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时序教学,渗透遵纪意识

借用时序教学,渗透遵纪意识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东巩镇初级中学441500

摘要:在教学中,巧借历史时序特点,通过领悟时序、内化时序和践行时序三个环节,渗透遵纪守时意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守时守信、遵纪守法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时序历史脉络遵纪意识

中学历史学科用时间这条线,串起了人类从古至今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现行历史教材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以“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把中国历史串联成一个连续整体,方便学生理解和把握历史脉络。《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课程性质归纳为:拓展学生视野,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结合学科特点,我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建构时间秩序的意识,训练学生珍惜时间、守纪按序的行事原则,促进学生融入集体生活,体验满足学生个体需要与兼顾班级整体的关系;学生日常作息与纪律息息相关,而纪律的形成依托时序,理解时序有助于理解纪律的双面性,方便学生趋利避害自主选择以及培养延迟满足的克制力,自觉维护纪律的权威。

为此,我尝试以下三步来开展历史时序教学:

一、领悟时序

在七年级新生刚接触历史,我教他们反复吟唱《中国历史朝代歌》,强化历史朝代先后秩序:

黄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在每节历史课前,师生同唱一遍历史朝代歌,直到历史朝代顺序牢牢在同学们头脑中生根。

随着历史学习深入,我带领学生绘制和延伸时序轴线,标明各个历史朝代的起止时间和历史大事件的发生时间,批注相应名称;在学生大脑的想象空间里,虚拟一个个以朝代名称命名的空箱,装入每个朝代的历史大事件,要求学生掌握五大要素,即英语中的五“W”——when、where、who、what、why,这样人物、事件和现象就与历史朝代紧密联系,强化事件先后顺序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初步建立历史脉络体系;定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背景,方便学生整体去理解历史人物、把握历史事件、分析历史现象,体会丰功伟绩的历史人物当时在什么条件下、如何做出选择、如何攻克难关,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及因果联系的规律意识。

二、内化时序

内化时序环节要结合具体历史知识的学习,训练学生关注时代背景和多维度关联的认知模式。下面我以七年级历史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为例,介绍内化时序的历史学习方法。

1.纵向关联。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引导同学们按时间出场顺序归纳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居民所制作的工具——旧石器和新石器,再展示夏商西周时期的青铜器,让学生从感官上认识青铜器代表制作工艺的巨大飞跃。

2.横向关联。从世界范围来看,伊朗南部,土耳其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一代早在公元前四千年初即开始制造青铜器,是发明青铜器最早的地区,次之就是中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青铜器,经历夏朝,到商周前期青铜文化发展到高峰。体会我们祖先创造的青铜文明走在世界前列带来的骄傲自豪感。

3.同一朝代多元素知识关联。联系前面所学的西周分封制,书本23页相关史实介绍了鼎与簋的类型与数量反映西周的等级高低,赋予青铜器——王公贵族身份象征乃至国家权力代表的重大意义,体会封建等级森严,体会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的历史由来。

4.实践体验。第一步:布置家庭作业,请同学们参照书本24页的文字介绍或者百度搜索,制作一个微型司母戊鼎,亲自去感受青铜器复杂繁琐的制作工艺。第二步:作品展示,除了肯定学生的劳动,还要重点强调司母戊鼎重达832.84千克,相当于你们25个学生合起来的体重,它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体会当时劳动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协作完成司母戊鼎的浩大工程量和智慧结晶。

通过把青铜器这一历史现象还位到它相应的时代背景中,亲身实践体验,内化在历史时代背景中分析历史现象的基本原则,除了有助于形成时序观念,还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激发爱我中华的情感,形成劳动创造智慧的历史观和劳动观。

三、践行时序

1.按照《学生作息时间表》,严格守时按时作息,以保证教学及后勤保障及时到位,保持自己的生活有条不紊。

2.长幼有序的礼仪教育,尊敬师长,孝敬长辈是身为学生的基本礼仪。

3.使用公共资源,取用公共物品,同样需要有序进行,如在食堂打饭、医院就医、等候上车等严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队,杜绝插队甚至横冲直撞等不文明现象,便利自己方便别人。

4.收拾房间放置物品,如果按照使用的时间先后次序,就可以高效快捷取用物品,防止遗忘位置等等。

参考文献

[1]教材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

[2]良师学案[M].宁波出版社,2012年,5月。

标签:;  ;  ;  

借用时序教学,渗透遵纪意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