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萌
(大理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二科671003)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理干预对肺栓塞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于本科住院的90例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结果、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栓塞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心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理干预肺栓塞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9-0263-02
肺栓塞是呼吸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症类型,该病症病情发展较快且死亡率极高。曾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不良心理反应是导致患者治疗效果不佳、预后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1]。本次研究将以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于本科住院的90例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心理干预对肺栓塞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现将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于本科住院的90例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肺栓塞的诊断标准[2];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32-80岁,平均年龄(56.2±1.3)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31-80岁,平均年龄(56.9±1.7)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对比上未表现出明显差异,故本次研究具有可行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目的,其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在参与研究之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①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护理、药品护理以及溶栓护理等常规护理,同时对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健康教育)。
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以热诚的态度接待患者,并主动与患者保持良好的交流、沟通。若发现患者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时则要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并将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告知患者,促使其重新建立治疗的信心,并配合医护人员的相关工作。同时护理人员也要做好患者家属的工作,让患者家属尽可能参与到患者的护理过程当中,多与患者进行交谈,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从而消除不良情绪对治疗的干扰。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结果、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3讨论
肺栓塞主要是因静脉系统游离出的血栓经右心进入到肺动脉或其他分支动脉中,导致血流阻塞、右心负荷增加,从而引起的换气功能障碍以及肺部血流灌注。该病症的发病较急且病情发展速度较快,患者在病发时往往会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其对于患者的生理健康以及心理健康均会产生较大影响。曾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肺栓塞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心理护理可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3]。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了心理干预,从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焦虑评分结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该项研究结果表明:对肺栓塞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心理护理可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诊疗效果,并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本次研究结果与张晓华等人的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相似性[4]。
综上所述,对肺栓塞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心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资料
[1]王延蕾.心理联合护理对记性肺栓塞患者的康复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9):92-93.
[2]孙秀玲,杨青茹,董书宇,等.心理护理对肺栓塞患者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3):4021-4023.
[3]王树伟,贾艳春.心理干预对肺栓塞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J].护理进修杂志,2013,28(9):813-814.
[4]张晓华.探讨心理干预对肺栓塞患者预后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3,26(12):227-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