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环境意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意向,环境,昌吉,阿克苏,消费者,游客,虚拟社区。
环境意向论文文献综述
姬军荣[1](2019)在《消费价值观、环境态度与绿色消费意向》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绿色消费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并成为新的消费趋势。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绿色产品的普及度,提供优质绿色产品并在消费者中推广绿色消费,已然成为政府和绿色产品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实践活动表明,消费价值观对消费者的动机和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和支配作用,因此,从居民的消费价值观出发,研究消费价值观对绿色消费意向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消费价值观、环境态度与绿色消费意向进行研究,探寻叁者间的关系,以期为我国绿色消费发展、环境改善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研究》期刊2019年19期)
牛海燕[2](2019)在《地区邀请全国各地四川商会、川渝商会企业家代表来阿考察投资环境 达成合作意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阿克苏讯(记者 牛海燕)8月21日至23日,地区开展“百家商会 千家企业”走进阿克苏活动,邀请全国各地四川商会、川渝商会124家企业负责人来阿,感受阿克苏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考察投资环境。地委委员、行署常务副专员梁峰源,地区政协工委副主任、工商(本文来源于《阿克苏日报(汉)》期刊2019-08-26)
张郁[3](2019)在《公众风险感知、政府信任与环境类邻避设施冲突参与意向》一文中研究指出邻避冲突不仅与公众风险感知相关,还是多种心理因素在特定情境下综合作用的结果。基于湖北省多个环境类邻避设施周围公众的实地调研,探索公众风险感知、政府信任对邻避冲突参与意向的影响,并验证公众政府信任对其风险感知与环境类邻避设施冲突参与意向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公众对环境类邻避设施的健康和环境风险感知、政府行为信任是影响其冲突参与意向的最主要因素,政府信任对公众风险感知与邻避设施冲突参与意向关系存在显着的调节效应。为了达到"邻避冲突可免"的治理效果,必须加强邻避设施风险评估和运行监管,降低设施本身的负外部性,弱化公众的风险感知;地方政府应在"公众中心"的行政理念指导下,加大邻避设施相关决策信息的公开度,创新风险沟通方式,提高公众的政府信任度。(本文来源于《行政论坛》期刊2019年04期)
黄杰[4](2019)在《自然旅游地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压力日益增大,身心耗损加剧,离开惯常生活圈,放松身心、回归自然已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动机。各类旅游目的地与景区作为典型的恢复性环境,具有较为突出的心理恢复效用,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遂渐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已有研究较多探讨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的维度构成以及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的影响因素,研究对象也以文化遗产地、旅游度假区为主,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国外,实证研究较少,恢复性环境感知对游客后续行为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鉴于此,本研究聚焦于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对满意度及行为意向的影响,以自然观光型旅游地——喀纳斯景区为实证案例地,引入环境刺激M-R模型作为研究框架,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的方法展开研究。研究首先对恢复性环境感知、游客满意度、行为意向、游客涉入等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基于文献分析、深度访谈、网络文本内容分析叁种途径,全面提炼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测量指标,通过量表开发、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确定自然旅游地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结构体系;其次根据理论分析,提出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内部各维度的作用关系假设,并构建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喀纳斯景区的367名国内旅游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信效度检验,模型拟合,验证相关理论假设;最后研究使用Amos的Bootstrap法对游客满意度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同时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检验游客涉入在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各维度与满意度之间的调节作用。通过上述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自然旅游地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结构体系主要由5个维度构成,分别为:迷人、新奇、兼容性、逃逸及一致性,5个维度共包含21个指标;(2)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内部维度间并非单一平行结构,而是具有一定层次作用关系。主要体现为:一致性对迷人、新奇、兼容性、逃逸维度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新奇对迷人、逃逸维度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3)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与满意度及行为意向之间具有嵌套作用机制。研究揭示了叁者间的内在影响机制,具体体现为:迷人、兼容性对游客满意度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迷人、新奇、逃逸对行为意向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度对行为意向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游客满意度在迷人影响行为意向机制中起中介作用,游客满意度在兼容性影响行为意向机制中起中介作用。(4)游客涉入调节作用显着。以游客涉入作为恢复性环境感知和满意度的调节变量,同时控制游客受教育程度、职业、旅游次数、停留时间、出游目的、出游时间等变量,游客涉入在迷人、兼容性和满意度之间存在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表明游客涉入的加深会增加迷人、兼容性对游客满意度的正向影响。(5)文章从游客涉入调节的新视角,构建了“自然旅游地游客恢复性环境感知-满意度-行为意向”模型(TPRQSB)。(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9-06-30)
贺冰心,李祁峰[5](2019)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意向调研报告——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近叁年高职护理专业大专生对护理专业方向的就业意愿进行调研,为该院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专业教学教改、切实做好护理专业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现实依据,从而找出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为该院"十叁五"事业发展规划中做好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资料显示,高职院校学生对护理专业认可度较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意愿强烈,期望值较高。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观念需要更新,眼高手低的情况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需要调整,需要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学院将根据这些需求进行高职护理专业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在合适的岗位实现就业。(本文来源于《时代报告》期刊2019年06期)
郭可雷[6](2019)在《学校体育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身体活动不足”已成为影响全球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棘手问题。学校是促进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提升的“主渠道”。锻炼意向是决定个体身体活动行为生成的核心因素。本研究以“场动力理论”为研究视角,整体探究学校体育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叁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期深入把握初中生身体活动行为发生、发展变化的深层次规律,为提升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支持。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在样本抽取方面,采取分层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共抽取陕西省29所初中2406名初中生。在数据分析方面,运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检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学校体育制度环境问卷、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问卷和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问卷进行了信效度检验;运用非参数检验分析各变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性;运用相关分析对各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因果模型的路径,验证结构方程模型;运用线性回归分析,从整体上分析学校体育环境不同维度、锻炼意向与身体活动之间的定量关系、影响身体活动不同因素对身体活动影响力的大小,验证回归方程模型。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和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系数显示,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对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从相关系数来看,“教育制度”与身体活动的相关性高于“政策执行”。路径系数显示,学校体育制度环境的两个维度均对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17与0.14,且达到统计显着(p<0.001),表明“教育制度”对于身体活动的影响作用更大。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和锻炼意向的皮尔森相关系数显示,学校体育制度环境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显着的互相影响。路径系数显示,“教育制度”与“政策执行”均与锻炼意向之间具有相互影响作用,其影响值分别为0.15和0.19,“政策执行”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大于“教育制度”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和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相关系数显示,学校体育制度环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可以显着正向影响身体活动,“教育制度”与锻炼意向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大于“政策执行”与锻炼意向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锻炼意向与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系数以及路径系数均显示,锻炼意向可以显着正向影响身体活动(p<0.001),路径系数为0.34。(2)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与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系数与路径系数均显示,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对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p<0.01)。其中,“同学朋友支持”、“体育课程”与“锻炼机会”3个维度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系数更高。路径系数显示,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各维度均对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14、0.04、0.23、0.17和0.15。“同学朋友支持”、“体育课程”与“锻炼机会”3个维度对身体活动更具有预测作用。学校社会环境和锻炼意向的皮尔森相关系数与路径分析显示,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从相关程度来看,“同学朋友支持”、“教师支持”和“锻炼机会”叁个变量与锻炼意向的交互影响较“社会规范”和“体育课程”与锻炼意向的交互影响更高。路径分析表明,“同学朋友支持”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最大,其余依次为“体育课程”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教师支持”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社会规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锻炼机会”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和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相关系数显示:两两项目之间在统计学上均存在显着相关性(p<0.01),表明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初中生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同学朋友支持”、“锻炼机会”和“体育课程”维度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系数更高。(3)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相关系数与路径分析显示,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对初中生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时空条件”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较“场地经费”更高。从路径分析来看,“时空条件”对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影响大于“场地经费”对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影响,且都达到了十分显着水平。学校社会物质环境和锻炼意向的皮尔森相关系数与路径系数表明,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双向互相影响。从相关程度来看,“时空条件”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更高。路径系数显示,“时空条件”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大于“场地经费”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和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初中生身体活动水平的皮尔森相关系数表明,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对初中生身体活动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时空条件”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系数较“场地经费”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更高。(4)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系数显示: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和锻炼意向均对初中生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p<0.01)。相关系数显示,锻炼意向和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性更大。学校体育环境和锻炼意向的皮尔森相关系数显示: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显着的互相影响。从相关程度来看,学校体育社会环境维度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作用最大,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作用次之,学校体育制度环境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作用最小。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在未加入交互项时,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对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影响力依次递减;加入交互项时,锻炼意向与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之间具有交互影响作用;锻炼意向与学校体育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锻炼意向与学校体育物质环境的交互作用、锻炼意向与学校体育制度环境的交互作用对身体活动的影响力依次递减,其路径系数均达到显着水平。从加入锻炼意向与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交互项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系数上看,模型拟合指标达到了统计学要求,说明该模型拟合结果较好,符合勒温的“场动力理论”,证实初中生身体活动由初中生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环境以及锻炼意向和学校体育环境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1)人口学变量对学校体育环境、锻炼意向和初中生身体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年级、性别与学校体育制度环境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年龄和学校位置与学校体育制度环境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年级、性别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年龄和学校位置与锻炼意向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年级、学校位置与身体活动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年龄和性别与身体活动水平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年级、学校位置、性别与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年龄与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年级、学位位置与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性别和年龄与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2)学校体育环境和锻炼意向均对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显示,“教育制度”对身体活动的影响力高于“政策执行”;“同学朋友支持”、“体育课程”与“锻炼机会”对身体活动更具有预测作用;“时空条件”对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影响大于“场地经费”。(3)学校体育环境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路径系数显示,“政策执行”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大于“教育制度”;同学朋友支持”、“教师支持”和“锻炼机会”与锻炼意向的交互影响较大;“时空条件”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大于“场地经费”。(4)学校体育环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可以显着正向影响身体活动。路径系数显示,“教育制度”与锻炼意向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较“政策执行”与锻炼意向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更大;“同学朋友支持”、“锻炼机会”和“体育课程”较“教师支持”和“社会规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较高;“时空条件”较“场地经费”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更高。(5)在未加入交互项时,各变量对身体活动影响力大小表现为: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在加入交互项时,交互作用对身体活动影响力大小表现为: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锻炼意向×学校体育制度环境,路径系数均显着。(6)“场动力理论”可有效解释初中生身体活动行为生成的内在机制。初中生身体活动由初中生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环境以及锻炼意向和学校体育环境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本文来源于《上海体育学院》期刊2019-06-06)
曹睿阳[7](2019)在《虚拟实验环境下远程学习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日益普及以及人们对教育的愈加关注,传统教育早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以此为背景远程教育便发展的如火如荼。但相比较于传统教育,远程教育中学习者由于受时空制约,难以对需要实验操作的内容进行及时高效的练习,从而难以通过实验操作对实践操作性要求强的理工学科内容进行更好理解,因而程教育中理工专业少,专业面受限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以此为背景虚拟实验室应运而生,但目前国内外关于虚拟实验室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关于虚拟实验室的设计与开发、虚拟实验室的相关应用及虚拟实验室的相关综述等方面,而虚拟实验室自身的改进及进一步发展与普及都需要研究者对虚拟实验环境下远程学习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研究进行相关研究,但目前国内关于虚拟实验室的此类相关实证研究仍较少,本研究便以此为基础进行展开。本研究的核心问题为:以UTAUT模型为基础,在远程学习者基于虚拟实验平台所进行的体验式学习中,影响其对虚拟实验平台使用意向的因素有哪些及其影响效应的强弱关系是什么?为了解决上述研究问题,本研究通过综合运用文献归纳法、问卷调查法和定性及定量分析法展开研究。首先,在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技术接受视角出发并将UTAUT模型作为为理论框架,剔除核心变量促进条件(FC),并选取行为意向(BI)作为最终变量,同时新增基于虚拟实验平台的体验式学习视角的四个核心变量及虚拟实验平台特征视角的两个核心变量来构建研究理论模型;其次,依据所构建的研究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并设计“虚拟实验环境下远程学习行为意向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并以江苏省七所高职院校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对接江南大学同专业的425位专接本学生为研究对象,并采用SPSS对问卷的进行信效度及描述性统计分析;最后,借助AMOS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拟合及修正、研究假设检验及模型变量间效应分析等几部分对模型进行检验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显着正向影响远程学习者使用虚拟实验平台的行为意向的因素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具体经验、抽象概括、主动实践、社群影响、交互性、努力期望、绩效期望;而在理论模型预设的影响因素中,反思观察及想象性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不显着。2.在努力期望与社群影响对绩效期望的间接中介作用中,努力期望的间接影响作用更大。本研究通过叁个视角,以UTAUT模型为基础并依据本研究特点对变量进行增删来构建研究理论模型,使UTAUT模型具备更高适切性,进而拓展了模型在远程教育(虚拟实验)方面的应用;同时,“虚拟实验环境下远程学习行为意向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的编制对日后相关研究问卷编制提供参考;通过研究获得影响远程学习者使用虚拟实验平台的因素,有助于远程教育中理工学科教学设计的改进及相关学科虚拟实验平台的导学流程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虚拟实验平台的推广及远程教育中对实践性环节要求高的工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9-06-01)
巴靖萍[8](2019)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服务补救质量对顾客重购意向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我国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电商交易稳步增长;与此同时在消费品市场上,名、优产品市场占有率持续提高,我国消费者的品牌消费意识逐渐增强,市场变化为品牌商家带来新的增长契机,而电子商务作为品牌商家的重要销售渠道也由此获得更多关注。在电商环境日趋成熟、品牌商家电商交易不断增长的背后,诸如由商品质量、服务时效等因素引发的退、换货之类的服务失误或失败情况愈发普遍。面对电商服务失败,品牌商家往往采取服务补救措施以弥补过失,但消费者对品牌商家的电商服务补救感知如何,电商服务补救是否真正起到弥补作用,以及消费者在遭遇服务补救中会产生哪些情感变化等,都是品牌商家迫切需要深入了解的问题。本研究基于消费者购买决策理论和情绪理论,以消费者情绪为视角,构建起电商服务补救质量和重购意向之间的理论模型,并且比以往研究更具创新意义的是,引入品牌依恋至模型中探索品牌依恋对消费者网络购物中感知和情绪的影响。其中,将服务补救质量按照服务特征划分为交互质量、程序质量和结果质量叁个维度,将消费者情绪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两个单级概念进行研究。在提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样本,采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对变量间的假设关系进行验证,最终形成以下主要结论:在品牌商家的电商服务补救中,电商服务补救质量对消费者情绪有显着影响,消费者情绪对重购意向有显着影响,电商服务补救质量对顾客重购意向有显着正向影响,消费者情绪的部分中介作用成立;品牌依恋对电商服务补救质量——重购意向、电商服务补救质量——消费者负面情绪——重购意向的影响路径有显着调节作用。最后结合研究结论,本文围绕建立健全电商服务补救制度和规范以及积极培养消费者品牌依恋两个方面为品牌商家提升电商服务补救水平提出了管理建议。(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5-09)
张巧媛[9](2019)在《虚拟社区环境下消费者自我概念一致性对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将376位虚拟社区成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研,深入探讨了虚拟社区环境下消费者自我概念一致性对购买意向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在虚拟社区环境下,真实自我概念一致性与理想自我概念一致性对购买意意向呈现正相关关系,并且理想自我概念一致性比真实自我概念一致性对购买意向具有更强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现代营销(下旬刊)》期刊2019年04期)
李鑫[10](2019)在《无人驾驶环境下行人让行意向机理建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无人驾驶已经成为未来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对无人驾驶的研究中,国内外研究者的研究重点聚焦于无人驾驶车辆本身及相关技术,而对道路交通系统中另一类主要参与者——行人在无人驾驶环境下的行为特征研究较少。针对无人驾驶环境下行人行为研究的不足,本文以车辆无人驾驶为背景,对行人行为机理展开研究:首先,对无人驾驶车辆向行人信息提示系统进行功能和运行逻辑设计。无人驾驶环境下行人无法与驾驶员实现交流,但车辆可通过通信设备向行人发出信息提示。现有车辆向行人信息提示的解决方案存在内容、方式单一和运行逻辑不清的问题,本文结合检测和识别技术的发展,分析车辆可能的提示内容和可行的提示方式,对车辆信息提示系统功能和运行逻辑进行设计,以此作为本文的技术基础。其次,构建无人驾驶环境下行人让行意向机理模型。在总结个体行为机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之上,提出适用于本文研究环境的建模思路,分析提取无人驾驶环境下行人行为的潜在影响因素作为机理模型的构成要素,并在要素间建立显着性影响假设,建立以行人基础特征和道路环境为输入变量,行人接受度、VTPCDS的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为中间变量,让行意向为输出变量的无人驾驶环境下行人让行意向机理模型,为后续研究奠定模型基础。再次,基于实验数据的机理模型假设检验和影响因素分析。考虑到无人驾驶的尚未普及和假设检验对样本量的需要,此次研究使用SP问卷收集到3216条有效实验数据。根据机理模型要素间的相关假设和所得数据类型,选择多重线性回归或Logit模型进行验证性建模,目的在于假设检验和模型标定。本文依次建立了行人接受度的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反馈类信息有用性的BL概率模型、反馈类信息易用性的MNL概率模型、辅助类信息有用性的Nested-Logit概率模型和行人让行意向的BL概率模型,似然比检验和拟合优度指标表明所建模型均有效,机理模型的相关假设均为部分成立或完全成立。根据模型标定结果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假设检验结果对机理模型进行修正。最后,研究机理模型中影响因素的异质性效应。传统Logit模型中样本总体的变化趋势往往掩盖了个体的选择偏好差异,为提高机理模型对行人行为解释的鲁棒性和研究行人的偏好差异,使用Latent Logit模型对机理模型中影响因素的异质性效应展开探索性研究并分析,结果表明部分影响因素存在异质性效应,并尝试探究其成因。(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15)
环境意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阿克苏讯(记者 牛海燕)8月21日至23日,地区开展“百家商会 千家企业”走进阿克苏活动,邀请全国各地四川商会、川渝商会124家企业负责人来阿,感受阿克苏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考察投资环境。地委委员、行署常务副专员梁峰源,地区政协工委副主任、工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境意向论文参考文献
[1].姬军荣.消费价值观、环境态度与绿色消费意向[J].商业经济研究.2019
[2].牛海燕.地区邀请全国各地四川商会、川渝商会企业家代表来阿考察投资环境达成合作意向[N].阿克苏日报(汉).2019
[3].张郁.公众风险感知、政府信任与环境类邻避设施冲突参与意向[J].行政论坛.2019
[4].黄杰.自然旅游地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D].新疆大学.2019
[5].贺冰心,李祁峰.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意向调研报告——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时代报告.2019
[6].郭可雷.学校体育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9
[7].曹睿阳.虚拟实验环境下远程学习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D].江南大学.2019
[8].巴靖萍.电子商务环境下服务补救质量对顾客重购意向的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9].张巧媛.虚拟社区环境下消费者自我概念一致性对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
[10].李鑫.无人驾驶环境下行人让行意向机理建模与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