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第三代诗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诗歌,现代性,朦胧诗,诗人,朦胧,选本,新诗。
第三代诗歌论文文献综述
刘波[1](2018)在《价值的“中间物”:“第叁代”诗歌的影响与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第叁代"诗歌运动至今也有叁十余年了,作为介于朦胧诗与"中间代"诗歌之间的一次持续时间较短的运动,1990年代以后基本上就成了个人化写作的一个"注脚",在返观历史的意义上具有阐释问题的功能。我们今天寻找"第叁代"诗歌的遗产,是基于它给我们留下了什么重要作品,还是我们和它之间共享着同一精神体系?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们(本文来源于《广州文艺》期刊2018年04期)
霍俊明[2](2018)在《“卡夫卡和他的前辈们”或站在餐桌旁的一代——关于“第叁代诗歌”影响的焦虑与剖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孤独的反叛,语言或历史在地下捣乱。——奥克塔维奥·帕斯《诗歌与世纪末》开端"谁造谁的反?""谁革谁的命?"这两句话冒出来的时候连我自己都吓了一跳。实际上这是一次不容回避的追问。为什么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汉语诗歌往往是在高分贝、不容置疑、真理在握式的造反与革(本文来源于《广州文艺》期刊2018年04期)
张凯成[3](2018)在《离心与互限:第叁代诗歌的表意焦虑——以诗歌语言和想象力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第叁代诗歌的表意系统——由想象力和语言所凝构——呈现出了焦虑,其内部不仅出现了写作的分异,而且不同写作类型自身也存在着表意的焦虑性。"想象本位"型写作与"语言本位"型写作是第叁代诗歌的两种写作类型,"想象本位"型写作在对"自然物"的书写中表现出了"离心"特性,其诗学想象与诗歌语言在表意系统中呈现出悖向式的发展路径,更多地走向了相互的离心与解构;"语言本位"型写作在书写"自然物"时则过多地倚重于诗歌的语言表达,相对忽视了诗学想象,由此营构出"互限"的写作空间,其语言与想象甚至走向了相互的否定,影响了其诗歌写作的纵深发展。第叁代诗歌的表意焦虑并未得到合理的解决,由此影响到了1990年代的诗歌写作。(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2018年01期)
李彦儒[4](2017)在《对比“朦胧诗”与“第叁代诗歌”的创作基调》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两个全新的诗歌流派相继在中国诗坛崛起——朦胧诗派、第叁代诗人。首先出现的是朦胧诗派,以舒婷、顾城、北岛为代表诗人,在诗中高声呼唤英雄主义借此来揭露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和鄙夷。第叁代诗人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韩东、于坚等人为代表,摒弃朦胧诗派的英雄主义,以他们独特的艺术手法在诗歌中表现平民主义,从人的生存本能出发,在诗歌中体味凡俗生命中所包含的内容。本文主要分析两个诗派的诗歌在创作上价值取向的不同。(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7年23期)
陈文杰[5](2017)在《第叁代诗歌后的困境——现代性的焦虑与消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当第叁代诗歌的浪潮退却,当代诗歌的发展似乎就暂时地处于失声的状态。原本一直处于"高地"的当代诗歌领域,也在不断地被边缘化,"诗歌王国"的美誉正一步步远离我们的视线。正是基于此种现状,文章简要地梳理了"第叁代"诗歌由短暂的兴盛期转向"现代性"的困境的发展脉络,并试图通过海子的诗歌创作,为当代诗歌创作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邱食存[6](2017)在《“第叁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后现代性强调人们要以新的思想与行为方式去思考、感知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它主要表现为对现代性的批判、对以统一性与整体性为主体的理性思维的超越以及对差异性与多样性等批判性思维的青睐。1980年代中后期是属于“第叁代”诗歌的时代,这一时期氤氲而生的具有后现代特征的时代精神首先为“第叁代”诗人所感知、体验并赋予变革性的诗意表达。不再先锋的朦胧诗落潮与“第叁代”诗歌异军突起具有某种历史必然性,是当时历史语境以相生相异的诗歌话语形态所展现出来的时代精神变奏曲。本文以后现代性作为切入点,选取崛起于1980年代的“第叁代”诗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考察“第叁代”诗歌对于以朦胧诗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诗歌的超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对于西方后现代诗歌精神的主体性接受,力图阐明“第叁代”诗歌是“第叁代”诗人在中国独特的社会历史语境下、基于自身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感受所创造出来的、具有浓烈后现代性特质的诗歌文本。除去绪论、结语与附录,本文共分五章,大体内容归纳如下:绪论部分首先考察了后现代主义作为中国现当代诗歌理论阐释工具的效度与限度问题,强调“第叁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的重点在于梳理并考察诗人们在何种语境之下基于自身的生命体验和感受给予转换中的时代精神以何种展现以及这种展现背后所生发出来的具体意义。其次,分类梳理并简要评述已颇为丰富的“第叁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的相关着作和论文,指出将“第叁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进一步系统化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最后,对“第叁代”诗歌进行概念界定,介绍研究方法与内容并提出研究目标。第一章主要是从社会文化语境转换的背景来考察“第叁代”诗歌对朦胧诗的超越以及新诗的后现代性转向。笔者认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的主要差异源自于时代精神的转换,而“第叁代”诗人恰恰是“嗅”到了时代精神转换之时某种弥散的后现代氛围,这才发起了一场迅疾而磅礴的中国式后现代诗歌运动。第一节梳理了时代精神转换的时代背景。第二节考察了朦胧诗承接并发扬新诗现代主义传统的重要地位及其局限性。第叁节指出“第叁代”诗歌对朦胧诗的超越及其对于中国新诗后现代性转向的开创性意义。第二、叁两章讨论“第叁代”诗歌的文化资源问题。第二章以中国禅宗为例探讨“第叁代”诗歌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反文化”是“第叁代”诗歌最响亮的口号之一,而禅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反叛意味的文化资源之一,本章主要从中国禅宗文化输出与回流的视角探讨禅宗如何成为“第叁代”诗歌的重要资源之一。中国古典诗歌与禅宗的关系非常紧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也受到了禅宗的极大影响,但这些影响与“第叁代”诗歌似乎并无多大关系。中国禅宗与后现代主义具有相似性,禅宗中的“离两边”思维与“空无”理念对于美国后现代主义诗人特别是“垮掉派”诗人的反叛精神具有重大影响。而一直处于被抑制被忽视的“第叁代”诗人又是在“垮掉派”等后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反叛精神的启发之下祭起反叛大旗的,从而开启了深具中国后现代性特质的“第叁代”诗歌运动。通过接受深受禅宗影响的美国后现代诗歌的反叛精神的影响,“第叁代”诗歌间接地对禅宗理念进行了吸收和再创造。第叁章以“垮掉派”诗歌为例,考察了“第叁代”诗歌对于西方后现代主义诗歌精神的主体性接受。一方面,“第叁代”诗歌深受西方后现代主义诗歌反叛精神的影响。但另一方面,“第叁代”诗歌所呈现出的反叛特质从根本上说还是中国式的,是“第叁代”诗人在特定的历史时空基于自身的生命体验和感受所做出的诗意表达。第一节考察了1950至1980年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对于“垮掉派”诗歌的批判以及这些批判对于有着反叛精神的“第叁代”诗人所具有的积极意义。第二节考察了“垮掉派”诗歌在反叛精神上对于“第叁代”诗歌的巨大影响。第叁节主要从反英雄与非英雄的区别以及“第叁代”诗歌中的“文革”因素两个方面考察“第叁代”诗歌对“垮掉派”诗歌反叛精神的主体性接受。第四章主要从诗歌的文体、形式以及语言等方面的解构维度来阐释“第叁代”诗歌的后现代性反叛特质。第一节结合“第叁代”诗歌的戏剧化与散文化倾向考察其对于诗歌文体的解构。第二节结合“第叁代”诗歌在视觉上的非诗化倾向考察其对于诗歌形式的解构。第叁节结合“第叁代”诗歌奔突的口语化倾向考察其对于诗歌语言的解构。第五章着重聚焦于“第叁代”诗歌的建构维度。第一节结合大量诗歌文本阐释“第叁代”诗歌以声音为中心所进行的生命诗学建构。第二节则结合具体诗歌文本阐释“第叁代”诗歌在稗史化、俗常化和时间空间化等叁个方面上所表现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创作原则。这一系列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在突破以整体性与统一性等理性原则为基调的现代主义诗歌范畴的同时,完成了以多元性与差异性等批判性思维为特征、以普通人俗常人生体验和感受为主题的新的时代精神建构。结语部分进一步强调了“第叁代”诗人所采取的某种戏谑的、语言狂欢式的非诗化解构姿态只是他们建构生命诗学以及日常生活审美化创作原则的一种策略。“第叁代”诗歌注重于用生命之声来表现日常生活美学,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之外寻求以非隐喻象征性的原生态口语作为言说方式,肯定当下的日常生活,最终形成一种超越艺术崇高性指向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创作原则。“第叁代”诗歌创作既有着消解强调统一性与整体性思维的宏大叙事的后现代性解构策略,同时也具有表现审美化的日常生活、倡导差异性与多元性诗歌创作原则建构的一面。附录是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参照,附录比照正文中“第叁代”诗歌后现代性论述线索,主要从“垮掉派”诗歌诞生时的时代背景、“垮掉派”诗人日常生活体验、口语化语言、诗歌中的声音与音乐、形式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粗略的论述,力图证明“第叁代”诗歌与“垮掉派”诗歌都是诗人在各自所处的特定历史时空基于自我独特生命体验而做出的本土性诗意表达,其中所呈现出的后现代性特质各具特色,难以通约。(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7-05-02)
杨庆祥[7](2017)在《从两个选本看“第叁代诗歌”的经典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第叁代诗歌"最早的两个选本对"第叁代诗歌"的出场、命名和经典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两个选本入手,通过入选诗人(诗群)的排序和入选诗作的数量来比较分析隐藏在编辑意图背后的等级划分和诗歌史分野。《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强调一种空间性,并隐约提出与"朦胧诗"相抗衡的"南方诗歌"概念。《中国当代实验诗选》则倾向于文本中心主义,在诗歌等级划分上保持了一种谨慎的态度。从对这两个选本的定量分析和研究,可以动态地观察到"第叁代诗歌"多元丰富的图景,为"经典化"的文学史运作机制提供一个生动的样本。(本文来源于《文艺研究》期刊2017年04期)
朱国芳[8](2017)在《“第叁代诗歌”女性诗人群的影响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女性诗人群是"第叁代诗歌"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在西方女性主义影响之下诞生的具有鲜明性别色彩和女性意识的诗人群体。"第叁代"女性主义诗歌与"朦胧诗"精神上的关联体现在主体意识、平等意识、人道主义启蒙等方面。就像"第叁代"男性诗人在北岛等诗人的启蒙之下走向多元的个人风格一样,女性诗人也在"朦胧诗人"男女平等的原则之下,发现了女性生存的真实生活境况。不过在其性别意识的觉醒下,女性诗人们(本文来源于《文艺评论》期刊2017年02期)
朱国芳[9](2017)在《“第叁代诗歌”现代性研究及其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第叁代诗歌"与现代性关系密切,它在现代性进程中伴随着审美自律与他律的矛盾,也伴随着民族化与全球化的矛盾。现代性研究是"第叁代诗歌"研究的主导方向,并由此引发了诗歌写作中的传统与现代性问题的反思。"第叁代诗歌"在追求现代性过程中对于国外资源与本土资源的不同处置方式,导致了他们不同的写作实践。在新媒体时代,现代传播方式为诗歌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平台。(本文来源于《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1期)
朱国芳[10](2016)在《“第叁代诗歌”的青年亚文化审美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第叁代诗歌"表征着社会转型的征候和隐喻。它将青春期的叛逆和社会转型的阵痛、新奇、震惊等体验展示为鲜明的青年亚文化风格。这可以概括为青春叛逆性、反抗美学化、生活方式边缘化叁个方面。他们的抵抗既是诗歌的、美学化的,也是生活方式的。(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第三代诗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孤独的反叛,语言或历史在地下捣乱。——奥克塔维奥·帕斯《诗歌与世纪末》开端"谁造谁的反?""谁革谁的命?"这两句话冒出来的时候连我自己都吓了一跳。实际上这是一次不容回避的追问。为什么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汉语诗歌往往是在高分贝、不容置疑、真理在握式的造反与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第三代诗歌论文参考文献
[1].刘波.价值的“中间物”:“第叁代”诗歌的影响与反思[J].广州文艺.2018
[2].霍俊明.“卡夫卡和他的前辈们”或站在餐桌旁的一代——关于“第叁代诗歌”影响的焦虑与剖析[J].广州文艺.2018
[3].张凯成.离心与互限:第叁代诗歌的表意焦虑——以诗歌语言和想象力为中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
[4].李彦儒.对比“朦胧诗”与“第叁代诗歌”的创作基调[J].青年文学家.2017
[5].陈文杰.第叁代诗歌后的困境——现代性的焦虑与消解[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
[6].邱食存.“第叁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7
[7].杨庆祥.从两个选本看“第叁代诗歌”的经典化[J].文艺研究.2017
[8].朱国芳.“第叁代诗歌”女性诗人群的影响探析[J].文艺评论.2017
[9].朱国芳.“第叁代诗歌”现代性研究及其反思[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10].朱国芳.“第叁代诗歌”的青年亚文化审美特征[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