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里[1]2004年在《论中小企业以电子商务渗透国际市场的策略》文中提出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的开展如火如荼,全球性竞争空前激烈。中国的企业,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企业若想生存和发展,经营者必须利用一切机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扩大市场及提高服务质量,加强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在其各自的经济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市场经济的“润滑剂”。中国的中小企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对外贸易中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电子商务在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开展国际营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各环节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随着未来中国成为最大的网络国家,电子商务的中心也将随之移到中国。未来5年内,中国至少有10%的贸易进入全球电子商务采购网,也就是说,外贸电子商务将形成一个近500亿美元的大市场,这样大的市场,哪一个企业不想分一杯羹?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应用成本越来越低,使得资源有限、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利用这种方式参与市场竞争成为可能。中小企业应该如何实施电子商务战略,以开展国际营销呢? 首先,运用网络营销开拓国际营销渠道,开辟国际市场;其次,电子商务同传统贸易方式结合起来,网上、网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走中小企业的特色道路,追求高质、高效、低成本的实用主义路线。最后,运用电子商务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安身立命、发展壮大的根本。 但是,实现电子商务,对企业在各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尤其是在业务运作模式上,与传统贸易下的业务运作模式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企业从各个方面解决包括认识的误区,挣脱人员、资金、技术等资源的限制、企业管理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持续改进,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把电子商务同传统贸易模式结合起来,将电子商务战略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期在取得更大的对外贸易成果。 本文就电子商务对国际营销的重要意义,电子商务对中国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中如何应用电子商务;在实施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障碍,以及运用电子商务解决的实施策略;电子商务如何与传统商务进行接轨,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了详细的阐述。
王斌[2]2004年在《网络经济时代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研究》文中指出网络经济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而产生的,.com时代已经过去,真正的网络经济才刚刚到来。网络经济的兴起已经对现代企业的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网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完全有可能改变现代企业的基本商业运作模式,动摇在工业时代业已成为经典的战略思想和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如何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的战略性话题。网络经济同工业经济一样代表着一个时代,时代的问题就必须要全盘考虑,当年鸦片战争就是由于我国落后的封建经济跟不上西方工业经济的步伐而酿成的恶果。网络经济不同于当年的蒸汽机,它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只有很好的把握住其内在的、本质的东西,才能为我所用,1998年到2000年纳斯达克指数的戏剧性变化就是血的见证。为此,我们必须对网络经济的利用采取谨慎的态度。毕竟网络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需要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目前,我国对网络经济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对网络经济还只是处于层面的认识,面对突如其来的网络经济,鉴于目前国内的环境,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不能对网络经济产生清醒的认识,在发展的道路上处于两难的处境。本文旨在对目前国内外网络经济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进行更深一步的探析;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目前的管理现状,在网络经济的环境下加以分析,找出中小企业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优势和劣势,寻求中小企业如何和网络经济融合以适应新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以定性方法为主,分析网络经济对中小企业运营环境的影响,研究网络经济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探讨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机制,并运用生物学中的共生思想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分析,提出中小企业网络经济下的发展战略,制定中小企业在网络经济时代全新的经营管理思想。对当前中小企业如何走出网络经济的困境具有一定
董春[3]2007年在《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的研究意义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是伴随世界多极化和科技信息化趋势同步发展的最显着的特征之一。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它对各国企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对企业来说,有两个显着的特点:一是规模化,但这种规模化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组织结构的庞大。在新技术手段的支撑下,组织创新结果导致的虚拟规模化将会成为规模化的最新注解。二是效率化,没有效率作为支撑的规模化都必然是“规模不经济”,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经济全球化的这两个显着特征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运作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加入WTO是我们走向经济全球化的第一步,标志着我国经济真正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参与经济的全球化进程,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态势也从国内企业间的国内市场竞争转变为与国外企业在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上展开更直接、更全面、更激烈的竞争。当然,加入WTO以后,也意味着我国可以享受多边的、无条件的、稳定的最惠国待遇。这有利于中小企业借助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的良机,全方位地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分工,在国际上争取更大的合作空间。加入WTO使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知识经济的到来赋予了经济全球化新的内涵。知识产业的崛起,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使得世界更加开放,全球竞争日益加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主要表现为效率的竞争、质量的竞争,胜败的关键取决于智力资源及企业的创新能力,而不再是规模的大小。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国际和国内的各种信息网络来寻找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和合作伙伴,建立在工业经济时代只有大公司才有财力和人力建立的国际联系;开拓在工业经济时代只有大公司大批量生产的产品才能开拓的国内、国际市场;进行在工业经济时代只有大公司才有技术力量进行的技术转移。因此,知识经济必将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使之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持力量。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持力量;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坚力量;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生力军;中小企业是自主创新的开拓者和实践者。因此,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也是我国富民强国的战略措施之一。更重要的是,加快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步伐能够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因为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为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开辟了新的广阔道路;中小企业可以从中学到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提高企业素质和竞争能力,加速国家的技术进步;可以使我国劳动力与世界资源相结合,使国际资源为我所用;可以为国家赚取大量外汇。所以,鼓励中小企业认识、了解、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对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增进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从而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具有更现实的意义。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在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的背景下,在我国加入WTO的态势下,在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利宏观环境中,研究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论文的主要内容论文的前言从实际出发,以经济全球化与中小企业国际化的互动关系为论文的切入点,研究论证了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是已经实现的客观存在,并说明了写作论文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论文的第二章对所研究问题进行了概念上的界定和理论上的梳理。论文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中小企业的概念、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概念以及这些理论知识对我国中小企业的重要启示。论文的第叁章对所研究问题的现实状况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方面的描述,研究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历史沿革、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动因、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以及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障碍。论文的第四章以开放的视野分析国外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成功经验,不仅动态地研究世界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还以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例研究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现状和各国为了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同时论文也分析这些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论文的第五章分析了影响中小企业国际化、制约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论文从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入手,分析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要素,构建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对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上述的分析和论述中,我们发现,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虽然取得了小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国际化发展中的融资问题、国际化发展中的技术创新问题、国际化发展中的信息化问题以及国际化发展中的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等,因此论文的第六章就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的这些重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中的本土化、信息化、融资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并试图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在对中小企业国际化进行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描述的基础上,论文第七章对中小企业国际化进一步发展的模式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集群式发展模式、技术联盟发展模式以及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战略联盟发展模式。最后,论文的第八章从宏观政策方面和经营管理方面对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论文的主要观点1、国际化经营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大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国际化发展将为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壮大带来新的契机,是中小企业成长和扩张的必然路径。2、中小企业具有进行国际化经营的优势。中小企业在产权、创新、成本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将有利于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进行国际化经营。3、我国中小企业虽然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由于受到融资、创新、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中小企业的国际化仍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还存在着经营程度较低、发展能力较差、管理水平滞后等急需解决问题。4、中小企业的集群式发展、中小企业的技术联盟、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战略联盟,是促进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有效模式,可以进一步帮助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论文的主要创新1、论文探索性地将研究主题放在大开放的环境中展开探讨;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中进行研究;放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环境下进行研究;放在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O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研究;放在我国把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富民强国的战略措施的大机遇中进行研究,在选题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2、论文试图以一种新的写作方法,从实际出发,以经济全球化与中小企业国际化的互动关系为论文的切入点,研究论证了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是已经实现的客观存在,说明中小企业进行国际化发展的现实紧迫性和重要性。然后,再回到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理论本源的追溯,系统研究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发展问题。3、论文试图将信息化应用于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中,寻求现代国际化经营的理念。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提供了新的动力;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也改变了中小企业国际化的传统模式,推动中小企业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在以往的文献中尚不多见,也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一个较新的分析视角。4、论文在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优势分析上,试图提出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观点。论文不仅强调了中小企业较之国有大型企业具有产权清晰的优势,而且还特别强调了中小企业之间存在充分竞争的“非垄断性市场”环境,从而迫使中小企业要为生存发展而奋斗,这是中小企业特别充满活力的源泉。5、论文在关于企业的“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相互关系的研究中,强调“内向国际化”的方式、速度和规模会影响“外向国际化”的方式和发展速度,认为“只有当一国具备了对外资的吸引力后,其对外直接投资才可能发展”。这样的阐述不仅揭示了两种国际化的互动关系,而且符合中国中小企业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6、论文对一些基本概念作出了较为准确的阐释,同时,尽可能赋予这些概念一些新意。在对“企业国际化”的概念阐述中,论文不仅介绍、评价了中外学者的五种相关定义,而且还界定了“国际化企业”、“跨国公司及“跨国经营”等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区别。7、论文在研究方法上努力做到历史与逻辑相结合、动态研究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模式设计相结合、中国国情与国外成功经验相结合,以多角度、多方位立体展现所研究问题的全貌。论文的不足之处由于有关中小企业发展的数据缺失,特别是中小企业国际化方面的资料缺乏,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性较差,因此,论文在定量分析上只能以一些典型企业或调查为代表来说明总体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欠缺全面性和代表性。另外,国际竞争力,特别是企业的国际竞争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存在很多不同的定义,这也使得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缺少相关的理论支撑,使得论文缺失了对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同时,由于笔者缺乏长期在企业第一线的工作经验——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欠缺,使论文在对中小企业国际化进行研究时难免存在定义不够准确、分析不够深入、重点不够突出等诸多不足之处。
揭筱纹[4]2002年在《论中小企业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论文在研究中小企业概念和梳理相关理论基础上,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提出了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探讨了中小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若干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小企业的经验。论文较为详尽地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优势和面临的主要制约,阐明了中小企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地位与特殊作用。认为中小企业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生力军;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型企业、为市场提供丰富产品和劳务的劳动密集企业,在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中、形成特色经济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是小城镇建设和繁荣城镇经济的依靠力量。论文认为应当改善中小企业内部环境,建立中小企业创新机制;营造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包括市场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加大技术支持与人力支持的力度。
周捷[5]2003年在《中小企业营销创新理论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从中小企业的界定入手,通过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展示了中小企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各国中小企业在繁荣市场、技术创新、扩大就业,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缓解经济危机,保持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发挥着大型企业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人在综合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和入世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就我国在转型经济时期中小企业的发展策略从几个不同层面进行了探讨和论证。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提出了市场营销创新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试图探索中小型企业营销创新的理论体系,并从营销理念创新、营销手段创新、营销方式创新、营销文化创新和营销组合创新等方面展开了讨论。本文总结出的创新途径和运营模式,对于发展中小企业的营销创新将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基于现代产品的功能和多样化和消费日趋于个性化、时尚化以及市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本文将现代市场营销视为一个由大量具有独立决策能力的单元(或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借助于现代横断科学的自组织理论,提示营销演化过程的深刻内涵。分析表明中小企业必须采取自组织策略或实施自组织营销,才能不断优化自身的组织结构,完善中小企业的运行模式,自组织理论构成了现代营销理念创新的理论基础。
邓琦[6]2015年在《国有外贸企业战略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速以及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国有外贸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正在逐渐发生着重大变化,竞争形势愈来愈严峻,经营压力愈来愈大,企业战略转型的要求也变得愈来愈迫切。本文介绍了国有外贸企业进行战略转型的管理理论,在分析国有外贸企业传统经营模式存在诸多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以及实践经验的总结,并通过SWOT分析对国有外贸企业当前现状、面临威胁、自身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可能的机会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了国有外贸企业在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国家政策调整,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所遭遇的变革面前,加速战略转型,谋求生存和发展已成为必然所趋。文章以A公司作为案例对象,通过分析A公司的SWOT矩阵,为A公司战略转型提供选择方向,在“企业竞争能力建设、经营理念创新、业务结构优化、组织结构调整、企业文化提升”的改革方向做出实施战略转型的探讨并且初现成效,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国有外贸企业实施战略转型的建议:在市场、政策和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通过“集权化管理,专业化经营,产业链协作”的转型实施,重新塑造国有外贸企业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目的是通过对典型传统国有外贸企业在外部环境变化过程中所遭遇的生存发展问题,以及国有外贸企业为适应市场、环境的变革的讨论与实践,加速企业战略转型,谋求企业生存与二次创业发展所作的思考和积极探索,为其他外贸企业实施战略转型提供了一点借鉴和启迪。
唐华[7]2004年在《产业集群论》文中提出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如美国的硅谷和128号公路附近的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群、意大利北部的皮革与服装产业集群、中国台湾的计算机产业集群等。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已成为当今国际竞争优势产业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提高产业竞争力、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按照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的观点,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相互关联的企业及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的现象。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以往规划者更多地考虑的是自然资源、优惠政策、区位因素等,而产业集群化战略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的产业集聚原理对于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得到了国际上学界、商界和政界的空前重视。 论文综述国内外有关文献,发现许多经济学家、经济地理学家等在研究产业集群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理论贡献,单纯运用某种理论尚无法为国家经济整体与局部的协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事实上,产业集群是由多种类型的状态组成的,即便在相同类型的产业集群中,按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新兴市场和既有市场又可以作出不同的划分,同一产业集群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具有不同的特性,依托不同载体形成的产业集群其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为了分类解释已经存在的产业集群现象,促进产业集聚效应的发挥,必须藉助于系统化的产业集群理论及其分析方法。 论文立足于国内外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从集群的不同类型、集群产生的内在机理、集群的动态发展过程、集群形成与发展的依托载体和外在市场环境以及集群的发展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力图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藉以指导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创新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论文首先从产业集群的概念、特征、层次与结构入手阐释了产业集群的内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涵,根据马克思关于产业集群的思想精髓(劳动分工与协作利益的论述、社会化大生产的理论和城市生产力布局的理论),对古典、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古典及现代经济地理学的产业集群理论,产业综合体理论,新产业区理论,竞争战略中的集群理论以及国内有关集群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对产业集群理论的渊源、体系发展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指出了各理论的局限性,提出了针对产业集群的类型、形成机理、发展阶段、发展载体、市场平台与环境、发展创新六个方面开展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设计。 论文从资源配置方式的角度对产业集群的类型进行了划分,指出现有产业集群的五种基本状态:马歇尔式产业集群、轮轴式产业集群、卫星平台式产业集群、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集群、混合型产业集群。为进一步分类研究产业集群问题提供了基础。 论文初步建立了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分析框架。从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形成条件、形成方式入手,重点分析了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企业、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以及投融资机构各行为主体的功能和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指出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在诱因和条件都具备之后,多个行为主体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而在不同的形成方式下各自功能的发挥强度会有所不同。在自发出现的集群和集群雏形中,企业与相关机构作用明显,而政府只是在识别之后才会加以引导和规划;但是在以“自上而下”方式形成的集群中,政府作用的发挥对其他主体作用的发挥是一种重要的引导。 世界上没有天然产生的产业集群,也没有永远兴盛的产业集群。受到核心产业兴衰、区域环境、市场竞争、政策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产业集群存在着一个发展演变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形成、集聚、繁荣和深化四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产业集群面临的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很大的差别,产业集聚效益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论文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研究了产业集群的发展演变过程,针对四个不同发展阶段深入研究了产业集聚效益及其强化机制在集群运行过程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给出了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的政策构建。指出产业集群长期竞争优势的基础在于根植于集群网络的整体创新能力,仅仅依赖集聚经济成本优势的集群将难以摆脱衰退的宿命,要实现产业集群发展的可持续性,关键在于有效发挥集群的网络组织结构的协同创新效应,提升集群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和集体学习能力。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产业集群的发展状态,总会以一定的载体形式表现出来,产业集群的产业特性、集群规模、发展阶段等的不同也导致产业集群往往以不同的载体形式出现,比较典型的载体形式有:城市圈、小城镇、工业园区、龙头企业网络。论文用理论研究结合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产业集群的不同载体依托形式进行了剖析,分析比较了不同载体与产业集群的关联机理,对不同层级地方政府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引导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所有集群的形成都与外部环境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外部环境可以分为两种:不可控环境因素和可控环境因素。不可控环境因素通常是自然形成或需要长期形成,不可?
佚名[8]2019年在《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伟大的马克思:做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陈先达着.-天津人民出版社,2019.2.-978-7-201-14548-8:¥58.00 A81走进马克思/孙伯鍨,张一兵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6.-978-7-214-20547-6:¥102.00 A81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1 8/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国家创新基地,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编.-人民出版社,2019.-978-7-01-020409-3:¥80.00 A81马克思主义的反思与创新/许全兴着,-人民出版社,2019.-978-7-01-020407-9:¥89.00 A81
王丽宏[9]2015年在《清真食品产业品牌发展战略研究——以宁夏吴忠市为研究个案》文中提出宁夏吴忠市地处宁夏平原中部,是宁夏穆斯林聚居程度最高的地级市,其回族人口众多,历史文化厚重,寺院教派集中,宗教氛围浓厚,素有“回族之乡”的美称。得天独厚的回族文化资源和伊斯兰文化底蕴,为吴忠市发展清真食品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其成为吴忠市的特色支柱产业。但是,如同其他各类企业一样,吴忠市清真食品业也面临着如何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如何稳定、持久地
参考文献:
[1]. 论中小企业以电子商务渗透国际市场的策略[D]. 谢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
[2]. 网络经济时代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研究[D]. 王斌. 吉林大学. 2004
[3].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 董春. 西南财经大学. 2007
[4]. 论中小企业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D]. 揭筱纹. 四川大学. 2002
[5]. 中小企业营销创新理论与策略研究[D]. 周捷. 大连海事大学. 2003
[6]. 国有外贸企业战略转型研究[D]. 邓琦. 苏州大学. 2015
[7]. 产业集群论[D]. 唐华. 四川大学. 2004
[8]. 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J]. 佚名. 全国新书目. 2019
[9]. 清真食品产业品牌发展战略研究——以宁夏吴忠市为研究个案[J]. 王丽宏. 中国回族学. 2015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网络经济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中小企业融资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外贸电子商务论文; 产业集群理论论文; 电子商务环境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国际市场论文; 国有经济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竞争策略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优势分析论文; 竞争分析论文; 市场策略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