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道德价值共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道德,共识,价值,马斯,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体主义,上海市。
道德价值共识论文文献综述
刘飞,向汉庆[1](2018)在《道德共识及其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共识是指不同主体在道德的认知上所达成的一致性认识和理解。道德共识作为人类道德生活的重要内容,其形成和变化反映着人类道德生活的变迁和进步。道德共识对人类道德生活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道德共识的价值之中。道德共识的价值表现在历史价值、现实价值和理论价值叁个方面。(本文来源于《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赵艳琳[2](2016)在《哈贝马斯“道德共识”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对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协调作用依靠个体内心信念,道德良心及其外部的社会舆论或评价来实现,然而,社会转型改变了道德调节功能发挥作用的方式,现代社会的分化和道德领域的“公私分离”导致外部的道德评价环境从集中化、熟悉化、变成离散化、陌生化,独立主体的道德判断相应地沦为自我的主观偏好和决断,从而使道德呈现出个人主义和相对主义的特点。“道德共识”关乎社会的团结和我国民族精神的确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哈贝马斯的“道德共识”理论以现代社会中的差异化个体为出发点,通过理性主体间的交往和对话来实现多元声音中的理性同一,对我国“道德共识”的构建无疑具有借鉴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哈贝马斯“道德共识”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内在逻辑进行整理和反思,以期对我国“道德共识”的构建有所贡献。哈贝马斯的“道德共识”理论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来展开,即,在民族国家面临的多元化和全球化挑战中,在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个人主义的危机下,交互主体如何通过商谈和对话来达成“道德共识”,更确切地说,该问题涉及到两个面向,第一,在各个理性主体拥有不同的传统、文化习俗等差异化的背景下,商谈和对话何以可能?第二,商谈和对话如何进行?本文也是以此为线索来挖掘该理论的思想内涵,“道德共识”以“去中心化”的理性交往主体为起点,并通过一套公正的商谈和对话程序来获得。共识具有主体间性,我国“道德共识”的构建同样着眼于具有自主决断力的主体以及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其必然具有包容差异性的价值诉求,必然“内在超越”于主体间的语言互动,必然依赖可靠的生成机制来保证实现。哈贝马斯的“道德共识”理论是基于现代性问题所做出的形而上学层面的探讨,理想化和规范化的构建方式使其很难在现实的道德实践中付诸实施,但却向我们指明了化解道德冲突、清理道德碎片、形成合理共识的话语交往路径。在我国的现实道德实践中,重视主体间的语言交往潜力并最大限度地为话语交往制造可能不失为达成“道德共识”的一剂良方,建立和完善自由、公正和开放的公共话语空间,保护“道德共识”的生长土壤;增强平等主体间话语流动性,提高交往主体的道德理性;完善制约监督机制,使“道德共识”达成的各个环节进入制度化轨道;关注道德规则与基本德性的内在张力,将正面构建“道德共识”与间接凝聚“道德共识”结合起来。(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石寅[3](2016)在《价值个体主义背景下道德价值共识的重建——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场的哲学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价值个体主义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也是构建社会道德共识的现实障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场就是在价值个体主义的背景下实现"个人自由"与"道德共识""善"与"正当"的统一。具体而言,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理论上实现对价值个体主义和价值整体主义两种生活方式的扬弃;以实践生活为依据,实现个人自由与社会道德价值共识的统一;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跨越"善"与"正当"的鸿沟。(本文来源于《云南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01期)
余玉花[4](2015)在《道德信仰与价值共识》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的进步与世界的演变,信仰为宗教独占的情况已经改变,信仰文化正走向开放性和多样性以满足人类对精神崇尚的多样性和选择权利。道德信仰是一种属人的非神性信仰,全面性的道德考察思路能够证明道德信仰具备信仰超越性、普遍性、完满性的条件。缺少共识性的道德供给是当今道德信仰危机的根本问题。道德共识的本质是价值共识,社会价值观是重建当代道德信仰的价值基础。(本文来源于《理论探讨》期刊2015年03期)
樊浩[5](2014)在《伦理道德能为价值共识贡献什么》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心价值观的哲学表达就是价值共识或根本价值共识。价值共识是精神世界的一种顶层设计,不同文化生态具有凝聚价值共识的不同路径,在西方是宗教,在中国是伦理道德。伦理道德能为价值共识贡献什么?我的观点是,贡献精神世界的顶层设计。这种顶层设计在逻辑、历史和现实叁个层面展开。在伦理型的中国文化中,为何价值共识的顶层设计是伦理道德而不只是道德?现代文明和现代道德哲学凸显道德,故意冷落伦理,因而无论价值共识还是道德共识都因缺乏基础而难以生成。为什么?理由很简单,伦理是存在及其认同,道德(本文来源于《道德与文明》期刊2014年04期)
朱凯[6](2014)在《我国构建公民道德共识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社会道德经历了由传统抽象集体主义的道德共识到现代道德多元化的道德分化的历程。由于在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抽象集体主义以社会为本位,忽视了个人的价值和利益,抑制了社会主义活力,故难以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多元化又呈现出道德下滑现象,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社会秩序。因此,社会亟需一种新的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德共识。正是基于这种传统与现实的压力,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因其实现了对抽象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扬弃,实现了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而成为构建公民道德共识的必然选择。(本文来源于《大连干部学刊》期刊2014年06期)
韩桥生,谭菊华[7](2014)在《以公正为核心构建当代中国社会道德价值共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公正是人类社会普遍承认的崇高价值。在多元化社会中,公正是当代中国社会道德价值共识的核心。公正在道德价值共识中的核心地位既体现在价值体系的理论构建中,也体现在调节现实道德生活的重要作用中。在道德价值体系中,公正价值优先于平等、自由、秩序和效率。在现实道德生活中,公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基础,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表征,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追求。(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14年06期)
宋超[8](2014)在《努力构建新闻道德价值共识——新传播格局下新闻道德建设的新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自2013年5月30日成立以来,在市委宣传部直接领导下,在来自社会各界代表的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精神,为加强新闻行业自律和新闻工作社会监督,推动上海新闻事业健康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通过半年来的实践探索,结合上海新闻界的实际情况,今天在这里召开研讨会,是要进一步加强新闻职业道德的科学研究和理论建设,谈战略、(本文来源于《新闻记者》期刊2014年03期)
倪娟[9](2011)在《从道德、信仰维度反思当代价值共识》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由主义引导下的价值多元主义发展到近现代以来,我们精神领域呈现的道德危机和信仰缺失,从而出现的一些列社会问题又不得不使们反思在多元的价值判断下,构建一种共识,以解决价值冲突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本文来源于《社科纵横(新理论版)》期刊2011年03期)
樊浩[10](2010)在《当前我国诸社会群体伦理道德的价值共识与文化冲突——中国伦理和谐状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investigation demonstrates that various social communiti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possess special ethical contexts and moral temperament.Among the various social communities,while value consensus is the fundamental aspect,profound ethical conflicts may exist because of the corruption of governmental officials and the unfairness in benefit distribution.Four basic laws must be followed to achieve ethical harmony of various social communities,i.e.,the dilemma between the similarity of concept and idea and the conflict of conducts and reality,the consistency in problem diagnosis is superior to the recognition of values and consistent value judgments,territorial consistency is superior to inter-community consistency,the consistency in ethical-moral territory is superior to the consistency in ideology and culture.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ethics is to achieve four strategies,i.e.,to solve two difficult problems of governmental officers'corruption and unfair distribution so as to safeguard the practical ethics in the state's power and the social fortune,to cultivate the national ethical belief and spirit,to establish the idea of ethical safety and enhance the members'awareness of ethical safety,and to establish the practical ethics by transforming value consensus to ethical conducts.(本文来源于《哲学研究》期刊2010年01期)
道德价值共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道德对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协调作用依靠个体内心信念,道德良心及其外部的社会舆论或评价来实现,然而,社会转型改变了道德调节功能发挥作用的方式,现代社会的分化和道德领域的“公私分离”导致外部的道德评价环境从集中化、熟悉化、变成离散化、陌生化,独立主体的道德判断相应地沦为自我的主观偏好和决断,从而使道德呈现出个人主义和相对主义的特点。“道德共识”关乎社会的团结和我国民族精神的确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哈贝马斯的“道德共识”理论以现代社会中的差异化个体为出发点,通过理性主体间的交往和对话来实现多元声音中的理性同一,对我国“道德共识”的构建无疑具有借鉴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哈贝马斯“道德共识”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内在逻辑进行整理和反思,以期对我国“道德共识”的构建有所贡献。哈贝马斯的“道德共识”理论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来展开,即,在民族国家面临的多元化和全球化挑战中,在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个人主义的危机下,交互主体如何通过商谈和对话来达成“道德共识”,更确切地说,该问题涉及到两个面向,第一,在各个理性主体拥有不同的传统、文化习俗等差异化的背景下,商谈和对话何以可能?第二,商谈和对话如何进行?本文也是以此为线索来挖掘该理论的思想内涵,“道德共识”以“去中心化”的理性交往主体为起点,并通过一套公正的商谈和对话程序来获得。共识具有主体间性,我国“道德共识”的构建同样着眼于具有自主决断力的主体以及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其必然具有包容差异性的价值诉求,必然“内在超越”于主体间的语言互动,必然依赖可靠的生成机制来保证实现。哈贝马斯的“道德共识”理论是基于现代性问题所做出的形而上学层面的探讨,理想化和规范化的构建方式使其很难在现实的道德实践中付诸实施,但却向我们指明了化解道德冲突、清理道德碎片、形成合理共识的话语交往路径。在我国的现实道德实践中,重视主体间的语言交往潜力并最大限度地为话语交往制造可能不失为达成“道德共识”的一剂良方,建立和完善自由、公正和开放的公共话语空间,保护“道德共识”的生长土壤;增强平等主体间话语流动性,提高交往主体的道德理性;完善制约监督机制,使“道德共识”达成的各个环节进入制度化轨道;关注道德规则与基本德性的内在张力,将正面构建“道德共识”与间接凝聚“道德共识”结合起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道德价值共识论文参考文献
[1].刘飞,向汉庆.道德共识及其价值[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2].赵艳琳.哈贝马斯“道德共识”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3].石寅.价值个体主义背景下道德价值共识的重建——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场的哲学解读[J].云南社会科学.2016
[4].余玉花.道德信仰与价值共识[J].理论探讨.2015
[5].樊浩.伦理道德能为价值共识贡献什么[J].道德与文明.2014
[6].朱凯.我国构建公民道德共识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集体主义[J].大连干部学刊.2014
[7].韩桥生,谭菊华.以公正为核心构建当代中国社会道德价值共识[J].理论月刊.2014
[8].宋超.努力构建新闻道德价值共识——新传播格局下新闻道德建设的新思考[J].新闻记者.2014
[9].倪娟.从道德、信仰维度反思当代价值共识[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
[10].樊浩.当前我国诸社会群体伦理道德的价值共识与文化冲突——中国伦理和谐状况报告[J].哲学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