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蓉(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城关幼儿园四川阿坝623500)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3)10-047-01
故事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它以复杂的内容、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想象深得幼儿青睐。它是幼儿获得语言学习的不二法门,同时也给幼儿带去情感、想象和表达等多方面的愉悦体验。在以往的故事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过于轻过程、重结果,使幼儿无法全面洞悉故事,故事教学的效果差强人意。因此,作者尝试从主体、兴趣、认知特点和语言规律等多方面入手,对幼儿进行训练,从而促使他们乐学和善学。
一讲故事过程中,辅之以适当的手势。
手势是故事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开展故事教学对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要真正发挥这些作用必须采取恰当的方法和遵循正确的原则。
1、用于幼儿复述故事。
以往复述故事的做法较传统,幼儿积极性很难调动,而加入手势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复述的积极性,加深他们对故事的记忆。复述时的手势运用一般有以下几种用法:个别复述时,先自我手势练习,然后将故事讲给自己;幼儿合作复述:先以手势一起合作来复述故事。因为用手势合作复述需要分配角色,所以应在幼儿经过个人练习,并对该故事讲述已比较熟练的基础上进行。幼儿手势合作复述不仅可以提高复述的效果,而且可以互帮互助,有益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师生合作复述:。教师的参与不仅能明显提高幼儿复述的积极性,而且便于对幼儿进行细致化和科学化的指导。
2、用于教师讲述故事。
若教师能边讲述边用手势表演故事内容,使幼儿受到听觉和视觉的双重刺激,此时,不仅可以使幼儿兴趣倍增,有些幼儿还会情不自禁的模仿,进而提高了幼儿听和学的积极性。
但教师在故事讲述中的手势运用应注意几点:为了让幼儿一心一意地欣赏作品,第一次请勿使用手势;要让幼儿准确理解手势所要表达的正确含义;应鼓励幼儿推陈出新地运用手势;切莫本末倒置。
二善于提问。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性方法引导幼儿积极思维,获得对知识的理解。提问就是教师在学习内容与幼儿理解之间架设的桥梁,是激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有效方法。
1善于提出开放性的问题
在故事教学中,教师应该摈弃以往的封闭式提问,如故事的名字叫什么?这个故事好听吗?"对不对"等答案唯一、不利于幼儿发散性思维的问题,而应该多提开放性的问题,对幼儿进行发散思维训练,鼓励幼儿从多角度思索种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获得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这种开放式问题,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大胆地表述,回答精彩纷呈,促使幼儿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运用多种思维方法进行思维加工,从而敢于思维、敢于想象,从不同角度理解故事情感。
2有层次性的提出问题。
在故事教学中,教师除了向不同能力的幼儿提不同的问题外,还应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设计具层次性的问题。启发幼儿不断地结合故事情节和已有经验,积极地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层层深入理解故事。
三讲故事的注意点
1、内容的选择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理解水平
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他们的理解水平和所接受的事物是不言而喻的,年龄越小的孩子一些越简单的事物,才是他们喜欢接受的东西,因此对他们所讲的故事应该简单。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听的看的摸的想的东西多了,太简短的东西已不能满足他们的知识面。对于他们我们可以向孩子们灌输着复杂和抽象的东西内容长一点的东西,让孩子们在听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增长了知识面、增长了智慧。
2、创造条件让幼儿听、讲、编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
故事不能只由老师或家长来演绎,我们要充分调动幼儿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肯定幼儿的点滴进步,创造条件让幼儿充分练习,从学前班和中班开始,我就利用午餐前20分钟左右的休息时间,让幼儿自由轮流讲故事.令人欣慰的是,他们,语言流畅,语气连贯,特别一些故事里的词汇,成语用得恰如其分,晨间活动和自由活动时间小朋友也喜欢自发的看书,讲故事,整个班的语言发展水平都得到了大大提高.
总之,在幼儿园开展故事教学活动,要以幼儿为主体,以兴趣为切入点,从幼儿的认知特点出发,遵循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促使他们乐学和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