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奶牛繁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防治措施
奶牛繁殖论文文献综述
董志[1](2019)在《奶牛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奶牛饲养专业性较强,多发繁殖障碍性疾病,如不能正常发情或不能受孕等。经临床调查发现,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等是导致奶牛出现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直接因素,这是经过多起临床症状诊断,并客观分析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病原因而得出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引起奶牛障碍性疾病的原因不止上述2种,还涉及到卵巢囊肿及持久黄体等。文章以常见的病症为例,对奶牛的繁殖障碍性疾病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治愈奶牛的繁殖障碍性疾病,顺利完成奶牛的繁殖与饲养。(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9年22期)
郑志华,林为民[2](2019)在《垦区规模化牛场奶牛繁殖管理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规模化奶牛场高产稳产并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优良的繁殖效率,而要获得优良的繁殖效率,就必须对奶牛群体进行严格科学的生殖护理。为此,本文介绍了目前垦区奶牛场存在的主要繁殖问题:生殖障碍疾病发生率高,产后生殖护理不到位,妊配资料丢失的现象严重,孕检措施未能有效实施;提出了提高垦区奶牛场繁殖效率的措施:准确发现发情奶牛,适时授精,科学操作配种,适时进行孕检,加强分娩期管理;简述了加强垦区奶牛场生殖障碍疾病的防治措施。(本文来源于《养殖与饲料》期刊2019年11期)
周曼[3](2019)在《浅析B超诊断技术在奶牛繁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B超影像诊断技术在奶牛繁殖技术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兽用B超的基本原理和奶牛B超诊断的基本检查手法,并分别阐述B超在奶牛诊断和生殖系统疾病上的应用。B超诊断技术在奶牛早期妊娠诊断上的应用包括正常妊娠状态下卵巢和子宫的超声影像特点,早期妊娠诊断的判别,怀胎数、胎儿性别、胎龄、子宫复旧的检查,并可用于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从而提高其效果。更关键的是,B超诊断技术还可根据卵巢和子宫的回声状态来判断奶牛卵巢静止、卵巢囊肿、持久黄体和子宫内膜炎、子宫积液、子宫蓄脓的情况,可有效提高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奶牛》期刊2019年10期)
李欣,余文莉,谷粟琨,赵增元[4](2019)在《依靠技术创新降低热应激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奶牛是一种耐寒怕热的动物,适宜的生长环境温度为10℃~15℃,超出这个范围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目前,热应激对奶牛繁殖和健康的影响受到了广泛关注。很多牧场依据温湿度指数表(THI)来判断热应激的程度,当THI为65~68时,奶牛已经开始热应激了。在河北省除承德、张家口以外,大部分地区每年从5月下旬到9月下旬,近4(本文来源于《北方牧业》期刊2019年19期)
熊忙利[5](2019)在《叁起奶牛繁殖疾病的诊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奶牛繁殖疾病是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一类主要疾病,也是造成奶牛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多例奶牛子宫炎、奶牛子宫脓肿以及奶牛卵泡囊肿的病因、临床症状、防治措施诊疗体会的介绍,为奶牛繁殖疾病的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陕西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索朗曲吉,李斌,赵丽,丹增洛桑,达瓦[6](2019)在《奶牛繁殖技术及饲养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对高品质肉蛋奶产品的需求量显着增加,发展奶牛养殖成为农民实现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奶牛养殖不断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中,做好奶牛繁殖工作和饲养管理工作,对提高奶牛养殖规模养殖效益有很大帮助。(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期刊2019年16期)
徐自奥,徐娟娟,卢占法,曹赞,李晓祥[7](2019)在《虫草欣康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虫草类生物饲料添加剂——虫草欣康对提高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将胎次接近的经产荷斯坦奶牛140头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添加不同添加剂的6个试验组,进行繁殖周期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6个试验组的第1情期受胎率、产后70天内第1次发情的母牛比例平均分别提高8.4%和7.4%,而添加虫草欣康的试验1组分别提高了10.6%、11.2%;分娩至产后第1次配种间隔天数、产犊指数平均缩短4天、8天,其中试验1组分别缩短8天、12天。除此之外,试验1组母牛胎衣不下发病率降低近50%;促黄体素、促卵泡素激素、孕酮分别提高了41.9%、85.4%、22.1%,进而实现奶牛繁殖性能的提高,缩短其生殖周期,减少养殖户(场)因奶牛繁殖性能低下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了奶牛养殖业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中国乳业》期刊2019年07期)
张文亚[8](2019)在《奶牛常见繁殖障碍病与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奶牛养殖业是当前养生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奶牛染疾病是影响奶牛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合理采取术式,确保外科治疗的有效性,可减少疾病造成的损失。1胎衣不下母牛产后12h胎衣没有排出,称为是胎衣滞留或者胎膜滞留等现象,该病可增加子宫内膜炎和卵巢囊肿的发生几率,该病初期表现一般性的症状,经过1~2d后,停滞的胎衣出现腐败分解现象,从阴道内排出污红色有胎衣碎片的恶臭液体,患畜卧下,排出量比较多,可能存在子宫炎以及毒血症(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科技信息》期刊2019年07期)
郑中华,马红霞,刘海云[9](2019)在《高产奶牛繁殖性能低的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奶牛产奶量增加,奶牛的繁殖能力出现下降现象。人们从包括遗传学、生理学、营养学和管理学等方面去努力解释这一现象,并从动物、器官和细胞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综述了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原因和后果。(本文来源于《中国饲料》期刊2019年12期)
张锋,白云龙,宋玉锡,孙书函,夏成[10](2019)在《亚临床酮病对泌乳早期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围产期亚临床酮病与泌乳奶牛繁殖性能及卵泡发育之间的关系,本试验选择了黑龙江省某大型集约化牛场开展试验,根据产后血酮水平确定亚临床酮病组和健康组奶牛共80头,该牛场亚临床酮病发生率为71%;两组奶牛跟踪到产后50 d进行直肠检查和B超检查了解卵泡发育状况,并记录繁殖性能数据。结果显示:与健康组奶牛相比,亚临床酮病组奶牛产后首次发情天数延长10 d,产后60 d内发情次数少0.58次;产后50 d子宫复旧不全高15%,与亚临床酮病呈显着正相关(R~2=8.74);产后60 d卵泡直径小3 mm(P<0.05)。结论:该牛场奶牛亚临床酮病发病率较高,是引起奶牛产后繁殖障碍的风险因素,也是造成卵泡发育受阻的不良因素,会导致奶牛繁殖力下降。(本文来源于《现代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06期)
奶牛繁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规模化奶牛场高产稳产并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优良的繁殖效率,而要获得优良的繁殖效率,就必须对奶牛群体进行严格科学的生殖护理。为此,本文介绍了目前垦区奶牛场存在的主要繁殖问题:生殖障碍疾病发生率高,产后生殖护理不到位,妊配资料丢失的现象严重,孕检措施未能有效实施;提出了提高垦区奶牛场繁殖效率的措施:准确发现发情奶牛,适时授精,科学操作配种,适时进行孕检,加强分娩期管理;简述了加强垦区奶牛场生殖障碍疾病的防治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奶牛繁殖论文参考文献
[1].董志.奶牛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J].农业与技术.2019
[2].郑志华,林为民.垦区规模化牛场奶牛繁殖管理技术[J].养殖与饲料.2019
[3].周曼.浅析B超诊断技术在奶牛繁殖中的应用[J].中国奶牛.2019
[4].李欣,余文莉,谷粟琨,赵增元.依靠技术创新降低热应激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J].北方牧业.2019
[5].熊忙利.叁起奶牛繁殖疾病的诊疗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19
[6].索朗曲吉,李斌,赵丽,丹增洛桑,达瓦.奶牛繁殖技术及饲养管理[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
[7].徐自奥,徐娟娟,卢占法,曹赞,李晓祥.虫草欣康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J].中国乳业.2019
[8].张文亚.奶牛常见繁殖障碍病与治疗[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
[9].郑中华,马红霞,刘海云.高产奶牛繁殖性能低的原因分析[J].中国饲料.2019
[10].张锋,白云龙,宋玉锡,孙书函,夏成.亚临床酮病对泌乳早期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J].现代畜牧兽医.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