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卡波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波特,杜鲁门,纽约,小说,认知,城市,镜像。
卡波特论文文献综述
兰川[1](2019)在《纯洁而放荡,是他的羽翼——天才少年杜鲁门·卡波特》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人世间的少年游1924年9月30日,杜鲁门·卡波特落地在新奥尔良。生下他的那位女子才18岁。四年后,这位年轻妈妈与丈夫离婚,4岁的卡波特由亲戚抚养。到他9岁时,母亲改嫁,他有了另一个爸爸。本以为还能——有个相对完整的家庭,却不料母亲改嫁过去不久便选择了自杀。草率出生,匆匆涉世,他把经历都记在心里,并为它们找了一个出口——写作。他11岁开始写作,每天一放学,便回到家(本文来源于《作品》期刊2019年03期)
张涵瑜[2](2018)在《囚禁·异化·逃离》一文中研究指出杜鲁门·卡波特(TrumanCapote)美国国家文学艺术学院成员,曾叁次获得欧·亨利小说奖。他的小说曾经风靡一时,诺曼·梅勒和春上村树都曾高度评价他的作品。但人们对他的关注大多集中在《冷血》这部非虚构性小说中,然而他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创作的一系列短篇小说也同样精彩,其中所展现的美国纽约社会图景具有深刻的意义。卡波特所处的时代是二战后城市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与乡村的差距进一步扩大,无数人在城市化进程中背井离乡,怀着对未来的希望来到纽约发展,却在城市的“禁锢”和压榨下,举步维艰。研究这一特定人群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动向,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卡波特的城市观点,更加客观地评价他的作品。本文在文化研究的视域下,运用文学中的城市相关理论,主要从他的中短篇小说《蒂凡尼的早餐》、《灾星》、《米里亚姆》、《无头鹰》、《关上最后一道门》入手,考察卡波特笔下的小人物在纽约的生存状态,探讨背后所展现的作者的城市理念。文章将分为叁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作者的文学人生和纽约城市情结,以及卡波特研究现状和文学中的城市相关理论研究、行文思路。主体部分分为叁章。第一章分为两节,从被“囚禁”的漂泊者和身份认同处处“受制”的边缘人两个方面,展现原本来纽约寻找所谓神话的外来者,是如何在踏入纽约的一刻便被物质需求和精神空虚所困惑。第二章也同样从两个部分:“无出路的迷茫者”、“孤独的逃离者”,此部分为前一部分的发展。曾经饱含希望来到纽约的外来者,在经历了现实的打击与希望的破灭之后,是如何再继续面对生活。他们或成为迷茫的人,找不到出路;或成为逃离者,孤独的离开。第叁章基于前两章节探讨卡波特的城市理念,包括叁小节分别为:消费主义至上、乡村与城市的冲突、纽约城市中人的精神归宿。探讨作为作家的卡波特生动刻画了一系列在大城市谋生挣扎直至被吞没的外来者的群画像,对于人们了解大都市生存状态和精神文化认同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作为一个手握笔纸的社会观察者,卡波特作品中并未像之前的诸多作家一样探索人精神的出路,这也是他的作品只能流行一时而后继乏力的主要原因。最后为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8-03-01)
卡波特[3](2016)在《卡波特部分作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广西文学》期刊2016年06期)
陈丽丽[4](2016)在《拉康镜像理论视角下的电影《卡波特》》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拉康镜像理论分析美国电影《卡波特》。影片中主人公卡波特建构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自我":一个是在社交场合性取向"正常"的成功人士,另一个则是备受屈辱与不幸的罪犯佩里。这两个小他者之间的对抗与冲突以前者消灭后者告终,影片这一结局揭示了主体的虚幻性,以及大他者在自我构建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6年18期)
解月[5](2016)在《杜鲁门·卡波特《冷血》中的哥特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杜鲁门·卡波特是当代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是属于南方哥特传统的作家。卡波特的《冷血》作为一部新题材的小说,也是属于这一传统的。这部作品描写了现实的暴力,死亡和扭曲的人物。本论文将探讨《冷血》中的哥特特征及其这些哥特特征产生的功能。《冷血》表现出卡波特对碎片化的人和碎片化的社会的思考。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叁部分组成,正文分为叁章。绪论部分首先概述了杜鲁门·卡波特创作特色,以及代表作《冷血》,然后综述了国内外对《冷血》的研究成果,并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选题,阐述论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基本观点以及论文的内容。第一章从小说哥特背景方面分析,比如,萧瑟的霍尔库姆;黑夜,地下室以及葬礼和坟墓。这些场景展现出哥特的恐怖气氛。第二章分析小说叁个代表性的原型主人公---佩里、迪克和女主人公克拉特太太。佩里和迪克身处于社会底层,被社会无情地折磨而精神扭曲,而卡拉特太太婚后成为了婚姻的奴隶变得精神失常。这些哥特性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的形成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因此分析这些人物对于探究当时的社会状况很有意义。第叁章分析小说中的哥特情节,主要包括无理由的谋杀,暴力和血腥行为的频繁出现,以及宗教冲突都展现出这一病态的社会。第四章阐释哥特特征在作品中的重要性。哥特特征增强审美,强化主题,同时表现出作者对着整个扭曲和病态社会的批判,对碎片化的人和碎片化的社会的人道主义关怀。结语部分扼要回顾论文主体部分的论点,并强调卡波特的写作技巧展现出一种美学效果,而且更加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卡波特运用哥特手法,将人类的内心和外在现实两个世界结合在一起。通过哥特式恐怖释放受压抑的情感,而这些变态畸形的极端情感恰恰源于外在社会的极端现实。所以,《冷血》这部小说,不仅仅是卡波特对一新闻事实的简单记录,也是通过哥特式写作手法来表达作者对社会和大众的关怀。(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杜芳[6](2016)在《杜鲁门·卡波特节日小说中的认知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当代着名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笔下有一类小说是以圣诞节、感恩节作为背景,书写了青少年主人公的成长认知。这些小说以节日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因为节日特殊的欢乐气氛和宗教氛围有助于小说主人公得到不同程度的认知成长,包括智慧认知、道德认知、社会认知,叁个方面的认知成长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吸取和对自我的完善。(本文来源于《昆明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杜芳,黄铁池[7](2015)在《纽约寻梦:杜鲁门·卡波特小说的纽约城市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当代着名作家杜鲁门·卡波特于20世纪40年代创作了一系列"黑夜小说",表现了现代人的孤独和恐惧之感。其中的《米丽亚姆》、《无头鹰》、《灾星》和《关上最后一道门》等,刻画了一群城市边缘人的纽约寻梦遭遇。小说对纽约的城市书写表现了现代文明重压之下的人的精神指向,并借助梦的元素折射出这些人物在纽约的生存状况和想要逃离纽约的深层诉求。(本文来源于《都市文化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杜芳,黄铁池[8](2015)在《纽约寻梦:杜鲁门·卡波特小说的纽约城市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当代着名作家杜鲁门·卡波特于20世纪40年代创作了一系列"黑夜小说",表现了现代人的孤独和恐惧之感。其中的《米丽亚姆》、《无头鹰》、《灾星》和《关上最后一道门》等,刻画了一群城市边缘人的纽约寻梦遭遇。小说对纽约的城市书写表现了现代文明重压之下的人的精神指向,并借助梦的元素折射出这些人物在纽约的生存状况和想要逃离纽约的深层诉求。(本文来源于《都市文化研究(第12辑)——城市史与城市研究》期刊2015-08-01)
杜芳[9](2015)在《杜鲁门·卡波特小说创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当代着名作家杜鲁门·卡波特作为非虚构小说的首创者,在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部巅峰之作《冷血》成为了非虚构小说的开山之作,给美国和世界文坛吹进了一股新风,奠定了他在20世纪美国文坛上的独特地位。他一生发表了多部风格独特、内涵丰富的小说,其作品创作素以多元的风格着称。在他近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以十年或二十年为一个创作阶段,这与他的人生经历,与二战前后美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论文旨在以卡波特小说的早期、中期、鼎盛期、晚期四个阶段的创作特征为研究对象,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伦理学、心理学、叙事学、新历史主义批评、消费主义等,对四个阶段代表作品和总体创作特征进行解读,试图呈现出卡波特小说创作的发展轨迹。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的四章和结语组成。绪论部分指出卡波特的生平与创作,指出研究卡波特及其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对国内外卡波特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指出国内至今没有专门关于卡波特小说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说明了对卡波特小说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定论文的选题依据、主要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正文部分分为四章。四章之间的关系为平行关系。第一章主要对卡波特的早期小说(20世纪40年代)的创作阶段特征进行分析。这一时期卡波特主要创作了黑夜小说,这一阶段小说的创作特征为“黑夜寻梦、成长寻找”。论文首先从宏观层面对黑夜小说进行总体性分析。接着以四部黑夜小说的共同主题,即主人公到纽约寻梦进行解读。然后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对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另一部黑夜小说《别的声音,别的房间》进行分析,分析了该小说“成长的寻找”的主题思想。第二章主要对卡波特的中期小说(20世纪50年代)的创作阶段特征进行分析。这一时期,卡波特的创作一扫早期创作的阴郁和低沉,小说呈现出温情幽默的创作风格。小说的创作从“黑夜小说”转变为“白昼小说”,其创作特征是“书写浪漫、诠释幸福”。论文首先对白昼小说进行总体介绍与分析。接着分别以白昼小说的两部代表作《草竖琴》和《蒂凡尼的早餐》为例,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用消费主义等理论进行具体阐释。第叁章主要是对卡波特鼎盛时期(20世纪60年代)小说创作阶段特征进行分析,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特征是“挖掘真实、书写认知”。论文首先对卡波特最主要的代表作,也是非虚构小说的开山之作《冷血》的解析。论文将《冷血》的内容和叙事统一起来解读,目的是对《冷血》进行深入剖析,并指出该小说深刻挖掘了案件背后真实且复杂的各种因素。然后是对卡波特这一时期创作的儿童题材类虚构小说《圣诞忆旧集》进行分析,本论文以心理学认知理论为依据,展示出主人公巴迪在成长过程中认知发展的叁个方面。第四章是对卡波特晚期(20世纪70至80年代)的小说创作阶段特征进行解析。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特征是“挑战世俗、展示风情”。卡波特在这一时期延续了他非虚构小说的创作路线,创作了《应许的祈祷》和《犬吠》。《应许的祈祷》因为还原上流社会的荒淫生活,由此触碰了伦理底线,本论文用伦理学的视角,指出小说本身就是一部对世俗的挑战之作。针对另一部非虚构小说《犬吠》,本论文分析了非虚构的创作手法在小说中的具体应用。第五章是论文的结语部分。论文总结了卡波特的创作呈现出以非虚构小说为主,兼顾其它小说类型的多元化的创作特征,指出他各个阶段的创作其实反映的是他各个时期的人生经历与那个时期的社会状况。最后本论文阐述了该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指出今后卡波特小说研究的努力方向和目标。(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5-04-01)
杜芳,黄铁池[10](2015)在《杜鲁门·卡波特的黑夜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黑夜小说是美国当代着名作家杜鲁门·卡波特于20世纪40年代创造的一种小说类型,表现了现代人的异化心理。小说通过一系列黑夜型意象,侧面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孤独和恐惧。塑造了黑夜型人物形象,即幽灵式人物:这些人物要么真实存在,要么存在于主人公的潜意识中,两种情况均表现出人物的内心异化。另外,小说还运用了黑夜型叙事策略,即循环式叙事,这种叙事导致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讲述效果,进一步凸显了人物内心的异化程度。(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卡波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杜鲁门·卡波特(TrumanCapote)美国国家文学艺术学院成员,曾叁次获得欧·亨利小说奖。他的小说曾经风靡一时,诺曼·梅勒和春上村树都曾高度评价他的作品。但人们对他的关注大多集中在《冷血》这部非虚构性小说中,然而他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创作的一系列短篇小说也同样精彩,其中所展现的美国纽约社会图景具有深刻的意义。卡波特所处的时代是二战后城市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与乡村的差距进一步扩大,无数人在城市化进程中背井离乡,怀着对未来的希望来到纽约发展,却在城市的“禁锢”和压榨下,举步维艰。研究这一特定人群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动向,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卡波特的城市观点,更加客观地评价他的作品。本文在文化研究的视域下,运用文学中的城市相关理论,主要从他的中短篇小说《蒂凡尼的早餐》、《灾星》、《米里亚姆》、《无头鹰》、《关上最后一道门》入手,考察卡波特笔下的小人物在纽约的生存状态,探讨背后所展现的作者的城市理念。文章将分为叁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作者的文学人生和纽约城市情结,以及卡波特研究现状和文学中的城市相关理论研究、行文思路。主体部分分为叁章。第一章分为两节,从被“囚禁”的漂泊者和身份认同处处“受制”的边缘人两个方面,展现原本来纽约寻找所谓神话的外来者,是如何在踏入纽约的一刻便被物质需求和精神空虚所困惑。第二章也同样从两个部分:“无出路的迷茫者”、“孤独的逃离者”,此部分为前一部分的发展。曾经饱含希望来到纽约的外来者,在经历了现实的打击与希望的破灭之后,是如何再继续面对生活。他们或成为迷茫的人,找不到出路;或成为逃离者,孤独的离开。第叁章基于前两章节探讨卡波特的城市理念,包括叁小节分别为:消费主义至上、乡村与城市的冲突、纽约城市中人的精神归宿。探讨作为作家的卡波特生动刻画了一系列在大城市谋生挣扎直至被吞没的外来者的群画像,对于人们了解大都市生存状态和精神文化认同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作为一个手握笔纸的社会观察者,卡波特作品中并未像之前的诸多作家一样探索人精神的出路,这也是他的作品只能流行一时而后继乏力的主要原因。最后为结语部分,总结全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卡波特论文参考文献
[1].兰川.纯洁而放荡,是他的羽翼——天才少年杜鲁门·卡波特[J].作品.2019
[2].张涵瑜.囚禁·异化·逃离[D].天津师范大学.2018
[3].卡波特.卡波特部分作品[J].广西文学.2016
[4].陈丽丽.拉康镜像理论视角下的电影《卡波特》[J].名作欣赏.2016
[5].解月.杜鲁门·卡波特《冷血》中的哥特特性[D].湖南师范大学.2016
[6].杜芳.杜鲁门·卡波特节日小说中的认知书写[J].昆明学院学报.2016
[7].杜芳,黄铁池.纽约寻梦:杜鲁门·卡波特小说的纽约城市书写[J].都市文化研究.2015
[8].杜芳,黄铁池.纽约寻梦:杜鲁门·卡波特小说的纽约城市书写[C].都市文化研究(第12辑)——城市史与城市研究.2015
[9].杜芳.杜鲁门·卡波特小说创作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10].杜芳,黄铁池.杜鲁门·卡波特的黑夜小说[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