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星[1]2004年在《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介入治疗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栓塞治疗及随访结果 目的:探讨和归纳不同部位、不同类型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总结出不同部位、不同类型TCCF的临床表现、栓塞技术要点、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并推广应用于临床,同时建立有自己治疗特点的TCCF病例组。观察TCCF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近期及远期效果,了解TCCF栓塞术后临床症状恢复情况,有否复发及复发的原因,以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发挥重要作用。 方法:回顾分析和总结1986年12月~2003年12月我院诊治且病历资料完整的TCCF病例119例,其中男性81例,女性38例,年龄4~67岁(平均30.9岁);所有患者均行全脑血管造影确诊,在全身肝素化、神经安定麻醉或全麻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或股静脉插管,先行全脑血管造影,全面了解瘘口的部位、性质、大小、临床分型及脑循环状况等,再用Magic 3 F-1.8 F BDTE导管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栓塞材料主要采用法国BALT公司生产的可脱性球囊,必要时加用微弹簧圈、NBCA、PVA颗粒及干冻硬脑膜片等;入路有股动脉-颈内动脉、股静脉-颈内静脉及经眼上静脉入路。随访主要通过患者再次入院、部分电话访问及信访完成;信访以临床问卷调查为主,再次入院患者则行脑血管造影复查及CT、MRA。全部数据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 结果:本组患者右侧63例,左侧54例,双侧2例;临床分型为A型112例,C型2例,D型5例;廖口位置C4段81例,CS段19例,C3段17例,C2段2例;1个屡口n3例,双屡口6例;小屡口8例,复杂特殊型矮口4例,宽屡口1例,无特点痰口106例。119例TCCF病人共行128次栓塞,其中In例1次栓塞成功,8例于第一次栓塞后球囊泄漏复发,经再次栓塞治愈,总治愈率100%,颈内动脉通畅率90.8% (108/119);股动脉入路112例,股静脉入路5例,经眼上静脉入路2例;以球囊栓塞屡口101例,以微弹簧圈栓塞13例,球囊并用弹簧圈2例,干冻硬脑膜3例;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119例TCCF患者自血管内栓塞术后3个月开始寄调查表,调查表未按时回信者则电话随访。共发出调查表119份,收回46份;部分电话随访64例。共获随访110例,失访9例,随访率92.4%。110例患者中,17例术后行了MRA检查,13例进行了颅脑CT检查,均未见异常。6例患者于术后半年行DSA复查,未见复发。 结论:TCCF一般经股动脉一颈内动脉入路用可脱性球囊栓塞廖口,栓塞时球囊应稳步前进,一旦扩充,决不轻易后拉;小廖口TCCF选择微弹簧圈栓塞;若颈内动脉结扎或闭塞,可经静脉入路栓塞疹口。一般情况下TCCF均表现为良性过程,应力争解剖治愈,不可轻易牺牲颈内动脉。正确选择栓塞途径及栓塞材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TCCF血管内栓塞术后随访是必要的,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MRA和TCD因其无创性而成为TCCF病人长期随访的最佳检测手段。 关键词:外伤颈动脉海绵窦屡栓塞治疗球囊可脱性弹簧圈随访第二部分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痊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 l质床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影响TCCF血管内栓塞治疗临床效果的因素,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对患者治疗的选择;观测TCCF血管内栓塞的预后结果,形成 一4-理想的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的TCCF血管内栓塞治疗预案。 方法:对119例TCCF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方法:(1)对两组频率参数进行t或XZ检验;(2)用Logistic回归分析(Logistio Regression)对影响其术后颈内动脉通畅和临床症状恢复的37项可能影响因素做全因素模型及逐步回归模型分析;(3)全部数据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 结果:(1)双侧TCCF比较:左侧颈内动脉通畅率为%.3%,右侧79.4%,两者有显着差异(P二0.006),其余各个方面均无差异。(2)创伤原因与临床分型、屡口的位置、屡口多少、痰口性质、颈内动脉通畅之间无明显关系。(3)伤后临床症状出现的天数与临床效果之间无明显关系。(4)入院天数与患者伤情分级、临床症状的复发有关,入院天数越短,患者伤情越重,临床症状越容易复发(P二0.000),入院天数与其余临床效果之间无明显关系。(5)侧别、球囊l号和球囊2号3个因素对患者颈内动脉通畅有显着影响。患者左侧的颈内动脉较右侧颈内动脉不易闭塞;使用1号和2号球囊后患者颈内动脉容易闭塞;压迫颈总动脉不利于搏动性突眼的恢复。 结论:(1)侧别、球囊1号和球囊2号是影响TCCF血管内栓塞治疗后颈内动脉通畅的主要因素;3号球囊使用效果好,不易造成颈内动脉阻塞。(2)入院天数与患者伤情分级、临床症状的复发有关,入院天数越短,患者伤情越重,临床症状也越容易复发:(3)搏动性突眼的恢复与压迫颈总动脉有关,压迫颈总动脉不利于搏动性突眼的恢复;(4)左侧颈内动脉通畅率明显高于右侧。
白如林, 黄承光, 梅其勇, 许政[2]2014年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治疗》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应用血管内介入栓塞的方法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159例,本文分析TCCF的治疗路径、栓塞材料的选择、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的经验。方法:收集我院1990年12月至2013年12月(TCCFs)资料完整的病例159例,男127例,女32例。应用材料为:可脱性球囊、电解可脱弹簧圈、NBCA、ONYX等,治疗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本文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治疗前后、材料应用、并发症预防等进行详细分析;分别对不同材料单独或联合治疗予以探讨。术前/术后均采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3-6月后进行复查随访。结果:本组资料血管内治疗TCCF临床治愈率91.8%(146例);无死亡率;复发率2,5%(4例);保留颈内动脉通畅率为79.24%(126例);并发症发生率7.54%(12例)多为眼球活动受限、静脉回流不畅等。结论:1、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2、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首先选择球囊治疗,优点:经济实用,疗效确切。3,术中尽可能保留颈内动脉通畅。4,不同材料栓塞颈动脉海绵窦瘘,互有优缺点,5、对于难治及复杂性的TCCF可采取多途径、多种材料进行联合治疗。6、规范的治疗过程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崔旭波[3]2014年在《颈动脉海绵窦瘘临床症状与引流静脉的关系及其致外展神经麻痹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研究背景: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最早由Baron在1835年报道,是指由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或其分支破裂,导致颈内动脉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动静脉交通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疾病。按发病原因,可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其中外伤性约占75%~85%,约占颅脑外伤的0.2-0.3%。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多发生于颅脑外伤时,颅底骨折导致骨折碎片直接刺破海绵窦段颈内动脉或其分支;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则主要是指在没有外伤的情况下,由于遗传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或海绵窦段动脉瘤破裂所致。Santos等人报道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表现与引流静脉密切相关。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表现包括搏动性突眼、球结膜充血水肿、颅内血管杂音、眼球运动障碍、复视、上睑下垂、视力减退或丧失、头痛。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偏瘫、失语、抽搐、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鼻出血等症状。发生颈动脉海绵窦瘘时,海绵窦部的静脉引流是多方向的,主要包括:向前引流至眼静脉,向后引流至岩上、下窦,向上引流至侧裂静脉或皮层静脉,向下引流至翼丛以及向内经海绵间窦引流至对侧海绵窦。Zeng等人对28例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向前引流占89.3%,向后引流占85.7%,向上引流占21.4%,向下引流占49.5%,向对侧引流占4.1%。对颈动脉海绵窦瘘临床症状与引流静脉之间相互关系的充分认识,有助于提高该疾病的临床诊断率,同时对治疗方式的选择也可以提供重要帮助。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颈动脉海绵窦瘘临床症状与引流静脉的研究多集中于病例报道及经验性总结,尚缺乏统计学研究。另外,海绵窦在解剖关系上与部分颅神经关系密切。海绵窦是全身唯一处静脉包绕动脉的特殊结构,在海绵窦内由于各种原因只要动脉或其分支破裂,即可形成动静脉之间的直接沟通。海绵窦位于颅中窝蝶鞍两旁,硬脑膜层与骨膜层之间,由多个分隔的静脉腔组成。海绵窦前至眶上裂,与视神经管和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相邻;后达岩骨尖部,与颈内静脉和半月节相邻;内侧与蝶窦和垂体相邻;外侧为大脑颞叶、蝶骨、圆孔、卵圆孔相邻。海绵窦内有颈内动脉和脑神经通过,在前床突和后床突之间的海绵窦外侧壁的内层中,由上而下排列着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海绵窦腔内有颈内动脉和外展神经通过。外展神经起自展神经核,自延髓脑桥沟中部发出,穿过岩斜坡硬膜进入岩下窦开口下方的基底窦外下壁,在静脉窦内斜行向上走行5-8mm,穿过Gruber韧带形成的Dorello管,向前进入海绵窦后部。在窦内外展神经仍有硬膜包裹,与神经隔内筋膜融合,平行于颈内动脉水平部外壁,达眶上裂。Shownkeen、Vesna及国内的陈书扬等认为由于外展神经在颅内行程长,且途径海绵窦内部,颈动脉海绵窦瘘时,海绵窦的扩大及窦内压的升高,最易导致外展神经的麻痹,表现为外展受限,出现内斜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目前国内有关颈动脉海绵窦瘘致外展神经麻痹的研究较少,仅有相关的病例报道,尚缺乏对颈动脉海绵窦瘘致外展神经麻痹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目前,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血管内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方案。其中可脱性球囊以简单、经济、有效的特点成为首选的栓塞材料。随着新型栓塞材料的出现及改进,弹簧圈、Onyx、NBCA、PVA颗粒及覆膜支架等亦逐渐用于颈动脉海绵窦瘘的治疗。对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的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随访总结,能够有效的评估栓塞效果及患者的预后,包括栓塞术后的复发及临床症状的恢复等。第一部分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症状与引流静脉的关系及血管内栓塞治疗临床随访总结研究目的:归纳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其治疗方法,分析颈动脉海绵窦瘘临床症状与引流静脉之间的关系,探讨、总结颈动脉海绵窦瘘治疗、栓塞技术要点、并发症、复发原因及处理方法。研究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的颈动脉海绵窦瘘病例156例。所有手术过程及操作均在全身肝素化及静脉麻醉下进行。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先行全脑血管造影,全面了解瘘口的部位、数目、瘘口大小、静脉引流及脑循环状况等,再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根据患者不同的引流静脉,采用x2检验分析其与各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随访,随访方法:主要通过患者再次入院、门诊随访、部分电话访问、网络随访以及信件随访。随访内容以有无复发及临床症状恢复情况为主。统计资料全部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研究结果:156例患者中男性99例,女性57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9岁,平均年龄(34.29±13.85)岁;治疗前症状持续时间在1周以内58例,1周到3周之间26例,3周到3个月之间47例,大于3个月25例;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13例,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143例,包括车祸、跌落伤、锐器伤、斗殴、重物砸伤等;临床表现搏动性突眼140例,球结膜充血水肿150例,颅内血管杂音131例,眼球活动障碍92例,视力减退82例,复视19例,眼睑下垂26例,头痛39例,鼻出血2例,颅内出血1例;有伴随症状75例;22例患者栓塞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头痛10例,颅神经一过性麻痹7例,脑血管痉挛2例,穿刺部位血肿2例,鼻出血1例。156例患者中,复杂性、难治性颈动脉海绵窦瘘18例。颈动脉海绵窦瘘的静脉引流是多方向的:向前引流至眼静脉148例,向后引流至岩上、下窦125例,向上主要引流至侧裂静脉及皮层静脉19例,向下引流至翼丛74例。向前引流可能与搏动性突眼(x2=54.661,P=0.000)、颅内血管杂音(x2=7.233,P=0.007)球结膜充血水肿(x2=25.824,P=0.000)、视力减退(x2=5.428,P=0.020)有关;向后引流可能与颅内血管杂音(x2=4.675,P=0.031)、眼球运动障碍(x2=14.336,P=0.000)有关;向上引流可能与头痛(x2=12.630,P=0.000)有关。156例患者中148例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可脱性球囊栓塞133例,弹簧圈栓塞5例,两者联合栓塞4例,弹簧圈联合Onyx栓塞4例,球囊联合PVA颗粒栓塞2例。栓塞过程中有15例行颈内动脉闭塞,颈内动脉通畅率为89.9%。栓塞治疗术后有22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14.9%。对148例患者进行随访,获得随访116例,随访率78.4%。随访时间为3个月-2年,平均随访18个月。12例患者予第一次栓塞后出现复发,复发率8.1%。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4例单球囊栓塞后复发,7例多球囊栓塞后复发,1例弹簧圈栓塞后复发。复发时间为术后ld-65d,平均17天,其中1周内复发8例。复发的12例患者中6例采用可脱性球囊再次栓塞后治愈,3例采用弹簧圈栓塞瘘口,1例行颈内动脉闭塞,1例予保守压颈治疗后痊愈,1例家属拒绝治疗。颅内血管杂音手术后立即消失108例,占95.6%;搏动性突眼2周内恢复99例,占93.4%;球结膜充血水肿113例,2周内恢复105例,占92.3%。神经功能受损所致眼球运动障碍半年内恢复或有所好转61例,占81.3%;眼睑下垂患者中17例1年内恢复正常,占85%。研究结论:(1)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表现与引流静脉关系密切:向前引流可能与搏动性突眼、颅内血管杂音、球结膜充血水肿、视力减退有关;向后引流可能与颅内血管杂音、眼球运动障碍有关;向上引流可能与头痛、颅内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关。(2)可脱性球囊栓塞颈动脉海绵窦瘘由于球囊泄气、移位、造影剂外渗等仍存在一定的复发,但复发率低,且多于栓塞后1周复发。(3)颈动脉海绵窦瘘的预后较好,多数临床症状在短期内恢复,但神经功能受损引起的眼部症状恢复较慢,需要6个月~12个月左右时间。第二部分颈动脉海绵窦瘘致外展神经麻痹的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目的: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中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经常受累,导致眼球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其中外展神经由于特殊的解剖位置,最易受累,引起患者眼球外展受限。本文拟对颈动脉海绵窦瘘致外展神经麻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便临床医生能够充分认识并重视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神经功能的受损,并有效预防及判断其预后。研究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的颈动脉海绵窦瘘病例156例,所有的患者均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在全身肝素化及静脉麻醉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或股静脉插管,先行全脑血管造影,全面了解瘘口的部位、数目、瘘口部血流量、静脉引流方向及脑循环状况等,再采用可脱性球囊或弹簧圈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将156例患者分为外展神经麻痹组和外展神经非麻痹组,应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性别、年龄、发病原因、治疗前症状持续时间、有无合并颅底骨折或颅高压、瘘口侧别、瘘口血流量、瘘口数目、有无盗血及引流静脉等因素对外展神经麻痹发生的影响。全部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研究结果:156例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中外展神经麻痹组74例,外展神经非麻痹组8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症状持续时间长(x2=4.849,P=0.028)、合并颅底骨折或颅高压(x2=4.249,P=0.028)、瘘口血流量大(x2=4.148,P=0.042)及经岩上、下窦引流(x2=7.259,P=0.007)是导致外展神经麻痹的4个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症状持续时间长(R=3.074,95%CI:1.492~6.333)、合并颅底骨折或颅高压(R=2.152,95%CI:1.090-4.248)、瘘口血流量大(R=2.736,95%CI:1.261-5.423)及经岩上、下窦引流(R=5.075,95%CI:1.933-13.326)是导致外展神经麻痹的4个独立影响因素,其中经岩上、下窦引流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颈动脉海绵窦瘘引起外展神经麻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岩上、下窦引流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黄勇[4]2017年在《海绵窦和相关静脉的解剖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目前关于海绵窦结构、海绵窦段颈内动脉、海绵窦内颅神经等解剖研究较多,但海绵窦及其相关静脉解剖研究甚少、个体变异较大,深入研究海绵窦及相关静脉的概念及解剖结构,不仅对神经外科手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临床介入治疗同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课题旨在:(1)通过尸头解剖标本,观测海绵窦及与相关静脉的形态、尺寸和相互位置关系等指标;(2)结合临床介入治疗病例,探讨海绵窦及相关静脉解剖对颈动脉海绵窦瘘一类疾病介入治疗的指导作用,提高治疗成功率和降低治疗风险。方法:本课题分两部分:1对5例(10侧)成人头颅湿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沿颅底与颅盖分界线锯开颅骨,保留脑膜,仔细分离并保留面静脉、眼上静脉、眼下静脉、侧裂静脉、岩上窦、岩下窦等静脉系统,利用肉眼下和显微镜分别观察海绵窦范围、分区,观察相关静脉走行、毗邻关系及相关尺寸。2总结上海长征医院2012年2月至2016年1月的部分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和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治疗病例,探讨海绵窦及相关静脉解剖对介入治疗的指导作用。结果:1解剖部分:通过对5例(10侧)成人头颅湿标本解剖充分暴露海绵窦及其邻近结构,观测结果如下:(1)海绵窦的范围:海绵窦前方延伸至前床突和眶上裂的内缘。后部在后床突后方。上壁由前床突下缘的硬膜以及后床突和岩尖的硬膜构成。海绵窦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在下方汇合,构成海绵窦的下缘,下缘超过颈内动脉以下。(2)海绵窦的分区:以颈内动脉为界,海绵窦分为前下间隙、后上间隙、内侧间隙和外侧间隙。(3)海绵窦内侧壁距离中线距离分别为:垂体窝水平内侧缘和中线间的距离:7.36±1.01mm(左)、7.58±1.98 mm(右);位于蝶窦的上方水平内侧缘和中线间的距离:13.76±0.87mm(左)、12.56±1.08mm(右);蝶窦下方水平内侧缘和中线间的距离:22.96±2.23mm(左)、23.05±1.15mm(右)。(4)相关静脉或静脉窦:基底窦位于斜坡上方,较宽,左右两端与两侧的海绵窦相通,并分别与两侧的岩上窦和岩下窦相通。眼静脉在海绵窦前下间隙汇入海绵窦。外侧裂静脉有5侧直接汇入海绵窦,4侧先汇入蝶顶窦,再引流到海绵窦,1侧无汇入点。岩下窦起自海绵窦后部,分垂直段和水平段,本组10侧岩下窦均直接汇入颈静脉球。2临床部分:(1)基本资料:患者资料共47人,其中男性21人,女性26人。其中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tCCF)15例,均首选以经动脉球囊栓塞,3例球囊治疗失败改行经动脉行弹簧圈+ONYX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DAVF)共32例,其中有3例(均为单侧颈外动脉供血),采取经动脉以胶栓塞,29例首选经静脉入路栓塞。其中岩下窦显影明显病例13例,其中1例因海绵窦分隔改行眼静脉穿刺插管,12例均行岩下窦插管以弹簧圈(或辅助ONYX)栓塞。岩下窦不显影病例16例,10例经不显影岩下窦插管栓塞,经面静脉2例,岩上窦1例,颞中静脉1例,眼静脉切开插管1例。15例t CCF病人栓塞后瘘口完全不显影14例,其中1例球囊栓塞失败,因经济原因未做进一步治疗。32例DCAVF病人栓塞治疗后即刻动静脉瘘完全不显影29例;1例眼静脉不显影,但外侧裂静脉仍显影;2例眼静脉不显影,但同侧岩下窦仍显影。1例外侧裂静脉显影的病例3个月后随访不再显影,2例岩下窦仍显影的病例3个月后随访1例岩下窦不再显影,1例仍显影。47例病人除1例因经济原因未进一步治疗外,46例病人经3个月后随访症状均恢复正常且均无复发。(2)解剖知识的临床应用:关于海绵窦范围、分区、和颈内动脉之间的关系、和骨性标志的关系等以及关于眼静脉、外侧裂静脉、岩下窦等静脉窦的开口、走行以及分段等解剖概念的掌握,对相关疾病的介入治疗有重要的帮助作用,尤其是岩下窦不显影、海绵窦间隔存在等原因导致微导管到位困难及多处静脉插管的病例,提供了较重要的解剖学依据。结论:将海绵窦及相关静脉解剖学基础研究所测的相关数据对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治疗(如微导管的插管、栓塞等操作)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可以明显提高介入插管及栓塞的手术成功率和降低手术风险。
李生, 李宝民, 张远征, 姜金利, 王君[5]2007年在《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治疗》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治疗方法。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的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治疗方法:血管内栓塞、栓塞结合手术孤立瘘口或瘘口所在的颈内动脉内覆膜支架置入等方式。结果:63例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中,术后59例动静脉瘘完全闭塞,4例大部分闭塞;临床症状消失62例,好转1例。本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治疗的关键在于闭塞瘘口。根据其动静脉瘘的部位、供血动脉及瘘口的数量、引流静脉的特点等综合考虑栓塞材料的选择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姚瑞红, 赵卫, 易根发[6]2009年在《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随着神经放射介入学的发展,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以其创伤小,方法简便,疗效可靠的优点成为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本病的诊治率,本文就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李大志[7]2009年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球囊栓塞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和总结归纳不同类型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总结出不同部位、不同类型TCCF的临床表现,同时建立有自己治疗特点的TCCF病例组。观察TCCF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近期及远期效果,了解TCCF栓塞术后临床症状恢复情况,有否复发及复发的原因,以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发挥重要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08年9月我院诊治的TCCF病例22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3例,年龄23~89岁,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先行全脑血管造影,了解瘘口的部位、性质、大小、临床分型及脑循环状况等,通过MagicPD导管将球囊送入瘘口,使球囊充盈闭塞瘘口。结果:其中20例术中成功栓塞瘘口且颈内动脉通畅、2例行患侧颈内动脉闭塞,术后10天左右2例患者球囊早泄再次行球囊栓塞治疗成功。所有22例患者术后眼部症状及颅内杂音均消失或减轻。结论:血管内球囊栓塞治疗是治疗TCCF的有效方法。TCCF一般经股动脉-颈内动脉入路用可脱性球囊栓塞瘘口,栓塞时球囊应稳步前进,一旦扩充,决不轻易后拉。
王兢, 魏勤, 宫树芝, 荆雪虹, 高力[8]2006年在《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治疗的护理》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血管内治疗中的护理。方法:本组37例TCCF,术前进行心理护理、侧支循环训练和眼部护理,术中配合医生操作,术后观察生命体征,早期发现过度灌注综合征。结果:37例均成功进行了血管内栓塞治疗,症状和体征消失。3例术后发生过度灌注综合征,由于发现及时均得到了有效缓解。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于TCCF血管内治疗有重要意义。
田彦龙[9]2009年在《颅内专用血管内带膜支架治疗动脉瘤和动静脉瘘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实验性犬颈总动脉侧壁动脉瘤模型的建立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宽颈囊状侧壁动脉瘤模型,为颅内专用带膜支架临床试验前期的动物试验做准备。方法运用显微外科端侧吻合技术将犬的颈外静脉(EJV)囊吻合到犬颈总动脉(CCA)侧壁,建立宽颈囊状侧壁动脉瘤模型,DSA检查模型动脉瘤的情况,并进一步开展带膜支架试验。结果20只杂种家犬术后全部健康存活,建立犬颈总动脉侧壁宽颈动脉瘤模型40个,手术成功率100%(40/40)。所有模型动脉瘤均经DSA检查证实,并进行了带膜支架试验。结论以颈总动脉作为动脉瘤模型的载瘤动脉,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将一侧颈外静脉囊与双侧颈总动脉端侧吻合建立犬颈部囊状侧壁动脉瘤模型,无论从实验动物的选择、模型的建立技术、手术成功率等方面考虑,都是令人满意的,是进行相关的血管内治疗材料特别是带膜支架的试验研究的适用模型。第二章颅内专用带膜支架治疗实验性犬颈总动脉瘤目的探讨国产颅内专用球囊扩张式Willis带膜支架系统治疗犬颈总动脉瘤模型的有效性、安全性,为进一步临床试验提供依据。方法10条健康杂种犬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成功建立囊状侧壁动脉瘤模型20个,其中12个动脉瘤模型用ePTFE(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Willis带膜支架覆盖瘤颈进行治疗,6个动脉瘤模型用裸支架覆盖瘤颈治疗作为对照,2个不予介入处理作为空白对照。采用血管内介入技术在实验犬颈总动脉内跨越动脉瘤颈植入12枚带膜支架和6枚裸支架,术后带膜支架组、裸支架组及空白对照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支架置入术后1、3、6个月分别进行随访,不同随访时间结束后,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带膜支架植入后即刻造影,接受治疗的动脉瘤不再显影,直至6个月的随访中动脉瘤腔未见显影,载瘤动脉无明显狭窄。2枚动脉瘤出现局部ePTFE膜凹陷,表现为局部的血管扩张样改变。裸支架植入后即刻,接受治疗的动脉瘤仍然显影,直至6个月的随访中动脉瘤及载瘤动脉均畅通,瘤内部分血栓形成。未予介入处理的空白对照组,在随访中动脉瘤腔及载瘤动脉均显影良好。组织学观察表明,光镜下所有带膜支架治疗的动脉瘤腔内均见血栓及纤维组织填充,支架表面被新生的内膜所覆盖;扫描电镜发现带膜支架置入后1个月内皮化已经开始,3个月时基本完成内皮化。结论带膜支架可使动脉瘤腔与正常血循环隔绝,并能保持载瘤动脉通畅,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囊状动脉瘤的方法。带膜支架具有较好的机械支撑力、较好的顺应性、理化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可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部分动脉瘤颈部ePTFE膜凹陷,表现为局部的血管扩张样改变,在形态上有一定缺陷,在制作工艺上有待改进。第叁章自制内皮化肝素化聚氨酯带膜支架治疗犬颈总动脉瘤模型目的建立自制内皮化肝素化聚氨酯带膜支架的制作方法,并在实验性犬颈总动脉瘤模型上初步检验其治疗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1.建立实验性犬颈总动脉瘤模型,同时取犬颈外静脉分离培养出血管内皮细胞,并进行体外鉴定。2.建立肝素化聚氨酯带膜支架。3.将血管内皮细胞贴附于肝素化聚氨酯带膜支架内表面,形成内皮化肝素化聚氨酯带膜支架。4.将内皮化肝素化聚氨酯带膜支架压握于球囊导管之上,采用神经介入技术将支架植入模型动脉瘤的瘤颈处,以未经内皮化肝素化改性的普通聚氨酯带膜支架作为对照。5.术后1、3、6个月采用CTA或DSA随访影像学结果,并行组织病理学观察,评价内皮化肝素化聚氨酯带膜支架的治疗效果。结果成功建立内皮化肝素化聚氨酯带膜支架,对4枚模型动脉瘤植入内皮化肝素化聚氨酯带膜支架进行治疗,2枚模型动脉瘤植入未经内皮化肝素化改性的聚氨酯带膜支架作为对照。随访证实治疗组动脉瘤完全消除,无内漏,无再通,内皮细胞覆盖完整,无明显血管狭窄,而2枚对照动脉瘤,1月及3月随访时即发现载瘤动脉闭塞。结论犬血管内皮细胞可牢固贴附于肝素化的聚氨酯带膜支架表面,形成具有一定抗血流冲刷能力的内皮化肝素化聚氨酯带膜支架,对实验犬颈总动脉瘤模型治疗效果可靠,在保留载瘤动脉的通畅性方面明显优于未经内皮化肝素化改性的聚氨酯带膜支架。第四章颅内专用带膜支架在复杂性脑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目的评价颅内专用Willis带膜支架系统对于颅内复杂性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间共采用国产颅内专用血管内带膜支架(Willis颅内带膜支架系统,Microport公司,中国上海)治疗7例颅内复杂性动脉瘤,其中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复杂动脉瘤3例,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复杂动脉瘤l例,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复杂性复发动脉瘤1例,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下段动脉瘤2例。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37~56岁,平均47.29岁。本组动脉瘤均难以用可脱性弹簧圈行动脉瘤囊内栓塞治愈,也难以直接开颅手术夹闭,为难治性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术后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临床随访及脑血管造影随访。结果所有7例患者共释放9枚带膜支架,其中8枚成功释放于载瘤动脉。6例患者达到消除动脉瘤并保持载瘤动脉通畅目的,临床效果满意;1例椎动脉瘤患者,植入2枚带膜支架后仍有少量内漏;1例颈动脉瘤患者在带膜支架输送过程中发生支架脱落事件,第二枚支架植入成功。1例术中发生颅内远端血管破裂出血,经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治愈。无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7例患者术后5~12个月全部获得脑血管造影随访,显示动脉瘤无再通,载瘤动脉通畅、无狭窄。结论颅内专用带膜支架对于部分颅内复杂性动脉瘤是有效的治疗工具,但在制作工艺和材料研制方面仍有待发展和进步,从而使颅内专用带膜支架真正适用于脑血管系统。第五章颅内专用带膜支架在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治疗中的应用目的评价Willis颅内专用带膜支架系统对于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治疗效果方法于2006年11月至2007年6月间共采用国产血管内带膜支架(Willis颅内专用带膜支架系统,Microport公司,中国上海)治疗7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33~68岁,平均47.29岁。其中6例为车祸外伤导致的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表现为突眼、球结膜充血水肿、眼球运动障碍和颅内杂音;1例无外伤史,头痛进行性加重1年,表现为头痛和颅内杂音。将支架植入颈内动脉瘘口处封闭瘘口,术后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临床随访及脑血管造影随访。结果7例患者带膜支架全部成功释放于颈内动脉内瘘口处,其中4例达到瘘口完全消除并保持颈内动脉通畅,临床效果满意;1例自发性CCF少量内漏,临床症状有改善;两例支架释放后回撤球囊时发生支架移位,瘘口重新开放,改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无其它手术相关并发症。4例患者术后4~8个月获得脑血管造影随访,显示瘘口未再通,颈内动脉通畅;其余患者未获影像学随访,临床随访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带膜支架对于部分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有效的血管内治疗工具,但在制作工艺和材料研制方面仍有待发展和进步,增加其稳定性,从而使带膜支架真正适用于更多脑血管系统病变的治疗。
尹波, 魏瑞理, 张弩[10]2012年在《血管内介入治疗外伤性突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外伤性突眼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5年至2011年收治的15例外伤性突眼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检查明确诊断。14例经股动脉入路行可脱球囊栓塞治疗,1例单纯Meta试验。结果 14例证实为颈动脉海绵窦漏,其中10例1次可脱球囊填塞成功;4例第1次栓塞后球囊泄漏复发经再次栓塞治愈;1例为颈动脉-眼静脉漏,单纯Meta试验后症状消失。结论外伤性突眼需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多可采用介入治疗治愈。其特点为创伤小、疗效高、并发症少,是临床治疗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介入治疗临床应用研究[D]. 郭元星. 第一军医大学. 2004
[2].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治疗[C]. 白如林, 黄承光, 梅其勇, 许政. 第四届长叁角地区创伤学术大会暨2014年浙江省创伤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14
[3]. 颈动脉海绵窦瘘临床症状与引流静脉的关系及其致外展神经麻痹的影响因素分析[D]. 崔旭波. 南方医科大学. 2014
[4]. 海绵窦和相关静脉的解剖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 黄勇. 第二军医大学. 2017
[5]. 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治疗[J]. 李生, 李宝民, 张远征, 姜金利, 王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
[6]. 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研究进展[J]. 姚瑞红, 赵卫, 易根发.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9
[7].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球囊栓塞治疗[D]. 李大志. 新疆医科大学. 2009
[8].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治疗的护理[J]. 王兢, 魏勤, 宫树芝, 荆雪虹, 高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
[9]. 颅内专用血管内带膜支架治疗动脉瘤和动静脉瘘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 田彦龙. 复旦大学. 2009
[10]. 血管内介入治疗外伤性突眼[J]. 尹波, 魏瑞理, 张弩. 浙江创伤外科. 2012
标签:外科学论文; 颈动脉论文; 动脉瘤论文; 海绵窦论文; 颈动脉狭窄治疗论文; 血管支架论文; 介入治疗论文; 静脉栓塞论文; 颅内高压论文; 健康论文; 血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