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刺治疗小脑共济失调(论文文献综述)
周梦媛,杜鑫,王瑞,师志霞,王桂玲[1](2021)在《王桂玲从督脉跷脉论治遗传性共济失调经验》文中研究表明遗传性共济失调是临床病死率和病残率较高的遗传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本文总结了王桂玲教授治疗本病的经验,对病因病机、发病部位与督脉、跷脉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指出本病虽本于肾,却治在督脉、跷脉。以"通督调跷,补肾通阳"为治则,以贺普仁三通法为治疗手段,重视补肾固本,取得佳效。
黄雯[2](2021)在《枕三经排刺联合三焦针法治疗脑梗死后共济失调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枕三经排刺联合三焦针法治疗脑梗死后共济失调的临床疗效,与单纯使用枕三经排刺进行对比,以改进现有脑梗死后共济失调的针刺治疗方案,提高针刺治疗效果。方法:1.研究对象:依据本研究的纳入与排除标准,按照预实验结果,纳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十病区住院患者共6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及盲法原则,以1:1比例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1例。2.治疗方法:内科常规治疗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要求对纳入患者进行个体化诊治,两组均根据《针灸学》选穴,进行基础针刺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枕三经排刺联合三焦针法,对照组采用单纯枕三经排刺,每日1次,每周6次,共治疗4周。3.观察指标:以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Ataxia Rating Scale,ICARS)评分作为主要疗效指标,以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量表评分作为次要疗效指标。4.统计方法: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研究期间,治疗组脱落1例,最终61例患者完成治疗,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1例,且针刺过程中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既往史、个人史、治疗前ICARS评分、治疗前MBI评分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两组ICA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10),通过治疗前后ICARS评分差值比较,两组评分差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治疗组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将ICARS评分进一步细化,在姿势和步态障碍、动态功能、语言障碍、眼球运动障碍4项评分中,两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10);治疗前后差值进行组间比较,两组间姿势和步态障碍、动态功能评分差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治疗组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两组间语言障碍、眼球运动障碍评分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3.治疗后两组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提高(P<0.010),通过治疗前后MBI评分差值比较,两组评分差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治疗组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结论:1.枕三经排刺联合三焦针法与单纯使用枕三经排刺均可改善脑梗死后共济失调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联合针刺法在改善脑梗死后共济失调患者的姿势与步态障碍、动态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优于单纯使用枕三经排刺,在改善患者语言障碍、眼球运动功能方面两种针刺方法疗效相近;2.枕三经排刺联合三焦针法可有效改善脑梗死后共济失调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下,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深入研究。
王盟[3](2021)在《“调理脾胃针法”合“冠状针法”治疗恢复期良性小脑梗死后共济失调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调理脾胃针法”合“冠状针法”治疗恢复期良性小脑梗死后共济失调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索出一种实用而有效的针刺方法,以期为针灸治疗本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随机分组选取2019年0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62名临床受试者,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均需要根据个人情况给予控制血压、血糖,调节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代谢等一般性西医治疗。观察组使用“调理脾胃针法”合“冠状针法”,对照组则按照常规针刺法治疗。两组患者每天针刺治疗1次,每次留针时间为30分钟,每周治疗7天,4周为一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以世界神经病联合会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Ataxia Rating Scale,ICARS)、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Performance Oriented Mobility Assessment-balance,POMA)、脑卒中患者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量表评分为主要观察指标,于治疗前后各记录1次,并将试验结果进行临床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本临床研究共纳入62例恢复期良性小脑梗死后共济失调患者,脱失2例,实际研究60例,脱失率为3.22%,符合计划规定的样本脱失率。1.一般情况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ICARS、BBS、POMA、MBI评分基线比较,其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前具有齐同可比性。2.综合疗效判定分析: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数据,观察组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效率80.0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3.ICARS评分比较: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CARS评分,其组内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组间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4.BBS评分比较: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BS评分,其组内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组间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5.POMA评分比较: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OMA评分,其组内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组间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6.MBI评分比较: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BI评分,其组内差异非常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组间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1.通过本次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导师治疗小脑梗死后共济失调以脾胃为中心,调理脾胃升降,标本兼治的学术思想。2.“调理脾胃针法”合“冠状针法”对小脑梗死后共济失调的协调与平衡能力、步态、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显着的改善,且应用简便,使用安全,成本较低,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赵倩煜[4](2021)在《从脑髓-脑气-脑神角度探讨补肾益髓法对多系统萎缩的作用机制》文中认为目的:(1)观察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患者与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HC),MSA-C 型、P 型之间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 state-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差异,以期对MSA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与临床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究患者症状与脑区间功能失连接的相关性,并探究MSA患者脑神经元活动、网络连接的变化与脑髓-脑气-脑神的关系。(2)本研究从脑髓-脑气-脑神角度出发,结合相关量表及fMRI检查,旨在观察补肾益髓法治疗MSA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3)在任务态fMRI技术下,观察针刺太溪穴(KI3)对MSA患者脑功能活动的影响,探讨补肾益髓法中针刺穴位的作用机制及针刺穴位特异性,为脑髓-脑气-脑神的阐述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通过fMRI技术,探究MSA患者与HC脑神经元自发活动的差异,基于感兴趣区域进行全脑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选择种子点测量其与各脑区间的FC程度,以探索不同脑区间活动的差异性。并对全脑大尺度网络连接进行分析,以探讨全脑的FC属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将不同脑区之间的FC与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估量表(Unified Multiple System Atrophy Rating Scale,UMSAR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究患者临床症状、认知水平与脑功能失连接的相关性。并对不同亚型MSA患者的脑神经元自发活动差异进行对比。(2)选择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MSA患者,通过对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的UMSARS-Ⅰ、UMSARS-Ⅱ、UMSARS 总分(Ⅰ+Ⅱ)、多系统萎缩非运动量表(Multiple System Atrophy-Non-Motor Symptom Scale,MSA-NMSS)、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自我评价量表(Over 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ale,OABSS)、卧立位血压评分差异,评价补肾益髓法对MSA患者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卧立位血压、小便症状的影响,细分成亚组进行探讨。并随机选取患者行治疗前后fMRI检查,评价补肾益髓法的作用机制,与前期纯中药治疗研究的MSA患者进行对比,观察脑功能活动的差异。(3)选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受试者于fMRI技术下针刺,并参考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针感测评。观察针刺太溪穴对MSA患者脑受损区域的影响,与针刺MSA患者非经非穴、针刺HC太溪穴的脑功能区域进行比较。结果:(1)从神经元自发活动而言,影像学表现为双侧小脑后叶、左楔叶神经元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降低,双侧距状回、舌回、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眶部额下回、楔前叶、左楔叶、右中央前回的低频振荡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降低,且与UMSARS量表评分呈负相关。但大脑可通过大量投射联系对小脑进行代偿,可能出现左小脑前叶、双侧小脑后叶的ALFF值增加。从局部FC而言,与HC对比,MSA患者的脑FC在右颞下回、颞中回,双侧小脑后叶、眶部额下回、额下回三角部、额中回、扣带回后部,左楔前叶、辅助运动区减低。在双侧顶上小叶、中央后回升高。且额中回与楔前叶的功能连接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从全脑网络FC而言,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mode Network,DMN)、感觉运动网络与皮质下网络FC增强,皮质下网络与视觉网络FC增强,额顶区控制网络与DMN的FC受损;从亚型分析而言,MSA-P型较C型在左枕中回、顶下缘角回、角回、枕上回的ALFF值增加。双侧小脑后叶,左颞下回、颞中回、角回、枕中回的ReHo值增加。(2)治疗1个月后,3个亚组的UMSARS-Ⅰ、UMSARS-Ⅱ、UMSARS总分均较前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各条目评分而言,患者在跌倒、张力增高评分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增长幅度小于MSA自然病程进展度。从分组而言,病情严重程度越高,进展度也相对较快。3个亚组的MSA-NMSS总分治疗后均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疲乏、尿频、排便困难、大便干燥、RBD、失眠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变化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OABSS总评分较治疗前小幅度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各条目评分而言,尿急次数较前减少,变化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血压看,患者卧位收缩压较前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立位收缩压也较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卧、立位舒张压均较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卧立位收缩压、舒张压压差均较前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3个亚组的UMSARS-Ⅰ、UMSARS-Ⅱ、UMSARS总分评分均较前升高,且亚组2升高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从各条目评分而言,患者在跌倒评分较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泌尿系功能、张力增高、腿部灵活度、身体摇晃较前评分略降低,但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评分较前有所升高,但增长幅度仍小于MSA自然病程进展度。3个亚组的MSA-NMSS总分治疗后均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肌肉酸痛、流涎、直立位(或坐位)头晕/晕厥、尿频、尿不尽、排便困难、大便干燥、RBD、失眠、记忆力减退均较前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MSA-NM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的患者占总人数的82.61%。OABSS总评分较前有所增加,从各条目评分而言,尿急较前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失禁较前增加,变化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膀胱因神经源性损害导致的小便异常,症状不易缓解。患者卧、立位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前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卧立位收缩压压差较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卧立位舒张压压差也较前减少,但变化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从fMRI而言,补肾益髓法治疗后MSA患者楔前叶和顶叶上回的ReHo增加,与纯中药治疗相比,枕叶神经元活动的局部激活更加显着。(3)从针感测评可知,针刺后的针感多在捻针时出现,且HC有针感的人数多于患者,尤其是放电感一项,VAS评分也显着高于患者。而患者自觉刺痛的人数多于HC,且患者和HC针刺感觉均以酸、麻、胀、放电感、刺痛为主。VAS评分均为中度得气感,基本感觉大致相同。针刺KI3后MSA患者双侧丘脑、尾状核的ALFF值增加,双侧舌回、距状回、小脑后叶,左枕中回、枕下回、颞中回、颞上回,右梭状回ReHo值降低,未见ReHo值增加脑区。而假针刺后仅出现右侧舌回ReHo值降低,证明了穴位特异性的存在。此外,针刺KI3可使HC的小脑前叶、纹状体、丘脑、海马ReHo值增加,ReHo值降低区域与MSA真针刺基本相同。结论:(1)MSA存在小脑前叶、小脑后叶、颞中/下回、眶部/三角部额下回、额中回、顶上小叶、中央后回、扣带回后部、楔前叶、辅助运动区神经元自发活动与全脑网络连接的异常,可能是MSA运动障碍与认知水平下降、情绪异常的基本神经机制,有望成为MSA临床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同时证实了 MSA患者脑髓-脑气-脑神的存在,以及其脑髓损害、脑气不足、脑神失守的生理状态。(2)补肾益髓法可延缓患者病情进展,且越早治疗,病情进展度越慢。同时该方法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对于患者立位收缩压具有显着的提升作用,也可以改善因体位变化导致的血压差,降低晕厥和跌倒的发作。而补肾益髓法干预治疗后MSA患者视觉区域的感知和躯体运动的连接被加强,使患者跌倒、身体摇晃、记忆力下降得到改善。与纯中药治疗相比视觉代偿增强,从评分上表现为对跌倒的改善更优。(3)针刺后HC与运动、记忆相关的脑区被即刻激活,而MSA相关脑区的ReHo值未见改变,从侧面印证了患者脑神经元损失的严重程度。白质纤维连接的损害,运动、认知相关脑区的萎缩,与脑髓损伤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且脑髓的补益耗时较长,因此针刺后无法即刻见效。而MSA针刺后大量脑区出现神经元自发性活动的改变,从侧面印证了脑神的存在。针刺KI3对视觉区域的调节作用,也可能与脑气的推动有关。因此本研究再次证实了 MSA患者脑髓-脑气-脑神的存在,并且针刺可能通过影响患者的脑髓-脑气-脑神而改善临床症状,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黄双双,王旭慧[5](2021)在《针灸治疗共济失调的临床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针灸治疗共济失调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目前针对共济失调的针刺选穴,以头枕部腧穴为多,因枕区为小脑在头皮的解剖投影区,故认为针刺该区可激发小脑功能,促进小脑神经细胞的恢复,从而改善临床症状。针刺多以丛刺或排刺为主,旨在集中和增强局部能量的转化,增加单位面积刺激量,激发经气,发挥更好的疗效。针刺亦常联合艾灸、中药及康复训练等进行综合治疗。以近5年的文献为据,总结归纳共济失调的针灸治疗方法及联系,为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提供思路。
周梦媛,杜鑫,王桂玲[6](2020)在《遗传性共济失调针灸治疗概况》文中提出遗传性共济失调(HA)是一类具有高度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病死率和病残率较高的遗传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该病在全球各族人群中均有较高发病率,临床症状严重,预后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西医多采用营养神经、解除痉挛、抗癫痫等对症治疗以减轻症状和延缓进展,但治疗效果较差。针灸治疗本病取得了很好治疗效果,具有一定优势。本文从疾病的中医针灸治疗现状如单纯针刺、针药结合及针刺配合艾灸、放血拔罐、康复训练、经颅重复磁刺激及西药等综合治疗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以了解中医针灸治疗HA的最新进展及目前存在的不足,为中医诊治此病和进一步科学研究提供思路。
杨艳平[7](2020)在《基于病程分析多系统萎缩-C型患者中西医临床和眼震特点》文中研究指明目的MSA是一种散发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因不明,在中老年运动功能障碍疾病中占据多数,50岁以上人群中年发病率约为3/10万,且呈上升趋势,其持续进展、致残致死的特点严重缩短及降低了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在我国,MSA-C型是其主要亚型,很值得深入研究。MSA-C型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为小脑运动症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锥体束症状的不同组合。由于该病的多系统累及,在临床中的诊断极为困难。目前对该病的确诊的最新进展是测定中枢神经系统及脑脊液等中α-突触核蛋白的存在,但许多医院生物学标志物检查的条件限制以及该病对患者所带来的经济困难等问题,使得临床上在对该病进行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时仍较困难。视频眼震(VNG)的研究近几年异军突起,它对鉴别脑干的运动核团的功能具有独特点。中医临床自古以来就有“风痱症”的论述,历史上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各执一词,治疗及效果良莠不齐,现代相关报道及临床发现在疾病的早期给予一些中医中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但由于中医诊疗主观性较强,且目前仍然缺乏公认疗效的客观依据。因此我们试图从临床症状入手及VNG等辅助检查寻找更多的客观证据,从病程进展出发,分层次尽可能更深入的了解总结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其中西医临床症状以及辅助检查的特点,从而有望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本研究旨在通过对MSA-C型患者VNG、肢体运动障碍、锥体束症状、自主神经、认知功能及中医证候特点及与病程相关性的调查统计分析,了解中西医临床症状和眼震与疾病进展的关系以及在疾病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为MSA-C患者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清主次,建立针对性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做到尽可能早期干预,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了 2017年一2020年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门诊及病房的诊断为MSA-C型患者35例,将其分成病程长(36月~120月)、短(2月~35月)两组,其中长病程组17例,短病程组18例。建立调查表,采集基本资料、临床症状表现、相关检查结果(眼震电图、直立倾斜试验、UMSARS、认知功能)、中医症状证候,并记录。进行数据整理,采用SPSS21.0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MSA-C型患者年龄范围在30~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06±11.66岁,在该病的患者组成中,中老年人(77%)占主要组成人群,并且性别在年龄分布上无明显差异。2.MSA-C型患者全部存在中枢性眼动功能异常,约89%表现为扫视试验的异常,约63%表现为视跟踪眼动反应异常,并与病程存在正相关性,即病程越长,神经系统损害严重程度及范围逐渐增加,使得受小脑、脑干及大脑皮层区域多通路介导的眼动损害更重,视跟踪性眼动反应异常越严重。3.使用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估量表对MSA-C型患者进行全面的功能异常评估,平均得分为29.06±10.16分,且在总分、病史回顾、运动检查方面与病程存在正相关性,认为随着病程延长,病理损害加重,机体的全面功能及运动能力更差,量表各部分评分相应增加,病情加重。4.约77%MSA-C型患者存在锥体束症状,且阳性表现与病程显着相关,即在疾病的早期,锥体束征多为阴性,而随着病程延长、疾病进展,锥体束征阳性率逐渐增高。我们认为该疾病在病程进展过程中发生了锥体束征的转化,通常在第约21~51月,即病程的中至后期,中枢神经结构损伤发生了从锥体外系到锥体系的变化,随着疾病的进展,锥体外系与锥体系同时受累,锥体束变性,锥体束征出现。5.MSA-C型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认知障碍主要涉及视空间结构、记忆、语言重复方面;自主神经症状主要为直立性低血压和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尿失禁等泌尿系的症状。认为MSA-C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等皮层功能的损伤是由于病变范围涉及额叶、大脑皮层等区域,结合VNG、锥体束征结果特点,即随着病程延长,中枢神经结构损害发生了从锥体外系到锥体系再到大脑皮层的演变。6.根据中医证候分型的统计,患者全部表现为虚证,其中阴虚风动证占多数。使用八纲辨证将其分为阴、阳虚两组,阴阳证候分布与病程存在显着相关性,在疾病的早期,患者表现阳虚者较多,随着病程的延长,阴虚占主要矛盾。反映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基于临床症状群的改变,证候特点发生了由以阳虚为主向以阴虚为主的转化,而这种转化约发生在病程的29~44月。且阴虚证与视跟踪眼动反应、UMSARS评分、锥体束征有显着相关性,即随着病程延长,阴虚证较突出,病损范围扩大,病变程度加重,运动功能及眼动功能障碍程度升高。结论1.MSA-C型患者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患病多于女性,发病时间多在2年~5年间,在病程的不同阶段男女比例无差异,属慢性进展性疾病。2.MSA-C型患者存在扫视、视跟踪性眼动反应、肢体运动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随着病程延长,中枢神经结构损害从锥体外系累及锥体系,视跟踪性眼动障碍逐渐加重,肢体运动功能逐渐加重,UMSARS评分逐渐增加,锥体束症状逐渐增多。3.MSA-C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中枢神经结构损害涉及到大脑皮层,在病程的第约21~51月,并且认知障碍主要涉及视空间结构、记忆、语言重复方面;自主神经症状主要为直立性低血压和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尿失禁等泌尿系的症状。4.MSA-C型患者中医病机以虚证为主,阴虚风动证多见,分析其中医病机与肝肾关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肝肾同源,肾精亏虚,脑髓失充,神明不振,神机失用,脏腑功能失调,久虚致痰致瘀,以虚为本,虚实夹杂。随着病程延长,证候特点发生了由以阳虚为主向以阴虚为主的转化,约发生在病程的29~44月。并且随着阴虚证越突出,病变致残程度逐渐加重,视跟踪眼动反应异常逐渐加重,锥体束症状出现逐渐增多。
田文杨[8](2020)在《结合功能磁共振评价温肾健脑方治疗多系统萎缩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种中老年起病,以进展性自主功能神经障碍,伴帕金森症状、小脑共济失调症状及锥体束征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国际范围内尚缺乏治疗MSA的有效疗法,中药治疗MSA的优效性也缺乏验证。MSA的病情及疗效评估以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估量表(Unified Multiple System Atrophy Rating Scale,UMSARS)为标准,缺乏对MSA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全面评估,缺乏客观的疗效评价指标。本研究提出MSA基于“脑髓-脑神-脑气”的核心病机体系,制定“温肾健脑方”。前期研究发现温肾健脑方能够延缓疾病进展、改善MSA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前期研制的多系统萎缩非运动症状量表(Multiple system atrophy non-motor symptoms scale,MSA-NMSS)用于评价非运动症状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和区分度。因此,本研究拟阐释MSA的核心病机体系,完善MSA-NMSS的信度效度评价,从功能磁共振角度探索MSA不同类型的影像学特征,并以MSA-NMSS、功能磁共振为疗效评价手段,通过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中药“温肾健脑方”治疗MSA的疗效,以期为MSA的中药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目的:研究一从脑髓-脑神-脑气角度认识MSA,提出“温肾健脑方”制定的基础,为温肾健脑方治疗MSA提供理论基础。研究二验证MSA-NMSS的信度与效度,为MSA的非运动症状的评估提供新的量表学手段。研究三比较MSA不同类型患者与健康受试者功能磁共振的差异,为MSA的评估提供客观的影像学手段。研究四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西药对照的方法,以UMSARS、MSA-NMSS、功能磁共振为评价手段,进行临床试验,验证“温肾健脑方”的疗效,为MSA的治疗提供新的药物。方法:研究一、从脑髓-脑神-脑气角度认识多系统萎缩本研究通过对脑髓、脑神、脑气概念的阐述以及MSA患者临床症状与脑髓、脑神、脑气的联系,建立核心病机体系,阐述治疗方法及用药原则。研究二、多系统萎缩非运动症状量表的信度效度评价入组第一天由主测评者A对患者进行MSA-NMSS、UMSARS量表评测以评估校标效度,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考察结构效度;次测评者B在1h内重复测评MSA-NMSS量表以验证评分者间信度;入组1周后由主测评者A重测MSA-NMSS量表以验证重测信度。研究三、多系统萎缩患者功能磁共振特点本研究选取MSA-C型、MSA-P型患者,同时纳入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进行功能磁共振检查,选取全脑低频振幅、局部一致性、功能连接作为评估指标。MSA患者行UMSARS量表检测。研究四、温肾健脑方治疗多系统萎缩的临床研究本研究分别纳入MSA患者,西药组以对症治疗(辅酶Q10、丁苯肽、艾地苯醌、维生素B族、抗帕金森药物等),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肾健脑方。治疗周期为6个月。给药前、3个月、6个月评价UMSARS、MSA-NMSS量表评分及夜尿次数。部分中药组患者治疗前后行功能磁共振。监测不良事件。结果:研究一本研究指出MSA属于脑髓病范畴,脑髓损伤是MSA发生的基础,以肾精亏虚为根本,因虚及毒导致脑髓损伤;脑神是脑髓的外在表现,表现为精神活动及感知的失调;脑神的传递依赖于脑气,脑气由肺脾肾之气上溢而成,主要责之脾肾;治以益髓-复神-补气,方选温肾健脑方。研究二本研究共纳入MSA患者100例。(1)信度评价:①内部一致性:MSA-NMSS量表由12个维度、共35个条目组成。总量表整体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12,删除条目后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未见显着改变(P>0.05)。②重测信度:总量表两次测定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998(P<0.01)。各维度的重测相关系数从0.939~1.000(P<0.01)。③评定者信度:总量表的不同评定者信度相关系数为0.984(P<0.01),各维度的相关系数为0.493~0.984(P<0.01)。(2)效度评价:①结构效度:各维度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200至0.743,由高到低依次为:全身症状、泌尿功能、头部症状、冷觉适应调节、排便功能,相关系数均大于0.500,继而是认知功能、心身症状、消化功能、热觉适应调节、睡眠症状、泌汗功能,相关度最低的是性功能。进行主成分分析,取14个因子进行分析,累积贡献率为72.062%。②校标效度:MSA-NMSS量表与UMSARS-Ⅰ相关系数为0.694(P<0.001),与UMSAR-Ⅳ的相关系数为0.549(P<0.001)。研究三本研究纳入MSA-C型20例、MSA-P型10例,健康受试者10例。MSA-C型患者左侧小脑后叶ALFF升高(P<0.05);左侧小脑前叶ReHo减弱,左侧额中回、右侧眶部额中回ReHo增强(P<0.05);选取种子点(-12-51-39)行功能连接,MSA-C型患者的脑功能连接在右侧外核、右侧颞下回、右侧小脑蚓部、左侧枕下回、右侧舌回、右侧眶部额中回、双侧额上回、左侧海马、左侧额中回、左侧内侧额上回均有减低(P<0.05)。MSA-P型患者左侧胼胝体的ALFF值降低,左侧小脑后叶的ALFF值增高(P<0.05);右侧舌回、左侧枕中回ReHo降低,右侧内侧和旁扣带脑回ReHo升高(P<0.05);选取种子点(-21-36-42)行功能连接发现右侧梭状回、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左侧小脑前叶、左侧丘脑、左侧枕中回、双侧枕上回、右侧顶叶、左侧缘上回、双侧楔前叶、双侧内侧和旁扣带脑回的脑功能连接显着减弱(P<0.05)。MSA-P型与MSA-C型相比,MSA-P型患者左侧小脑前叶ALFF减弱,右侧补充运动区、右侧中央前回、右侧额叶、右侧顶叶、左侧扣带回ALFF增强(P<0.05);ReHo未见明显差异(P>0.05);选取种子点(-9-51-30)行功能连接,MSA-P型较C型在左侧颞中回、右侧额叶、左侧眶部额中回、左侧海马、左侧眶部额下回、右侧眶内额上回的功能连接增强(P<0.05)。研究四本研究纳入MSA患者77例,中药组50例,西药组27例。中药组8例于治疗前后行功能磁共振。共60例完成研究。疗效评估:(1)UMSARS:治疗3个月后,中药组吞咽功能、跌倒、泌尿功能、肠道功能均有一定改善(P>0.05),而西药组均不同程度的加重(P>0.05)。两组对比,UMSARS-Ⅰ的平均进展为中药组0.27±1.10分/月,西药组0.42分±0.71分/月,无统计学差异(P>0.05),UMSARS-Ⅰ各分项变化值也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中药组个人卫生、行走方面加重,跌倒方面改善(P<0.05);两组对比,UMSARS-Ⅰ的平均进展为中药组0.32±0.69分/月,西药组0.26分±0.41分/月,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UMSARS-Ⅰ各分项变化值也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2)MSA-NMSS:治疗3个月后,中药组总分下降,RBD症状明显改善(P<0.01)。西药组总分增长,怕热症状加重(P<0.05)。两组对比,中药组疗效显着优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患者在思睡、疲乏、语声低微、肌肉酸痛、尿急、尿失禁、排便困难、大便干燥、怕热方面疗效优于西药组患者(P<0.05)。治疗6个月后,中药组总分下降,头昏沉头晕、RBD较前有明显改善(P<0.05);西药组非运动症状加重,与中药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中药组流涎、排便困难、失眠方面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3)夜尿次数:中药组夜尿次数基本平稳,西药组夜尿次数逐渐增加,治疗6个月时西药组患者夜尿次数的变化值显着高于中药组(P<0.05)。(4)功能磁共振:中药治疗后,MSA-C型患者右侧枕叶ALFF增高(P=0.06>0.05),MSA-C型患者的ReHo值及FC值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研究一温肾健脑方是基于脑髓-脑神-脑气核心病机体系下用于治疗MSA的方药。研究二MSA-NMSS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但量表的部分条目还需要进一步修订。MSA-NMSS可以用于MSA患者非运动症状的评价。研究三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下MSA患者存在ALFF、ReHo及FC的异常,MSA两种类型的ALFF、ReHo、FC存在差异,这些脑区的异常和差异与MSA的病理机制及临床表现相关。研究四温肾健脑方可延缓MSA进程、有效改善非运动症状,尤其是RBD、思睡、疲乏、语声低微、肌肉酸痛、尿急、尿失禁、排便困难、大便干燥、怕热等方面,疗效与治疗时长有关。中药组MSA-C型患者治疗后右侧枕叶ALFF增加,神经元活动代偿性增加,提示温肾健脑方可能是通过刺激大脑枕叶神经元活动代偿性增加以提供视觉补偿来减少行动障碍。
刘丽,夏文广,李永恒,熊永德,龚文娟[9](2020)在《针刺联合平衡训练对小脑梗死后共济失调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平衡训练对小脑梗死后共济失调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小脑梗死后共济失调患者分为A1组30例、A2组30例、B组31例。A1组采用常规平衡训练法,A2组采用体针结合头皮针治疗,B组采用针刺联合平衡训练。观察3组治疗前后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ICARS)、3米起立-行走测试(3M TUGT)、10米步行速度测试(10M WST)、Berg平衡量表(BB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的变化。结果 3组治疗前ICARS、3M TUGT、10M WST、BBS及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上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B组各项评分均优于A1组和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针刺联合平衡训练对小脑梗死后共济失调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临床疗效显着。
金国娥,陈华德,田月霞,冯卫红[10](2019)在《针刺治疗小脑萎缩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小脑萎缩作为神经系统一种少见疾病,可原发,可继发,临床上常常以步态异常、构音障碍为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甚至危及生命。笔者通过检索CNKI、万方、Pubmed等数据库2008年—2018年期间不同针刺方法治疗小脑萎缩临床经验的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综述,发现针刺治疗小脑萎缩手法丰富,在改善小脑萎缩所致的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等临床症状方面疗效确切。
二、针刺治疗小脑共济失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刺治疗小脑共济失调(论文提纲范文)
(1)王桂玲从督脉跷脉论治遗传性共济失调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 肾虚为本 |
1.2 病在督脉、跷脉 |
2 治疗方案 |
2.1 通督调跷方 |
2.2 针刺方法 |
2.3 处方思路分析 |
3 典型病案 |
4 小结 |
(2)枕三经排刺联合三焦针法治疗脑梗死后共济失调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略缩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共济失调概述 |
1 共济失调 |
1.1 共济失调定义 |
1.2 脑梗死及脑梗死后共济失调的流行病学调查 |
1.3 祖国医学对共济失调的认识 |
1.4 现代医学对共济失调的认识 |
1.5 共济失调物理学机制 |
1.6 共济失调分类 |
2 小脑 |
2.1 解剖结构 |
2.2 生理功能 |
2.3 小脑皮质 |
2.4 纤维联系 |
技术路线图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基础治疗 |
2.3 针刺治疗 |
2.4 研究持续时间 |
3 观察指标 |
3.1 生物学指标 |
3.2 疗效指标 |
3.3 安全性指标及评价 |
4 统计学分析 |
5 研究结果 |
5.1 基线资料分析 |
5.2 共济失调疗效指标分析 |
5.3 安全性评定和质量观察 |
5.4 病例脱落与剔除情况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共济失调相关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调理脾胃针法”合“冠状针法”治疗恢复期良性小脑梗死后共济失调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讨论 |
1 小脑梗死后共济失调的病因及主要表现 |
2 小脑梗死后共济失调的中医病因病机 |
3 导师的认识 |
4 “调理脾胃针法”合“冠状针法”的临床疗效优势和作用机制探讨 |
5 统计结果分析 |
6 展望与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小脑梗死后共济失调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从脑髓-脑气-脑神角度探讨补肾益髓法对多系统萎缩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多系统萎缩的认识 |
1、多系统萎缩的定义、历史溯源与流行病学研究 |
2、多系统萎缩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研究 |
3、诊断标准与临床表现 |
4、影像学及其他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
5、西医治疗 |
6、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祖国医学对多系统萎缩的研究 |
1、古代文献对多系统萎缩病名的认识 |
2、多系统萎缩的病因病机 |
3、中医治疗 |
4、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从脑髓-脑气-脑神角度理解多系统萎缩及太溪穴的选穴依据 |
1、MSA与脑髓、脑气、脑神的关系 |
2、针刺太溪穴与脑髓、脑气、脑神的关系 |
3、太溪穴的脑功能成像研究 |
4、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研究一 多系统萎缩患者的脑功能成像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内容 |
3、临床资料 |
4、研究方案 |
5、结果 |
6、讨论 |
7、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补肾益髓法治疗多系统萎缩的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内容 |
3、临床资料 |
4、研究方案 |
5、结果 |
6、讨论 |
7、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针刺多系统萎缩患者太溪穴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内容 |
3、临床资料 |
4、研究方案 |
5、结果 |
6、讨论 |
7、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表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5)针灸治疗共济失调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单纯针刺法 |
1.丛刺法。 |
2.排刺法。 |
3.其他疗法。 |
二、联合针刺法 |
1.电项针结合头针。 |
2.头皮针结合腹针。 |
3.枕三经排刺结合体针。 |
三、综合疗法 |
1.针药结合疗法。 |
2.针刺结合康复训练。 |
3.针灸疗法。 |
4.针灸结合中药。 |
5.针刺结合音乐。 |
四、结语 |
(6)遗传性共济失调针灸治疗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对HA的认识 |
2 针刺治疗HA现状 |
2.1 单纯针刺疗法 |
2.2 针药结合疗法 |
2.3 其他综合疗法 |
3 结语 |
(7)基于病程分析多系统萎缩-C型患者中西医临床和眼震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多系统萎缩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 |
2 病因学与遗传学 |
3 神经病理学 |
4 组织病理学 |
5 发病机制 |
6 临床症状 |
7 辅助检查 |
8 诊断标准 |
9 鉴别诊断 |
10 治疗 |
11 视频眼震电图用于多系统萎缩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多系统萎缩中医学研究 |
1 中医病因病机 |
2 中医辨证分型 |
3 中医治疗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制定MSA-C型患者调查表 |
2.2 眼震电图检查 |
2.3 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估量表(unified multiple system atrophy ratingscale,UMSARS) |
2.4 认知功能评估量表 |
2.5 直立倾斜试验 |
2.6 中医证候量表评价 |
2.7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的统计描述 |
3.2 临床资料的统计描述 |
3.3 临床资料相关因素的统计描述 |
3.4 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
4 讨论 |
4.1 一般资料 |
4.2 临床资料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结合功能磁共振评价温肾健脑方治疗多系统萎缩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综述 |
综述一、多系统萎缩西医治疗及疗效评价方法 |
前言 |
1. 多系统萎缩诊断标准的衍变过程 |
2. 多系统萎缩的运动及非运动症状 |
3. 多系统萎缩的西医治疗 |
4. 多系统萎缩的评价方法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功能磁共振在多系统萎缩中的应用 |
前言 |
1. MSA在常规MRI上的表现 |
2. 多模式MRI在MSA中的应用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多系统萎缩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进展 |
前言 |
1. 资料收集方法 |
2. 病因病机 |
3. 治疗方面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试验研究 |
前言 |
研究一、从脑髓-脑神-脑气角度认识多系统萎缩 |
1. 多系统萎缩脑髓病的认识 |
2. 多系统萎缩脑髓-脑神-脑气损伤的核心病机体系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多系统萎缩非运动症状量表的信度效度评价 |
1. 研究方案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三、多系统萎缩患者功能磁共振特点 |
1. 研究方案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四、温肾健脑方治疗多系统萎缩的临床研究 |
1. 研究方案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结论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9)针刺联合平衡训练对小脑梗死后共济失调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平衡训练治疗组(A1组) |
2.2 针刺治疗组(A2组) |
2.3 联合治疗组(B组) |
3 治疗效果 |
3.1 观察指标 |
3.1.1 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ataxia rating scale,ICARS)[5] |
3.1.2 3米起立-行走测试(3-metre timed up and go test,3M TUGT) |
3.1.3 10米步行速度测试(10-metre walking speed test,10M WST) |
3.1.4 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6] |
3.1.5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3.2 统计学方法 |
3.3 治疗结果 |
3.4 不良反应 |
4 讨论 |
(10)针刺治疗小脑萎缩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常规选穴针刺疗法 |
1.1 一般针刺治疗 |
1.2 依时针刺治疗 |
2 特殊选穴针刺疗法 |
2.1脑三针法 |
2.2 枕三经排刺法 |
2.3 程氏“王”字丛刺法 |
2.4 调运三针和调衡三针刺法 |
3 针刺联合其他疗法 |
3.1 针药并用 |
3.2 针刺联合运动 |
3.3 针灸并用 |
4 总结与展望 |
四、针刺治疗小脑共济失调(论文参考文献)
- [1]王桂玲从督脉跷脉论治遗传性共济失调经验[J]. 周梦媛,杜鑫,王瑞,师志霞,王桂玲. 中国医药导报, 2021(18)
- [2]枕三经排刺联合三焦针法治疗脑梗死后共济失调的临床疗效观察[D]. 黄雯.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调理脾胃针法”合“冠状针法”治疗恢复期良性小脑梗死后共济失调的临床观察[D]. 王盟.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从脑髓-脑气-脑神角度探讨补肾益髓法对多系统萎缩的作用机制[D]. 赵倩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针灸治疗共济失调的临床研究进展[J]. 黄双双,王旭慧.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21(01)
- [6]遗传性共济失调针灸治疗概况[J]. 周梦媛,杜鑫,王桂玲. 中国医药导报, 2020(36)
- [7]基于病程分析多系统萎缩-C型患者中西医临床和眼震特点[D]. 杨艳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结合功能磁共振评价温肾健脑方治疗多系统萎缩的临床研究[D]. 田文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针刺联合平衡训练对小脑梗死后共济失调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J]. 刘丽,夏文广,李永恒,熊永德,龚文娟. 上海针灸杂志, 2020(03)
- [10]针刺治疗小脑萎缩临床研究进展[J]. 金国娥,陈华德,田月霞,冯卫红. 新中医,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