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视知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知觉,本生,迁移性,心理学,视觉,特异性,弱视。
视知觉论文文献综述
陈艳花[1](2019)在《视知觉学习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视知觉学习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效果。方法 90例(174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对其实施视知觉学习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儿的视力情况。结果治疗前, 90例患儿的戴镜视力为(0.37±0.19),经视知觉学习治疗后(以最后一次复查结果为准)戴镜视力为(0.83±0.16);治疗后戴镜视力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569, P<0.05)。90例(174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中,轻度56眼,治疗无效7眼(12.50%),有效14眼(25.00%),治愈35眼(62.50%);中度52眼,治疗无效4眼(7.69%),有效17眼(32.69%),治愈31眼(59.62%);重度66眼,治疗无效8眼(12.12%),有效23眼(34.85%),治愈35眼(53.03%);共治疗无效19眼(10.92%),有效54眼(31.03%),治愈101眼(58.05%)。结论在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治疗中,视知觉学习治疗方法的疗效确切。(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9年22期)
章洁,谢振平,赵婷婷,王军[2](2019)在《基于视知觉动力理论的智能产品圆形数字界面的交互原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智能产品正在快速发展,也被越来越多人所关注。圆形作为智能可交互产品的一种界面形态,具有异于传统矩形界面的特殊的行为操作语言和视觉认知。圆形界面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系统性的设计法则及交互原语的探索来促进智能产品圆形界面交互体验的提升。方法在示能性视域下,基于视知觉动力理论,探索能使用户下意识地感受到使用行为的圆形界面的设计出发点。通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圆形的认知,找出圆形在人的认知中与行为相即的行为模型,从而形成与形态相符合的交互原语。结果结合实践案例和多案例的分析,多维度地梳理了圆形界面的交互行为特征,形成了交互模型。结论系统地基于形态示能理论提出了符合自然交互行为特征的立体与平面两类圆形界面的设计范式和交互原语,依据实践案例分析模型对实际问题的价值与局限。(本文来源于《包装工程》期刊2019年22期)
马莉[3](2019)在《基于视知觉原理的莫高窟285窟《施身闻偈本生》构图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85窟《施身闻偈本生》故事画将复杂的故事内容浓缩在简单的可视化形象中,是莫高窟壁画同类题材中的经典。文章以格式塔心理学的视知觉原理为切入点,进而从"故事情节分解及人物身份界定"、"各情节的构图组织"及"结构骨架"解析画面的构图,说明故事顺序与画面秩序是如何在此画中得到体现与结合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包装》期刊2019年11期)
仇静[4](2019)在《基于视知觉理论谈BRT公交导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城市交通堵塞,人们出行方式发生改变,BRT公交逐渐成为主流。在BRT公交系统中,与人的需求紧密连接的导视系统扮演着交流信息的重要角色,它在为人们出行指导方向的同时,还从多个维度形成一定的网络来引导人们的行为,例如视觉、知觉以及心理等。近几年来,视知觉理论的研究逐渐深入,与多个学科领域产生精密的联系,其中也包含导视系统。导视设计和视知觉理论形成独特的交叉领域,深入探讨两者之间的联系,得到一定的规律,利用规律来指导实践,建立更加完善的导视系统,便利人们的生活。(本文来源于《中国包装》期刊2019年11期)
吕艳秋[5](2019)在《探究视知觉心理学在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视知觉心理学的了解,阐述视知觉心理学对学生知识学习与记忆的重要作用,立足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以多媒体教学设计为例,全面总结了视知觉心理学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本文来源于《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周俊汝,高源[6](2019)在《视知觉环境下山体为背景的建筑群体轮廓偏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山景要素是我国许多城市重要的自然景观资源。本文以山体为背景的建筑群体轮廓为研究对象,从城市真实场景照片样本出发,以公众偏好值作为评价标准,以刺激度与愉悦度两项指标作为环境知觉变量衡量标准,依托公众视知觉偏好调查数据,经统计分析得出:(1)公众所感知到较高的愉悦度会关联较高的偏好值;(2)刺激度与愉悦度呈现较高的负相关,即较高的刺激度会导致较低的愉悦度。(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7山地城乡规划)》期刊2019-10-19)
张博[7](2019)在《基于“色彩感觉与视知觉”论动画影片中色彩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色彩感觉作为视知觉的一部分,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维度,动画影片中的色彩运用对观众观影心理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结合心理学理论从色彩感觉与视知觉角度出发,探析色彩在动画影片中的作用。色彩增加了动画影片感官层面的表达功能,它的功能不仅仅止步于"好看",色彩感觉组合与搭配影响着知觉整体。基于心理学的色彩研究将为动画影片创作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艺术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谢婷婷[8](2019)在《视知觉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视觉传达中的格式塔心理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即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虽然格式塔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学角度上的感知觉问题,但其基本原理的应用范围之广,影响之大,被普遍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的多个领域。本文通过对视知觉原理的阐述,结合案例分析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诸多范畴对格式塔心理学进行探索性研究。(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27期)
梅冬梅[9](2019)在《知觉学习神经机制的研究新进展——以视知觉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觉学习是由于经验或训练而产生的长期稳定的知觉变化,是一种内隐学习。视知觉特异性与迁移性的研究结果揭示大脑皮层在成熟之后仍具有可塑性。视知觉学习涉及了包括初级视觉皮层在内的多个大脑皮层。视知觉学习即产生于对刺激属性自动化加工过程,也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的调控机制巩固学习效果。通过知觉学习对于复杂信息的表征将从高级皮层向低级皮层转移,促进任务执行的自动化。(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78期)
陆倩,汤钰,王恒晨[10](2019)在《视觉与知觉——图像符号的视知觉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图像符号作为传达信息的工具影响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且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不断发展。文章将从社会生活中找出对图像的视知觉构建,解决视知觉如何对图像进行思维处理的问题,并了解视觉与知觉的交替与更新,总结出视知觉对生活的影响意义及其重要性。(本文来源于《大观(论坛)》期刊2019年09期)
视知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智能产品正在快速发展,也被越来越多人所关注。圆形作为智能可交互产品的一种界面形态,具有异于传统矩形界面的特殊的行为操作语言和视觉认知。圆形界面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系统性的设计法则及交互原语的探索来促进智能产品圆形界面交互体验的提升。方法在示能性视域下,基于视知觉动力理论,探索能使用户下意识地感受到使用行为的圆形界面的设计出发点。通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圆形的认知,找出圆形在人的认知中与行为相即的行为模型,从而形成与形态相符合的交互原语。结果结合实践案例和多案例的分析,多维度地梳理了圆形界面的交互行为特征,形成了交互模型。结论系统地基于形态示能理论提出了符合自然交互行为特征的立体与平面两类圆形界面的设计范式和交互原语,依据实践案例分析模型对实际问题的价值与局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视知觉论文参考文献
[1].陈艳花.视知觉学习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2].章洁,谢振平,赵婷婷,王军.基于视知觉动力理论的智能产品圆形数字界面的交互原语研究[J].包装工程.2019
[3].马莉.基于视知觉原理的莫高窟285窟《施身闻偈本生》构图解析[J].中国包装.2019
[4].仇静.基于视知觉理论谈BRT公交导视系统[J].中国包装.2019
[5].吕艳秋.探究视知觉心理学在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中的运用[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
[6].周俊汝,高源.视知觉环境下山体为背景的建筑群体轮廓偏好研究[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7山地城乡规划).2019
[7].张博.基于“色彩感觉与视知觉”论动画影片中色彩的应用[J].艺术研究.2019
[8].谢婷婷.视知觉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视觉传达中的格式塔心理学[J].艺术品鉴.2019
[9].梅冬梅.知觉学习神经机制的研究新进展——以视知觉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
[10].陆倩,汤钰,王恒晨.视觉与知觉——图像符号的视知觉理论研究[J].大观(论坛).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