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随机点立体图论文-林丽媛,侯春萍,王凯,周志远

动态随机点立体图论文-林丽媛,侯春萍,王凯,周志远

导读:本文包含了动态随机点立体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立体视觉,深度运动,SVC,动态随机点立体图

动态随机点立体图论文文献综述

林丽媛,侯春萍,王凯,周志远[1](2015)在《基于动态随机点立体图的立体视觉深度运动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动态随机点立体图,排除心理暗示线索对深度运动的影响,对立体视觉深度运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主观实验,分析了深度运动物体的运动位置、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等运动特性对于立体视觉舒适度(Stereo visual comfort,SVC)的影响,并提出深度运动情况下的SVC与运动速度的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动态随机点立体图中,运动物体的深度运动诱发了透视效果;在交叉视差(屏幕前)和非交叉视差(屏幕后)情况下,立体视觉深度运动导致的SVC不同。对计算得到的SVC的预测值和实测值进行相关性检测,叁种深度运动的皮尔森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PCC)分别为0.956、0.972、0.977,充分表明该预测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SVC。(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5年04期)

刘红,严密,曾丽芳,侯川,刘隆黔[2](2006)在《动态随机点立体图视差诱发电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电生理学角度探讨立体视的机制,为客观检测立体视提供参数。方法由微机产生动态随机点立体图刺激,记录30名近距离立体视健康成年人4′~150′不同大小交叉和非交叉引起的视差诱发电位(disparity evoked potential,DEP)。结果 (1)不同视差的 DEP 均为宽大负正波;(2)45′交叉视差 DEP 的 N 波潜伏时最长,150′的 N 波潜伏时最短;4′和30′非交叉视差 DEP 的 N 波潜伏时最长,124′的 N 波潜伏时最短;(3)交叉视差 DEP 的 P 波振幅高峰出现在23′、60′及150′,非交叉视差 DEP 出现在15′、45′及72′;(4)各视差 DEP 的 N 波潜伏时、P 波振幅的非交叉视差变化曲线较交叉视差整体性左移;小视差的交差视差与非交差视差 DEP 的 N 波潜伏时演变规律不同。结论DEP 的 N 波潜伏时、P 波振幅能够为客观检测立体视提供参数;立体视宜分为精细交叉与精细非交叉、粗略交叉与粗略非交叉立体视。(中华眼科杂志,2006,42:878-882)(本文来源于《中华眼科杂志》期刊2006年10期)

张伟,赵堪兴,高玮,周南[3](2004)在《儿童动态随机点立体图视觉诱发电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儿童立体视觉发育规律和神经反应特性。方法 对心理物理学检查立体视功能正常的 15名成人和 2 6名儿童 (按年龄分为 5~ 8岁组和 9~ 12岁组 ) ,采用动态随机点立体图做为视觉刺激 ,记录其立体视觉诱发电位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儿童双眼接受不同大小视差的立体刺激后与成人一样 ,均可见一恒定的负正复合波 ,负波位于 12 0~ 2 40ms之间 ,其后的正波位于 180~ 3 40ms之间 ,但 5~ 8岁组儿童正波的潜伏期比成人组延长 (P <0 0 5 ) ,而振幅没有明显差异 ;9~12岁组和成人组相比无论潜伏期还是振幅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5~ 8岁儿童对立体刺激的神经电生理反应时间较成人长 ,推测该年龄段儿童的立体视觉尚未发育成熟到成人水平 ;而 9~ 12岁儿童对立体刺激的神经电生理反应时间与成人相近 ,表明儿童立体视觉发育成熟期约在 9~ 12岁之间。(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眼科杂志》期刊2004年02期)

李丽华,赵堪兴,亢雷,蒋宏亮[4](2001)在《外斜视动态随机点立体图刺激所引发的立体视觉诱发电位之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应用动态随机点立体图形刺激方法及VEP记录方法 ,了解外斜视患者动态随机点立体图刺激所引发的立体视觉诱发电位特性。方法 :应用自制的动态随机点立体图 (DRDS DynamicRandomDotStereop sis)做视刺激系统 ,记录 30例正常人及 2 7例外斜视患者双眼及单眼观察DRDS的立体视觉诱发电位 (VEP)。结果 :① 30例正常人在刺激双眼后均记录到一恒定的负正复合波 ,但在刺激单眼后均未记录到电位变化。②2 7例外斜视患者刺激双眼后和刺激单眼后均未记录到电位变化。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 ,以动态随机点立体图做视刺激所产生的VEP是由视差刺激所引起的特异性VEP ,可以认为这种DRDS刺激是测定立体视的有效刺激 ,是探讨立体视觉发生、发育的一种方法。外斜视患者虽然有双眼视及立体视存在 ,但其双眼视及立体视与正常人有一定的区别 ,特别是视皮层双眼信息加工中枢的不同信息反应 ,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眼视光学杂志》期刊2001年04期)

赵堪兴,李丽华,亢雷,刘洁,蒋宏亮[5](2000)在《动态随机点立体图刺激所引发的立体视觉诱发电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视觉电生理方法,客观地估价外斜视患者术前、术后的立体视水平,并借此评价手术矫正眼位对其立体视恢复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应用自制动态随机点立体图(DynamicRandom Dot Stereopsis,DRDS)视刺激系统,记录30例正常人双眼及单眼观察DRDS的立体视觉诱发电位(VEP)。结果:(1)30例正常人应用Titnms立体图及同视机随机点立体图检查其立体视均≤100″。(2)双眼刺激30例正常人均记录到—恒定的负、正复合波,负波平均于218.70ms达到高峰,其后的正波波峰平均位于286.03ms处,波幅平均为7.80μV,其正波波峰的95%可信区间为277.99~294.07ms。(3)单眼刺激均未记录到电位,图形呈一条直线。结论:这种DRDS刺激是测定立体视的有效刺激,是探讨立体视觉发生、发育的一种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期刊2000年02期)

动态随机点立体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从电生理学角度探讨立体视的机制,为客观检测立体视提供参数。方法由微机产生动态随机点立体图刺激,记录30名近距离立体视健康成年人4′~150′不同大小交叉和非交叉引起的视差诱发电位(disparity evoked potential,DEP)。结果 (1)不同视差的 DEP 均为宽大负正波;(2)45′交叉视差 DEP 的 N 波潜伏时最长,150′的 N 波潜伏时最短;4′和30′非交叉视差 DEP 的 N 波潜伏时最长,124′的 N 波潜伏时最短;(3)交叉视差 DEP 的 P 波振幅高峰出现在23′、60′及150′,非交叉视差 DEP 出现在15′、45′及72′;(4)各视差 DEP 的 N 波潜伏时、P 波振幅的非交叉视差变化曲线较交叉视差整体性左移;小视差的交差视差与非交差视差 DEP 的 N 波潜伏时演变规律不同。结论DEP 的 N 波潜伏时、P 波振幅能够为客观检测立体视提供参数;立体视宜分为精细交叉与精细非交叉、粗略交叉与粗略非交叉立体视。(中华眼科杂志,2006,42:878-88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态随机点立体图论文参考文献

[1].林丽媛,侯春萍,王凯,周志远.基于动态随机点立体图的立体视觉深度运动特性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5

[2].刘红,严密,曾丽芳,侯川,刘隆黔.动态随机点立体图视差诱发电位的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06

[3].张伟,赵堪兴,高玮,周南.儿童动态随机点立体图视觉诱发电位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

[4].李丽华,赵堪兴,亢雷,蒋宏亮.外斜视动态随机点立体图刺激所引发的立体视觉诱发电位之特性[J].眼视光学杂志.2001

[5].赵堪兴,李丽华,亢雷,刘洁,蒋宏亮.动态随机点立体图刺激所引发的立体视觉诱发电位[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0

标签:;  ;  ;  ;  

动态随机点立体图论文-林丽媛,侯春萍,王凯,周志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