2O2在紫外光条件下的直接分解;2)β-FeOOH/TiO2与H2O2组成的系统在光照下光催化反应;3)复合材料β-FeOOH/TiO2中的β-FeOOH与吸附在其表面组成的非均相Fenton反应;4)β-FeOOH所溶解出的铁离子与溶液中游离的H2O2组成的类Fenton反应。(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8-05-01)
陈霜,王萃娟,唐豫媛,代海玉[9](2017)在《一种镉(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对阴离子染料的选择吸附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具有高空隙率、大比表面积以及可调控的空间结构等优点在染料吸附性能研究中备受关注~([1,2])。本文合成了配合物[Cd(pypymba)_2]_n (pypymba=4-((3-(pyrazin-2-yl)-1H-pyrazol-1-yl)methyl)benzoic。晶体中每个Cd (Ⅱ)离子均与一个pypymba分子中两个氮原子和另外两个pypymba分子中羧基的四个氧原子连接,形成了六配位的变形八面体构型。由氢键作用与π...π作用力形成其三维孔洞结构(Fig 1)。该配合物能选择性吸附带负电荷的甲基橙、刚果红染料,且吸附速率随染料分子尺寸增加显着降低(Fig 2)。(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论文集—墙报》期刊2017-07-19)
周密,袁大强[10](2017)在《基于金属配体的阳离子框架对阴离子染料的吸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由于其可设计性及丰富的潜在用途而受到广泛关注~([1-4])。本文通过设计配体,合成带有配位阴离子的羧酸配体,利用该配体构筑的MOFs可具有正电性骨架。首先通过金属模板法构筑了新颖的金属羧酸配体,该配体带有两个配位阴离子。然后将其与叁核In_3O节点配位组装,在此过程中配体上的阴离子脱落,转而在框架孔洞中以抗衡阴离子的形式存在。每个In_3O节点与六个配体的六个羧酸根配位,构筑了一例具有acs拓扑结构的阳离子框架材料。由于框架的阳离子特性,我们对该框架进行了染料吸附测试,发现该框架对阴离子染料具有选择性吸附的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论文集-论文》期刊2017-07-19)
阴离子染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合成棒状β-FeOOH,用于去除水中阴离子染料酸性橙Ⅱ(AOⅡ)。利用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仪(XRD)、粒径和比表面积(BET)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了吸附动力学和等温线模型,考察了pH值、初始浓度和吸附剂载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剂对AOⅡ在15,35,55℃条件下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84. 90,283. 29,277. 78 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吸附过程主要是单分子层吸附;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有利于吸附;当AOⅡ初始浓度在200~500 mg/L时,吸附量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当β-FeOOH载量为0. 015 g时,吸附效率最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阴离子染料论文参考文献
[1].方芳,黄言秋,张静,张璐璐,操家顺.双组分阴离子染料在改性花生壳上的竞争吸附[J].净水技术.2019
[2].董伟强,李若林,倪雅萍,张必宪,徐轶群.β-FeOOH的合成及其对阴离子染料酸性橙Ⅱ的吸附特性[J].环境工程.2019
[3].许倩倩,孙德帅,亓雁飞,段良燕,李润浩.铁有机骨架材料对偶氮型阴离子染料的吸附[J].环境工程.2019
[4].黄言秋,方芳,张静,张璐璐,操家顺.改性花生壳吸附剂对阴离子染料的吸附作用[J].净水技术.2019
[5].刘蕊,张辉,罗璇,杨鸿雁.HNO_3氧化改性生物炭吸附水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染料的影响因素[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
[6].刘蕊,罗璇,张辉.氧化改性生物炭对水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染料的吸附[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
[7].张毅琳.水滑石增敏化学发光行为及其在阴离子染料废水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8
[8].张必宪.β-FeOOH及其复合材料对阴离子染料废水的催化降解研究[D].扬州大学.2018
[9].陈霜,王萃娟,唐豫媛,代海玉.一种镉(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对阴离子染料的选择吸附性[C].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论文集—墙报.2017
[10].周密,袁大强.基于金属配体的阳离子框架对阴离子染料的吸附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论文集-论文.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